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试析夏目漱石的心理小说_心_

试析夏目漱石的心理小说_心_

2012-03-15 2页 pdf 84KB 40阅读

用户头像

is_661242

暂无简介

举报
试析夏目漱石的心理小说_心_ 外国文学研究 试析夏目漱石的心理小说《心》 荩李 芳 长篇小说《心》发表于大正三年(1914年) 4月, 是日本近代文坛巨匠、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夏目漱石 (1867 - 1916年)的后期代表作之一。笔锋直指专制 时代知识分子中利己主义者可恶、可悲、可叹的孤 独内心世界。 小说《心》由“先生和我”“父母和我”“先生和遗 书”三部分组成。作者通过塑造“我”这样一个年轻、 不谙世事、正直求知的人物,目的是让他从先生那 毫不粉饰的心灵独白中获取活生生的教训,以新生 代知识分子的形象迎接新时代的曙光。“我”是作品 中惟一代表...
试析夏目漱石的心理小说_心_
外国文学研究 试析夏目漱石的心理小说《心》 荩李 芳 长篇小说《心》发于大正三年(1914年) 4月, 是日本近代文坛巨匠、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夏目漱石 (1867 - 1916年)的后期代表作之一。笔锋直指专制 时代知识分子中利己主义者可恶、可悲、可叹的孤 独内心世界。 小说《心》由“先生和我”“父母和我”“先生和遗 ”三部分组成。作者通过塑造“我”这样一个年轻、 不谙世事、正直求知的人物,目的是让他从先生那 毫不粉饰的心灵独白中获取活生生的教训,以新生 代知识分子的形象迎接新时代的曙光。“我”是作品 中惟一代表着日本的未来和希望的人物。从上 来看,前两部是小说故事情节的铺叙,后一部是小 说的高潮。作者通过先生的遗书,揭示了利己者害 人害己的悲剧,反映了明治时代没落的封建意识左 右着人们的行为以及处于彷徨中的知识分子的“憎 人厌世”的悲观情结。 小说一开始就把“我”和先生紧紧地拴在一起。 他有一种莫名的亲近感,可言谈举止总是像谜一 般,让人捉摸不透。这就是小说的伏线,整部小说是 通过“我”眼中先生的行为素描来设谜、解谜的。 首先,先生对“我”的态度,为什么总是给人一 种拒人于千里之外,十分冷淡的感觉?猜不透他为 什么整日只在家里思考、学习而不到社会上工作? 为什么独自去杂司谷墓地扫墓成了他生活中不可 缺少的一部分?他和夫人十分恩爱,却为什么反复 流露出“爱情是罪恶的”[1]?一个个谜面令人费解。先 生对人对社会的这种感悟究竟是怎么产生的呢?就 连夫人也在疑惑: 先生为什么会这样憎人厌世?当 先生得知“我”的父亲身患顽疾,为什么忠告“我”: “在关键的时候,谁都会变成坏人,尤其是在金钱面 前。”[2]这一连串的问题为引向小说的高潮做了重要 的铺垫。 “我”觉得和先生谈话“比在学校听课受益,但 在这位思想家所持的理念中,像是隐含着一个强烈 的事实。”[3]这事实蕴藏了一个巨大的秘密。 先生的过去一直困扰、左右着他的行为和人生 观。学生时代的他待人热情真诚、乐观向上,有理 想、有进取、富有同情感和责任感。由于在父母遗留 的财产问题上,他受到其最信赖、最挚爱的叔父的 欺骗,对周围的人和社会产生了厌恶感,他警惕周围 的人,惟恐再受骗。当他到东京求学住在小石川公寓 时,他发觉自己爱上小姐,便陷入不可自拔的矛盾 中。一是夫人唆使小姐尽量同自己接近时,他蓦然想 到夫人是不是以同叔父一样的用心,想侵占自己的 财产;二是小姐同自己亲近,是否也和夫人一样在欺 骗着自己。这一切都缘于叔父对先生的伤害。 同乡好友 K的自杀事件改变了先生的人生轨 迹。K为了心中的道义,走上了自己选择的道路,而 与家庭父决裂。先生为了使 K尽快摆脱困境,恢复、 调理身心健康,说服夫人,硬把他拉进自己的生活 圈子。然而当先生发觉 K倾心于小姐时,便立即抓 住 K的弱点,抢先向夫人表达了自己要娶小姐为妻 的意愿。K为此而自杀了。K的死使先生猛然意识到 自己竟和叔父是同一类的人。在爱情方面虽然自己 靠欺骗获胜了,但在人格上却失败了。一向厌恶别 人的先生也终于厌恶自己,他害伯走向社会中同人 打交道、害怕再次受骗,更害怕自己再次伤害别人, 因此他只好把自己封闭在狭窄的、令人窒息的空间 中无所事事。他苟活在世上,独自到杂司谷墓地坚 持向 K忏悔内心的罪恶,以求得到些许心灵的慰 藉。 小说的独到之处在于作者有意识地安排了五 个死亡事件,并通过死亡的强烈震撼力,细腻描写 了人物的内心活动过程。这五个死亡事件有一个共 66 同的特点:即大家都与明治时代的精神共存亡。这 里所选取的人物也是各具代表性。天皇是明治时代 的文明、文化的象征;乃木大将是明治天皇的宠臣、 典型的军国主义分子;父亲是明治社会普通百姓的 代表者;K和先生则是不同侧面的知识分子形象。 这五种人代表了整个明治社会带有强烈封建意识 的人物群体形象,从他们身上可以折射出明治精 神。这五个死亡事件彼此之间相互关联,故事情节 也随着明治社会的终结而结束。小说展现的是一种 压抑苦涩、悲观厌世等灰色基调的画卷。 小说中最先出现的死者是先生的挚友 K,生前 和先生有着一段非同寻常的交往,他的死与先生有 关。学生时代他无论在哪一方面都比先生强,但他 也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只有取得他人的信任, 才能有果敢行动的胆量和勇气。所以,当他喜欢小 姐时,十分想从先生那里得到支持。然而先生并没 有给 K满意的答复,反倒提醒他:“在精神上没有上 进心的人,是傻瓜。”[4] K深深陷入理想与现实的矛 盾冲突中,接着又从夫人那里得知先生和小姐之间 结成了新关系,便悄然地自杀了。K的自杀既缘自 先生的背叛,也缘自其内心难以超越的孤独。 K的自杀给了先生很大的打击,难以逃脱自己 的罪恶,“与其自己鞭挞自己,倒不如自己把自己杀 掉。”[5]为了妻子,他只好像木乃伊一样苟活到今天。 从知识分子内心的矛盾、孤独、寂寞来看,先生和 K 都是一样的,可以说 K的自杀预示着先生的未来。 作者为了使先生的自杀事件让读者自然接受, 便用心周到地在“父亲和我”中,描写了父亲的病 危。父亲本身就长期患有慢性肾病,天皇死后,父亲 的病急剧恶化,乃木大将殉死,父亲旋即陷入病危 状态,父亲是代表了明治时代持有的国家民族主义 精神的广大民众,他们把自己的安危同象征国家的 天皇一体化了。 明治天皇的死使先生感慨万分。他觉得“明治 精神始于天皇,终于天皇,受明治精神影响最深的 人们以后活下去,也毕竟是不合时宜的。”[6]他说: “如果自己能殉葬的话,就准备为明治精神殉葬。”[7] 乃木大将的殉死是先生苦苦等待摆脱一切羁绊的 契机,它直接刺激了先生,使他毅然选择了自杀的 道路。作者将先生的死置于天皇驾崩、乃木殉葬这 一特定历史背景中,表达了对“充满自由、独立和自 我的现代”社会的嘲讽和批判。先生的悲剧情绪,也 是日本明治末期知识分子的悲剧写照。 从整部小说创作风格来看,首先作者实现了把 社会学同心理学结合起来的创作意图。心理描写与 社会、宗教、伦理和道德等问题的穿插、结合是他文 艺思想的明显特色。 其次,小说的意识流程是通过暗示法来支配 的:K的死暗示了先生的未来;明治天皇的死暗示着 明治社会的结束;乃木大将的死暗示着武士道军国 主义思想对后世的影响;父亲的死暗示一部分国民 崇尚天皇,把自己与天皇政体一体化的愚忠;先生 的死暗示着深受明治精神影响的知识分子的悲哀。 第三,运用现实主义和心理学分析,严厉 而忠实地揭示了明治社会的矛盾和丑恶,深刻地探 讨了日本近代知识分子的利己主义和孤独的内心 世界,把知识分子的复杂敏感、谨小慎微、多疑妒 嫉、隐瞒欺骗等内心活动真实艺术地再现给读者。 第四,尽管作者对笔下的人物没有进行肖像描 写,但通过大量的人物心理刻画,将一个个孤独的 灵魂活脱脱地跃然纸上,使人感到有血有肉、真实 可信。 《心》是一部非常成功的心理小说。虽然小说中 人物思想意识所赖以形成的社会语境距今已有百 年之遥,然而夏目漱石对于明治末期知识分子内心 世界的探讨仍然会给我们现代人以很多启迪。 【参考文献】 [1]日本文学研究资料丛书.夏目漱石(Ⅰ、Ⅱ、Ⅲ) [M].有精堂,1989. [2]赤羽学,刘立善.夏目漱石的《心》与个人主义精 神[J].日本研究,2005,(1) . [3]李素.从夏目漱石《心》中的人物自杀现象透析 日本人的生死观 [J]. 青岛远洋船员学院学报, 2006,(1) . [4]肖霞.夏目漱石和他的小说《心》[J].山东社会 科学,1995,(1) . [5]倪玉.对利己主义的无情揭露和鞭挞———夏目 漱石的《心》试析[J].日本学论坛,1986,(1) . [6]李光贞.试析夏目漱石小说中的“明治精神”[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5) . [7]李艳梅.夏目漱石笔下的知识分子[J].黑龙江 教育学院学报,2003,(2) . (作者简介:李芳,临沂师范大学外国语 学院助教) 外国文学研究67
/
本文档为【试析夏目漱石的心理小说_心_】,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