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臀部脂肪疝针刀治疗

臀部脂肪疝针刀治疗

2012-03-14 15页 pdf 188KB 63阅读

用户头像

is_087269

暂无简介

举报
臀部脂肪疝针刀治疗 骶骼筋膜脂肪疝(sacro-illacfaciallipocele )是指臀部脂肪经骶髂筋膜 突出形成的一种疝,是引起腰腿痛的原因之一。女性多发,尤其肥胖的成 年女性多发,男性相对少见。骶髂关节外上方的骶髂筋膜存在着固有孔隙, 是发生本病的病理基础。 骶髂关节上方的骶髂筋膜比较薄弱,由腰 1~3 神经后成组支的臀上 皮神经及伴行的血管束在穿过骶髂关节外上方的骶髂筋膜时形成固 有孔隙,且局部又有比较丰富的脂肪组织,尤其肥胖女性,当剧烈的 弯腰活动或臀大肌猛烈收缩时,深部脂肪组织压力增高,经薄弱的固 有孔隙...
臀部脂肪疝针刀治疗
骶骼筋膜脂肪疝(sacro-illacfaciallipocele )是指臀部脂肪经骶髂筋膜 突出形成的一种疝,是引起腰腿痛的原因之一。女性多发,尤其肥胖的成 年女性多发,男性相对少见。骶髂关节外上方的骶髂筋膜存在着固有孔隙, 是发生本病的病理基础。 骶髂关节上方的骶髂筋膜比较薄弱,由腰 1~3 神经后成组支的臀上 皮神经及伴行的血管束在穿过骶髂关节外上方的骶髂筋膜时形成固 有孔隙,且局部又有比较丰富的脂肪组织,尤其肥胖女性,当剧烈的 弯腰活动或臀大肌猛烈收缩时,深部脂肪组织压力增高,经薄弱的固 有孔隙疝出或筋膜撕裂后疝出形成脂肪疝。疝出的脂肪水肿、出血、 扭转、嵌顿或压迫附近的皮神经,可引起局部疼痛和相应节段腰神经 前支分布区的感应痛。由于疝孔大小与疝内容多少不同引发的疼痛和 性质有差异。发病时间短、内容物少者可自行还纳,反之疝出的脂肪 组织与周围组织粘连难以还纳,形成局部疼痛性结节,这时疼痛明显, 常常产生慢性腰腿痛症状。另外,从固有孔疝出者,因有神经、血管 走行,疼痛较重,而从非固有孔隙疝出者疼痛较轻。 症状体征 主要症状是腰痛和患侧臀部疼痛,部分病人伴感应性坐骨神经痛, 其程度差异较大,多数为酸胀痛,少数在弯腰、蹲坐、起身或骶髂部、 腰部扭闪后疼痛突然加剧,甚至翻身、起床等活动受限。 骶髂关节脂肪疝最典型的体征是在髂嵴上缘偏内侧,骶髂关节外上 方皮下组织内可触及多个结节状肿物,直径 1~3cm 不等,结节质地 较硬韧,弹拨或按压时出现疼痛。部分病人在指压结节时出现腰骶部, 臀部或同侧大腿酸胀痛。结节可为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可单个 或多个融合在一起。有些病人可出现坐骨神经分布区疼痛,但直腿抬 高试验及加强试验为阴性,无下肢感觉障碍及反射异常。 诊断 (1)壮年多发,女性明显多于男性,其中绝大多数病人为肥胖体征。 (2)骶髂部皮下组织深部触及疼痛性结节,结节或单个或多个,圆或 椭圆形结节,表面光滑无粘连,基底较固定,略硬于脂肪瘤,于俯卧 位较易触及,向深部上下滚动触之更明显,压迫结节引起同侧下肢或 臀部放射性酸胀疼痛。 (3)直腿抬高试验及加强试验阴性,无坐骨神经分布区感觉障碍,腱 反射正常,无其他神经根的症状。 (4)X 线或 CT 扫描,对于位于脂肪深层的结节不易被发现,因此检 查一般无阳性发现。但能除外椎管内退变疾病,如椎管狭窄、腰椎滑 脱及腰椎间盘脱出等。 检查化验 X 线、CT 可以鉴别腰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腰椎滑脱等。 鉴别诊断 1.脂肪瘤 局部脂肪组织变性,纤维织炎等病变。因不压迫腰神经 后支,病人无腰腿疼症状,触压肿块无下肢或臀部放射性酸胀疼痛。 但极少数继发无菌性炎症累及腰神经后支可产生相应症状,鉴别较 难,术中可发现无疝孔存在。 2.腰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腰椎滑脱等 根据直腿抬高试验,有 无感觉功能及腱反射障碍。CT、X 线可以鉴别。另外骶髂筋膜疝可发 现腰骶部结节性肿物。 非手术治疗 非手术治疗包括局部封闭、理疗、手法复位还纳等方法。 (1)局部封闭:即可作为诊断,又可用于治疗。一般封闭后疼痛可立即消 失或明显减轻,部分病人可以治愈,另有部分病人停止治疗后常复发。 (2)按摩和手法复位:有一定疗效,复位成功后可解除神经压迫,疼痛明 显减轻。但对手法复位无效、反复发作及症状重者宜手术治疗。 (3)理疗及消炎止痛类药物的应用。 手术治疗 骶髂筋膜脂肪疝的治疗应以手术治疗为首选,手术的原则是尽量切除疝出和 骶髂筋膜下的脂肪,扩大疝孔。 具体方法是:在疝块表面切开皮肤和皮下组织,在骶髂筋膜浅面找到略 水肿、大颗粒、有菲薄透明包膜呈淡黄色与筋膜前层不同的疝出脂肪,扩 大疝孔 4~5cm,切断附近的神经支及伴行小血管,疝出的脂肪呈葡萄串 状相连,应尽量牵出后切除,止血后缝合浅层组织脂肪,不缝合扩大的筋 膜疝孔。也有学者主张,术中切除疝出脂肪组织及与其粘连的病变脂肪组 织后,显露骶髂筋膜薄弱部分,疝孔用丝线严密缝合,然后逐层缝合。 臀筋膜脂肪疝 Buttocks anadesma adipocele ◇【概述】 周秉文主编《腰背 痛》 在髂嵴以下臀肌表面的深筋膜称为臀筋膜,沿髂嵴后部外缘处,有 腰神经后外侧支的皮神经支及小血管穿出,脂肪丰富的人,特别是女性, 常有脂肪球经此裂孔疝出至皮下,如果发生嵌顿,则形成痛性球形的包块, 称臀筋膜脂肪疝嵌顿,简称臀筋膜脂肪疝或皮下脂肪疝。 早在 1944 年 Copeman 及 Ackeyman 报告腰背部筋膜疝出之脂肪可以导致腰臀部痛。 Cyriax 报告骶棘肌表面腰背筋膜处的疝出的脂肪球可出现症状,称为筋膜 炎,或肌硬结。1987 年李兆顺报告骶髂筋膜脂肪疝所致腰背痛,以后报 告渐多,称骶髂筋膜或腰骶筋膜脂肪疝。常见的脂肪疝主要位于臀肌表面, 此处深筋膜解剖命名为臀筋膜,故应称为臀筋膜脂肪疝。 臀部皮下脂肪 球在女性臀部检查时常见,正常不痛。当受到嵌压时,可因伴随的血管或 神经组织受卡压缺血、炎症,而产生疼痛。疼痛限于骶外侧及臀部酸痛、 钝痛或锐痛,可涉及大腿后,弯腰劳累时易发作。扪诊可发现疼痛的球形 肿块,多不能还纳。推拉或按压肿块,疼痛加剧,直腿抬高及"4"字试验 阴性。普鲁卡因肿块根部封闭,可立即止痛。 本症应与椎间盘突出症中 央型的骶后疼痛区别。主要鉴别是局部球形肿块,及推挤肿块引起疼痛。 ◇【治疗】 周秉文主编《腰背痛》 多数较轻病例经休息或局封后即可治 愈或缓解,崔建国局封治疗 120 例,优良率 81%。无效者可用小针刀经 皮刺入脂肪球根部,划开臀筋膜的疝环,松解卡压的血管神经束。方西平 等用针刀治疗 23 例,经 1-3 次切割,21 例痊愈。顽固者亦可常规手术切 开或切除。 手术切除术:局麻或硬膜外麻醉,俯卧骨盆垫高,于球形处 纵切口,切开皮肤及部分正常皮下组织,即可见球形的纤维脂肪团,其下 有蒂与深筋膜相连,分离粘连,切除脂肪球,可见其下的筋膜缺口(即疝 环),缝合疝环,缝合浅筋膜及皮肤,橡皮片引流。 ◇【参考文献】 周 秉文主编《腰背痛》,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P155 腰臀部脂肪疝致腰腿痛的诊断与治疗刘玉琛 【摘要】:腰臀部脂肪疝致腰腿痛的诊断与治疗天津中医学院二附院(30 0150)刘玉琛腰臀部脂肪疝系指出现在髂后上棘或骶髂关节附近的数 个大小不等的压痛性结节,它可引起腰腿痛和下肢的放射性疼痛,经手法、 封闭或手术等治疗大多可获痊愈。病理上为脂肪和神经纤维组织的炎性 病... 腰臀部脂肪疝致腰腿痛的诊断与治疗天津中医学院二附院(300150) 刘玉琛腰臀部脂肪疝系指出现在髂后上棘或骶髂关节附近的数个大小不 等的压痛性结节,它可引起腰腿痛和下肢的放射性疼痛,经手法、封闭或 手术等治疗大多可获痊愈。病理上为脂肪和神经纤维组织的炎性病变 中文名:骶骼筋膜脂肪疝 英文名:sacro-illac facial lipocele 别名: 病因: 骶髂关节外上方的骶髂筋膜存在着固有孔隙,是发生本病的病理基 础。在剧烈运动时,深部脂肪组织压力增高是导致本病的诱因。 发病机制: 骶髂关节上方的骶髂筋膜比较薄弱,由腰 1~3 神经后成组支的臀上皮神经 及伴行的血管束在穿过骶髂关节外上方的骶髂筋膜时形成固有孔隙,且局 部又有比较丰富的脂肪组织,尤其肥胖女性,当剧烈的弯腰活动或臀大肌 猛烈收缩时深部脂肪组织压力增高,经薄弱的固有孔隙疝出或筋膜撕裂后 疝出形成脂肪疝。疝出的脂肪水肿出血、扭转、嵌顿或压迫附近的皮神经, 可引起局部疼痛和相应节段腰神经前支分布区的感应痛由于疝孔大小与 疝内容多少不同引发的疼痛和性质有差异。发病时间短内容物少者可自行 还纳,反之疝出的脂肪组织与周围组织粘连难以还纳,形成局部疼痛性结 节这时疼痛明显,常常产生慢性腰腿痛症状。另外,从固有孔疝出者,因 有神经血管走行,疼痛较重,而从非固有孔隙疝出者疼痛较轻。 针刀治疗骶髂筋膜脂肪疝 32 例 【摘要】 目的:探讨针刀治疗骶髂筋膜脂肪疝的疗效。方法:对 32 例骶 髂筋膜脂肪疝患者进行针刀治疗,用针刀切割肿块及包绕其周围的筋膜 缘,松解被卡压的神经血管束,出针后捻压肿物,使之回缩或压碎。结果: 治愈 26 例,好转 6 例,总有效率 100%。结论:针刀治疗骶髂筋膜脂肪 疝损伤小、恢复快、疗效满意。 脂肪疝好发于骶髂部,多见于中老年妇女,是引起臀部或下肢疼痛的常 见原因之一,临床上易被漏诊,治疗上一般采取外科手术切除。笔者采用 针刀治疗该病,取得良好疗效,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 32 例全部为 2002 年至 2006 年本院收治的门诊病 例,其中男 6 例,女 26 例;年龄 34 岁~68 岁,平均年龄 42 岁。病程 7 个月~6 a。单侧病变 27 例,双侧病变 5 例。单纯腰骶部疼痛 20 例,伴 下肢放射性麻痛 12 例。 1.2 治疗方法 患者取俯卧位,下腹垫枕,使腰骶部后凸。脂肪疝常有 群发,但惟有神经卡压处才有压痛。按压找到压痛之肿块,常规消毒皮肤。 以一手拇、食指分别固定在肿块两侧,另一手持针刀,在臀上皮神经走行 部位刀口线与神经平行,否则与局部纤维平行,针体与局部皮肤垂直。先 轻用力下压,使刀刃处皮肤下陷,然后快速刺入皮下,再进一步刺入脂肪 疝组织。依肿物大小,纵向横切数刀,将肿物切碎。然后将针刃移至肿块 边缘,将包绕肿块的筋膜缘切割数刀,并纵向摆动针体,进一步松解筋膜, 扩大疝孔。出针后,以拇指用力捻压肿物,使之回缩或压碎。术毕,以创 可贴保护针眼。术后 1 周内注意避免腰髋部大幅度运动。如一次未愈,1 周后可再次治疗。 1.3 疗效观察 1.3.1 疗效 痊愈:腰臀部或合并下肢放射性疼痛消失,腰部活 动恢复正常,局部无压痛,随访 0.5 a 无复发;有效:临床症状明显减轻, 活动基本正常,局部压疝减轻;无效:治疗后症状无改善,肿块未缩小。 1.3.2 治疗结果 经 1 次~3 次治疗,共痊愈 26 例,治愈率 81.3%, 其中 1 次治愈 20 例,2 次治愈 4 例,3 次治愈 2 例。好转 6 例。有效率 100% 2 典型病例 冯 XX,女,57 岁,2006 年 3 月 20 日初诊。主诉:右侧腰臀部持续性疼 痛 6 a。劳累或受凉后症状加重,与体位变化关系不大,有时向下放射到足踝 部。曾按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无效。腰椎 X 线平片及 CT 检查均未见异常。 查体:腰椎及椎旁软组织无压痛,骶髂关节及臀肌无压痛,直腿抬高试验(-), 梨状肌牵拉试验(-)。右髂后上棘外侧皮下可触及一 21.5 cm 大的椭圆形肿块, 质韧,表面光滑,推之可稍活动,与皮肤不粘连,压之疼痛敏感,并向同侧 臀部放射。按上法治疗 1 次,腰臀部及下肢放射性疼痛及肿块均消失,随访 半年未复发。 3 讨论 骶髂筋膜脂肪疝是指出现在髂后上棘或骶髂关节附近的压痛性结节。由 于腰部肌肉众多、活动频繁、幅度大,而骶髂部深筋膜比较薄弱,其深面有 较丰富的脂肪组织,当突然弯腰、腰部扭伤或臀大肌猛烈收缩时,脂肪组织 受压,张力增高,从筋膜的固有孔隙或撕裂处突出而形成脂肪疝[1]。疝出 的脂肪组织由于直接被卡压,可发生水肿、充血、粘连、结疤等无菌性炎症 改变,持续压迫刺激周围的神经血管束,使局部组织代谢发生障碍,组织胺 及缓激肽类物质增高,引起顽固性疼痛[2]。骶髂关节外上方的深筋膜有来 自 T12~L3 脊神经后支的外侧支所构成的臀上皮神经,以及与其伴随的小血 管分支在此通过形成的固有孔隙。臀大肌起始部又有来自 S1~S3 神经后支 的外侧支所构成的臀中皮神经通过。上述神经血管束在遭受激惹、卡压后, 会引起一系列腰臀部疼痛症状和体征[3]。临床上,本病好发于中年女性, 特别是体型肥胖者多见。发病常无明显诱因,部分可有下腰部或臀部的外伤 史。主要表现为一侧腰臀部持续性酸胀痛,弯腰、大便、咳嗽及站立较久后 疼痛可加重,卧床休息后可减轻,劳累或受凉后可急性加重为剧烈疼痛,甚 至翻身、起床等动作受限。坐位或俯卧位检查时,在一侧或两侧髂后上棘或 骶髂关节附近可触及单个或多个压痛明显的皮下结节,有弹性和坚韧感,呈 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一般为栗子大小,少数可小至黄豆或大若核桃, 表面光滑,推之活动性较好。部分患者可引起同侧下肢酸胀或放射性疼痛, 易被误诊为坐骨神经痛。下肢无感觉障碍,肌力及腱反射正常。直腿抬高试 验一般阴性,少数疼痛剧烈、压痛明显者直腿抬高试验可阳性,但加强征阴 性。仰卧挺腹试验阴性。腰椎无压痛及叩击痛。腰椎 X 线平片和 CT 检查正 常。痛性结节经利多卡因基底部封闭后腰臀痛可立即减轻或消失。本病临床 上常易被误漏诊。究其原因,首先是由于在引起腰腿痛的诸多原因中,常见 熟悉且发病率较高的有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扭伤、腰肌劳损、腰肌筋膜纤维 织炎、梨状肌综合征、骶髂劳损等,而本病的发生率相对较低,因而对其认 识不够(包括合并上述疾病者)。其次是过于相信临床症状和影像学诊断,而 疏于仔细检查局部,尤其是在合并有下肢放射痛者,常易被误诊为腰椎间盘 突出症而得不到及时正确的治疗。本组有 12 例合并下肢放射痛,其中 8 例 曾被误诊为坐骨神经痛或腰椎间盘突出症。对于影像学检查有腰椎间盘突出 或膨出而临床表现不尽符合者,应特别注意详细查体。对于合并有腰骶部其 他疾病者也要注意防止漏诊。本病的诊断只要在腰骶部触及痛性结节,结合 病史、年龄、性别、症状等,不需其他特殊检查诊断即可成立。关键是认识 上要足够重视,查体要仔细,才能避免发生误漏诊。本病在治疗上,一般采 用针灸、按摩、理疗、局部阻滞或服用消炎镇痛剂,都有一定疗效,但疗程 长、疗效较差、复发率高。对病史较长、肿块较大、纤维化较重者常采取手 术治疗。通过手术切除肿块极其周围的瘢痕组织,剥离粘连,扩大疝孔,松 解被卡压的神经。手术治疗的疗效较高,据报道优良率可达 89%,不足之处 是创伤较大,切口长达 5 cm~10 cm,术后需放置引流条及卧床休息,恢复 较慢,对患者的日常活动有一定影响[2]。针刀又叫小针刀,其外形如针, 但尖部有一 0.8 mm 宽的刀刃,集针与刀的特点于一身,是一种针体直径 仅 1 mm 的微型刀具,可以对病变组织进行闭合性切割和剥离[4]。通过针 刀切割,脂肪疝块的结构和血液供应遭到破坏,随之发生软化、缩小,甚至 吸收,肿块周围的纤维化瘢痕组织被切开,粘连被剥离,疝孔被扩大,解除 了对神经血管的卡压,改善了局部代谢,卡压引起的疼痛、麻木等症状随之 消失。由于针刀针体及刀刃细小,对周围组织的损伤很小,因此患者术后无 须卧床休息,针孔 3 d~4 d 即可完全愈合,日常活动基本不受影响。笔者体 会,针刀治疗本病适合于肿块中等大小以下者,对于肿块较大者疗效较差。 本组未愈的 6 例患者,其肿物直径均超过 3cm。本组观察表明,针刀闭合性 松解治疗骶髂筋膜脂肪疝疗效满意,具有疗程短,损伤小,痛苦小,恢复快 的特点,且操作简便,安全无副作用,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临证应注意鉴别 诊断,排除腰骶部其他病变。 1.2 医治编制患者取俯卧位,下腹垫枕,使腰骶部后凸。脂肪疝常有群发, 但惟有神经卡压处才有压痛。按压找到压痛之肿块,常例消毒皮肤。以一 手拇、食指辨别活动在肿块两侧,另一手持针刀,在臀上皮神经走行部位 刀口线与神经平行,不然与部分纤维平行,针体与部分皮肤垂直。先轻使 劲下压,使刀刃处皮肤下陷,而后疾速刺入皮下,再进一步刺入脂肪疝组 织。依肿物大小,纵向横切数刀,将肿物切碎。而后将针刃移至肿块边沿, 将包绕肿块的筋膜缘切割数刀,并纵向摆动针体,进一步松解筋膜,扩大 疝孔。出针后,以拇支使劲捻压肿物,使之回缩或压碎。术毕,以创可贴 保护针眼。术后 1 周内重视避免腰髋部大幅度活动。如一次未愈,1 周后 可再次医治。 骶髂筋膜脂肪疝是指出平常髂后上棘或骶髂关节附近的压痛性结节。因为腰 部肌肉浩繁、活动多次、幅度大,而骶髂部深筋膜对比薄弱,其深面有较 丰富的脂肪组织,当俄然哈腰、腰部扭伤或臀大肌狠恶耽误时,脂肪组织 受压,张力增高,从筋膜的固有孔隙或扯破处普通而构成脂肪疝[1]。疝 出的脂肪组织因为间接被卡压,可产生水肿、充血、粘连、结疤等无菌性 炎症改变,持续榨取安抚四周的神经血管束,使部分组织代谢产生障碍, 组织胺及缓激肽类精神增高,惹起刚强性疾苦悲伤[2]。骶髂关节外上方 的深筋膜有来自 t12~l3 脊神经后支的外侧支所构成的臀上皮神经,以及 与其伴同的小血管分支在此经由过程构成的固有孔隙。臀大肌肇端部又有 来自 s1~s3 神经后支的外侧支所构成的臀中皮神经经由过程。上述神经血 管束在蒙受激惹、卡压后,会惹起一系列腰臀部疾苦悲伤症状和体征[3]。 临床上,本病好发于中年女性,特地是体型肥胖者多见。发病常无清楚诱 因,部分可有下腰部或臀部的内伤史。首要表现为一侧腰臀部持续性酸胀 痛,哈腰、大便、咳嗽及站立较久后疾苦悲伤可加重,卧床憩息后可加重, 劳顿或受凉后可急性加重为狠恶疾苦悲伤,乃至翻身、起床等行动受限。 坐位或俯卧位查抄时,在一侧或两侧髂后上棘或骶髂关节附近可触及单个 或多个压痛清楚的皮下结节,有弹性和坚韧感,呈圆形、卵形或不规定形, 普通为栗子大小,多数可小至黄豆或大若核桃,表面光滑,推之活动性较 好。部分患者可惹起同侧下肢酸胀或放射性疾苦悲伤,易被误诊为坐骨神 经痛。下肢无感触感染障碍,肌力及腱反射普通。直腿抬高实验普通阳性, 多数疾苦悲伤狠恶、压痛清楚者直腿抬高实验可阳性,但加强征阳性。仰 卧挺腹实验阳性。腰椎无压痛及叩击痛。腰椎 x 线平片和 ct 查抄普通。 痛性结节经利多卡因基底部封闭后腰臀痛可立即加重或磨灭。本病临床上 常易被误漏诊。究其启事,起首是因为在惹起腰腿痛的诸多启事中,罕有 熟谙且发病率较高的有腰椎间盘普通症、腰扭伤、腰肌劳损、腰肌筋膜纤 维织炎、梨状肌分解征、骶髂劳损等,而本病的产生率绝对较低,是以对 其观点不敷(包括归并上述疾病者)。其次是过于相信临床症状和影像学诊 断,而疏于细心查抄部分,特地是在归并有下肢放射痛者,常易被误诊为 腰椎间盘普通症而得不到及时精确的医治。本组有 12 例归并下肢放射痛, 此中 8 例曾被误诊为坐骨神经痛或腰椎间盘普通症。对于影像学查抄有腰 椎间盘普通或膨出而临床表现不尽符合者,应特地重视邃刺探体。对于归 并有腰骶部其他疾病者也要重视避免漏诊。本病的诊断只需在腰骶部触及 痛性结节,别离病史、春秋、性别、症状等,不需其他特地查抄诊断即可 成立。关键是观点上要足够重视,查体要细心,才干避免产生误漏诊。本 病在医治上,普通采取针灸、按摩、理疗、部分阻滞或服用消炎麻醉剂, 都有必定疗效,但疗程长、疗效较差、复发率高。对病史较长、肿块较大、 纤维化较重者常采纳手术医治。经由过程手术切除肿块极端四周的瘢痕组 织,剥离粘连,扩大疝孔,松解被卡压的神经。手术医治的疗效较高,据 报道优良率可达 89%,贫乏之处是创伤较大,暗语长达 5cm~10cm,术后 需搁置引流条及卧床憩息,复原较慢,对患者的日常活动有必定影响[2]。 针刀又叫小针刀,其外形如针,但尖部有一 0.8mm 宽的刀刃,集针与刀 的特点于一身,是一种针体直径仅 1mm 的微型刀具,可以或许对病变组 织遏制闭合性切割和剥离[4]。经由过程针刀切割,脂肪疝块的布局和血 液供给受到粉碎,随之产僵软化、增加,乃至领受,肿块四周的纤维化瘢 痕组织被切开,粘连被剥离,疝孔被扩大,消除了对神经血管的卡压,改 良了部分代谢,卡压惹起的疾苦悲伤、麻痹等症状随之磨灭。因为针刀针 体及刀刃藐小,对四周组织的侵害很小,是以患者术后不消卧床憩息,针 孔 3d~4d 即可完全愈合,日常活动根基不受影响。笔者体味,针刀医治 标病合适于肿块中等大小以下者,对于肿块较大者疗效较差。本组未愈的 6 例患者,其肿物直径均超出 3cm。本组察看表白,针刀闭合性松解医治 骶髂筋膜脂肪疝疗效对劲,存在疗程短,侵害小,疾苦小,复原快的特点, 且操纵简练,安然无反感化,值得在临床中奉行。临证应重视辨认诊断, 打扫腰骶部其他病变。 冯 xx,女,57 岁,2006 年 3 月 20 日初诊。主诉:右侧腰臀部持续性疾苦悲 伤 6a。劳顿或受凉后症状加重,与体位变化接洽不大,有时向下放射到 足踝部。曾按腰椎间盘普通症医治有效。腰椎 x 线平片及 ct 查抄均未见 非常。查体:腰椎及椎旁软组织无压痛,骶髂关节及臀肌无压痛,直腿抬 高实验(-),梨状肌牵拉实验(-)。右髂后上棘外侧皮下可触及一 21.5cm 大 的卵形肿块,质韧,表面光滑,推之可稍活动,与皮肤不粘连,压之疾苦 悲伤痴顽,并向同侧臀部放射。按上法医治 1 次,腰臀部及下肢放射性疾 苦悲伤及肿块均磨灭,随访半年未复发。 :探讨 针刀辅以热盐袋治疗骶髂筋膜脂肪疝与传统手术治疗方法及单纯针刀治疗 方法比较的疗效特点。方法:对 42 例骶髂筋膜脂肪疝患者进行针刀+热盐 袋治疗,用针刀切割肿块及包绕其周围的筋膜缘,松解被卡压的神经血管束, 出针后捻压肿物,使之回缩或压碎然后辅以热盐 500g 左右盐炒热(50~60 ℃)装入布袋热敷患处。结果:与传统的手术治疗及单纯的针刀治疗比较, 针刀辅以热盐袋治疗方法具有疗程短、治愈率高、价格低、伤口小等优点, 效率 100%。结论:热盐袋+针刀治疗骶髂筋膜脂肪疝恢复快、损伤小、简 便、费用低,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
本文档为【臀部脂肪疝针刀治疗】,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