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辛弃疾

2012-02-29 22页 ppt 65KB 176阅读

用户头像

is_163876

暂无简介

举报
辛弃疾null辛弃疾辛弃疾一、辛弃疾的生平: 抗战爱国的英雄,一生失意的英雄 1、(1140——1162)南渡前沦陷和起义期 2、(1162——1181)南渡初期 3、(1181——1203)闲居带湖飘泉期 4、(1203——1207)晚年再起二、辛词的思想内容二、辛词的思想内容儒释道混杂;爱国、民本为主 (一)爱国词: 1、爱国思想的表现 (1)以自我为中心,展示自我经历、自我形象、自我感触 A、记录战斗生活、借战斗生活抒发感慨 B、表现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愤懑 C、表现苦闷时依然充满昂扬奋进、不甘屈服的精神 (2)评论时局、议论...
辛弃疾
null辛弃疾辛弃疾一、辛弃疾的生平: 抗战爱国的英雄,一生失意的英雄 1、(1140——1162)南渡前沦陷和起义期 2、(1162——1181)南渡初期 3、(1181——1203)闲居带湖飘泉期 4、(1203——1207)晚年再起二、辛词的思想内容二、辛词的思想内容儒释道混杂;爱国、民本为主 (一)爱国词: 1、爱国思想的表现 (1)以自我为中心,展示自我经历、自我形象、自我感触 A、记录战斗生活、借战斗生活抒发感慨 B、表现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愤懑 C、表现苦闷时依然充满昂扬奋进、不甘屈服的精神 (2)评论时局、议论时事、关心国家命运、陈述恢复大业 A、大力讴歌北伐 B、愤慨与谴责偏安误国的朝廷和投降派 2、用多种题材抒发爱国激情 友人酬唱、登临写景、咏古伤今《鹧鸪天·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念少年时戏作》《鹧鸪天·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念少年时戏作》自传性作品 用艺术化的语言,集中概括地描写了作者早年起义抗金,归宋后却遭受打击,所志不遂,英雄空老于草野的悲剧性的一生。 内容高度浓缩,情绪极为悲愤沉痛。 以小令写大题材、发大感慨的政治抒情代表作之一《破阵子 醉里挑灯看剑》《破阵子 醉里挑灯看剑》主旨: 写军中生活为风义相期的朋友赋壮词 结构分析 上片描写在一个秋天的早晨沙场上点兵时的壮盛场面。 下片写惊险的战斗场面、大功告成的意气昂扬的神态和理想与现实的巨大矛盾。 特色: 全词基调雄壮高昂,而结句又是悲凉低沉,对比增强了本词的艺术魅力,有力地表现了词人的苦痛。 结构上看,布局巧妙奇特。 对仗中拉杂使事,颇有特色《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结构层次: 上片写景抒情 写水——纯粹写景;写山 ——开始抒情;写景——喻情;直抒胸臆——慨叹空有抱负、没知音 下片则是直接言志 写有家难归的乡思,抒发对金人、对南宋朝廷的激愤;不学求田问舍的许汜;忧惧国事飘摇,时光流逝 ,北伐无期,恢复中原的宿愿不能实现;年岁渐增,恐再闲置便再无力为国效命疆场;自伤抱负不能实现,世无知已,得不到同情与慰藉《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心: 热烈高亢的抗金复国豪情,无人理解、孤独难耐的痛苦,对年华虚掷、功业无成的哀伤 艺术鉴赏: 1、潜气内转,情感跌宕起伏:报国无门的悲愤,缓起—跳荡—低落—高潮—呼告—低落—泪下 2、多种委婉含蓄的抒情法: 直抒胸臆+意象抒情 多种意象:社会人事、自然景物、典故 自然景物:比喻、比拟、隐喻、象征意象 作用:委婉含蓄、意蕴丰厚、耐人寻味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背景: 身临造口,怀想隆祐被追至此,感兴而题词于壁 主旨: 抒发了作者对建炎年间国事艰危之沉痛追怀,对靖康以来失去国土之深情萦念,为南宋爱国精神深沉凝聚之绝唱。 艺术成就: 运用比兴手法,以眼前景道心上事,达到比兴传统意内言外之极高境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主题: 全词通过对古代英雄人物的赞美和战斗生活的怀念,表现了英雄跃跃欲试、至老不衰的战斗精神以及自己年华虚度,事业无成,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极度苦闷 结构层次: 上片借古意以抒今情 下片通过典故所揭示的历史意义抒发现实感慨 特色: 拉杂使事,不嫌堆垛辛弃疾辛弃疾(二)乡村生活剪影:描写农村和田园生活词 (1)清新秀丽、活泼灵动的写农家生活 (2)展示放旷的生活 (3)今昔对比寓示悲愤 (三)爱情词 偶尔为之,即是“绝不作妮子态”的佳作农村词、闲适词农村词、闲适词《清平乐·茅檐低小》: 写宋代江西东部农村田夫野老之家的生活情趣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写极其平凡的乡间景物,蕴含淳厚的沉醉、喜悦之情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西江月·遣兴》   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功夫。近来始觉古人书,信着全无是处。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何如”。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祝英台近·晚春祝英台近·晚春思想内容: 写闺怨伤春之情,上片写登高望春。下片写思妇盼归。风流妩媚,缠绵婉转。 艺术特色: 1、绸缪宛转的艺术风格。 2、描写人物的典型动作,表现人物心理 3、章法严密,以春归人未还绾合上下阕,词面上不着一“怨”字,却笔笔含“怨 ”,欲图弭怨而怨仍萦绕不休。 不同看法: 有寄托的政治词。作者假托一个女子叙说伤春和怀念亲人的愁苦,寄寓了作者对祖国长期分裂的悲痛《青玉案》《青玉案》主题: 词作从极力渲染元宵节绚丽多彩的热闹场面,反衬出一个孤高淡泊、超群拔俗、不同于金翠脂粉的女性形象,寄托着作者政治失意后,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孤高品格。 层次: 上片与元夕之夜灯火辉煌,游人如云的热闹场面下片写不慕荣华,甘守寂寞的一位美人形象 形象: 美人形象便是寄托着作者理想人格的化身。辛弃疾辛弃疾三、辛词的艺术创造 (一) 风格创新: 豪放:气象恢弘;婉约:词调蕴藉。 1、豪放风格:慷慨悲歌、激情飞扬 (1)以炽热的感情与崇高的理想来拥抱人生,表现英雄的豪情与悲愤,主观情感的浓烈、主观理念的执着 (2)意象与悲凉雄壮的情感基调相吻合: 笔下所描绘的自然景物,多有一种奔腾耸峙、不可一世的气派。辛弃疾辛弃疾(3)意境的创造雄奇阔大: 词中是广阔雄奇的画面,奔腾跳跃的形象,坚强的、具有战斗姿态的景物。 2、婉约之作:接近正宗 长调婉转激昂,短调温柔慷慨;虽然以纵横奋厉为主,但亦不乏缠绵潇洒、淡远飘逸之作 3、婉约与豪放融合之作: 统一两派,提高了词的表现力 (二)内容题材扩大拓展: 写政治,写哲理,写朋友之情、恋人之情,写田园风光、民俗人情,写日常生活、读书感受,范围比苏词还要广泛得多《摸鱼儿· 更能消几番风雨》《摸鱼儿· 更能消几番风雨》主题: 表面是写美女伤春,娥眉遭妒的怨恨,实际上寄托作者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愤慨及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深切关注 特色: 摧刚为柔,寓悲壮于哀怨,合豪放与婉约为一炉辛弃疾辛弃疾(三)语言技巧大开拓: 1、以文为词:语言更加自由解放,变化无端,不复有规矩存在 “些底事,误人那。不成真个不思家”(《鹧鸪天》) “近来愁似天来大,谁解相怜?谁解相怜,又把愁来做个天”(《丑奴儿》) “不知云者为雨,雨者云乎”(《汉宫春》) “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贺新郎》)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南乡子》) “杯,汝来前!”(《沁园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破阵子》) 2、以才学为词 广泛地引用经、史、子各种典籍和前人诗词中的语汇、成句和历史典故,融化或镶嵌在自己的词里,恰到好处、浑成自然、别有妙趣辛弃疾辛弃疾(四)评价与影响: 1、评价: 过分散文化、议论太多,“掉书袋”。但“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使词的创作进入了自由的境界。 2、贡献、影响深远: (1)把豪放词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峰;把古典文学的爱国主义传统推向了时代的高峰。 (2)把本来作为音乐的附庸和所谓“诗余”的词,推动成了一种可以与诗、文相并列的独立而完整的文学体裁。 (3)历来正视现实、勇于进取的诗人词家,无不受他的影响。 (4)辛词的才情富厚,思力果锐,手法超逸,用典浑然,影响于后世的,远超出词的范围。辛弃疾辛弃疾诗文创作: 一、诗:共133首 内容: 从各个不同侧面,反映了作者的生活和思想情感 风格:俊逸 二、文:计17篇 体裁:除几篇启札和祭文外,多为奏疏 特色: 体现了他经纶天下的“英雄之才”和“刚大之气”辛派词人——陈亮 辛派词人——陈亮 一、与辛弃疾的比较: 1、政治理想一致: 著名的政论家和北伐中原的热情鼓吹者 2、题材、感情基调和大体的风格与辛弃疾相似: 具有强烈的感情力度,充满了强烈的民族意识和自信的豪情 3、写作技法相似: 以经史诸子、典故传说及俗语俚语入词 二、评价:艺术成就不能比 正面议论嫌多,而层次变化嫌少,不像辛弃疾那样挥洒自如,流转多变 语言技巧远不如辛弃疾那样老练,给人以粗糙的感觉《水调歌头·送章德茂大卿使虏》《水调歌头·送章德茂大卿使虏》主题: 表现词家的抗战热情和予朋友深切的爱国激励 上片歌颂了南宋的抗战派 下片颂扬中原沦陷区的豪杰依存,抗金一定胜利 结构: 章法井然,开合自如。 辛派词人——刘过辛派词人——刘过一、与众多词人交往,词作受大家喜爱 二、风格: 1、风近辛弃疾 散文化、引用故事、诙谐风趣 2、风格迥异之作 沿袭旧题材,写闺情、艳事、献寿、宴饮,甚至写美人指甲、美人足;语言风格委婉缠绵,细腻密丽null《沁园春》   斗酒彘肩,风雨渡江,岂不快哉!被香山居士,约林和靖,与东坡老,驾勒吾回。坡谓“西湖,正如西子,浓抹淡妆临镜台”。二公者,皆掉头不顾,只管衔杯。 白“天竺飞来。图画里、峥嵘楼观开。爱东西双涧,纵横水绕;两峰南北,高下云堆”。逋曰“不然,暗香浮动,争似孤山先探梅?须晴去,访稼轩未晚,且此徘徊”。 《唐多令·芦叶满汀洲》 芦叶满汀洲。寒沙带浅流。二十年、重过南楼。柳下系舟犹末稳,能几日、又中秋。 黄鹤断矾头。故人今在不?旧江山、浑是新愁。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是、少年游。
/
本文档为【辛弃疾】,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