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再读“翻译有机体”

2012-02-14 5页 pdf 595KB 16阅读

用户头像

is_598501

暂无简介

举报
再读“翻译有机体” 211Crazy English Teachers 再读“翻译有机体” ——《易经》和马克思主义的可通约性 收稿日期:2010-8-31;修改稿:2010-9- 周朝伟 (西北政法大学外国语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3) 摘 要:儒家“五经”之首《易经》被誉为中国文化的总源头,其深刻的“有机体”思想与马克 思主义有诸多的可通约性。结合两者并符号学思想,可以尝试定义“翻译有机体”,进 而探讨演绎翻译哲学的总体思路。 关键词:翻译有机体;《易经》;马克思主义;可通约性;符号学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
再读“翻译有机体”
211Crazy English Teachers 再读“翻译有机体” ——《易经》和马克思主义的可通约性 收稿日期:2010-8-31;修改稿:2010-9- 周朝伟 (西北政法大学外国语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3) 摘 要:儒家“五经”之首《易经》被誉为中国文化的总源头,其深刻的“有机体”思想与马克 思主义有诸多的可通约性。结合两者并符号学思想,可以尝试定义“翻译有机体”,进 而探讨演绎翻译哲学的总体思路。 关键词:翻译有机体;《易经》;马克思主义;可通约性;符号学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10)12-0211-5 doi:10.3969/j.issn.1006-2831.2010.04.XXX 1. 引言 《“有机体”思想在翻译教学中的运用》 (周朝伟,2010:191-195)、《“翻译”为什 么可以称为“有机体”?》(周朝伟,2010: 172-178)、《解析“翻译有机体”》(周朝 伟,2010:215-219)等文中提出了“翻译有机 体”概念,并分别从不同角度对“翻译有机体” 进行了阐述。综合来看,“翻译有机体”思想有 三大主要理论依据:《易经》思想、马克思“社 会有机体”理论和洛特曼的“文化符号学”思 想。“翻译有机体”生存的世界不是纯粹的“物 质世界”或“精神世界”,而是超越两者的“符 号世界”。 但是,这些文章还存在不少疑点:首先, 《易经》思想到底和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 在解读“翻译”方面到底有多少相通之处?其 二,“有机体”思想似乎是一个无所不包的思想 体系,因为任何一个体系似乎都可以称为“有机 体”,不只是“翻译”系统可以,“文学”系 统、“哲学”系统、“文化”系统甚至整个“宇 宙”系统等也都可以称为“有机体”,如此看 来,“翻译有机体”思想似乎有大而无当之嫌; 其三,把“翻译”系统定义为“有机体”,其本 质就是该系统的这个历史,显然这种解释有些抽 象,远没有“语言活动”、“文化交流活动”、 “文本活动”等此类的“翻译”定义更为形象、 可感。针对此三大问题,笔者尝试对“翻译有机 体”进行再解读。 2.《易经》与马克思主义 《易经》是儒家的“五经”之首,同时又是 道家的圣经之一,形成于中国两千多年前的先 秦;马克思主义形成于公元十九世纪。前者曾被 许多人视为“玄学”,后者是现代中国的主流意 识形态,是一种“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从 表面上看,两者似乎没有什么可通约性,然而两 者在社会性和人文性方面是相通的,同时两者都 包含有丰富的“有机体”思想。 2.1《易经》 周朝伟(2010:172)曾对《易经》主要思想 作过介绍,需要补充的是:本文所指《易经》是包 括“易学”体系在内的更为广义的《易经》思想体 系,包括其深刻的“有机体”思想、“天人合一” 的宇宙思维方式、“阴阳”两大基本范畴、“生生 不息”之谓“易”的根本精神、“保和太和”的核 心精神以及总体哲学思想“一阴一阳之谓道,化生 万物之谓德”(“一阴一阳之谓道”出自孔子所作 “十翼”中的“系辞上”第五章的开篇;“化生万 物之谓德”源于《庄子·外篇·天地》中的“泰初 有无,无有无名。一之所起,有一而未形。物得以 生,谓之德……”“德”指事物的具体形态)。 2.2 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当代中国的主流意识形态。 “‘物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是马克思主义传统教科书中人人耳熟能详的定 教师版64期-论文.indd 211 2010-9-16 10:26:27 翻 译 研 究 212Crazy English Teachers 义,但是推敲该定义却发现其中有问题:“精 神”的存在也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用通俗 的话来讲就是“‘精神’不是哪个人说让它存在 它就存在,不让它存在它就不存在的”。也就是 说,“精神”也是一种客观存在,那么,“精 神”就等同于“物质”了。如果说这里的“客 观”指的是“物质”,那该定义岂不成了毫无意 义的循环定义?同样,“世界统一于物质,物质 是第一性的,精神是第二性的,精神对物质有能 动的反作用”也是马克思主义传统教科书中的经 典论述,运用到社会研究领域就是“社会存在决 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能动的反作 用”。作为马克思主义重要组成部分的“社会有 机体”思想却长期得不到重视,直到20世纪90 年代以来,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才开始受 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如杨耕(1994:27-34)、 孙承叔(1999:71-78)、韩震(2001:75- 77)、孟庆仁(2003:69-72)、郭湛和王文 兵(2006:23-29)等学者对马克思“社会有机 体”理论进行了一系列的阐述。 人的“意识”是宇宙演化到一定阶段从而 产生了“人类”之后的产物。换言之,人的 “意识”和外部世界这个所谓的“物质”根本 不是同一个层次的概念,两者相提并论恐怕凸 显的是人类的狂妄自大。到底“物质”能否决 定“意识”(精神)暂且不论,首先来看马克 思(1818—1883)主义的几个重要理论来源, 如德国的古典哲学,其代表有康德(1724— 1804)、黑格尔(1770—1831)、费尔巴哈 (1804—1872);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其代 表有圣西门(1760—1825)、傅里叶(1772— 1837);以及对于马克思主义形成的重要影响 因素,如欧洲启蒙运动的三大思想家孟德斯鸠 (1689—1775)、伏尔泰(1694—1778)、卢 梭(1712—1778)和达尔文(1809—1882)的 进化论。众所周知,18世纪是欧洲的启蒙运动时 期,被称作“理性的时代”,是从神性回归人的 理性的时代,其思想启蒙的重要武器之一就是中 国的儒家思想。对照以上人物的历史年表,三大 启蒙思想家姑且不论,康德、黑格尔、圣西门和 傅里叶也是生活于这个“理性时代”,马克思、 费尔巴哈和达尔文都生活于19世纪即“理性时 代”之后。由此可以看出:无论是马克思主义的 主要作家马克思,还是其理论主要来源的其他重 要人士,都受到过中国儒家文化的重要影响,而 《易经》是中国文化中儒家的五经之首,谁能断 然否认马克思受过《易经》思想的影响呢?即便 《易经》思想不是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 作为马克思主义的一个“亲体”或“亲体的亲 体”总还是非常可信的。这样看来,马克思“社 会有机体”思想和中国传统文化有一定的血缘关 系,许多人认为马克思主义起源于《易经》也并 非空穴来风,至少《易经》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 源头或源头的源头之一。 在马克思主义中,“社会存在”和“社会意 识”是一对辩证关系,两者的对立统一推动整个 社会的发展变化。这里存在的问题是:到底“社 会存在”是不是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 识”对“社会存在”只是起能动的反作用?如果 是,这与“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的说法是 一致的。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矛盾”学说来解释 就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一个“矛 盾”统一体,“矛盾”的相互作用与相互转化推 动社会的发展。而中国对“矛盾”一词的传统解 释“相互冲突和对立的双方”,“矛盾关系”就 是“相互对立和冲突的关系”,那么它们之间除 了对立和冲突之外还有什么“转化”可言呢?直 到“矛盾的转化”被理解为“对立双方力量的此 消彼长”等才使得关于“矛盾”的矛盾得到解 决。可见,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过程中, 如果不是因为对该概念的翻译出了问题,就是汉 语中“矛盾”的含义得到了引申。如果把“矛 盾”学说中的“矛盾”换称为“阴阳”,这个问 题就可以轻易地化解掉了,因为“一阴一阳之谓 道,化生万物之谓德”。同时,这时的“社会 存在”和“社会意识”就不再是谁决定谁的关 系,而是阴阳相互作用和相互转化的关系,因 为“阴”决定不了“阳”,“阳”也决定不了 “阴”。同时,“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中 也分别有积极(主导、强势)成分(即“阳”) 和消极(服从、弱势)成分(即“阴”)之分, 这就是所谓的“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即 “阴”中又可分出“阴阳”,“阳”中也可分出 “阴阳”。这样一来,本段开头提出的问题就得 到了一个否定的回答。 马克思主义哲学传统教科书中关于“物质” 和“精神”的经典论述是:“世界统一于‘物 质’,‘运动’是‘物质’的存在形式,‘物 质’和‘运动’是不可分的,‘精神’是在‘物 质’的基础上产生的,对‘物质’有能动的反作 教师版64期-论文.indd 212 2010-9-16 10:26:27 213Crazy English Teachers 用”。这里的“精神”指的仅仅是“人类”的 “精神”。如果转变思路,把“运动”或者说 “生生不息”看作是宇宙的“精神”,把“人” 的“精神”看做是“宇宙精神”的“产物”或者 说“一部分”,那么“精神”和“物质”就变成 了可以相提并论的同一层次的概念,同时就会对 有关事物进行全新的解读:宇宙万物都是“精 神”和“物质”的统一体,“精神”和“物质” 的相互作用推动整个宇宙的不断演化。其他的 “精神”诸如人类的“精神”可以看作宇宙精神 的其中一种表现形态,人类社会的发展来自“精 神”(即“社会意识”)和“物质”(即“社会 存在”)之间阴阳互化,人类社会的具体形态 就是这种阴阳互化的结果——这和《易经》思想 “一阴一阳之谓道,化生万物之谓德”是一致 的,因为“物质”的英文“matter”词源就是指 “母亲”(mater),在《易经》中“母亲”就 是“坤”即“阴”;“精神”在《易经》中可指 “父亲”也就是“乾”即“阳”。这样一来,不 但可以化解“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之间的 矛盾,同时也对《易经》中的“阴”、“阳”概 念进行了现代化。这样一来,上一段开头提出的 问题就有了:“社会存在”根本决定不了 “社会意识”,“社会意识”也不只是对“社会 存在”起能动的反作用,两者是相互依存、相互 转化的“阴阳”关系。以此类推,“世界”不能 统一于“物质”,因为“世界”本是“物质”和 “精神”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并不断发展的统一 体,也就是广义的“有机体”。 3.“世界”的划分与“信息 体”的结构 张玉能(2005:95-99)曾从文学角度把 “世界”划分为“三重”——“物质世界”、 “精神世界”和“符号世界”,其中“符号世 界”指经人的思维而“文本化”(或可称为“对 象化”)后的“世界”。在此,不妨将“符号 世界”的概念推而广之,同样也可以把康澄 (2005:42-45)和郭鸿(2006:3-9)谈到的 洛特曼“文化符号学”中“文本”概念推而广 之。结合上一部分的讨论可以看出:脱离“生生 不息”这个宇宙“精神”的纯粹“物质世界”或 脱离“物质世界”的“精神世界”都是不可想象 的——整个“世界”就是“物质”和“精神”相 统一的“世界”即“符号世界”,其中任何一级 系统、或子系统都是“信息体”即“文本”,也 就是“主体”。换言之,“符号世界”就是超越 了“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世界”,是 “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相统一的“完整的 世界”。这样一来,马克思主义的“物质”概 念在此“符号世界”中就可定义:“物质”是 “信息”的“载体”;“精神”就是“信息”。 “‘物质’和‘精神’不可分”就成了“载体” 和“信息”的不可分,也就是说“信息体”是 “载体”和“信息”的统一体。即使是非常抽 象的“思想”也有它的结构和表现形式,这种 结构和表现形式就是“载体”,“思想”就是 “信息”。在此“符号世界”的定义下,“有机 体”、“信息体”、“符号”、“文本”和“主 体”等概念是同一的。 结合“信息体”概念和阴阳理论,现尝试解 读“人”这个“有机体”。人的发展变化就是在 人的“精神”和“物质”相互作用下进行的。 这里的“精神”活动大致相当于“心理”活动, “物质”活动大致相当于“生理”活动,“人” 的“心理”(“阳”)和“生理”(“阴”)的 统一构成一个完整的“人”,两方面任缺其一都 是无法想象的。同时运用“阴中有阳,阳中有 阴”的思想来解释“人”就是:“心理”这个 “阳”总体来说包括“情感”(“阳”)和“理 智”(“阴”)两大方面,“心理”就是这种阴 阳的统一。“生理”这个“阴”解释起来比较 复杂,比如任何一项生理活动占主导地位时该 活动系统就是“阳”,其他系统就是“阴”, 如进餐时消化系统就是“阳”,其他系统就是 “阴”;走路时运动系统就是“阳”,其他系统 就是“阴”,以此类推。可见,无论是“生理” 还是“心理”都是复杂的“阴阳”统一体。但问 题是:“生理”是纯粹的“物质”吗?如果把 “生生不息”看作“精神”的话,“生理”活动 是“生命体”这块“物质”(“阴”)在“运 动”(“阳”)啊!显然,该问题的问题出在认 为“没有运动的物质能够存在”这一点上。这恰 恰反映出“精神”和“物质”是不可分的。同时 来看“心理”,“心理”活动是“精神”活动 吗?如果是肯定的回答,显然问题出在认为“脱 离‘物质’的‘精神’是能够单独存在的”。众 所周知,人的“心理”(“阳”)活动是“神 经”(“阴”)在“运动”(“阳”)。换言 教师版64期-论文.indd 213 2010-9-16 10:26:28 翻 译 研 究 214Crazy English Teachers 之,“神经”(“阴”)的“运动”(“阳”) 产生了“心理”即人的“精神”(“阳”);人 的“生理”(“阴”)活动除了“细胞”等之类 的“新陈代谢”(阴阳变化)外,也主要是靠 “神经”(“阴”)“活动”(“阳”)来协调 的。可见,是“神经”的“活动”把“生理”和 “心理”联系在一起。也就是说:“生理”和 “心理”并没有截然的界限,两者是统一的。如 果换用“信息体”来解释人的“精神”就是:由 “神经”(“阴”)的“运动”(“阳”)产 生的“精神”(“阳”),其结构、表现形式 和呈现出来的状态就是“载体”,其内涵就是 “信息”。至于“先有‘心理’还是先有‘生 理’”,对于人来说,实属“先有‘鸡’还是先 有‘蛋’”之类的问题,任何单项选择都会陷入 逻辑悖论。 根据《易经》的“阴阳”理论可得知:世界 是“阴阳二气”化生出来的,“阳”就是“生生 不息”的宇宙“精神”,“阴”就是宇宙实体这 个“物质”,生生不息的宇宙万物(即宇宙中各 个层面的系统)都是由“精神”和“物质”组成 的统一体。人类社会是由马克思所言的“社会意 识”这个“阳”和“社会存在”这个“阴”不断 运化的结果,人类社会中的“翻译系统”也应该 是由“翻译意识”这个“阳”和“翻译存在”这 个“阴”不断运化的结果。 任何一个层面的“系统”都是一个“有机 体”,是由最基本的单元(不妨称其为“细 胞”),由最基本单元组成不同等级的类似“组 织”、“器官”之类的功能结构等,组合起来的 有机体系。“细胞”可以称为“主体”,“组 织”、“器官”等或可称为“主体群”。“主 体”是由“主体的物质载体”和“主体精神”构 成的“阴阳”统一体。“主体群”是由“主体群 的物质载体”和“复合主体精神”构成的“阴 阳”统一体。整个“有机体”是由整体的有机体 “精神”和有机体的“物质”载体构成的“阴 阳”统一体。 那么,这里的问题是:如何理解“阴中有 阳、阳中有阴”呢?比如,“主体精神”和“主 体的物质载体”又如何各自分出“阴、阳”呢? 答案是:“主体精神”和“主体的物质载体”中 都有“主导、积极”的成分(即“阳”)和“附 属、配合”的成分(即“阴”),阴阳互化推动 “主体精神”或“主体的物质载体”的发展,且 “阴”、“阳”不可分,因为没有“主导、积 极”的成分也就无所谓“附属、配合”的成分。 同时,这里还有一个问题:是阴阳相互作用 而化生新事物,还是阴阳之间的相互转化呢?显 然,阴阳相互作用化生出的新事物又是一个新的 阴阳统一体,其中的阳和阴都发生了改变,突出 表现为阴阳相互作用,两者的相互转化就是人们 常说的“精神变物质,物质变精神”;而“阴” 和“阳”中的“阴、阳”却发生了变化,原来 处于“主导、积极”的成分(或其中的一些因 素)可能就转化成了“附属、配合”的成分(或 其中的一些因素),原来处于“附属、配合”的 成分(或其中的一些因素)可能就转化成了“主 导、积极”的成分(或其中的一些因素)。之所 以用“可能”一词,是因为它们都具有相对“稳 定”性,某一“阴”或“阳”的成分可能没有改 变但其结构却在发生改变,这时的阴阳主要体现 为相互转化,同时各自之中的“主导、积极” 的成分(“阳”)也在和“附属、配合”的成 分(“阴”发生相互作用)。可见,“阴”、 “阳”之间的关系存在“相互转化”和“相互作 用”两层含义。 4.“翻译有机体”描述 首先是“‘翻译’到底是什么”的问题, 《“翻译”为什么可以称为“有机体”》(周朝 伟,2010:172-178)一文对此作了系列表述, 该问题的回答涉及到了“现象”和“本质”的辩 证关系。“现象”是人们可感知的、外在的表现 形式和方式,而“本质”是需要在思维中才能把 握的“形而上”。可见,把“翻译”定义为“语 言活动”、“文化活动”、“对话过程”、“选 择”等等,都是从现象方面来定义的。所以,关 于“‘翻译’本质上是……活动”之类的定义 不是下定义者的妄断就是错断——“活动”作为 “现象”怎么能是“本质”呢?这样看来,需要 对“翻译”重新下定义。笔者尝试定义如下: “翻译”是一个“有机体”,是由各大翻译主体 构成的功能体系,各翻译主体之间构成多重复 合且相互作用的“阴阳”关系,一方面,每对 “阴”、“阳”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转化,促成各 对中“阴”、“阳”本身的变化;另一方面,每 对“阴”、“阳”之间通过相互作用化生出新的 翻译有机体要素。“翻译”的本质就是“翻译有 机体”的全部历史。 教师版64期-论文.indd 214 2010-9-16 10:26:28 215Crazy English Teachers 但是,上面从“本质”角度对“翻译”下的 定义自然引发出来的一个问题是:“翻译主体” 是什么?《“有机体”思想在翻译教学中的应 用》(周朝伟,2010:191-195)一文中作出了 回答。其中将“原文文本”和“译文文本”等作 为“信息功能‘主体’”在“符号世界”中是容 易理解的,因为其中的每个“主体”都是“信息 体”,是“载体”和“信息”的统一体。“人” 作为“信息体”也比较好理解,“原文”和“译 文”之类的“文本”也是由“形式”(fo rm) (即“阴”)和“内容”(c o n t e n t)(即 “阳”)组成的“载体”(“阴”)以及“信 息”(message)(“阳”)的统一体。各大主 体之间的“和谐”关系的构建也体现出“阴阳” 关系,其中占“主导”地位的要素就是“阳”, 处于“服从和配合”地位的就是“阴”。翻译主 体之间相对稳定的强势、弱势对比关系体现为翻 译主体之间的阴阳相互作用,而强势、弱势的不 断改变则可体现为翻译主体之间阴阳关系的相互 转化。比如:对于译者主体和权力主体来说,译 者如处于相对弱势那么就是“阴”,译者处于相 对强势时就是“阳”,两者之间构成一对“阴 阳”关系,整个翻译有机体中包括多重复合的 “阴阳”关系。 同时,将“社会有机体”看成一种“翻译有 机体”时,其主体是“社会人”;而狭义的翻译 有机体中还包括“信息功能主体”,该主体并不 是“社会人”,而是由人的主体精神凝聚或投射 的“信息体”。这样一来,出现的问题是:“社 会有机体”这个“翻译有机体”能涵盖由五大翻 译主体构成的“翻译有机体”吗?就表面来看, 显然答案是否定的。那么,这种现象如何解释? 此时,如果不对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有机体”思 想进行一定的调整,这种较为广义的翻译有机体 是无法理解的,因为“广义的”就必然要涵盖 “狭义的”。人类社会的生活显然也是所谓的 “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统一体。也就 是说,人类社会生活的世界本身就是“符号世 界”,那么人类社会的主体除了包括政治经济学 意义上的“社会人”之外,还应该包括“人格 化”的事物。这样一来,人类社会这个“翻译有 机体”就没有了“广义”的标签,而是和所谓的 “狭义翻译有机体”等同的了。 5. 结论 综上所述,可以说:“翻译有机体”就是由 翻译五大主体构成的“翻译有机体”,“主体” 之间的“直接交流”是与其他类型的有机体的 共同特征,“主体”之间的“间接交流”是“翻 译有机体”与其他有机体的区别性特征。但是, 得出此结论却有着潜在的危险,如:地外智慧生 命之间如果有类似人类的“间接交流”时,“它 们”之间的这种“间接交流”算不算“翻译”? 地球人如果和地外智慧生命接触时的某种“间接 交流”算不算“翻译”?如果算,地外智慧生命 显然也成了“翻译主体”;如果不算,那么应该 算什么?地球人类如果有朝一日不存在了,宇宙 中出现了更高级的生命形式,那么“它们”之间 存在的与人类相似的“间接交流”能称得上“翻 译”吗?“地球人”显然是宇宙生命发展到一定 阶段的产物,是地球上数亿年生命演化的结果, 难道只有这条生命链条发展到现代人时才有“间 接交流”这种“翻译”现象吗?“翻译”是“地 球人”特有的吗?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还需结 合现代宇宙学思想和生态伦理学思想来进一步讨 论。 参考文献 Steiner, George. AFTER BABEL—Aspects of Language and Translation[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 tion Press, 2001. 郭鸿. 文化符号学评介——文化符号学的符号学[J]. 山东外 语教学,2006(3):3-9. 郭湛、王文兵. 构建和谐的社会有机体[J].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6(4):23-29. 韩震. 怎样理解社会是一个有机体[J]. 教学与研究,2001(1): 75-77. 康澄. 文本:洛特曼文化符号学的核心[J]. 当代外国文学, 2005(4):42-45. 孟庆仁. 论社会有机体及其本质特征[J]. 齐鲁学刊,2003(2): 69-72. 孙承叔. 关于历史单位的哲学思考——兼论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学 说[J]. 东南学术,1999(5):71-81. 杨耕. 论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方法[J]. 学习与探索,1994(1): 27-34. 张其成. 易学大辞典[K]. 华夏出版社,1992. 张玉能. 主体间性与文学批评[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 科学版),2005(6):95-99. 周朝伟.“有机体”思想在翻译教学中的运用[J]. 疯狂英语教师 版,2010(1):191-195. 周朝伟.“翻译”为什么可以称为“有机体”[J]. 疯狂英语教师 版,2010(2):172-178. 周朝伟. 解析“翻译有机体”[J]. 疯狂英语教师版,2010(3): 215-219. 教师版64期-论文.indd 215 2010-9-16 10:26:28
/
本文档为【再读“翻译有机体”】,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