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电视纪录片创作的多维空间和创新手法

2011-11-15 2页 pdf 104KB 49阅读

用户头像

is_904721

暂无简介

举报
电视纪录片创作的多维空间和创新手法 2006.06 全国新闻核心期刊·江苏省优秀期刊 传 媒 观 察 MEDIAOBSERVER □ 王 培 由江苏广播电视总台等联合摄制的五集大型 电视纪录片《1405郑和下西洋》荣获2005年度中 国纪录片学术奖“十佳”长片奖,今年五月又送评 中国“金鹰奖”。南京电视台等联合摄制的八集大 型电视纪录片《郑和下西洋》获得2006年度江苏省 “金凤凰奖”一等奖。这两部反映同一题材的纪录 片各有千秋,在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活动中, 都引起了极大的关注。本文拟从对两部纪录片的 比较中探讨纪录片制作的...
电视纪录片创作的多维空间和创新手法
2006.06 全国新闻核心期刊·江苏省优秀期刊 传 媒 观 察 MEDIAOBSERVER □ 王 培 由江苏广播电视总台等联合摄制的五集大型 电视纪录片《1405郑和下西洋》荣获2005年度中 国纪录片学术奖“十佳”长片奖,今年五月又送评 中国“金鹰奖”。南京电视台等联合摄制的八集大 型电视纪录片《郑和下西洋》获得2006年度江苏省 “金凤凰奖”一等奖。这两部反映同一题材的纪录 片各有千秋,在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活动中, 都引起了极大的关注。本文拟从对两部纪录片的 比较中探讨纪录片制作的多维空间和创新手法。 相同拍摄背景下的宏篇巨制 《1405郑和下西洋》是郑和下西洋 600周年 纪念活动筹备小组、中央电视台、江苏广播电视总 台联合摄制的一部大型电视纪录片。它所面对的 是六百年前一项伟大的历史事件———郑和下西 洋。历史影像资料的极度缺乏成为本片创作的巨 大障碍。但是,一个伟大事件的痕迹不可能消逝无 踪。本片摄制组在一年半的拍摄时间内,追随着郑 和的足迹,遍访国内外专家以及与这一历史事件 有关的人士,透滤历史的迷雾寻真相,感悟这桩人 类文明史上空前绝后的壮举,使得本片获得了更 加广阔的表述空间。郑和的航海之举预示了人类 大航海时代的来临,同时表明了中华传统文化对 和谐文明的世界秩序的渴求。本片选择宏观、全 景、俯瞰的视角,着力展现这一历史事件的全貌和 伟大意义,同时又讲究深入到历史事件中,选择具 有浓烈历史烙印的细节,传递着历史的信息,力图 完整准确地呈现六百年前那场恢宏不朽、波澜壮 阔的海上史诗。 《郑和下西洋》是由中华文化发展促进会、中 共南京市委、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南京电视台等 联合摄制的八集大型电视纪录片。摄制组万里追 踪 600年前郑和船队航迹,寻觅郑和遗风,发掘郑 和精神,在历史与现实之间穿梭往返。一年多来, 摄制组足迹所及中国江苏、福建等13个省市以及 港澳台地区,以及印尼、马来西亚、文莱、菲律宾、 新加坡、泰国、斯里兰卡、澳大利亚、印度、也门、南 非、肯尼亚、英国、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等十多 个国家。《郑和下西洋》作为一部大型电视系列纪 录片,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历史、天文、水文、地 理、气象、船舶制造、海洋运输、国际贸易、军事战 略、哲学、宗教信仰、华侨事务、外交关系等诸多方 面。全片历史与现实不断交织,东方与西方不断碰 撞,不同国度的奇异风光扑面而来,不同文化相互 交融,优美的画面,新颖的构思,动人的故事,细腻 地揭示了“郑和七下西洋”对传播中华文明、促进 人类和平所产生的积极深远的影响。 使用多种元素进行历史与现实的对接 郑和下西洋距今已经600多年,由于资料缺 乏,纪实的份量不多,创作上遇到了很多困难。因 此,两个摄制组的编导们就在摄制过程中都综合 采用了多种元素。如:访谈、情景再现、电脑模拟、 动画、照片、电影资料、新闻、历史遗迹、遗物、录音 对话、时代音乐等,从而让作品有了较强的艺术性 和观赏性。 《1405郑和下西洋》主要是展示一个伟大的 历史事件。编导不仅充分使用了所有记载 600年 航海以及明代历史的相关资料 (如照片、微缩胶 卷、图书资料、实物、实地),并且以此作为依据,更 电视纪录片创作的 多维空间和创新手法 47 MEDIAOBSERVER2006.06 全国新闻核心期刊·江苏省优秀期刊 视 听 时 空 多地选择运用了“情景再现”,大胆地尝试用三维 动画来展现郑和船队的恢宏浩大。气势磅礴、制作 精良,是该片创意表现的独到之处。因为历史只给 予后人一个框架,但我们却无从知晓或想象其中 的具体细节。那么,通过“情景再现”,就能比较好 或比较容易让观众直接感受当时的历史情状,体 现纪录片“阐明抉择,解释历史,增进人类相互了 解”的使命。 该片采用了顺叙和倒叙的手法,历史在演进 的同时,又常常回到现实的时空中,一个闪回镜头 又拉回到历史的记忆里,造成了时空的交错和跨 越感。多条线索共同演绎,在历史与现实中灵活游 走,富有历史感和现代感。正是在历史和现实的对 接中,使观众能够意识到再现和表演的存在,从而 意识到所观看的纪录片既非历史剧,又非真实的 史料记载,而只是一种模拟真实的再现。① 《郑和下西洋》侧重介绍郑和,凸现一个友好 使者的形象。编导主要寻访和采访了不少与这段 历史有勾联的人,如:采访印尼前总统瓦西德、菲 律宾前总统阿基诺及亚非欧三大洲的多国政府要 员和中国驻外使节、国内外许多领域的专家学者、 郑和后裔等。摄制组拍摄运用了许多散落海内外 的有关郑和的历史文献、遗迹、遗物、遗存的图片, 以及当地流传的许多关于郑和及其船队鲜为人知 的传奇故事。通过这些来追踪展示郑和这个伟大 航海家的航迹和遗风,在历史和现实之间往来穿 梭,完成历史和现实的对接。其中许多内容是揭密 性的首次发现,第一次向外界披露,新鲜有看点。 其次该片也采用了电脑模拟的方法和三维动 画效果,如:全景展现郑和船队的宏伟壮观,在波 澜壮阔的大海上航行等情景。请造船专家用三维 图进行演示,在地图上标明地点,一只立体三维的 小船穿梭于各地点之间。这些高科技手段的使用, 很好地弥补了影像资料缺失的不足。 第三,该纪录片还借用了故事片电影资料来 丰富故事内容。 两种叙事风格: 严格的纪实主义与情景再现的创新性 《郑和下西洋》 采取了老式纪录片学派的手 法,它们的目的是以绝对客观的态度来面对他们所 拍摄的世界,他们极力将其所拍摄的化为既清晰又 绮丽的内容,这种对现实本身的复制,诉诸人们的视 觉和听觉,这是无懈可击的,也是这种纪录方式的唯 一的傲人之处。这是一种比较严格的纪实主义。 该片以长镜头、自然光、同期采访、追寻“过 程” 等同步纪录的纪实风格和纪实拍摄手法来回 忆讲述郑和下西洋的情状。强调摄影机的本质是 “冷眼旁观”,“还世界以纯真的原貌”。② 《1405郑和下西洋》是尝试采用了新式纪录 片的特点:以剧情片的观点以及多元观念对纪录 片的渗透。“情景再现”是该片创作的主要特点。 “情景再现” 只是导演和编导对历史的一种 推演或想象,它不是一种真实,不等同于历史,只能 是历史的一种可能,因为从本质上说,它是一种虚 构。《1405郑和下西洋》使用这种“情景再现”或 说“真实再现”的手法,是对于600年前那些不能 重现的历史,尤其是久远的历史,除了口头讲述、图 片、采访等表现方式以外,运用电视表现以弥补其 他方式的不足,能够给予导演更大的创作空间。 有研究者认为,这种情景再现是对纪录片创 作语言的积极探索,是对传统纪录观念的制作方 式的一次“反叛”。 不管如何,这种“情景再现”都是一种创新, 因为从内容的角度出发,选择了一种合适的形式, 从观赏性和可视性来讲,都大大前进了一步,而高 科技的运用,又增添了纪录片的创新手法。尽管我 们在重新结构纪录片真实美学观念的同时,也在 打破和重建美学观念。因为纪录真实的维度表现 在三个方面:其一、物理真实。指影像、声音和文字 的真实,以及重新组合(剪辑、叙述)的真实。其 二、心理真实。包括生理和心理真实。其三、社会真 实———诠释、意义的真实。“情景再现”的创新就 在于运用了“再现”的手诠释的是社会真实。 不管是按照传统的纪录片手法来拍摄,严格 遵循纪录片的本体特征,还是在把握纪录片本质 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只要给当代和后代留下的是 真实的有价值的纪录片,是用时间用真诚所呈现 的生命的痕迹,那么,它就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 富。 ————————————————————————————————————————— 参考文献: ①见 《为中国纪录片喝彩:第九届学术奖综述之 一———从本届纪录片学术奖看中国电视纪录片的现状》第 6页,见《纪录手册》2004年1月第1期 ②[法]安德烈·巴赞 《电影是什么》12—13页,崔君 衍译,中国电影出版社,1987 48
/
本文档为【电视纪录片创作的多维空间和创新手法】,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