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简论美和审美意识的阶级性和共同性

2012-03-18 4页 pdf 299KB 84阅读

用户头像

is_359657

暂无简介

举报
简论美和审美意识的阶级性和共同性 简论美和审美意识的 阶级性和共同性 洪 毅 然 过去若干年来 , 由于 “四人帮” 搞的唯心主义盛行 , 形而上学猖撅 , 学术界关于美的阶 级性谈得很多 , 关于美的共同性 �或共通性、 普遍性 � 往往避而不谈—不敢谈 。 粉碎 “ 四人帮” 以后 , 大家思想得解放 , 才又时有讨论 “共同美” 问题的文章散见各报刊 。 但就我所 读到的一些文章看来 , 实际只涉及人们的美感和美之观念 、 概念等 。 “审美意识” 之共同性 者居多 , 尚少涉及客观事物所具有的 “美” —即 “美之存在” 是否亦有某些共同性 有...
简论美和审美意识的阶级性和共同性
简论美和审美意识的 阶级性和共同性 洪 毅 然 过去若干年来 , 由于 “四人帮” 搞的唯心主义盛行 , 形而上学猖撅 , 学术界关于美的阶 级性谈得很多 , 关于美的共同性 �或共通性、 普遍性 � 往往避而不谈—不敢谈 。 粉碎 “ 四人帮” 以后 , 大家思想得解放 , 才又时有讨论 “共同美” 问题的文章散见各报刊 。 但就我所 读到的一些文章看来 , 实际只涉及人们的美感和美之观念 、 概念等 。 “审美意识” 之共同性 者居多 , 尚少涉及客观事物所具有的 “美” —即 “美之存在” 是否亦有某些共同性 有必要指出 ! 如果不把客观事物的 “美” 和人的主观 “审美意识” 区别开来 , 误将各阶 级人们的主观 “审美意识” 的共同性说成就是客观事物的“美”— “美之存在” 的共同性 ,说成就是所谓 “共同美” , 那是无助于搞清问题的 。 诚然 , 作为审美对象、 审美客体的世间一切事物 , 其所以能够具有美或不美之意义 , 乃 是不能脱离审美主体—人之生活实践的 。因为任何事物只有当它们成为人的 “生活事物” ,即处于人的生活中之事物 , 而非 自在的事物 , 才有人对于它们的 “审美关系” , 从而也才会 有美或不美可言 。 但却并不是说事物的美或不美 , 取决于人的美感和美之观念 、 概念等 “审 美意识” 。 不难理解 ! 事物被 人 “感到 ” 并 “认为” 美或不美 , 是一回事 ∀ 事物本身是美的或是不 美的 , 又是另一回事 。 尽管实际上本来是美的事物 , 可能—甚至往往由于不符合某些人们的美之观念 、 概念 , 而不被认为美的事物 , 也不感觉其美 ∀ 或者相反 , 实际上本来不美的事 物 , 亦可能由于投合某些人们的审美要求 , 即符合他们的美之观念 、 概念 , 而被认为美的事 物 , 亦感觉其美 ∀ 实皆无损于客观事物本身实际上是美的或不是美的 。 前者可谓 “有眼不识 泰山” , 后者无非 “情人眼里出西施 ” 。 通常言及某事物美或不美 , 虽然包含其事物被人认 为并感觉得它是美的或是不美的那层意思在内 , 但所谓事物的美或不美 , 毕竟指的乃是属于 那个事物的 � 事物本身形象所具有的 � 一定审美特性而言 、 不是仅指人对于它的某种感受与 认识而已。 应当明确 ! 美或不美在于 “物” , 感受 、 认识在于 “ 心 ” 。 前者属 “存在 ” 范畴 , 后者 属 “意识” 范畴。 客观事物的美或不美 , 是引起人们主观感受 、 认识的来源与根据 。 人们的 主观感受 、 认识 、 则是对于客观事物的美或不美之一种能 动 地 反 映 , 有时如实 , 有时不如 实 , 有时准确 , 有时不准确⋯ ⋯ 。 不言而喻 , 凡 “ 反映” , 总不可能在无对象条件下凭空产 生 。 所以 , 不管反映者一方面出现怎样的反映 , 被反映者一方面实际上是美的或是不美的 , 却不因被怎样反映而改变。 这也就是说 ! 事物的美或不美 , 是客观的 ∀ 人们的美感和关于美或不美的观念 、 概念等 社会科学 审美意识 , 是主观的。 两者不容混淆 # 如果把两者混淆了起来 , 那就不管讨论美的阶级性或 共同性 , 难免都将越讨论越糊涂。 所以 , 本文打算分开来谈 。 先说 “审美意识” ! 所谓 “审美意识” , 无论美感也好 , 美的观念、 概念 � 包括审美理想、 审美标准等 � 也 好 , 不消说均属人的 “意识 ” 。 而人 , 在阶级社会中 �无阶级社会当别论 � , 不是这一阶级 的人 , 便是那一阶级的人 、 绝非超阶级的人 。 因而凡属人的 “意识” �包括审美意识在内� , 不可避免必然打上这一或那一阶级的或隐或显的阶级烙印 , 从而具有一定阶级性 , 乃是肯定 无疑的。 问题在于 ∀ 凡属不同阶级人们的审美意识 , 是否无往而不相异 、 相反 是否彼此之 间毫无任何相通之处 是否只有阶级性而绝无共同性呢 应当看到 ! 阶级社会源于无阶级社会 。 阶级的人来 自非 阶 级 的 人 。 马克思说过 ! 人类 “五官感觉的形成 , 是已往整个世界历史的工作”。 �见 《经济学—哲学手稿 》 � 故人之美感的心理基础—特别是其感觉的生理机制而言 、 “天下之 口有同嗜” , 原本存在着共同性 。各种差别 �包括民族的、 阶级的、 以及个人的 �其实都是在凡人皆然的共同基础上派生出来 的。 如果只见其异 、 不见其同 , 片面强调 , 夸大其差别一面 , 忽略 、 抹煞各阶级人们皆然的 某些共同一面 ∀ 只承认有阶级性 , 不承认有共同性那就不符合客观实际 , 解释不通大量存在 着的许多审美事实 � 事例大家已举出不少 , 兹从略 � 。 再就人们关于何者为美 , 何者为不美 �丑 � 的各种观念 、 概念而言 , 它们本是人们各于 其生活实践过程中 , 长期审美经验不断反复而逐渐在头脑里形成并发展起来的 。 不消说 , 由 于各阶级人们各自的生活有差别 , 审美经验有差异 , 从而各自的相关观念、 概念亦不一致或 不尽一致 , 尤其各自的审美理想 、 审美标准 , 往往阶级色彩特别明显 。 但是 , 各阶级人们的 基本生活内容 �作为一般 “人” 的生活内容 � , 毕竟并非全不相同 。 欣赏要求 , 也非全然相 反 。所以 , 某些关于美和不美�丑 �的观念 、概念、实乃各阶级人们共同具有的。例如 ! 旭日、 鲜 花等欣欣向荣的各种景象与事物 , 无论任何阶级的人 , 难道不是都以为美的吗 �个别例外 当另论 � 何况各个阶级的人们 , 本非互相绝缘 , 关于美之观念、 概念 , 自必互相影响 , 因而 存在某些共同性 , 本不足怪。 总之 , 生活中既有 “焦大不爱林妹妹 ” �鲁迅语 � 之事实 ∀ 也 有工农兵仍然赞赏徽宗皇帝的 《芙蓉锦鸡 》等作品之事实。 情况错综复杂 , 未能一概而论 。 岂可见其一 , 不见其二 # 过去大家不敢言各阶级人们的审美 意 识 存 在共同性 , 无非忌讳 “人 性论 ” 而 已 。 其 实 , 苟无一般 “人性” , 何来各阶级人们各自具有的特殊 “人性” —即各别阶级性呢 硬把 “阶级性” 与 “人性” 完全割裂开来 , 绝对对立起来 , 等于是把 “一般” 与 “特殊” 完全 割裂开来 , 绝对对立起来 , 显然违背事物原皆不可能手纂申拿甲亨对卒万的唯物辩证法根本 原理 。 毛泽东同志说 ! “只有具体的人性 , 没有抽象的人性” 。 不错 , 在阶级社会中 , 不带 任何阶级烙印的人性 , 确实是没有的 。 然而 , 不体现人类同共性 � 即一般人性 � 的那种 “阶 级性” 一或日纯粹 “阶级性” , 也不可想象 。 那种彻底排除其自身固有对立面的纱修“阶级性” , 其实只是一种唯心论形而上学的虚构 。 科学应当尊重事实 , 不能怕被扣上所谓 “人 性论 ” 帽子而闭眼不承认人们的审美意识 , 正如其他意识一样 , 乃是一方面既具有一定阶级 性 , 同时另一方面也具有某些共同性 �共通性 � 的。 再谈事物的 “美” ! 前面 已经说过 , 事物的 “美” 或 “不美” �丑 � 在 “物” 而不在 “人 ” �不在气心” � , ∃%&∋年第 ( 期 , ) ∃ , 本是客观的 。 可是 , 一些人却为强调其阶级性 , 竟然抹煞其客观性 。 惯以人们主观审美意识 的阶级性 , 说成就是客观事物的 “美” �及其反面 “ 丑” � 的阶级性 , 实际 乃 把 “美 之 存 在” 的客观性歪曲成为主观性了 ∀ 另一些人则又形而上学地强调其客观性 , 并借客观性以否 认其阶级性 。 似乎一切事物的美或不美 � 丑 � , 要么是客观的 , 那就完全与人无关 , 从而也 就根本谈不到什么阶级性 , 要么不是客观的而是主观的 , 那就完全因人而异 , 从而必然只具 有阶级的差别 , 却无任何普遍性或共同性可言。 显而易见 , 两者尽管看法相反 , 同样都是把 阶级性同客观性对立了起来 , 并把客观性同绝对性联系起来的 。 其实 , 各种事物的美或不美 �丑 �—即“美之存在” , 固然始终是客观的 , �始终客观地存在于具体事物之形象 � , 却非一成不变 , 并不排除其相对性。 换言之 , 并不 具 有 超 越 具体时 、 空条件的那种绝对普遍性。 所以 , 同一事物 , 由于处在不同阶级人们的不同生活领 域 , 每可具有不相同或不尽相同的美或不美的形象之意义 。 此何以故 因为一切事物形象的 美或不美原乃事物作为人的 ‘性活事物 ” 而非 “自在的” 事物之条件下 , 由其对于人的生活 �包括劳动生产及社会斗争等 � 所起和可起作用之益损 、 利害而具有某种好坏善恶的本质 内 容。 �此即事物本身在上述条件下客观地具有的一种“人之因素”或 ‘性活内容” , 亦即事物 本身在其 “自然属性” 基础上所客观地取得的一种 “社会属性” � 那种本质内容有诸内而形 诸外 , 则其事物之形象 , 于是也就相应地具有一定美或不美 �丑 � 的审美特性 , 既如上述 , 其 客观性自然无容置疑 。 不过 , 亦应看到 ! 存在于不同阶级人们生活中的各种事物 , � 即使为 同一事物 � 由于它们与不同阶级人们之间 , 实际所发生的牛括羊琴及其相应的甲羊羊孚, 往 往不同或不尽同 , 则其实际上作为不同 ‘性活事物 ” �不同阶级人们生活中之事物 � 所起和 可起的作用 , 并不完全一样 。故其事物的本质内客 �亦即其 “社会属性” � , 实际上并不完全 一样。 因而 , 它们有诸内而形诸外的形象所实际具有着的美或不美 �丑 � 之审美特性 , 也就 实际上并非完全一样的 。 质言之 , 即并非完全同样地都是美的或不美 �丑 � 的—并非同样地都能成为美的事物或同样地都能成为不美 �丑 � 的事物 。 由此可见 ! 各种事物的美或不美 �丑 �—“美之存在” , 的确也是不免会有一定阶级性的 。 如果否认 “美之存在” 可以具有这种客观阶级性 , 势必或将人的审美意识之阶级性 , 说 成就是事物的美— “美之存在” 的阶级性 , 结果导致唯心论 ∀ 或将事物的美— “美之存在” 的客观性 , 推向极端加以绝对化 , 视为脱离人们生活实践而独立于人之生活领域以外的 东西 , 成为凡人皆必绝对一视同仁那种实际上并不存在的所谓 “共同美” , 结果也就陷入形 而上学机械唯物论泥坑了 。 然则 , 客观事物的美和不美 �丑 �— “美之存在” , 是否绝无各阶级一视同仁的共同性或普遍性呢 是 , 又不然 。 原因在于 ! 各阶级人们的生活 , 既有其彼此相异 , 乃至相反一 方面 , 同时亦有其彼此相似 , 乃至相同一方面 。 不消说 , 某些事物或事物的 某 些 方 面 � 侧 面 � , 当它们处在虽为不同阶级 , 却属彼此相似甚至相同的生活实践关系中 , 作为相似或者相 同的 “生活事物” 所起和可起之作用相似 、 相同 , 具有相似 、 相同的本质内容 , 从而有诸内 而形诸外 , 则其形象也就能够客观地具有相似 、相同的审美特性 , 成为相似 、相同的美或不美 �丑 � 的事物之形象 。 易言之 , 即成为客观地相似 、 相同的 “美之存在” 。 例如 ! 珠宝 , 作为 “商品” , 处在珠宝商人的商业生活中 , 固然是无 “美” 可观的东西 �只见其 “商业价值” 而不见其 “美” —只呈现 “商业价值” , 不呈现 “审美价值 ” � ∀但当它作为 “佩饰” , 处在即便是同一个珠宝商人的日常生活中却未必也仍是无 “美 ” 可观 · ∃∗ · 社会科学 的东西 , 余类推。 有必要再一次强调指出 ! 事物的美或不美 �丑 �— “美之存在” 的上述阶级性也好 ,共同性 �或普遍性 � 也好 , 都不是取决于人们的审美意识之主观性 , 而乃是取决于事物实际 上处在什么人们之什么样的生活实践关系中 , 它们自己实际上作为什么人们之什么样的 ‘性 活事物” , 及其 因 之 而 实际上所具有普遍的什么样具体形象意义等客观条件 。 所以 , 其阶 级性及其共同性 �普遍性 � 都不是与其客观性相矛盾的 。 由此可见 ! 为肯定其普遍性 、 共同 性 , 强调客观性而否认其阶级性 , 不对。 为强调其阶级性 , 而抹煞其客观性及其普遍性、 共 同性 , 也是不对的 。 蕊距# 西德马 · 普学会社会科学代表团来甘肃访问 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和西德马 · 普学会的学术交流协定 , 马 · 普学会社会科学代表团来华期 间, 于 四 月二十一日至二十七日在我省进行了友好访间和学术交流活动 。 来我省的代表成员一行七人 。 他们是 ! 代表团团长 、 马 · 普学会外国和国际社会法学教授 汉 斯 · 察赫 尔, 副团长 、 慕尼黑大学东亚研究所历史学教授沃尔夫岗 · 鲍维尔 , 代表团团员 、 波恩 大 学 中亚 语 言 、 文化研究所语言学教授瓦尔特 · 海西希 , 德国考古研究所普通和比较考古委员会考古 学 教授赫尔曼 · 米勒 —卡普, 鲁尔波鸿大学东亚学部中国语言、 文学教授赫尔穆特 · 马丁 , 克恩斯坦茨大学经济和 统 计专业经济学教授汉斯一于尔根 · 福斯格劳 , 德意志研究联合会外事局局长约阿希姆 · 维尔齐默 克 。 代 表团一行 ,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所长汝信同志陪同。 四月二十三 日、 二十四日 , 代表团参观了敦煌千佛洞 、 月牙泉等名胜古迹 , 并且和敦煌文物研究 所 的 专家们进行了座谈。 正在教煌工作的省委宜传部长吴坚同志 , 会见了西德客人 , 并参加了座谈。 二十六 日上午 , 代表团参观了省博物馆 。 客人们很有兴致地观看、 了解了我省的地方出土文物情 况。 下午 , 代表团成员按专业对口, 和我省社会科学方面的部分教授、 专家就经济学 、 法学、 少数民 族 语言、 语言和文学 、 历史和中国哲学 、 考古学 , 以及我省的社会科学机构和研究等情况进行了比较广泛的交 谈。 晚间, 西德客人们观看了文娱节目。 临行前 , 省社会科学院向代表团成员赠送了纪念品。 院负责同志并到机场迎 , 送 。 � 闻 � ∃ % & ∋年第 ( 期 一一 +一一一一 + 一魂+ + 目一一一一一一, 一 , 一 −一 +一一‘ ) . ,
/
本文档为【简论美和审美意识的阶级性和共同性】,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