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两汉时期的对外关系2

2012-01-21 6页 doc 46KB 34阅读

用户头像

is_161473

暂无简介

举报
两汉时期的对外关系2亿库教育网 http://www.eku.cc 两汉时期的对外关系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汉朝的外交与汉文化的影响。 2.掌握两汉与亚洲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文化往来及其状况。如;与朝鲜半岛的往来;与日本的交往;与越南的经济文化联系。 3.准确掌握两条丝绸之路的路线。 4.掌握中国政府通过丝绸之路与各国进行经济文化交流盛况。 5.掌握汉朝与安息、大秦的交往。 德育目标 1.秦汉时期,中国的社会经济文化诸方面都处于世界先进水平,在对外交往中,中华文明的影响不断扩大。 2.对外交往的过程,也是世界各地区...
两汉时期的对外关系2
亿库教育网 http://www.eku.cc 两汉时期的对外关系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汉朝的外交与汉文化的影响。 2.掌握两汉与亚洲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文化往来及其状况。如;与朝鲜半岛的往来;与日本的交往;与越南的经济文化联系。 3.准确掌握两条丝绸之路的路线。 4.掌握中国政府通过丝绸之路与各国进行经济文化交流盛况。 5.掌握汉朝与安息、大秦的交往。 德育目标 1.秦汉时期,中国的社会经济文化诸方面都处于世界先进水平,在对外交往中,中华文明的影响不断扩大。 2.对外交往的过程,也是世界各地区、各民族相互学习的过程。在两汉时期的对外交往中,中国的文化向外辐射,同时,中国人民也吸取和借鉴了其他国家(或地区)的文明成果,发展了中华文明。 3.在世界古代和中世纪,人类基本上处于隔绝状态,各国之间联系较少,但是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连接着当时世界不同的几种文明。这在古代和中世纪史上,意义尤显重大。 能力目标 1.通过对两汉时期中国与朝鲜、日本、越南、安息、大秦等国交往情况以及当时这些国家历史状况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联想习惯,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归纳中外历史知识的能力。 2.通过对两汉时期中国与亚欧诸国的交流,使学生认识到中国对世界作出的巨大贡献。 ●教学重点 1.两汉与朝鲜、日本的关系。 2.丝绸之路。 3.汉朝与大秦的往来。 ●教学难点 中外交流中的相互影响。 ●教具准备 1.投影仪和地图《丝绸之路路线图》。 2.多媒体课件。 3.有条件的话,可以准备“丝绸之路”介绍的视频片段。 ●教学方法 1.讲解法:对于重要的理性分析内容,主要由教师讲解,应注意深入浅出地分析问题和演绎思维的流畅性。 2.图示教学法:用地图和投影仪演示丝绸之路的路线,了解所经历的国家和地区;也可以多媒体形式向学生展示。 3.讲读法:首先由教师提出问题,然后通过引导学生阅读、分析课文、投影所示历史资料或图片,进一步理解教材。 ●课时安排 一课时 ●课堂构思 本节内容主要讲述了两汉时期中国开始迈出了走向世界的步伐。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使学生认识到在古代世界,人类形成了几个相对隔绝、独自发展的文明中心以及相应的文化圈,其中以中华文明为中心的东亚文明在两汉时期又有了新的发展,这是汉朝对外交往比以前更活跃的基础。这时,中国对外往来更加频繁,活动的范围也更大了,而且在中外交往中,政府间的外交活动也更加频繁,这种使节往来又带动与促进了民间往来。而两汉时期,关于中国对外交往的活跃。既要看到汉朝在社会发展、经济文化发展诸方面处于世界先进行列,成为东亚文明的中心;同时又要看到人类各文明地区各具特色,中外交往使中国与其他国家的文明进步都受到有益的影响。其次,要使学生认识到丝绸之路的通畅,既是两汉时期对外交往活跃的条件,更是当时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政权巩固的结果。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之一:导入语例示 当秦汉王朝屹立于东亚的时候,地中海和西亚雄居着古罗马和安息大国。古罗马是当时欧洲的文明中心,秦汉王朝是东方的一大文明中心。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几个文明,原来分散在不同的地区。随着文明区域的扩展和相互交往的增加,到公元前四世纪,在从地中海区域到南亚次大陆这一地带中,人们已经建立了程度不同的联系。可是,东西方联系中的最关键的一步——中国与其以西的文明的联系,却由于高原、山脉的屏蔽,而迟迟不能实现。先秦时期的中国不了解葱岭以西的世界,西方同样也不了解中国。而这一历史性的突破就发生在两汉时期。 随着两汉时期丝绸之路的开辟和通畅,两个文明中心开始了直接交往。当时两汉王朝是空前统一的大国,国力强盛,有力量对外发展,积极对周边民族和国家进行政治、军事活动,开展经济、文化交流。当时两汉王朝的外交活动,通过陆路和海路,几乎遍及亚洲,影响远达欧、非。中国辉煌灿烂的文化开始影响世界。同时,两汉王朝也吸收了有关各族和各国经济、文化的优秀成果,世界优秀的文明成就也逐渐融入中国固有的文化,我国当时的经济、文化大大丰富了。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两汉时期的对外关系”这一节内容。 之二:提问式导入 [教师提问]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两汉时期民族关系的新发展,既看到了两汉政府对边疆地区统治的加强,也了解到了中原汉族与边疆各少数民族和睦相处、友好交往的情况。那么,这一时期民族关系取得如此进展的原因何在呢? [学生讨论后,回答]两汉国力的强盛,为加强对边疆的管辖奠定了政治、经济和军事方面的基础;两汉的强盛对各少数民族有很大的吸引力;各民族人民都有和睦相处、友好交往的愿望;各族之间的和睦友好是民族关系发展的趋势和主流;汉武帝、汉明帝、张骞、班超等人为民族关系发展做出了贡献等。 [教师过渡]回答得很好。强盛的国力不仅促进了两汉时期民族关系的发展,还使当时的对外交往逐渐发展起来,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文化圈日益扩展,中国开始走向了世界。 [板]第六节 两汉时期的对外关系 [教师讲述]刚才曾经提到过这样一个情况,那就是在古代世界,人类形成了几个相对隔绝、独自发展的文明中心以及相应的文化圈。其中以中华文明为中心的东亚文明在两汉时期有了新的发展,这是汉朝对外交往比以前更活跃的基础。这时,中国对外往来更加频繁,活动的范围也更大了,而且在中外交往中,官方的、民间的往来都很频繁。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体会一下当时对外交往的盛况。 [板书]一、与朝鲜的关系 [教师讲述] 朝鲜与中国是唇齿相依的近邻。朝鲜半岛上逐渐形成一些国家之后,他们与汉朝就有正式的使节往来,而经济、文化上的交流则一直非常密切。朝鲜半岛上的居民创造了他们自己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同时,他们也大量吸取与借鉴中国的文明成就,发展了他们民族的文明。中朝友好交往与经济文化的交流,对中华民族和朝鲜民族都是有益的。 [教师提问]请同学们阅读课本,来讲讲当时中朝交往的情况。 [学生回答后,教师讲述]在商周、战国时期,中朝之间就已经有了往来。在中原地区每有动乱之时,一些中国人就避祸而去,战国纷争与秦汉之交时有许多中国人到了朝鲜。朝鲜南部的三韩则多次派人赴汉朝。两地交往的内容是什么? [学生回答]中朝之间主要是进行经济文化方面的交流,如朝鲜特产输入中国,中国铁器、铜镜、漆器等输往朝鲜。 [教师讲述] 中朝之间的经贸往来,使双方互通有无,丰富了两地的经济文化生活,这些交流对双方都有影响,由于中国的文明当时处于世界先进行列,所以对朝鲜的发展进步影响更大一点。在课本P44上就有这样一个例子。朝鲜半岛南部三韩之一的辰韩就吸取与借鉴了中国文化的先进成果,形成了许多与秦朝相似的风俗,被时人称为“秦韩”。三韩的发展水平虽略有不同,但都处在由原始社会向阶级社会过渡阶段。它们在东汉王朝的强烈影响下,并没有向奴隶社会发展,而是模仿汉朝的剥削方式和政治,走上了封建化的道路。 [教师过渡]在亚洲与中国开始有密切交往的还有日本和越南。 [板书]二、同日本、越南的交往 [教师讲述] 日本是中国一衣带水隔海相望的近邻,日本列岛上,很早就有居民生活。很早以前,中国人就知道日本。据《汉书·地理志》记载:“乐浪海中有倭人,分为百余国。”《后汉书·东夷传》中也有这样的记载。当时,中国人已经知道日本列岛居民生产、生活的一些情况。并且中、日之间也有一些联系。汉朝时,日本分立为100多个小国,西汉时有30多个与汉有通使往来。东汉光武帝时,倭国曾派使者来汉,刘秀赐以刻有“汉委奴国王”的金印。后来这枚金印在日本的九州被发现。以后,倭国又遣使来汉。中日之间的交往不断,中国的水稻、铁器、丝帛等由经朝鲜传到日本,日本考古发现的一些工具、器皿的制作也有的同中国相似,两者相互印证。中日交往的历史,既有中国正史记载,又有考古文物佐证。这种交往促进了日本生产和文化的发展。两汉时期,中国与越南的关系也日益密切起来。越南与中国山水相连,联系密切。中国从越南输入土特产和东南亚的珍稀物产,中国的铁器、农耕技术、水利技术也传到越南,中越经济文化的交流,对两国的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都有积极影响。 [教师提问]两汉时期,中国与朝鲜、日本和越南等国的交往日益密切,那么,当时这种积极对外交往最重要的条件是什么呢? [学生回答]两汉时期强盛的国力、领先世界的文明成就是开展积极的对外交往最重要的条件。 [教师过渡]确实,两汉时期,中国文明领先于世界,并辐射周边国家。不仅朝鲜半岛、日本、越南深受中国影响,而且随着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文化圈日益扩展,其影响突破了东亚的范围,已远及欧洲和非洲。前面已经讲过,东方与西方的几个文明地区本来联系是极少的,那中国与西方交往中最大的阻碍是什么呢? [学生回答]是东西方之间的交通不通畅。 [教师提问]在这里,我们需要思考一下有关两汉民族关系的一个问题:张骞出使西域的目的是什么? [学生回答]第一次是为了联系西域小国夹击匈奴;第二次是为了加强与西域各国的联系。 [教师讲述]归根结底,是西汉政府为了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加强自己的封建专制统治,是大一统思想的体现。而张骞的“凿空”之举,意义重大。因为它不仅加强了中央与西域的联系,而且还为开通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要道——“丝绸之路”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下面我们就来了解这条著称于后世的“丝绸之路”。 [板书]三、丝绸之路 [有条件的话,可以先播放一段关于“丝绸之路”介绍的视频片段] [投影显示]《丝绸之路示意图》 [教师提问]为什么这条交通要道叫做“丝绸之路”呢? [学生回答] 这是因为丝绸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外国人因丝绸而开始知道中国,因喜爱中国的丝绸而想了解中国,中国的丝和丝织品经过这条东西交通要道,源源不断地运往中亚、西亚和欧洲各地,所以这条商路也因中国丝织品享有的盛誉而被称为“丝绸之路”。 [教师讲述]“丝绸之路”名称的由来,一是因为这是一条以丝和丝织品为主要内容的贸易路线,二则是因为中国的丝织品在西方享有盛誉。最早提出“丝绸之路”这一概念的是一位名为李希霍芬的德国地理学家,1877年,他在《中国》一书中明确提出在中国的两汉时期,中国与中亚以及印度之间存在着一条以丝绸为主要内容的贸易路线。当然,这一提法还很不全面,后来学者经过多方考证,逐渐对丝绸之路的外延和内涵加以补充和扩展,19世纪末20世纪初,丝绸之路的概念得以确定下来。 [教师讲述]那么,这条路线是如何逐渐形成的呢? [板书]1.形成 [教师讲述]下面就来作一个简单介绍。据考古证实,古代中国是惟一掌握了种桑、养蚕和生产丝织品的国家。商代以后到战国这段时期,中国的丝织品已经辗转贩运到了中亚和印度一带。西汉时期,随着中国国力的强盛,中国以西的通道更加便利。张骞出使西域,对丝绸之路的联通,起了决定性的作用,自此以后,中西交通日渐发达。强盛的西汉政府对于丝绸之路的畅通也很重视。两汉政府在西域还专门任命官吏,来加强对西域的控制,并保护商旅往来。这个官职叫什么? [学生回答]西域都护。 [教师讲述]随着汉朝的使者和商人络绎不绝地西行,丝绸之路更加畅通。东汉时期,中国曾经派甘英出使大秦,甘英到了条支,后遇大海才返回中国。经过丝绸之路,不仅中国的丝绸等特产源源不断地运往中亚、西亚、北非乃至欧洲,同时,也有很多的外国的特产运到中国,很多外国商人也来到中国。那么,这条路线是怎样走的呢?请大家仔细地看图后再回答。 [板书]2.路线 [学生回答] 从长安出发,经过河西走廊到敦煌,然后分为两条路线:一条是出玉门关,经楼兰、大宛到安息,再到大秦;一条是由阳关,经鄯善、于阗、大月氏到安息,再到大秦。 [教师讲述] 讲得很好。丝绸之路实际只是一个大致的方向,真正的道路并不仅有一条,有一些分支,而且在不同的时代路线也不一样。刚才同学所指出的路线,主要是两汉时期丝绸之路的基本走向。我们可以把这条路线进一步简化一下,那就是从长安向西,经河西走廊,再经今新疆境内到中亚、西亚,再由西亚到欧洲。 [板书]长安—→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内—→中亚、西亚—→欧洲 [教师提问] “丝绸之路”的开通对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产生了怎样的作用呢? [学生回答]通过丝绸之路,中国与中亚、西亚、南亚诸国的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与欧洲国家的交流也逐渐增多,中国对世界的文明的发展进步作出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板书]3.作用 [教师讲述]确实,丝绸之路对中外经济文化交流起了巨大的作用。中国的丝绸、铁器,以及许多生产技术,经过这条交通线西传;“殊方异物,四面而至”,许多外国货物由此进入中国;佛教后来也由印度经中亚、西域,沿丝绸之路传入中国。丝绸之路不仅使中国走向世界,也使中国的经济文化生活日益丰富了。 [教师过渡] 两汉时期中国与西方的联系,除了丝绸之路以外,也在南方通过海路发生了。 [板书]4. 海上丝绸之路 [教师提问] 海上丝绸之路之所以能够形成是与两汉时期经营南方和西南方的成就直接相关的。那么,大家还记得两汉时期政府是如何来加强对这些地区的管辖的? [学生回答]汉武帝时采用既设立郡县,任命郡守、县令,又册封当地的少数民族首领为王的办法来管理西南地区,而汉武帝在派兵灭了南越后,在其故地设南海等九郡,以加强对南方地区的管辖。 [教师讲述]正是对南方和西南方的有效管辖,才使海上丝绸之路得以逐渐形成。当时我国与东南亚及南亚地区的联系,主要就是通过这条海上丝绸之路来实现的。那么,这条海上通道是如何开辟出来的呢?中国南海浩瀚无涯、台风肆虐,但是一些商人船舶不惧风浪,很早就往来于中国与东南亚之间。西汉中后期,汉朝政府也重视这条航路,派人远航,直抵东南亚和南亚一些地方,海上丝绸之路就成了一条中外交通的重要航线。 [教师提问]请同学指着图,讲一下这条航线以及经过的地区。 [投影显示]《南亚地理图》 [学生指图回]海上丝绸之路是从广东沿海港口出发,向西沿海岸线、印度半岛南下,绕过马来半岛,出马六甲海峡,到孟加拉湾沿岸诸国,最远可以到达印度半岛的南端。 [教师讲述] 海上丝绸之路开通,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它加强了中国与东南亚、南亚各国的关系,特别是官方的经济交流与民间的海上贸易更加活跃,扩大了秦汉文化对外的影响。其次还从海路沟通了东、西方外交联系,拓展了中国、亚洲濒海地区、欧洲一些国家的外交活动范围。两汉时期,我国与西亚、欧洲的交往正是通过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来进行的。 [板书]四、与西亚年、欧洲的往来 [教师讲述] 两汉时期,罗马帝国、安息、汉朝都曾盛极一时,发展了各具特色的文明,丝绸之路贯串这几个文明地区。自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开通以后,各文明中心之间的联系比过去紧密一些,直接的外交活动也开始了。 [板书]1.与安息的往来 [教师提问]当时的安息指的是哪些地区? [学生回答]安息就是现在的伊朗高原和两河流域。 [教师讲述]也就是现在的伊朗和伊拉克地区。当时的安息是地处丝绸之路中段的西亚大国。“武帝始遣使至安息”,他们也“发使随汉使者来观汉地”,两国已有正式的使臣往来关系。由于安息地处丝绸之路中段,这一优越的地理条件,使它成为罗马帝国与汉朝之间的中转站,安息商人多从事转手贸易,大获其利。而汉朝与大秦之间的第一次接触更是揭开了中国与欧洲往来的序幕。 [板书]2.与大秦的往来 [教师讲述]当时的罗马帝国在两汉时期被称为大秦,它与汉朝,正好是地处陆上丝绸之路的两端,双方都想直接往来。为了与西方国家建立联系,公元97年,时任东汉西域都护的班超派甘英为使者,出使大秦国。甘英一行沿着陆上丝绸之路来到安息西界的波斯湾。此时的安息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不愿汉朝开辟直接通商的道路,于是向甘英备陈渡海的艰难,使甘英止步而还。虽然甘英这次出使没有大秦,但是两国的交往并未因此而受阻。大秦为了躲开安息等西亚国家的阻挠,把目标转向了海上,间接地与中国开展贸易。到了公元166年,大秦王的使者终于通过海道来到东汉,将象牙、犀角等礼物赠给当时的东汉皇帝。这一事件被记载在《后汉书》里,成为了正史中关于中国同欧洲直接往来的最早记录。大秦与中国海陆直接间接交往,在汉代长达300多年,于是发达的西方文明与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文明相互辉映,为人类的进步作出了贡献。 [课堂总结]通过今天这节课,同学们既应该看到两汉时期,中国对外交往逐渐活跃起来的状况,同时也应该能够分析出现这种局面的原因,那就是汉朝在社会发展、经济文化发展诸方面处于世界先进行列,两汉的强盛和文明对各国有着巨大的吸引力。而在中外交往的史实中,更要看到人类各文明地区各具特色,中外交往使中国与其他国家的文明进步都受到有益的影响。 [布置作业] 1.我国古代著名的“丝绸之路”出玉门关或阳关后分南北两道向西,至疏勒会合。“疏勒”即今天新疆的 A.乌鲁木齐 B.喀什 C.和田 D.若羌 :B 2.近世所说的“海上丝绸之路”最远抵达 A.印支半岛南端 B.马来半岛南端 C.印度半岛南端 D.朝鲜半岛南端 答案:C 3.曾经通过丝绸之路在汉朝和古罗马帝国之间进行丝绸转手贸易,大获其利的国家是 A.大食 B.大秦 C.身毒 D.安息 答案:D 4.西汉与西亚、欧洲通商关系发展起来的主要条件是 A.西汉丝织业的发展 B.张骞沟通与西域的联系 C.甘英到达了波斯湾 D.西汉在西域设西域都护 答案:B 5.从古代丝绸之路传播到欧洲的科学技术,不包括 A.牛耕技术 B.冶铸技术 C.丝织技术 D.水利技术 答案:A 6.下列有关两汉时期对外关系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辰韩的语言、称呼、习俗等与秦朝相似,又称“秦韩” B.汉光武帝赠赐给日本倭奴国使者金印已得到考古证实 C.公元97年,班超派甘英抵达了大秦。 D.汉代文明通过陆、海路开始走向世界,远及欧洲和非洲 答案:C 7.阅读下列材料: (大秦)王常欲通使于汉,而安息欲以汉缯彩与之交市,故遮阂不得自达。至桓帝延熹九年,大秦王安敦遣使自日南徼外(中印半岛外)献象牙、犀角、玳瑁,始乃一通焉。 ——《后汉书·西域传》 请回答: (1)“桓帝延熹九年”是哪一年? (2)根据材料,大秦王的使者是从陆路还是从海道来中国? (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大秦使臣来到中国的重要意义。 答案:(1)166年。(2)海道。(3)这是欧洲国家同我国直接友好往来的开始,有利于东西方经济文化的进一步交流。 8.两汉时期对外关系的特点有哪些? 答案:从路线看:既有陆路又有海路,但以陆路为主;从范围看:既有东亚国家,又有西亚与欧洲国家;从交往的形式看:既有使节往来,又有经济文化交流。 ●板书设计 第六节 两汉时期的对外关系 一、与朝鲜的关系 二、同日本、越南的交往 三、丝绸之路 1.形成 2.路线:长安—→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内—→中亚、西亚—→欧洲 3.作用 4.海上丝绸之路 四、与西亚、欧洲的往来 1.与安息的往来 2.与大秦的往来 亿库教育网 http://www.eku.cc
/
本文档为【两汉时期的对外关系2】,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