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保护方言留存民族记忆

保护方言留存民族记忆

2011-12-01 2页 pdf 11KB 53阅读

用户头像

is_419056

暂无简介

举报
保护方言留存民族记忆 第 1页 共 2页 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年/1月/2日/第 004版 要闻·社会 保护方言留存民族记忆 本报记者 陈振凯 形容女孩子惊艳之美,用普通话是:“哦,这姑娘真漂亮。”咬字清楚,字正腔圆。 而河南人会说:“咦,这妮子咋恁好看。”朴实中听,又带着泥土气息。 轮到苏州人则是:“哎呀呀,这个妹妹标致得少少家个。”语调相当婉转,听着非常舒服⋯⋯ 每一种方言,都积淀着久远的岁月印痕,深受当地老百姓喜爱。然而,随着时代发展,我国 局部地区出现“方言资源流失”现象,...
保护方言留存民族记忆
第 1页 共 2页 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年/1月/2日/第 004版 要闻·社会 保护方言留存民族记忆 本报记者 陈振凯 形容女孩子惊艳之美,用普通话是:“哦,这姑娘真漂亮。”咬字清楚,字正腔圆。 而河南人会说:“咦,这妮子咋恁好看。”朴实中听,又带着泥土气息。 轮到苏州人则是:“哎呀呀,这个妹妹标致得少少家个。”语调相当婉转,听着非常舒服⋯⋯ 每一种方言,都积淀着久远的岁月印痕,深受当地老百姓喜爱。然而,随着时代发展,我国 局部地区出现“方言资源流失”现象,部分方言的使用范围日渐萎缩。为此,从 2008年 10月起, 国家语委逐步开展“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建设,录制“原汁原味” 的声音,其中饱 含“民族记忆”的汉语方言是重要的拟保存对象。 方言饱含民族记忆 “普通话便于交流,对我国经济文化事业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同时,作为‘语言资源’的重 要组成部分,汉语方言是我国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语委副主任、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 化管理司司长李宇明说。 按通用分法,我国共有 7大汉语方言区,依次为以北京话为代的北方方言、以广州话为代 表的粤方言、以苏州话上海话为代表的吴方言、以厦门话为代表的闽南方言、以长沙话为代表的 湘方言、以梅州话为代表的客家方言和以南昌话为代表的赣方言。每种大方言区又渐次分为更多 的小方言区。 李宇明介绍,不少汉语方言保留着古汉语成分,饱含“民族记忆”,承载了诸多历史文化内 容。如,武汉话把“口袋”称为“荷包”,河南部分地方把女婿称“相公”。闽南话更是有一种“崇 正意味”,保留了许多古音古词,如:把“吃”称为“食”,“锅”称为“鼎”,“人”称为“侬”。 此外,汉语方言还是沟通情感传承文化的纽带,“乡音无改鬓毛衰”是归乡游子认祖寻根时 的感慨。宁夏大学人文学教授蔡永贵指出,方言是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地方性知识。 许多经典文学艺术作品巧妙地使用方言刻画了成功的人物形象,使这些作品增色不少。 局部方言渐趋式微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饱含民族记忆的汉语方言处于急速变化之中,部分方言面临“阵地沦 丧”、使用者越来越少的窘境。尤其近年来,随着交通工具的便利、大规模移民的出现,我国局 部地区方言渐呈式微之势。 日前,《羊城晚报》上一则题为《生在广州不会说粤语》的报道,阐述了新客家第二代“白 话(粤语)盲”现象引发的思考,引起读者关注。作为“人多势众”的一个方言分支,粤语在新 客家第二代中的传承困境,在我国汉语方言中不是孤例。 究其原因,一方面,方言的语言环境在缩小。近年来,我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人口大流动, 方言的地域性框架发生变化。在京、沪、穗等大城市,外来移民通常都说普通话。另一方面,年 轻一代日渐产生了对方言的疏离感。浙江金华市的一项调查显示,在 6 岁到 14 岁孩子中,几乎 所有的人都会说普通话,但 52%的人完全不会说金华方言。 随着局部地区方言式微,“我们该如何保护方言”日渐成为一个话题。早在 2005年,人大代 表厉明就曾呼吁,应该采取措施保护“上海话”。有专家指出,一些民间力量,如“南腔北调” 的方言电视剧、电视节目、电影以及少数的方言培训班,从某种意义上起到了保护方言的作用。 当然,也有专家认为,方言的存留是语言变迁的必然,不必刻意强调每一种方言都要完全保护。 有声形式保存语言 第 2页 共 2页 除了汉语,少数民族语言及其民族的方言同样面临该如何保护的课题。我国少数民族中,除 回族、满族外,其他 53 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有些民族内部甚至还使用着多种语言。但随着 农村城镇化、经济全球化以及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一些民族语言到了濒危境地。部分少数民族, 如赫哲族、鄂伦春族、土家族的语言,只有极少数人会说,年轻一代都改说汉语了。 “作为不可再生的、弥足珍贵的非物质文化,汉语方言及少数民族语言渐获重视。”李宇明 说,为了调查收集并保存当代汉语方言、少数民族语言和带有地方特色的普通话的实态、有声语 料,国家语委启动了“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建设,拟用声音(甚至多媒体)的形式保存“民 族记忆”。 2008年 10月 11日,有声数据库建设江苏省试点工作在苏州启动,苏州人说的“吴侬软语” 成为第一批被录音留存进入国家数据库的方言。据悉,数据库建成后,将向社会开放。 李宇明说,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的建设,不仅可以有效保存汉语方言及少数民族语言、 带有特色的地方普通话,为后来研究者提供充足的语料资源,还可以广泛应用于人工智能、国家 安全等事业中。
/
本文档为【保护方言留存民族记忆】,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