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第六章 典型药物分析 第一节 芳酸及其酯类药物的分析

第六章 典型药物分析 第一节 芳酸及其酯类药物的分析

2012-04-29 50页 ppt 971KB 215阅读

用户头像

is_890048

暂无简介

举报
第六章 典型药物分析 第一节 芳酸及其酯类药物的分析null第六章 典型药物分析第六章 典型药物分析----药分教研室 孟姝null第一节 芳酸及其酯类药物的分析特点 均有苯环、羧酸或其酯 水杨酸类和苯甲酸类结构中的羧基直接与苯环相连 除了酸性基团外,各自具有本身的官能团 分子中苯环、羧酸和取代基的相互影响,使芳酸的酸性强度各有不同null分 类null一、苯甲酸类 (一)结构null(二)性质(表6-1) 1.酸性 可用于含量测定羧基null可用于鉴别null3.紫外吸收特性 分子中具有苯环及取代基, 具有紫外吸收(UV)和红外吸收(IR)特征,可用于鉴别和含...
第六章 典型药物分析 第一节 芳酸及其酯类药物的分析
null第六章 典型药物分析第六章 典型药物分析----药分教研室 孟姝null第一节 芳酸及其酯类药物的分析特点 均有苯环、羧酸或其酯 水杨酸类和苯甲酸类结构中的羧基直接与苯环相连 除了酸性基团外,各自具有本身的官能团 分子中苯环、羧酸和取代基的相互影响,使芳酸的酸性强度各有不同null分 类null一、苯甲酸类 (一)结构null(二)性质(表6-1) 1.酸性 可用于含量测定羧基null可用于鉴别null3.紫外吸收特性 分子中具有苯环及取代基, 具有紫外吸收(UV)和红外吸收(IR)特征,可用于鉴别和含量测定。null4.分解性 (1)苯甲酸钠   加硫酸,加热,不炭化,析出苯甲酸,在试管壁凝成白色升华物 苯甲酸盐 +H2SO4 苯甲酸(白色升华物) (2)丙磺舒 含硫的药物的氧化反应   丙磺舒与氢氧化钠熔融,分解生成亚硫酸, 经硝酸氧化成硫酸盐,可显硫酸盐的反应。(含硫)显硫酸盐反应null丙磺舒加热时可产生二氧化硫特臭。null(三)实例分析----苯甲酸钠的分析Na1.鉴别 (1)红外光谱法: 苯甲酸钠分子中含有羧基、 邻位取代苯环,它们都可在红外光谱中产生特征 吸收峰。(表6-3)null(3)分解产物的反应: 苯甲酸钠 +H2SO4 苯甲酸 (白色升华物)null(4)钠盐的鉴别反应: 焰色反应----鲜黄色 2.检查 ----酸碱度、干燥失重、重金属、砷盐 3.含量测定 ----双相滴定法 苯甲酸钠为碱金属盐,易溶与水,可采用盐酸标准溶液滴定。但在水溶液中滴定时,由于碱性较弱(Pkb=9.80)突跃不明显,故加入与水不相溶混的溶剂乙醚提除反应生成物苯甲酸,使反应定量完成,同时也避免了苯甲酸在瓶中析出影响终点的观察。null原理: 碱金属盐具弱碱性,直接滴定有困难;析出的游离酸不溶于水,妨碍终点观察。 滴定度:摩尔比1:1 T=0.5×144.11×1/1=72.04(0.5mol/L)溶剂:水——乙醚 双相滴定法*——苯甲酸钠含量测定难溶于水,而易溶于乙醚null 滴定前:苯甲酸钠  甲基橙指示剂, 呈黄色 〔(pH3.1~4.4) 红~黄〕滴定中:   苯甲酸钠+盐酸 苯甲酸滴定终点:过量HCl, 使指示剂变橙红色水相乙醚相null测定方法 取本品1.5g,精密称定,置分液漏斗中,加水约25ml,乙醚50ml与甲基橙指示液2滴,用盐酸滴定液 (0.5mol/L)滴定,随滴随振摇,至水层显持续橙红色,分取水层,置具塞锥形瓶中,乙醚层用水5ml洗涤,洗涤液并入锥形瓶中,加乙醚20ml,继续用盐酸滴定液(0.5mol/L)滴定,随滴随振摇,至水层显持续橙红色,即得,每1ml的盐酸滴定液(0.5mol/L)相当于72.06mg的C7H5O2Na。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C7H5O2Na不得少于99.0% null讨论 1.乙醚为什么要分两次加入?第一次滴定至水层显持续橙红色时,是否已达终点?为什么? 2.分取水层后乙醚层用5ml水洗涤的目的是什么?校正因数FV:为供试品消耗滴定液的体积(ml);T:为滴定度(mg/ml);F:为滴定液浓度校正因数 M:为供试品取样量(g) 校正因数F含量计算null二、水杨酸类 (一)分类null(二)性质(表6-2)1.酸性 游离的羧基,易溶于碱性溶液,可用于鉴别和含量测定。2.FeCl3反应 具酚羟基或水解后能产生酚羟基的药物 用于鉴别null三氯化铁反应(水杨酸类): R-OH + FeCl3→紫色络合物 R-OCOCH3 +H+ → R-OH + FeCl3→紫色pH4-6null 直接:水杨酸、对氨基水杨酸钠、双水杨酯、水杨酸二乙胺、酚磺乙胺、对乙酰氨基酚 水杨酸 ChP(2010) [鉴别] (1)取本品的水溶液,加三氯化铁试液1滴,即显紫堇色。 间接:阿司匹林、贝诺酯 阿司匹林 ChP(2010) [鉴别] (1)取本品约0.1g,加水10ml,煮沸,放冷,加三氯化铁试液1滴,即显紫堇色。null3、芳香第一胺的特性--重氮化—偶合反应 具芳伯氨基或潜在芳伯氨基的药物 直接:对氨基水杨酸钠、盐酸普鲁卡因、苯佐卡因、盐酸普鲁卡因胺 间接: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贝诺酯用于鉴别和含量测定null4.水解性---酯类药物 可用于鉴别null(三)实例分析----阿司匹林及其制剂的分析 酸性 游离的羧基 ,可采用酸碱滴定法测定含量。null1.鉴别 (1)三氯化铁反应 取本品约0.1g,加水10ml,煮沸,放冷,加三氯化铁试液1滴,即显紫堇色。pH4-6----具酚羟基或水解后能产生酚羟基的药物 null(2)水解反应null(3)红外光谱法 阿司匹林分子中含有羧基、酯基及邻位取代苯环,它们都可在红外光谱中产生特征吸收峰。(表6-4)课堂互动课堂互动如何用简便的化学方法鉴别苯甲酸、阿司匹林和水杨酸?null3.检查以水杨酸为原料,醋酐为酰化剂,在硫酸催化下,进行乙酰化反应即得本品。 +CH3COOH讨论:反应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杂质? 想一想:阿司匹林中特殊杂质检查null检查: 溶液澄清度 水杨酸 易碳化物 炽灼残渣 重金属null检查——酚、苯酯类杂质。 原理——根据这些杂质与阿司匹林的酸性强弱,利用它们在碳酸钠溶液中的溶解度差异,规定一定量样品在碳酸钠溶液中应澄清。(1)溶液的澄清度null醋酸苯酯水杨酸苯酯乙酰水杨酸苯酯null——为反应中间体和水解产物 乙酰化不完全、储藏过程中水解 原理——水杨酸有游离酚羟基,可与高铁离子反应,产生紫堇色,而阿司匹林不含游离酚羟基,无此反应。 方法——取一定量样品和水杨酸对照品与硫酸铁铵反应,比较紫色深浅,规定样品液颜色不得较对照品颜色深。 方法灵敏,可检出1μg水杨酸 应用范围——原料,片剂(2)水杨酸nullnull《中国药典》2010版null限量 原料:0.1%; 阿司匹林片:0.3%; 阿司匹林肠溶片:1.5%; 阿司匹林栓、肠溶胶囊、泡腾片:3.0%(HPLC法) null (3)易碳化物 取本品0.5g,缓缓加入5ml硫酸中,振摇使溶解,静置15分钟,溶液如显色,与对照液比较,不得更深。 检查药物中遇硫酸易炭化或氧化而呈色的微量有机杂质的量。 此外,阿司匹林片需照《中国药典》“溶出度测定法”(第一法)测定溶出度,阿司匹林肠溶片需照《中国药典》“释放度测定法”(第二法1)测定释放度。null4.含量测定 (1)阿司匹林原料药的测定----酸碱滴定法a) 直接滴定法** 原理:阿司匹林具有游离羧基,具有酸性, 以标准碱滴定液直接滴定null方法: 取本品0.4g, 精密称定, 加中性乙醇 (对酚酞指示液显中性) 20mL溶解后, 加酚酞指示液3滴, 用氢氧化钠滴定液 (0.1mol/L) 滴定。每 1mL的氢氧化钠滴定液 (0.1mol/L) 相当于18.02的C9H8O41.测定方法及计算 Ka=3.27×10-4 ;反应摩尔比为1:1null讨论: (1)为何用中性乙醇为溶剂? (2)为何选用酚酞? null ①中性乙醇(溶剂):溶解供试品;防止阿司匹林酯结构在滴定时水解,致使测定结果偏高,故不用水为溶剂。“中性”是对所用的指示剂酚酞而言②酚酞:强碱滴定弱酸,化学计量点偏碱性,故选用碱性区变色的酚酞。 ③ 适用范围:不能用于含水杨酸过高或制剂分析,只能用于合格原料药的含量测定2.讨论null应用范围:水杨酸、二氟尼柳、双水杨酯、苯甲酸、丙磺舒、布洛芬等 优点:简便、快速  缺点:酯键水解干扰(不断搅拌、快速滴定)    酸性杂质干扰(如水杨酸)nullb)水解后剩余滴定法** 原理: 阿司匹林酯结构易于水解, 加入定量过量的氢氧化钠滴定液, 加热水解, 剩余的碱用酸(硫酸)滴定液回滴定酯的一般含量测定方法null 方法:取本品约1.5g,精密称定,准确加NaOH液(0.5mol/L)50.0ml,缓缓煮沸10min,放冷,以酚酞为指示剂,用H2SO4液(0.25mol/L)滴定剩余的NaOH,并将滴定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每1ml的NaOH液(0.5ml/L)相当于45.04mg的C9H9O4阿司匹林原料药 USP(25)null滴定度:阿司匹林:氢氧化钠:硫酸(1:2:1) T=0.25×180.16×1/1=45.04 反应摩尔比为1∶1 阿司匹林≌2NaOH ≌H2SO4null讨论: 空白试验?--碱液在受热时很易吸收CO2,用酸回滴定时会影响测定结果,故需在同样条件下进行空白试验校正之; 优点:消除了酯键水解的干扰 缺点:酸性杂质干扰null(2)两步滴定法--阿司匹林片、阿司匹林肠溶片 片剂中加入少量酒石酸或枸橼酸稳定剂,制剂工艺过程中又可能有水解产物(水杨酸、醋酸)产生,因此不能采用直接滴定法,而采用先中和与供试品共存的酸,再将阿司匹林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后测定的两步滴定法。null如阿司匹林片的测定: 取本品10片,精密称定,研细,精密称取适量(约相当于阿司匹林0.3g),置锥形瓶中,加中性乙醇(对酚酞指示液显中性)溶解后,振摇使阿司匹林溶解,加酚酞指示液3滴,滴加氢氧化钠滴定液(0.1mol/L)至溶液显粉红色,(不计量)再精密加氢氧化钠滴定液(0.1mol/L)40m1,置水浴上加热15分钟并时时振摇,迅速放冷至室温,用硫酸滴定液(0.05mol/L)滴定,并将滴定的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每lml的氢氧化钠滴定液(0.1mo1/L)相当于18.02mg的C9H8O4。 null两步滴定: 第一步:中和,NaOH滴定所有的酸:ASA,CA,TA,SA,HAc 第二步:水解和测定 目的:消除稳定剂和水解产物(水杨酸和醋酸)的干扰阿司匹林片的含量测定----两步滴定法**水解产物 水杨酸SA HAcnull ChP用于阿司匹林片剂的含量测定 第1步——用NaOH中和所有的游离酸,不计量null第2步——水解与测定,采用剩余滴定法T=M ×0.1=18.02(mg)应用:阿司匹林片,阿司匹林肠溶片,氯贝丁酯null标示量=规格量=处方量 (V空白-V样品)×F×TW×100%样% ×平均片重/标示量=相当于标示量%本法消除了酸性杂质的干扰,降低了酯键水解的干扰 null 取本品10片,精密称定,研细,精密称取适量(约相当于阿司匹林0.3g),置锥形瓶中,加中性乙醇(对酚酞指示剂显中性)20ml,振摇使ASA溶解,加酚酞指示液3滴,滴加NaOH液(0.1mol/L)至显粉红色,再精密加NaOH液(0.1mol/L)40ml,置水浴上加热15min,并时时振摇,迅速放冷至室温,用H2SO4液(0.05mol/L)滴定,并将滴定的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每1ml的NaOH液(0.1mol/L)相当于18.02mg的C9H8O4计算:称取10片重1.8240g计算:称取10片重1.8240g片粉重0.5312gCNaOH: 0.1032mol/L标示量 0.1g V- 3.02ml V0- 20.18mlnull课堂互动 直接滴定法、水解后剩余滴定法和两步滴定法的优缺点?null(三)其它芳酸类基本要求基本要求 掌握水杨酸类和苯甲酸类药物的结构与分析方法的关系,阿司匹林中特殊杂质的检查,水杨酸类药物的双相滴定法,苯甲酸类药物的酸碱滴定法。 熟悉水杨酸类和苯甲酸类药物的其它含量测定方法。null课堂练习 ***鉴别水杨酸及其盐类,最常用的试液是  A. 碘化钾 B. 碘化汞钾 C. 三氯化铁 D. 硫酸亚铁 E. 亚铁氰化钾 null***苯甲酸钠的含量测定,Ch.P(2000)采用双相滴定法,其所用的溶剂体系为A. 水—乙醇 B. 水—冰醋酸 C. 水—氯仿 D. 水—乙醚 E. 水—丙酮 null*** 双相滴定法可适用的药物为 A. 阿司匹林 B. 对乙酰氨基酚 C. 水杨酸 D. 苯甲酸 E. 苯甲酸钠 null***含量测定方法(Ch.P 2000)为: A. 直接中和滴定法 B. 两步滴定法 C. 两者均可 D. 两者均不可 阿司匹林片( ) 阿司匹林原料药( ) 阿司匹林栓剂( ) 阿司匹林肠溶片( ) nullA.两步酸碱滴定法 B.直接酸碱滴定法 C.两者皆是 D.两者皆不是 1. 苯甲酸钠的测定( ) 2. 盐酸的测定( ) 3. 酸碱滴定法( ) 4. 阿司匹林片的测定( ) null*** 阿司匹林加碳酸钠试液加热后,再加稀硫酸酸化,此时产生的白色沉淀应是 A. 苯酚 B. 乙酰水杨酸 C. 水杨酸 D. 醋酸钠 E. 醋酸苯酯 null*** 水杨酸与三氯化铁试液生成紫堇色产物的反应,要求溶液的pH值是 A. pH10.0 B. pH2.0 C. pH7~8 D. pH4~6 E. pH2.0±0.1 null*** 两步滴定法测定阿司匹林片或阿司匹林肠溶片时,第一步滴定反应的作用是 A. 测定阿司匹林含量 B. 消除共存酸性物质的干扰 C. 使阿司匹林反应完全 D. 便于观测终点 E. 有利于第二步滴定 null*** 能用与FeC13试液反应产生现象鉴别的药物有 A.苯甲酸钠 B.水杨酸 C.对乙酰氨基酚 D.氢化可的松 E.丙酸睾酮 null*** 采用双相滴定法测定苯甲酸钠含量时,加入乙醚的目的是 A. 防止反应产物的干扰 B. 乙醚层在水上面,防止样品被氧化 C. 消除酸碱性杂质的干扰 D. 防止样品水解 E. 以上都不对 null*** 区别水杨酸和苯甲酸钠,最常用的试液是 A. 碘化钾 B. 碘化汞钾 C. 三氯化铁 D. 硫酸亚铁 E. 亚铁氰化钾 null*** 在中性条件下,可与三氯化铁试液反应,生成赭色沉淀的药物是 A. 水杨酸钠 B. 对氨基水杨酸钠 C. 乙酰水杨酸 D. 苯甲酸钠 E. 扑热息痛 null*** 用直接滴定法测定阿司匹林含量  A. 反应摩尔比为1:1  B. 在中性乙醇溶液中滴定  C. 用盐酸滴定液滴定  D. 以中性红为指示剂  E. 滴定时应在不断振摇下稍快进行 null
/
本文档为【第六章 典型药物分析 第一节 芳酸及其酯类药物的分析】,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