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普通心理学2

2012-02-27 15页 doc 111KB 35阅读

用户头像

is_769672

暂无简介

举报
普通心理学2普通心理学2 一、表象 1、表象 ·定义:是在刺激物的作用停止以后,保留在人的意识当中的形象。 ·特点:没有实际刺激物存在(感知觉都有刺激物的存在) ·分类 1) 按来源分:视觉表象;听觉表象;运动表象 2) 按加工程度分(从低到高):遗觉表象;记忆表象;想象表象 ·意义:有直观性又有概括性,是联系感知觉这样的低级认知加工和记忆、思维这样的高级认知加工的桥梁。 A、遗觉表象:是一种未经加工的表象 ·特点:对原来刺激的细节保持得很好,形象清晰鲜明,但是保持时间短,通常在儿童身上较常见...
普通心理学2
普通心理学2 一、表象 1、表象 ·定义:是在刺激物的作用停止以后,保留在人的意识当中的形象。 ·特点:没有实际刺激物存在(感知觉都有刺激物的存在) ·分类 1) 按来源分:视觉表象;听觉表象;运动表象 2) 按加工程度分(从低到高):遗觉表象;记忆表象;想象表象 ·意义:有直观性又有概括性,是联系感知觉这样的低级认知加工和记忆、思维这样的高级认知加工的桥梁。 A、遗觉表象:是一种未经加工的表象 ·特点:对原来刺激的细节保持得很好,形象清晰鲜明,但是保持时间短,通常在儿童身上较常见,而成人很少有遗觉表象(原因:遗觉表象是对信息加工能力的补充,使图象长期停留再慢慢加工) ·区别:与短时记忆的区别在于遗觉表象可以进入人的意识,而短时记忆不能被意识 B、记忆表象:从人的记忆中提取事物的形象而产生的表象,相对于遗觉表象,记忆表象的信息是经过加工的 ·特点:概括性,抽象性 C、想象:通过对记忆表象的加工而得出的新的形象的过程。想象是加工程度最高的表象 2、表象理论 1)结构理论:认为表象和认知在内部结构和产生机制方面相类似。表象和知觉一样具有空间延展性和一定的分辨度。 “视觉缓冲器”理论是这样理论中的一个比较著名的观点 实验证据:心理地图实验(心理扫描) 2)功能理论:强调表象的操作过程和这个操作过程的作用。该理论认为人对表象的操作和人在实际生活中对实际物体的操作是一致的,因此人对表象的操作也是需要时间的,也就是说人对表象后的操作是人的实际操作的一种内化。 实验证据:心理旋转实验 3)相互作用理论:认为由于表象和知觉之间的密切关系,表象和知觉会产生相互作用,也就是说如果产生了某种表象,会对有这种表象相同的知觉产生适应,或者导致后效出现。 实验证据:通过表象产生的McCollow效应以及表象对方向知觉的易化作用 实验意义:表象在模式信息的加工水平与知觉有机能等价,而在颜色信息加工水平则没有。后者是较低水平加工的,前者是高级水平加工。即:表象过程是一种中枢过程,类似高级水平的知觉过程。 3、表象的多种理解 Kosslyn认为是一种类似知觉的信息表征,它在人的心理活动中有自己的作用。 Pylyshyn认为表象没有独立地位和功能,不能用来解释心理现象信息是以命题来表征。 4、想象 ·定义:是一种创造性的表象,可以让人产生从为见过的事物的形象,甚至可以是超现实的。是人产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手段。 ·特点:形象性,新颖性是想象活动的基本特点。 ·作用:1)对感知觉进行补充2)使人进行超前认识的作用 ·形成想象的方式 1)综合——龙、猪八戒 2)夸张——又称强调,通过改变事物的正常特征(大人国,小人国) 3)拟人化 4)典型化 5、思维 ·定义:人脑借助语言、表象或动作实现的,对世界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 ·特征 概括性:对低级认知过程得到的信息的整合加工,是对事物的本质特征的反映,认知水平越高,概括性越高。 间接性:可以在事物不直接作用的情况反映世界。思维认识的领域要比感知觉认识的领域更广阔、更深刻 ·分类 1)按形式、内容分 动作思维:以实际操作的方式来进行思维(3岁幼儿在动作中思考) 形象思维:借助表象进行思维(艺术家、作家、导演等多运用形象思维) 抽象思维:运用语言、概念来进行思维(科学家进行的推理、判断) 2)按思维方向分 聚会式思维:把若干信息综合起来得到一个结论的思维方式 发散式思维:从一个条件出发,得到若干结论的思维方式 3)思维创新性分 常规思维:运用已存在的知识经验按现成的和程序直接解决问题 创造性思维: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新的方案或程序,并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的思维活动。是人类思维的高级形式。 创造思维的过程:A、准备期:收集资料的阶段 B、酝酿期:对资料进行分析整理的阶段 C、豁朗期:解决问题的阶段 D、验证期:对结果进行检验 创造思维的特点:A、思维流畅性好 B、思维灵活性强 C、思维具有独特性 D、思维具有敏感性 ·思维方式类型(思维的过程) 1)分析与综合——思维的基本过程 分析:把整体分解成部分,把复杂的问题分成简单的问题加以解决 综合:把若干问题结合起来,得到整体的 者解决方式 二者是相互依存,并且可以相互转换。 2)比较与分类 比较:确定事物相似与差异的过程,比较的前提是事物既有共同点又有不同点 分类:在比较的基础上具有相同点的事物归于同一个范畴的过程。根据不同的可以有不同分类 3)抽象概括与具体化 抽象概括:是提取事物的共同属性,找出事物的本质特征的过程 具体化: 是把抽象概括得到的特性或规律还原为具体实例的过程 6、概念 ·定义:对事物本质特征的概括;概念与语言中的词是密切联系的。词是概念的形式,概念是词的内容。 ·概念结构的两种理论 1) 特征说(认知观点上稍有优势):概念由特征与特征之间的关系组成。——着眼于人工概念的支持,重视概念规则在概念结构中的作用。 弱点:难以解释各种类型自然、现实概念(如游戏) 2) 原形说:概念是由最典型的实例来代表的。以及范畴成员代表性的程度。——企图从整体角度解释概念而不是对特别概念特征解释。 弱点:不是所有概念都有原形,如抽象概念 ·概念形成的实验研究 概念形成:是指个体掌握概念本质属性的过程。 1) 人工概念形成 Hull实验:用汉字偏旁做概念,用无意义音节的名称,让被试学习以后把名称与对应的概念形成联系。 Bruner实验:用具有四个特征的图片作为 材料,每个特征有一个时评,以特征的组 概念,由被试猜测主试心目中的概念,然后对被试的猜测作出反馈。通过被试得到概念的过程来推断概念形成的过程。 2)假设考验说:人在概念形成时用现在获得和已存储信息主动提出一些可能。 ·如何让学生形成正确的概念 1、充分利用学生的日常生活的经验2、尽量向学生提供足够的概念的实例3、用准确的语言说出概念的定义4、理论联系实际 7、推理 ·定义:是按照一定的规则,从已知的条件出发,推导出结论的过程;推论正确的两个条件:推理前提正确;推理要符合逻辑规则 ·分类 1) 归纳推理:归纳是从个别的前提得出规律性的结论的推理 2) 演绎推理:演绎是由规律性的前提得出个别的结论的推理 三种形式 A、 线性推理:所给予的两个前提说明了三个逻辑项之间的可传递性的关系。A在B左边,B在C左边,则A在C左边 B、 命题推理:若干命题表现之间关系 C、 三段论推理:两个前提一个结论 8、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 1)尝试-错误法:行为主义中,联结主义学习理论认为人和动物的学习方式 2)探试搜索法:以现在的条件一点点尝试 3)阶段法:把解决问题分成一部分一个部分 4)手段分析法 5)逆推法 9、影响思维的因素 1)问题性质(抽象还是形象) 2)上下文的影响 3)认知特点 4)思维定势(功能固着) 5)背景知识 6)动机、情绪等主观因素 二、言语 1、言语和语言 ·语言:是人类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交流工具,是一种社会现象,研究语言的是语言学。 ·言语:是人使用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是一种心理现象。研究言语功能的是心理学。 2、言语的分类 ·外部言语:功能是交流 分为:口头言语:简洁、明了,可以有手势语气语调,要与情景想结合,有意群 书面言语:意思表达很清楚,但无语气语调 ·内部言语:功能是辅助思维,但是不是思维本身 3、言语的生理机制 言语功能是一种复杂的心理现象,因此参与言语功能的脑区非常广泛,但也有一些的参与一般来说,右利手的人进行言语活动的时候,大脑左半球的活跃程度高于右半球。 大脑还有四个功能区与言语功能有关 1) Broca区:语言运动区(口头言语产生)——失语症 2) Wernike区:语言感觉区(头口言语理解)——失听症(语聋),听不懂别人说话 3) Exner区:文字运动区(书面语言的产生)——失写症 4) 角区:文字感觉区(书写理解)——词盲 4、儿童的言语获得 P301《北》 1)前言语阶段(0~6个月) 正常人类出生以后就具有发音能力并且有一定的分辨声音的能力。这些都是学习语言的基础,大概在6个月左右开始发出类似语言的声音。 以声音或动作把成人与婴儿联系起来,使亲子双方经常处于共同的指向和共同的体验境界中,就是婴儿言语发展前提。 2)单词句阶段 这个阶段大约从儿童一周岁时开始。从这个阶段开始,词汇量急剧增加。 这个阶段的儿童用一个词来表达一个完整的意义,因为儿童在不同的环境下用同一个词表达的意思不同,所以这个阶段的儿童所应用的词扩展意义很广泛,被称作“全息短语句” 3)双词句阶段(18个月开始) 开始使用相联系的2个词来表达自己的意思,2个词之间的意义联系各不相同,说明后儿童已经可以了解事物之间的不同关系了。这是儿童学习正式语法的开端。因为双词句只包含了完整句子中意义最重要的两个词,类似写电报稿时的特殊语言,因此又被称作“电报语”。 此阶段儿童句子的长度开始迅速上升 4)句子与会话阶段(3岁开始) 这阶段语言已非常接近成人的正常语言了。但是还是有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儿童在与其他人的对话过程中渐渐学会了语法,并且可以自己创造出符合语法规则的句子来表达自己的意思。 5、语言获得理论(见) 1)后天学习论 主要是行为主义心理学家的观点,认为人类的言语能力是后天学习获得的,不存在先天的言语获得。 ·Pavlov的两种信号系统学说;Skiner的操作条件反射学说 弱点:无法完全结实人类的言语活动 2)先天遗传论 认为人先天具有学习语言的能力,这种能力在适当的语言环境中可以自己地学习语言规则,获得言语能力。 ·Chomsky的“语言获得装置” LAD理论:先天遗传论虽然可以解释后天学习论解释不了的语言现象,但是证据不足,特别是缺乏神经生理学证据。 ·LAD可以自动学习语法并自动组合生成新的句子。 ·语言关键期 0~6岁 6、言语的产生和理解 ·言语的产生:1)是产生意向的过程,即产生表达某种想法的意向; 2)产生内部言语,即产生类似电报语的语言的意义主干 3)产生“深层结构”,即产生句子的语法结构 4)产生“表层结构”,即产生实际运用的语言 ·语言理解过程:是产生过程的逆过程 ·影响言语理解的因素:A、上下文作用 B、字频 C、语音特征 D、声音强度 E、笔画与结构 F、词汇的部分信息 (A、B适用于口头或书面,C、D适用于口头,E、F适用于书面) 7、言语失误 ·定义:除了通常理解的用词失误与语法错误,还包括停顿、重复、改正等 ·原因:有话题内容的性质、记忆的影响、情绪的影响等 ·有些认为是无意识的反映 8、语言与思维 Whorf假说 1) 语言决定论:语言的结构决定思维的结构,语言支配思维,决定人的认识 2) 语言的关键性:使用不同语言的人有不同的思维方式,不同的决定思维的方式 A、对Whorf假说的实验证据 有利:颜色编码和再认实验;语言与事物分类的关系 不利:颜色系统的普遍性 B、Whorf假说的“强式”“弱式” 强式:语言可以决定人的思维,决定人世界观。这一点还没足够的证据 弱式:语言对思维是有影响的,但是局限于一些特殊的认知任务 三、情绪 1、情绪和情感 ·定义:情绪和情感是对认知结果的态度,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 ·组成部分: 1) 情绪体验(主观体验):个体对不同情绪和情感状态的自我感受,内部单纯的感受。不同的情绪有不同的主观体验,不同的感受构成了情绪和情感的心理内容。 2) 情绪行为(外部表现):是情绪的表达,在情绪和情感状态发生时身体各部分的动作量化形式。包括面部表情、姿态表情、语调表情。 3) 情绪唤醒(生理唤醒):生理的变化。情绪与情感产生的生理反应。 ·情绪与需要 认知结果是否满足需要,决定了情绪的性质。 认知结果满足需要就会产生正性情绪;认知结果不满足需要就会产生负性情绪 归于认知结果,需要和人对认知结果的都很复杂,所以情绪体验常常也很复杂。 2、情绪表现 ·定义:即情绪行为,指情绪的外显行为。表现方式包括表情,动作,姿态,言语表情。 ·情绪表现的特性 1)遗传性:一方面,是物种之间的遗传性,即人与高级灵长类动物的表情有一定的相似性;另一方面,个体之间有遗传性,即基本的情绪表现是遗传的而非后天习得。 2)社会性:一方面,个体的情绪表现受到社会环境的制约;另一方面,情绪表现具有个体之间沟通的功能。、 3、情绪的生理机制 (1)情绪的外周生理反应:除了神经系统之外的。 分为阳性情绪和阴性情绪。 如:自主神经系统——心率、血压变化;分泌系统——内分泌与外分泌腺的变化,激素分泌量变化;躯体神经系统——伴随着外部行为的表现,面部表情,姿态表情,声调表情等。 (2)情绪的脑机制: 下丘脑理论 边缘系统理论 大脑皮质理论 4、情绪理论 概括: (1)詹姆士.兰格理论:刺激~身体变化~情绪性 (2)坎农.巴德理论:刺激~丘脑转换~情绪产生 (3)阿诺德理论:情绪情境~评估(大脑皮层)~情绪产生 1)情绪外周理论 认为情绪是对机体生理变化的知觉,是外因的生理变化引起了情绪,而不是情绪变化改变了生理参数。情绪刺激引起身体的生理反应,而生理反应进一步导致情绪体验的产生。 詹姆斯(机能注意心理学的创始人) ~ 兰格的情绪理论(1884~1885) 基本观点:情绪是人对自己身体变化的知觉 情绪产生的过程 (1)先有引起个体反应的刺激 (2)改刺激引起了个体的生理反应 (3)由生理反应产生了个体的情绪活动 理论虽然有漏洞,但开创了研究人类情绪的先河. 引起知觉刺激的情境(感受器) ~~ 由刺激引起身体生理反应(内脏器官,骨髓,肌肉) ~~ 由身体生理反应而导致情绪体验 该理论产生的三个重要推论 *1 每一种情绪都有特定的生理唤醒模式 *2 剥夺外周生理反馈就不会产生情绪 *3 如果人可以有意识地改变外周生理反应,就可以改变自己的情绪 2)情绪的下丘脑理论(坎农第一个认为情绪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 认为下丘脑是处理情绪刺激的中枢,皮层接触对下丘脑的抑制就产生了功能。下丘脑把情绪刺激的信息传递到大脑皮层就产生了情绪体验,传递到外周神经和骨骼肌等就产生了情绪唤醒和情绪行为。 坎农巴德丘脑情绪理论(1927)基本观点: (1)个体的生理变化在各种情绪状态下并无多大差异,但个人却可以体验到各种不同的情绪 (2)个体的生理变化较慢,而个体的情绪瞬息万变,因此生理变化不能成为个体情绪的主要来源 (3)个体生理变化可由药物改变,但个体的情绪变化很少或不可能受药物的影响。人们不能企图用药物制造一个人的情绪体验 (4)控制和调节个体情绪系统的不是周围神经系统,而是在丘脑部位引起的神经冲动通过丘脑这一中转站,把一部分信息传到大脑皮层那个,一部分到交感神经系统,引起内脏变化;传到大脑皮层的信息经分析,综合,产生情绪体验,传到内脏骨髓的信息产生生理活动.在此情况下,大脑皮层产生的情绪体验与内脏骨髓的生理活动一起产生情绪 3)情绪的激活归因理论 认为情绪既来自生理唤醒,又来自对生理唤醒的成因的认知。单纯的生理唤醒并不能引起情绪反应,还需要认知过程按照对环境的认知结果对这种生理唤醒进行标记才能产生情绪。 沙赫特和辛格的情绪三因素理论: 基本观点:情绪的机制是由认知参与,认知对环境的评价,生理唤醒的评价的过程 情绪的产生不是单纯由外界环境决定,或由有机体内部的生理变化决定,而是外界环境刺激,有机体内部的生理变化和人的认知因素三者互相作用的结果,而人的认知因素在情绪产生过程中有很重要的作用. 实验涉及与步骤,对象:大学生 方法:(1)注射肾上腺素 ~ 唤醒生理活动 (2)指导语 a.第一组被试:注射维生素 ~ 心悸,手抖,脸发烧(热) b.第二组:同上 ~ 身体发抖,教发麻 c.第三组:同上 ~ 不说结果 (1)if 情绪由生理机制引起then 三组被试反应应该一致 (2)if 情绪由外界环境因素引起then 三组被试反应随所处环境不同而不同 (3)实验结果:情绪产生于生理,环境,认知三者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4) 情绪的认知评价理论 认为情绪是个体对自身所处的环境、生理唤醒、行为及其结果等信息进行知觉和评价之后综合各种信息产生的反应。 这个理论最强调认知在情绪产生中所起的作用。 情绪的认知 ~ 评估理论(阿诺德创立) 基本观点:人类情绪产生是由1储存在头脑中德经验以及通过表象活动所引起. 即:对刺激情形的估价不同会产生不同的情绪活动 5、情绪对认知的反作用 情绪可以分为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积极情绪使人自动地对信息做出正面的评价。消极情绪则相反。 但人会主动地使自己的情绪向好的方面发展,因此通常积极情绪比消极情绪持久。 情绪除了会影响人对信息的评价之外,还会使与情绪一致的信息更容易得到加工。 6、情绪的维度 强度 紧张度 快感度 复杂度 7、应激反应 ·定义:在紧急状况下的一种特殊情绪状态。应激反应总是伴有冥想的生理反映,特别是内分泌和植物性神经的反应。 ·作用:调动全身的资源来应付机体所面对的紧急情况,因此在应激状态下人可能表现出平时不存在的一些特殊能力。但是长期处于应激可能造成某些身心疾病。 四、动机与需要 1、需要:是机体不平衡的结果,是一切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动力来源。表现在有机体对内部环境或外部生活条件的一种稳定的要求。 2、需要分类 A、生理性需要与社会性需要 ·前者:归于生理不平衡而产生的需要,如进食、饮水、睡眠等的需要 进食需要:1)进食中枢(饥饿中枢)——下丘脑外侧核 2)厌食中午(饱中枢)——下丘脑腹内侧核 其他生理需要: 1)个体生存必需:饮水需要(口渴、预期会口渴(饭后)、流汗后喝水);睡眠需要(消除疲劳) 2)群体生存必需:性的需要 ·后者:由于社会关系不平衡而产生的需要,如社交,受人尊敬,恋爱等的需要(这些脱离了社会就不存在) 社会性需要:劳动需要;交往需要;成就需要 B、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 ·前者:指向社会的物质产品,并以占有这些产品而获得满足,如对工作和劳动条件的需要 ·后者:指向社会的各种精神产品,如文艺作品的需要,欣赏美 3、Maslow的需要层次理论 ·需要从低到高的等级: 基本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自尊需要 成长需要:求知需要、自我实现需要(完全发挥人的潜力,使人成为自己所期望的那种人的需要) ·Maslow认为:人的需要是由似本能产生的。似本能是遗传的,但一开始就和动物的本能有很大区别。 这五种(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自尊需要、自我实现需要)是人的最基本需要。是天生的,它们构成了不同的等级或水平,并成为激励和指引个体行为的力量。 ·低级需要与高级需要 1) 需要层次越低,它力量越大,潜力越大。 2) 低级需要满足以后,高级需要才会出现 ·批评 1) 低级需要满足才出现高级需要不正确(舍生取义) 2) 自我实现不正确(自我实现的需要受到很多条件的限制,没有人可以达到,很多人甚至意识不到自己的自我实现需要) 3) 似本能概念模糊不清 4、动机 ·定义:有需要引发的,激发和维持个体行为的动力。适宜中内部心理过程,而不是心理活动的结果。 动机具有一定的指向性和稳定性。 动机是不可见的,是联结刺激和反应(行为)的中介变量。 ·功能 1) 激发:推动个体产生某种活动,使个体由静止状态转为活动状态,体现了个体的能动性,中等强度的动机有利于任务完成 2) 指向:行为指向一定的对象或目标。动机不同,个体活动的方向追求目标不一样 3) 维持和调节行为:行为的坚持性。 ·动机分类 外在动机:在外界的要求与外力作用下所产生的行为动机,追求本身木的之外的目标动机。(追求文凭) 内在动机:个体内在需要引起的,追求行为本身目的动机。(追求知识) 内在动机比外在动机更持久、强烈。 ·内驱力和诱因 内驱力:由于需要而产生的有机体内部的紧张感(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驱力:是来源于生物需要的唤醒状态。长时间饥饿的人需要很强烈,驱力时大时小) 诱因:能激起有机体的定向行为,并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或刺激物。需要之外的引起个体行为的原因。 ·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 一种倒U形关系。即动机强度处在中等水平时,工作效率最高,动机过低或过高都不利于任务的完成。 原因:1)过于专注,会忽视其他与事情有关的信息 2)过强动机会有应激反应,生理有问题,情绪、认知能力会受影响 工作容易时,动机高比较好;工作难时,动机低比较好 5、动机理论 1)精神分析的动机理论:无意识论;本能论(生与死的本能) 2)内驱力理论:行为由内驱力引起的;行为的目的是降低内驱力;在内驱力降低时,行为也受到强化 3)认知理论: ·行为与预期理论:把达到目的的期待作为行为决定因素,对结果的预期会影响行为。 动机=期望*效价*认知 动机=内驱力*诱因 ·归因理论:人对行为结果的解释也是行为的原因 归因理论:人们在成功和失败时喜欢对结果进行归因。 归因分为两种:内因和外因。 内因是个体本身的因素,如能力、努力、兴趣等。 外因是环境因素,如任务难度,外部的奖惩等。 如果一个新的结果与过去的结果不一致,人们容易归为不稳定的因素;如果一致,容易归为稳定因素。 ·认知失调理论:消除认知失调也是行为的原因 6、意志 ·定义:是人为了一定的目的,自觉地组织自己的行为,有意识地支配、调节行为,并克服困难的心理活动。是引发行为的动机作用。比一般动机具有选择性、坚持性 意志通过行为表现出来,受意志支配的行为称意志行为。意志对人的行为进行维持和调节,并起到指向性作用。 ·意志过程 决策:对行动(目标)、手段(方式)作出决定 执行:对执行的决定 ·影响意志的因素 1)自身的期望 2)抱负水平:受到过去的成败经验,自信心和团体中其他人的成败经验的影响 7、意志冲突 ·定义:在意志行动中人们常具有两个以上的目标,而目标不可能同时实现,因而引起意志行动中的目标冲突或动机斗争 ·分类 1) 双趋冲突:追求一种东西,两个都好,但只能选一个。(鱼和熊掌) 2) 双避冲突:求两者中害处较小的 3) 趋避冲突:作出一个选择,既有好处也有害处 4) 多重趋避冲突:对多个目标,每个目标分别有很多好处坏处 8、意志控制:控向轨迹是个体对行为结果进行归因的一般倾向 内控型人:把行为结果归因自身行为;对自己意志控制较好,把握行为较好 外控型人:归因于外部时间。 意志失控的反应:寻找信息,反应过度,抗争,消沉,应激反应 9、意志品质 独立性;坚定性;果断性;自制力 五、能力 1、能力 ·定义:指人完成某活动所必需的心理特征。它不同于其他心理特征,因为它会直接影响到活动效率。 能力必须在进行活动的过程当中才能表现出来,通常完成一个活动需要几种不同的能力,而不同的活动有时候需要若干种相同的能力。 ·定义要点:1)本质——完成种种活动所必备的个性心理特征 2)意义、功能——影响人们活动效果基本因素 3)构造——符合活动要求,一活动效果的个性心理特征的综合 2、能力与知识与技能 ·知识:是运用能力获得信息的结果 ·能力:是在学习知识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并且在这个过程逐渐发展。 ·技能:人们通过联系而获得的动作方式和动作系统 1) 能力不是知识和技能本身,而是知识和技能的获得或形成中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 2) 知识是在对客观显示的反应中对相应行为方式的概括化结果;能力是调节行为、活动的相应行为方式的概括化结果;能力是调节行为、活动的相应心理过程的概括化的结果 3) 能力是掌握知识的前提,有一部分本能能力(记忆能力,联想能力) 4) 人的知识和技能相同,但能力会不同 3、能力分类 1)按适用广泛性 一般能力:各种活动中都会用到的能力(如智力) 特殊能力:某专门活动中用到的能力 2)按创新性 模仿能力:学习别人行为能力 创造能力:创造新事物能力 3)按认知对象 认知能力:人获得信息的能力 元认知能力(对认知的认知):对自身认知活动的监督和调节能力 4、能力结构理论 (一)因素理论:认为能力由若干并列的部分组成 1)二因素论——特指G因素和S因素 Spearman提出:认为能力由G因素和S因素组成。 G因素:一般能力,每种活动都必须具备的能力;S因素:特殊能力,完成某种专门的活动做需要的能力,每一个S只参与特定的能力活动。G因素和S因素结合,产生了完成某活动所需要的能力。 理论意义:A、第一个提出能力结构,开始探讨为后续工作开创条件 B、G因素为后人广泛运用 2)多因素理论 认为并没有一个各种活动都需要的G因素。能力是由若干地位相同的小的能力组成的。多因素理论是随着统计学中的因素分析方法的发展提出的。 代表理论:Thurstone 七因素理论 3)液态智力和晶态智力论 Horn&Cattell提出:两人对Thurstone提出的七因素理论进行进一步因素分析,发现有两个主要因素,命名为液态智力,晶态智力。 液态智力:人先天获得的智力活动能力,随年龄增长衰老要减退,(与注意能力、运动能力相关高) 晶态智力:在液态智力基础上发展得到能力,决定于教育和一般知识经验的那些能力方面,不随年龄增长减弱,还可能增长(与语言能力相关高) (二)结构理论:认为能力的不同部分之间具有复杂的结构关系 1)层次结构论 P412 智力可以分为等级不同的若干层次,每个层次之间有相互包含的关系。 2)三维度理论 Guilford提出:认为智力包括 内容(6)、操作(5)和产物(5) 三个维度,三个维度又分成若干具体内容。三个维度构成一个立体的智力结果,可以反映出智力的不同组成部分之间关系。 内容:包括听觉、视觉,是智力活动的对象或材料 操作:包括认知、记忆、发散/聚合思维、评价,是对内容的处理,智力活动过程 产物:是运用上述智力操作所得到的结果 5*5*6=150 5、能力的测量 ·心理测量是按照一定规则对心理现象进行数量描述的方法。心理测量工具是心理量表。 ·一个合格的心理量表至少应该在信度、效度方面达到要求,并有一个实测得到的常摸 1) 信度:指心理量表的可靠性 包括:重测信度(相同高,重测信度高);折半信度(将试题编号分为单双号,分别测,如果两者相关高,就很高),评分者信度(对表打分者给出评价如果相同高,信度高) 2) 效度:测验能测量到所要测定对象特征的程度。 包括:内容效度(测的东西是否是想测到的东西);构想效度(量表是根据理论编的,最后的效果是否与理论相一致);效标效度(所测得结果与真实情况是否符合) 3) 常模:是对测验得分进行解释的参考标准,是原始分数分布的一个体系。是通过对心理量表的测量对象进行大量测验,将得分拟合出一个数学模型得到的。 6、常用智力量表 1)比奈-西蒙量表(B-S量表) 世界第一个实用智力量表,提出了心理年龄(智力年龄)的概念。将心理年龄与实际年龄相比较后才能确认智力水平。 缺点:不能反映智力发展水平。无法反映出相对于实际年龄的落后程度。 2)斯坦福-比奈量表(S-B量表) 斯坦福大学的推孟Terman对比奈-西蒙量表进行多次修订,称斯坦福-比奈量表。 引入了智商IQ概念。IQ=MA(心理年龄)/CA(实际年龄)*100 3)韦氏量表WAIS 韦克斯勒认为人的能力包括言语能力和操作能力。所以其量表也包括言语能力和操作能力两个分量表 提出了“离差智商”(即指一个人的智力偏离本年龄组平均水平的方向和程度)的概念,以受测试者的得分在同龄人的常模中所处位置来表示智商。说明某人智力在同龄人中水平的高低。克服了智力年龄的局限。可以找出智力水平的发展程度。 7、能力发展 一般趋势:一般的,儿童期是人的智力发展的最快时期;青年期和成年早期智力继续缓慢发展。成年后期基本保持稳定,老年期开始衰退。 不同的智力成分发展饿规律各不相同,一般来说先天的,简单的智力成分发展得早,而后天的复杂的智力成分则发展得晚。 8、影响智力发展的因素 1)遗传因素:双生子研究的结果证明遗传因素对智力发展的影响很大。但是就智力发展的可控影响因素来说,环境更为重要。 2)环境因素:胎儿在母体内的环境、家庭环境(关键期)、教育环境、社会环境 ·智力超常:一般地IQ高于平均水平两个标准差以上的人 超常教育:对智力超常儿童的教育 ·智力障碍:一般地IQ低于平均水平两个标准差以上的人。分为轻度、中度、重度智力障碍。 特殊教育:主要目的是激发智力障碍儿童的潜能,培养他们的基本生存能力,增强他们的适应能力。 9、技能 ·定义:完成活动的具体操作能力,是运用智力和知识的过程。是在活动中经过练习而获得的,赖以顺利完成活动的动作方式或动作系统。是对动作方式的掌握,不是动作本身。 技能可以是外显也可以是内隐的。 要点:1)技能产生的基础是具备一定的知识和能力;2)技能需要经过一定程度的练习才能产生 ·分析技能从两个方面:反应时;准确性 1) 反应时:从刺激出现到开始反应的时间;其长短可以相对地反映出技能动作的熟练程度及动作的复杂程度。 机体接受刺激到作出反应的时间差,又称行为的潜伏期。“人差方程”,关于神经信息传导速度的测量:X-Y=Z (Z是固定常数) Donders 三种反应时 A反应时(简单反应时):对一个刺激做一个特定反应所需要的反应时。 B反应时(选择反应时):对多个刺激中的每个刺激分别做特定反应所需要的反应时 C反应时(辨别反应时):对多个刺激中某个刺激做特定反应而其他刺激不反应所需要的反应时。 时间长短:B>C>A 2) 准确性 动作的形式(方向、幅度);动作的力量;动作的速度 10、运动技能的形成 ·过程:1)认知阶段:练习者注意范围较窄,对动作不能整体把握,而且细节控制差 2)联系阶段:又能掌握一系列局部动作,并逐步把他们连贯起来,干扰减少 3)协调阶段:把所有动作协调而准确地连贯起来,形成有机系统并巩固起来 ·特点:从有意识控制向无意识控制转化,从明显的外反馈向不明显的内反馈转化,行为熟练协调化。一系列局部动作联合成一种协调化的运动模式;动作向自动化、稳定性转化、实现动作的灵活性提高 11、运动技能形成理论: 1)连锁反应理论:行为主义观点的理论,认为运动技能的连续动作是前一个动作产生的反馈引起下一个动作而形成的。该理论的主要缺陷在于一般来说人完成一个系列动作的时间远小于每个动作产生反馈 2)认知心理学理论:认为运动技能的连续动作模式经过长期的联系,形成程度性记忆,储存在人的长时记忆之中。当一个刺激引起某个连续运动的第一个动作之后,连续运动可以自动在没有反馈的情况完成 11、练习曲线 ·定义:以练习的次数或时间为横坐标,以完成的工作量为纵坐标画出的曲线,可以反映联系与工作效率的关系。 ·提高练习效率的条件:1)练习的目的和要求明确;2)理论讲解与实践操作相结合;3)合理安排练习时间;4)适应的反馈;5)采取正确的练习方法 12、高原现象 ·定义:在练习的某个阶段,会出现工作效率暂时不再提高的现象,就是高原现象。 ·产生原因:通常上疲劳效应或者学习对象的性质发生变化但学习方法没有改变。是技能结构有所改变和实现新的技能动作的新方式尚未出现前的停滞或准备状态。 13、技能的相互作用 ·正迁移:已形成的技能对新学习的技能产生促进作用 ·负迁移(干扰):已形成的技能对新学习的技能产生阻碍作用 14、内隐学习:无法描述出来的,但已经学习了 六、人格 1、人格 ·定义:常指人在各种情况下表现出来的稳定的行为,心理模式。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他人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 ·分为:气质和性格 气质是先天的,可塑性差,没有好坏之分 性格是后天的,可塑性好,有好坏之分 主要联系:气质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性格的产生特征和变化 2、气质 ·定义:个体先天获得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 要点:1、先天的;2、“动力特征”:有以下几方面:1)心理活动强度:如情绪体验的强度,意志力大小;2)速度:反应时长短,注意集中时间,思维速度;3)稳定性:注意的稳定性;4)指向性:从内/外部世界获得新的印象 现在的研究结果认为,气质主要是由人的神经活动特征决定的 气质类型没有好坏脂粉,每种气质类型,有优点和缺点,每种气质类型的人都可能获得事业上的成功,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人的认知活动的效率 ·气质理论 1) 最有影响——体液说 古希腊 Hippocrates 提出的:认为人体内体液有四种: 血液 多血质 粘液 粘液质 黄胆汁 胆汁质 黑胆汁 抑郁质 体液说的理论前提是错误的,但是这种气质类型划分却恰好暗合,后来的4种气质类型 2) 影响气质类型的重要因素——高级神经活动类型 Pavlov提出: 认为人的神经活动可以分成三个基本特性: A、 神经活动强度:神经细胞接受强烈刺激的能力,神经细胞兴奋或者抑制的极限 B、 神经活动平衡性:神经的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之间的强度是否相当。一强一弱,不平衡 C、 神经活动灵活性:对刺激的反应速度以及兴奋过程与抑制过程相互转换的速度。 认为气质与神经活动类型之间是有对应关系的。他按照神经活动的三个特征的组合关系,排除掉他认为不可能的情况,正好得到四种神经活动类型:活泼型;兴奋型;安静型;抑制型——分别对应:多血质;胆汁质;粘液质;抑郁质 后来的研究表明,气质并不是由神经活动一个因素决定,和个体的其他一些生理特征也有关系 虽然气质是先天因素决定的,但在一定条件下,气质也可以发生变化。Pavlov对此有两种解释:1、条件反射等暂时神经联系形成之后,掩盖了神经活动的先天特征,但是神经活动的先天特征并没有发生变化;2、在暂时神经联系形成的过程中,神经活动的先天特征发生了变化 ·气质的维度 1)内倾-外倾维度 内倾型:心理活动指向内部,更善于思考 外倾型:心理活动指向外部,更多从外部寻求刺激 2)场依存-场独立维度 场依存:关注外部信息,容易受他人影响 场独立:关注自身内部信息,不易受他人影响,比较不修边幅 ·气质的测量:问卷法;作业法;实验法 3、性格 ·定义:人的外部行为的稳定的特征,指由外界环境所造成的人格特征 理解:1)性格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他的行为方式之中 2)性格指一个人独特的、稳定的个性特征 3)性格是后天获得的 虽然影响性格的因素主要是外部因素,但是性格有其生理基础。某些脑损伤的人性格会发生巨大变化。 ·性格对人的各心理活动的影响 1) 对认知影响:不同性格类型的人在认知方面会有主动、被动、精细、粗糙等差异 2) 对情绪影响:性格会影响人的持续性,稳定性,可控性方面 3) 对意志影响:意志活动的受暗示性、自制力、坚持性等重要特征都会受性格的影响 ·性格的特质(因素)理论    特质:是构成人格结构的基本单位,它是人对环境刺激反应的一种内在的行为倾向性,这种倾向性是个人遗传因素和环境相互作用下形成的 1)静态理论:西方心理学界所流行。认为人的性格由若干种特质组成。特质可以分共同特质、个人特质(按重要程度分:首要特质、中心特质、次要特质)。 卡特尔 R·B·Catell 用因素分析法把性格的特质区分为:表面特质(次)和根源特质(首、中)。Catell认为根源特质是影响人性格的关键因素,通过因素分析得出16个根源特质,编制了16-PF量表 2)性格的动态性:A、不同的性格特征之间存在着内在联系,相互之间有影响;B、在不同的环境下,性格表现出的特征有所不同;C、性格的可塑性较强,可以随环境后和人的经验变化而变化 ·影响性格的因素:生理因素;家庭因素;教育因素;社会因素 ·性格的评定方法: 1) 量表法:A、MMPI:评定人格为正常/障碍 B、16-PF: C、EPQ:测人格内/外倾维度、精神质维度、神经质维度 2)投射测验法:A、罗夏墨迹测验:10张内容不同的墨迹图片,其中五张黑色,两张加了红色,三张为彩色。 B、TAT:30张图形卡片和1张空白卡片。多数是人物,也有风景,摸棱两可。要求对每个卡片编一个故事。
/
本文档为【普通心理学2】,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