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古汉语4

古汉语4

2012-01-16 23页 doc 51KB 70阅读

用户头像

is_766381

暂无简介

举报
古汉语4《古代汉语》期末考试试卷 一、填空(22%): 1、汉字起源的传说,主要有    说、    说、    说。 2、 和 是汉字产生的两个途径。 3、六书中,    、    、    、    是造字法,    、      是用字法。 4、 是古今文字的分水岭。 5、古今词义的差异主要有:(1)词义扩大;(2)词义 ; (3)词义 ;(4)词义 。 6、词义引申的方式主要有 式和 式。 7、单一型的被动句主要有 字式、 字式、 字式。 8、有些宾语可以依靠 、 、“焉”等字提前在动词或介词前。 二、用六书分析下列汉字...
古汉语4
《古代汉语》期末考试试卷 一、填空(22%): 1、汉字起源的传说,主要有    说、    说、    说。 2、 和 是汉字产生的两个途径。 3、六书中,    、    、    、    是造字法,    、      是用字法。 4、 是古今文字的分水岭。 5、古今词义的差异主要有:(1)词义扩大;(2)词义 ; (3)词义 ;(4)词义 。 6、词义引申的方式主要有 式和 式。 7、单一型的被动句主要有 字式、 字式、 字式。 8、有些宾语可以依靠 、 、“焉”等字提前在动词或介词前。 二、用六书下列汉字的结构(10%): 1、豕: 2、字: 3、荆: 4、刃: 5、牧: 6、闽: 7、车: 8、豫: 9、本: 10、集: 三、指出下列句子中的古字,并写出其今字(6%): 1、姜氏欲之,焉辟害? 2、公赐之食,食舍肉。 3、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敢不共给? 4、闲于兵甲,习于战攻。 5、宋人有酤酒者……为酒甚美,县帜甚高。 6、愿得赐归,安行而反臣之邑屋。 四、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词义,并指出其属本义, 还是引申义(14%)。 1、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   (     ) (     ) 2、君若以德绥诸侯,谁敢不服?  (     ) (     ) 3、故察能而授官者,成功之君也。 (     ) (     ) 4、夫上见其原,下通其流……   (     ) (     ) 5、多行不义,必自斃。     (     ) (     ) 6、率西水浒,至于岐下。    (     ) (     ) 7、虽有甲兵,无所阵之。    (     ) (      ) 五、说明下列句子中的词类活用(6%) 1、小国寡民,使有什佰之器而不用。 2、甘其食,美其服。 3、范增数目项王。 4、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六、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20%): 1、庄公寤生,惊姜氏。 2、姜氏何厌之有? 3、寡人有疾,寡人好货。 4、宋人有酤酒者。 5、王忿然作色。 6、稍稍诛灭,灭亡无族之时,欲为监门闾里,安可得而有乎? 7、言要道已备矣,愿得赐归。 8、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 9、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 10、颍考叔为颍谷封人。 11、大叔完聚……将袭郑,夫人将启之。 12、食必太牢,出必乘车,妻子衣服丽都。 13、夏,楚子使屈完如师,师还,次于召陵。 14、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 15、君惠徼福于敝邑之社稷,辱收寡君,寡君之愿也。 16、 有鸟焉,其名为鹏……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 七、、简答(6%): 1、探求本义的方法? 2、判断句活用的三种情况? 八、标点并翻译(16%): 郅都河东大阳人也以郎事文帝景帝时为中郎将敢直谏面折大臣于朝尝从入上林贾姬在厕野彘入厕上目都都不行上欲自持兵救贾姬都伏上前曰亡一姬复一姬进天下所少宁姬等邪陛下纵自轻奈宗庙太后何上还彘亦不伤贾姬太后闻之赐都金百斤上亦赐金百斤由此重都(《汉书?致都传》)       及评分 一、填空: 1、结绳 八卦 仓颉造字 2、记号 图画 3、象形 指事 会意 形声 转注 假借 4、古隶 5、缩小 转移 感情色彩的演变 6、链条 辐射 7、“为” “见” “被” {或“於”(于)、“见”、“为”} 8、“是” “之” 每空1分 二、用六书分析汉字的结构: 1、象形:象猪形。2、会意:从 从子。 3、形声:从 刑声。4、指事:刀上加一点指示此处是刃口。 4、会意:从攴从牛。6、形声:从虫门声。 7、象形:象车形。8、形声:从象予声。 9、指事:木下加一短横,指示此处为根部。10、会意:从雥(省)从木。 每小题1分 三、古今字: 1、辟 避2、舍 捨 3、共 供 5、闲 娴5、县 悬6、反 返 四、解释词义,并指出属本义,还是引申义: 1、城墙 本义2、安抚 引申义 3、官职 引申义4、源头 本义 5、垮台 引申义6、水边 本义 7、兵器 本义 五、词类活用: 1、小 寡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2、甘 美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3、目 名作动 4、船 名作状 六、解释加点词的词义: 1、啎、逆2、满足3、钱财4、卖5、脸色,特指怒色 6、渐渐7、尽8、勉励9、带汁的肉食10、边疆 11、开门12、优美13、到……去 临时驻扎 14、城墙 护城河 15、土神、谷神,国家的象征 16、穿过,到……去 七、简答题: 1、一是分析字形 对于象形、指事、会意字,可以直接以形见义。 对于形声字,要凭借形旁来分析它们所属的事类,进而在若干义项中找出本义。 二是依据文献资料,以证实对字形的分析。 2、一是用于表示隐喻。 二是用于表示某种曲折复杂的联系。 三是用于表示原因。 八、标点并翻译: 郅都是河东大阳人,任郎官奉事汉文帝。汉景帝时,任中郎将。郅都敢于直言进谏,在朝廷上与大臣当面辩驳。他曾经有一次随从汉景帝到上林苑,贾姬在厕所,野猪也闯进厕所,景帝用眼睛向郅都示意,郅都不去救。景帝自己要拿兵器去救贾姬,郅都跪伏在景帝跟前说:“死了一个姬妾,再选进一个姬妾,天下缺少的难道是姬妾之流吗?皇上纵使不重视自己,对祖宗对太后该怎么说呢?”景帝返回不去救了,野猪也没伤害贾姬。太后听说这件事,赏给郅都金百斤,皇上也赏了金百斤,从此重视郅都。               古汉语试卷库二 《古代汉语》期末考试试卷 一、 填空(22%): 1、六书的名称是称: 2、汉字起源的传说,主要有 说、 说、 说等。 3、最早的字体是 和 。 4、词义引申的方式,主要有 式和 式。 5、古今词义的差异,主要有:(1)词义 ;(2)词义 ; (3)词义 ;(4)词义 。 6、词类活用主要包括四种:(1) ;(2) ; (3) ;(4) 。 7、判断句的基本形式是用 字煞句。 二、 用六书分析下列汉字的结构(10%): 1、行: 2、颍: 3、逐: 4、豫: 5、寸: 6、集: 7、益: 8、本: 9、好: 10、鱼: 三、指出下列句子中的古字,并写出其今字(6%): 1、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2、夫列子御风而行……旬有五日而后反。 3、公赐之食,食舍肉。 4、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敢不共给? 5、姜氏欲之,焉辟害? 6、自五伯以来,功未有及先王者也。 四、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词义,并指出其属本义, 还是引申义?(14%) 1、君亦见夫为社者乎?树木而塗之…… 2、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 3、君若以德绥诸侯,谁敢不服? 4、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 5、故察能而授官者,成功之君也。 6、宋人有酤酒者。 7、据而有之,此亦国之社鼠也。 五、说明下列句子中的词类活用(6%): 1、庄公寤生,惊姜氏。 2、甘其食,美其服。 3、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4、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 5、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六、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20%): l、师进,次于陉。 2、齐侯陈诸侯之师,与屈完乘而观之。 3、清静贞正以自虞。 4、率西水浒,至于岐下。 5、或令孺子怀钱挈壶罋而往酤,而狗迓而龁之。 6、有敢去柳下季垄五十步而樵采者,罪死不赦。 7、姜氏何厌之有? 8、多行不义,必自斃。 9、王忿然作色。 10、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 1l、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 12、颍考权为颍谷封人。 13、有鸟焉,其名为鹏……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 14、赐我先君履,东至于海,西至于河,南至于穆陵,北至于无棣。 15、寡人有疾,寡人好货。 七、简答题(6%): l、宾语前置的三种情况? 2、探求本义的方法? 八、标点并翻译(16%): 荆人欲袭宋使人先表澭水澭水暴益荆人弗知循表而夜涉溺死者千有余人军惊而坏都舍向其先表之时可导也今水已变而益多矣荆人尚犹循表而导之此其所以败也今世之主法先王之法也有似于此 注:(1)表:标记 (2)而:义同“如”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 填空: 1、象形 指事 会意 形声 转注 假借 2、结绳 八卦 仓颉造字 3、甲骨文 金文 4、链条 辐射 5、扩大 缩小 转移 感情色彩的演变 6、名作动 名作状 使动用法 意动用法 7、“也” 二、 用六书分析汉字的结构: 1、象形:象道路形。2、形声:从水顷声 3、会意:从辵从豕。4、形声:从象予声 5、指事: 下加一短横,指示此处为寸关节。6、会意:从雥(省)从木 7、会意:从水从皿。8、指事:木下加一短横,指示此为根部 9、会意:从女从子10、象形:象鱼之形 三、 古今字: 1、知 智2、反 返 3、舍 4、共 供5、辟 避6、伯 霸 四、 解释词义,并指出属本义,还是引申义: 1、 树 本义2、兵器 本义 3、安抚 引申义4、城墙 本义 5、官职 引申义6、卖酒 本义 7、占有 本义 五、 词类活用: a) 惊 动词的使动用法 b) 甘、美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c) 犬 名作状 d) 隧 名作动 e) 船 名作状 六、 解释加点词的词义: 1、 时驻扎2、今字作“阵”3、通“娱”4、水边5、迎、咬 6、 距 坟墓 打柴7、满足8、倒下,此指垮台9、脸色,特指恕色 10、勉励 11带汗的肉食12边疆13穿过 到……去 11、开门12、优美13、到……去 临时驻扎 14、贱踏(的范围) 黄河15、钱财 七、 简答题: 1、 一是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 二是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 三是用“是”、“之”、“焉”作提宾标志 2、 一是分析字形 二是依据文献资料来印证 八、 标点并翻译: ,。,,,,。,,,。,。 楚人想要偷袭宋国,派人先在澭水里竖立标记。澭水突然水涨,楚国人不知道,顺着标记而在夜里徒步过河,淹死的有一千多人,军中惊骇的声音如同都邑里的房屋崩塌一样。以前先立标记的时候是能涉水的,现今河水已变化而增多了,楚国人还是顺着标记涉水,这就是他们之所以失贩的原因。现代的君主效法先王的法度,就有似于这种情况。               古汉语试卷库三 《 古代汉语 》期末考试试卷三 一、单项选择题(2×10) 1.( )下面哪一项是“術”的本义: A学术、学问 B 邑中的道路 C技能、技艺 D 方法 2.( )“古代汉语”课程的性质是: A 文学课 B 理论课 C 基础课 D 应用课 3.( )下列各组汉字全是象形字的一组是: A 女耳自 B 本刃末 C 武信从 D 江河娶 4.( )下面选项全为通假字的一组是: A 知智 益溢 B 早蚤 昏婚 C 莫暮 反返 D信伸 畔叛 5.( )“责毕收乎?”中的“责”用的是“责”的: A 本义 B 引申义 C 假借义 D 比喻义 6、(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是该词的本义是: A 有道之士怀其術而欲以明万乘之主。 B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天论》) C 绝江有托于船。(《吕氏春秋·知度》) D南有乔木,不可休思。(《诗经·周南·汉广》) 7、(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不属于使动用法的有: A有道之士怀其術而欲以明万乘之主。 B庄公寤生,惊姜氏。 C 王如善之,则何为不行? D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 8、( )我国的第一部词典共有十九篇,包括释诂、释言、释训、释宫、释亲等。它是: A 《尔雅》 B 《玉篇》 C 《正字通》 D 《康熙字典》 9、( )“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洩洩。’”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对文 B 异文 C衍文 D 互文 10、( )“汤之问棘也是已”的“之”的用法或意义是: A 结构助词“的” B 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 C 指示代词“这” D动词“去” 二、填空题(把正确的答案写在空格上)(1ⅹ10) 1.形声字通常由两个部分构成:一个部分叫 ,也有叫义符的,另一部分叫声符,也可叫音符。 2、 在汉字形体的演变过程中, 被称为是古今文字的分水岭,也叫转折点。 3.我国历史上的第一部字典是东汉许慎的 。 4.关于汉字起源的传说主要有结绳说、八卦说、 。 5.《礼记》与 、《仪礼》合称为“三礼”,是儒家经典之一,主要了战国、秦汉间儒家关于礼制方面的言论。 6、“防”、“隄”、“陸”等字的意符“阝”如果独立成字是阜;“祁”、“部”、“邦”等字的意符“阝”,如果独立成字是 。 7、甲骨文、金文、小篆等属于 ,而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等则属于今文字。 8、“布”、“甫”等字的声符是 。 9、“此小大之辩也”之“辩”与 构成通假字。 三、解释加点的词,或解释其语法作用。 (一) 解释加点词的词义。(1ⅹ10) 1、树木而塗之,鼠穿其间,掘穴托其中。 2、士生鄙野,选而禄焉,非不贵也。 3、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 4、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5、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 6、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急切貌,拼命追求的样子) 7、泽梁无禁,罪人不孥。(不以其妻和儿女为奴隶。) 8、君亦见夫为社者乎?树木而塗之。(涂上泥) 9、寡人有疾,寡人好货。(钱财) 10、无德而望其福者约。(穷,困迫) (二) 指出下列句中的语法现象。(1ⅹ5) 1. 姜氏何厌之有?“之”复指宾语前置。 2. 王祭不共,无以缩酒,寡人是徴。昭王南征而不復,寡人是问。(指示代词作宾语前置。) 3.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4. 夫明堂者,王者之堂也。(判断句) 5. 有道之士怀其术而欲以明万乘之主。(明,使动用法,使圣明。) (三) 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词性。(1ⅹ5) 1. 死之欲速朽,为桓司马言之也。(之,结构助词,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2. 内间主之情以告外,外内为重。(介词,表方式。) 3. 昭王之不復,君其问诸水滨。(表委婉语气的语气副词。) 4.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且,连词,表递进关系。) 5、或令孺子怀钱挈壶罋而往酤,而狗迓而齕之。( 而,连词,表承接关系。) 四、名词解释(2×5) 1、金文 2、六书 指“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前四种为汉字的造字方法,后两种为汉字的用字方法,所以又称为“四体二用”。 3、本义 指有文字可考的、有文献资料可供参证的最初的意义。 4、《诗经》 5、同源词 五、简答题(5×4) 1、为什么说由篆文到隶书是汉字演变史上一次最重要的变革? 2.举例说明词义的变迁主要包括哪几种情况。 一般把词义的变迁分为三种情况:词义的扩大;词义的缩小;词义的转移。无论扩大、缩小还是转移,都是针对古义而言。此外还包括感情色彩的转移、词义轻重的变化等等。 ①词义的扩大。如:中国,最早指“国都里”,词义扩大后,指“以周的国都为中心的中原地区”,再扩大,指除去边疆以外的所有地方。最后扩大到指整个中华民族的共同领域。 ②词义缩小。如:臭,原指一切气味,包括香味,后来仅指不好的气味。 ③词义转移。如:坟,本指大的土堆或河堤,后来指墓上的土堆,再后来就指坟墓了。 ④感情色彩转移。如:爪牙,本指动物的尖爪和利齿,是中性词,后引申为“卫士、得力助手”的含义,变为了褒义词,后来又专指坏人的帮凶,成了贬义词。 ⑤词义轻重的变化。如:诛,本义为“用言语责备”,后来指“杀戮”,词义加重。 3、古今字和通假字有什么区别?试举例加以说明。 4、古今词汇发展的主要趋势是什么? 六、标点翻译。 1.给下面这段话加上标点。(10ⅹ1) 至邺,矫魏王令代晋鄙。晋鄙合符,疑之,举手视公子曰:“今吾拥十万之众,屯于境上,国之重任,今单车来代之,何如哉?”欲无听。朱亥袖四十斤铁椎,椎杀晋鄙,公子遂将晋鄙军。勒兵下令军中曰:“父子俱在军中,父归;兄弟俱在军中,兄归;独子无兄弟,归养。”得选兵八万人,进兵击秦军。秦军解去,遂救邯郸,存赵。 (二)翻译下面的文章(10) 顷之,燕昭王卒,惠王立,与乐毅有隙。田单闻之,乃纵反间于燕,宣言曰:“齐王已死,城之不拔者二者。乐毅畏诛而不敢归,以伐齐为名,实欲连兵南面而王齐。齐人未附,故且缓攻即墨以待其事。齐人所惧,唯恐他将之来,即墨[1]残矣。”燕王以为然,使骑劫[2]代乐毅。 注:[1]即墨,齐邑名。 [2]骑劫,燕将。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B C A D A D C A D B 答错1个扣1分,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二、形符、隶书、说文解字、仓颉造字说、周礼 邑 、古文字、父、辨、表达色彩(感情色彩) 答错1个扣1分 三、(一)1、种植、栽种2、偏远的乡村3、鼓励、勉励或受到鼓励4、去、到5、兵器、武器6、急切貌,拼命追求的样子7、不以其妻和儿女为奴隶8、涂上泥9、钱财、财物10、穷,困迫 答错1个扣1分 (二)1、“之”复指宾语,宾语前置。 2、指示代词“是”作宾语,宾语前置。 3、“甘”、“美”、“安”、“乐”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4、判断句 5、明,使动用法。(或省略宾语“之”) (三)1、之,结构助词,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2、连词,表目的。 3、表委婉语气的语气副词。 4、且,连词,表递进关系。 5、而,连词,表承接关系。 四、1、金文指铸刻在各种青铜器(如钟、鼎、鬲、簋、盘等)上的古文字。因为古代称铜为金,所以称这些文字为金文。 指出“铸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即可得2分。 2、六书:六书是古人提出的最早、最系统的汉字形体构造理论,它包括:象形、会意、指事、形声、转注和假借。其中前四种是“四体”,反映了汉字的四大结构类型。 指出“象形……”等六种类型即可得2分。 3、词的本义指的是有文字可考的、有文献资料可供参证的最初的意义。 “文字可考”、“有文献资料”、“最初的意义”缺一项或两项都扣1分。 4、《诗经》是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它包括“风”、“雅”、“颂”三部分。 二者缺一项扣1分。 5、同源词:由同一语源直接或间接派生出来的一组音义相通的词。 “同一语源”、“音义相通”缺一项扣1分。 五、1、隶书,特别是汉隶,彻底抛弃了汉字的图画性质,完全不顾汉字的表意原则(1分)。一方面它解散篆体,将古文字“随体诘诎”的线条变成了方折平直的笔画,完成了汉字的线条化过程(2分)。另一方面,许多篆文的两笔在隶书中归并成了一笔,或把篆文中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偏旁合并起来,或直接省去篆文的某一部分等等,完成了汉字的符号化过程(2分)。 2、一般把词义的变迁分为三种情况:词义的扩大;词义的缩小;词义的转移。无论扩大、缩小还是转移,都是针对古义而言。此外还包括感情色彩的转移、词义轻重的变化等等。(2分 说出前三个即可) ①词义的扩大。如:中国,最早指“国都里”,词义扩大后,指“以周的国都为中心的中原地区”,再扩大,指除去边疆以外的所有地方。最后扩大到指整个中华民族的共同领域。 ②词义缩小。如:臭,原指一切气味,包括香味,后来仅指不好的气味。 ③词义转移。如:坟,本指大的土堆或河堤,后来指墓上的土堆,再后来就指坟墓了。 ④感情色彩转移。如:爪牙,本指动物的尖爪和利齿,是中性词,后引申为“卫士、得力助手”的含义,变为了褒义词,后来又专指坏人的帮凶,成了贬义词。 ⑤词义轻重的变化。如:诛,本义为“用言语责备”,后来指“杀戮”,词义加重。 3、古今字是历时现象,是指汉字历史上由于当初字少而用多,到后来陆续分化出新字(区别字)的问题,古字和今字不是同时并存的。(2分)如“縣”和“懸”。通假字是共时现象,指同一时期读音相同相近的字相互代替使用的问题,通假字与本字同时并存(2分)。如“辨”和“辩”。 例子1分。 4、(1)词汇由少到多。(2分) (2)表达思想的功能从粗疏趋向精密。(1分) (3)在构词方式上,由以单音词为主变为以多音节词(主要是双音节词)为主,可以简称为双音化趋势(2分)。 六、1、至邺,矫魏王令代晋鄙。晋鄙合符,疑之,举手视公子曰:“今吾拥十万之众,屯于境上,国之重任,今单车来代之,何如哉?”欲无听。朱亥袖四十斤铁椎,椎杀晋鄙,公子遂将晋鄙军。勒兵下令军中曰:“父子俱在军中,父归;兄弟俱在军中,兄归;独子无兄弟,归养。”得选兵八万人,进兵击秦军。秦军解去,遂救邯郸,存赵。 每错1处扣0.5分 2、不久,燕昭王逝世,燕惠王继位,(惠王)和乐毅不和。田单听说了这件事,于是在燕国实行反间计,扬言说:“齐国国王已经死去,没有攻下城池的原因有两个。乐毅害怕被杀而不敢返回来,名义上是攻伐齐国,实际是想联合齐国人在齐国称王。齐人没有依附(他),所以暂且延缓进攻即墨城,等待时机(或齐人归附)。齐人所担心的是,别的将领来,(这样)即墨城就被攻破了。”燕王信以为真(或认为确实这样),派骑劫代替乐毅为将。
/
本文档为【古汉语4】,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