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外来工子女在城市融合中的归属感与学校适应

2012-05-03 4页 doc 29KB 23阅读

用户头像

is_287128

暂无简介

举报
外来工子女在城市融合中的归属感与学校适应外来工子女在城市融合中的归属感与学校适应 来源:硕士论文网-lunwen51.com   0 引言      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开始向城市转移。伴随着流动大军的迁移,外来务工人员的流动也显现出“家庭化”的趋势[1]。然而,外来务工人员及其子女在城市融合的过程中却遇到了很多心理上的困惑,尤其是外来工子女,也包括出生在城市的外来工子女,他们由于心理上普遍缺乏融入城市环境的准备和适应,这些流动人口的子女所面临的角色危机和心理困惑,使他们难以融入城市的生活[2]。以往对流动儿童的研究...
外来工子女在城市融合中的归属感与学校适应
外来工子女在城市融合中的归属感与学校适应 来源:硕士网-lunwen51.com   0 引言      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开始向城市转移。伴随着流动大军的迁移,外来务工人员的流动也显现出“家庭化”的趋势[1]。然而,外来务工人员及其子女在城市融合的过程中却遇到了很多心理上的困惑,尤其是外来工子女,也包括出生在城市的外来工子女,他们由于心理上普遍缺乏融入城市环境的准备和适应,这些流动人口的子女所面临的角色危机和心理困惑,使他们难以融入城市的生活[2]。以往对流动儿童的研究,大多聚焦于受教育权利的政策呼吁和诉求,其视角更多的是从教育公平性角度展开[3],而从社会心理学角度探讨流动儿童在城市融合过程心理轨迹的研究较少。本文从外来工子女自我的角度探察他们对自身现状的认识和评价,从地域归属和群体归属角度探察外来工子女的心灵归属方向,从外来工子女当前的学校适应状况着手,了解其城市融合中适应状况及存在的主要问,为以后的外来工子女城市融合研究提供参考和依据。      1 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取浙江省宁波市三所小学(本地公立学校、民工子弟学校、混合型公立学校)4—6 年级随机抽取一个班级施测学生470 人,有效问卷457 份。其中,外来工子女223 人,男生139 人,女生84 人;本地学生234 人,男生115 人,女生119 人。      1.2 调查工具   1.2.1 学生基本情况和心理归属感问卷   本研究参照孙永丽在2007 年5 月出版的研究生论文中出现的相关资料,了相关的心理归属感问卷,包括15 道题目。包括地域归属感和城市归属感,量表得分越高,心理归属感越强。该量表有较好的信效度,本次施测α系数为0.81。   1.2.2 中学生学校适应状况调查表   中学生学校适应调查表是在台湾师范大学的学生适应调查表(教师版)的基础上修订而成[4]。分为学业适应、人际适应、活动适应、沟通适应、团体适应等五个维度,可以用来评价中学生的学校适应状况。该量表由30 个条目组成,分为三级评分,总分范围为30-90,分值越高,学校适应状况越好。经检测该量表具有较高的内容效度,其α系数为0.86。      1.3 施测步骤   调查按照指导手册要求进行,施测以班级为单位,学生在30-40 分钟内完成两份问卷,本地同学和外地同学都需要完成学生基本情况和归属感问卷以及中学生学校适应调查表。      2 结果      2.1 外来工子女与本地学生心理归属感状况的比较   总的来说,外来工子女与本地学生在地域归属、群体归属和总体归属感上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外来工子女和本地学生均对宁波这座城市有着强烈的归属感,归属感各维度最高值为30,二者平均分较高,且在平均分上本地学生均高于外来工子女。外来工子女的地域归属感大于群体归属感。这说明从地域角度来看,外来工子女喜欢、留恋、认同城市,并且愿意在城市长期居住生活;但从对城市群体的态度角度来看,却并不认同他们归属于城市群体,显示出对城市群体的明显的弱归属。   本地学生的群体归属感也反映了对外来学生的接纳程度。结果表明,本地学生愿意表示出对外来同学友好接纳的态度,相对而言,外来学生却对城市群体包括本地同学缺少与之相呼应的归属认同倾向,他们并没有对本地学生对他们的友好态度产生同等回应,二者显示出明显的反差。      2.2 民工子弟学校、混合型学校及公立学校学生心理归属感状况的比较   民工子弟学校、混合型学校及本地学校学生的归属感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而且在各个维度上也同样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而事后分析则表明,在地域归属上,本地学校学生优于民工子弟学校学生且有极其显著的差异(P?0.001),本地学校学生优于混合型学校学生且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混合型学校学生优于民工子弟学校学生且有显著差异(P?0.05);在群体归属上,本地学校学生优于民工子弟学校学生和混合型学校学生且有极其显著的差异(P?0.001),混合型学校学生优于民工子弟学校学生且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在总体归属上,本地学校学生优于民工子弟学校学生和混合型学校学生且有极其显著的差异(P?0.001),混合型学校学生优于民工子弟学校学生差异显著(P?0.05)。      2.3 外来工子女与本地学生学校适应的比较   外来工子女与本地学生在学校适应上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这表明外来工子女在学校适应上不及本地学生。进一步对学校适应量表各维度进行分析,结果在活动适应和沟通适应这两个维度上,外来工子女与本地学生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而在学业适应、团体适应这两个维度上则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在人际适应上外来工子女与本地学生存在差异。这表明外来工子女在学业、人际、活动、沟通、团体适应等方面均不及本地学生,学校适应情况不佳。      2.4 民工子弟学校、混合型学校及本地学校学生的学校适应状况比较   在学校适应上民工子弟学校的学生显著低于混合型学校及本地学校的学生,而混合型学校与本地学校的学生则不存在显著差异。而具体到适应的各维度上,在学业适应上民工子弟学校的学生显著低于混合型学校及本地学校的学生,而混合型学校与本地学校的学生则不存在显著差异;在人际适应维度上,本地学校的学生显著优于混合型学校及民工子弟学校的学生,民工子弟学校与混合型学校的学生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在活动适应维度上,民工子弟学校的学生显著低于混合型学校及本地学校的学生,而混合型学校与本地学校的学生则不存在显著差异;在沟通适应维度上,本地学校的学生显著优于民工子弟学校的学生,民工子弟学校显著低于混合型学校的学生,而本地学校的学生与混合型学校的学生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在团体适应维度上,民工子弟学校的学生显著低于混合型学校及本地学校的学生,而混合型学校的学生与本地学校的学生没有显著差异。      3 讨论分析      从本研究的结果来看,外来工子女与本地学生在归属感各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三种类型学校之间比较则表明,民工子弟学校、混合型学校及本地学校学生的归属感存在不同程度的显著差异。按归属感的程度由强至弱依次为本地学校学生、混合型学校学生、民工子弟学校学生。   影响外来工子女归属感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是社会身份认同[5]。本地学生,由于天生具有城市身份,自然他们对这个城市具有强烈的归属感。而外来工子女,他们从小生活随父母离开家乡生活在城市,甚至他们中部分人出生于城市,但他们对城市的归属明显不同于本地学生。   影响外来工子女归属感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群体交往与互动。与同龄群体的交往深度,共同参与学校集体生活的广度,彼此交流互动过程中的态度都影响着其归属感的强弱。调查发现,大部分本地学生愿意和外地同学做朋友,有91%的本地学生认为自己及周围人没有看不起外地同学。相对而言,外来学生并没有对本地学生产生同等的积极回应,有52.9%的外地学生更喜欢和本地同学做朋友,二者显示出明显的心理反差。   不平等的受教育权利也是外来工子女归属感不高的普遍原因。由于国家有关部门严令取缔借读费等以及现实的公办学校教育体系对教育公平性的完善,再加上整个和谐社会大背景的氛围,使得社会长期关注的外来工子女教育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解决。但是,距离让外来工子女在公立学校中获得学习机会并体会到公平、平等的受教育权利,感受到和本地学生类似地位和待遇还有很大距离,这可能也是造成不同类型学校学生归属感差异的原因。      4 对策与建议      外来工子女融入城市是一个系统,需要从外来人员自身、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面入手,综合社会多方合力作用才能使他们从心理上和城市生活顺利接轨[6]。   第一,外来工子女应从自身出发,提高融入城市生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外来工子女要增强自信心和自觉性,主动进行自身调整,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素质,更多参与到各种活动中去,取得老师同学的认可和尊重。在语言沟通方面,除了普通话还可以积极向本地同学老师及周围的人学习本地语言,使自己更好地融入新环境。   第二,外来务工家长要更多地关注子女的身心健康,加强家庭教育,转变一些落后的家庭教育观念。家长在教育孩子时,要调整自己的位置,自己做到积极良好地融入城市,为孩子提供优秀的榜样,用自身的勤劳与热情来塑造孩子积极健康的心态。更多地与孩子谈心沟通,鼓励孩子积极主动地去适应新环境。   第三,各级各类学校应该发挥教育载体的作用,为外来工子女与本地学生交流提供平台。应该鼓励更多的公立学校对外来工子女开放,形成更多的“混合型学校”,而不是成立民办打工子弟学校,把外来工子女单独地集中在一起学学习。本研究结果表明,混合型学校更利于外来工子女适应城市新环境。   第四,社区要营造良好的氛围,真正做到没有偏见地接纳外务工及其子女成为小区的一员。对于生活习俗上的差异问题,社区要本着“求同存异”的宽容态度对待。建议社区多搞一些全民活动,让更多的外务工人员及其子女参与进来,了解本地风土人情的同时,让更多的居民互相交流;可以召集本地居民成立外来人员帮困中心,为外来务工人员及其子女提供帮助,真正关心外来新成员,为他们更好适应新环境、成为城市新居民创造良好条件。   总之,促进外来工子女更好地适应城市生活需要方方面面的支持与帮助。因而在这个过程中,个人、学校、社区、政府及家庭都应该积极担负起相应的责任,为构建一个由学校、社区和家庭相互协调的社会环境做出贡献。 中国硕士论文网提供大量教育硕士论文,如有业务需求请咨询网站客服人员!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1] 孙永丽.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融入城市的心理学研究[D].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 2007.   [2] 黄小萍,龙军,刘敏岚. 民工子女心理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 教育探索, 2006, 10: 109~111.   [3] 曾守锤,李其维. 流动儿童社会适应的研究:现状、问题及解决方法[J]. 心理科学, 2007, 30(6): 1426~1428.   [4] 洪俪瑜. 学生适应调查表(教师版).    [5] 张莹瑞,佐斌. 社会认同理论及其发展[J]. 心理科学进展, 2006, 14(3): 475~480.   [6] 梁庆玲.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心理转化的探索[J].上海教育科研,2007,10:89~91.
/
本文档为【外来工子女在城市融合中的归属感与学校适应】,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