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鲍林与维生素C大论战

2011-12-17 25页 doc 159KB 38阅读

用户头像

is_111167

暂无简介

举报
鲍林与维生素C大论战【标题】鲍林与维生素C大论战   【期号】2005.07   【栏目】知识窗   【出处】自然与人   【摘自日期】2005年第1期   【作者】石城客   【作者国籍】   【编译者】   【正文】        在美国,有过一场围绕维生素C作用与剂量的大论战。这场论战   前后延续了二十多个年头,其时间之长,涉及面之广,世所罕见。更   由于论战双方的知名度而为各国医界所关注。现在,尽管论战的一方   当事人已经过世,但余波未了,人们依旧不断地在对之探讨。可以相   信,这场论战必将载入医学史册。   ...
鲍林与维生素C大论战
【标】鲍林与维生素C大论战   【期号】2005.07   【栏目】知识窗   【出处】自然与人   【摘自日期】2005年第1期   【作者】石城客   【作者国籍】   【编译者】   【正文】        在美国,有过一场围绕维生素C作用与剂量的大论战。这场论战   前后延续了二十多个年头,其时间之长,涉及面之广,世所罕见。更   由于论战双方的知名度而为各国医界所关注。现在,尽管论战的一方   当事人已经过世,但余波未了,人们依旧不断地在对之探讨。可以相   信,这场论战必将载入医学史册。     引发论战的人     1994年8月19日,美国著名学者莱纳斯·鲍林以93岁高龄在他加   利福尼亚州的家中逝世。“美国之音”在播发他逝世的消息时说:“   鲍林先生是惟一一位先后两次单独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     鲍林曾被英国《新科学家》周刊评为人类有史以来20位最杰出的   科学家中的一个,与牛顿、居里夫人及爱因斯坦等肩。爱因斯坦昔日   曾这样由衷地称赞鲍林:“此人是真正的天才。”然而,路透社在报   道鲍林逝世的消息时却说:他是“本世纪最受尊敬和最受嘲弄的科学   家之一”。     一个“最受尊敬”的科学家之所以“最受嘲弄”,在于他提出了   对维生素作用的新观点,尤其是主张超大剂量服用维生素C。     鲍林自称是“化学家、物理学家、结晶学家、分子生物学家和医   学研究者”。他不是医生,可他偏偏引发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医学领域   的大论战。   新观点被医学界拒绝        鲍林根据自己的多年研究,于1970年出版了《维生素C与普通感   冒》一书。书中的观点是:每天服用1000毫克或更多的维生素C可以   预防感冒;维生素C可以抗病毒。这本书受到读者的赞誉,被评为当   年的美国最佳科普图书。     可是医学权威们激烈反对鲍林的论点。有的说:“没有任何证据   能够支持维生素C可以防治感冒的观点。”有的说:“这对预防或减   轻感冒没有用处。”权威部门也纷纷表态,例如美国卫生基金会就告   诫读者:“每天服用1000毫克以上能预防感冒的说法是证据不充分的。   ”美国医学协会也发表声明:“维生素C不能预防或治疗感冒!”只   有个别医学家及几百位普通病人用自身的经历支持鲍林。加拿大一位   医学家原想用事实来批驳鲍林的,通过对照实验后却转而赞成鲍林的   观点了。     但鲍林身陷重围。攻击他的人说他根本不是医生,没资格来谈论   维生素C防治感冒的问题;还有人干脆把他讥讽为江湖医生,或说他   用维生素C防治感冒是江湖游医式的宣传;尊重他的人则叹惜他晚年   “不安分”,说他完全可以安享荣耀,可他非要闯入医学领域,而离   开他自己的化学“主流”太远。     然而,鲍林不管这些。1979年,他和主任医师卡梅伦博士合作出   版了《癌症和维生素C》一书,建议每个癌症患者每天服用10克或更   多的维生素C,建议癌症患者“尽可能早地开始服用大剂量维生素C,   以此作为常规治疗的辅助治疗”。他们说:“我们相信这种简单的方   法将十分显著地改善整个癌症治疗的结果。”     但是,权威们更不相信这种观点。鲍林先后8次向国家癌症研究   所申请资助,以便通过动物实验作进一步研究,可这位世界知名科学   家每次申请都被否定,他只能靠“许多人资助”来工作。即使如此,   权威机构和权威人士还是声明:维生素C对治疗癌症没有价值。此时   仍然是一些病人用自己的实例来支持鲍林的观点。     1985年,鲍林又写了一本有关健康长寿的书。他在谈及“一种提   高健康水平的摄生法”时,介绍了12项具体步骤,第一项就是:“每   天服用维生素C6~18克,或更多。一天也不要间断。”他认为,“这   种摄生法的主要特点就是增补维生素”,他自己则是个多年的身体力   行者。他说:“1985年我写这本书时,每天服用4片营养物质加上18   克维生素C。”鲍林认为,不管你现在年龄多大,每天服用最佳量的   维生素C,都是有益的。他说:“从青年或中年时开始,适当地服用   维生素和其他营养物质,进行某些健身运动,能使寿命延长25~35年。   ”“如果你已进入老年,这时开始服用适当的维生素并进行一些健身   运动,那么,还是可以期望使衰老进程减慢,延长寿命15~20年的。”   他的超大剂量服用维生素C以益寿的观点,自然又一次被医学界所拒   绝。        剂量多少之争        医学权威们与鲍林的论争焦点在于维生素C的用量。鲍林认为,   “对大多数成人来说,维生素C的最佳摄入量是在2.3~10克的范围内。   ”如果需要,还可以增加到每天20克、30克或更多。鲍林认为,无论   是对付病毒、癌症还是抗衰老,维生素C的用量都要大大高于当时的   规定用量。     在鲍林去世之前,美国的权威机构——食品营养委员会对维生素   C的推荐剂量是每天60毫克,有些营养学家认为只要30~40毫克就行。   可鲍林向人们建议的服用量以及为了抗衰老而自己每天服用的剂量,   是专家推荐剂量的几十倍到几百倍,这自然要遭到医学界人士的坚决   反对了。美国健康基金会主席明确告诉人们:“所谓的大剂量维生素   疗法必须避免。”医学界反对大量服用维生素C的重要理由是:这会   使人得肾结石。但鲍林反驳说:尽管理论上有这种可能,可是在医学   文献中没有一个肾结石病例是因大剂量服用维生素C而导致的。     在鲍林去世之前,双方始终是各执一词,互不相让。   功过是非谁能定        为了强化论点,鲍林在1985年的书中引用了首次从植物和动物组   织中分离出抗坏血酸(维生素C)而荣获诺贝尔奖的艾伯特·圣捷尔   吉博士给鲍林信中的一段话——这些话被授权可以引用:“就抗坏血   酸而言,从一开始我就感到人们被医学教育引入歧途了。他们认为,   如果不吃含有维生素C的食物,就会患坏血病;假如你没有患坏血病,   就是完全正常的。我认为这是一个重大错误。为了有完全健康的身体,   你需要非常非常多的维生素C。我自己现在每天服用1克。这个剂量并   非意味着真正的最适合剂量,因为我们不知道完全健康的真正意义所   在,以及为此究竟需要多少抗坏血酸。我可以告诉你的是,人可以服   用任何剂量的抗坏血酸,一点危险也没有。”     然而,艾伯特·圣捷尔吉的看法同样没有为美国医学界所接受,   而美国医学界的态度又影响了世界各国的医学界。     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直到鲍林逝世以后,我们才初步看到了关   于维生素C剂量和作用方面的一点变化:     1995年2月,美国心脏学会和部分营养学家向美国国家食品与药   品管理局建议:将维生素C的每日推荐量由60毫克提高到250~1000毫   克。     1996年4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科学家声称:一个人每天摄   入200毫克维生素C是最理想的,而不是60毫克。     1996年《纽约时报》报道的一则调查称,约有30%~40%的美国   人在服用维生素C,而其中1/5的人每天服用量超过1克。     1997年10月7日新华社电:《美国临床营养杂志》报道,研究人   员对247名年龄在56~71岁的妇女进行了调查,其中有11%的人每天   补充维生素C超过10年,这些服用者没有一人得白内障。研究人员认   为,长期补充维生素C,可使得白内障的危险减少77%以上——而鲍   林早在1985年前就这样论述了,然而医学界原先不相信。     2000年美国药物研究所食品和营养委员会的评估认为:成人每日   服用不超过2000毫克维生素C是安全的。     有报告称,据14例临床实验证明,每日口服10克维生素C,连续3   年,但未发现1例肾结石。     现在,多数医学界人士相信,维生素C确有一定的防治感冒的作   用。     研究发现,每天摄入300~400毫克维生素C的男性,要比日摄入6   0毫克及不足60毫克的人多活6年。     许多专家而今承认:维生素C有抗癌作用,能预防多种疾病,包   括老年痴呆症。有报道说:对18例晚期癌症患者,每日1次给予维生   素C10~20克静脉滴注,结果14例全身骨关节痛患者经治疗1周后有7   例明显缓解。     中国营养学会理事长葛可佑教授在2003年说过,他每天服用维生   素C400毫克,并已坚持10年,并认为对预防血管硬化和防癌有益。上   海市营养学会理事长柳启沛教授在1999年说:每日摄入1000毫克或更   多的维生素C,没有发现有什么毒副反应,认为有关“肾脏的草酸结   石和铁负荷过量”的毒性报告是没有根据的。      科学未到尽头        这场关于维生素C作用与剂量的大论战,鉴于美国的影响力和双   方的知名度,一开始就超越了国境,波及到全球。各国的医学界人士   起初差不多也都站到了美国同行那边。遥想当年,鲍林几乎是“孤军   作战”地与众多医学权威机构和权威人士在论争,他为此而受到的嘲   弄和轻蔑是一位著名学者、也是一般人难以忍受的。可鲍林在长达二   十多年时间里,义无反顾地奋起捍卫自己的观点,这种勇气和探索精   神令人敬仰。     时至今日,美国和世界各国的许多专家学者已经承认或接近承认   鲍林的种种观点了,然而论争仍远远没有结束。例如,有些人认为维   生素C能抗癌,有些人却认为它能致癌。总之,维生素C的作用与剂量   问题仍需继续研究。而对鲍林个人的评价也相差极大。在我国,2003   年出版的某些图书还在指责鲍林的维生素C观点是“谎言”、是“骗   局”。2003年还有人在文章中批判鲍林的所谓“江湖医术”,还说什   么“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在医学界声名狼藉”。在2004年9月,依然有   人在文章中告诉大众:维生素C的每天推荐用量应是50毫克!对此,   就不能不怀疑这些作者一味沿袭一二十年前的旧说,究竟是不了解新   情况呢还是对鲍林存有偏见?     不管怎么说,鲍林每天服几克、十几克维生素C,活到了93岁;   南京大学著名教授郑集先生几十年来每天服用维生素C600毫克,目前   年过百岁且仍在笔耕;芬兰研究人员曾给60位老人每天服用维生素C1   ~3克,连续服用两年半而无一例发生心肌梗死和脑血栓……我们虽   不能就此断定维生素C促进了健康和长寿,但至少表明:大剂量维生   素C是于人无害的,所谓日服只能50毫克、60毫克的规定是不足为训   的,鲍林的看法是有道理的,“权威”的观点未必是正确的,时隔这   许多年而仍在不负责任地指责鲍林搞“骗局”、搞“江湖医术”是极   不应该的。     诚然,鲍林的某些观点是否有失偏颇,尚待实践进一步检验。即   使有朝一日证明他的论点不够完美,他这种探求精神依旧值得人们学   习。探索毕竟永无止境,科学毕竟未到尽头,我们没有理由因循守旧。   这是维生素C大论战给我们的启示,更是鲍林之后的研究和实践给我   们的启示。就这个角度看,鲍林的其他观点也是值得人们深思的。他   说:“医生在行医时应当慎重是对的,但是,如果医学要进步,行医   这行业也需要接受新思想。”     “不要让医学权威和政治家们把你引入歧途。”     “医生的意见不是一贯正确的,虽说其用心善良,患者要自己做   出决定。”      来源:《读者》 主要生理功能   1、促进骨胶原的生物合成。利于组织创伤口的更快愈合;   2、促进氨基酸中酪氨酸和色氨酸的代谢,延长肌体寿命。   3、改善铁、钙和叶酸的利用。   4、改善脂肪和类脂特别是胆固醇的代谢,预防心血管病。   5、促进牙齿和骨骼的生长,防止牙床出血。;   6、增强肌体对外界环境的抗应激能力和免疫力。 [编辑本段] 吸收与代谢   推荐摄入量:每日60毫克   最高摄入量:引起腹泻之量;   缺乏症状:坏血病   过量症状:腹泻   主要食物来源:柑桔类水果、蔬菜等   食物中的维生素C被人体小肠上段吸收。一旦吸收,就分布到体内所有的水溶性结构中,正常成人体内的维生素C代谢活性池中约有1500mg维生素C,最高储存峰值为3000mg维生素C。正常情况下,维生素C绝大部分在体内经代谢分解成草酸或与硫酸结合生成抗坏血酸-2-硫酸由尿排出;另一部分可直接由尿排出体外。   一般动物都可以利用体内葡萄糖代谢途径来合成维生素C。但人类、猿猴、天竺鼠及一些鸟类、鱼类无法自行合成维生素C,需通过食物来供应身体所需。因此,维生素C是一种必需的营养素。   维生素C在人体内的吸收与代谢过程,自有其一套以下做一简要介绍。   ♦影响维生素C吸收率的因素。   维生素C在人体的吸收率是与摄取量有关,当摄取量在30-180MG时,吸收率可达70%-90%;然而当摄取量为1500MG时,吸收率降到50%;当摄取量达到6000 MG时,吸收率则只有16%。   吸收率除了受到摄取量影响外,也会受到发烧、压力、长期注射抗菌素生素或皮质激素等影响而降低。   ♦维生素C的吸收。   吃入的维生素C通常在小肠上方(十二指肠和空肠上部)被吸收,而仅有少量被胃吸收,同时口中的黏膜也吸收少许。未吸收的维生素C 会直接转送到大肠中,无论转送到大肠中的维生素C的量有多少,都会被肠内微生物分解成气体物质,无任何作用,所以身体的吸收率固定时,多摄取就等于多浪费。   小肠的吸收率视维生素C的摄取量不同而有差异。同时,也因饭后和空腹而有所不同,因个人摄取的差异也有不同。   就以摄取1000MG的维生素C来看,空腹的吸收率约30%,而餐后的吸收外资率可达50%。   根据吸收率的大小,维生素C较有效的摄取,以一日三次、餐后马上摄取为佳,而且这样也可预防因高剂量的维生素C所带来的副作用。   ♦维生素C的代谢。   维生素C在体内的代谢过程及转换方式,目前仍无定论,但可以确定维生素C最后的代谢物是由尿液排出。如果尿中的维生素C的浓度过高时,可让尿液中酸碱度降低,防止细菌孳生,所以有避免尿道感染的作用。   草酸是维生素C的其中一个代谢产物,它的排出量因人而异,平均一天有16-64MG的草酸由尿中排出。一般人担心 过多的草酸会造成结石,其实身体中草酸的含量,除一部分由维生素C代谢而来外,其余大部分是直接从食物中摄取,或是由氨基酸类食物代谢所产生。   由实验得知,即便是摄取高量的维生素C,尿中草酸量并不会因此而增加,因此无须担心维生素C带来结石的问题。   维生素C经由肾脏排泄,所以肾脏具有调节维生素C排泄率的功能。当组织中维生素C达饱和量时,排泄量会增多;当组织含量不足时,排泄量则减少。   ♦人体中维生素C的存量。   从小肠上方被吸收的维生素C,经由门静脉、肝静脉输送至血液中,并转移至身体各部分的组织。   当人吃入维生素C之后,脑下垂体、肾脏的维生素C浓度最高,其次是眼球、脑、肝脏、脾脏等部位。当体内维生素C总储存量小于300毫克时,就有发生坏血病的危险,人体最大的储存量为2000毫克。   ♦维生素C如何被破坏。   现代人少不了的维生素C是相当脆弱的维生素,遇水、热、光、氧、烟就会被破坏。加热烹调处理、摆在店头让太阳直照、浸水等,都会让蔬菜的维生素C大幅度减少。每抽一根烟就会消耗体内25毫克的维生素C。一天抽烟20根的人,将会消耗1-2。5公克的维生素C,同时血液中的维生素C浓度也会降低,维生素C就无法充分发挥作用。   不管维生素C存在于体外或体内,它都容易被破坏,不过就算大量摄取也无害,但不能一下子摄取过多,因为大量摄取后不见得人会全部被吸收,最后的结果还是被排出体外。最佳方法就是将时间间隔开来,分段使用,这样才能提升维生素C的体内吸收率。   抽烟的人每餐餐后都需服用维生素C保健辅助食品,当季的蔬菜或水果的维生素C含量最多,别忘了多摄取。 药物作用   维生素C在体内参与多种反应,如参与氧化还原过程,在生物氧化和还原作用以及细胞呼吸中起重要作用。从组织水平看,维生素C的主要作用是与细胞间质的合成有关。包括胶原,牙和骨的基质,以及毛细血管内皮细胞间的接合物。因此,当维生素C缺乏所引起的坏血病时,伴有胶原合成缺陷,表现为创伤难以愈合,牙齿形成障碍和毛细血管破损引起大量瘀血点,瘀血点融合形成瘀斑。 缺乏表现   1.胶原蛋白的合成需要维生素C参加,所以维生素C缺乏,胶原蛋白不能正常合成,导致细胞连接障碍。人体由细胞组成,细胞靠细胞间质把它们联系起来,细胞间质的关键成分是胶原蛋白。胶原蛋白占身体蛋白质的1/3,生成结缔组织,构成身体骨架。如骨骼、血管、韧带等,决定了皮肤的弹性,保护大脑,并且有助于人体创伤的愈合。   2.坏血病。血管壁的强度和维生素C有很大关系。微血管是所有血管中最细小的,管壁可能只有一个细胞的厚度,其强度、弹性是由负责连接细胞具有胶泥作用的胶原蛋白所决定。当体内维生素C不足,微血管容易破裂,血液流到邻近组织。这种情况在皮肤表面发生,则产生淤血、紫癍;在体内发生则引起疼痛和关节涨痛。严重情况在胃、肠道、鼻、肾脏及骨膜下面均可有出血现象,乃至死亡。   3.牙龈萎缩、出血。健康的牙床紧紧包住每一颗牙齿。牙龈是软组织,当缺乏蛋白质、钙、维生素C时易产生牙龈萎缩、出血。   4.发生动脉硬化。因为维生素C可促进胆固醇的排泄,防止胆固醇在动脉内壁沉积,甚至可以使沉积的粥样斑块溶解。   5.维生素C是一种水溶性的强有力的抗氧化剂。可以保护其它抗氧化剂,如维生素A、维生素E、不饱和脂肪酸,防止自由基对人体的伤害。   6.贫血。因为维生素C使难以吸收利用的三价铁还原成二价铁,促进肠道对铁的吸收,提高肝脏对铁的利用率,有助于治疗缺铁性贫血。    7.防癌。丰富的胶原蛋白有助于防止癌细胞的扩散;维生素C的抗氧化作用可以抵御自由基对细胞的伤害防止细胞的变异;阻断亚硝酸盐和仲胺形成强致癌物亚硝胺。曾有人对因癌症死亡病人解剖发现病人体内的维生素C含量几乎为零。    8.保护细胞、解毒,保护肝脏。在人的生命活动中,保证细胞的完整性和代谢的正常进行至关重要。为此,谷胱甘肽和酶起着重要作用。   谷胱甘肽是由谷氨酸、胱氨酸和甘氨酸组成的短肽,在体内有氧化还原作用。它有两种存在形式,即氧化型和还原型,还原型对保证细胞膜的完整性起重要作用。维生素C是一种强抗氧化剂,其本身被氧化,而使氧化型谷胱甘肽还原为还原型谷胱甘肽,从而发挥抗氧化作用。   酶是生化反应的催化剂,有些酶需要有自由的琉基(-SH)才能保持活性。维生素C能够使双硫键(-S-S)还原为-SH,从而提高相关酶的活性,发挥抗氧化的作用。   从以上可知,只要维生素C充足,则维生素C、谷胱甘肽、-SH形成有力的抗氧化组合拳,清除自由基,阻止脂类过氧化及某些化学物质的毒害作用,保护肝脏的解毒能力和细胞的正常代谢。   9.人体的免疫力下降。   白细胞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当机体感染时白细胞内的维生素C急剧减少。维生素C可增强中性粒细胞的趋化性和变形能力,提高杀菌能力。促进淋巴母细胞的生成,提高机体对外来和恶变细胞的识别和杀灭。参与免疫球蛋白的合成。提高CI补体酯酶活性,增加补体CI的产生。促进干扰素的产生,干扰病毒mRNA的转录,抑制病毒的增生。    10.提高机体的应急能力。人体受到异常的刺激,如剧痛、寒冷、缺氧、精神强刺激,会引发抵御异常刺激的紧张状态。该状态伴有一系列身体,包括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髓质和皮质激素分泌增多。肾上腺髓质所分泌的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是有酪氨酸转化而来,在次过程需要维生素C的参与。   进入人体的维生素C很快分布于个组织器官,在正常情况下,人体维生素C库为1500毫克。多余的大部分随尿排出,少部分随大便、汗及呼吸道排出。但是在感染情况下,人体所需的为平时的20---40倍之多,而且所有的药物都会破坏体内的维生素C。所以在人体有状态的情况下补充维生素C是非常有益的。美国著名营养学家戴维斯问过对营养学有研究的医生,是否应将维生素C当作家中常备药品,以便任何疾病初期都可以服用。大多数医生都说:“当然比任何阿司匹林安全多了”,第一次使用足够的量比连续使用小剂量有更好的效果。 维生素C防病作用   一项调查表明,每天稍增加一些水果与蔬菜的摄入,就可能起到防病作用。   维生素C可能对若干慢性疾病有保护作用。然而,从前瞻性的研究结果来看,维生素C与心血管病或癌症的关系,并非始终如一。为了评估血浆维生素C的水平与所有原因(心血管病、缺血性心脏病和癌症)死亡率之间的关系,英国剑桥大学临床医学院Khaw等,对19496名45~79岁成人,进行了4年的前瞻性调查。(Lancet 2001,357∶657)   纳入的研究对象填写一份健康和生活方式的问卷调查表,并接受身体检查。研究者随访4年,追踪死亡原因。这些人按性别特异的血浆维生素C5分位值加以划分。研究者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确定维生素C与其它危险因素对死亡率的影响。   结果显示,血浆维生素C浓度,与男女两性所有原因(包括心血管病和缺血性心脏病等)的死亡率呈负相关。位于维生素C最高5分位组的死亡危险,为最低5分位组的一半(P< 0.0001)。整个维生素C浓度分布,与死亡率连续相关。血浆维生素C浓度每上升20μmol/L(约相当于每天增加水果或蔬菜摄入量50克),所有原因死亡危险下降约20%(P< 0.0001),且不受年龄、收缩压、血胆固醇、吸烟习惯、糖尿病和补充剂应用等的影响。在男性中,维生素C水平与癌症死亡率呈负相关;但在女性则不然。 维生素C与癌症   全世界专家们的研究清楚地表明,每天吃新鲜水果,特别是柑桔类水果,胃癌、食管癌、口腔癌、咽癌及宫颈癌的发病率会大大降低,还有些研究指出含维生素C丰富的水果有助于预防结肠癌和肺癌。   在美国,30年代胃癌在死亡病因中占和一位,近年来胃癌下降到第七位,研究人员意识到,这种超常的健康趋势并不是归功于任何医疗措施,事实上是由于食物有了冰箱冷藏,加以空运发达,人们能够吃到更新鲜的水果和蔬菜,而吃盐腌或渍的食物相对的减少的缘故。日本 北部胃癌发病率绍终很高,那里人们喜欢用盐腌渍的食品,喜欢大酱、腌菜和咸鱼。虽有冰箱,但饮食习惯没有改变。另外,伊朗部分地区的胃癌发病率也很高,没有什么其他解释,只是因为人们营养太差,能进的水果与蔬菜很少,维生素C摄入量严重不足。专家们早已证明维生素A与肺癌的密切关系,现在美国路易斯安娜州立医学院的研究发现,维生素E和维生素C的水平降低,对肺癌有着更为重要的联系。此外,多项研究分别证实,摄入维生素C不足,与子宫颈癌、直肠癌的多发,均有密切关系。   维生素C能阻断致癌物亚硝胺的形成。盐腌、渍和熏制食品含亚硝酸盐(咸肉、香肠之类也一样),亚硝酸盐与胺在胃中结合形成致癌物亚硝胺。不少亚硝酸盐也来自新鲜食物,它们开始是以硝酸盐形式存在,那是植物生长的必需元素,唾液中的细菌使自然硝酸盐变成一回亚硝酸盐,在胃酸作用下,亚硝酸盐会合成亚硝胺。这些情况下不知不觉地在你胃中进行除非你吃了含维生素C的食物。专家们的研究表明:将亚硝酸物与胺放在一起,同时加入维生素C,维生素C能阻断亚硝胺的形成。   动物实验显示:小鼠喂以亚硝酸盐和胺后得了肿瘤,而在食物内加入维生素C,显示出肿瘤被抑制。这是因为亚硝酸物首先与维生素C反应,导致没有足够的亚硝酸物与胺结合成亚硝酸胺。在进食的时间时里,维生素C与亚硝酸物反应最佳,因为这时胃的酸度正好发挥维生素C催化剂作用。上述情况同样发生在胃里,蔬菜中虽天然地含有亚硝酸盐,但同时也含有足够的维生素C。因此,你不必为食用蔬菜担心,问题是要注意蔬菜的保存和烹调,尽量减少维生素的损失。   临床研究发现,各类晚期癌症注射大剂量维生素C,每天10-30克,能明显地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大量摄入维生素C,可以制造大量免疫球蛋白,可以使抗癌的淋巴细胞高效率地发挥作用。英国科学家们也观察到,人们白细胞中维生素C的含量与年龄成反比。也就是说,随着年龄的增加,白细胞中维生素C含量呈下降趋势(也许,这也是老年人免疫功能较差、癌症易于在老年人向上发生的因素之一)。若给老年人每天补充维生素C80毫克,9个月之后,其白细胞维生素C含量可恢复到年轻人水平。还有人认为血液中维生素C水平的高低,与老年人的寿命长短成正比例。一美国医生说,他发现血液中维生素C水平高的人寿命长。虽说这类研究目前还有待于进一步的佐证,但癌症患者体内维生素C的水平无一例外都很低。两者联系起来考察,无疑向我们提示着维生素C不容忽视的作用。此外,专家们认为维生素C还具有良好的抗氧化作用,能抑制某些化学物质氧化为致癌物;能阻断致癌物的活化;英国的研究人员测定补充维生素C(1000毫克,每日4次,为期一周)前后受试者胃液中诱变剂的活力,发现补充后活力降低近半。 发现历史   坏血病,是几百年前就知道的疾病,但是由于以前人类对它发生的原因不了解,当时被称作不治之症,且死亡率很高。一直到1911年,人类才确定它是因为缺乏维生素C而产生的。在18世纪,坏血病在远洋航行的水手中非常普遍(他们远离陆地,缺乏新鲜水果和蔬菜),也流行在长期困战的陆军士兵中、长期缺乏食物的社区、被围困的城市、监狱犯人和劳工营中。例如140年前加州的淘金工人和90年前阿拉斯加的淘金工人都有大批的坏血病病例。   坏血病开始的时候症状是四肢无力,精神消退,烦躁不安,做任何工作都易疲惫,皮肤红肿。病人觉得肌肉疼痛,精神抑郁。然后他的脸部肿胀,牙龈出血,牙齿脱落,口臭。皮肤下大片出血(看来像是严重的打伤)。最后是严重疲惫﹑腹泻呼吸困难,骨折,肝肾衰竭而致死亡。早年航海人员因坏血病死亡的灾难不可枚举,因为他们在航行时的食物是面饼、鱼和咸肉,含有很少的维生素C。   1497年7月9日到1498年5月30日,葡萄牙航海家达伽马(Vasco da Gama)发现绕过非洲到达印度的航线,他的160个船员中,有100多人死于坏血病。   1519年,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远洋船队从南美洲东岸向太平洋进发。三个月后,有的船员牙床破了,有的船员流鼻血,有的船员浑身无力,待船到达目的地时,原来的200多人,活下来的只有35人,人们对此找不出原因。   1536年法国探险家Jacques Cartier在发现圣劳伦斯河之后,溯流而上抵达魁北克过冬。探险队中24人死于坏血病,其它多人也都病重。有一位印第安人教他们饮用一种arbor vitae(Thuja occidentalis)树叶泡的茶,就治好了这些人。后来发现这种树的叶子里每100克含有50毫克的维生素C。   西班牙征服墨西哥的荷南·科尔蒂斯将军,在1536年占领下加州Baja California后,因为水手多数患坏血病而回师,以致没有继续侵占加州本部。1577年一艘西班牙大帆船漂流在马尾藻海海面上,发现时所有的船员都死于坏血病。   相对于在15世纪中国明朝的郑和多次率领下西洋的记载,并无发现有大量船员因长期航行而染上坏血病而死,这与当时郑和船队带备蔬菜和水果有关,亦可见蔬菜和水果内的物质(后来发现是维生素C)对防治坏血病有很大的帮助。   1734年,在开往格陵兰的海船上,有一个船员得了严重的坏血病,当时这种病无法医治,其它船员只好把他抛弃在一个荒岛上。待他苏醒过来,用野草充饥,几天后他的坏血病竟不治而愈了。诸如此类的坏血病,曾夺去了几十万水手的生命。   1740年冬,英国海军上将George Anson率领961水手乘6艘船远征。1741年6月抵达Juan Fernandez岛时只剩下335人,半数以上的船员死于坏血病。当时海军上将John Hawkins发现长期航海时海员发生坏血病的机会和只吃干粮的时间成正比例。如果他们能够吃到新鲜食物,包柑橘类水果,就会迅速复原。因为新鲜的蔬菜水果是在船上最难保存的食物,所以英国海军致力研究发展其代用品。   1747年英国海军医官詹姆斯·林德在船上做了这个现在很著名的实验,12个严重的坏血病海员,大家都吃完全相同的食物,唯一不同的药物是当时传说可以治疗坏血病的药方。两个病人每天吃两个橘子和一个柠檬,另两人喝苹果汁,其它人是喝稀硫酸,酸醋,海水,或是一些其它当时人认为可治坏血病的药物。6天之后,只有吃柑橘水果的两人好转,其它人病情依然。Lind继续研究,1753年出版了《坏血病大全》(A Treatise on Scurvy)一书。   英国的著名探险家库克船长最为人称道的是他控制了可怕的坏血病。他在1768年到1780年间三次远航太平洋,他的船员有些生病,但是没有一人丧生于坏血病。而他同时许多其它探险船队中,坏血病依然猖獗。库克防治坏血病的贡献,使得伦敦皇家学会选他为会员,并授予他Coply奖章。每次航行靠岸时,库克都命令船员上岸购买水果蔬菜及绿色植物来补充营养。有一次他在旗舰Endeavour上带了7860磅的德国酸白菜Saukerkraut,船上70人一年航程中每人每周有两磅的供给。酸白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每100克含有50毫克的维生素C。   虽然在Hawkins上将之后有经验的航海家都知道用柠檬汁代替柑橘类水果,可以防治坏血病,但是柠檬汁价格贵,贮藏不易,船长和船公司都觉得宁信其无,可以不用就不用。对柠檬汁的效果,公众也是存疑,在医学界也是争议不断。   1795年Lind去世,Lind人微言轻,他的实验结果也湮没无闻。但是另一位英国医生Gilbert Blane相信Lind的结果,1795年Blane因为是英王御医而被任命为英国海军医疗委员会委员,由于他的努力,英国海军部才通令每个海军官兵每天都必须饮用3/4盎斯柠檬汁。1796年英国海军中坏血病病例大幅降低。英国海军战力倍增,在1797年击败西班牙舰队,缔造了大英日不落帝国。   虽然英国海军部采用了柠檬汁,商业部却自行其是,因而坏血病在英国商船上仍然猖獗不止。70年之后,英国商业部在1865年才规定商船上的海员也必须每天服用柠檬汁。但那时还不知柠檬中的什么物质对坏血病有抵抗作用。   1907年Axel Holst 和Theodor Frolich发表使用天竺鼠做坏血病实验的。他们观察到老鼠和其它的动物都不会生坏血病,只有天竺鼠和人类相似,在禁绝新鲜蔬果后会产生坏血病。这是为什么现代的医药研究一定要用天竺鼠做实验,所得的结果才能推引到人类的疾病上。我们现在知道天竺鼠和灵长类(包括人类)都不能自己制造维他命C,其它的动物都能在肝脏或肾脏中制造维他命C。人类大多数的疾病,都很少见于其它动物。动物受伤和疾病之后都可以很快地自行复原,只有人类因为不能自行生产维他命C而需要医生的专业服务。   1912年,波兰裔美国科学家卡西米尔·冯克,综合了以往的试验结果,发表了维生素的理论。他认定自然食物中有四种物质可以防治夜盲症,脚气病,坏血病,和佝偻病。这些物质被丰克称为 “维持生命的胺素(Vitamine)”,因为拉丁文中的vita意思是生命。冯克以为这些物质都含有氮或胺基,所以加上胺素Amine的结尾。后来发现有些物质并不含氮,所以改称为Vitamin,中文称为维生素或维他命,四种物质分别被称为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C和维生素D。中文分别称为维生素甲,维生素乙,维生素丙,和维生素丁。后来发现的就依英文字母顺序一直排到维生素K。维生素B里面又发现有许多不同成份,就有了维生素B1,B2,B3,B6及B12等名称。   1920-1930年代,有机化学家群起研究维他命,试探在食物中维他命并决定它们的化学成份。   1928年匈牙利生化学家Albert Szent-Gyorgyi在英国化学家Frederick Gowland Hopkins的实验室中成功地从牛的副肾腺中分离出1克纯粹的维生素C。他也因为维生素C和人体内氧化反应的研究获得1932年的诺贝尔医学奖。1928年他发表论文,确定维生素C的化学分子式是C6H8O6,所以称之为Hexuronic acid。1929年他到美国Rochester, Minnesota的Mayo医院做研究,附近的屠宰场免费供给他大量的牛副肾,他从中分离出25克的维生素C。他将一半提炼出纯粹的维生素C送给英国的醣类化学家Walter H. Haworth进行分析工作。可是那时技术尚不成熟,Haworth没有能决定维生素C的结构。   1930年Szent-Gyorgyi回到匈牙利,发现匈牙利的辣椒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他成功地从中分离出1公斤纯粹的Hexuronic acid,并再送一批给Haworth继续分析。1932年美国匹兹堡的化学家Charles King从Szent-Gyorgyi的学生Joe Svirbely知道他鉴定Hexuronic acid就是维生素C,就抢先在Nature杂志上发表这个结果。但是1937年的诺贝尔医学奖还是颁给Szent-Gyorgyi,因为他对维生素C和人体内氧化反应的研究。Haworth决定了维生素C的正确化学构造。并且用不同的方法制造出维生素C,而获得了1937年的诺贝尔化学奖。Szent- Gyorgyi和Haworth最后决定将维生素C命名为抗坏血酸ascorbic acid。   1933年瑞士化学家Tadeus Reichstein发明了维生素C的工业生产法。此法是先将葡萄糖还原成为山梨醇,经过细菌发酵成为山梨糖,山梨糖加丙酮制成二丙酮山梨糖(Di-acetone sorbose), 然后再用氯及氢氧化钠氧化成为二丙酮古洛酸DAKS(Di-acetone-ketogulonic acid)。DAKS溶解在混合的有机溶液中,经过酸的催化剂重组成为维生素C。这个方法的专利权在1934年被罗氏公司购得,成为50余年来工业生产维生素C的主要方法。罗氏公司也因此独占了维生素C的市场。   1948年美国东部流行非典型肺炎,1949年全世界流行小儿麻痹症,各国各地医师束手无策,只能隔离病人,防止传染。美国南卡洛林纳州的Fred R. Klenner医师用静脉注射维生素C治愈了许多这两种病人。Klenner发现静脉注射维生素C可以治疗所有病毒感染的疾病,如肝炎,脑炎,流行性感冒以及许多其它急性和慢性的病症。他的经验和许多其它使用维生素治病的报告都被医药界忽略。医药界追求的是高利润的专利药物及疫苗,没有专利权的维生素都受到排斥和压制。   1959年美国生化学家J. J. Burns发现人类和灵长类动物会得坏血病,是因为他们的肝脏中缺乏一种酶L-gulonolactone oxidase,它是将葡萄糖转化为维生素C的四种必要酶之一。因此人必须从食物中摄取维生素C,才能推持健康。其它的哺乳动物都在肝脏中自行制造维生素C,两栖动物及鱼类则在肾脏中制造维生素C。许多人类特有的疾病,如伤风,感冒,流行性感冒,肝炎,心脏病及癌症,在动物中都少见,这些疾病都是因为人体不能自行制造维生素而产生的。   1970年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化学家莱纳斯·鲍林出版<维生素C治感冒>(Vitamin C and Common Cold)一书。提出高剂量(远远超过0)的维生素C可以预防和治疗感冒。虽然医药界激烈反对他的论点,但是鲍林的研究的确引起了学术界对应用超过RDA剂量维生素C的重视,带动了世界各地大量的同类研究。这本书畅销美国,民众抢购维生素C以致造成世界性缺货。奇怪的是1970年之后,美国人因心脏病死亡率显着下降,而同样是开发国家的西欧人和日本人的心脏病死亡率却持平。许多人认为这是维生素C预防心脏病的有力佐证。   1976年纽约星期六晚邮的主编卡增兹Norman Cousins在新英格兰医学期刊上发表《疾病的解剖》(Anatomy of an Illness)一文。新英格兰医学期刊绝少刊登外行人的文章。在此文中卡增兹详述他在1964年与非常痛苦的关节性脊椎炎搏斗的经验。他观看喜剧电影,大笑10分钟后得到两小时无痛的安眠,这样他就停止服用阿司匹林等止痛剂。他又坚持每天静脉注射25克维生素C来修复他的关节和联结组织。不久他就恢复到可以回星期六晚邮上班工作。此文震动美国医界,三千多位医师写信给卡增兹,支持他的论点。   1979年Ewan Cameron医师和鲍林出版《癌症和维生素》(Cancer and Vitamin C)一书。提出高剂量的维生素C可以帮助癌症患者及治疗一些癌症,再度挑起医药界激烈的反对。美国国家卫生院NIH特别商请著名的Mayo医院的癌症医师C. G. Moertel做两次双盲实验证明高剂量维生素C不能治疗癌症。但是两次实验的过程有许多问题,其结果并没有平息维生素C治疗癌症的争议。   1980年在中国科学院北京微生物研究所的研究员尹光琳发明 “维生素C二步发酵新工艺”,大幅改进了Reichstein的一步发酵法,减低维生素C的生产成本。此法先将葡萄糖还原成为山梨醇,经过第一次细菌发酵成为山梨糖,再经过第二次细菌发酵转化为KGA(2-keto-gulonic acid),最后异化成为维生素C。这项专利的国际使用权于1985年出售给瑞士罗氏公司,是当时中国对外技术转让中最大的项目。罗氏得到了专利但是并不使用,仍然沿用旧有的Reichstein的一步发酵法。它的目的是要防止其它外国公司使用新法与其竞争。这项专利在中国的国内使用权并没有卖断给罗氏公司,到了1990初期中国国内成立了26家药厂用二步发酵法生产维生素 C。   1981年凯斯卡特Robert Cathcart医师发现用腹泻测定人体的维生素C饱和量的方法。口服过量维生素C会产生腹泻。腹泻显示人体所有器官的维生素C到达饱和。正常的人维生素C饱和量是每天4-15克。有病的人维生素C饱和量大幅增加,病情越严重,维生素C饱和量越高,甚至可以高到每天200克。每天口服略低于饱和量的维生素C,是治疗各种感染疾病的验方。凯斯卡特医师用饱和量维生素C的方法,成功治愈7000综感冒、流行性感冒、非典型肺炎、急性单核血球病(昏睡症Acute Mononucleosis)、急性肝炎、干草热、气喘病、外伤Trauma、手术创伤、烧伤、背痛、关节炎、猩红热、泡疹、带状泡疹等症。这个方法解决了60年来使用维生素C治病的争议,就是维生素C治病的剂量问题。以前许多实验显示维生素C无效,是因为剂量没有达到维生素C饱和量的原故。   1990年代各种维生素销量大幅增加。国际几家大维生素生产商为了长期垄断维生素市场,获得高额利润,曾违反市场竞争规则,达成秘密的价格联盟,划分市场范围,以期控制市场价格。维生素C的三大药厂瑞士的罗氏公司,德国的巴斯夫和日本的武田制药形成维生素C垄断集团,维生素C价格从1973年的4美元每千克提高到1994年的18美元每千克。   在维生素C的国际高价的引诱之下,中国的许多药厂纷纷采用二步发酵法试图打入国际市场。1996年国际维生素C垄断集团就为打击中国药厂开始降价竞争,每个月降价10%。到1997年时维生素C价格跌到4美元每千克,迫使中国的26家维生素C药厂关闭了22家,只剩下四巨头东北制药、石药维生药业、华药维尔康药业和江苏江山药业苦撑。到2002年,价格跌到谷底2.3美元。有趣的事是国际维生素C垄断集团自食恶果,不堪亏损而全部倒闭或解体,武田制药的维生素C厂卖给巴斯夫并且停产,罗氏公司的维生素C厂卖给荷兰的DSM。   1992年Mathias Rath医师和鲍林发表《根绝心脏病宣言》(Call to Abolish Heart Diseases),宣称维生素C可以治疗心脏和血管的各种病症。他们并且推广治疗心脏病的鲍林药方(Pauling Recipe),其中的成分是维生素C与两种氨基酸赖氨酸和脯氨酸。他们认为这三种化合物同服可以防止及清除冠状动脉的阻塞。   1994年十月,美国克林顿总统签署《膳食补充剂健康教育法》(Dietary Supplement Health and Education Act, DSHEA)明定民众有权利贩卖和选用各种营养添加剂,政府不得禁止或干涉。此法案的起因是美国的医药集团及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游说国会,促请通过法令将维生素等营养剂划归为需要医师处方的药品。一旦维生素成为处方药,民众不准随意购买,药厂就可以提高价格,增加利润。但是消息传出后举国哗然,国会为民意所驱,反而无异议通过DSHEA法案,保障民众服用营养剂的权利。   医药集团在美国的挫败促使他们改弦更张,试图在联合国的营养管理委员会Codex Alimentarius架构下控制维生素药物的销售管道。营养管理委员会是德国药厂控制下的组织,从1996年就设法通过将维生素等营养剂划归为需要医师处方药品的议案。此议案如果通过,世界各国(包括美国)都必须遵守,否则会遭受世界贸易组织的制裁。Rath医师每年趁Codex Alimentarius在德国开会期间,都号召群众在会场前游行示威,反对此议案。致使此案迄今仍未能通过。   1999年5月,美国司法部的反托拉斯小组控诉获胜,令当时世界最有实力的维生素厂商自食苦果,为他们的价格操纵行为支付了9.9亿美元的罚金。由于世界上最大的9家维生素生产企业操纵维生素C的销售价格,涉案金额高达50亿美元,不但增加了可口可乐、宝洁等大用户的生产成本,而且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美国司法部指控瑞士罗氏公司是价格卡特尔的始作俑者,对其罚款5亿美元,德国BASF被罚2.25亿美元,其它被罚款者分别是比利时、德国、法国和日本的维生素生产企业。罗氏公司最高级主管承认罪行并进入美国监狱服刑。2001年11月,欧盟也对上述维生素制造商处以高达8.55亿欧元的罚款,其中罗氏公司为4.62亿欧元,BASF为2.96亿欧元。   2000年全球维生素C的产量为8万吨,2001年猛增到10万吨,而这两年国际市场的需求量也就在8.5万吨左右徘徊,突出的供需矛盾是2001年国际维生素C原料市场竞争最激烈的根本原因,期间维生素C原料每公斤的市场价最低曾降到每公斤2.3美元。2002年初,随着国际两大巨头罗氏公司以及德国巴斯夫的战略调整,罗氏公司将维生素C业务出售给荷兰的DSM,巴斯夫收购日本武田的维生素C生产线并停止生产。国外企业的产量减少,中国出口的维生素C占了世界市场的80%。   2001年中国政府维生素C为协调低价无序竞争局面,在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的牵头下,包括四巨头在内的国内维生素C企业召开了一次行业会议,讨论发展问题,以及协商各自的出口量,并且后来形成了每年的例会。2002 年5 月1 日开始,维他命C被列为海关审价、商会预核签章的管制出口商品。   2002年的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症(SARS)危机时,赖斯Rath医师在香港和新加坡刊登巨幅广告,忠告华人大众非典不是绝症,是可以用维生素C治疗的。非典的阴霾引起亚洲的维生素C抢购风潮,维生素C价格飙到16美元每千克。在非典流行时期,上海罗氏公司生产的“力度伸维C泡腾片”被抢购一空,除国内生产线连续运转生产外,还从阿根廷紧急调运10万盒100万支“力度伸”,法国、澳大利亚以及阿根廷的“力度伸”生产基地也全部三班轮转、夜以继日生产,供给中国市场。但是危机一过,维生素C价格又跌回到4美元每千克。   2004年石药集团维生药业一条15000吨的维生素C生产在线线,总产量达到每年3万吨。其它的维生素C药厂都在等待另一波的削价竞争。   2005年6月,美国两家企业以“商会组织协调价格涉嫌价格合谋”为理由对中国维生素C四巨头提起反垄断诉讼。2006年2月,美国两家企业再一次在不同法院提起诉讼。随着诉讼的展开,国际维生素C价格也开始下滑。由于中国维生素C占据了美国市场85%的市场份额,所以诉讼的成败对于国内维生素C企业来说关系重大,也导致了国内外维生素C大厂轮番停产。 2005年9月荷兰帝斯曼集团(DSM)宣布正式关闭其在美国新泽西的 Belvidere维他命C原料药厂,该厂的维生素C原料年生产能力为15000吨。2005年12月德国巴斯夫公司宣布设在丹麦Grenna的维生素C生产车间将停产,此生产车间的年产能为4000吨。   2006年停产风潮波及国内维生素C四巨头,1月间年产量2万多吨的华药维尔康药业停产30天。 4月初年产量2万吨的江山制药也进入停产阶段, 4月中年产量为3万吨的石药维生药业亦开始进入停产阶段。而年产量约2。3万吨的东北制药则表示目前还没有停产,但正在考虑。这四家企业目前总产量接近10万吨,占据了国内市场90%以上的份额,出口量占87%,在国际市场上占据着一半以上份额。   中国人在人类对病毒的抗争将有一个关键的角色。中国因为人口众多而且密集居住,所以是病毒最容易传染的地区,也是受病毒残害最深的地区。许多流行性感冒的病毒都发源在中国,SARS病毒也是首先出现在中国,死于SARS的90%是中国人。现在中国已经掌握了维生素C生产的领导地位,应该可以彻底解决病毒的问题,只是出产的维生素C大部份都外销,中国人服用维生素C的平均剂量,远逊于欧美和日本。如果我们普遍认识维生素C对预防和治疗病毒传染病症的原理而大量服用,就可以遏止各种病毒的流行。流行感冒只是一椿小事,维生素C的真正效用,会显示在治疗禽流感,SARS和AIDS等更严重的病毒传染病上。 适宜人群   1、容易疲倦的人。   2、在污染环境工作的人。体内维生素C高的人,几乎不会再吸收铅、镉、铬等有害元素。   3、嗜好抽烟的人。抽烟的人多吃含维生素C的食物有助提高细胞的抵抗力,保持血管的弹性,消除体内的尼古丁。   4、从事剧烈运动和高强并劳动的人。这些人因流汗过多会损失大最维生素C,应及时予以补充。   5、坏血病患者。此病是因饮食中缺乏维生素C,使结蹄组织形成不良,毛细血管壁脆性增加所致应多食含维生素C丰富的食物。   6、脸上有色素斑的人。维生素C有抗氧化作用,补充维生素C可抑制色素斑的生成,促进其消退。   7、长期服药的人。服用阿司匹林、安眠药、抗癌变药、四环素、钙制品、避孕药、降压药等,都会使人体维生素C减少,并可引起其它不良反应,应及时补充维生素C。   8、白内障患者。维生素C是眼内晶状体的营养要素,维生素C的摄量不足,是导致白内障的因素之一,患者应多补充维生素C。   No.7 草莓 100 6粒 80   No.8 橘子 130 1个 78   No.9 芥蓝菜花 60 1/3株 72 正常需要   1、成人及孕早期妇女维生素C的推荐摄入量为100mg/d;   2、中、晚期孕妇及乳母维生素C的推荐摄入量为130mg/d。   注意:每个人对于维生素C的需求量个体化差异是很大的。   有的人补充少量既可满足,有的人可以达到每天10克甚至更高。   在人类对维生素C的研究史上,卡斯卡特医生(Robert F.Cathcart)早在上世纪70年代初就发现并建立了一套使用维生素C的标准。   当一个人口服维生素C达到相当的量,即24小时0.5~200克时,由于肠道渗透压的改变,会产生轻微的腹泻。卡斯卡特将略低于此的量叫做“维生素C的肠道耐受量”,也就是一个人能承受的不引起轻微腹泻的量。   因为无酸性的维生素C,使大量口服维生素C成为可能,那么,每个人就可以根据自身体况的不同去服用。只要在自己的肠道耐受量之内,效果就会很好。   有趣的是,人体对于维生素C的肠道耐受量是变化的。在人体有病的时候,肠道耐受量会大幅度的提升,比如平时1克的耐受量,在急性感染或者患有肿瘤、心脏病等慢性疾病,甚至是感冒的时候,都会有不同程度的耐受量提升。   所以,不要被一些推荐的口服剂量所误导,要慢慢寻找出最适合自己的的服用量,让大自然的这种恩赐更多地为人类健康做出贡献。 注意   维生素C极易受到热、光和氧的破坏。为了尽可能减少食物中维生素C的损失,请注意:   水果、蔬菜贮存越久,维生素损失越多,
/
本文档为【鲍林与维生素C大论战】,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