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试题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试题

2011-10-23 16页 doc 74KB 26阅读

用户头像

is_508529

暂无简介

举报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试题中国人民大学2007年中国哲学试题 中国人民大学2001年中国哲学史(含原著)试题 招生专业:中国哲学、伦理学、宗教学 考试科目:中国哲学史(含原著) 一、 简释下列名词或命题(每小题 4 分,共 20 分)    有待无待 自生而必体有 阿赖那 理异分殊 公羊三世说 二、 简答下列各题(每小题 10 分,共 30 分) 1、 简论孟子的“四端”说 2、 述评王弼的言意之辩 3、 试述孙中山的民生史观 三、 论述朱熹本体论思想与儒释道三教的源流关系(30 分) 四、 给下列原著标点译成现代汉语(20 分)    物无非彼物无非...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试题
中国人民大学2007年中国哲学试 中国人民大学2001年中国哲学史(含原著)试题 招生专业:中国哲学、伦理学、宗教学 考试科目:中国哲学史(含原著) 一、 简释下列名词或命题(每小题 4 分,共 20 分)    有待无待 自生而必体有 阿赖那 理异分殊 公羊三世说 二、 简答下列各题(每小题 10 分,共 30 分) 1、 简论孟子的“四端”说 2、 述评王弼的言意之辩 3、 试述孙中山的民生史观 三、 论述朱熹本体论思想与儒释道三教的源流关系(30 分) 四、 给下列原著标点译成现代汉语(20 分)    物无非彼物无非是自彼则不见自知则知之故曰彼出于是是亦因彼 彼是方生之说也虽然方生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因是因飞 因非因市是以圣人不由而照之于天亦因是也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彼亦 一是非此亦一是非果且有彼果且无彼是乎哉彼是莫得其偶谓之道枢    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藐焉乃混然中处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 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也与大君者吾父母宗子其大臣宗子之家相也尊高 年所以长其长慈孤弱所以幼其幼圣其合德贤其秀也凡天下之疲癃残 疾惸寡皆吾兄弟之颠连而无告者也于时保之子之翼也乐且不忧纯乎 孝者也违曰悖德害仁曰贼济恶者不才其践性唯肖者也 中国人民大学2001年欧洲哲学史(含原著)试题 招生专业: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外国哲学、伦理学、宗教学 考试科目:欧洲哲学史(含原著) 试题: 一、 写出下列哲学著作的作者或哲学家的著作(每题2分,共10分。报考外国哲学专业 的考生不做,报考其他专业的考生做) 1、亚里士多德 2、《神学大全》 3、《人性论》 4、《人是机器》 5、黑格尔 二、 简明解释下列哲学名词或命题(每题5分。报考外国哲学专业的考生选做4题,共20分): 1、德性即知识 2、四因说 3、教父哲学 4、宗教改革 5、实体即自因 6、启蒙运动 7、知识学 三、 简述莱布尼茨的单子论(20分) 四、 试论康德关于知性为自然立法的思想 五、 解释下列哲学原著选段(每题15分。报考外国哲学专业的考生全做,共30分;报考其他专业的考生选做1题。共15分;) 1、 如果有人问:我们对于事实所作的一切推论的本性是什么?适当的答复似乎是:这些推论是建立在因果关系上。如果再问:我们关于因果关系的一切理论和结论是什么?就可以用一句话来回答:“经验。“但是我们再进一步追根到底地问:由经验得来的一切结论的基础是?什么这就包含了一个新问题,这个问题将更难于解决和解释。 2、 真东西是全体。而全体无非是那个通过发展自己完满的本质。至于绝对,应该说,他它本质上就是结果,它在终点才是真正的它;它的本性恰恰在于是现实的,是主体,是“成为自己”。把绝对理解为本质上就是结果,尽管看起来很矛盾,但只要稍加思考,就能纠正这种矛盾的假相。开端、原则或绝对,在最初直接说出来的时候,只不过是共相。当我说一切动物的时候,这话并不能算一部动物学,同样情形,上帝、绝对、永恒等词也没有说出其中所包含的东西——这样一些词所表达的,事实上只是直观这个直接的东西。 中国人民大学2001年现代西方哲学试题 招生专业:外国哲学 考试科目:现代西方哲学 试题: 一、 名词解释:(4题共20分,每题5分) 1、物理主义 2、证伪主义 3、工具理性 4、自为存在 二、 简答题(3题共30分,每题10分) 1、“存在先于本质”的基本要义是什么? 2、“逻辑原子主义”的新哲学观有哪些? 3、“结构主义论”的核心观点有哪些? 三、 论述题(2题共50分,每题25分) 1、 法兰克福学派对当代西方发达社会的分析批判是否切中时弊?他们的理论观点有何借鉴意义? 2、 、实用主义的代表人物(詹姆斯和杜威)是如何阐述其真理观的?其真理观应如何评价? 中国人民大学2002年中国哲学史(含原著)试题 招生专业:中国哲学、宗教学、伦理学 考试科目:中国哲学史(含原著) 试题:  一、 名词解释(选答 5 题,带*号者佛教方向必答,共 20 分);  四端   齐物   *一念三千   *法界缘起   本体   质力相推  二、 简述题(选答 4 题,带*号者佛教方向必答,共 60 分):    1、 试述孔子的“为政以德”思想。    2、 试比较王充与郭象的“自生”理论。    3、 *唯识“四分”的构成及说明了什么样的道理?    4、 什么是见闻知之与德性知之及其二者的相互关系?    5、 试分析康有为天人学说的主要特色。  三、 给下列原著标点并译成现代汉语(20 分):          易 与 天 地 准 故 能 弥 纶 天 地 之 道 仰 以 观 于  天 文 俯 以 察 于 地 理 是 故 知 幽 明 之 故 原 始 反 终  故 知 死 生 之 说 精 气 为 物 游 魂 为 变 是 故 知 鬼 神  之 情 状 与 天 地 相 似 故 不 违 知 周 乎 万 物 而 道 济  天 下 故 不 过 旁 行 而 不 流 乐 天 知 命 故 不 忧 安 土  敦 乎 仁 故 能 爱 范 围 天 地 之 化 而 不 过 曲 成 万 物  而 不 遗 通 乎 昼 夜 之 道 而 知 故 神 无 方 而 易 无 体 一 阴 一 阳 之 谓 道 继 之 者 善 也 成 之 者 性 也 仁 者  见 之 谓 之 仁 知 者 见 之 谓 之 知 百 姓 日 用 而 不 知  故 君 子 之 道 鲜 矣         夫 理 有 至 极 外 内 相 冥 未 有 极 游 外 之 致 而  不 冥 于 内 者 也 未 有 能 冥 于 内 而 游 于 外 者 也 故 圣 人 常 游 外 以 冥 于 内 无 心 以 顺 有 故 虽 终 日 见  行 而 神 气 无 变 俯 仰 万 机 而 淡 然 自 若 夫 见 行 而  不 及 神 者 天 下 之 常 累 也 是 故 睹 其 与 群 物 并 行  则 莫 能 谓 之 遗 物 而 离 人 矣 睹 其 体 化 而 应 物 则  莫 能 谓 之 坐 忘 而 自 得 矣 岂 直 谓 圣 人 不 然 哉 乃  必 谓 至 理 之 无 此 是 故 庄 子 将 明 流 统 之 所 宗 以  释 天 下 之 可 悟 若 直 就 称 仲 尼 之 如 此 或 者 将 据  所 见 以 排 之 故 超 圣 人 之 内 迹 而 寄 方 外 于 数 子  宜 忘 其 所 寄 以 寻 述 作 之 大 意         注:标点直接在试题上做,不用另抄题。  中国人民大学2002年欧洲哲学史(含原著)试题 招生专业: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外国哲学、伦理学、宗教学 考试科目:欧洲哲学史(含原著) 一写出下列哲学著作的作者或哲学家的著作(每题2分,共10分。 报考外国哲学专业的考生不做,报考其他专业的考生全做): 1.《尼克马科伦理学》 2.奥古斯丁 3.《社会契约论》 4.莱布尼茨 5.《小逻辑》 二.简明解释下列哲学名词或命题(每题5分。报考外国哲学专业的 考生选做4题,共20分。报考其他专业的考生选做5题,其中宗教学 专业的考生第8题必做,共25分): 1.        逻各斯(logos) 2.        形而上学(Metaphysics) 3.        三位一体(Trinity) 4.        四假相说(Theory of the Four Idols) 5.        温和的怀疑论(mitigated scepticism) 6.        二律背反(Antinomy) 7.        绝对精神(Absolute Spirit) 8.        上帝存在的道德证明(宗教学专业的考生必做) 二.        笛卡尔在《第一哲学沉思集》中论述过“我思故我在”(Cogito,ergo sum)的思想。(1)这是意味着他说他是一个思想的存在物,还是他只知道自己是一个思想的存在物,抑或兼而有之?(2)当他不思想的时候他是否存在?试就你的理解加以说明。(3)你认为“我思故我在”能否如笛卡尔所愿“在科学上建立某种坚定可靠、经久不变的东西”(报考宗教学专业的考生不做,其他专业必做,20分) 三.贝克莱是如何把“存在就是被感知和感知”的观点与他关于上帝存在的命题联系起来的。(报考宗教学专业的考生必做,其他专业不做,20分) 试题 三.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提出“先天综合判断是如何可能?”的问题。(1)他为什么提出这一问题?(2)这一问题的主要困难是什么?(3)康德是如何解决上述困难,从而回答这一问题的?(所有专业考生必做,30分) 六.解释并分析下列哲学原著选段(每题15分.报考外国哲学专业的考生的考生全做,共30分,报考其他专业的学生选做1题,15分) 1.实体,在最严格、最原始、最根本的意义上说,是既不述说一个主体,也不存在一个主体之中,如“个别的人”、“个别的马”。而人们所说的第二实体,是指作为属而包含第一实体的东西,就像种包含属一样,如某个具体的人被包含在“人”这个属之中,”而人“这个属自身又包含在“动物”这个种之中。所以,这些是第二实体,如“人”、“动物”。从上述可以清楚地看到,述说一个主体的名称和定义,也一定能表述一个主体,如“人”能述说作为主体的某个具体的人,也能表述其名称。 2.物体的第一性的质的观念是和第一性的质相似的,他们的原型确实存在于物体里面,第二性的质在我们心中产生的观念则根本不与第二性的质相似。并没有什么与我们的观念相似的东西存在于物体本身之中。这些性质,在我们用来称呼的物体里面,只不过是一种在我们心中产生这种感觉的能力:观念中的甜,蓝或温暖,只不过是我们称为甜,蓝或温暖的物体本身里面的不可见部分的某种大小、形象和运动而已。 中国人民大学2002年现代西方哲学试题 招生专业:外国哲学 考试科目:现代西方哲学 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4题共20分) 1、 实证主义(5分) 2、 重估一切价值(5分) 3、 伪证主义(5分) 4、 存在先于本质(5分) 二、简答题(每题10分,3题共30分) 1、 简述维特根斯坦语言图像论的基本思想(10分) 2、 “有用即真理”是一种什么观点?(10分) 3、 哲学人类学的基本主张是什么?(10分) 三、论述题(每题25分,2题共50分) 1、 存在主义哲学家是如何论证人的自由的?存在主义的自由观与马克思主义的自由观在哪些理论问题上是根本不同的?你是如何评价存在主义的自由观的?(25分) 2、 逻辑实证主义拒斥传统形而上学的理由是什么?分析哲学家反形而上学的理论意义有哪些?(25分) 中国人民大学2003年中国哲学史(含原著)试题 招生专业:中国哲学 考试科目:中国哲学史(含原著) 试题: 一、名词(命题)解释(共30分) 本根 言不尽意 三自性 王霸并用 以太 二、简述题(共80分) 1、试述“亦有太极”的宇宙生成论思想。 2、“复性”说表达了什么样的哲学观念? 3、什么叫“先立乎其大”? 4、试分析章太炎的“竞争生智慧”思想。 三、原著阅读(共40分) 赵简子问史墨曰季氏出其君而民服焉诸侯与之君死于外而莫之或罪何也对曰物生有两有三有五有陪贰故天有三辰地有五行体有左右各有妃耦王有公诸侯有卿皆有贰也天生季氏以贰鲁侯为日久矣民之服焉不亦宜乎鲁君世从其失季氏世修其勤民忘君矣虽死于外其谁矜之社稷无常奉君臣无常位自古以然故诗曰高岸为谷深谷为陵三后之姓于今为庶主所知也在易卦雷承乾曰大壮天之道也 且夫知也者固以行为功者也行也者不以知为功者也行焉可以得知之效也知焉未可以得行之效也将为格物穷理之学抑必勉勉孜孜而后择之精语之详是知必以行为功也行于君民亲友喜怒哀乐之间得而信失而疑道乃益明是行可有知之效也其力行也得不以为歆失不以为恤志壹动气惟无审虑却顾而后德可据是行不以知为功也冥心而思观物而辨时未至理未协情未感力未赡俟之他日而行乃为功是知不得有行之效也行可兼知而知不可兼行下学而上达岂达焉而始学乎 说明:(1)标点直接在试题上做,不用另抄题(15分); (2)解释带点的词(10分); (3)译为现代汉语(15分)。 中国人民大学2003年西方哲学史(含原著)试题 招生专业:中国哲学、外国哲学 考试科目:西方哲学史(含原著) 试题: 一、 写出下列哲学著作的作者或哲学家的著作(每题2分,共10分。报考外国哲学专业的考生不做,报考其他专业的考生全做) 1、〈〈形而上学〉〉     2、托马斯•阿奎那 3、〈〈精神现象学〉〉 4、卢梭 5、〈〈论有学问的无知〉〉 二、简明解释下列哲学名词或命题(每题5分,报考外国哲学专业的考生选做4题,共20分。报考其他专业的考生做6题,共30分) 1、人是万物的尺度 2、唯名论(Nominalism) 3、自然状态(Natural State) 4、决定论(Determinism) 5、实体即主体(Substance is Subject) 6、能被思维者和能存在者是同一的 7、文艺复兴(the Renaissance) 8、天赋观念(Inate Idea) 三、(1)笛卡尔在〈〈第一哲学沉思集〉〉中提出了怎样的“实体”学说?(2)这一思想在斯宾诺莎和莱布尼茨那里得到了怎样的发展?(3)经验论者巴克莱和休谟对这一实体学说又是怎样回应的?(40分) 四、(1)康德为什么要“限制知识而为信仰留地盘”?(2)这会不会限制知识的发展?为什么?(3)康德的这一思想在西方哲学史上有何种意义?(50分) 五、解释并分析下列哲学原著选段(每题20分。报考外国哲学专业的考生全做,共40分。报考其他专业的学生选做1题,共20分) 1、如果有人向我说,一件东西之所以美,是因为它有美丽的颜色、形状之类,我是根本不听的,因为这一切把我闹糊涂了。我只是简单、干脆、甚至愚笨地认定一点:一件东西之所以美,是因为美本身出现在它上面,或者为它所分有,不管是怎样出现、怎样分有的。我对出现和分有的方式不做肯定,只是坚持一点:美的东西是美(本身)使它美的。因为我觉得这是我能国向自己和别人作出的最稳妥的回答,如果我坚持这一点,我想决不会被人驳倒,我相信,无论是我自己还是任何别人,都可以稳妥地回答说:通过美(本身),美的东西才美。 2、既然原因一共有四种,自然哲学家的任务就在于认识这四种原因,如果他把问题都归结到这四种原因上,他就会以恰当的方式指定他这门科学去研究那个“为什么”——质料、形式、推动者、“所追求的东西”。后三种原因常常合而为一,因为那个“是什么”和“所追求的东西”是同一个东西,而运动的来源与这些东西也是同类的(因为人生人),并且,一般说来,凡是由于本身被推动而引起运动的东西,也都是这样;而那种不属于这一类的东西,就不属于自然哲学研究的范围。 中国人民大学2003年现代西方哲学试题 招生专业:外国哲学 考试科目:现代西方哲学 试题: 一、 名词解释:(5题,共30分) 1、 自为的存在(6分) 2、 超人(6分) 3、 证实原则(6分) 4、 证伪主义(6分) 5、 知识型(6分) 二、 简答题 (3题,任选其中2题,共50分) 1、 简述实用主义的真理观(25分) 2、 简述维特根斯坦“语言游戏说”的理论要点(25分) 3、 结构主义的基本思想是什么?(25分) 三、论述题(2题,共70分) 1、 分析哲学是如何推动“语言学的转向”的?(25分) 2、 你是如何理解和评价萨特的存在主义自由观的?(35分) 中国人民大学2003年中西哲学史试题 招生专业:宗教学、伦理学 考试科目:中西哲学史 试题: 请从以下8题中任选5题(每题30分,共150分) 1、 试1比较孟子、荀子的人性论思想之异同。 2、 从下列玄学家(王弼、稽康、郭象)中选择一个,分析其主要思想特征。 3、 禅宗“南顿北渐”说评析。 4、 试述朱熹的理气观。 5、 试分析苏格拉底“德行即知识”的思想的主要意义。 6、 试说明柏拉图在“可知世界”和“可感世界”之间所作的区别。 7、 试谈笛卡尔“我思故我在”命题的含义,以及它在笛卡尔形而上学中的地位。 8、 什么是康德的“二律悖反”?试举出其中的一组,简述康德是怎么论证的。 中国人民大学2005年中国哲学史试题 招生专业:中国哲学 考试科目:中国哲学史 一、名词命题解释(每题6分,共30分): 《论语》 兼以易别 生之谓性 不真空 心外无物 二、简答题(每题20分,共80分): 1、什么叫做“无为而无不为”? 2、韩愈的道、德“虚位”说是什么意思? 3、什么是张载的“太虚即气”说? 4、章太炎的“俱分进化”是怎样的一种观点? 三、论述题(选答2题,每题20分,共40分): 1、韩非子说:“饥岁之春,幼弟不饷;穰岁之秋,疏客必食。非疏骨肉爱过客也,多少之实异也。是以古之易财,非仁也,财多也;今之争夺,非鄙也,财寡也。”请将这段话译成现代汉语并分析其思想。 2、试述郭象“独化”论的基本内容及其理论意义。 3、试述谭嗣同的“以太”说及其历史价值。 中国人民大学2005年西方哲学史(含现代)试题 招生专业:外国哲学 考试科目:西方哲学史(含现代) 一、简要解释下列哲学名词或命题(每题5分,选做6题,共30分) 1、原子论 2、实体(substance) 3、第一哲学 4、奥卡姆剃刀 5、《社会契约论》 6、知性为自然立法 7、权力意志 8、摹状词理论 二、苏格拉底的“助产术”或“辩证法”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他的“辩证法”如何推进了柏拉图理念论的产生?(30分) 三、笛卡尔提出了怎样的心身二元论?这种二元论在笛卡尔之后的近代哲学中造成了怎样的形而上学后果和认识论后果?(30分) 四、维特根斯坦在《逻辑哲学论》的序言中说:“本书的全部旨义可概述如下:凡是可说的东西,都可以明白地说,凡是不可说地东西,则必须对之沉默。”(1)可说的和不可说的东西各是哪些?为什么有的可说,有的不可说?可说地怎样才能明白地说出来?(2)划分可说与不可说的界限是什么?划分的意义何在?(这些问题既可以一起回答,也可以分开回答,共30分) 五、在《存在与时间》中,海德格尔指出,“我们的时代更把重新肯定‘形而上学’当作自己的进步,但这里所提的问题如今已久被遗忘了。。。。。。存在可以被遮蔽得如此之深远,乃至存在被遗忘了。”(1)按照海德格尔的看法,“存在”是如何被遗忘的?(2)他又是通过何种方式唤醒了“存在”?(30分) 一 简答 8分x5 三法印,集谛,吉藏,坛经,成唯识论 二 问答 15分x4 1大般涅槃经佛性 2龙树中观思想 3圆融三谛(智顗) 4禅宗在宋代的发展变化及影响 中国人民大学2006年伦理学试题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每题6分 1,道德自律 简称自律,与他律相对。是康德最先比较系统地提出来的伦理学术语。指的是一种意志自律,即自己为自己立法,也就是将被动的“我应当如此行为”变为自觉我“我愿意如此行为”,把服从变为主动。换句话说,人的自律的意志是指不受外在环境的约束,不为快乐、幸福、欲望等情感所驱使,也不受神意、天命所支配,而是根据自己的“良心”,为追求道德本身的目的而行动的伦理原则。康德认为,只有自律意志的行动,才是道德的行为。 2,道德良心 简称良心,是一个人对自己行为在道德责任上的一种认识,是人们行为的内在根据,是人们对自己行为进行道德评价的形式。人们在做某种行为之前,良心对行为的动机给予肯定,对不符合良心的行为给予克服,特别是在行为过程中,发现了认识上的错误,出现了新的情况,良心可以使人改变行为方向。在行为之后,良心对自己的行为给予评价,符合良心,个人就会产生一种自豪,精神达到某种自我满足,相反,就会产生内疚、羞愧。良心是对自己道德行为的自我认识、自我控制、自我调节、自我评价的统一体。 3,三纲五常 三纲五常正式提出是在西汉董仲舒提出的。《汉书。董仲舒》和《白虎通义》都有记载。三纲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前者对于后者具有绝对的统治,后者对于前者具有绝对的服从。五常是指仁义礼智信五种道德原则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违背的,常指的是不变。董仲舒运用天人合一的思想,赋于三纲五常以神的权威,从而成为统治阶级的封建道德准绳和不变的道德原则。 4,功利主义 功利主义,亦称“功利论”或“功用主义”。通常是指以实际功效或利益作为道德的伦理学说。(西方:德谟克里特、伊壁鸠鲁,边沁(快乐主义)、穆勒。中方:战国墨子、宋代叶适、陈亮。(唯利无义{利己}、利人为义{兼相爱、交相利;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重义轻利{正统道德观:克己-节欲-去利灭欲-存天理,灭人欲-从而导入了极端。}近代康有为、严复、梁启超{求乐免苦}。)马认为,功利主义应该有明确的、具体的历史内容和阶级内容主张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最高道德标准的无产阶级的革命的功利主义。不能一概批判和反对功利主义(简单地反对“利”或简单地反对“义”)。 5,? 二,简答,每题20分 1,简述道德选择中自由与必然的关系 答:这里的自由不是随心所欲的绝对自由,它是受到社会所提供的种种条件可能(必然)的制约。因为个人的选择对象是社会产生的,个人只有在社会所能提供的可能性之间进行选择。道德选择的前提是自由,但这种自由是社会自由与个人自由的统一,是必然与自由的统一。所以就要求我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同时,为自由创造社会条件,也为自己创造主观上的条件,要进行不断地自我培养,自我锻炼和自我修养。 2,简述道德选择的层次性. 答:道德选择是在意志的参与、理智的结合而产生的自主、自决、自控的规定。这种自主、自决、自控的规定也就体现了道德选择所要达到的三个不同的层次。自主规定了道德选择是主体自身的活动,而不是外在的活动。它包含有选择目的的“善”和选择主体的“我”。自决规定了道德选择是建立在明察、深知的基础上的,根据客观规律、现实的条件而作出的决定。自控规定了道德选择在过程上是自控的,从而保证了选择的顺利进行。 3,简述道德权利与道德义务的关系 答:道德权利通常是由道德体系所赋予的,由相应的义务所保障的主体应得到的从事一定行为或不从事一定行为的责任。它是正当的、平等的。如要求得到别人的帮助是一种权利。道德义务,旧称本务,古代常指的“义”。即言行符合一定的准则,它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它是有约束力的常常是道德主体在社会中摆脱不掉的。它是必须的而不是被迫的;它是无私的,而不包含个人妄图的;它是一种自觉的对他人集体社会所负的责任。作为道德其道德强制性又高于一般的道德准则。道德上的权利与义务是密切相联的。履行义务的动机不应以追求权利或利益为前提,否则就不是真正的义务。道德权利也要受道德规范的制约,合理的道德权利才能使得每个人自主平等地追求自身利益。 三,论述,每题30分 1,试论述道德建设在和谐社会构建中的作用. 答:当代中国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就是经济社会进入一个关键发展时期,既是一种“黄金发展期”又是一种“矛盾突显期”;既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又有各种困难和风险;既有难得的机遇又有严峻挑战。从伦理的角度来分析,它所反映的是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首先道德与经济,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社会在各个发展阶段上的经济活动和各种经济关系,伦理学是研究的道德与利益关系的问题;经济是无法摆脱价值判断的问题,伦理中的利益本身也属于经济范畴;道德作为社会意识形态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经济基础的变化或迟或早地会使道德观念、道德规范体系更新发展。其次道德与政治。它们俩都是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并且进了认自己特有方式反作用于经济。政治是经济的最基本表现,它直接反映着阶级的经济利益,而道德是政治的一种辅助力量,反映一定的阶级关系。政治是调整国家政论之间相互关系而道德是调整人与人社会之间的关系。道德贯穿于人类社会始终,政治只存在于阶级社会中。政治与道德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制约作用体现的是刚与柔的关系,道德是为一定政治服务的,体现的是以克刚的关系。再次是道德与法律。道德和法律作为人类社会的两大行为规范,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道德先于法律,道德对于人们的态度和行为所干预的范围要比法律广泛的多。道德依靠的是社会舆论、内心信念、传统习惯而法律是国家强制的手段。道德和法律内容上是相互渗透、相互包含。道德引导和法律威慑在功能上相辅相成的,在实施中相互支撑。另外道德与宗教。宗教是采取超人间力量形式,靠的是神的强制来维持的是虚幻的。道德信念是反映现实社会关系中善恶的认识,宗教是历史现象。宗教着眼于“彼岸世界”,而道德着眼于“此岸世界”。但在研究道德问题时也不要忽视宗教,其也有值得借鉴的积极成果。最后是道德与科技。科学技术属于生产力的范畴,科学的发展有利于人类道德水平的提高。但不能简单地把科技水平看成道德水平标准。科学不断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但道德却沿着不同的道路变化。目前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稳定,但还存在着不和谐的因素。如环境污染、愚昧落后,违法乱纪、贪污腐败等破坏和谐。所以构建和谐社会就是要不断消除不和谐的因素,不断增加和谐因素。总之要以发展促和谐,以和谐促发展,不断服务于以人为本。 2,试论述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 答:个人利益指个人生存发展的需要,包括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两大类。集体利益是指组成集体的各个个体共同的、根本的利益。个人的利益和集体的利益是双向的,所体现的是个人与集体的辩证关系。个人总是食醋中的个人。离群索居是难以生存的,个人的自由只有在集体中才能体现和完善。集体总是由个人组成的集体。它所表现出的是人与人的关系而不是合在一起的整体。在公有制的社会中,生产的目的就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的物质和精神需要,这样财富越丰富,劳动者获得的个人利益也就越多。当发生个人利益与集体的利益相冲突时,个人利益会由于道德上的要求而让渡于集体的利益,这也是我们为什么要提倡集体主义原则的根本原因。 中国人民大学2007年中国哲学试题 哲学综合:考试题型已经相对固定,一般包含名词解释,简答以及论述三种题型     一,(每个15分 )     1 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革命性 与科学性的统一。     2 简述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3 简述真理标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4 简述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     5 简述荀子的性伪学说。     6 简述柏拉图的理念论。     二,(每个30分)     1 论述西方近代哲学中经验论与唯理论关与认识论的争论。     2 试比较老子道论与庄子道论之异同。     中国哲学史     一,名词解释(每题8分,共40分)     1 三表法 2 以物观物与以道观物 3 天行有常 4 不真空 5 民胞物与     二,简答题(每题15分,共60分)     1 荀子是如何论证人性恶的?     2 简述禅宗自性是佛的理论。     3 简述韩愈的道统说。     4 谈谈你对“王门四句教”的理解。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     1 老子“自然无为”的理论及其思想基础。     2 试述宋明理学对于“格物致知”的不同解释及其思想倾向。 2008年研究生入学考试 ---人大哲学综合 一、简答 1、亚里士多德的四根说。 2、简述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 3、康德的“哥白尼式的革命”。 4、孟子与荀子的人性论。 5、《不真空论》的主要思想。 6、张载的理学思想。 二、论述 1、论述认识的反映性、创造性和实践基础。 2、结合现时代的特征论证交往的含义和意义。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2000~2003考博试题 2000年: 西哲: 1.亚里斯多德对柏拉图理念说的批判与继承。 2安瑟尔谟关于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 3.休谟因果学说述评。 4.斯宾诺莎唯理论的认识。 5.费尔巴哈对黑格尔唯心主义体系的批评和继承 中哲: 1.庄子对老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2.《坛经》的心性论综述。 3.朱熹的格物致知思想述评。 4.章太炎儒学观的演变。 5.道家思想的现代意义。 2001年: 西哲: 1.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 2.康德的感性 3.经验论的。 4.托马斯·阿奎那的理性和信仰的关系 5.黑格尔的矛盾 中哲: 1.离间白和合同异的异同。 2.郭象的独化论述评。 3.王阳明的“四句教”的哲学意义。 4.谭嗣同的仁学。 5.以德治国的现实意义。 2002年: 西哲 1.柏拉图的理念论。 2.笛卡儿的“我思故我在”的哲学思想。 3.休谟的习惯性联想。 4.托马斯阿奎拉关于上帝存在的五种证明。 5.康德的知识如何给信仰留地盘的。 中哲 1.先秦天道观的区别。 2.张载的气学。 3.密宗《原人论》的基本思想。 4.严复的中西观。 5.中西哲学思维模式的比较 2003. 西哲:                                     1.简述亚里斯多德的“四因”说。             2.简述笛卡儿、斯宾诺莎、莱布尼茨的天赋观念学说的异同。 3.论述贝克莱的“存在就是被感知”的思想。 4.论述黑格尔的辨证思想。 中哲: 1.试论道家的道论及其现代意义。 2.试论葛洪对道家思想的改造。 3.试论二程思想的异同。 4.试论孙中山的进化学说。 5.阐述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意义。
/
本文档为【中国人民大学哲学试题】,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