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80-90年代日本经济危机的文章

80-90年代日本经济危机的文章

2012-02-01 32页 doc 143KB 49阅读

用户头像

is_192037

暂无简介

举报
80-90年代日本经济危机的文章牛刀:2013年上海丈母娘要纷纷跳楼 2012-01-17 记者:你的很多观点和看法很多都是发表在微博或者博客,而且它们在网络上都很火,这个时候,怎么会想到要花那么多时间去出一本书呢?   牛刀:我原来是中国最早一批写博客的人,现在活跃的还有很多人,包括老徐、韩寒、李承鹏,他们都是当时第一批写博客的。当时一直是用博客来发表自己的意见、观点和看法,后来我觉得博客这个工具很难系统的理论阐述你自己全部的观点,往往(最后只能是)一个观点发表出来,很多网友看到这一个观点后,他会依据这个观点来做一些市场上的操作,这往往是比较片面的。...
80-90年代日本经济危机的文章
牛刀:2013年上海丈母娘要纷纷跳楼 2012-01-17 记者:你的很多观点和看法很多都是发表在微博或者博客,而且它们在网络上都很火,这个时候,怎么会想到要花那么多时间去出一本书呢?   牛刀:我原来是中国最早一批写博客的人,现在活跃的还有很多人,包括老徐、韩寒、李承鹏,他们都是当时第一批写博客的。当时一直是用博客来发表自己的意见、观点和看法,后来我觉得博客这个工具很难系统的理论阐述你自己全部的观点,往往(最后只能是)一个观点发表出来,很多网友看到这一个观点后,他会依据这个观点来做一些市场上的操作,这往往是比较片面的。所以,后来我就有一个写书的想法。   记者:《牛刀说:我们怎样过上好日子》算是你的第一本书?   牛刀:不是的。我出版的第一本财经书是《穷人通胀,富人通缩》,是针对中国经济泡沫写的第一本。我在里面做了一些关于货币、人口和房地产供给的大量调查以后,作出了大胆的预测——也就是2012年中国房价泡沫要破灭。这本书当时出来以后开始还没热销,那几个月的销量并不大。但是,到了2011年10月份以后,销量爆增,大家都找这本书看——很多人都感觉到房地产要出事,穷人通胀,就是穷人怕通胀。富人通缩,就是富人怕通缩。中国的经济已经产生裂变了,它把一个经济体裂变成几大块,把富人搞的更富,穷人搞的更穷。富人更富后,对生活对资产产生的不是幸福感,而是恐惧。穷人更穷后,没有能力消费。这个经济体肯定会出问。   我写的第二本财经书是《中国通胀世界通缩》,这本书因故延迟出版了。第二部财经书是在全球经济的视角寻找中国经济的再定位,因为正值中国加入WTO十周年,胡锦涛主席很关心这本书的出版,所以,做出了很多修订,延迟出版了。   《牛刀说:我们怎样过上好日子》是第三本财经书。如果对我前面两本书有了解的读者,读起第三本书就更加了解和清楚资产价格的走势,在跨期配置稀缺资源方面就不会出现大的失误。   记者:这种情况一直持续的话,将会发生什么?   牛刀:这种经济体最后的结果肯定有一个泡沫破灭的过程,而且在全球经济史上我们看到最早的地产泡沫是拉美,随后是越南和韩国,最后才是日本、香港到美国这十年房价泡沫破灭。这个泡沫破灭过程当中,和中国、日本、美国三国对比,我在《穷人通胀富人通缩》那本书全部进行阐述,包括中国的人口结构。   记者:可以看得出,因为第一本书的成功让你有更多的信心来写新的书。   牛刀:我刚才说了,这是一个系列的写作计划。第二本写的是《中国通胀,世界通缩》——就是在全球经济体当中,中国的经济怎么融入世界经济当中,然后我们有哪些优势,我们有哪些弱势,我们面对什么样的危机,我们有哪些机会。我主要就是写全球经济、国际金融的。但是这本书还没有出来,在时间顺序上它早就完成了,但是因为我们大家所知道的,我们国家出版业审查严格,所以我那本书做了很大的改动,做了很大改动以后,它就成为第三本书了。如果按照最初的顺序,三本书连贯起来看是这么一个过程:第一本是写中国国内的经济,目前我们应该怎么办;第二本写的是全球经济和中国的机会,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的情况;第三本是老百姓应该怎么过日子,最后归根到底还是归根到老百姓上。只有民富,才会有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和长期繁荣。   记者:也就是说现在我们看到的《牛刀说:我们怎样过上好日子》你更多的是关注民生?   牛刀:原来很多人谈民生,我认为中国这个时代已经不是一个谈民生的时代,是要谈一个民富的时代——怎么样保护老百姓的资产。但是,你也看到了,我们老百姓的资产在股市上跌的差不多,房市上也一样,你们现在没感觉到,我是感觉到了,在房市上的危机比在股市上的危机要大若干个N倍。   我预期很多事情会发生:   一是上海丈母娘出现跳楼。2013年,因为很多楼盘价格腰斩,2010年逼女婿买房的丈母娘没有脾气。我所熟知的一个朋友,被丈母娘逼着拿出全部家当买了一套房,280万,现在同样的房子挂牌价只有220万。我预期那样的房产明年会跌破200万,那其实就有80万不见了。现在整天回家就叹息,称自己的财富被“高位截瘫”。上海丈母娘再也不说话。我安慰他说,使用价值并没有变。 二是白领家庭纷纷断供。许多白领家庭原本就没有购房实力,七拼八凑的交齐首付,现在什么生活成本都上升,薪水日渐缩水,月供却越来越多,利息也越来越高。如果跌破了首付,那他供房有什么意义呢? 但是,很多人都认为房价以后一定会涨,因为有刚需存在。现在哪里还有什么刚需呀?有实力的家庭,把孙子一辈的房子都买好了,没有实力的家庭,再降价也买不起。 唯一的办法就是托住房价继续涨,那么,只要再涨5%,商业银行要拿出10万亿,试问,商业银行有多少十万亿?那唯一的办法就是印钞,然后是货币崩溃,不可能的事啊。   三是房地产商大量破产。很多开发商之所以躲不过这一劫,就是对政府救市心存幻想。因为有2008年救市在先,不妨再来第二次。从目前来看,救市的迹象一点也没有,也根本无法救市,货币几无松动的迹象。就是松动,也不敢再往房地产上投放;即使投放,没有20万亿给房地产,就无法拉动房价。开发商的纷纷破产实际上是自找的。   四是炒房客纷纷跳楼。炒房客根本就不相信房价会下跌,举债炒楼。现在被套住了。尽管如此,他们还一如既往寄托政府救市,迎来房价又一轮暴涨。结果可想而知,连续三年的下跌是他们始料不及的。从日本房价泡沫破灭的时间推算,从2013年开始,大量炒房客开始跳楼。   五是建材钢材水泥行业大洗牌。这些行业依托房地产业而生,这次将反受其累。   记者:现在还没到那个点?   牛刀:还没有到那个点上,2012年是房价泡沫破灭,很多楼盘会跌回原形。2013年要普跌,也就是三四线城市开始补跌。因为泡沫都要破的。泡沫破灭后,会有一个市场自动修复的过程,这个过程日本花了五年,我分析中国最少三年。   记者:你个人觉得未来中国的房价大概要跌到一个什么程度?   牛刀:中国太大了,所以很难概况一下。上海、北京、深圳、广州的郊外2011年已经开始下跌了。货币传导房价上要一年的时间,跌到什么程度,要看2012年一二线城市的市场表现。什么资产都有价格高的时候,价格低的时候,老百姓不要在高位抢东西。   记者:不过,有人曾说北京四环以内很难降下来。   牛刀:这个都是假的。举个例子,虽然它不是北京的。上海的内环,郎咸平买一套房,将近1300万,现在挂的牌是898万,在徐汇区中心地段。上海很多人是租房子,我的一个朋友时寒冰,他租的是总价1400万一套的公寓,他一个月的租金1万块钱,也就是说(房东)用租金来收回他的投资要花110年。在国际上,公认的这种租金和房价比是20-30倍,也就是30年之内收回租金房价是合理的,但是我们中国高出了3倍。上海我租住的房子(总价)是650万的,但是我一个月的房租只要5600块钱,(房东)要100多年才能收回租金。如此这样,你说房子的价值在什么地方?   第二个房价跟城市居民的收入应该有一个比例的,3到6年的家庭收入买一套三房,是合理的房价。我们不相信这些规律,也不相信你的租售比,也不相信空置率,这不是混蛋的事吗?2009年,2010年,人都发疯了,只要是房子就抢,不管多少价格。而且还有一帮误打误撞的普通老百姓在2010年把父母亲的钱全部拿过来交个首付,变成自己的钱。所以我们最大的担心是房地产最后出现的危机,要危及很多的家庭。开发商和炒房客亏就亏,没有什么关系,他们有的是资产。关键是不要伤及无辜百姓。政府大量建设保障房,其实也在准备这些家庭万一住宅出了问题,就有住房可以过渡了。   记者:房地产市场中,有没有一种规律可供大家预测?   牛刀:我给大家讲这么几个规律,我考察过美国的道琼斯指数,日本的日经指数和香港的恒生指数,从这三个指数和房价下跌的时间点。从1989年开始,日经指数从4万点跌到1.4万点,只花了一年的时间,1989年日经指数下降见底是房价下降的开始,1990年、1991年、1992年、1993年、1994年日本房价连跌五年,而这五年当中日本的日经指数连涨五年,一直涨到3万点。   美国的道琼斯指数,最高点是1.46万点,在房价下跌的第一年见底,到9400点,现在从9400点用了三年的时间涨到1.23万点,都是房价在下跌,指数在上涨。香港恒生指数是一样,1996年见底,1997年开始上涨,一直涨到2000年,涨了四年。这四年当中是香港房价大跌,跌到了68%。   中国是不是这样走我不知道,我只是拿其它国家或者地区的房价泡沫破灭的情况和他们股市的表现做一个对比。我们应该有初步的轮廓,经济都有规律的,这些规律都是相似的,而且这种规律是人类社会在经济生活当中总结出来的,它与某些东西是一种真理,所以我们在这种规律当中还是应该摸索出我们共同的特点。   记者:你是三剑客年龄最长的,也被那两位看成是最能坚持的一位,你自己做研究,动力到底是来自于哪里?   牛刀:倒不是,他们也在坚持。我原来都是做企业运营或者做媒体,接触市场上的东西比较多。偶然的机会大家凑到一起,但是这个事情是国家一个大事,住房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利益,整个住房的体系一破坏,整个国家产生改革。中国历史上有三次土改,一次是毛泽东时代的打土豪分田地,一个是邓小平时代的分田到户为标志的,都推动了时代的进步,改善了当时的生产关系,解放了生产力。现在面临是第三次“土改”了,这次的落脚点一定要取消或者降低交易税费,增收资源税费,其他国家对资源税征收的很厉害。什么叫资源税呢?土地属于资源,这个是要征税的,才能整个平衡中国社会的财富,大家都有一套房子,这套房子的资产是大家主要的资产,这套房子大家都有份,要平衡这方面整个社会才能平稳运行,经济才能平稳运行。一旦个人的房产暴涨暴跌这个社会会发生变化,历朝历代都是这样,其它国家是经济危机,中国是社会动乱。当时我们包括建海、寒冰在这方面投入很多精力研究房地产,其它国家都是这样,中国就特殊一点吗?把数据全部找到,再理清这里面的规律,很简单,都是一样,只不过时间节点不同,只要搞准了房价泡沫最后一定破灭(这个道理)。我们讲软着陆都是大家的心态,其实房价泡沫没有一个是软着陆,全是泡沫破灭。   记者:国家调控之下没有软着陆的可能?   牛刀:调控也是逼出来的。各国政府对待房价泡沫解决的方式不同,日本是发布《土地融资限令》,不给涉及房地产的交易提供一分钱贷款,房价泡沫破灭;中国香港采取的是向市场“三年提供8.5万套公屋”,香港随后四年大跌68%。中国太大,采取的是两种方式,一是限购,二是三年提供3000万套保障房。别说3000万套,有1500万套保障房推出来,房价泡沫立马破灭。没有什么软着陆。   记者:国家会不会托一下?   牛刀:托不住,我讲个简单的数据给你听,2011年有的民间机构把北京的土地和房产的总值做了一个评估,有180万亿人民币,可以买下整个美国的土地和房产。也就是说,房价每涨1%,就需要1.8万亿人民币的货币支撑,那北京有房产的人都富了,全国民众都要承受通胀。怎么可能继续?我认为,指望政府再托市可能只是开发商的一厢情愿,政府不会这么做。做了也只能托住一时,长久必崩。 日本的房价贵吗? 2011年02月23日 14:09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在中华民族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日本民族始终是一个伴随在左右的邻居和参照系,这两个民族之间的相互学习、和平友好和战争伤害,有相当部分都进入了彼此的民族记忆。现今世界上,很难找出两个国家人种、地理、生活习俗和文化传统如此接近,心理距离却如此之远的例子。对中国而言,日本是一个貌似熟悉的邻居,关于日本的话题占据了中国人对外言论的相当部分,而另一方面,民间对日本的真实了解既不全面更不深入。 中华民族要实现伟大的复兴就要学会学习其他国家和民族的优秀成果,对我们这个熟悉又陌生的发达邻国,最好的学习态度就是从了解开始。这也是我们开办这个栏目的想法。 本报记者刘武作为访问学者在日本生活了两年,他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就是想向读者展示一个全面而真实的日本。 从日本回来后,朋友们问的最多的一个问题就是日本的房价贵吗?比北京贵还是比北京便宜? 总体上来说,日本的房价当然是贵的。尤其是在上世纪80年代末日本泡沫经济顶峰时,日本的地价是全世界最贵的。据说当时全东京的地价总和居然超过了整个美国的地价总和。因此,当时日本社会最疯狂的一个说法是:卖掉东京,然后买下整个美国……遗憾的是这种“伟大”的设想日本人还没有来得及去实现,泡沫经济就开始全面崩溃,股市暴跌,地价也大幅下降,日本经济从此进入20年的停滞期。 日本现在的房价和那时相比下降了大约40%。现在日本大都市的高档商品房,像东京、大阪、横滨等每平方米的价格大约为70万日币(约合人民币5.6万元)。但日本高档商品房的面积一般都在70平方米至100平方米之间,很少超过100平方米的,这样一套房的总价格一般都控制在5000万日元左右,这个价格对于夫妻都工作的家庭来说,通过贷款还是能比较容易买下的。 日本的年轻人结婚后一般都会独立生活,很少和父母一起住。刚结婚的年轻人开始都是租房住(租一套两居室月房租10万日元)。一般工作10年后才会开始考虑买房。工作10年的人月工资基本可以达到35万日元,如果是在大公司还会更高些。日本买房首付一般为房价的20%,如果是一套总价为5000万元的高档商品房,首付就是1000万日元,这对工作了10年的小两口基本都付得起。剩下的4000万日元用银行的贷款。 日本银行的购房贷款通常会把还贷期做得很长,一般是到贷款人70岁时还清。这样每个月的还贷基本不会超过10万日元(和过去租房的付出差不多)。这对夫妻收入达到70万日元的家庭来说不算是什么太大的负担,更不存在因为买房还贷而降低生活质量的问题,从这个角度来讲,日本的房价就不算太贵了。 如果不是大都市,房价就要便宜一半。同样是70平方米的房子,如果是在东京市郊,房价大约就是3000万日元,这对工薪阶层来说就可以更轻松地购买了。 任何一个社会,个人收入总是有上、中、下之分,中、上收入的人可以买得起商品房,但对低收入者该如何解决他们的住房问题呢?日本采取的办法是由政府投资建“公营住宅”。这类“公营住宅”的面积通常只有30平方米至40平方米,但设施齐全。“公营住宅”只面向低收入家庭,只有年收入低于278万日元的两口之家、年收入低于316万日元的三口之家、年收入低于354万日元的四口之家、年收入低于392万日元的五口之家、年收入低于430万日元的六口之家才有资格申请“公营住宅”。 “公营住宅”只租不卖,如果符合条件申请的人多于房源,就采取抽签的方式来决定谁能租到“公营住宅”。 “公营住宅”的房租与民间不动产公司的租赁房相比要低得多。有趣的是每套公房的房租因入住者的收入多少而定,在每年规定的日期内,入住公房者都要向政府申报收入,政府根据入住者上一年的收入情况定下一年的房租标准(收入申报属实与否在日本都有相关法律制约)。 笔者的一位朋友就住在东京最大的一处“公营住宅”,笔者曾到他家做客。32平方米的房子虽说挤点儿,但设备齐全,卫生间、浴室、厨房等设施都很好,月租金只要1.29万日元,同样面积的民间住宅起码是这个数字的五六倍。后来,这位朋友的收入有所增加,但由于有了小孩,仍属于低收入家庭,房租在很长一段时间都维持在3万日元以下。 转】真实的日本房价 (黄昌浩)    发表于 2011年09月29日 据日本“国土交通省土地?水資源局地価調査課”今年3月23日公布的权威数据:      个人感觉日本的房价真是够低,地价高的集中在少数大城市的少数区域,这里用各主要城市的“住宅地の平均価格”供大家参考         先看看房价高的——最高的东京市中心千代田区一楼盘出价为3270000日元/平米,约合23.7万元/平米,商业用地最高有千万日元每平米的,确实高的惊人,不过地方城市的地价都相当平和,而且首都区的市民收入比地方高出几倍之多。      以下是日本地价前20高的城市,看得出来,地价高的均是东京的卫星城加上大阪市一地。      排名 城市名 标准地数(楼盘数的意思) 平均价格(日元每平米)   1 东京都23区 853 530,500   2 武蔵野市   22 482,300   3 三鷹市    33 364,800   4 小金井市   21 327,800   5 調布市    44 326,200   6 国立市    13 322,100   7 浦安市    23 320,300   8 狛江市    13 314,200   9 国分寺市   19 301,800   10 芦屋市 23 297,500   11 府中市    51 290,900   12 西東京市   33 273,600   13 大阪市 238 259,500   14 川崎市    197 247,900   15 蕨市     8 243,600   16 立川市    30 243,300   17 西宮市 106 240,500   18 小平市    41 236,300   19 和光市    12 231,000   20 市川市    70 230,600      平均地价23万相当于人民币16600元/平米      而其他主要城市的地价就参差不齐,京阪名三地偏高,而边远地区就很低,以下列出楼盘数50以上的日本城市房价      城市名(平假名我改过来了) 标准地数 平均价格(日元每平米)   横浜市    571 218,900   名古屋市 375 166,300   札幌市 331 68,700   神戸市 311 150,900   仙台市 240 70,700   京都市 237 214,700   広島市 211 112,000   福岡市 205 120,900   千葉市    179 124,400   琦玉市  176 192,100   北九州市 146 63,900   堺市 144 139,500   八王子市   129 120,500   新潟市 110 63,700   相模原市   107 157,000   町田市    94 161,300   熊本市 93 73,800   船橋市    92 151,100   浜松市 86 78,900   大分市 86 60,100   岡山市 85 69,300   柏市     82 122,500   静岡市 81 124,200   姫路市 81 76,100   松戸市    80 145,800   鹿児島市 80 102,600   川口市    79 190,600   宇都宮市 76 77,200   横須賀市   75 137,300   倉敷市 75 55,100   磐城市 75 40,900   奈良市 71 100,800   岐阜市 70 73,200   福山市 70 57,500   金沢市 69 90,800   藤沢市    68 196,300   四日市市 68 54,300   尼崎市 67 209,600   東大阪市 67 164,400   富山市 66 49,800   長崎市 65 65,400   秋田市 65 50,500   枚方市 64 142,600   宮崎市 62 59,800   吹田市 61 215,000   高松市 59 70,400   豊中市 56 213,700   豊田市 56 97,200   岡崎市 55 101,200   和歌山市 55 77,700   春日井市 54 98,500   所沢市    53 174,000   長野市 53 64,700   郡山市 53 55,200   市原市    53 52,500   下関市 53 47,500   宝塚市 52 160,500   川越市    52 150,100   松山市 52 102,500   大津市 52 88,000   旭川市 52 26,800   高槻市 51 168,900      大家应该已经看出来了,即使是人口百万以上的大城市,不在京阪名,地价也是够低的,比如北九州63900日元/平米,约合4600人民币/平米,类似的还有仙台70700日元,熊本73800日元,札幌68700日元,磐城40900日元.      而北海道,东北和九州地区的一些大城市地价低得离谱,比如人口北海道第四大城市钏路(人口26万),均价仅23100日元/平米,约合1670人民币/平米,北海道第二大城市旭川房价也仅26800日元/平米,国内这个价也是很罕见的。      最后提一点,举人口过百万的大城市仙台为例,2006年人均市民收入4203400日元(官方数据,全市市民总收入43295亿日元除以人口103万得到),房价70700日元/平米,也就是说一年的总收入按当地平均地价可以购买59.5平米的房子!      反观我居住的城市武汉,即使是郊区,7000元/平米也不算贵(这已经比仙台的平均水平要高了),而平均收入呢,2000元/月已经不错了,和仙台一比才知道中国的房价贵成什么样子了。      此文所有数据均来自日本国土交通省土地?水資源局今年最新的调查数据,确保可靠。以前也看过不少居住日本的朋友在天涯上说日本房价怎么怎么贵,今天我用数据说话:中国的房价高得离谱!!! 转载几篇关于80-90年代日本经济危机的文章(一)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和市场化形势下,日本经济体制存在的弊端是造成冷战后暴发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为此,促使日本不断地进行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   [关键词]日本;经济危机;经济改革 战后,日本在美国的帮助下,经过民主化改革,在确立市场机制的基础上,利用冷战格局对日本的有利条件实施了一整套政策措施:制订和平宪法;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大力发展科技教育;对企业进行科学的经营管理等,使日本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了经济腾飞,在20世纪80年代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奇迹。但是,冷战结束后,日本经济却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金融危机的暴发导致了全面经济萧条,其持续时间之久,下降幅度之大,为战后之最,使日本经济发展步入极为艰难的阶段。为此,日本政府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便开始对本国经济体制和模式进行了全面的调整和改革。 一、日本经济危机的特点   日本在20世纪90年代暴发的经济危机,被称为是日本“失去的十年”。此次危机以1991年初四大证券公司舞弊丑闻被曝光为暴发点,经济形势急转直下,从泡沫景气转为衰退和萧条。与以往经济危机相比,其发生和发展有许多不同点。   (一)经济增长持续低靡 日本经济自1992年以来持续低靡,平均增长率仅为0.9%,有7年时间经济增长率低于1%。在1995和1996年虽然有短暂的恢复(实际GDP增速分别达2.5%和3.4%),但受亚洲金融危机影响,在1997年GDP增速又跌落到0.2%,1998年跌落为-0.6%。1999年和2000年虽又有所回升,但GDP的增速也仅为1.4%和0.9%。   (二)企业大量倒闭,负债规模空前,失业率攀升   从1991年开始,资产负债额在1000万日元以上的倒闭企业每年都达1万家以上。1995年达到1.51万家,1996年虽有所减少,也为1.48万家,但到1997年又比1996年增高12.5%,达到1.64万家。1998年再创新的记录,又有1.92万家企业破产,比上一年高出17.1%。与此同时,倒闭企业的负债规模也达到了空前的水平,从战后到1990年的45年间,倒闭企业负债规模超过4万亿日元的仅有一次,即1985年的4.2万亿日元。然而,在1991~1996年的6年间,年倒闭企业的负债规模少则5.6万亿日元,多则9.2万亿日元,到1998年则进一步达到14.38万亿日元。企业大量倒闭,加之企业实行重建所采取的裁员措施,使日本的失业人员大幅度增加,在2000年为4.9%,2001年9月为5.3%。   (三)金融机构相继倒闭,不良债权规模急剧增加,金融系统信用等级评估普遍下降   金融机构的破产和倒闭是以往经济危机没有的,在政府的全面干预和保护下,战后日本的金融机构超乎寻常地稳定,以致形成了日本金融机构不会破产的神话。然而在这次经济危机的冲击下,1994年12月,东京协和和安全两家信用社首先倒闭,到1997年金融机构倒闭达到了高峰,就连山一证券和北海道拓殖银行也难逃破产的厄运。这样,日本金融机构不会倒闭的神话破灭了,不良债权增加了,信用等级评估下降了,严重地危及着企业的生存和政府宏观调控的力度。   (四)设备投资乏力,工业生产下降   在战后日本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设备投资特别是民间企业的设备投资在经济增长中一直起着“引擎”的作用。然而,泡沫经济期间形成的生产能力和生产过剩,以及泡沫经济崩溃后出现的需求不足,使企业原有的设备开工率大幅度下降,以致工业生产也呈下降的趋势。   (五)居民消费水平下降   日本官方的有关统计数字表明,泡沫经济崩溃后,工薪阶层的实际月收入逐年下降,1998年比1997年下降了1.8%。居民收入的减少势必对占日本国内生产总值60%的个人消费产生了不利的影响,而消费不足又影响了生产的扩大和经济的复苏,这也是日本迟迟未能摆脱此次经济萧条的重要原因。   (六)经济形势恶化导致政局不稳   在经济形势恶化的同时,日本政局也进入了战后最为动荡不安的时期。在1993年以后短短的几年里,日本内阁六易其主,各届内阁对国内经济的改革措施或是偏离实际,或是不能持续,致使日本的经济形势进一步恶化。   二、日本经济危机暴发的原因   (一)国际社会经济和政治环境的变化   国际社会、经济和政治环境的变化是日本此次经济危机暴发的直接原因,也是促使日本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直接动力。   冷战格局下,为了共同对抗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日本成为西方国家的军事同盟,美国对日本采取了特殊的扶植政策,日本充分利用美国在资金、技术、资源、市场乃至安全保障等方面对其的援助潜心发展经济。冷战结束后,这些有利条件不仅逐渐消失,而且在多极格局的趋势下,美日两国在科技领域,特别是高新技术和双边贸易领域已成为竞争的对手,甚至在地区经济的主导权上也存在着相互争夺的状况,使日本的贸易体制、生产体制、金融体制以及流通体制等方面都面临着改革的压力。改革现行经济体制,进一步开放市场,增强竞争力,已成为日本政府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二)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模式的局限   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模式的局限,是造成此次经济危机的诱因。   日本1996年出版的《任务白皮书》中指出:“日本式经济模式曾在战后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了相当有效的作用,但在近期外部环境的急剧变化中,……这一体制却正在总体上丧失其有效功能。”因此,旧的模式急需进行改革。   1.改革现行的金融体制。现行的日本金融体制是在战后初期资金短缺的情况下,着眼于向产业界稳定地提供低息贷款,增强企业出口竞争力,促进经济增长而的。其基本特征是:实行严格的外汇管制,以阻止资金流向海外;实行人为的低利率政策,以鼓励企业贷款。其实行的是资金吸收和分配的一元化金融管理体制,即具有日本特色的“官银一体化”体制。在这种体制下,金融机构的竞争意识淡化,使其自有资金比率不清,经营能力低下,缺乏国际竞争力。由于日本金融监管机构权力过度集中,使官商勾结,产生了一系列腐败问题。因此,取消或改革有关规则,加速金融自由化的进程,已成为日本金融体制改革的当务之急。   2.政府行政的质量和效率有待改进和提高。日本金权政治和腐败问题是影响日本政府行政质量和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政府经济改革的失误也是造成政府行政质量和效率下降的又一重要因素。   (三)日本企业管理与经营模式的落后导致了此次经济危机   日本企业管理与经营模式的主要内容包括:经营者主导型企业制度、发展目标优先、终身雇佣制、年功序列制和企业内工会制。日本这种传统的企业制度正在失去其往日的功效。随着企业竞争国际化和全球化的发展,日本企业制度将在保留其一部分有价值特色的同时,逐渐向市场导向型的模式转变,企业间的人员流动将增加,“能力主义”在工资制度和晋升制度中所占的比例将逐渐增大,企业间相互持股关系逐渐削弱,证券市场对企业融资的影响将越来越大,企业间的关系将日趋松散,企业活动范围也将扩大,走向跨国经营等。但其经营模式没能随企业变化的形势而及时进行调整,这也是造成此次经济危机的机制性原因。   (四)主导产业选择失误是导致此次经济危机的深层次原因   日本的主导产业选择失误,将大量资金投入房地产及相关产业,不但产生了泡沫经济,而且影响了产业升级,使其在国际经济舞台上同美国的竞争步步失利,不得不进行一系列调整。日本原有的主导产业出现衰退,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市场饱和需求下降,如家电行业和汽车行业;二是产业竞争力相对变弱。此次调整必须重新寻找新的主导产业,并通过新的主导产业来带动整个产业结构的合理组合,使其重上一个新的台阶。   三、未来日本的经济发展趋势   经济周期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现象,任何国家的经济发展都不可能一帆风顺,总会遇到困难,出现挫折,经历萧条,这是经济本身的发展规律,日本也不例外。对日本的经济改革,我们至少可以从两个方面去预见:一是短期内摆脱经济衰退,实现经济复苏的可能性不大,因为影响日本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是深层次的结构和体制问题,这是多年累积起来的,解决这些问题绝非一日之功,这些问题也会制约日本在国际经济中的发展;二是战后日本发展经济的许多有利因素仍然存在。当今,日本仍然是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和科技强国,战后日本依靠先进技术和技术创新积累起来的技术力量依然雄厚。高素质的劳动力、大量的储蓄和充裕的资金等,这些对经济发展十分重要的基础要素依然蕴藏于日本社会中。因此,国际社会对日本经济发展的前景仍应持乐观态度。   综上所述,造成日本这次经济危机暴发的深层次原因是体制问题。战后建立起来的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的经济体制和企业制度,半个多世纪以来基本没变,已经无法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市场化的新形势。日本今天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质内容,就是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中国是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我们与日本经济改革的实质及其面临的问题是相近和相似的。我国应从日本的经济危机中吸取教训,进一步完善自己的经济体制改革。   [参考文献]   [1]曾诗鸿.近十年日本宏观经济的理论与展望[J].现代日本经济,2002,(5):1-6.   [2]季卫东.日本经济泡沫破灭前后的制度条件分析[N].中国经济时报,2003-03-31.   [3]黄根喜.日本经济身染重疴之启示[J].生产力研究,2003,(1):180-182.   [4]张斯盾.日本经济长期低迷原因的宏观视角剖析[J].财经问题研究,2002,(12):19-21.   [5]冯昭奎.“富而衰”的日本经济[N].中国经济时报,2002-12-25.   [6]王明茹.日本经济改革步履维艰[N].世界新闻报,2003-01-06.   [7]梁云祥,应霄燕.冷战后时代的日本政治、经济与外交[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8]冯昭奎.21世纪的日本:战略与贫困[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 作者:毋俊芝 安建平 来源: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401 二、日本的通货紧缩及治理措施 摘要:本文介绍了日本经济背景及现状,并运用现代西方经济学理论分析了日本通货紧缩所产生的原因及摆脱通货紧缩困境的出路。   关键词:日本经济;通货紧缩;模型分析      一、日本经济背景及现状 日本从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一直以其经济发展的“奇迹”令世人瞩目。然而,从1991年开始,受“泡沫经济”的影响,日本经济陷入了严重的衰退之中。1997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对日本经济则雪上加霜。1999年亚洲金融危机结束后,日本经济逐渐出现缓慢复苏的迹象,即1999年3月至2000年10月战后最短的景气增长周期。1999年夏天,日本爆发了IT革命,出口产生了20%-30%的急速增长,带动了整个经济出现了近2%的增长。但是好景不长,2001年日本经济在运行过程中,经历了三次冲击,使稍有缓和迹象的经济又一步步滑向衰退,陷入了负增长的“沼泽”之中。第一次冲击是,2001年初,美国以高科技股为主的纳斯达克股市暴跌,使以IT为标志的美国新经济泡沫破裂,从而导致众多向美国高科技企业产品出口的日本企业遭受了严重的打击;第二次冲击是,美国“9.11事件”使日本股市暴跌,出现了自1953年以来的历史最低点,日本经济下滑成为难以阻挡之势;第三次冲击是,日本陆续发现疯牛病蔓延,使日本国产牛肉消费量剧减,相关产业受到沉重的打击。   二、造成日本经济通货紧缩的原因   1.泡沫经济破灭,证券及房地产价格下跌,致使金融危机爆发   从1985年起日元快速升值,从242日元兑1美元到1994年6月的100日元兑1美元,直至1995年5月上升到80日元兑1美元。日元升值导致的结果之一是:10年里以美元计算的日本资产价格上升了3倍,同时日本的证券和房地产等膨胀,这显然没有反映日本经济的实际状况。从1996年2月起,日本的证券价格开始持续下跌,房地产交易急剧下降,而在此之前,银行对个人投资者和金融机构都提供了大量的贷款,未偿付的利息和坏账,直接影响了银行、金融机构和相关企业的生存,最终金融危机爆发了,出现了物价和地价降低、低增长或负增长、高失业率的状况。   2.企业生产成本增高,投资、设备和雇佣过剩   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日本产品以其高质量、低价格风行世界,使得日本企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大大提高,从而成为世界经济强国。   至90年代,受泡沫经济破灭的影响,日本的金融机构处于大量不良债权的重压之下,致使作为国民经济血液的资金流通不畅,企业一方面资金困难,另一方面债务过重,再加上日本的劳动力成本不断高涨和不得不面对的各种摊派,以致生产成本居高不下,产品的价格增高,使企业的竞争力下降。   由于日本政府实行保护国内产业以及传统的自我封闭、自我发展的经济政策,大量缩减了对外直接投资,致使过剩的投资能力、过剩的设备和过剩的雇佣与日本国内市场狭小的矛盾日益突出,使日本在国际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非但没有取得长足的发展,反而拖延了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   3.日本人生存的社会状况,限制了日本国内的消费能力   随着经济的增长,国民的收入也随之高速增长。以1990年为例,日本国民的平均工资为每小时1563.8日元,与美国大致相同。其可支配的收入在工业化国家中是最高的(表1),但日本人的生活水平同西方国家相比却不高,究其原因,主要是日本的物价水平较高(表2)。   日本的地价和房价也很高,买一栋新房子要花费普通公司员工年工资的5.7倍,而在美国为3.5倍。由于日本人在社会生存环境中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其储蓄率较其它发达工业化国家较高,他们必须为子女教育、医疗支出、喜庆花费以及年老保险等做准备。高储蓄率的后果之一是,日本人在花钱方面越来越谨慎,在日元升值和物价相对降低的情况下,日本国内消费仍然十分疲软的。   表1 1991年一些国家的可支配收入和储蓄   (单位:千日元)   ┌─────────────────┐   │ 国 家 可支配收入 储蓄 储蓄率│   ├─────────────────┤   │ 日 本   2389   357  15.O │   │ 美 国   2159   105  4.9 │   │ 德 国   2076   278  13.4 │   │ 法 国   1942   250  12.8 │   │ 英 国   1611    92  5.7 │   │ 意大利   1956   305  15.6 │   │ 加拿大   1998   213  10.7 │   └─────────────────┘   表2    日本和美国的商品价格比较   (单位:美元)   ┌─────────────────────┐   │商 品          东京    纽约  │   ├─────────────────────┤   │10千克大米        48.90  13.00 │   │100克牛肉          4.50   1.75 │   │1升牛奶           1.98   0.90 │   │1听可口可乐         1.05   0.75 │   │1听百威啤酒         2.20   0.89 │   │1升汽油          1.26   0.40 │   │的士起价费         6.00   1.50 │   │1个Sony TR1 可携式            │   │摄像机(包括附件)    1450.00 l030.00 │   └─────────────────────┘   三、治理措施   日本政府为了治理通货紧缩,花费了数十亿美元,采用公众基金支持银行和金融机构,扩大社会和工业基础设施建设,降低收入税和公司所得税等扩张性宏观政策,在9年的时间里依然未使衰退的日本经济走出困境,这些刺激性政策对疲弱的国内消费和国内经济的复苏并未取得明显的效果。在此,我们试用现代西方经济学理论IS-LM模型分析:(1)扩张性财政政策与扩张性货币政策的相对有效性。(2)在货币政策之下,以利率还是以货币供应量作为政策操作的中介目标,哪个更有效?   IS—LM模型是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中具有作为核心重要性的一个模型,IS曲线是市场均衡曲线,它代表的是使产品市场上的供给等于需求的利率与收入水平的组合。IS曲线表明了:利率上升导致私人投资需求的下降,从而使总需求及均衡收入也随之下降。日本通货紧缩恶化了企业经营环境,一方面,物价下跌导致企业同等规模的产量只能获得较少的销售收入,在生产成本不变的情况下导致企业收益减少;另一方面,在名义利率不变时,物价下跌的同时即意味着实际利率的提高,使企业的实际偿债负担加重。   而无论是收益减少还是偿债负担加重,都会导致 gg企业经营环境的恶化。从日本银行2001年6月发布的《全国企业短期经济观测调查》资料可以看出,2001年度企业的销售收入减少0.5%。当物价下跌导致企业销售收入减少,工薪家庭的收入和家庭消费也相应地减少,1999年和2000年度,日本工薪家庭的实际收入分别减少了2.3%和2.4%,家庭消费也减少了2.3%和1.4%。   我们知道IS曲线的斜率为负,而它的位置则是由自主性支出决定的。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日本政府力求使购买增加,刺激总需求增加,进而引起收入的增加。近几年日本政府为刺激经济回升而不断扩大财政支出,尤其是公共事业费支出,并减少了税收,从1997年到2000年度,日本的国税收入减少了15.2%。导致国税减少的原因:一是政府为了刺激经济回升而主动采取了减税的政策;二是物价下跌导致企业利润和个人收入减少,使法人税和所得税减少。目前日本政府的财政赤字和债务危机已达到相当严重的程度,而通货紧缩的恶化状况并没有明显的改观。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来治理通货紧缩在一般情况下应是一项有效的措施,而目前日本政府日益加重的财政赤字和债务危机已达到难以承受的程度,如果试图继续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来治理通货紧缩,将导致整个国家财政崩溃。实际上小泉政府已将削减财政赤字作为财政政策的基本方针,将国债发行额严格限制在30万亿日元以下,并最终实现非国债项目的财政收支平衡。   LM曲线是货币市场均衡线,货币的需求主要取决于收入和利率,并且与收入成正比,和利率成反比。LM曲线的位置由实际货币供给量决定,实际货币供给量引起收入的增加。   IS—LM模型是IS曲线与LM曲线同绘在一张图上所得到的,从中可得知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点,在该点上二者处于供求相等的状况。实际货币供应量引起收入增加、投资上升。尽管扩张性财政政策与扩张性货币政策均会使收入增加,但它们对利率的影响是不同的,前者使利率上升,而后者却使利率下降。当LM曲线较为稳定时,货币供应量是更好的中介目标。日本的官定利率已降至“零利率”,失去了通过利率来治理通货紧缩的可能性。日本银行又把治理通货紧缩的重心放在了扩大货币供应量上,在目前不良债券大量存在的条件下,扩大货币供应量的措施虽然有较大的难度,但还是有可能奏效的。   针对日本国内疲弱的消费问题,笔者认为解决因经济结构不合理而导致生产发展滞缩的问题,是改善日本目前高失业率(5%)的状况和政府由于巨大的财政赤字无法根本解决养老金问题的关键,而解除日本国民在生活上的后顾之忧,将有利于刺激人们的消费热情。   为解决日本企业生产能力过剩与国内市场狭小的矛盾,改善因经济结构不合理而导致生产发展滞缩的状况,日本应进一步加强在亚太地区的经济合作,在进行国际化产业分工的同时,解决结构性调整的问题,进行深层次的经济改革。一方面,日本经济的发展有赖于亚太地区经济的繁荣,对海外投资可以利用东道国有利的资源、廉价的劳动力并解决产品市场的问题。在中日双边中,日本国内目前最为疲弱的金融保险、IT产业、部分建筑和内需工程等行业得以借其优势,进入中国市场,其不景气状况可望迅速得以改善。日本企业特别是制造业,向亚洲等地区转移是提高其竞争力的重大战略之一。另一方面,日本先进的管理经验、设备和技术也是东道国发展经济所需要的。目前,中国加入WTO对日本来说是绝好的契机,可以这么说,日本是扩大对华出口和投资的最大受惠国。同时日本也应当开放国内市场,以合适的价格从这些地区进口产品,使日本的商品价格得以稳定。   日本政府摈弃过度保护国内产业以及传统的自我封闭、自我发展的经济政策,实行依靠高科技和走国际化产业分工之路,扩大对外直接投资,才是摆脱通货紧缩困境的根本出路。 作者:翟见哲 来源: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203 转载几篇关于80-90年代日本经济危机的文章(二) 三、日本泡沫经济的形成与破灭(一) 本文试通过对1985-1990年国际经济协调过程中日本宏观政策的分析,从一个更宽阔的视角来说明日本泡沫经济形成、破灭的原因和过程。这个过程或许可以表明,一个国家在改变增长模式、转变发展战略、开放国内市场、融入国际社会的初期,宏观经济政策可能会因为失去平衡感而出现的失误。   毫无疑问,日本泡沫经济形成和破灭的原因是复杂的,包括经济制度、经济结构和经济政策等多个层面,“是由多种因素复合而成的”(下村恭民,2002)。但是,由于泡沫经济是指大量过剩资金追逐相对稀缺的投资机会而造成的资产价格膨胀,所以在很大程度上是货币现象。由此出发,本文的分析将主要在宏观经济政策层面上展开.   中国加入WTO之后,也面临着与当年日本十分相似的国际、国内背景,希望本文的研究能为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和调整有所借鉴。   一、泡沫经济的有关背景   (一)美国的“滞胀”与“里根经济学”。   20世纪80年代初期,当罗纳德·里根宣誓就任美国第49届总统时,美国经济正为严重的“滞胀”所困扰。1980年,美国的通货膨胀率为13.5%,失业率为7%,经济增长率为-0.2%,财政赤字高达738亿美元。里根指出:“我们正馅入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国家最严重的经济衰退之中,我们必须开辟一条改革和重振经济的道路。”(里根,1991)为此,里根政府以供给经济学派、货币主义和新古典综合派等作为理论基础,制定了美国“经济复兴计划”,史称“里根经济学”。   “里根经济学”主要由四个部分构成:(1)削减联邦政府支出;(2)降低个人所得税和公司所得税;(3)放松政府管制,减少政府干预;(4)反通胀的货币政策。其中,降低税率和减轻纳税人负担是“里根经济学”的核心。里根认为,“税率低则国库盈;税率高则国库空”。要想国民富裕、国家富强,应该从减税开始。只有降低所得税率,人们收入增加了,才会更多地去消费、去储蓄、去投资,才能刺激生产。生产规模扩大了,就能克服“滞”;市场供应增加了,就能克服“胀”,从而实现无通胀的经济增长。同时,“我们不只是希望通过减税来刺激经济,而且还要通过减税来减少政府开支、压缩政府规模、减少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干预”(里根,1991)。   (二)美国的财政赤字和高利率。   以“里根经济学”为基础的,里根政府的经济政策取得了重大成就,在里根总统的任期内,美国经济走出了“滞胀”。1980~1988年,美国经济增长率上升到3.3%,失业率降到6%,平均通胀率大幅降低到4%。但是,由于国防费用和社会福利费用的不断增加,里根政府关于削减联邦政府开支的计划没有能够实现。1980年,里根入主白宫时,美国私人部门的盈余和政府部门赤字尚能大体保持平衡,两者抵消仍能保持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其净储蓄额还能为政府的过度开支提供融资支持。1980年以后,美国私人部门的储蓄和投资持续缩小,政府支出不断扩大,出现了巨额财政赤字。1980年,美国的财政赤字为790亿美元,占GDP的比例为2.9%。1985年,里根总统第一届任期结束时,美国的财政赤字为2120亿美元,占GDP的比例为5.2%(见表1)。   在里根政府实施减税计划、刺激经济增长的同时,美联储则通过实行紧缩性货币政策,提高利率,来抑制通货膨胀。1979年夏天,保罗·沃尔克就任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上任之初,他就连续三次提高利率。当时,美国的官方利率达到两位数,明显高于大多数工业化国家;市场利率高达20%左右,比主要发达国家大都高4个百分点(见图1)。   表1  美国财政赤字变化情况  亿美元 财政年度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1986 财政部公布赤字 790 1280 2080 1850 2120 2210    图1 美国、联邦德国、日本的中央银行贴现率(1979~1985年)   (三)美元持续升值与巨额贸易赤字。   美国巨额的财政赤字启动了“美元利率上升→美元升值→美国经常账户逆差扩大”的过程。美联储的高利率政策增加了美元对国外投资者的吸引力,大量海外资金流入美国,导致美元持续、大幅升值。1979~1985年2月,美元与其他10个发达国家货币的比率上升了73%,美元对这些国家的汇率甚至已经超过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前的水平(见图2)。   图2 1973-1987年美元对日元和马克汇率的波动(年平均值)   美元升值使美国的贸易赤字进一步扩大。1980年,美国贸易赤字为150亿美元,1982年增加到360亿美元,1983年增加到670亿美元,1984年增加到1130亿美元。巨额的贸易赤字使美国从1981年的拥有1410亿美元国外净资产的债权国,转变成1985年的拥有1110亿美元负债的债务国。在4年时间里就发生了高达2500亿美元财富的转移。到1986年末,美国对外净债务总额达2636亿美元,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净债务国。   对于美国的贸易赤字问题,里根政府的经济顾问委员会认为,贸易赤字是过度投资的必然结果,而过度投资又是巨额预算赤字造成的。著名经济学家马丁·费尔德斯坦当时担任里根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他一再向里根解释,只减少贸易赤字、不减少预算赤字不利于国民收支平衡和国民经济运行。但是,里根政府始终没有把削减预算赤字问题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保罗·沃克、行天丰雄,1996)。   1985年初,美元涨风席卷了整个国际货币市场,美元汇率已经达到了极端高价。盛极必衰,从1985年2月起,美元开始走低。由于美元是主要国际储备货币和贸易计价货币,从某种意义上讲,美元的贬值过程也就是非美元货币的升值过程。因此,也是从1985年2月起,世界主要国家的非美元货币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升值,日元对美元的双边汇率也开始走强,并从此进入了一个持续升值的通道,后来的“广场协议”只是加快了日元的升值进程。   (四)日本的1985年。   在日本历史上,尤其是在日本泡沫经济形成与破灭的过程中,1985年是一
/
本文档为【80-90年代日本经济危机的文章】,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