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触电急救

2012-02-10 27页 ppt 752KB 267阅读

用户头像

is_036899

暂无简介

举报
触电急救null用电安全及触电急救常识 用电安全及触电急救常识 实践教学部电工实训中心 一、电流对人体的伤害一、电流对人体的伤害 电流对人体的伤害分为电击和电伤。 电击是指电流通过人体内部,破坏人的心脏、肺部及神经系统、使人出现痉挛、呼吸窒息、心颤和心跳骤停等症状,严重时会造成死亡; 电伤是指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或机械效应对人体外部的伤害,如电弧烤伤、烫伤、和电烙印等。 通常所说的触电事故是指电击而言。按照人体触及带电体的方式和电流通过人体的途径不同...
触电急救
null用电安全及触电急救常识 用电安全及触电急救常识 实践教学部电工实训中心 一、电流对人体的伤害一、电流对人体的伤害 电流对人体的伤害分为电击和电伤。 电击是指电流通过人体内部,破坏人的心脏、肺部及神经系统、使人出现痉挛、呼吸窒息、心颤和心跳骤停等症状,严重时会造成死亡; 电伤是指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或机械效应对人体外部的伤害,如电弧烤伤、烫伤、和电烙印等。 通常所说的触电事故是指电击而言。按照人体触及带电体的方式和电流通过人体的途径不同,触电大体上有以下几种情况: 1)在1000V以上的高压电气设备附近,当人体将要触及带电体时,高电压就能将空气击穿成为导体而使电流通过人体,同时还发生高温电弧,把人烧伤。 2)单相触电是指人体在地面或其他接地导体上,人体某一部位触及单相带电体的事故。 3)两相 触电是指人体两处同时触及两相带电体的触电事故,其危险 性较大。 4)跨步电压触电是指当短路电流经设备接地体入地时,该接地体附近的大地面具有电位。当人在接地体附近,由两脚之间的跨步电压引起的触电事故。 二、影响电流伤害程度的因素二、影响电流伤害程度的因素1、电流大小 通过人体的电流越大,人体的生理反应越明显、感觉越强烈,引起心室颤动或窒息的时间越短,致命的危险性越大,因而伤害也越严重。 2、人体电阻 皮肤如同人的绝缘外壳,在触电时起着一定的保护作用。当人体触电时,流过人体的电流与人体的电阻有关,人体电阻越小,通过人体的电流越大,也就越危险。null3、通电时间长短 电流对人体的伤害与电流作用于人体的时间长短有密切关系。通电时间越长,由于人体发热出汗和电流对人体的电解作用,人体电阻逐渐降低,流过人体的电流也就越大,对人体组织的破坏越加厉害,后果也就越严重。 4、电流频率 电流频率不同,对人体伤害程度也不同,一般来说,常用的50~60Hz工频交流电对人体的伤害最为严重,交流电的频率偏离工频越远,对人体伤害的危险性就越降低,即50~60Hz电流最危险;小于或大于50~60Hz的电流,危险性降低,在直流和高频情况下,人体可以耐受较大的电流值。 5、电压高低 一般来说,当人体电阻一定时,人体接触的电压越高,通过人体的电流就越大。当人体接近高压时,还有感应电流的影响,也是很危险的。null6、电流途径 电流通过人体的途径不同,对人体的伤害程度也不同。电流通过心脏会引起心室颤动,较大的电流还会使心脏停止跳动,这两者都会使血液循环中断而导致死亡;电流通过中枢神经系统会引起中枢神经强烈失调而导致死亡。 最危险的途径是从手到胸部(心脏)到脚;较危险的途径是从手到手;危险性较小的途径是从脚到脚。 7、人体状况 人体本身的状况对于触电对人体的伤害程度有着密切关系。如:性别、年龄、健康状况、心理、精神疲劳等。三、防止触电的技术措施三、防止触电的技术措施1、直接触电防护措施 对于直接触电,所采取的防护措施如下: 1)绝缘 2)屏护 3)障碍 4)间隔 5)安全标志 6)漏电保护装置 7)安全电压null2、间接触电保护措施 对于间接触电,可采取以下保护措施: 1)自动断开电源 2)加强绝缘 3)不导电环境 4)等电位环境 5)电气隔离 四、触电事故现场急救四、触电事故现场急救(一)、迅速脱离电源 1、迅速脱离低压电源 1)切断电源(附图1) 2)割断电源线(附图2) 3)挑拉电源线(附图3) 4)拉开触电者(附图4) 图1 切断电源 图2 割断电源线 null 图3 挑拉电源线图 图 4 拉开触电者null2、迅速脱离高压电源 1)如有人在高压带电设备上触电,救护人员应带绝缘手套、穿上绝缘靴拉开电源开关;用相应电压等级的绝缘工具拉开高压跌落开关,以切断电源。与此同时,救护人员在抢救过程中,应注意自身与周围带电部分之间的安全距离。 2 ) 当有人在架空线路上触电时,救护人应尽快用电话通知当地电业部门迅速停电,以备抢救;如触电发生在高压架空线杆塔上,又不能迅速联系就近变电站(所)停电时,救护者可采取应急措施,即采用抛掷足够截面、适当长度的裸金属软导线,使电源线路短路,造成保护装置动作,从而使电源开关跳闸。 3 ) 如果触电者触及断落在地上的带电高压导线,在尚未确认线路无电且救护人员未采取安全措施(如穿绝缘靴等)前,不能接近断线点8~10m范围内,以防跨步电压伤人。null(二)、简单诊断 1)观察呼吸存在与否。 2)检查心跳存在与否。 3)看一看瞳孔是否扩大。 (三)、对症就治措施 null(三)、口对口(口对鼻)人工呼吸法 人工呼吸的目的就是及时、有效地采取人工的来代替肺的呼吸活动,使气体有节律的进入和排除肺脏,供给体内足够氧气,并充分排除二氧化碳,维持肺脏正常的通气功能,促使呼吸中枢尽早恢复功能,使处于“假死”的伤员尽快脱离缺氧状态,兴奋肌体受抑制的功能,恢复人体自主呼吸。它是复苏伤员的一种重要急救措施。 1)心肺复苏简介 心肺复苏简称CPR(cardio pulmonary resuscitation),当呼吸终止及心跳停顿时,合并使用人工呼吸及心外按压来进行急救的一种技术。 心脏分为左右心房及左右心室, 由右心房吸入上下腔静脉自全身运回含二氧化碳之血液经右心室压出由肺动脉送至肺泡经由透析作用换得含氧之血液再经由肺静脉送入左心房再进入左心室压出经大动脉输送至全身以维持细胞器官组织之生机功能,其中以心脏与脑细胞对氧需要尤殷。 null2)心肺复苏(CPR)的原理及其重要性 CPR的原理:   空气中含百分之八十的氮气,百分之二十之氧气其中包括微量之其他气体而经由人体呼吸再呼出 之空气成分经化验分析氮气仍占约百分之八十,氧气却降低为百分之十六,二氧化碳占了百分之四, 这项分析让我们了解经由正常呼吸所呼出的气体中氧的份量仍足够供应我们正常所需的要求。 利用人工呼吸吹送空气进入肺腔,再配合心外按摩以促使血液从肺部交换氧气再循环到脑部及全身以维持脑细胞及器官组织之存活。  CPR的重要性:   当人体因呼吸心跳终止时,心脏脑部及器官组织均将因缺乏氧气之供应而渐趋坏死,在临床上我们可以发现患者的嘴唇、指甲及脸面的肤色由原有呈现的正常色渐趋向深紫色,而眼睛的瞳孔也渐次 的扩大中,当然胸部的起伏及颈动脉的是否跳动更能确定的告知我们生命的讯息。在四分钟内肺中与血液中原含之氧气尚可维持供应,故在四分钟内迅速急救确实作好 CPR 时将可保住脑细胞之不受损伤 而完全复原,在四到六分钟之间则视情况之不同脑细胞或有损伤之可能,六分钟以上则一定会有不同 程度之损伤,而延迟至十分钟以上则肯定会对脑细胞造成因缺氧而导致之坏死。 null(四)、心肺复苏操作步骤 A:开放气道   保证气道的通畅,维持有效呼吸. B:口对口人工呼吸   在气道的通畅的前提下,做口对口人工呼吸. C:人工循环进行胸外按压,使心脏重新跳动. . A  B  C的顺序安排是符合呼吸、循环生理的,只有气道通畅,吹进的气体才能到达肺泡,连续吹气4次,可使肺泡得到充分扩张和通气,排除积存的二氧化碳,并使血氧合,接着心脏按压,可使氧合血带至全身。 A、 开 放 气 道   将病人平卧在平地或硬板上,当病人有外伤(如骨折等)时,要小心搬动,以免加重伤情。保持病人气道通畅,可用仰头——抬颏(或托颌或托颈)法,使病人的口腔、咽喉轴呈直线,防止舌根、会厌阻塞气道口,方法是操作者一般站或跪在病人右侧,左手置病人前额上用力后压,右手指放在病人下颌骨下沿,将颏部向上向前抬起。 nullnull放开气道 简单诊断 (看、听、试)nullB、 口 对 口 人 工 呼 吸 在保持触电者仰头抬颏前提下,抢救者将患者鼻孔闭紧,用双唇密封包住触电者的嘴,做两次全力吹气,同时用眼睛余光观察患者胸部,操作正确应能看到胸部有起伏并感到有气流逸出。   首先深呼吸,然后吹气2秒再间隔2~3秒依次循环,保证每次胸部抬起;700-1000毫升/次,在这个时间抢救者应自己深呼吸一次,以便继续口对口呼吸,直至专业抢救人员的到来。 nullC、胸外心脏按压 1、患者头、胸处于同水平,最好躺在坚硬平面上。 2、按压位置:胸骨中下三分之一交界处。 3、下压3.5-4.5厘米,按压时手指不得压在胸壁上,以免引起肋骨 骨上。抬时手不离胸,以免移位,垂直按压,以免压力分散。 4、按压与放松时间相等,用力均匀,每分钟按压100—120次,直 至恢复心跳呼吸。nullnull(五)、心肺复苏操作标准 1)单人操作标准 ⑴先把触电者放平,头往后仰70~90度,形成气道放开,正确人 工吹气2次 ⑵然后进行单人正确胸外按压15次 ⑶再进行单人正确人工吹气2次 ⑷连续进行正确胸外按压15次,正确人工呼吸2次(既15:2)的 四个循环 null2)双人操作标准 ⑴先把触电者放平,头往后仰70~90度,形成气道放开,正确人工吹气2次 ⑵然后进行双人正确胸外按压5次 ⑶在进行单人正确人工吹气1次 ⑷连续进行正确胸外按压5次,正确人工呼吸1次(即5:1)的十二个循环 null(六)、复苏后的特征 触电者救活以后,其特征表现为:能自主呼吸,心脏恢复跳动,瞳孔缩小,颈动脉恢复连续搏动。(七)成人与婴儿及儿童的急救方法比较(七)成人与婴儿及儿童的急救方法比较(八)、急救注意事项(八)、急救注意事项1、 “急救”要尽快的进行,不能只等候医生的到来,在送往医院的途中也不能中断急救。 2、 生命支持(BLS)的“黄金时刻”:在死亡边缘的患者,BLS的初期4~10分钟是病人能否存关键的 “黄金时刻”,决定着抢救程序是否继续进行活的最。每延误1分钟,室颤性心搏骤停的存活率便降低7%--10%;若有‘第一救护者’,心搏骤停的存活率可显著提高。 3、触电者真正死亡会出现以下5个特征: ⑴心跳、呼吸停止 ⑵瞳孔放大 ⑶尸斑 ⑷尸僵 ⑸血管硬化 如果5个特征有一个尚未出现,都应视为触电者为“假死”,应坚持抢救。五、结 束 篇五、结 束 篇(一)、历史回顾 50年代美国医生彼得·沙法(Peter Safar)教授等重新发表了口对口吹气术。 1960年,考恩医生(Kouwenhoven)等人观察用力在胸外按压,可以维持血液循环。 沙法与考恩确认了口对口吹气和胸外心脏按压术联合应用技术的合理性。 沙法结合两种方法,奠定了现代CPR的基础。 *40年来CPR在全球风靡,美国普及7000万人次; CPR带来的希望,欧美平均每天能挽救1000例院外心搏骤停者; 中国电力部门从50年代中期开始进行人工呼吸为主的救护培训,70年代开始CPR普及,在触电抢救上取得了成就。 《国际CPRECC指南2000 》2000年2月在美国达拉斯定稿,2000年8月15日,在美国心脏协会主办的《循环》杂志上颁布。 2005年1月对《CPR与ECC指南2000》作了修订,称为《国际CPR与ECC指南2005》,并将于2005年11月在美国《循环》杂志上以100页的篇幅面世。该指南凝集了全球110个国家、地区icu.cn'>医学专家的心血。null(二)、救护后的处理 1、拨打120电话求救。 2、在专业医护人员未到场之前,保持复苏后的触电者周围空气流通。 3、在专业医护人员未到场之前,应注意对复苏后的触电者采取保暖措施。 4、在专业医护人员未到场之前,尝试帮助复苏后的触电者恢复意识。 5、在专业医护人员未到场之前,随时留意复苏后的触电者的情况。 6、在专业医护人员到场之后,应对医护人员说明第一急救过程及触电者的受伤情况等,以便医护人员迅速有效地了解触电者的受伤情况等,做出最快速地、最专业的判断对触电者进行最有效的救护治疗工作。
/
本文档为【触电急救】,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