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1860_1864年天京的粮食供应

1860_1864年天京的粮食供应

2011-10-23 19页 pdf 1MB 46阅读

用户头像

is_255047

暂无简介

举报
1860_1864年天京的粮食供应 1 8 6 0一 1 8 6 4 年天京的粮食供应 路伟东 内容提要 1 8 6 0 年 至 1 8 6 4 年 间 , 太平 天 国首都 天京的根食主要来 源于 苏浙 、安徽及上海三地 , 其中来源 于苏浙 的最 多 , 约有 30 。余 万石 , 而从安徽 、 上海两地及通过其他途径输入的粮食总共 不过 100 余万 石 。 1 8 6 0一1 8 6 4 年 , 天京共从上述 三地输入根食 4 00 余万 石 , 加上城中所剩余粮总共不 足 4 23 万 石 , 与 同时期 天京所 需根食约 53 6 万 石相 比...
1860_1864年天京的粮食供应
1 8 6 0一 1 8 6 4 年天京的粮食供应 路伟东 内容提要 1 8 6 0 年 至 1 8 6 4 年 间 , 太平 天 国首都 天京的根食主要来 源于 苏浙 、安徽及上海三地 , 其中来源 于苏浙 的最 多 , 约有 30 。余 万石 , 而从安徽 、 上海两地及通过其他途径输入的粮食总共 不过 100 余万 石 。 1 8 6 0一1 8 6 4 年 , 天京共从上述 三地输入根食 4 00 余万 石 , 加上城中所剩余粮总共不 足 4 23 万 石 , 与 同时期 天京所 需根食约 53 6 万 石相 比大概还差 1 13 万石 , 即大约相 当 于城中人 口 一年的 口 粮 。 因此 , 太 平天 国 后期天京城一 直为粮食 问题所 困扰 , 时时面 临粮 荒威胁 , 这是导致天京失宁 乃至 整个太平 天国运 动最终失败的 一 个 重要 原因 。 关键词 太平天 国 天 京 粮食供应 粮食供应在太平天国历 史上是一个极其重要 的问题 , 尤其是 在 1 8 6 0 年至 1 8 6 4 年间 , 太平军军事占领区发生变动 , 其粮食供应 地也 随之 由长江 中游的湖广地区转移到 长江下 游的苏 、浙 、 皖 一 带 。这一时期的粮食问题不仅直接关系到太平天国运动的成败 , 而 且对太平天国运动后整个长江下游地 区的人口变动也产生了重大 的影响 。在以往 的研究中真正涉及这一问题的只有方之光 、崔之清 合写的《试论太平天国天京的粮食问题 》和贾熟村的《粮食问题对 1 8 6。一 1 8 6 4 年 天京的粮食供应 太平天国革命的影响》等少数几篇文章 。 ¹ 方 、贾等诸位先生对太 平天国时期天京的粮食问题做了卓有成效的研究 , 本人不揣浅陋 , 欲在上述诸位先生研究的基础之上 , 从 1 8 6。一 1 8 6 4 年天京的人口 入手 , 对此问题作进一步的讨论 , 以期探 明这一 时期天京的粮 食来 源 、理论需求量 、实际供给量 、 实际消耗量以及这一时期的粮食问 题对于天京的失守 乃至整个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影响等 一 系列 问题 。 一 、 1 8 6 0一1 8 6 4 年天京人 L1 总数估计 1 8 5 3 年初 , 太平军攻克武 昌 , 随即挥师东下 , 占领了江宁 , 改 名天京 。 自此以后 , 天京的粮食供应就几乎全赖长江中游的湖 J‘ 一地 区接济 。 张德坚《贼情汇纂》中记载 : “贼粮所给 , 于上游悉用船运 , 不待言矣 。 然 自癸丑五月上犯江西湖北 , 仅甲寅 ( 1 8 5 4 年 )九月至 岁底 , 此数月中一清楚境 , 此外则帆墙如织 , 无一非虏粮之船 , 无一 非接济江宁之 船也 。 然 而贼之他窜或有别 意 , 于江 广则专为虏 粮 。 ” º 1 8 5 6 年天京事变以后 , 太平军逐渐分崩离析 , 军事上节节被 动 , 中游产米区渐次丧失 。 1 8 6。年 2 月 , 张国梁攻破九袱州 , 天京 附近江面的南北交通断绝 , 粮道受阻 , 接济困难 , 遂发生了粮食危 机 , “金陵城 中粮尽 , 食草根树皮 , 破在旦夕 ’, » 。 但同年 5 月 ,太平 军攻破江南大营 , 并乘胜追击 , 占领苏州 , 建立苏福省 ; 同年 1 2 月 太平军又攻占杭州 , 第二年浙江天省建立 。苏福省及浙江天省的建 ¹ 《太平天国学刊》第 3 辑第 70 页 、第 4 辑第 60 页 , 中华书局 1 9 8 7 年版 。 º 张德坚 : 《贼情汇纂 》卷 1 。, “贼粮 · 船运 ” , 中国史学会主编 : 《中国近代史 资料丛 刊 · 太平天国 》( 以下简称《太平天国 》)( 三 ) , 神州国光社 1 9 5 3 年版 , 第 27 5 页 。 » 过铸 : 《向张二公传忠录 》, 转引自简 又文《太平天国全史 》下册 , 简氏猛进书屋 1 9 6 2 年版 , 第 2 7 4 8 页 。 · 5 1 . 《近代史研 究》2 0 0 0 年第 l 期 立 , 给天京提供了一个巨大的粮食供应地 , 为天京后期的固守奠定 了坚实可靠的物质基础 , 从而使得太平天国政权得 以延续 。 总之 , 1 8 6 0 年以前 , 天京的粮食供应地主要集中在长江 中游的湖北 、江 西 、安徽等省 , 而此后则主要集中于长江下游的苏 、浙地区 。 太平军占领天京期间 , 实行粮食配给制 , 每人每天所食粮食定 量供给 。 因此 , 1 8 6 0 年至 1 8 6 4 年间天京的粮食需求数与同时期天 京的实际人 口数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 也就是说 , 只要我们查清这一 时期天京的实际人口 数 , 就可以大致推算出同时期天京的粮食需 求数 。 但是 , 1 8 5 3 年初太平军定都天京以后 , 关于天京城内人 口的 具体数量 , 太平军自己并没有 留下准确 的统计数据 。山于我们现在 所能看到的数据都是间接的 , 因而众说纷纭 , 差异很大 。 张德坚在 《贼情汇纂 》中记载 , 18 5 3 年初太平军 自武昌东下时 “合前数五十 万有奇 , 至安庆增至七 卡余万 ,及 至江宁 , 兼掳镇扬 , 男丁增至百八 十万 , 妇女三十余万 ”¹ 。 统而计之 , 太平军到达江宁时 , 男女合计 共有 2 10 余万 。此后 , 太平军除遣少数军队分占镇江 、扬州 , 及 5 月 北伐出调兵丁 2 . 2 万人 , 6 月西征首次调兵 2 万人外 , 其余军队都 集聚在金陵城中及其外围地 区 。 因此 , 如太平军人数果如张氏所 言 , 则 1 8 5 3 年夏天京城 中仅外来人 F1 (包括太平军及随同太平军 入城的人 口 )就应有 20 。多万 。 然而 , 同时期其他有关太平军人数的记载却远小 于此数 。谢介 鹤在《金陵癸甲纪事略 》中记载 : 1 8 5 3 年夏 , 天京人 口总数“男馆广 西约千五百人 , 广东约二干九百人 , 湖南约万人 , 湖北约三万人 ,安 徽约 三千人 , 各省约二千人 , 金陵约五万人 , 镇江 、扬州约五千人 。 女馆广东 、广西约二干五百人 , 湖南约四百人 , 湖北约二万五干人 , ¹ 《贼情汇纂》卷 1 1 , “贼数 · 新贼 ” , 《太平 天国 ))( 三 ) , 第 2 96 页 。 · 5 2 · 1 8 6 0一 1 5 6 4 年 天京的粮食供应 安庆约三干人 , 镇扬约万人 , 金陵约十万人 ” ¹ , 男馆 、女馆统 计共 约有 25 万人 , 其中土著人 口 (太平军攻占金陵时城中原有人 口 )约 有 15 万 , 外来人 口约有 10 万 。 陈徽言《武昌纪事》中提及 : 太平军 自武 昌东下时共分为前一 、前二 、后一 、后二等 10 军 。 º 按太平军 军制 , 每军武卒数 目 1 3 1 2 5 人 , 以此计算 , 10 军总数约有 1 3 万人 。 这与沈梓《养拙轩笔记》中所记载太平军到达江宁时的人数大致相 等 。 » 赵烈文亦指出 , 及到达江宁 , 太平军人数 “大约船上四万余 人 , 攻 城兵三万余人 , 所招土 匪流 民数亦 相等 , 总计不下十余 万 人 ” ¼ 。 郭毅生先生认为陈 、沈 、赵三人所记载的太平军数实际上只 包括陆军 , 而并无水军 。他在《太平军克南京的人数问题 》一文中指 出 , 攻克南京之 前 , 那些只操舟管驾而不任战的船户水手并未被 计 入军数之内 。据郭 氏估计 ,这些船户水手的数 目约有 10 万之众 , 因 此 , 太平军在攻克南京时“水陆两军共约二十万有奇 , 而以二十五 万为其最大限 ” » 。 我认为郭先生对太平军人数的估计是比较接近 于事实的 。 很显然 , 张德坚所记载的太平军人数是夸大 了 , 而谢介 鹤对于 1 8 5 3 年夏天京人 口的记载则明显地偏低 了 。 到 1 8 5 3 年夏 , 除去东征镇 、扬及北伐 、西征的军队 , 天京城中的外来人口 , 至少有 20 余万 , 而不是谢氏所记载的区区 10 余万人 。 进而 , 天京城中的 总人 口 当然也不可能如谢氏所记载的仅有 25 万人 。 1 8 5 3 年初 , 谢 介鹤 以被俘者的身份进入天京城 , 因此他不可能有完全的人身自 谢介鹤 : 《金陵癸 甲纪事略 》, 《太平天国 》( 四 ) , 第 6 5 5 页 。 陈徽言 : 《武 吕纪事 》, 《太平天国 })( 四 ) , 第 5 9 5 页 。 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编 : 《太平天国史料丛编简辑 》第 2 册 , 中华书局 1 9 6 3 年版 , 第 2 6 5 页 赵烈文 : 《落花春雨巢日记 》(选录 ) . 《太平天国史料丛编简辑 》第 3 册 , 第 32 页 。 北京太平天国历史研究会编 : 《太平天国史论文选 》下册 , 生活 · 读书 · 新知三联书 店 1 9 8 1 年版 , 第 1 3 3 2 页 。 · 5 3 . ¹º»¼½ 《近 代史研究》2 0 0 0 年第 1 期 由 , 无法对天京人 口进行全面完整的统 计 , 当然更不可能对城外驻 扎的太平军进行统计 , 这 或许是谢氏记载的天京 人 口 数偏低 的 原因 。 实际上 , 张德坚本人对 自己所记录的太 平军人数也 示过怀 疑 。 他从一位从天京逃出曾充任太平军 “先生主簿籍者 ”的 口 中得 知 , 天京城中“屯贮截至癸丑年 ( 1 8 53 年 )终共存谷 一百二十七万 石 , 米七 十五 万石 … … 始 闻疑诧 ……嗣 得句 容县 探报 云 , 甲寅 ( 18 5 4 年 )三月 , 贼粮仅存十余万石……与前数悬殊 。 遂沈思其故 , 似江宁贼众与被虏之 民 , 男妇不下数十万 , 即以五十万人为断 , 所 发钱米如贼中定制 , 每二十五人每七 日发米二 百斤…… 以此核算 , 每月应发米十七万石有奇… …益以伪官加倍之数 , 统计所发米钱 , 与难民所述之数实相去不远 ” ¹ 。 尽管这 50 万只是张德坚对当时 天京人 口数的一个估计 , 但这个估计却是从具体的史实入手 ,通过 粮食消耗与人口 总量之间关系的计算得来的 , 因此 , 与其他记载相 比较更为可信 。 1 8 5 3 年夏 以后 , 除同年 8 月西征增兵 2 万余人 , 1 8 5 6 年天 京事变太平军 互相 残 杀 , 死 亡将近 3 万 人外 º , 直 至 1 8 6 4 年初 , 天京城内不再有大规模的军 队调出 , 天京人 口 亦未有 其他重大损失 。 以此推算 , 1 8 6 4 年初天京城中人口 总数当有 45 万 人左右 。 另外 , 据《北 华捷报 》记载 : 1 8 6 0 年 5 月 , 太平军攻 占苏州后 “运大 量食米 入天 京 , 足 供 40 万 人一 年 之食 ’, » , 吟 咧 亦指 出 : ,’1 86 3 年 , 每月计 口授粮的人数为四十万以上 ” ¼ 。作为与太平军并 《贼情汇纂 》卷 1。 , “贼粮 · 仓库 ” , 《太平天国 }}( 三 ) , 第 278 页 。 《太平天 国全史 》中册 , 第 13 9 8 页 。 《北华捷报 》第 5 64 号 , 转引自简又文《太平天 国典制统考 》中册 , 简氏猛进书 屋 1 9 5 8 年版 , 第 7 3 8 页 。 ¹º» ¼ 吟咧 : 《太平天 国革命亲历记》, 上海人民出版社 1 9 9 7 年版 , 第 6 52 页 。 . 5 4 . 1 8 6。一 1 8 6 4 年 天京的粮食供应 肩作战的洋兄弟 , 直到 18 6 4 年初 , 吟俐才一离开 中国 , 因此我认为他 所记载的 18 63 年天京人口 数应该是比较可信的 。 综上所述 , 我认为 1 8 6 0一 1 8 6 4 年间天京的人 口 总数大约有 4。余万 , 最多不会超过 45 万 , 最少亦不会低于 40 万 。 曾国藩在谈 及攻取天京之策时指出 : “必须力断接济 , 仿照昔年攻九江 、安庆之 法 , 严防江路 , 禁截贼粮 , 则百余里之城 , 数十万之贼 , 专恃肩挑陆 运 , 势必不给 ” ¹ 。 曾国荃在 1 8 6 4 年初给曾国藩的信中亦提到 “金 陵为洪逆老巢 , 各伪王府 、伪官署家小 , 以及守城各匪 、往来游贼 , 通计不下数十万 口 ’, º 。 两人言及 1 8 6 4 年前后天京的人口时皆以 数十万统称 , 由此可见 , 上文对于 18 6 0 年至 1 8 6 4 年天京的人 口总 数约在 40 万至 45 万之间的推算应该是比较可信的 。 估计在这 40 余万人口 中 , 外来人 口与天京土著人 口大约各占 一半 。 即以 42 万人为断 , 按每 25 人每 7 日给米 2 00 斤计算 , 则天 京每年需要粮食约 1 17 万石 (每石 1 50 斤 ) 。 从 1 8 6 0 年初到 1 8 6 4 年 7 月天京失陷 , 共有 4 年零 7 个月的时间 , 按正常需要计算 , 江 宁城中所需粮食至少应在 5 36 万石左右 。那么 , 在此期间输入天京 的粮食总量实际上究竟有多少呢? 二 、 18 6 0一 1 8 64 年天京的粮食来源 从 1 8 6 0 年初至 1 8 6 4 年 7 月间 , 天京所消耗的粮食主要来源 于苏浙 、皖省及上海等地 。其中 , 最大的粮食供应地当属苏浙地区 。 《曾文正公全集 · 奏议 》卷 1 8 , “近 日军情片” , 沈云龙主编 : 《近代中国 史料丛刊续 辑 }}( 以下简称《丛刊续辑 }}) ( l ) , 台湾 , 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印行 , 第 3 1 0 5 页 《曾忠襄公书札 》卷 7 , “察曾中堂左中垂 ” , 沈 云龙主编 : 《近代中国史料丛刊 ))( 以下 简称《丛刊 ))) ( 57 1 ) , 台湾 , 文海 出版社有限公司印行 , 第 695 一 6 9 6 。 . 5 5 . 《近代史研究》2 0 0 0 年第 1 期 有清一代 , 全国财富所出 , 以东南 为重 ,尤其是 “苏 、常 、杭 、嘉 , 为东 南财富最盛之区 ” ¹ 。 太平军定都天京以后 , 兵锋所及 , 已达于此 。 当时就有人担心 : “贼踪飘忽无定 ,使松江 、嘉兴各属 , 再有疏虞 , 江 浙岁嘈二百万石 , 粒米不得北上 , 大局何堪设想哉 ! ” º 不意形势发 展果如其所料 , 从 1 8 6。年 5 月开始 , 短短一个半月的时间内 ,太平 军就连克丹阳 、常州 、无锡 , 攻取苏州 , 既而顺克江阴 、昆山 、太仓 、 嘉定 、松江等大片地 区 , 苏福省随之建立 。 1 8 6 1 年 5 月 , 侍王李世 贤率部入浙 。 同年 9 月 , 忠王率 60 万大军全力经营浙江 , 先后攻占 宁波 、绍兴 , 12 月底攻占杭州 , 1 8 6 2 年 5 月又占领湖州 , 至此 , 浙江 大部 已为太平军所有 , 浙江天省也随之建立 。 自此以后 , 苏浙地区 的粮食就源源不断地输入天京 。 在此期 间 , 由苏浙地区输入天京的粮食 , 以苏南为最 , 而苏南 地区又首推苏州府 。时人有诗记载 : “簇簇族旗拥上游 ,转粮一线仗 苏州 ” » , 苏州在太平天国后期天京粮食供给方面所起 的巨大作 用 , 由此可窥一斑 。太平军攻占苏州后 , 立刻把缴获的 75 万两现银 及足供 40 万人一年食用的巨额粮食运入天京 ¼ , 从而成功地解决 了天京第二次粮食危机 ½ 。 按太平军规 定 , 每 25 人每 7 天发 米 2 00 斤 , 以此计算 , 这批粮食至少有 1 10 余万石 。 1 8 6 0 年 n 月 , 太平军又 “筑坚大石垒于宝堰 , 运苏州之粮屯储垒 中” , 然后转输天 京 。 ¾ 1 8 6 3 年 3 月 , 忠王从苏州筹集大批粮米运往天京 。 ¿ 同年 8 月 ¹ 《李文忠公全集 · 奏稿》卷 3 , “分路规取苏州折” , 《丛刊续辑》(6 91 ) , 第 1 31 页 º 佚名 : 《东南纪略 》,《太平天国》(五 ) , 第 2 38 页 。 » 陈庆甲 : 《金陵纪事诗》, 《太平天国史料丛编简辑 》第 6 册 , 第 40 4 页 。 ¼ 《北华捷报》第 56 4 号 , 转引自简又文《太平天国典制统考 》中册 , 第 7 38 页 。 ½ 第一次粮食危机发生在太平军定都天京的第二年 , 即 1 8 5 4 年 。 ¾ 光绪《续纂句容县志》卷 1 9 , “兵事” 。 ¿ 沈梓 : 《避寇日记 》, 《太平天国史料丛编简辑 》第 4 册 , 第 此 4 页 。 · 5 6 · 1 8 6 。一1 8 6 4 年天京的粮食供应 忠王又从苏州筹集粮米 向天京运发 , 只可惜兵败句容 , 粮米被劫 30 余万石 。 ¹ 但山此事我们可以推测 , 3 月份 忠王从苏州运入天京 的粮食肯定也足以以十万石计 。 《金陵纪事诗 》还记载有 同年 8 月 忠王 “李 自[秀 ]成 于湖熟 、懈溪诸镇 , 搭盖草房 ,设立米市 , 转运入 城 ” º 一事 ,估计忠王此举可能发生在句容失粮以后 , 设市收米 , 转 运天京 , 以解城中燃眉之急 。 1 8 6 3 年 9 月 , 天京东南重隘上方桥营 垒被曾国荃部提督萧庆衍等军攻陷 , 天京江路不通 , 水道 粮运 断 绝 , 遂发生第三次粮荒 , 苏杭地区仍通过三岔河 、宝堰一路 向天京 运粮 。 » 10 月 , 忠王再次进军天京 ,意在解围 , 可惜未能成功 , 但城 中太平军却乘此机会 “复掠新稻入城 ” , 因此得 以 “久延岁月” 。 ¹ 即 以 3 个月计算 , 则这批粮食至少应有 31 万石 。 直至 1 1 月 , 东坝镇 为彭玉麟部湘军水师攻破 , 苏州地区向天京运输粮食的通道才被 完全切断 。 ½ 此后直至 1 8 64 年初 , 只有江宁府的句容及镇江府的 丹 阳等地仍有少量粮食经陆路运入天京 , 由忠王二殿下李世贤负 责押运 , 但不幸屡 为清军截获 。 朱洪章说清军每次拦截 , “无一空 回 , 共获米约四万石 ” ¾ 。 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苏南地 区输入天 京的粮食数量之 巨 。 此外 , 江北的扬州地区也有不少粮食输入天 京 。 干王洪仁歼曾指 出 : “通浦 口一线之路 , 车运北岸粮米以济京 用 ” ¿ , “如英王不死 , 天京之 围必大不相同 , 因为若彼能在江北 活 姚济 : 《小沧桑集 》(下 ) , 《太平夭 国》(六 ) , 第 5 07 页 。 陈庆 甲 : 《金陵纪事诗 》, 《太平天 国史料丛编简辑 》第 6 册 , 第 4 04 页 。 《李文忠公全集 · 朋僚函稿 》卷 3, “致曾元帅 ” , 《丛刊续辑 》( 69 5 ) , 第 2 4 5 4 页 。 《曾忠襄公书札 》卷 4 , “与张紫莲 ” , 《丛刊 》( 5 7 1 ) , 第 3 52 页 。 《陈鼎致曾国藩书 》, 《太平天 国史料丛编简辑 》第 6 册 , 第 2 45 页 。 朱洪章 : 《从戎纪略 》, 《丛刊 》( 10 7一 10 8) , 第 1 12 页 。 太平天 国历史博物馆编 : 《洪仁环 自述》, 《太平天 国文书资料汇编 》, 中华书局 19 7 9 年版 , 第 5 5 3 页 。 . 5 7 . ¹º»¼½¾¿ 《近代史研 究 })2 。0 0 年第 1 期 动 , 令我等常得交通之利 ,便可获得仙女庙及其附近诸地之源源接 济也 ”¹ 。 由此可见 , 苏省江北仙女庙一带的产粮区在安庆失守以 前一直是天京的粮食供应地 。这一点我们完全可以从《太平国革命 亲历记 》中找到证据 , 1 8 6 1 年夏 , 吟俐就曾于此处购买粮食运往天 京 。 º 以上所列 由苏南地区输入夭京的粮食仅 为有案可稽的少数 几次 , 其数量 已有一百六七十万石 。因此 , 估计 18 6 0一 1 8 6 4 年间由 江苏全省输入天京的粮食大约有 2 00 万石 , 或许还要高于此数 。 浙江也是向天京输出粮食的一个重要地区 。 浙江一省粮食所 产本不能 自给 , 因此每年都需要从上海及长江中游等地输入部分 粮食 , 但是宁绍平原及杭 、嘉 、湖等地不但粮食的亩产高 , 而且复种 指数高 , 粮食生产自给有余 。因此浙江省就局部地区而言粮食生产 有所剩余 。 » 太平军占领初期 , 这一地区粮食生产并未受到很大的 冲击 , 以至于在 1 8 6 2 年冬天嘉兴府新米收获时出现了“粮米屯积 , 米价日贱 ”的情况 。 ¼ 太平军因此得以补充军粮 , 天京粮食亦因此 得以接济 。 1 8 6 2 年 6 月 , “杭州伪归王邓光 明护粮至南京 , 刘长毛 处亦发米数千石 , 嘉郡共发米七 、八万石 ’, ½ , 同年 6 月 , 嘉兴守将 廖发寿又遣船 1 31 只由太湖运送粮食接济天京 ¾ 。 12 月 , 听王陈炳 文 由浙江运粮入天京 , 一次装船上百只 。 ¿ 1 8 6 3 年 7 月 , 程学启部 淮军及戈登洋枪 队攻占吴江县 , 浙江向天京运输粮食的水运通道 ¹ 《洪仁环自述》, 《太平天 国文书资料汇编》, 第 55 5 页 。 º 《太平天国革命亲历记》, 第 3 09 页 。 » 侯杨方 : 《长江中下游地区米谷长途贸易》, 《中国经济史研究》1 9 9 6 年第 2 期 。 ¼ 《避寇日记》,《太平天国史料丛编简辑》第 4 册 , 第 2 03 页 。 ½ 《避寇 日记》,《太平天国史料丛编简辑》第 4 册 , 第 2 63 页 。 ¾ 《李文忠公全集 · 朋僚函稿》卷 4 , “复曾元帅 ” , 《丛刊续辑》( 69 5) , 第 24 5 9 页 。 ¿ 《避寇日记 》,《太平天国史料丛编简辑》第 4 册 , 第 2 02 页 。 一 5 8 · 1 8 6。一 1 8 6 4 年 天京的粮食供应 至此断绝 。叹一 但嘉兴 、湖州等地区仍有部分粮食经陆路运致句容宝 堰 , 然后转输天京 。 º 浙江地区频繁地 向天京输运粮食 , 从 「卜我们 可以看出这 一 地区粮食之富足和输入天京的粮食数量之巨 。 但是 , 同苏南地 区相 比 , 由浙江输入天京的粮食显然要少得 多 。首先 . 同苏南相 比 , 浙江地 区的粮食运入天京路途遥远 ,运输 也 要相对困难些 。 1 8 6 2 年暮冬 , 嘉兴守将遣船百余号 , 由内湖接济天 京 , 就因为听说 苏人有变 , 太湖水路不通 , 不得不原路折 回 。 » 其 二 , 浙江粮食所产远少于苏南 。 浙江素以 “ 一七山两水 一分田 ”著称 . 粮食所产 主要集中于杭 、嘉 、湖及宁绍平原等狭小地区 , 故其所产 粮米远不及苏南富足 。 1 86 1 年 1 2 月底 , 太平军占领杭州以后 , 不 久城 中发生饥荒 , 忠王不得不 “即到嘉兴载米万担 , 载钱二十万千 来杭 , 将此 米粮发救穷人 ” ¼ ;而同年七八月间 , 苏州 “尚有难民 , 当 即发粮发晌 , 以救其寒 ” » 。 1 8 6 2 年返回苏州以后 , 忠工先是“贴 出 为民之钱米 ” , 后又 “速令开耕 , 发其本用 , 苦种之家 , 无不发粮 ” , 而 且 “仍言 〔然〕照旧发米二万余担 , 发钱 十万余 千”姆 , 以贩济灾 民 , 两者对比十分明显 。 然而 , 时人在谈及江 南地区对太 平军的影响时 皆以江 、 浙统 称 , 苏 、杭并举 。 如李鸿章在谈到攻取苏州之策时指出 : “逆众占据 (苏 、浙 )四年 , 征粮收税 , 取精用宏 。 且时以财粟接济金陵 , 转输各 地 。 金陵是其老巢 , 而苏 、常 、松 、嘉又为金陵根本 。 ” ¿ 因此 , 从苏南 《陈绷致曾国藩书 》, 《太平天 国史料丛编简辑 》第 6 册 , 第 2 4 5 页 。 《李文忠公全集 · 朋僚函稿 》卷 3 , “致曾元帅” , 《丛刊续辑 》( 69 5 ) , 第 2 4 5 4 页 《避寇日记 》. 《太平天 国史料丛编简辑 》第 4 册 , 第 26 3 页 。 《李秀成自述 》, 《太平天国文书资料汇编 》, 第 52 0 页 《李秀成自述 》, 《太平 天国文书资料汇编 》, 第 5 12 页。 《李秀成自述 》, 《太平 天国文书资料汇编 》, 第 522 页 。 《李文忠公全集 · 奏稿 》卷 3 , “分路规取苏州折 ” , 《丛刊续辑》( 6 9 1 ) , 第 131 页 ¹º»¼二以¾¿ 《近代史研 究》2 0 0 0 年第 1 期 输入天京的巨额粮食来看 , 浙江一省输入天京的粮食肯定也不会 很少 。沈渭滨先生估计太平军水营的运粮能力每次大约在 6一 9 万 石之间 。 ¹ 以此推算 , 浙江一省输入天京的粮食仅以上列举数次就 应有数十万石之多 。 皖省在 18 6 1 年 9 月安庆失守以前也是天京重要的粮食供应 地 。 明清以来 , 安徽一直是全国重要的粮食输出地区 。 天京“上游 聚粮之地 , 前在庐州府之三河运潜两处… …每处每年出粮 , 不下数 百万石 。 其次则太平之官坪 , 宁国府属之湾镇 。 又次则安庆府属之 中央镇 ” º 。 太平军获取皖省“江南数郡之粮运出金柱关 , 取江北数 郡之粮运出裕溪 口 , 并输金陵 ’, » 。 1 8 5 6 年天京事变以后 , 在湖北 、 江西产米区全部丧失的情况下 , 皖省大部仍归太平军控制 , 数年来 粮道未绝 , 接济不致 匾乏 , 忠王曾讲 “那时上有皖 省无为 、巢县 、芜 湖 , 有东 西棵〔梁〕[ 山 ]之固 ,有和州之屯粮 , 又有两浦之通 。 虽被德 帅 攻破 两甫 〔浦〕, 尚有和 州之 上未动 , 京中兼有余粮 , 故 而 稳 也 ” ¼ 。 而皖南芜湖 、巢县一带的产粮 区直到安庆失守以前一直为 太平军控制 。因此 , 皖省在太平天国后期天京粮食的供应方面也发 挥 一了很重要的作用 。 然而 , 这一地区在 1 8 6 0 年初至 1 8 64 年 7 月间输入天京的粮 食却不可能很多 。 其一 , 时间有限 。 1 8 6 0 年初 , 天京发生第二次粮 荒 , 直到同年 5 月忠王从苏州运 回粮食才得 以解决 。 可见 5 月以 前 , 皖省可能没有粮食输入天京 。 此后皖省战事 日趋紧迫 , 英王陈 玉成全力应付来自长江上游的湘军 , 而忠王李秀成则锐意经营苏 ¹ 沈 渭滨 :《太平天国水营述论 》, 《太平天国史学术讨论会论文集 》第 2 册 , 中华书局 1 9 8 1 年版 , 第 4 0 0 页 。 º 《向荣奏稿 》卷 4 , “请优奖倡捐军晌之知县薛焕片” , 《太平天 国》(七 ) , 第 21 0 页 。 » 王定安 : 《求网斋弟子记 》卷 8 , 《丛刊》( 52 ) , 第 6 28 页 。 ¼ 《李秀成自述 》, 《太平天国文书汇编 》, 第 4 97 页 。 . 6 0 . 1 86 0一 18 6 4 年 天京的粮食供应 浙 , 弃皖省于不顾 。 至 1 8 6 1 年初 , 湘军兵发安庆 , 双方数十万大军 展开厮杀 , 英 、忠二王 “围魏救赵 ”失败 。 同年 9 月 ,安庆失守 , 清军 占领整个皖北 。 英王一人独支皖省 , 最后竟被俘杀 , 其时 已是 自顾 不暇 , 向天京运粮则更是困难 。 其后不久 , 皖南芜湖 一带也为清军 占领 , 至此 , 皖南 、皖北 、江西 、扬州 、抚 州等处的产米区全部丧失 , 天京上游的粮食供应完全断绝 。 其二 , 1 8 6 0 年以后 , 皖省粮食所产 亦十分有限 。 如上所述 , 安徽一省 , 粮食产区主要集中于以安庆为 中心的长江两岸 . 而这 一地区从 1 8 5 3 年至 1 8 6 1 年间 , 一直是双力- 军队厮杀的战场 , 因此 ,遭受的破坏极其惨重 。 1 8 6 3 年 3 月曾国藩 于安徽察看军情时指 出 : “徽 、池 、宁国等属 , 黄茅白骨 , 或竟日不逢 一人 ” ¹ 。 其 中虽或有夸大之词 , 但皖南地区经历近十年的战争蹂 痢 , 损失惨重却不容置疑 。 太平军占领苏浙之后 , 曾国藩指出 : “江 浙贼势浩大 , (太平军 ) 尽占富庶之要区 , 广收官军之降卒 , 财力五 倍 , 人数十倍 。 若非慎以用之 , 不特苏浙难克 , 即皖南 、江西 114 有疆 土 日整之虞 ’, º 。 从中我们大体可 以看 出 1 8 6 0 年前后皖省与江浙 地区在人力 、财力等方面的巨大差距 。 在此期间 , 天京的粮食除由上述几地输入外 , 还有一部分来 自上海 。 1 8 5 3 年太平军定都天京以后 , 江宁与上海的关系就极为 微妙 。 尽管忠 王李秀成 曾数次领兵进攻上海 , 但是 , 天京与上海 的贸易往来却从未间断 。 太平军从上海输入的物 品主要是军火 一与 粮食 。 如以绞杀太平军而出名的戈登 , 就曾向太平军出售过大批 军火 。 » “此外 , 又有外人乘天朝晚年粮荒 , 以大量米粮输入接济 《曾文正公全集 · 奏议 》卷 18 , “沿途查看军情贼势片” , 《丛 刊续辑 》( 1 ) . 第 2 9 8 7 页 。 《曾文正公全集 · 奏议 》卷 1 5 , “筹办江浙军务折 ” , 《丛刊续辑 》( 1 ) , 第 2 4 64 页 。 《戈登私运军火案之研究 》, 《太平天国典制统考》卷 1 1 . “食货考 · 国际 贸易” . 第 7 1 6 页 。 º» 《近代史研 究》2 0 0 。年第 ] 期 军民食用 , 并藉以图利 。 ”¹ 1 8 6 1 年 8 月 12 日 , 干 王洪仁歼给英国 翻译 的一封信中说 “售买米粮一事 , 查明现 卜粮仓皆不用再买 , 至 于各府各衙或私买若干 . 问五天将莫世睽弟自可明白” º 。 18 61 年 冬 , 吟俐返 回天京后 , 有好几艘 “满载大米和其他粮食 ” 的大船 来到天京 。 不久 , 又有 “好儿艘船从上海来此贸易 , 接着其他船 只络绎而来 , 商业开始 正规化 , 这种情况持续了 一两年之久 。 数 月之间 , 贸易骤形发达 , 一 日之中往往有 30 余艘中外船只开到 。 从这条交通线运来的大量供应品全部贮存在南京的一些巨大的仓 库里面 , 这些仓库总是物资充斥着 , 剩余下来的则分派到各乡镇 去 ” » 。 由此可 见 , 天京与上海之间的贸易 , 不但持续的时间 民 , 从 1 8 6 1 年冬至 1 8 6 3 年秋 , 大约有 一 年半之久 , 而且贸易量很大 , 以 至于要把多余的部分分派到附近的 乡镇去 。 显然 , 这一时期贸易 的中介者是谋取私利的中外商人 。 由于 1 8 6 1 年以后清军开始联合 驻扎在上海的外国军队共同对付太平军 , 因此 _卜海对于天京来讲 是亦战亦援之地 。 ·方面外国势力联合清军共 同镇压太平军 ; 而 另一方面 , 他们又为利所驱向天京出卖军火及粮食 。 显然这种贸 易是不可能公开进行的 , 但是在高额利益的引诱之下 , 中外商人 趋之若鹜 , 因此 , 至少在 1 8 6 1 年冬至 1 8 6 3 年秋间 , 这条路线基 本上还是比较通畅的 。 , 但是 , 这一年半的时间正处于太平天国后 期的鼎盛时期 , 太平军先于上年攻破 了清军的江南大营 , 重新控 制了九袱州 , 暂时解除了清军对天京的直接威胁 ;既而顺克苏 、杭 , 占领整个苏浙地 区 , 此后这一地区的粮食就源源不断地输入天京 。 所以 1 86 1 年冬至 1 8 6 3 年秋 的天京外无围兵之困 , 内无缺粮之苦 。 ¹ 《太平天国典制统考》 卷 n , “食货考 · 粮食” , 第 7 23 页 。 º 《洪仁环致英翻译官书》, 《太平天国 》 (二 ) , 第 7 2 5 页 。 » 《太平天国革命亲历 记》. 第 3 95 页 。 · 6 2 · 1 8阴 1 8 6 4 年 天京的粮食供应 由此我们可以断定 , 上海与天京之间的贸易对于太平军来讲 只不 过是一种补充 , 贸易的主要物品可能不是粮食 , 而是军火 , 井至 包括一些奢侈品 。 因此 , 估计由 _ _仁海输入天京的粮食其数量不 可 能很多 。 此外 , 这一时期输入天京的粮食还有一小部分来 自长江 中游 的两湖地区及清军的营垒 。 这部分粮食是通过投机的中外商人及 谋取私利的清军官兵运进的 。 ‘曾国荃在给曾国藩的信中讲到 , 其部 下“彭达州等采办军米至大通镇 , 目击沿江米船百余 号 , 皆系满载 . 由轮船拖带 , 扬帆直下 , 络绎不绝 , 无人盘洁 , 莫知所往 。 又据副将 曾传荣由仪征来若面称 , 目击轮船拖带米船至四沿沟停泊 . 即有该 处奸 商贩运 , 由金陵 卜关接济城贼等情 ”¹ 。 还有人 “近闻江南贼无 食 , 白米 一 斗千钱值 。 营 中有米 巨勿需 , 运出江头卖与贼 ” º ; ‘ 更有 轻舟黄夜行 , 嗜利运米济贼营 。 昨 日新为罗骑得 , 中有 将军 部 卜 兵 ‘, » 。 但是太平天国后期 , 从两湖产米区到天京的长江航道基本 上被清军控制 , 尤其是安庆失守以后更是如此 , 所以做这种事情风 险很大 , 一旦被清军发现 , 就有性命之忧 。 至于私运粮食的清军官 兵 , 一旦查获 , 则更是必死无疑 。而且 , 曾国藩对付太平军的 一个承 要策略就是断绝天京的粮食供应 , 因此清军盘查很严 。 1 8 6 2 年彭 玉麟就曾在扬州杀粮商数 于人 , 以恐吓众人 。 ¼ 所 以只有极少数 为 利所驱的商人和清军官兵敢于这样做 。因此 , 通过这种方式输入天 京的粮食数量肯定不会很多 。 ¹ 《曾忠襄公书札 》卷 7 , “察曾中堂李中巫 ” , 《丛刊 》(5 7 1 ) , 第 69 2 页 。 º 张丙营 : 《千癸诗存 · 采兵米 》, 转引自《太平天国学刊 》第 4 辑 , 第 64 页 » 宋源瀚 : 《颐情馆诗抄 》卷 l , 第 12 页 , 转引自《太平天 国学刊 》第 4 辑 , 第 63 页 ¼ 倪在 田 : 《扬州御寇录 》, 《太平天 国》(五 ) , 第 1 4 0 页 。 · 6 3 《近代史研 究》2 0 0 0 年第 1 期 三 、 1 8 6 0一1 8 6 4 年天京粮食实际输入量 与实际消耗量估计 1 8 6 0 年初 , 天京发生粮食危机 , 直到同年 5 月从苏州运进粮 食方才缓解 。 因此 , 我们可以把这 5 个月期 间天京城中消耗的粮食 看成是 1 8 6 0 年以前城 中的余粮 。 至 1 8 6 3 年秋 , 浙江的严州 、桐庐 、 绍兴及江苏的太仓 、昆山 、吴江等地相继失陷 , 天京的粮食供应锐 减 , 遂发生第三次粮荒 , “米价长 〔涨〕至十二两一石 , 牌尾 日发米四 合 , 仅有三岔河 、宝堰 一路可运粮进小东门 , (太 一平军 )暂于该处扎 营 , 设栈夫转运 ” ¹ 。 但是 由于“大小河道皆为官兵所有 , 谷米 日用 之需丝毫 皆需肩挑入城 , 故贼中大 以为不便 ” º , 而且 , 粮米运输过 程中又不时为清军截获» 。所以 , 1 8 6 3 年秋以后输入天京的粮食极 为有限 , 与同时期城中所需 的粮食相 比可谓杯水 车薪 。 因此 , 从 1 8 6 0 年初至 1 8 6 4 年 7 月夭京失陷 , 4 年零 7 个月的时间内 , 天京 能够有效地从外部输入粮食的时间仅 3 年零 4 个月 ( 18 6 3 年秋 以 9 月为断限 ) 。 如以每年需要粮食 1 17 万石计算 , 这 3 年零 4 个 月 共需粮食 39 。万石 。 因为 1 8 6 3 年秋以后输入天京 的粮食极为有 限 , 甚至可以忽略不计 , 所以从 1 8 6 3 年 10 月至 1 8 6 4 年 7 月这 10 个月的时间内 , 天京城中所消耗的粮食就可以看作是 1 8 6 3 年秋以 前城中的余粮 。 而 1 8 6 3 年秋天以前天京城中的粮食只能是 1 8 6 0 年 5 月以后输入的 , 因此最后 10 个月城中所 消耗的粮食应 当是 1 8 6 0 年 5 月之后输入天京的粮食消耗以后剩余的部分 。 也就是 ¹ 《李文忠公全集 · 朋僚函稿 》卷 3 , “致曾元帅” ,《丛刊续辑 》( 69 5 ) , 第 2 魂5 4 页 º 《曾文正公 全集 · 书札 》卷 21 , “致沈中垂 ” ,《丛刊续辑 》( 5 ) , 第 14 8 6。一 14 8 61 页 。 » 朱洪章 : 《从戎纪 略》, 《丛刊》( 107 一 1 0 8 ) , 第 1 12 页 ; 《曾文正公全集 · 奏议 》卷 2。 , 《丛刊续辑》( l ) , 第 3 3 18 页 。 . 6 4 . 1 8 6。 一 1 8 6 4 年 天京的粮食供应 说 , 从 1 8 6。年初 至 1 8 6 4 年 7 月 , 这 4 年零 7 个月的时间内 , 天京 城 中粮食的实际输入量应当是中间 3 年零 4 个月所消耗的 3 90 万 石粮食与最后 10 个月所消耗的粮食的总和 ;而这一时期天京城中 粮食的实际消耗量应当是同时期的实际输入量与最初 5 个月所消 耗的粮食的总和 。 1 8 6 3 年秋以后 , 天京粮食供给断绝 , 城中粮荒 日益严重 。 与此 同时 , 天京城中的人 口也开始出现 了较大的变动 。 同年冬天 , 天王 派洪仁歼 出城催粮 , 以解燃眉之急 , 但 “… …各路天兵惮于无粮 , 多 不应命 ’心 。 不得 已 , 忠王采取减少 人口 以节约粮食的 , “密令 放行 , 去年至今 ( 1 8 6 3 年 H 月 )各门放出足有 于三四万人之数 ”乙 , 1 8 6 4 年 4 月 、 5 月又先后两次放出老弱妇女及儿童数万人 。 » 加之 同时期战死 、饿死之数 , 估计这一时期天京城中人 口 损失将近 20 万 , 吟咧亦指 出 : “忠王困守围城之际 , 城内人 口 必不少于二 一{ 万 人 , 也许还 会远远超过此人数 ” 。 ¹ 假定城中人 口 有 22 万 , 以炼人 每天消耗的粮食为原来的 1 /3 计算 , 则最后这 10 个月中共消耗粮 食 17 万石 。 以相同的粮食配给量计算 , 则 1 8 6。年初至同年 5 月期 间 , 天京城中 42 万人 口共消耗粮食 16 万石 。两段时间合计共消耗 粮食 33 万石 。 如城 中人均 口粮按原来的 l /3 分配 , 则每人每天至少可以 吃 一顿饱饭 , 因此决不会 出现饥饿致死的现象 。 但是 1 8 6 0 年初天京 粮食断绝以后 , 城中“先是杀马而食 , 继而饿死不少 ” ½ 。 18 6 3 年秋 ¹ 《洪仁歼自述 》, 《太平天 国文书资料汇编 》, 第 546 页 。 º 《李秀成自述 》, 《太平 天国文书资料汇 编》, 第 5 3 5 页 。 » 《曾忠襄公奏议 》卷 28 ; 甲子 四月十九 日 、五 月十三 日《上海新报》“新闻” 。 ¹ 《太平天 国革命亲历记 》, 第 6兑 页 。 ½ 《粤匪纪略 》,《太平 天国史料丛编简辑》第 1 册 , 第 5 0 页 。 《近代史研究》2 0 0 0 年第 1 期 天以后 , 同样因为“合城无食 , 男妇死者甚多” ¹ 。 因此 , 这两段时间 内粮食的实际消耗量要低于估计的消耗量 33 万石 。 所以 , 从 1 8 6 0 年初至 1 8 6 4 年 7 月天京城中粮食的实际消耗量要少于 42 3 万石 。 除去城中原有余粮 16 万石 , 从苏浙 、皖省 、上海三地及通过其他途 径输入天京的粮食总量不足 40 7 万石 。 其 中仅苏南地区输入的粮 食就有 2 00 余万石 , 将近占了一半 。 估计由苏 、浙两地输入的粮食 大约可 以占到总数的 3/ 4 以上 , 即约有 30 0 万石 , 而 皖 、沪两地输 入的粮食所占比例最高不过 1 /4 , 约为 1 00 万石 。 四 、 结 论 从上述可以看出 , 1 8 6 0 至 1 8 6 4 年间 , 天京消耗的粮食主 要来源于苏浙 、安徽及上海等地 , 其中来源于苏浙的最多 。 从经济 因素及战争后勤的角度讲 , 1 8 6。年后太平军占领苏浙地区从而获 得 了巨额的粮食 , 这是天京得以长期固守的一个重要因素 。但是 由 于明清时期人 口 的持续增长 , 商品经济发展所导致 的经济作物种 植面积的增加 、粮食种植面积的减少 , 以及酿酒等消耗巨额粮食的 产业的发展等原 因 , 苏浙地区已经由粮食输 出区逐渐转变成粮食 输入区 , 粮食已经无法自给 。 太平军占领江宁以后 , 整个长江中 卜 游地 区遂成为双方厮杀的战场 。 苏浙地区不但原有的粮食输入途 径被切断 ,而且原本正常的粮食生产也受到了严重影响 。 加之 , 以 上三地输入天京的粮食 , 除上海一处是从外地输入外 , 其他两处都 是来自当地不足 自给的 自产粮食 , 因此 , 这就更加加重了苏浙地区 及皖南地区的粮食压力 , 这是造成太平天 国战后苏浙 、安徽等地 区 大面积饥荒最重要 、最直接的原因之一 。同时这也是造成太平天国 ¹ 《李秀成 自述 》, 《太平天 国文书资料汇编》, 第 53 1 页 。 . 6 6 。 1 8 6 0一 1 8 6 4 年天京的粮食供应 战后苏 、浙 、皖等地区人 口锐减 的一个重要原因 。 ¹ 从 1 8 6 0 年至 1 8 6 4 年 , 天京共从上述三地输入粮食 40 。余万石 , 加上城中所剩 余粮总共不足 42 3 万石 , 与同时期天京所需粮食 5 36 万石相 比还 相差 1 13 万石 , 即大约相 当于城中人 口一年的口 粮 。 因此 ,太平天 国后期天京城一直为粮食间题所 困扰 , 时时面临粮荒威胁 ,这是导 致天京失守乃至整个太平天国运动最终失败的一 个重要原因 。 本文承复旦 大学历史 系沈渭滨教授及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 兄 所曹树基教授指卢、 , 特此致谢 。 〔作者路伟东 , 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 究所研 究生 。 上 海 2 0 0 4 3 3〕 【责任编辑 : 徐 秀丽】 ¹ 曹树基 : 《太平天 国战争对苏南人 口的影响 》, 《历 史研究 })1 99 8 年第 2 期 根据曹树 基先生 的估计 , 太平天 国战后 仅苏南地区六府一 州 (江宁 、 扬州 、镇江 、常州 、 苏州 、 松江及太仓 ) 人 口损失就高达 1 4 8 1 万 , 而造成这种情况的 一个很重要的原 因就是 粮食问题 。 . 6 7 · a n d r e l a t e d b t l s in e s s . G e n e r a ll y s p e a k in g , t h o u g h t h e r o le p la y e d b y t h e e o m m it t e e w a s t e m p o r a r y a n d t r a n s i t io n a l , it w a s t h e f i r s t k e y li n k b e t w e e n N a n k in g N a t i o n a l i s t G o v e r n m e n t r e p r e s e n t e d by C h ia n g K a i 一 s h e k a n d t h e S h a n g h a i f i n a n e ia l a n d b u s in e s s e i r e le s , a n d h e l p e d a l o t t o m a i n t a in t h e r e l :卜 t io n s b e t w e e n t h e m . T h e G r a i n S u p p l y i n N a n k i n g , 1 8 6 0 一 1 8 6 4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L u Wei d 洲g ( 5 0 ) F r o m 1 8 6 0 t o 1 8 6 4 , t h e g r a in s u p p l y in t h e H e a v e n l y C a p i t a l o f t h e T a i蓄) - i n g s ( N a n k in g ) w a s m a in l y f r o m J ia n g s u , Z h e j ia n g , A n h u i a n d S h a n g h a L . M o s t g r a in e a m e f r o m J i a n g s u a n d Z h e J ia n g , w i t h m o r e t h a n 3 m l l l io n 而 n ( 1 d a n = 1 h e e t o l it e r ) in e a e h y e a r , w h ile t h e g r a in im p ( ) r t e d in t h e e a p i t a l f r o m A n h u i , S h a n g h a i a n d o t h e r a r e a s w a s j u s t n : o r e t h a n 1 n l il l io n d “ n . T h e g r a i n a n d t h e s u r p l u s g r a i n s t o r e d i n t h e e a p it a l w e r e le s s t h a n 4 . 2 3 m i l - 1io n d a n , b u t t h e e a p it a l w a s in n e e d o f 5 . 3 6 m il li o n d a n in t h is v o r y 一) e r l ( ) d , i t w a s s t ill s h o r t o f 1 . 1 3 m il l io n d a n , a p p r o x im a t e ly e q u a l t o g r a in s r e 〔] ll l r e d f o r o n e y e a r b y t h e w h o l e p o p u l a t io n o f t h e e a p i t a l . 1 ’ h e r e f o r e , in t h o la t 。 p e r io d o f t h e T a ip in g s , t h e H e a v e n ly C a p it a l w a s a lw a y s b o t h e r e d b y g r a in p r o b l e m a n d t h r e a t e n e d b y fa m in e . G r a in p r o b le m , w a s a n im p o r
/
本文档为【1860_1864年天京的粮食供应】,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热门搜索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