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木兰形象的文化转换思考_动画_木兰_和电影_花木兰_的对比

木兰形象的文化转换思考_动画_木兰_和电影_花木兰_的对比

2012-04-23 3页 pdf 1MB 89阅读

用户头像

is_597308

暂无简介

举报
木兰形象的文化转换思考_动画_木兰_和电影_花木兰_的对比 今传媒 2010年第9期 广播影视评论 70 木木兰兰形形象象的的文文化化转转换换思思考考 —— 动画《木兰Ⅰ》和电影《花木兰》的对比 李 芸 (上海大学 影视艺术技术学院,上海 200072) 摘 要:文化的新意和活力在于它在后人的接受中不断被转换,这是一个持续流动的过程。古诗《木兰诗》塑造了一个特 定历史时期男性文化体系下的孝顺女子。1998 年迪斯尼动画片《木兰...
木兰形象的文化转换思考_动画_木兰_和电影_花木兰_的对比
今传媒 2010年第9期 广播影视评论 70 木木兰兰形形象象的的文文化化转转换换思思考考 —— 动画《木兰Ⅰ》和电影《花木兰》的对比 李 芸 (上海大学 影视艺术技术学院,上海 200072) 摘 要:文化的新意和活力在于它在后人的接受中不断被转换,这是一个持续流动的过程。古诗《木兰诗》塑造了一个特 定历史时期男性文化体系下的孝顺女子。1998 年迪斯尼动画片《木兰Ⅰ》和 2009 年中国电影《花木兰》以不同的文化语境重 新理解母本,三个木兰形象因为时间、空间的不同而皆不相同。本文以木兰形象为研究对象,借用互文性理论分析两部影片如 何成功地实现了文化在历史和现实之间的互动,梳理并探究这种文化转换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木兰;文化转换;互文性 中图分类号:G2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0)09-0070-03 收稿时间:2010-07-15 作者简介:李芸(1974—),女,上海大学影视艺术技术学院传播学博士生,主要从事国际传播与跨文化交流研究。 一、溯源《木兰诗》:“独特方式的孝道” 是木兰形象的本源 木兰的故事最早见于北朝长篇叙事民歌《木兰诗》。从宋 代起,它的产生年代和作者,就有不同的记载和争议。据《文 学百科全书》记载:木兰诗原先可能是一首鲜卑歌,流传江 南,译为汉语,曾入梁代乐府,后又散落民间,到唐代重新 被韦元甫发现,拟作《木兰歌》一首,收入在《文苑英华》 中。现代学者大多认为《木兰诗》产生于北魏,创作于民间。 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故事在中国可谓是家喻户晓。 也就是从这首古诗开始,木兰这一艺术形象便一直活跃在戏 曲、说书等各种艺术形式中。唐朝因她代父从军而追封她为 “孝烈将军”,设祠纪念,除此之外,纵观南北朝、隋唐诸史 并无更多的记载[1]。《文学百科全书》的描述代了多数人的 看法:这首诗反映了当时北方民族的尚武风气;表达了北方 人民憎恶战乱,渴望和平的意愿;对木兰更是全面赞扬—— 勤劳善良、端庄从容,英勇战斗、保家卫国;尤为重要的是 认为木兰冲击了封建社会男女不平等的思想。笔者重新对古 诗的内容、安排以及当时的现实进行分析,认为木兰从军的 本源只是对父亲尽了某种“独特方式”的孝道: (一)重孝道 诗的开场是“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 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铺陈木兰从军的起因: 点兵。父亲参战,却无儿可替。到战事结束“可汗问所欲,木 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渲染木兰急切回 家的心情;而诗的结尾处又用了整整一个段落描写木兰弃官 回乡,重拾红妆的喜悦。作者无时不在突出木兰尽“孝”这一 主题。“替父从军”是特殊战争年代的一种独特的“孝道”方式。 (二)淡化战争 诗中只有六句是关于战争的描写“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 飞。朔气传金析,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随后的“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也只是用册封和赏赐来 暗指木兰在战场上曾有过的机智和英勇。疏于战争的描写固 然是不便于描写女子在战场的实景;更重要的是在淡化鲜明 政治色彩的“忠”。从诗的内容、数量分配上也可以考量出《木 兰诗》作者并不打算表现“忠”军爱国,仅是借势赞扬木兰的 “孝”之不易。 (三)避开木兰的女性特征 古诗中既没有对木兰的从军作战生活做具体描写,更没 有想过要描述木兰的爱情生活,只是在结尾的两句“雄兔脚扑 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雌雄?”解开事实 真相,这种叙事方式和隐喻风格也恰恰说明作者有意在避开 “女扮男装”。 参与战争的木兰自始至终都是一个男性角色。“男”木兰 在军营实际生活的缺失,说到底也是因为这实在不符合当时 封建社会主流思想。只有获得了男性的装扮,木兰才能做男 人可以做的事——打仗。“替父从军”的木兰始终都是一个 “男”木兰,在这个木兰身上是没有女性特征的,因此以她来 证明的 “谁说女子不如男”、“巾帼不让须眉”也只能是一种虚 假的、表面意义上的男女平等。而当木兰放弃加官进爵,急 盼回到家乡,重返女儿身,也不是她藐视功名。而是因为木 兰从军的目的,只是为了尽孝。战争结束就意味着“尽孝”的 任务完成。 笔者因此认为木兰从军的本质——就是女子未出嫁前的 从父,尽孝。而后拒绝封赏,返归故乡,只是木兰对自身社 会角色的一种本能反应。 二、迪斯尼版《木兰》与电影《花木兰》 的文化转换 1998年,中国题材的好莱坞动画大片《木兰》在全球推 今传媒 2010年第9期 广播影视评论 71 出,取得了当年票房排行第13的成绩。2009年由香港导演马 楚成组织人马,赵薇、刘烨、房祖名主演的《花木兰》又在 中国内地上映。新历史主义批评家路易·芒特罗斯说:“ 我 们的分析和我们的理解,必然是以我们自己特定的历史、社 会和学术现状为出发点的;我们所重建的历史,都是我们这 些作为历史的人的批评家所作的文本建构。”[2]如此而言,在 新的历史性的创作版本中,中国传统的花木兰形象又将呈现 出什么样的新意呢? (一)迪斯尼版《木兰》的形象——“陌生”的中 国人 这部影片在取得巨大成功的同时,也引发了国人的热议。 人们提出的第一个问题是:他们是如何拍出这么好看的动 画?而我们却不能? 这个问题很容易回答。几个数字就能说明:1998 年迪斯 尼佛罗里达片场耗资一亿美元,动用了 700 多位动画师,历 时 5 年,成就了一部好片。 我的问题是:迪斯尼是如何改变了这个人物?他们是如 何将木兰塑造成我们眼中一个熟悉而又陌生的人物! 1.故事的重点由原诗中的“孝”转到了全球通行的“忠”。主 角不仅仅是为了孝顺父亲而易装从军,更是一个有着报效国 家志向的女英雄。影片通过对价值观念、人物刻画、人物外 形、动物、情节、场面等进行改编,使得一个原本有着浓厚 封建意识的故事,变成了能被全世界的观众接受的文本。 2.电影处处“体现了美利坚的精神内核,即女权主义与个 人英雄主义”。动画木兰渴望为家庭、祖先争光,给他们带来 荣耀,但也不以丧失自我为条件。开场时皇帝预言式的独白 “一个勇士有时就可以决定一切” 就已经暗示了个人英雄主 义的情结;木兰受伤后被揭发出女性身份后沮丧的台词设计 “也许并不是为了爹爹,也许是为了我自己”。更可以视为是 女权和个人主义的观点。影片中木兰的身份暴露是一个意外 的悬念设计,也让中国观众耳目一新;而后她凭借着自身的 聪明才智以及矫健敏锐的功夫挽救了男人,也挽救了男人们 管理的国家。我们看到了美国人对女性那种独特的欣赏视角。 美国的审美观诠释中国的古代故事,西式的想象重塑了 一个新的中国故事,动画《木兰》既不单纯蕴涵中国风味, 也不单纯是美国产物,而是融合了东西方、传统与现代的文 化元素,成为一个东西兼并的杂交混合体。中国人物,西式 解读,形成了一盘中西文化混合大餐。[3]“美国式的时尚、风 格、意识形态价值、文化理念的传播无疑深刻地影响着其他 国家的民族想象和文化认同。一种单向的‘同质化’和‘同步化’ 也越来越突出地表现在对中国产生的影响中。”[4]许多主流文 化代表和大众认为《木兰》拍得好,值得赞美;但也有人将 其上升到文化侵略的高度。我觉得与其抵制或者盲目抬高, 不如反思一下我们自己。当好莱坞在努力渲染、强化该故事 文本固有的传奇色彩和观赏效果的同时,多多少少也没有忘 记以现代人的眼光去揣摩和表现这个巾帼奇女子应有的情感 历程。 好莱坞生产中国题材动画大片的主要目的是要以中国人 熟悉的题材打开中国市场,继而满足自己的利益所需。《木兰》 是以全球观众为营销目标。大众文化自然是要迎合大众的口 味。动画片《木兰》中诚然有传统文化与流行文化、中国文 化与西方文化相结合而产生的陌生化效果,实现了创新。罗 兰·罗伯森说:“从特定的意义上说,全球化是指不同的生活 形式之间常有争议的结合。”[5]这意味着全球化就是文化之间 有争议的结合,是文化的过程。霍尔也说:“全球化绝不能视 为一个文化同质化的简单过程;它总是地方的、特殊的和全 球的东西的一种结合。”[6]本文视这种过程、这种结合就是文 化转换。 (二)2009 年中国电影《花木兰》中的形象—— 英雄中的女性 马楚成改编的《花木兰》也有突破之处。这部电影的情 节是在清代的小说基础上,再勾兑上现代人的思想观念和言 语说辞。历代对木兰的改造都没有跨出中国封建制的底线, 特别是清代,更是将儒家的所有“美德”如忠、孝、烈、贤、 贞都加在了木兰身上,并表现到了极致:木兰为了皇帝而牺 牲了自己的婚姻,放弃了自己的夫人地位,而让位给了敌方 的女子,自己甘愿为妾。 电影《花木兰》在叙事和故事结尾修改比较大,马厩邂 逅开始木兰爱情、事业的两条线索:爱情在历经获得、失去、 重获、再失;功名则跟着此起彼伏。荡气回肠的爱情与忠君 报国交织在一起。为国家,为爱人,木兰最后还是割舍了与 太子的两情相悦,让太子最终娶了敌方的公主,从而结束了 北魏与柔然的战争,带来了中国北方的和平和安宁。和亲政 策是中国古时朝廷普遍使用的一种外交政策。 电影一开场就解释了木兰与一般女子的不同,她的果敢 是来自军户之家的传统、母亲的早逝和自小的习武等。这样 就很顺其自然地引出替父从军的壮举。除了开场“木兰参军” 前流露出一丝喜气,整部影片基调都是悲壮和凄美的。尤其 是后半段的际遇:征战过程中一时冲动吃了败仗,害死兄弟, 内疚而意志消沉;接着在出征柔然的过程中受到上级陷害, 兵困峡谷,缺粮少药几乎没了性命;只身入虎穴好不容易杀 死了柔然单于,救出太子,却又眼睁睁看着自己的爱人与柔 然公主联姻……完全颠覆了古诗和迪斯尼版的木兰意气风发 的形象。“逃避,停止不了战争!害怕只会让我们失去更多…… 但我花木兰,绝不背叛国家!” 民谣变成了史诗! 此次在木兰形象上主要出现了以下三方面的转变: 1.从花木兰这个传奇女子的性情蜕变与情感经历入手, 用个人的成长经历来构建整个故事,让长达12年的军旅生涯 变得有血有肉、有笑有泪。木兰是英雄,却不是男性词典里 的英雄形象;木兰更是一个女人,面对死亡、面对爱人、面 对背叛,女人那独有的挣扎、不屈不挠与顽强都从嘶哑的声 音、默默地流泪、大口地喝酒中缓缓流淌出来,细腻而真实。 2.影片在最后也没有给木兰留下一个田园美景或终成眷 属的美满结局,事实上经历过生死之后的任何人都不可能再 回到原来的生活轨迹。软弱似乎是女人的天性,让一个女人 和“软弱”挣扎,从而就成为了一个英雄。片尾木兰的那两句 话 “从军十二年来,每天早上醒来,第一件事就是想起你, 因为有你在,我才有勇气把眼睛睁开,以后每一天我也会这 样”让人真正体会着无可奈何中透出来的、独有的凄美和动 人。 3.这部电影更是从现代国家的战争视角去理解古代民族 融合的过程,用现代民族国家的观念替换了中国古代特殊的 民族化语境。或许是因为现代人很难理解在中国文明历史和 今传媒 2010年第9期 广播影视评论 72 大国崛起过程中各民族之间的仇恨与战争的是是非非。如何 跨越历史上的民族纷争与恩怨?如何将单一的抗敌、英雄模 式和卫国情结不抽象化、不概念化?实在没有必要在电影中 深究这种自身悖论,电影也只是一种娱乐。 2009 年电影《花木兰》又一次让国人重温了这段古老神 奇的传说,深化、强化着人们对木兰的心理体验。毫无疑问, 木兰是我们民族文化史上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它在一辈又 一辈中国人眼里有着无穷无尽的文化魅力。 三、思考文化转换 社会、历史与文化是一个有机的结合体,理解文本和文 化之间的关系就应该将它们置于一个社会和历史的框架中。 民间传说是一种文化资源,改造之后总会有些异样。木 兰的爱情和自我追求都是故事的新元素,迪斯尼利用这段经 历重建了花木兰的故事。而作为一个不总是出现在战场上的 女人在面对一次又一次血的洗礼,特别是看到自己身边的朋 友一个个死去,那种心灵上的震撼与创伤是毫无疑问的,女 人的多情和脆弱,以及挣扎和坚强,就成了中国版本中花木 兰的新特征。 无论是外国改编还是中国改编,都是根据时代的不同, 读者的不同和社会环境的不同,以及读者不同的需要来填补 母本的空白。古诗中的木兰孝道,是一种单方面的、无条件 的付出,西方人难以接受和理解;迪斯尼的《木兰》用自我 追求重塑了木兰,以美国方式肯定了木兰的自我价值。这既 迎合了西方的文化心理,也充分肯定了木兰的女性价值;中 国版的《花木兰》让人体验了“英雄般的女人”的双重人格, 感受“女人不易”的主题。特别是在2008年汶川地震、北京奥 运之后,进一步将爱国情节升华,将中国传统意义上的保家 与卫国延伸为社会大家庭的发展与每个人的共同努力是不可 分割的,同时也更是强化了“寻找自我”的主题,花木兰的“现 代女性”的性格更是醒目而深刻。 两部《木兰》在古诗原文化的历史性和现实性上成功架 起了一座桥梁,有效地拓宽了古代文本的意义空间,实现了 与古代文化的有效互动。 参考文献: [1] 李兴兴.从花木兰看女英雄的塑造和重写[D].硕士论文.暨南大 学,2006. [2] 自盛宁.20 世纪美国文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 [3] 李晓庆.试论中西合璧的动画《花木兰》[J].文学教育,2007(1). [4] 尹鸿.全球化、好莱坞与民族电影[J].文艺研究,2000(6). [5] 周宪.文化研究关键词[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6] 王金盛.历代微型小说选[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9. ………………………………………………………………………………………………………………………………………………………………………… (上接第 67 页) 新闻报道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力,要能够促进社会和谐发 展,引导公众求真务实,追求善与美,而不是起到相反作用。 四、负面新闻信息进行建设性报道的方法 要对负面新闻信息进行建设性报道,具体到新闻采编层 面,笔者认为可以从四个方面着手: (一)及早介入,掌握主动引导舆论 负面新闻信息往往也是公众关注的焦点,对于媒体来说, 要占领新闻舆论引导先机必须“更快捷、更亲近、更主动”。 在舆论公开多元的环境中,越主动就越有利,越主动就越有 为。 这一点在 2008 年汶川大地震的报道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2008 年 5 月 12 日,四川汶川大地震刚刚发生,新华社就迅 速播发了新闻,国内主要媒体也立即跟进,第一时间出击, 第一现场采访,拿回第一手素材;在报道内容上,更关注人 本身的命运和感受,体现出贴近性和亲和力。地震发生后, 虽然社会上各类谣言很多,但由于媒体掌握了舆论引导权, 相关辟谣报道很容易得到了公众信任。 (二)全面报道,立体展现新闻事件 要掌握舆论引导权,对负面新闻信息的传播加以影响, 还应该对新闻事件进行全方位报道,涵盖其他相关新闻信息, 凭借媒体的公信力引导公众关注的焦点。 2009 年 8 月 2 日,西安地铁一号线洒金桥站施工现场泥 土塌方,两名正在作业的工人被埋。《西安晚报》次日以《消 防官兵用手刨出被埋工人》为题进行了报道。新闻中不仅报 道了塌方事故本身,还着重描写了救援过程、市民网上送别 “工人老大哥”,通过对被埋工人命运的关注,展现事故中人 性与亲情的一面。组稿中关于地铁全线排查安全隐患的报道, 也是负面新闻信息“警示”作用的体现。 (三)重视评论,明确观点辩明真义 与新闻报道相比,时评更能体现媒体的意志。随着纸媒、 电视、网络各类评论栏目的兴起,媒体已经进入到“观点时 代”。要影响负面新闻信息的传播,必须善用评论引导舆论。 2008 年 3 月下旬,“西安最美女孩”熊宁在支援青海省玉 树州受灾藏民的途中遭遇车祸遇难,她的事迹经媒体报道后, 感动了数百万西安市民。但在社会各界纷纷学熊宁的同时, 也有一些人对她的行为持否定态度,认为“不值”、“傻”。《西 安日报》陆续刊发了《时代需要什么样的青年偶像》、《熊宁 与当代青年的价值观》、《理想的追求者》、《有爱心就是美》、 《让善成为时尚》等多篇评论,引导公众追求善与美。 (四)有所平衡,切忌盲目吸引眼球 媒体是一座城市的窗口,新闻报道对城市形象的构建有 无法替代的作用;公众对生活环境的态度,也常受新闻信息 的潜移默化[3]。这要求媒体开展新闻传播时,应该从大局出 发,平衡报道内容,侧重对善与美的弘扬。切不可为一时之 利吸引眼球,无原则地满足受众的猎奇心理,将报道重心置 于坑蒙拐骗、杀人放火、情色车祸等负面信息上,这不仅是 对媒体责任的亵渎,也是对社会的不负责。 新闻报道的手段日新月异,负面新闻信息形态也千差万 别,对于媒体从业者来说,应该不断研究新闻传播的发展变 化,秉着建设性的思想,丰富传播方式、方法,推动新闻报 道为社会的和谐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 邓利平.负面新闻信息传播的多维视野[M].新华出版社,2001. [2] 巫莹.负面新闻的正面引导与正向效果[J].中国记者,2008( 8). [3] 傅明霞.将负面新闻的负面效应降到最低[J].报刊之友,2003(4).
/
本文档为【木兰形象的文化转换思考_动画_木兰_和电影_花木兰_的对比】,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