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国际关系的社会网络分析

2011-10-18 21页 pdf 909KB 50阅读

用户头像

is_508106

暂无简介

举报
国际关系的社会网络分析 国际关系的社会网络分析 陈 冲 刘 丰 内容提要  “网络 ”在国际关系研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但一直 缺乏系统的经验性研究。近年来兴起的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很好地填 补了这一不足。社会网络分析方法采取结构分析路径 ,反对“类别分 析 ”,着眼于行为体间的“位置及其相对关系 ”。它不仅在方法上 ,而 且也在理论上突破了传统的研究范式 ,逐渐成为国际关系研究中一个 新的热点议题。本文主要介绍了社会网络分析的基本概念、分析框 架、主要的研究方法以及近几年在国际关系研究中的应用 ,并对其贡 献和存在的不足进行了简要的评析。 关键词...
国际关系的社会网络分析
国际关系的社会网络 陈 冲 刘 丰 提要  “网络 ”在国际关系研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但一直 缺乏系统的经验性研究。近年来兴起的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很好地填 补了这一不足。社会网络分析方法采取结构分析路径 ,反对“类别分 析 ”,着眼于行为体间的“位置及其相对关系 ”。它不仅在方法上 ,而 且也在理论上突破了传统的研究范式 ,逐渐成为国际关系研究中一个 新的热点议题。本文主要介绍了社会网络分析的基本概念、分析框 架、主要的研究方法以及近几年在国际关系研究中的应用 ,并对其贡 献和存在的不足进行了简要的评析。 关键词  网络  社会网络分析  国际关系 长期以来 ,“网络 ”作为一个熟悉的概念在国际政治研究中一直被广泛使 用。在国际关系中 ,网络通常被视为一种促进集体行动与合作、施加影响以及 作为国际治理方式的组织模式。① 这些网络中 ,既有凯克 (Margaret Keck)和辛 29 ① Em ilie M. Hafner2Burton, M iles Kahler, and A lexander H. Montgomery, “Network Analysis for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In ternational O rganiza tion, Vol. 63, No. 3, 2009, p. 560. 《国际政治科学 》2009 /4 (总第 20期 ) ,第 92—111页。 Q uarterly Journal of Intenational Politics 金克 ( Kathry Sikkink )描述的跨国倡议网络这样的“友善 ”网络 , ①也有自 “9·11”以来受到特别关注的恐怖分子组成的“黑暗网络 ”, ②还包括像基欧汉 (Robert Keohane)和奈 (Joseph Nye)描述的跨国治理网络等等。③ 总体而言 ,我 们可以将社会互动 ,特别是国际互动构想成为一系列的网络关系 ,这样“国际 关系就成了关于网络的关系 ”。④ 与基欧汉和奈一样 ,许多国际关系学者都使 用“社会网络 ”或者国际网络这一术语来讨论国际现象 ,然而在很长的一段时 期内 ,他们却没有认识到存在着一种科学的方法来研究这些“网络 ”。与此相 对 ,“网络分析 ”的研究路径被广泛应用于传染病、物理、数学、生物以及计算机 科学等自然科学领域 ,而这些领域表面上似乎与国际关系研究并无关联 ,因此 国际关系学者们也找不到明显的理由去相信“网络分析 ”同样可以应用于国际 关系研究之中。 尽管如此 ,自 20世纪 50年代以来 ,社会网络分析的影响渐增 ,并开始在心 理学中的人际关系研究、社会学中的组织理论等领域广泛应用。在 60年代晚 期至 70年代初 ,哈佛大学学者哈里森 ·怀特 (Harrison W hite)等对社会结构的 数学模型研究 ,推动了社会网络分析的形式化 ,使之真正成为一种结构分析路 径 ,由此形成了社会网络分析的第一个时期。⑤ 在国际关系领域 ,早期的探索 者考察了国际体系中的“新兴结构 ”———基于贸易、政府间组织成员以及外事 交流所自然形成的网络联系。第二个时期开始于 70年代晚期的社会学研究 中 ,它们从依附论和世界体系论出发 ,研究决定国际不平等的结构因素。⑥ 1978年 ,国际网络分析网组织宣告成立 ,这标志着网络分析范式的正式诞生。 39 国际关系的社会网络分析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玛格丽特·凯克、凯瑟琳·辛金克 :《超越国界的活动家 :国际政治中的倡议网络 》(韩召颖等 译 )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年版。 M ichael Kenney, “Turning to the‘Dark Side’: Coordination, Exchange, and Learning in Crim inal Networks, ”in M iles Kahler, ed. , N etworked Politics: Agency, Power, and Governance (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2009) , pp. 79—102,. 他们主要关注国家间的关系网络以及这些关系网络在当代是如何重塑国际关系的关键特征。 参考罗伯特·基欧汉、约瑟夫 ·奈 :《权力与相互依赖 》(第三版 ) (门洪华译 )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 年版。 ZeevMaoz, N etworks of N ations: The Evolu tion, S tructure, and Effects of In ternational N etworks, 1816—2001 , Manuscrip t,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Davis, 2009, p. 4. John Scott, Socia l N etwork Analysis: A Handbook (London: Sage Publication, 2000) , pp. 33—37. Em ilie M. Hafner2Burton, M iles Kahler, and A lexander H. Montgomery, “Network Analysis for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p. 562. 然而这些研究并没有在国际关系领域寻觅到“知音 ”,因为它们的理论视角偏 离了主流政治学的研究领域。直到 20世纪 90年代 ,在网络分析应用的第三次 潮流中 ,网络分析工具与国际关系的核心问题才整合到一起。① 具有讽刺意味 的事 ,到 2000年以前 ,应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研究国际体系的学者 ,绝大多数 都是社会学家而不是政治学家。② 最近几年来 ,越来越多的政治学家开始应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研究国际问 题。但是 ,正如此前国际关系领域的任何新颖范式一样 ,国际网络的研究也受 到了许多的怀疑。人们使用“网络 ”这个行话 ,但却没有领会其要义。一些学 者并没有理解社会网络分析的方法与系统研究国际结构和过程之间的关联性。 另一些学者可能明白社会网络分析的某些方面 ,但却将其局限为一种方法论或 者测量关系的方式。但社会网络分析并不仅限于方法论。它是一种对社会过 程的全面看法 :它将这些过程视为人、群体、机构以及国家间形成的一种关系系 统的“新兴结构 ”;它从个体间出于自愿联系 (由于个体的选择 )或者非自愿联 系 (例如个体间地理位置的邻近或者共有的文化属性 )产生的关系结构来研究 社会过程和结构。许多这样的“新兴结构 ”要么是无意识的 ,要么是不可见的。 社会网络分析提供了许多概念、方法以及统计和数学工具来系统地研究这些结 构。社会网络分析补充了传统的注重于行为体属性和静态平衡的结构研究路 径 ,它强调了物质和社会关系是如何通过动态的过程产生行为体间的结构 ;它 提供了测量这些结构的方法 ,为分析国际关系的核心概念 (如权力 )等开拓了 新的道路。简言之 ,社会网络分析是一种科学研究社会互动的新路径。因为国 际关系就是关于国家间以及国家与非国家行为体间的互动 ,社会网络分析完全 适合国际关系的研究。 本文的主要目的是介绍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的分析框架以及近年来在国际 关系研究中的广泛应用。因此 ,本文拟对如下问题进行探讨 :什么是社会网络 分析 ? 如何从社会网络分析视角研究国际关系 ? 它的研究现状如何 ? 作为新 的研究路径 ,社会网络分析对国际关系研究有何贡献和不足 ? 本文第一部分将 49 国际政治科学 ① ② Em ilie M. Hafner2Burton, M iles Kahler, and A lexander H. Montgomery, “Network Analysis for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p. 562. ZeevMaoz, N etworks of N ations: The Evolu tion, S tructure, and Effects of In ternational N etworks, 1816—2001 , p. 4. 概述社会网络分析的相关概念及其特点 ,第二部分探讨其研究方法和步骤 ,第 三部分介绍近年来社会网络分析在国际关系研究中的主要成果 ,最后将总结社 会网络分析对国际关系研究的主要贡献以及仍待突破的问题。 一、社会网络与网络分析 从最简单的形式定义 ,网络就是一些相互联系的点组成的集合。它是一种 对行为体 (点 )间关系的结构性表示 ,至于“谁 ”是这个网络中的行为体 ,则取决 于研究者的兴趣 ,它可能是个人或者群体 ,也可能是组织或者国家。这些“联 系 ”包括人际关系、贸易关系以及外交关系等 ,它们定义了行为体是否、如何以 及在多大程度上联系在一起。作为一种“持续的互动模式 ”,网络界定了国内 政治和国际政治的过程。在国内政治中 ,行为体在一定的群体网络中互动 ,并 保持与政党、利益集团以及官僚组织机构的联系。尽管国际政治通常被描述为 “无政府 ”状态 ,但国家以及非国家行为体间的关系模式表明 ,在国际政治中同 样存在这种网络结构 ,无论是暂时性的同盟关系 ,还是像欧盟这样更化的 国际组织。① 社会网络分析主要区分两种类型的网络 :关系网络和隶属网络。关系网络 也称单模网络 ,在这种网络中 ,那些定义它们的规则描述了任意两个单位之间 存在或缺失、有向或无向以及重要程度的关系。例如 ,邻居、朋友、同盟和贸易 网络就是关系网络。隶属网络也称为双模网络 ,是那些以一个事件、组织或者 群体来定义一个单位的隶属组织。专业组织的会员、社会俱乐部成员 ,国际组 织中的国家都反映了隶属网络。② 关系网络可以是对称的 ,也可以是非对称的 (在一个方向上比另一个方向强烈 ,经常发生在国际贸易中 )。例如 ,一个由国 家组成的同盟网络就是对称的。其定义规则“i是 j的盟友 ”就假定了如果一个 特定国家 i与另一个国家 j存在防御条约 ,那么 j同样与 i存在这样的防御条 约。这种规则可以运用到所有的国家和同盟类型。另一方面 ,贸易网络就是一 59 国际关系的社会网络分析 ① ② Stacie E. Goddard, “B rokering Change: Networks and Entrep reneurs in International Politics, ” In ternational Theory, Vo1. 1, No. 2, 2009, p. 255. ZeevMaoz, N etworks of N ations: The Evolu tion, S tructure, and Effects of In ternational N etworks, 1816—2001 , p. 6. 种非对称的网络 ,其定义规则为“i向 j出口了 X美元商品 ”。事实上可能是 : i 向 j出口一定数量商品并不意味着 j也向 i有出口 ;或者如果国家 j确实向 i出 口商品 ,也不能保证 j向 i出口的规模也是 X。 社会网络分析采取结构分析路径。它的核心着眼点是行为体 (或点 )的 “位置及其相互关系 ”。因此 ,根据分析的着眼点不同 ,社会网络分析可以分为 两种基本视角 :关系取向和位置取向。关系取向关注行为体之间的社会性粘着 关系 ,通过社会联结本身 ———如密度、强度、对称性、规模等 ———来说明特定的 行为和过程。位置取向则关注存在于行动者之间的、且在结构上相处于相等地 位的社会关系的模式化 ,它讨论的是两个或以上的行为体和第三方之间的关系 所折射出来的社会结构 ,强调用“结构等效 ”来理解行为体行为。值得注意的 是 ,社会网络分析并不纯粹是一种“方法导向 ”的新研究路径 ,它在理论上也有 重大的贡献。正如建构主义和理性选择理论一样 ,社网络分析并不是一个单一 理论 ,而是一些分享基本假设的理论集合 ,与前者不同的是它反对“类别分 析”。类别理论以行为体属性来解释社会过程 ,例如理性选择理论关注行为体 的利益和权力 ,建构主义者将行为体的认同、或者意识形态作为社会行为 的微观基础。“反类别之诫令 ”( anti2categorical imperative) 是社会网络分析的 基本出发点 ,它“反对仅以行为体 (无论是个体还是集体 )的类别属性来解释人 类行为或社会过程 ”。① 它提出“社会关系是社会过程的基石 ”,它的解释力建 立在“关系模式 ”上 , ②它关注的是行为体间的关系属性 ,而不是其本身的属性 , 诸如利益、权力或者意识形态等 ,从而为国际政治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 在国际政治的研究中 ,主要有两种网络分析路径。第一种是将“网络作为 结构 ”来研究 ,即网络结构对网络成员的影响以及由此产生的网络效应。第二 种关注于作为行为体的网络 ,网络作为与市场和等级组织相对应的具体组织形 式。作为行为体 ,这些网络同样对国际结果有显著影响。③ 国际网络的结构研 究取向认为 ,关系结构或者自然属性将系统地影响网络成员的行为并产生可认 69 国际政治科学 ① ② ③ Mustafa Em irbayer and Jeff Goodwin, “Network Analysis, Culture, and the Problem of Agency, ” Am 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Vol. 99, No. 6, 1994, p. 1414. Ibid. , p. 1415. M iles Kahler, “Networked Politics: Agency, Power, and Governance, ” in M iles Kahler, ed. , N etworked Politics: Agency, Power, and Governance, p. 3. 同的结果。这些行为体 (点 )间的联系产生了一种结构 ———“持久的关系模 式 ”,这种结构又反过来限制行为体行为或者为其行为提供机会。例如 ,哈夫 纳伯顿 (Hafner2Burton)和蒙哥马利 (Montgomery)发现政府间组织网络对国家 间的冲突行为具有显著性的影响①; 保罗 ·英格拉姆 ( Paul Ingram )、杰弗 里 ·罗宾逊 (Jeffrey Robinson)等认为 IGO s网络对贸易流动具有明显的影响 , 甚至当 IGO s并不是致力于降低贸易壁垒时情况也是如此。② 金正铉 ( Kim Jang Hyun)和乔治 ·巴内特 ( George A. Barnett)从国际结构 (网络 )入手 ,发现自由 主义与现实主义 (包括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 ”)关于国际冲突的预测并不理想 和有效 ,而应该采取一种新的结构分析方法。③ 第二种在国际政治中较为熟悉的网络分析取向就是将网络视为行为 体 ———一种协调的形式和旨在改变国际结果和国家政策的集体行为。网络并 不是社会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特征 ,相反它们是具体的制度形式 ,并与国家的等 级组织和市场中临时有限的交易关系相对立。在乔尔 ·波多尔尼 ( Joel M. Podolny)和卡伦 ·佩奇 ( Karen L. Page) 广为引用的定义中 ,一个网络是“任何 追求与另一方重复、持久的交易关系 ,同时缺乏一个权威性的组织来仲裁和解 决在交易中可能出现争端的集体行为体 (N大于等于 2) ”。④ 与市场相比 ,网 络关系是持久的 ;与等级组织相比 ,被认可的解决争端的权威并不“站 ”在网络 中的任何一方。这种将网络作为行为体的研究取向与结构取向的研究不同。 对前者的兴趣来说 ,结构 (在网络存在之外 )很少处于中心位置。相反 ,当其与 制度性的竞争者对比时 ,网络组织的相对优势和劣势占据了更突出的位置。这 些网络行为体 (“点 ”)可能是政府机构、人权活动家 ,恐怖组织或者其他国际行 为体。例如 ,奥古斯特 (August H¾mmerli)等利用事件分析数据从网络行为体 79 国际关系的社会网络分析 ① ② ③ ④ Em ilie M. Hafner2Burton and A lexander H. Montgomery “ Power Positions: International O rganizations, Social Networks, and Conflict, ”Journal of Conflict Resolu tion , Vol. 50, No. 1 ( February, 2006) , pp. 3—27. Paul Ingram, Jeffrey Robinson and Marc L. Busch, “The Intergovernmental Network ofWorld Trade: IGO Connectedness, Governance, and Embeddedness, ”Am 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Vol. 111, No. 3, 2005, pp. 824—858. Kim Jang Hyun and George A. Barnett, “A Structural Analysis of International Conflict: From a Communication Perspective, ”In ternational In teractions, Vol. 33, No. 2, 2007, pp. 135—165. JoelM. Podolny and Page L. Karen, “Network Form s of O rganization,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Vol. 24, 1998, p. 59. 分析的角度来认定车臣战争中的主要行为体以及它们间冲突与合作的联系。 他们将 2002年至 2005年所报到的 2818件事件中的行为体分为 44种 ,发现三 种最主要的行为体 ,依次是平民、俄罗斯军队和车臣恐怖分子 ,进而为这一问题 研究的提供了新的关系数据。① 网络分析的结构取向 ,从点的特征中抽象出结构 ;尽管如此 ,对网络分析的 行为体取向来说 ,能动者的特征可能改变其所在网络的目标和效率。网络作为 行为体的研究取向目前仍缺乏一个像社会网络分析的共同方法论。它的经验 研究方法是折衷的以及大量的定性研究。将网络认定为“网络 ”是关键的第一 步 ;在此认定上 ,评估它的组织优势和劣势。在实际研究中 ,这两种路径通常难 以截然分开 ,两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的局面往往使网络研究既全面深入又 错综复杂。区分这两种研究网络政治的路径和它们特定的分析和解释目标减 少了经常萦绕国际关系研究的困惑。网络分析允许在多层次分析上的结构研 究 ,包括任何规模的群体单位 ,以及国家、双边以及体系层次上的分析。② 二、社会网络分析的主要方法 社会网络分析的目标旨在认定社会结构的关系模式 , ③例如 ,轴心、派系、 聚类或者经纪人等 , 并将这些关系与利益关系联系起来。根据瓦瑟曼 (W asserman)和福斯特 ( Faust)的描述 ,网络分析包括如下基本假设 : ( 1) 行为 体是相互依存而非独立的单元 ; (2) 行为体间的“联系 ”是资源 (物质的或非物 质的 )传递的渠道 ; (3) 网络模型关注个体如何看待为个体行为提供机会或者 限制其行为的网络结构环境 ; ( 4) 网络模型将 (社会、经济、政治等 )结构抽象 为一种行为体间的持久的关系模式。④ 在确定研究问题之后 ,进行社会网络分 89 国际政治科学 ① ② ③ ④ August H¾mmerli, Regula Gattiker and Reto W eyermann, “Conflict and Cooperation in an Actorspi Network of Chechnya Based on EventData, ”Journal of Conflict Resolu tion , Vol. 50, No. 2, 2006, pp. 159— 175. ZeevMaoz, N etworks of N ations: The Evolu tion, S tructure, and Effects of In ternational N etworks, 1816—2001 , pp. 15—17. John Scott, Socia l N etwork Analysis: A Handbook, p. 38. Stanley W asserman and Katherine Faust, Socia l N etwork Analysis: M ethods and Applica tions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4) . 析里可以遵循如下步骤①:第一 ,决定分析网络的类型 ;第二 ,用相关的理论方 法定义这个网络中的关系 ;第三 ,收集网络数据 ;第四 ,测量这些关系 ;第五 ,决 定是否包含行为体的属性信息 ;第六 ,分析网络数据 ;第七 ,产生描述性推论 ;第 八 ,表示这些网络数据。 (见图 21) 图 21 进行社会网络分析的步骤 下面我们以国际关系中最常见的一种网络 ———政府间国际组织 ———来具 体说明如何应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进行国际关系的研究。在哈夫纳伯顿和蒙 哥马利的研究中② ,为了说明他们的研究方法 ,他们假设存在五个国家 ( a, b, c, d, e) ,分别是七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的成员。因此 ,我们的第一步就是要区分 这个网络的类型 ,它是“全局网 ”还是“个体中心网 ”。从网络分析的观点看 , 整个社会就是一张大网 ,是由网络组成的网络。前者的研究对象可能是整个国 际社会乃至国际体系 ,而后者仅是以某一具体网络为中心。因此它属于由七个 政府间国际组织组成的“个体中心网 ”。即使是同一网络也可能存在不同的关 99 国际关系的社会网络分析 ① ② 值得注意的是这几个步骤并不是绝对的。瓦瑟曼、福斯特和斯科特在他们的书中对社会网络 分析方法做了最全面的介绍。参考 Stanley W asserman and Katherine Faust, Socia l N etwork Analysis: M ethods and Applica tions; John Scott, Socia l N etwork Analysis: A Handbook。其中斯科特的书中译本已由重 庆大学出版社出版 ,参见约翰 ·斯科特 :《社会网络分析方法 》(第二版 ) (刘军译 ) ,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7年版。 具体参考 Em ilie M. Hafner2Burton and A lexander H. Montgomery, “Power Positions: International O rganizations, Social Networks, and Conflict, ”pp. 3—27; Em ilie M. Hafner2Burton, M iles Kahler, and A lexander H. Montgomery, “Network Analysis for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pp. 559—592。 系 ,在由这五个国家联系成政府间国际组织网络中可能存在着贸易关系、同盟 关系甚至敌对关系 ,在哈夫纳伯顿等人的研究中 ,他们重点关注这些国家在网 络组织中的位置所产生的权力关系 ,因此 ,这就是研究的第二步。 表 21 政府间国际组织成员的隶属矩阵 ( D ) IGO1 IGO2 IGO3 IGO4 IGO5 IGO6 IGO7 a 1 1 1 1 0 0 0 b 1 1 1 1 1 0 0 c 0 0 0 1 1 1 1 d 0 0 0 0 0 1 0 e 0 0 0 0 0 0 1 社会计量矩阵 ( S) a b c d e a 4 4 1 0 0 b 4 5 2 0 0 c 1 2 3 1 1 d 0 0 1 1 0 e 0 0 1 0 1   社会网络分析中 ,第三步是收集网络关系数据。我们可以有多种渠道获得 这些数据 ,如国际组织的会议文献、等。① 这些数据是多元的 ,既有经济 的 ,也有政治的以及社会的。在哈夫纳伯顿的研究中 ,他们使用了国家间军事 争端数据 (M ilitarized Interstate D isputes, M ID s)、国家组织会员数据 ( State System Membership )等数据库。数据应该是关系数据 ( relational data) ,而不是 属性数据 ( attribute data)。② 第四步就是测量我们得到的关系数据 ,这些数据 可以用二分法 ( binary)方式 (简单的以“1”或“0”等表示 ) ,也可以用加权值 ( valued)的方式。在表 21中 ,我们采取前一种方式 ,以“1”表示该国家属于某个 组织 ,“0”则相反 ;这样我们就初步得到了四个国家加入的国际组织的情况 ,用 矩阵 D表示。然后再将 D乘以其对角线值 ,将其转化为最为常用的社会计量 001 国际政治科学 ① ② 例如战争相关因素项目数据提供了很好的数据进行网络分析 ,参考 http: / /www. correlatesofwar. org/。 对关系数据的处理可以参考 John Scott, Socia l N etwork Analysis: A Handbook, Ch. 3。 矩阵 ( socialmatrix) S,以此表示这个政府间国际组织成员网络。例如 ,在 S中 , a 和 b之间的值为 4,表示 a与 b共同属于 4个组织 ,它们之间的联系标记为 4。 S为我们描绘了四个国家 (点 )在这个政府间组织网络中的分布情况。我们也 可以用图 21直观的表示这种分布情况。 图 22 一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网络例子 注 : v值表示国家间在这个网络中共属的政府间组织数量。图表改编自 Han Dorussen and Hugh W ard, “ Intergovernmental O rganizations and the Kantian Peace: A Network Perspective, ”Journa l of Conflict Resolu tion, Vol. 52, No. 2, 2008, p. 192; 和 Em ilie M. Hafner2Burton, M iles Kahler, and A lexander H. Montgomery, “Network Analysis for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In terna tional O rganization, Vol. 63, No. 3, 2009, p. 564。 我们同样可以在第五步中选择是否包含行为体的属性信息 ,如国家的经济 社会情况 ,国家的政治 (政体 )、军事信息等。由于在结构化的研究取向中 ,社会 网络分析重点关注的是行为体之间的关系数据 ,这个步骤是可选择性的。第六步 是对得到的网络数据进行分析 ,这一步我们可以利用电脑技术模型 ,现在存在许 多优秀的社会网络分析软件 ,可以大大简化我们的研究工作。事实上 ,由于社会 网络分析涉及到巨大的关系数据 ,对数据的分析几乎完全依靠这些软件分析。① 社会网络分析为我们提供了一系列的描述网络属性的概念 ,例如中心度、 密度、中间性、接近性、派系、聚类等。这些属性可以用社群图或者矩阵的形式 表示 (见表 22)。这就是我们进行社会网络分析的最后两步。上述网络中各个 点的分布表明了两个重要的特征 :点在网络中的中心度或者重要性以及网络分 化成的子群。测量中心度的变量包括度数、接近性和中间性。一个点的度数是 该网络中该点与其他点之间联系值之和。② 这个变量表明了一个点与另一个 101 国际关系的社会网络分析 ① ② 对这些网络分析软件的描述和下载可以访问国际社会网络分析网站 : http: / /www. insna. org/。 一般称与某个特定的点相邻的那些点为该点的“领域”,领域中的总点数为度数 ,严格意义上应 该称为“关联度”。参考 John Scott, Socia l N etwork Analysis: A Handbook, p. 67。 点的联系有多少渠道。中间中心度测量的是行动者对资源的控制程度 ,如果一 个点处于许多其他点对的测地线 (最短的途径 ) ,则该点具有较高的中间中心 度 ,在此意义上它起到沟通它者的桥梁作用。接近中心度是以网络中一个点与 其他点之间的路径长度来计算的 ,它测量的是信息和资源传播到网络中某个特 定点的时间。① 表 22 政府间组织网络的中心度值 a b c d e 网络中心度 度数    5. 00 6. 00 5. 00 1. 00 1. 00 0. 25 特征向量 0. 61 0. 66 0. 42 0. 08 0. 08 0. 68 中间性   0. 00 0. 00 5. 00 0. 00 0. 00 0. 83 接近性   0. 67 0. 67 1. 00 0. 57 0. 57 0. 89 信息    1. 43 1. 52 1. 79 0. 86 0. 86 0. 42   注 :表中数据由 Butts的 R. stuff软件计算所得。该软件可以在 http: / / erzuli. uci. edu /R. stuff下载。表中数据转引自 Em ilie M. Hafner2Burton, M iles Kahler, and A lexander H. Montgomery, “Network Analysis for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 In terna tional O rgan iza tion, Vol. 63, No. 3, 2009, p. 566。 网络中的联系同样可以将一个网络分隔为许多子网络 (这也是 —种主要 的网络分析方法 )。如果两个点的直接联系足够紧密或者它们与其他点相似 (即结构性相似的聚类 ) ,那么它们就属于同一组。在众多的紧密性和结构相 似性的概念中 ,两种主要的概念是紧密度 (也称派系 )和相似性 (也称结构对等 性 )。一个派系就是一个群体中每个成员都有与其他成员存在超过一定最低 限度点的联系力度。在派系中 ,任何一对点都由一条线直接相连 ,并且该派系 不被其他任何派系所包含。例如在图 22中 , a, b, c属于一个 12派系 ,因为它们 相互之间都包含 1或者更多的力度 ,因此 a和 b则属于 42派系。② 一个结构对 等的聚类则是在网络中每一个成员与其他点都有相同的力度。然而在现实中 , 很难找到这样的数据 ,因此以结构相似性来表示结构对等性。在图 21中 , e与 d 201 国际政治科学 ① ② 这些测量并没有将其他点的重要性 (中心度 )或其他路径的重要性 (中间中心度和接近中心 度 )考虑进来 ,而特征向量中心度则包含了进来。进行特征向量研究的目的就是为了在网络总体结构的 基础上上 ,找到最居于核心的行动者 ,并不关注比较“局部”的模式结构。 John Scott, Socia l N etwork Analysis: A Handbook, pp. 100—142. 就是结构对等的 ,因为它们仅与另一点 c具有相同的力度。① 在将网络划分为 结构相同的派系后 ,这个网络就可以用块模型方式来研究各种群体间的直接关 系 ,进而研究其宏观结构。② 三、社会网络分析在国际关系研究中的应用 作为一种研究关系结构的路径 ,社会网络分析为我们描述、分析和评估各 种不同单位 (人、组织和国家 )间的关系结构提供了有力工具。这些关系可能 存在于单一层次的网络中 ,也可能存在于不同层次的网络中。这个“工具箱 ” 包括几个重要的“隔间 ”:它为我们提供了一系列描述性方法 ,使得我们可以用 一种系统的方式总结复杂的关系 ;分析这些结构的影响 ,评估无法观测的或者 不易可见的关系 ;提供许多将网络分化为子网络并进而研究其属性的策略 ;处理 多层次网络 (体系 ,次体系 ,双边 ,国家层次 )的方法。近年来 ,社会网络分析在国 际关系的研究中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形成了网络分析研究的“第三次浪潮”。 表 23 近五年社会网络分系在国际关系中的主要研究议题 研究议题   作者 研究议题   作者 恐怖组织 Pedahzur等 ( 06) , Enders ( 07 ) , Kahler (09) , A sal等 (08) , Koschade (06) , B ram s(06) 人权组织 Brewington等 (09) ,Lake (09) , Stein (09) 全球治理 Binder(09) , Cowhey(09) , Thurner等 (09) 国际贸易 Ingram (05) , Hafner2Burton等 (08, 09) , W ard等 (07) 武器扩散与军售 Montgomery(05) , Kinsella (06) 国际组织与和平 Ohanyan ( 09 ) , Boehmer ( 04 ) , Dorussen等 (08) Hafner2Burton等 (06) 国际冲突与合作 Corbetta (07) ,Maoz(06, 07) 民主和平论 W ard (07)等 , Hoff等 (04) 贸易和平论 Dorussen等 (08) ,Maoz(09) 跨国倡议网络 Carpenter(07) , Yeo (09) 政治事业家 Goddard (09) 间接联系 BÊhmelt(09) ,Maoz(07) 环境问题 W ard (06) 美国霸权 Nexon等 (07) 全球犯罪网络 Kenney(09) 非洲内战 Johnson (07) 国际移民 B reunig等 (09)   注 :这些统计并不试图涵盖社会网络分析在国际关系中应用的所有领域 ,括号内数字 表示文章出版年份 ,具体文献信息可参考文中注释。 301 国际关系的社会网络分析 ① ② 具体参考 John Scott, Socia l N etwork Analysis: A Handbook, pp. 123—145. 关于“结构对等性 ”的 研究可参考 Zeev Maoz, Ranan D. Kuperman and Lesley Terris, “Structural Equivalence and International Conflict: A Social Networks Analysis, ”Journal of Conflict Resolu tion , Vol. 50 No. 5, 2006, pp. 664—689。 目前存在许多网络分析软件来研究结构对等性 ,可参见国际社会网络分析网址 : http: / /www. insna. org/。 从表 23可以看出近年来 ,社会网络分析被广泛应用于军控和裁军、武装冲 突和争端解决、非传统安全、全球化及治理、国际贸易、全球气候变化等几乎涵 盖国际问题研究的所有“新老 ”议题①,涉及国际安全、对外政策、国际关系理 论、国际政治经济学等领域。 第一 ,传统的安全领域。② 国际冲突与合作是国际关系研究中最重要的议 题之一 ,国际冲突缘起与争端的解决 ,国际和平的条件等都是社会网络分析关 注的重点。例如 ,许多学者以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研究政府间组织成员对于国家 间冲突与和平的影响。哈夫纳伯顿和蒙哥马利检验了同属政府间国际组织网 络的国家形成的集团 (聚类 )以及它们的威望对于国际冲突的影响。他们发现 在政府间国际组织网络内 ,同一个聚类的国家以及那些在它们网络中有着较高 威望的国家之间 ,冲突相对较少。这里社会网络分析被用来测量包括个体属性 (以中心度衡量的威望 )、双边属性 (从内部组织衍生而来的 ,在结构对等的聚 类中的共同成员 )以及内部群体的特征 (聚类的大小 )。③ 基于这些研究 ,韩 ·多纳森 (Han Dorussen)和休 ·沃德 (Hugh W ard)使用 政府间组织数据和“最大流动 ”这个概念来衡量间接联系 ,而且他们检验了这 些网络中国家的中心度、双边成员中的间接联系。许多这样的研究将网络的特 征视为自变量 ,将冲突作为因变量 ,也有一些研究关注网络对不同形式的国际 401 国际政治科学 ① ② ③ 王逸舟曾总结了 20世纪 90年代以来西方国际关系研究的十个“新 ”课题和视角 ,可参考王逸 舟 :《西方国际关系研究的新课题、新视角》,《外交评论》2005年第 3期。社会网络分析既关注传统的研 究议题 ,如国际冲突与合作 ,也注重国际关系的新议题诸如国际移民问题、气候问题等。 这方面的研究主要有 : Renato Corbetta, “Social Networks, Conflict and Cooperation In International Politics, ”Prepared for the 2007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A ssociation, Chicago, IL, August 302Sep tember 2, 2007; Zeev Maoz A, Lesley Terris B, Ranan D. Kuperman C And Ilan Talmud, “Network Centrality And International Conflict, 181622001: Does It Pay To Be Important?”in T. N. Friemel, ed. , Applica tions of Socia l N etworks Analysis ( Konstanz: Universitat Verlag Konstanz, 2007 ) , pp. 121255; Zeev Maoz, “Network Polarization, Network Interdependence and International Conflict, 181622002, ”Journal of Peace Research, Vol. 43, No. 4, 2006, pp. 3912411; Daniel H. Nexon and Thomas W right, “W hatpis A t Stake in the American Emp ire Debate, ”Am erican Politica l Science Review, Vol. 101, No. 2, 2007, pp. 2532 271; Beate Sissenich, “Cross2National Policy Networks and the State: EU Social Policy Transfer to Poland and Hungary, ”European Journal of In ternational Rela tions, Vol. 14, No. 3, 2008, pp. 4552487。 Em ilie M. Hafner2Burton and A lexander H. Montgomery, “ Power Positions: International O rganizations, SocialNetworks, and Conflict, ”Journal of Conflict Resolu tion , Vol. 50 No. 1, 2006, pp. 3227. 合作的影响。① 再如对颇有争议的“民主和评论 ”的研究。米歇尔 ·沃德 (M ichael D. W ard)、斯文森 (Randolph M. Siverson)和曹迅 (Cao Xun)运用网络 分析的方法重新检验了康德的“三角和平论 ”。他们发现 ,有关“康德和平论 ” 的民主、相互依赖以及国际组织成员三者对国际冲突的影响都没有得到显著性 的支持。② 社会网络分析对传统安全领域的研究 ,对一些过去长期争论的问题 提供了新的视角 ,正如毛兹 ( Zeev Maoz)从社会网络分析视角 ,在国家、双边和 体系层次理清了现实主义与自由主义关于相互依赖于国际和平的争论 ,他发现 自由主义的理论在所有层次得到了支持 ,而现实主义的观点没有得到佐证。③ 第二 ,国际恐怖主义和非传统安全领域。④ “9·11”事件以后 ,西方各国 , 特别是美国突然面对恐怖主义巨大阴影 ,针对这种威胁以美国、英国为中心的 西方国际关系学者做了大量的分析。恐怖主义组织作为一种“黑暗网络 ”,受 到了社会网络分析的广泛关注 ,产生了一大批成果。例如 ,沃尔特 ·恩德斯 (W alter Enders)和苏学娟 ( Su Xuejuan)将理性选择模型和社会网络分析结合 起来 ,研究恐怖网络的最佳结构以及政府试图摧毁这些网络的最佳策略。他们 发现当恐怖组织面临通信效率的最大化与被发现可能的最小化选择时 ,存在一 501 国际关系的社会网络分析 ① ② ③ ④ Han Dorussen and Hugh W ard, “Intergovernmental O rganizations and the Kantian Peace: A Network Perspective, ”Journal of Conflict Resolu tion , Vol. 52, No. 2, 2008, pp. 1892212. M ichael D. W ard, Randolph M. Siverson and Cao Xun, “D isputes, Democracies, and Dependencies: A Reexam ination of the Kantian Peace, ”Am erican Journal of Politica l Science, Vol. 51, No. 3, 2007, pp. 5832601。其他关于国际组织与和平的研究成果有 : Anna Ohanyan, “Policy W ars for Peace: Network Model of NGO Behavior, ”In ternational S tudies Review , Vol. 11, No. 3, 2009, pp. 4752501; Charles Boehmer, Erik Gartzke, and Timothy Nordstrom, “Do Intergovernmental O rganizations Promote Peace?”W orld Politics, Vol. 57, No. 1, 2004, pp. 1238。 ZeevMaoz, “The Effects of Strategic and Econom ic Interdependence on International Conflict Across Levels of Analysis, ”Am erican Journal of Politica l Science, Vol. 53, No. 1, 2009, pp. 2232240. 关于自由主 义与现实主义对经济相互依赖是否促进国际和平的争论可以参考 Edward D. Mansfield and B rian M. Pollins ed. , Econom ic In terdependence and In ternational Conflict: N ew Perspectives on An Enduring D ebate (Ann A rbor: University of M ichigan Press, 2003)。 关于恐怖主义的网络分析的成果主要有 : Am i Pedahzur, A rie Perliger and Daphna Canetti2N isim, “The Changing Nature of Suicide A ttacks: A Social Network Perspective, ”Socia l Forces, Vol. 84, No. 4, 2006, pp. 198722008; M iles Kahler, “Collective Action and Clandestine Networks: The Case of al Qaeda, ”in M iles Kahler, N etworked Politics: Agency, Power, and Governance, pp. 1032126; V ictor H. A sal, Gary A. Ackerman And R. Karl Rethemeyer, “Connections Can Be Toxic: Terrorist O rganizational Factors and the Pursuit of CBRN Terrorism, ”Paper p repared for p resentation at the 2008 Networks in Political Science Conference, Harvard University, June 13214, 2008。 个“权衡 ”,即理性选择过程。这个模型然后被用来预测恐怖网络的结构以及 在这种结构下恐怖袭击成功的几率。① 同样勃拉姆斯 (B ram s Mutlu)等尝试去 解释“9·11”恐怖袭击网络的等级结构以及“后 9·11”时代的恐怖网络结构。 他们使用了“影响假设 ”这一概念 ,即那些具有更多网络联系的重要人物影响 那些具有较少联系的人物。② 而斯图亚特 ( Stuart Koschade)则从社会网络分析 的视角 ,以东南亚的极端组织“伊斯兰祈祷团 ”2002年 10月在巴里爆炸案为 例 ,分析了恐怖组织的情报网络与反恐斗争。③ 与此相关的还有所谓其他“非 传统安全 ”问题 ,如生化武器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扩散④ ,国际有组织犯罪网 络⑤等 ,社会网络分析为此提供了新颖的分析视角。 第三 ,全球治理领域。作为一个新兴的研究议题全球治理受到广泛的关 注 ,从人权、国际移民到气候变化、互联网管理等领域 , ⑥社会网络分析区别于 传统的研究视角 ———强调政府间的合作。在它的分析框架下 ,政府并没有“丧 失 ”其传统的角色 ,但是它可以选择授权给网络 ,与其讨价还价或者合作 ,也可 以在世界政治的关键领域“削弱 ”网络的作用。在卡勒 (M iles Kahler)今年主编 的《网络政治 》一书中 ,作者们围绕“网络治理 ”探讨了互联网治理、国际人权组 601 国际政治科学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W alter Enders, and Xuejuan Su, “Rational Terrorists and Op timal Network Structure,
/
本文档为【国际关系的社会网络分析】,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