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形神庄

2012-05-17 38页 doc 83KB 129阅读

用户头像

is_016598

暂无简介

举报
形神庄口令词 简介: 形神庄气功是智能动功的第二步功,擅气功之长,具养生之妙,有抻筋拔骨,健美身形,和畅经脉,祛病强身,开发智能之神效。 形神庄现在开始 预备式:两脚并拢,周身中正,两手自然下垂,目视前方,两眼轻轻闭合,目光回收,全身放松。 “顶天立地,形松意充,外敬内静,心澄貌恭,一念不起,神注太空,神意照体,周身融融。” 起式:翘掌,下按拉气:推、拉,推、拉,推、拉。松腕转掌捧气上升,与肚脐平,回照肚脐。转掌心向下,外展、展、展至背后,回照命门,顺势腋下贯大包(穴)。向前平伸,与肩等宽,回照印堂。肘臂外撑成一字...
形神庄
口令词 简介: 形神庄气功是智能动功的第二步功,擅气功之长,具养生之妙,有抻筋拔骨,健美身形,和畅经脉,祛病强身,开发智能之神效。 形神庄现在开始 预备式:两脚并拢,周身中正,两手自然下垂,目视前方,两眼轻轻闭合,目光回收,全身放松。 “顶天立地,形松意充,外敬内静,心澄貌恭,一念不起,神注太空,神意照体,周身融融。” 起式:翘掌,下按拉气:推、拉,推、拉,推、拉。松腕转掌捧气上升,与肚脐平,回照肚脐。转掌心向下,外展、展、展至背后,回照命门,顺势腋下贯大包(穴)。向前平伸,与肩等宽,回照印堂。肘臂外撑成一字,转掌心向下,连续转掌心向上划弧,头顶上方相合。体前慢慢下落至胸前合十。沿肋弓分手变叉腰。 第一节  鹤首龙头气冲天 正向鹤首:收下颏,头后仰,下颏上翘、向前、向下、向内,沿胸向上拔颈椎;头后仰,下颏上翘、向前、向下、向内沿胸向上拔颈椎;头后仰,下颏上翘、向前、向下、向内沿胸向上拔颈椎。 反向鹤首:下颏沿胸向下、向前、向上,头后仰,百会上顶收下颏;下颏沿胸向下、向前、向上,头后仰,百会上顶收下颏;下颏沿胸向下、向前、向上,头后仰,百会上顶收下颏,头摆正。 龙头: 左青龙角向左倾斜,向左上顶划弧;右青龙角向右倾斜,向右上顶划弧; 左青龙角向左倾斜,向左上顶划弧;右青龙角向右倾斜,向右上顶划弧; 左青龙角向左倾斜,向左上顶划弧;右青龙角向右倾斜,向右上顶划弧; 身体中正。 第二节  寒肩缩项通臂肩 展臂:松开叉腰的双手,转掌心向上,小臂前伸与大臂成直角。大臂抬与肩平,向两侧外展,转掌心向外,小臂下落成一字。小臂起、落,起、落,起、落。 旋腕:前转,前、下、后、上,二、三;后转,前、上、后、下,二、三。寒肩缩项,肩开项松;寒肩缩项,肩开项松;寒肩缩项,肩开项松。 通臂:一、二、三。两臂平伸。 第三节  立掌分指畅经脉 立掌,掌心外撑。肩胛内含、外撑,内含、外撑,内含、外撑。 分指:大指、小指分,二指、四指分,掌心外撑。二指、四指合,大指、小指合。分、分,掌心外撑,合、合;分、分,掌心外撑,合、合。 钩手:两指掌卷曲如钩,指尖相接上提,立腕,舒指,逐节伸直。两指掌卷曲如钩,指尖相接上提,立腕,舒指,逐节伸直。两指掌卷曲如钩,指尖相接上提,立腕,舒指,逐节伸直。手放平。 通臂:一、二、三。两臂平伸体侧下落,两掌胸前相合。 第四节  气意鼓荡臂肋坚 十指交叉上举至额前,翻掌心向上,两臂圆撑。 体左转,至体左侧,右肋鼓荡,体右转,至体右侧,左肋鼓荡; 体左转,至体左侧,右肋鼓荡,体右转,至体右侧,左肋鼓荡; 体左转,至体左侧,右肋鼓荡,体右转,至体右侧,左肋鼓荡。 两手举至头顶上方,身体中正。 第五节  俯身拱腰松督脉 揉腕:一、二、三。两手分开,掌心向前。大臂贴耳,头前倾,俯身拱腰,脊柱逐节卷曲而下,颈椎下、胸椎下、腰椎下。脚前下按:一、二、三,左侧下按:一、二、三。右侧下按:一、二、三,身体转正,两手向后拢气掐脚后跟腱,头面贴腿:一、二、三。两手拢气向前,大臂贴耳,脊柱由下而上逐节伸直,自然松动。 第二次俯身拱腰,脊柱逐节卷曲而下,颈椎下、胸椎下、腰椎下。脚前下按:一、二、三;左侧下按:一、二、三;右侧下按:一、二、三;身体转正,两手向后拢气掐脚后跟腱,头面贴腿,一、二、三。两手拢气向前,脊柱由下而上逐节伸直,自然松动。 第三次俯身拱腰,脊柱逐节卷曲而下,颈椎下、胸椎下、腰椎下。脚前下按:一、二、三;左侧下按:一、二、三;右侧下按:一、二、三;身体转正,两手向后拢气掐脚后跟腱,头面贴腿:一、二、三。两手拢气向前,脊柱由下而上逐节伸直,自然松动。 转掌心相对,体前下落,沿肋弓、分手变叉腰。 第六节  转腰涮胯气归田 两脚踩气分开,与肩等宽,平行站立,身体微下蹲。 左转:前、左、后、右,二、三;右转:前、右、后、左,二、三; 扣翘尾闾:前扣、后翘,前扣、后翘,前扣、后翘,尾闾中正,身体直起。 第七节   平足开胯分前后 开前胯:脚尖外撇成一字。松开叉腰的双手,转掌心向上,小臂前伸与大臂成直角,大臂抬,掌与额平,转掌心向前,两臂外展成一字。 通臂:一、二、三。下蹲,臂随体下落,经膝前两掌胸前合十。左转:一、二、三;右转:一、二、三。百会上领,上起,指掌升至印堂,转掌心向前,两臂外展成一字。通臂:一、二、三。下蹲,臂随体下落,经膝前两掌胸前合十。左转:一、二、三;右转:一、二、三。百会上领,上起,指掌升至印堂,转掌心向前,两臂外展成一字。通臂:一、二、三。下蹲,臂随体下落,经膝前两掌胸前合十。左转:一、二、三;右转:一、二、三。百会上领,身体直起,两掌置于胸前。 开后胯:左脚尖内扣,右脚跟外撇成一字。两腿后绷,两臂前伸环抱,体微前倾,泛臀,塌腰,百会上顶,下颏内收。身体直起,曲膝内扣,两臂向上外展划弧,掌心向上如托物,头后仰观天,下颏内收。 前伸环抱,后仰观天; 前伸环抱,后仰观天。 百会上领,身体直起,两手向上划弧,体前下落沿肋弓分手变叉腰,两脚踩气并拢。 第八节   膝跪足面三节连 身体中正,裹臀靠胯,含胸收腹,松膝、松踝向下跪。大腿与上体成一斜线,下颏内收,百会上顶,身体放松。百会上领,身体慢慢直起,全身放松。 第九节   弹腿翘足描太极 重心右移提左腿,小腿自然下垂,足尖上翘、足尖下点,翘、点,翘、点,翘、点。内转:一、二、三;外转:一、二、三。足背向斜前方弹出,腿伸直,足尖上翘、足跟外蹬、足尖下点,翘、蹬、点,翘、蹬、点。内转:一、二、三;外转:一、二、三。大趾内扣,收回落地。 重心左移提右腿,小腿自然下垂,足尖上翘、足尖下点,翘、点,翘、点,翘、点。内转:一、二、三;外转:一、二、三。足背向斜前方弹出,腿伸直,足尖上翘、足跟外蹬、足尖下点,翘、蹬、点,翘、蹬、点。内转:一、二、三;外转:一、二、三。大趾内扣,收回落地。 第十节   回气归一转混元 松开叉腰的双手,腹前抱球,举至头顶前上方。 左转:左下、下,右上、上,左下、下,右上、上,左下、下,右上、上。 右转:右下、下,左上、上,右下、下,左上、上,右下、下,左上、上。 两手举至头顶上方,正鹤首:一、二、三。 开顶:降、合、开,升、合、开; 降、合、开,升、合、开; 降、合、开,升、合、开。 拢气贯顶,两手沿面至胸,转掌心向内,至腹,沿腿的前面向下导引,两手敷于足面,下按、上提,下按、上提,下按、上提,拔地中气,两手沿腿内侧向上导引,经腹至胸,两掌立于肩前,掌心向前。右手坐腕向前推出,转掌以腰带动向左拢气,90°掐中魁,曲肘绕肩,点按气户(穴)。左手坐腕向前推出,臂似直非直,松腕转掌以腰带动向右拢气,90°掐中魁,曲肘绕肩,点按气户(穴)。默念“吽(通)”三次:吸气,“吽(通)”;吸气,“吽(通)”;吸气,“吽(通)”。松开掐诀手指,两掌前推转莲花掌,胸前合十。 收式:膻中开合:开、合,开、合,开、合。 升至鼻端:开、合,开、合,开、合。 升至印堂:开、合,开、合,开、合。 升至囟门:开、合,开、合,开、合。 升至百会:开、合,开、合,开、合。 两掌相合上举,至头顶上方,上拔,转掌心向前,左右下落成一字。转掌心向上,体前合拢,与肩等宽、回照印堂。落肘回抽,顺势腋下贯大包(穴),向后伸出,外展至体侧,逐渐转掌拢气贯下丹田,两手重叠在肚脐前,(男左女右)揉腹:(逆时针从小到大)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顺时针从大到小)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敷于肚脐,静养。分手还原体侧,两眼慢慢睁开。 形神庄功法讲解 预备式 学习重点和难点 1.八句口诀的内混元、外混元的两种练法 2.预备式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组场(交待学习内容) 二、示范动作 预备式可分为调形、调神要求和预备式动作要求两部分内容。 三、预备式要求讲解 第一部分:调形、调神要求(示范、体会) 1.调形:与捧气贯顶法预备式之预备调形要求相同。不重述。 2.调神:八句口诀。 八句口诀有外混元、内混元两种练法。 外混元练法:意念出体外与大自然相接,与捧气贯顶法中八句口诀的意念运用相同。 讲解:见捧气贯顶法中八句口诀的意念要求。 内混元练法:意念头即是天,脚即是地,身体包含天地,胳膊、腿都是天地的一部分,没有形体被皮肤包裹之感。此练法很关键的一点是,在意守形体做动作时要似守非守,不要守得那么具体,要模模糊糊地去想,练起来就会产生人高大起来的感觉。 讲解: “顶天立地,形松意松”,为了强调“顶天立地”,在文字顺序上把它放在前,按自身调整的顺序,应该“形松意充”在先。站立好了之后,先从上到下全身放松,然后意念充斥全身。当意念充斥于头部,意想头就是天;当意念充斥于脚,意念脚即是地。练捧气贯顶法时,“顶天立地”的意念是头顶天、脚踩地。练形神庄则要求意想头即是天,脚即是地。要达到上述意境,需要注意两点:第一,意念要从身体里边往外想天、想地,不要从体外去想天地。第二,意念从里往外想时,要透开头顶和脚下的皮肤层,使头、脚与天地没有皮肉相隔之感,而融为一体。这样就能达到意念往头一充,头就是天,意念往脚一充,脚就是地的境界。 “外敬内静,心澄貌恭”,这两句话实质上是一个意思,就是外貌要恭敬,内心要宁静。“澄”指澄明清澈,没有杂物。默念这两句话时要有庄重、恭敬之意,通过恭敬之心,来引起体内气机变化,使内心非常宁静,这样就达到精神专一的目的了。恭敬的目的是为了使自身气机发生变化。做到精神专一就可以把日常生活中乱七八糟的念头去掉,而进入练功状态。 “一念不起,神注太空”,是进一步对宁静、专一的要求。为了做到不起念头,就把自己精神专注于太空,也就是使意念与虚空结合在一起。由于我们的意境头是天,脚是地,身体就是一个大的空间,所以“太空”、“虚空”也就是自己的身体里面。因此神注太空,意念一片空空荡荡,其实质还是把意念放在自己身体里面。 “神意照体,周身融融”,意念一片虚空之后,要练功还得把精神集中起来去支配形体,以意罩住躯体,多出现融溶之气感,然后就开始练功了。 作用:这八句口诀是使练功者从不练功状态进入练功状态。是从意念乱七八糟的“有”,进入到一念不起的“无”,然后又从“无”进入到专心练功的“有”的过程;也是从不练功的“人心”,进入到练功的“道心”的过程。 第二部分:预备式动作要求(示范) 讲解:形神庄预备式动作与捧气贯顶法起式动作要领相同,不再重述。(体会) 四、预备式作用 第一,通过预备姿势把天地之气、内外之气结合到一起,调动了全身的气机。 第二,预备式手的转动大多以小指带动,小指属心经,可调动心经,收摄心神。 第三,双手下落于胸前合十,可使十指气脉左右交通,形成环流,而劳宫相对又可使左右气机平衡,大拇指对膻中可收气血相合、收摄心神、排除杂念之效。 第四,预备式动作不可忽视,起式动作调动全身少阳之清气,继而转臂掏肋,从少阳之气转而发动五脏之气,上举合掌、下落胸前不仅起到收摄心神之功,而且两大指对膻中又可使气血互济,其中内景变化,熟练后自知其妙。从预备式调形、调神到预备式结束,调整了精神,调动了气机,从而更好地进入到练功状态。 第一节    鹤首龙头气冲天 学习重点和难点 1.鹤首关键:下颏回收,颈项后拔 2.龙头的关键:青龙角呈“∞”字形摆动,意念呈S形上升 3.本节功的功用 教学过程 一、组场(交待学习内容,复习预备式) 二、简介 “鹤首龙头气冲天”一节是全套功法的纲领,起主导作用,非常重要,可以贯穿于整套功法之中(除第四、第五节外)。这节功可分为分手变叉腰、鹤首、龙头三部分。鹤首又分为正鹤首与反鹤首。 三、示范动作 刚才我们看了一遍完整的示范动作,可以看出其动作非常优美。鹤首、龙头取意于鹤首之前后运动和龙头的左右摆动。它是这套功的第一节,体现了整套功的神韵。 四、有关穴位及重要部位介绍 京门:在侧腰部,章门后1.8寸,当第12肋游离端的下方。 章门:在腹侧部,横平神阙穴,上直腋中线,一般适在第11肋游离端稍下方处。 带脉穴:章门直下1.8寸,在第11肋骨游离端下方垂线与脐水平线的交点上。 青龙角:耳上2寸的顶骨结节,旧称青龙角。 五、动作讲解 第一部分:分手变叉腰(示范) 1.讲解:上接合十手,掌根分开,手指相接至心口。两手分开擦着肋弓弧形下降至腰两侧,转成掌心向上,同时以小指带动沿肋向上、后、下的方向划弧转动,变两手叉腰,四指在前按于章门穴与带脉穴,大指在后按于京门穴。(体会) 2.作用:手沿肋弓分开,可以把脏腑的精气会集,把胸腹部的募穴拉开。而叉腰手这样按对身体有按摩的作用。京门是管全身经脉的(大包穴是管全身络脉的),大拇指按京门,气就容易往经脉里走,而不易往络脉上跑。所以形神庄一开始就调动了全身的经脉和络脉之气,打开了全身的关窍。 由于拇指按于京门穴(属胆经,是肾之募穴),其余四指与手掌按着章门穴(属肝经,是脾之募穴)、带脉穴(带脉经之所生),故可起到四重作用: 第一,点按京门、章门穴,可启动脾(后天)、肾(先天)之气。 第二,按着肝胆两经,可使肝胆(同属少阳)之气交合,使少阳升发之气加强。 第三,按带脉穴可增强带脉功能,使之约束诸经之功能改善。 第四,由于按住脾之募穴章门,可引胆气入脾,起甲己(胆属甲木,脾属己土)合而化土之效,收“土得木而达”之功,脾之升运功能得以加强。正因为这样,此套动功多以两手叉腰为基本姿势。 第二部分:鹤首 1.正鹤首(示范) 讲解:正鹤首强调颈项后突上拔,是以头为动点,以大椎穴为定点,以颈项的伸曲配合下颏划圆做动作,这动作模仿仙鹤行走时头的运动状态,以达到人的颈项、头部前后上下运动的目的。分解如下: (1)首先收下颏:下颏回收,百会微前扣,象低头找衣服钮扣似的,一直收到不能再收了。 (2)拔颈椎:收住下颏,颈项后突上拔,头向上顶,百会上领,躯干也随之上拔,颈椎一节一节地上拔直到玉枕,拔到不能再拔时。 (3)然后头后仰:收住下颏,头后仰,玉枕放松。一直松到百会,仰到不能再仰了。 (4)再下颏上翘:颈项放松,百会向后上方轻提的同时,下颏划圆弧往上翘,翘到不能再翘了。 (5)向前:下颏划圆前移。 (6)向下:下颏顺势划圆下移,下到不能再下了。 (7)向内:百会往前扣,以帮助下颏内收,贴胸似的,百会处一个劲向前下方拉,下颏处一个劲向后上方提。然后意念下颏好像向上刮脊柱似的,拔颈椎,从下向上逐节引动颈椎上拔,好像能上拔到玉枕,这就以大椎穴为定点,下颏划了一个圆。(1)~(7)连接起来就是一个完整的正向鹤首,此动作重复九次。(体会) 作用:古语讲“唯大椎气难上行”,而形神庄第一节通过此简单的动作就可以把督脉的气调动起来,直接促进大椎穴气血流通,从而引气过头部,向前送到任脉,降到中宫。 2.反鹤首(示范) 讲解:反鹤首动作模仿仙鹤捕鱼、喝水的运动路线,是正鹤首动作路线的逆动作,要领相同,路线相反。分解如下: 下颏回收,收到喉部,然后收住下颏,百会上领,并微前扣,下颏好像从第一颈椎骨贴着整个脊柱内侧划弧而下,到极点。下颏前移。向前,向上,随着下颏上翘,躯干也随之上拔,下颏上翘到不能再翘时,百会向后上领着颈项往上拔,同时收下颏,躯干也随着百会上领而上拔。随后百会上领,下颏继续收。接着百会逐渐微前扣,下颏好像从颈椎第一节开始从上往下逐节刮脊柱向下,然后下颏再沿胸而下,至此,即为一个完整的反向鹤首,这样下颏正好划了一个圆。反复九次。(体会) 作用:可以调动任脉之气,把气从中宫调到头顶进而送到人体背部。 3.正、反鹤首练功层次 开始习练时,以大椎穴为定点,用下颏划圆,动作可做的大一些。(示范、体会) 熟练后,就应配合肩部的开合和胸部的吞吐。例如:做正鹤首时,颈项上拔,躯干稍向后,肩部、胸部略向前凸,但不要挺胸;下颏前移和向下划弧时,两肩稍向前合,胸部内含。(示范)做反鹤首时,下颏沿胸向下,两肩稍向前合、含胸;向上划弧时胸、肩张开,胸稍凸,全身放松,躯干一伸一缩,胸、肩一开一合,熟练后就自然形成了几个弯曲。这时鹤首的动作可做得小一点,随着头的动、躯干的动,整个脊柱就象一串珠子一样,上面一动,下面的珠子就前后动了起来,可以一直动到脚跟。(示范、体会) 有了功夫之后,就不用下颏划圆,而在印堂里面去划。(体会) 配合窍点的鹤首练法。 初练功守窍点是小七星:百会、印堂、大椎、乳中、府舍。练小七星时,两下肢固定不动,配合胸的吞吐,头与躯干有一定的前后蛇形动作,而府舍、乳中穴正是有动触之穴位,稍加留意即可。练功熟练以后守大七星:百会、华盖、命门、环跳、丘墟。练大七星时,全身放松,以头带动躯干、下肢做蛇形(前后的伸缩形成的蛇形)运动,留意以上穴位即可。(体会) 第三部分:龙头(示范) 1.先学摆头的动作。(示范、体会) 摆头总的要求:下颏尽量不动,面部始终对向正前方。 头向左侧倾斜:左青龙角向左倾斜,左肩、左肋放松,左肋微微向下,头尽量倒向左侧,用左耳找左肩;头向右侧倾斜:右青龙角向右倾斜,右肩、右肋放松,右肋微微向下,头尽量倒向右侧,用右耳找右肩。 2.做好龙头动作的关键在“青龙角”。(示范、体会) 示范青龙角的位置:在耳上二寸的一个硬骨包,叫顶骨结节,做龙头就是用它顶着,往两边划“∞”字。要注意不是划平面的横“∞”字。而是划立起来的横“∞”字。讲解时口令为“划立着的横八字”。(示范)。初学时,可用两手帮助做。 3.龙头的整体动作(示范、体会) 龙头不是头的简单左右摆动,而是略呈“∞”形。并在意念里要呈S形上升。做此动作时,着眼在两侧青龙角,但不要划成平面的“∞”字,同时要注意肩与肋部的放松与之配合。 头向左侧倾斜,左肩、左肋放松,左肋微向下,头尽量倒向左侧,左耳找左肩;上顶,用左手把左青龙角向外上一推,整个身体也跟着拉起来。 向右侧倾斜,右肩、右肋放松,右肋微向下,头尽量倒向右侧,右耳找右肩;上顶,用右手把右青龙角向外上一推,整个身体也跟着拉起来。每侧做十八次。 4.龙头练功层次 开始做这个动作可以做的大一些。(示范、体会) 熟练后可以做的小一些,摆的不宜过大,不要僵硬。摆动的小,可以使脊柱左右弯曲的蛇形运动明显,牵动的气机大,通透得深,可产生内景。摆动小了,内景上是晃晃悠悠的,意念上是上升的。随着摆动、上升,脊柱就打弯、打旋地动起来。做好了,脊柱就象蛇似的左右运动,脊柱不是一个弧度,而是几个弧度转来转去,下肢也能跟着做左右蛇形运动。如果不上升脊柱就不能打弯打旋地动。(体会) 进一步熟练以后就不用青龙角,而是用百会去划“∞”字,当练功到一定程度后,则应注意“∞”路线在颅内运动,“∞”字划得越来越小,就能更好牵动体内经脉了。(体会) 配合窍点大七星练法: 做龙头时,全身放松,以头带动头、躯干、下肢做蛇形运动,注意各窍点即可。(体会) 5.龙头作用:摆青龙角的作用开始是牵动两侧胆经,而后则进入肝经。胆经为少阳之气。中医讲:五脏六腑取决于胆。少阳胆经可以调动五脏六腑清阳之气。闭着眼睛练龙头,动作很小,慢慢便可觉身体轻飘飘、晃晃悠悠的,很舒服,这是清阳之气升起来了。头上清阳之气多了,脑子就得到了营养。 龙头这个动作还可以起通卯酉周天之效。 六、错误动作 (一)做鹤首时,下颏回收与百会上顶的动作未能同时进行。(示范) (二)做鹤首时头后仰,下颏上翘,向前时,下颏运行路线不圆(打折)。(示范)(三)做龙头百会上顶时不能放松,太用力。(示范) (四)把龙头做成简单的左右摆动。(示范) (五)下颏随头的左右倾斜摆动过大。(示范) 七、 (一)练好鹤首的关键是下颏回收,颈项后拔;练好龙头的关键在青龙角。 (二)鹤首和龙头看起来只是头部前后左右晃动,实际上可以起到打通任督周天和卯酉周天的功效(但由于混元气充足了,不易感到它的运动)。知道它能起这个作用,但在练鹤首和龙头时切切不可以自己有意去通周天,否则容易产生偏差。 (三)从治病强身来看,鹤首龙头首先练头,练神经主管系统。鹤首调动任督二脉,龙头调动少阳胆经,都是为了头部。中医讲“脑为元神之府”。西医讲头是大脑皮层所在之处,指挥全身。而且,做鹤首脊柱前后运动,做龙头脊柱左右运动,把整个脊柱都抻动了。医学上讲脊柱两旁有个神经链,一节一节的,做龙头时使脊柱左右拧曲,就对神经链作了柔细、均匀的按摩。鉴于脊柱运动能使血液循环增强,脑循环改善,就可以起到清脑明目的作用。所以这节功可上使中枢神经、大脑皮层真气充足,下使整个脊柱神经起到按摩作用,这就给练下面几节功打下了基础。  (四)这节功对治头部(包括脑血管、脑神经)、颈椎、脊椎的疾病效果都比较好,包括头晕、头胀、头痛、耳鸣、神经功能失调等疾病等,效果均较好。因为练这节功可使颈椎血管和淋巴循环正常,这样一般头部疾病就清除了。 (五)做鹤首龙头时脑子里要用“我练功能改变全身气机”这样一个良性信息来指导自己。头部有病的人,在做这节功时,要暗示自己“我这样做,颈部血管放松,头脑气血流通,病能消除”。用这样的精神暗示练功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六)鹤首龙头主要是引导气机上行。初练时,即可运动颈椎,对大椎穴气机流通有直接促进作用。大椎穴是督脉、手足三阳经的会穴,故可导引清阳之气上升。练此功不仅对颈椎病、头部疾病(尤其脑血管病)疗效显著,而且可引气上冲天门(头顶)。练此式还可使脊柱灵活,畅通督脉,又是练轻功的基础。 (七)鹤首龙头取意于鹤首之前后运动和龙头的左右摇动。它是这套动功的第一节,体现了整套功法的神韵。鹤禀阴阳中和之性(居于陆地而喜涉水),意态娴静,又善高空飞翔。练本功法要体现鹤的这些特性,故应做到神恬意静,动作优柔自在,沉稳深厚,不事张狂。又古人认为龙主神意。练本功法神要恬静,气要灵动,一举一动都在沉稳自在之中,又寓有矫健。 第二节     寒肩缩项通臂肩 学习重点和难点 1.展臂动作要体现外方内圆 2.寒肩缩项中头、肩胛、尾闾动作整体的协调配合 3.通臂的动作要领 教学过程 一、组场(交待学习内容,复习前一节) 二、示范动作 三、简介 这一节,取意于仙鹤的由静止到飞翔的姿势,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展臂、旋腕;第二部分是寒肩缩项;第三部分是通臂。 四、动作讲解 第一部分:展臂、旋腕(示范、体会) 1.动作要求:接第一节,松开叉腰双手,转成手心向上,手指向前,两肘向后靠,掌与小臂成一字,小臂前伸至两肘下垂贴肋,此时小臂与大臂成90°。以肩关节为定点,肘为动点,保持大臂、小臂夹角90°,体前上抬,抬至肘与肩平(这时大臂小臂仍成90°),掌心向内,对向自己,指尖向上指天,当大臂抬至与肩平后再外展。 展成两大臂成一字后,小指带动,转掌心向外(小指属心经,这样转就调动了心经),小臂下落划弧,至两臂平伸成一字。然后再以肘为定点,中指带动,上起,至小臂与大臂成90°,掌心向外,指尖向上,小臂竖直指天,然后下落,两臂成一字,两臂做起落动作,反复三次。(体会) 两臂左右平伸成一字,手心向下,手指伸直,下接旋腕动作,肩和肘都不动,以手腕关节为定点,掌心始终保持向下,用中指尖带着划圆,从中位向前、下、后、上划三圈,再回到原位,再从前、上、后、下连续划圆,三次后,回到原位,两臂平伸。旋腕动作要圆活,慢而匀。(体会) 2.说明:(1)两臂外展时,大臂小臂一定保持直角,而且要开肩开胸(示范),不要象敌人投降一样。(示范) (2)外展至体侧过程中,小臂始终平行向外展,到体侧翻掌心向外,不要腕子弯了倒下去,象鸡爪一样,小臂与手掌一定要竖直,做好这个动作的关键就是肘要向前向上转拧。(示范、体会) (3)做这部分动作从外形上看见棱见角,做时一定要注意外方内圆。练熟后,不需要每个动作做到家再换式子,要注意动作的连贯性,上一个动作做到家再做下一个动作便容易见棱见角,而且气不易连上。熟练后,双臂沿胸前起,起到剩1/4大臂就抬平时便开始外展,动作是带弧形的;两大臂外展还剩1/4就展成一字时便转掌心向外;掌转到还剩1/4掌心便完全对向左右两侧时,小臂就左右下落。(示范、体会) (4)小臂左右下落时,以肘为支点轻轻下落,指掌放松划弧,气便可直达手指,手指便会有松沉和酥酥的感觉。以肘为中心从经络来说,肘是合穴所在处,合穴是通内脏的。小臂上起时用中指带,往起一挺时有松沉的感觉。(体会) 3.作用:这个动作对于开胸、开肩、松肘、松腕、通透上肢有很好的作用,特别是对于开阔胸部起很大作用,对于治疗心肺病,如肺气肿、气管炎、心血管疾病等效果好。一般上焦病多做展臂是有益的。 第二部分:寒肩缩项(示范) 1.动作要求:寒肩、缩项、尾闾上翘。 寒肩:两肩胛骨向脊椎合拢为寒肩。(示范) 方法:两臂平伸,手指尖带动外抻。然后两肩胛骨带动向第四胸椎处挤,肘微曲,微下垂,腕不低于肩,五指舒展,微上翘,且放松。(体会) 缩项:躯干不动,头微向后仰,收下颏为缩项。(示范) 方法:可以先百会上领,然后保持收下颏状态脖子下缩,并保持上述姿势,做头后仰。(体会) 尾闾上翘(示范):尾闾稍上翘,不要形成大塌腰。(体会) 综合上述:寒肩缩项就是躯干不动,头向后仰,收下颏,两肩胛骨向脊柱合拢,同时尾闾向上翘起,头、两肩胛骨、尾闾四点同时向第四胸椎处集中。肩开项松,要求四点同时往外拽,指尖向外带着,肩胛向外撑着。拽开肩胛(肩开项松)与寒肩缩项都要连贯一致,不得赶前错后,否则按摩肩背部效果就小了。寒肩缩项与肩开项松三~五次。(体会) 2.说明:寒肩缩项这个动作的关键在肩胛骨上,两肩胛骨要往一起靠,胳膊微回收,肘微下垂,手腕不低于肩,同时,收住下颏,头后仰,胸微挺,尾闾向上翘,但不要大塌腰,小腹微收。 3.作用这个动作非常象小鸟刚学飞时,脑袋往起够,尾巴往起翘,脚往起蹬,两个小翅膀扑拉扑拉地,两个肩胛骨往一起聚。这个动作也像人发烧、发冷时打寒战。人打寒战是因为受了冷刺激之后,身体内需要产生更多的热量以适应外界。人体有许多立毛肌,立毛肌收缩,体内产生的热能就骤然增加,所以受冷刺激便出现打寒战的动作。中医伤寒论把这个动作叫“项背强兀兀”。我们练气功自觉做这个动作,就可以把气机调动起来。人的肺属上焦,中医讲“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因此寒肩缩项有开发上焦,使阳气更加充盛,气血达到全身的作用。对患一般阳气比较衰微或慢性虚弱性疾病、慢性低烧性疾病的人,多做寒肩缩项有好处。 两肩胛骨中间的部位,平时最不容易得到运动。此式之寒肩缩项与拽开肩胛配合,正是运动这一部位,不仅可以使之放松,还可以起到按摩的作用。这里有风门、肺俞、心俞、膏肓等重要穴位,这一动作可以加强这些穴位的功能,从而加强心肺的功能。 通过这个动作能打开背部三关的夹脊关。 第三部分:通臂(示范) 1.动作要求 第一,通臂动作要求两臂作左缩右伸、左伸右缩的蛇形运动。(示范) 讲解:在做通臂时,两个相邻关节作相反的屈伸运动,即可出现蛇形动作。比如,右肩胛骨向脊柱移动时,左肩胛骨向左外方移动,同时右肱骨自肩关节向内拽动,肘微下沉,腕亦自然弯曲,指关节也随之运动。这个动作一开始不易做好,要慢慢细心体会。练久了自背、肩、臂、肘、腕各节手指都会像一个整体那样自然蛹动。(体会) 第二,通臂动作要求大关节蛇形,小关节蛹动。(示范) 讲解:做到上述要求,要注意有两点:一是要两臂一起通,不要只注意通一个臂,但要有重点。二是两臂要在水平线上做动作,一屈一伸时臂有高低,高点要在水平线上,低点要在水平线下。做通臂动作时,一个臂的屈和另一个臂的伸是同时进行的,拿这个膀子往那个膀子上推,那个膀子伸出去,可以伸得长出一块,甚至长出半个手。伸时臂先是蜷着,慢慢伸直。手指也要有屈伸,慢慢把气通到指尖上。如果手指绷紧,虽然觉得手指有气,但气脉不是从内里走的,经脉就通得不够。开始学练如果动作做不好,也要抓挠。先抓挠,慢慢就会做了。(体会) 左右通臂:两臂作左缩右伸、左伸右缩,大关节蛇形,小关节蛹动。反复七~九次。 2.附加内容:教蛹动方法(示范、体会) 第一种身体半蹲,用大腿内侧夹住两相合之手掌,做用力晃拔;第二种:两掌合十,两手指尖交互用力按松;第三种是单掌练习:①手指根节弯。②中节弯,根节伸直。③梢节弯,中节伸直。④梢节伸直。①②③④连起来练习。上述三种练法多练便成蛹动。 3.作用:通臂可以使肩、肘、腕、掌、指各关节放松,使肌肉、肌腱相对的放松运动,从而保证了上肢的气机灵活。对武术中也是很重要的锻炼内容。对肩胛部的疾病如风湿、骨刺、胸部、心脏、肺脏的病都有很好的疗效。 五、总结 (一)第二节对于整个上肢的疾病有很好的疗效,使得肩、肘、腕、掌、指成为一个整体,气血通畅。而且对于心肺虚弱也有很好的疗效。展臂对防治心血管疾患效果显著。 (二)本节功意照窍点为倒七星:阳池、肩髃、大椎、陶道、尾闾。 (三)要想真正练好这一节功,两个上肢都要放松。要想很好的放松,可以在两上肢肩、肘、腕、掌、指各关节处都用意念充斥,做到形松意充。 第三节     立掌分指畅经脉 学习重点和难点 1.立丁字掌和分指动作要慢、要匀 2.勾手动作要领 3.本节功功效 教学过程 一、组场(交待学习内容、复习前一节) 二、示范动作 三、简介 这一节动作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立掌、分指,第二部分是勾手,第三部分是通臂。第二节和第三节都是锻炼上肢。第三节更侧重于锻炼手指。手指端有手三阴经、手三阳经六条经脉的“井穴”。“井穴”是经络之气与经络之外的气内外出入的重要通道。十指的井穴除中冲穴在指端外,其余都在指甲根上。“井穴”是混元气进入经脉的重要部位,本式锻炼的着眼点在通过运动这个地方加强“井穴”的功能,从而把全身经络都运动到,起到畅通经脉,通透上肢的作用。 四、动作讲解 第一部分:立掌、分指(示范) 1.讲解接第二节,身体中正,两臂平伸成一字,中指带动立掌,使掌与臂成直角。同时用腕部带动两臂往外撑(把肩、肘都要拉开),掌根外抻,掌心外突,指根外腆,指肚外撑,手背与指要往回拉,指尖往回翘,这样才能使气返回自身,内外连成一个整体。姿势合度后,肩胛内含,即用肩胛带动臂回缩,两臂保持平肩直伸,手指不要弯,掌要立;外撑是用膀子向外抻,胳膊要直,手掌要尽量往外腆,指尖尽量往回翘。这样手指非常胀,手指缝间会有“酥酥”冒气的感觉。内含、外撑动作反复三至五次。(体会) 接上式,立掌外撑,五指分开,先大、小指同时分开,然后二、四指同时分开,分指动作要慢、要匀,尽量分大些。指分完后紧接着用掌根带动外撑,外撑动作如上所述。而后合指,二、四指同时合,然后大、小指同时合,要慢、要匀,反复五至七次。这个动作平时练的越多越好。(体会) 2.作用:分指动作主要运动手三阴经(从胸走手、走臂的内侧),故气机在臂的下面有微胀感。此部分动作对于调动经络之气,通透上肢有很好的作用。(手三阴经:手少阴心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太阴肺经) 第二部分:勾手(示范) 1.讲解做完分指、合指之后,手指下抓,先将腕放松,然后指掌逐节下 抓。勾手要从指尖开始,指尖要有意念,第一、第二、第三指节,逐节用力下抓,象老虎爪一样,至五指相接,手背与两臂水平线大约成45°,这时五指相接成梅花状(示范),然后用力上提,成空心掌。这时五指指腹自然相接,不要握住(示范)。提到不能再提了,立腕,手指从根节、中节、稍节逐节舒展开,反复数次。(体会) 做勾手动作,下抓时意念放在手指尖,象扣着东西似的往下抓,抓下来不是使劲往里扣,而是把五指向掌心当中合,似乎合到手掌里。这样合下面的筋便绷得很紧,上边就松了。如果做成腕往里扣,拉力就小了。下抓时手指要自上而下逐节弯曲,手指上起时要自下而上逐节慢慢的起。这样气血便可冲到指尖,把手指上的经脉冲开,使手指末端的气充盈畅通。勾手的动作着重小关节的运动。严格要求,做这个动作要有蛹动和开合。一般来说,这节功的动作开始练时不要一下练太多,太多了大臂和小臂会痛得厉害。(体会) 2.作用:曲腕、曲指动作主要运动手三阳经(从手走头、走臂的外侧)故臂上面有酸胀感。分指与勾手动作结合交换练习,则起到了阴阳相济的作用,同时,练此式可运气达于指端。(手三阳经: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阳明大肠经) 第三部分:通臂(示范) 讲解:动作要求与第二节中的通臂动作要领相同,不再重述,通臂做三~五次。(体会) 五、小结 (一)练这节功,两臂必须平伸,但又不许用眼去看两臂是否伸平。两臂平与不平的检查方法是用感觉。两臂放松,若手觉沉,肩觉得松,是手偏低;若手觉轻,肩觉得沉,是手偏高。通过这种方法可以调整、维持平衡。 (二)这一节与第二节都调动了手三阳、手三阴经,对经脉的根梢都起了作用,促进了经脉气的流通。这一节的适应症与第二节差不多,基本上是横膈以上的病,对于大、小肠病、慢性肠胃炎、功能性腹泄效果也很好。而且对于改善脑血管、脑神经功能也有作用。 (三)练习本节功有基础后配合24节的练法,见《智能气功科学功法学》P114。 (四)练习立掌方法:可以手按在墙上用力按掌,平时也可以把手反按在大腿上,还可以平时立掌拉地气走路,并意念指尖用力回翘,掌心外突,慢慢的也能起到强化立掌效果的作用。 第四节    气意鼓荡臂肋坚 学习重点和难点 1。长短圆的变化 2。领会用丹田气冲肋,肋推肩,肩带臂 教学过程 一、组场(交待学习内容,复习前一节) 二、简介 本节功一听名称就知道是练两肋的,而且是通过鼓荡丹田气来达到臂肋坚实的作用。 一般来说,两肋的气比较弱,是因为两肋处肝胆的气升不起来。少阳胆经能不能把气引升起来,关系到两肋的气是否充足。而本节功就是通过意气鼓荡的动作来调动少阳之气、胆经之气升发,使得两肋空松气腾然,从而增强人的生命功能。这节功的关键就是丹田气鼓荡到两肋,从两肋鼓荡到臂。 三、示范动作 本节功按四部分讲解。第一部分是两臂圆撑动作;第二部分是圆环转体动作;第三部分是鼓荡动作;第四部分是气意鼓荡整体动作。 四、动作讲解 第一部分:两臂圆撑动作(示范) 讲解:两臂体侧下落,要慢要匀,下落后在体侧不停,经体前继续上收到胸前合十。两手十指一边交叉,一边上举至额前,逐渐转成掌心斜向上,两臂向前上方圆撑。两臂(肩、肘、腕、掌、指各部)都要由内下向外上微微翻转,向外上方撑出,这时两臂围成的是前后径长,左右径扁的长圆形,两手背对向前额。(体会) 第二部分:圆环转体动作 第一步:转体动作(示范)。 讲解:体左转,腰带着上半身向左转,连及胯、两下肢自然转动至面向左方,与前方成90°;然后体右转,腰带着上半身向右转,并连及胯、两下肢向右转动,至面向右方,与前方成90°。体左转、右转反复。(体会) 第二步:随转体左右手臂的相互带动(示范)。 讲解:体左转:左臂带右臂(左肩带左肘,左肘带左手,左手带右手,右手带右肘,右肘带右肩)至体左侧;体右转:右臂带左臂(右肩带右肘,右肘带右手,右手带左手,左手带左肘,左肘带左肩)至体右侧。体左转、右转反复。(体会) 第三步:两臂手在转体中的状态。(示范)讲解:体左转至体左侧:左大臂沿左耳方向下落,左大臂与左肩平,右大臂与右耳平,两臂之间要保持圆撑;体右转至体前:两臂转成的圆环右高左低,保持圆撑;体右转至体右侧:右大臂沿右耳方向下落,右大臂与右肩平,左大臂与左耳平,保持两臂圆撑;体左转至体前:两臂圈成的圆环左高右低。体左转、右转反复。(体会) 第四步:掌与额的关系。(示范)讲解:在转体中,手掌始终对向自己的额头。体转至左右两侧:掌额间距一拳远(约10厘米),掌额距离最近;转到前方:掌额距离最远。注意:第一,做这个动作首先身体要正,眼与两手交叉之处总保持中位,在一条直线上。第二,两臂围成的圆环是随动作呈长短变化的,当身体是正身站立时,圆环前后径长,这时,手与头的距离最远;身体转至两侧时,圆环呈扁圆状,这时手与头距离最近。(体会) 第五步:综合前四步便是圆环转体动作。(示范、体会) 第三部分:鼓荡动作(示范) 第一步:示范鼓荡的位置。手敷于肋部,拇指尖置于乳下偏靠外,手心敷的地方大约就是鼓荡的位置。鼓荡这个动作是用丹田气冲击胁肋。(体会) 第二步:先两脚踩气分开,与肩等宽,然后做不抬臂的用丹田气直接冲击胁肋的动作,做得大些,夸张些,就象旁边有个人,肋一鼓荡好像把旁边这个人一下挤出去一样。(体会) 第三步:不做鼓肋,两臂交叉围成圆环在额前,先转体撑肋。体会撑劲,把气从丹田送到肋,进而送到臂(肩翻肘拧,这样肋肩是一个整的劲)。在体侧时掌额间距离最近,肋一撑就把气送到臂上去(气充起来,就好像给轮胎充气似的,把臂撑起来了),到体前时,掌离额最远。(体会) 第四步:两手分开,两臂慢慢体前抬起,两手握空拳,两臂体前围成圆环。体左转,至体左侧,右肋鼓荡,是用丹田气冲击右胁肋,右肋推右肩,整个膀子被推动向右上方甩起,以配合右肋的鼓荡;体右转,至体右侧,左肋鼓荡,是用丹田气冲击左胁肋,左肋推左肩,整个左膀子也被推动向左上方甩起,以配合左肋的鼓荡。注意这个动作不能做成只是膀子的晃动或甩动,而肋不鼓。(体会) 第四部分:气意鼓荡整体动作(示范)综合前三部分动作。体左转,至体左侧,右肋鼓荡,是用丹田气冲击右胁肋,肋推肩,带肘,带腕,带动身体向右转动。这就是做好这一节的关键。体右转,至体右侧,左肋鼓荡,用丹田气冲击左胁肋,肋推肩,带肘,带腕,带动身体向左转。左右反复鼓荡十八次。(体会) 五、错误动作 (一)只是身体的晃动带动肩动或手、臂、肘、腰带动肩动或只是膀子的甩动。(示范) (二)交叉的两手不能始终对向额头,头来回晃,身体不能保持中正。(示范) (三)身体向前方倾,用后面的手推前面的手。(示范) (四)平鼓,位置不对。(示范) (五)至左右两侧鼓荡时,方向刚好鼓反。(示范) 六、练功层次 这节功开始做可以力度上愣一点,熟练之后就不要愣了,要柔和一些。初练时,注意两臂圈成的圆弧拉长与回缩主要是依形而动。熟练后要以意带气,以气带形。注意从丹田鼓荡至两胁肋连及肘臂,此时是臂随身动。 七、功效 人体两肋是气机传导的重要部位,身体两侧为少阳经脉经过之处,其气弱,故胁肋部的抗御力量较身体别处弱。此式专练意气鼓荡,使之充实两肋,进而达于臂,故可使胁肋、两臂坚实。其功用与铁鞭捶肋相仿佛。练此节对肝胆的病、胸膜的病、肋膜炎等都有非常好的效果。有些人患腹膜炎后遗症、肠粘膜粘连,练这节功症状改善也很明显。 第五节    俯身拱腰松督脉 学习重点和难点 1.俯身时脊柱逐节卷曲而下,起身时也是逐节上起 2.下按时头贴膝,收腹,拱腰 3.本节功的功效 教学过程 一、组场(交待学习内容,复习前一节) 二、简介 这一节主要是通过俯身拱腰的动作达到松动督脉的目的。这一节功是练躯干的,着眼点在督脉,兼练足太阳膀胱经,是十节功中很重要的一节。 三、示范动作 本节功分成四个部分讲解。第一部分:揉腕动作;第二部分:俯身拱腰动作;第三部分:头面贴腿动作;第四部分:上起动作。 四、动作讲解 第一部分:揉腕动作(示范) 1.讲解:两手手指在头上交叉,手心向上,两臂伸直上拔,尔后肩臂放松。交叉的双手向上如托物,在头正上方轻轻的揉动,两腕交互沿前、上、后、下的方向划立圆。左腕向前、向上,这时左肩往上带,左腕向上拽,左臂伸直,同时右臂向后、向下放松,肘微曲。然后右腕向前、向上,右肩往上带,右腕向上拽,右臂伸直,同时左臂向后、向下放松,肘微曲。两腕交互划圆抻动。手腕划立圆时要尽量手向上拽,用肩往上带,拔动颈椎、胸椎、腰椎而且把整个胸肋都抻动了,做得好能抻到脚跟、脚心和脚趾尖。做这个动作肩、臂、肘配合相应的晃动,脊柱由颈椎、腰椎依次随之晃动。揉腕时应保持开胸,收腹,腰向后放松,百会上顶,下颏回收。 揉腕反复3~5次。(体会) 2.错误动作:挺胸,凸腹塌腰,头后仰。(示范) 3.作用:通过这个动作可以引动清阳之气上升。 第二部分:俯身拱腰动作(示范) 1.讲解交叉的双手松开之后,转成掌心向前,然后,肩推肘挺直上拔。再全身放松,上肢、颈项、胸背、腰、下肢依次放松,熟练后似有水从头顶灌至足,把拔起的气贯到全身各处。 然后,两手带动身体再次上拔,把身体上下各部拉开,随后脊柱卷曲而下:双臂夹头,下颏尽量靠胸,背先上抻,手往前够再拽着往下卷,头往里扣,7节颈椎从上向下逐节弯曲;含胸,背往起拱,然后12节胸椎从上向下逐节弯曲;收腹拱腰,既而5节腰椎从上向下逐节弯曲。腰弯不下去,可以双手一抓一抓的帮助下弯。当弯到一定程度再弯不下去时,则可以把腹部收一下,腹一收,腰就凸起来就容易弯下去。(体会) 2.错误动作:上身直挺,折胯前弯。(示范) 3.作用:通过这个动作,不仅把整个脊柱拉开了,而且把脊柱的几条韧带(棘上韧带、棘间韧带、脊柱里的黄韧带)都运动开了,头也运动到了,调整了整个神经系统。 第三部分:头面贴腿动作。(示范、体会) 1.讲解两手在体前下按,手心向下,指尖向前,掌根靠近脚前。臂放松,体前下按,下按时额头去贴膝盖,同时收腹拱腰头上提。下按三次。 然后提胯、收腹、拧腰、左转,左侧下按,掌根靠近左脚外侧,指尖指向左侧,随下按额头去贴膝盖,同时收腹拱腰头上提。下按三次。 然后提胯、收腹、拧腰、右转,右侧下按,掌根靠近右脚外侧,指尖指向右侧,随下按额头去贴膝盖,同时收腹拱腰头上提。下按三次。 三次后,体转正,两手向后拢气,拢气向后的时候,手不要拢得太宽,至脚后掐脚后跟腱,掐脚后跟腱时,精神要特别集中,拇指、食指、中指三个指头慢慢点按揉搓一下,同时额头贴膝盖,收腹拱腰头上提,做三次,腰弯不下去时,拍一下腿也可以,整个动作重心要放在前脚掌。 2.错误动作:俯身拱腰时腿没有绷直。(示范) 3.作用:整个大腿后面都是膀胱经,掐脚后跟踺这个动作的作用是对整个太阳膀胱经从腿、背、头部都进行了整理,因此,对这个动作不能随随便便的做。 第四部分:上起动作(示范) 1.讲解:两手拢气回到体前,起身时先从臀部往起翘,然后尾闾再一扣,从脊柱下头逐节上拱,一节节的向上起,两手如提重物。先腰椎起,再胸椎起,既而颈椎直起,恢复到两大臂贴耳。然后放松一下,再自然松动,以手带整个身体做前后的放松运动一直放松到脚。 2.错误动作:拱腰上起时,直腰起身。(示范) 3.作用:这样拱着腰起来,把拉开的督脉合上,把脊柱两侧的膀胱经也合住。过去练这个功叫练气入骨,它能起封住经脉作用。背部一收缩,整个经脉 穴道就封住了。为加大动作的难度,可以练快速起身。俯身拱腰的时候慢慢下,上起时可猛的快速起身,这样可练身体的快速应变和全身闭气。 五、功效 (一)这一节功对于整个脊柱的病、背部肌肉的病都有明显的治疗作用,没有病的人练这节功对脊柱也有较强的锻炼作用。 (二)患高血压的病人往往不敢练这节功,其实,这节功对治高血压效果非常显著,只需注意慢慢认真地逐步加大动作难度就行了。 (三)这一节练督脉,兼练足太阳膀胱经,俯身拱腰可松动脊柱各椎骨;伸腰时,可以加强背部肌肉、筋膜、脊柱韧带……的收缩能力。此式是武术中练气入骨的重要方法,也是封闭周身穴道的基本锻炼内容。临床可用于脊柱、背肌、肾病的治疗。 六、总结 (一)本节功所守窍点:第一组,直身时(包括直立头顶上方揉腕与拱腰起身后的直立时)观照窍点是:天柱、大杼、足后跟(女膝)。另一组是俯身拱腰时与起身时,观照窍点是涌泉、劳宫、会阴、脐与命门之中点。起身时,两手如提重物,从涌泉经腿的中央上提随手上升,逐步到会阴、脐中(此练法似乎重在意念导引,但与意念导引有区别)。一待身体立直后(两臂上伸),马上意照第一组窍点,随着全身松动——从上往下松,一直松到脚。此即旧称之“换骨”法。因此组窍点与动作配合,是练气入骨的妙法,故不可等闲视之。 (二)这节功与武术上的压腰不一样,它是卷着下去卷着上来。这个功法过去一般不外传,非常简单,一学就会,学了慢慢的就出功夫,而且出功夫比较快。 (三)老年人腰不大好弯,锻炼久之确能改变身体健康状况。但年岁大的或腰部不利落的不要勉强去做,能弯到哪儿就弯到哪儿。 第六节    转腰涮胯气归田 学习重点和难点 1.转腰涮胯用尾闾画圆 2.扣翘尾闾的动作要求 3.本节功的功效 教学过程 一、组场(交待学习内容,复习前一节) 二、简介 这一节动作非常简单,但非常重要。这是形神庄从练上体到练下体的一个过渡,主要是通过转腰、涮胯的动作把气收归丹田,去濡养全身。 三、示范动作 本节功分三部分讲解。第一部分:两手叉腰,两足踩气分开动作; 第二部分:转腰涮胯动作; 第三部分:扣翘尾闾动作。 四、动作讲解 第一部分:两手叉腰,两足踩气分开动作(示范) 接上式,转掌心相对,向下导引,两手下落,沿肋弓变叉腰,两脚踩气分开,平行站立,略宽于肩,适度下蹲,躯干与大腿成钝角,膝盖不过足尖。下蹲时从胯骨尖平着后推后坐。做熟练后要体会随身体下蹲,胯下落,使下肢气浑厚;同时百会上领、上提。这样上面提,下面落,把腰部虚下来,即要落胯,要虚腰,还要体现坐胯和松腰,胯微坐,尾闾向下一垂,会阴上提,用丹田气冲击命门向后放松,松腰。(体会) 第二部分:转腰涮胯动作(示范、体会) 1.总体要求: (1)膻中以上、膝盖以下相对固定不动。 (2)以两胯(髋关节)为支点, 意念放在尾闾上,用尾闾带着骨盆有倾斜度的转圆。 2.分解要求:用尾闾由中位向前→左前→左→左后→后→右后→右→右前这样方向转三圈,再反转三圈。 看示范:(1)尾闾由中位向前:尾闾前扣,会阴上提,收小腹。 (2)左前:尾闾向左前扣,小腹拱向左前。 (3)向左: 骨盆重心移至左胯,左胯高,右胯低,左胯实,右胯虚,臀向左突。 (4)左后:尾闾向左后翘。 (5)后:尾闾尽力向后翘,把腰眼挤住,会阴部放松。 (6)右后:尾闾向右后翘。 (7)向右:骨盆重心移至右胯,右胯高,左胯低,右胯实,左胯虚,臀向右突。 (8)右前:尾闾向右前扣,小腹拱向右前。 3.练习:①晃胯;②尾闾扣翘练习:A。前与后,B。左前与右后,C。右前与左后,D。左与右; ③八个方位连接到一起正反转练;④脚分开的大一些,下蹲后再体会转腰涮胯,易体会其要领。 转腰涮胯先向左转九圈,再向右转九圈。 第三部分:扣翘尾闾动作(示范) 1.扣尾闾要求:尾闾向前扣,扣到不能再扣了,再往前扣一下(臀部与会阴肌肉收缩),同时收小腹,这样就扣到家了 。(体会) 2.翘尾闾:尾闾后翘,翘到极限不能再翘时再用力翘一下,使腰眼挤住,会阴肌肉放松。(体会) 以尾闾骨向前扣、向后翘带动骨盆做前后摆动九次。 五、错误动作 (一)晃腰,全身动。(示范) (二)尾闾前扣后翘时身体上下起伏明显。(示范)  六、练功层次 开始练时,可以把圈转得大些,两脚的距离大些,蹲得低一些。这样转难度大,但易合度。 逐渐熟练后,胯骨不用力,把丹田气往尾闾上一垂,就从丹田里边转动,用丹田、尾闾结合起来转小圈,小圈在外形上看不明显,但效果比转大圈好。 熟练后,用两大腿支着,两胯带骨盆立着转圈,转有倾斜度的圆。在骨盆两边单转到丹田内气动了之后,用丹田内气带着转。开始练这节功时,可用形转带动气转,以后要用丹田气带着转。 配合窍点:百会,脐与命门之中点。 做尾闾骨前扣后翘动作时,要借臀部与会阴部肌肉收缩、放松完成。这属于第一部要求,至于第二步以后则要求尾闾骨借助丹田内气来运动。 七、功效 (一)这节功,可收松腰、垂尾闾、运动尾闾、封闭会阴的作用,一方面,
/
本文档为【形神庄】,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