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解读《霸权之后》

2017-09-20 9页 doc 23KB 36阅读

用户头像

is_574951

暂无简介

举报
解读《霸权之后》解读《霸权之后》 2012—2013年第一学期行政管理专业 《国际政治学》读书笔记 阅读书籍:(美)罗伯 特?基欧汉著 姓名:易嘉欣 学号:17 班级:行政管理111班 任课老师:周小花 完成日期:2012年12月 解读《霸权之后》 摘要:本文主要以基欧汉的眼光分析新自由制度主义的理论思想。罗伯特•基欧汉是新自由制度主义的最主要的奠基人。由于他的不懈努力,新自由制度主义得以创立并最终发展成为完备的理论体系。新自由制度主义作为当今世界最具影响力的国际关系理论学派之一,是在与新现实主义的论战中形成发展起来的。在没...
解读《霸权之后》
解读《霸权之后》 2012—2013年第一学期行政管理专业 《国际政治学》读笔记 阅读书籍:<霸权之后:世界政府经济中的合作与纷争>(美)罗伯 特?基欧汉著 姓名:易嘉欣 学号:17 班级:行政管理111班 任课老师:周小花 完成日期:2012年12月 解读《霸权之后》 摘要:本文主要以基欧汉的眼光分析新自由主义的理论思想。罗伯特•基欧汉是新自由制度主义的最主要的奠基人。由于他的不懈努力,新自由制度主义得以创立并最终发展成为完备的理论体系。新自由制度主义作为当今世界最具影响力的国际关系理论学派之一,是在与新现实主义的论战中形成发展起来的。在没有单个霸权国家主导的情况下,合作能够持续下去吗,罗伯特?基欧汉分析了促进世界政治经济中合作的制度或“国际机制”,并描述了美国霸权受到削弱时这些机制的演变。他驳斥了霸权衰弱使合作不可能发生的观点,将国际机制视为促进自利行为体之间非集体化合作的工具,而不是世界政府的弱势替代物。 关键词:霸权;合作;纷争;国际机制 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肯尼思•华尔兹为代的一批学者将政治现实主义研究推向新的理论顶峰。然而,随着美国霸权的相对衰弱,各种非国家行为体的纷纷涌现,跨国经济联系的不断加强,传统的以强调“国家为中心”和“物质性权力在维持世界稳定中作用”的权力国际政治观开始遭到国际关系学者的普遍质疑。罗伯特•基欧汉敏锐地洞察到了新现实主义的解释性缺陷。他指出,华尔兹的新现实主义“未能充分关注跨国关系,经济相互依赖和国际制度,”忽视了国内因素与国际体系结构的联系,因而未能动态地说明世界政治的主要变化。正是在对新现实主义的批评和论战中,基欧汉力图重新诠释变化中的世界政治,创立并完善了他的新自由制度主义理论体系。 1977年,罗伯特?基欧汉和约瑟夫?奈共同撰写了《权力与相互依赖:转变中的世界政治》一书,标志着新自由主义制度国际关系理论的兴起。在基欧汉的所有著述中,《霸权主义》是最重要的一本书,共分四个部分计11章。第一部分的是“问题与概念”,分为三章讨论,在这一部分;作者提出了一些很重要的概念,如:“制度”、“国际体系”、“合作”等,最关键的是他提到了世界政治经济的说法,并把政治学和经济学联系起来考察国际体系,从而引出合作的重要性。第二部分的是“合作与国际机制理论”,分为四章来论述;在此部分中,基欧汉详细论述了“合作”、“国际机制”和“理性选择”,在霸权衰落以后国际社会怎么才能维持稳定呢,本部分从理论的角度出发回答了这个问题,并提出了其可能性与重要性。第三部分的是“实践中的霸权与合作”,也是分为三章来具体论述的;在本部分中,作者用具体的例子在说明他提出的理论,即在霸权衰落以后,国家在机制内相互合作是有可能的,也是维护世界稳定最有效的方法。第四部分 的是“结论”,用一章来论述;说明了制度的重要性,这也是对国际机制理论的一个完善。在四个部分中,第一和第二部分是全书的核心。 在本书中,基欧汉提出的一个中心命题是:霸权后合作是否以及如何可能,显然,这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命题。在基欧汉看来,霸权之后合作存在具有可能性与现实性,利益的不同导致国际政治经济中充满纷争,而国际机制的建立可以带来更多的合作,进而使世界政治经济仍可以在霸权之后保持合作。而且这些国际机制虽然一开始都是在霸权的主导之下建立的,但其本身可以在霸权消失之后继续运行。 一、 现实主义与制度主义 本书是研究当存在共同利益的情况下,世界政治经济中的合作是如何以及怎 ?样才能组织起来的。在整本书的开篇立论中,基欧汉就阐述了问题,即在假设存在既定的共同利益情况下,在怎样的条件下才会促进合作。众所周知,现实主义者认为国际体系要维持稳定,就必须要有一个霸权国家或者霸主的存在。“霸权稳定论”在一定时候曾起过很大的作用,可是二战后,美国霸权地位的不断动摇,许多发达的资本主义强国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崛起,风靡一时的“霸权稳定论”陷入了危机,再也无法解释世界政治经济中的合作的产生与发展。正如基欧汉所指出的,对于现实主义者来说,国家是一个统一的理性的行为体,它会仔细权衡可供选择的各项行动成本,并寻求预期效用的最大化,尽管这样做还存在着相当的不确定性和缺乏可供理性选择的足够的信息。 现实主义认为国际体系是在无政府的自然状态,纷争的盛行是因为根本利益 ?冲突的缘故。而在20世纪70年代,上期居于主流地位的传统现实主义理论已经无法充分解释和说明国际社会的现实,传统现实主义显然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在这种背景下,肯尼思?沃尔兹等新现实主义者在保留了“现实政治”主要内容的同时,对传统现实主义进行了科学的修正与补救。在现实主义者中间,持另一种极端看法的是这样一些人,他们把合作视为经济相互依赖世界中的本质特征,认为共同的经济利益导致对国际制度和的需求。基欧汉称这样一些人为“制度主义者”,他们尤其重视国际制度的功能作用。制度主义的核心概念是国际机制。“国际机制”是在霸权之后建立一个国家间相互合作的世界体系的关键因素,将在后面进行较为全面的论述。二战后的美国失去了霸权地位,这时要在国际社会上建议一个稳定的、安全的、和平的世界环境、要在没有霸权的情况下形成合作成为人们的热点话题。 本书的第一部分使用了许多经济学、政治学的概念,来发展关于世界政治经济中合作与纷争的一种政治理论。除了这些概念之外,基欧汉认为国际政治可以 ? <霸权之后:世界政治经济中的合作与纷争>增订版(美)罗伯特?基欧汉著 苏长和译 上海人民出版 2012年 第4页 ?<霸权之后:世界政治经济中的合作与纷争>增订版(美)罗伯特•基欧汉著 苏长和译 上海人民出版 2012年 第5页 运用体系分析,而国家行为可以根据“由外及内”或“由内及外”的方法来研究。体系分析理论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世界政治经济中的各种限制性因素对各国政府的行为影响,也不会导致有些不必要的决定性预测。但这并不意味着没有一个体系分析是完美无缺的,它同样也存在着局限性。体系分析是基于理性和利己主义假设的理论,从利己主义和理性的假设出发,可概括为三个重要的优点。首先,它的假设很简单,有利于我们进行深入的讨论;其次,它可以让我们更注重体系对国家行为产生的限制性因素;最后,利用利己主义理论可以最具有说服力与解释力。本书就是从理性的利己主义模型出发,进行深层次的推论与演绎。 传统的现实主义常常夸大世界政治经济中的霸权,认为单一国家的霸权更有利于国际政治经济稳定。或者在某些特定的环境、特定的时期、特定的情形下,单一国家的主导地位也许可以发挥作用,但这不代表着世界秩序必须通过霸权来稳定。基欧汉分析了现实主义者和马克思主义者关于霸权的论述。从某种程度来看,霸权与合作的关系是紧密的。霸主拥有霸权地位,在国际社会中起着主导作用,可是同样他也需要伙伴们的支持与服从,倘若拥有霸权的国家只顾自身发展,而忽视同伴们的发展,这样的国际环境会有多稳定呢,这是可想而知的事。“霸权与合作”给人的感觉像是两个不相往来的对立面,其实并不然,它们是相互关联的。 二、合作与国际机制 基欧汉认为,与其说合作是各国争取的目标,还不如说是达到各种各样的目标的手段。如果合作的目的是不道德的,更多的合作并不必然就比更少的合作要好。合作也并不是国家间关系的和谐状态。基欧汉把国际交往分为三类:和谐、合作和纷争。和谐是利益完全一致;纷争是利益存在冲突;合作介于和谐与纷争之间,指的是国家之间有利益的冲突也有共同的利益,但是在协调政策之后,使行为符合相互之间的利益。因此合作式政策的相互调整,而不是仅仅共同利益压倒冲突利益的状态。在各国的相互交往中,根本很难甚至是无法形成利益完全一致,因此,和谐的状态是几乎难以实现的;然而,合作与纷争也难以明显界定或分开,它们总是混合在一起,在当今国际社会中,就是一个即合作又冲突的局势。 基欧汉借用克拉斯纳的定义,“国际机制”就是“一系列围绕行为体的预期所汇聚到的一个既定国际关系领域而形成的隐含的明确的原则、、规则和决策程序、原则是指对事实、因果关系和诚实的信仰;规范是指以权利和义务方式确立的行为标准;规则是指对行动的专门规定和禁止;决策程序是指流行的决定 ?和执行集体选择政策的习惯”。很明显可以看出,这四个概念的定义有的重复难以区分,因此,我们没有必要去细分原则、规范、规则和决策程序。国际机制反映了一段时间内合作和纷争的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合作与纷争是并存的,合作 ? <国际机制>(美)斯蒂芬?克拉斯纳著 康奈尔大学出版社 1983 第2页 并不是长期存在的,即使在某些方面有共同利益的国家也会存在冲突。而国际机制可以被看作是世界政治经济中调节性因素,在合作与纷争的选择中发挥着调停的作用,或许合作,或许纷争。而从当今的国际形势看,国际机制一直都是每个国家致力于建设的,可现实仍存在种种冲突,因此,我认为建立一个有效的国际机制并不是简单的,而是一个复杂而多元的过程。 本书从理性的利己主义模型出发,借助集体行动理论、囚徒困境博弈模型、市场失灵理论,深刻论证了国际机制基于其功能而产生的独立作用和重大价值。理性的利己主义模型认为每个个体都是理性的,在理性的自我利益最大化的驱使下做出理性的选择。集体行动理论与囚徒困境博弈模型其本质是一样的,它们发挥着重要的启发作用。但是我们仍应该看到在集体行动理论与囚徒困境博弈模型中发挥作用的同时,倘若两个国家的信息与沟通受到障碍,那世界政治可以实现合作吗,答案是可想而知的,世界政治可能陷入了所谓的“困境”,纷争也可能发生。理性选择模型具有很多优点,但是不能把它们简单而机械的运用到世界政治经济中。选择或许理性的,可是在选择的过程中,可能面临许多的限制。这些限制可能来自信息难以传递因素,也可能来自强有力的对手,从而导致了国家的行为可能是在仅有的资源下的理性选择,却不会是博弈中的最佳选择。国际机制的形成取决于共同的或者互相补充的利益的存在,这些利益要能被政治行为者所 ?意识到,从而使共同的生产联合收益的行动是理性的。所以,利己主义不能只是单独行动,而应该存在基于共同利益的合作,才能实现博弈双赢的局面。作者认为合作是普遍的,主张相互调节或者协调性合作,合作是国家之间的互动而塑造的国际机制使之可能产生。 本书的第五章和第六章论述是以理性的利己主义假设为基础,并由此出发,对国际机制所发挥的功能进行了抽象的论述;而第七章则是将理性的利己主义假设放宽在进行分析的。在国际政治中存在着“有限理性”,有限理性是介于完全理性与非完全理性之间的理性。对于政府来说,做出完全理性是困难的,他们在收集信息并作出决策的过程的成本是高昂的。正是无法实现零成本的决策,国际机制的规则与原则才更显现出其价值。自觉遵守国际机制的规则,虽然无法做出完全理性,但大大的节省了成本,是每个政府、国家都乐于接受的。“移情与国际机制”是基欧汉提出的又一论据,国际机制的改变是由于人们利益观念的转变,即在行为者的学习中自我利益发生了“移情”现象。行为者是不断学习的、不断了解更多、不断发生改变,自我利益是具有弹性的,而国际机制也会受到影响。 三、 实践中的霸权与合作 二战期间与战后的霸权与合作具有互补性。在这个过程中,美国一直致力于推动国际机制与合作,而以美国为主导的国际机制可以减少管理成本,有利于统 ? <霸权之后:世界政治经济中的合作与纷争>增订版(美)罗伯特•基欧汉著 苏长和译 上海人民出版 2012年 第79页 治,此外盟国也能从国际机制中获得收益。因此,部分合作是通过建立一种根据美国利益取向来组织国家间关系的国际机制来实现的。但随着美国霸权的衰弱,国际机制并没有退出历史舞台,而是在各国的不断努力与协调中加以残存并改变,从而促进了更多的合作。基欧汉通过“金融和贸易领域的霸权合作”、“石油领域的霸权合作”的实例分析出美国支持建立正式的以本国为核心的国际机制,并发展出一种“不对称”的合作模式。但从长期来看,成效并不明显,国际机制未能制度化,而紧随着的除美国之外的其他发达国家得以发展,美国的霸权地位也渐趋受到影响。同时在霸权与合作的实例中,基欧汉也分析了研究国际政治经济学常面临的三个问题:权力与相互依赖之间的关系;维持霸权的问题;霸权与 ?国际机制和合作之间联系的性质问题。 在霸权时期,美国为国际体系提供秩序、合作、安全等公共物品,通过建立国际机制来维持国际体系的合作与稳定;但当霸权处于不公正的状态时,提供的公共物品不能满足需求,出现了“免费搭车”的现象,国际机制的运行也因此受到阻碍或影响。霸权的衰弱反而更可能使得建立国际机制的需求增加,国际机制在霸权之后仍可发挥其维持秩序的作用,从而促进世界政治经济中的合作。 正如前面提到的在美国的霸权领导下出现的“不对称”的合作模式,在这种模式中,美国既为满足伙伴的需要调整政策,同时也要求伙伴为自己的发展做出相应的调整。霸权促进了合作,而霸权的衰弱则可能会对霸权机制形成压力,但这并不能推断出“无霸权就无合作”的结论。我们必须承认霸权的衰弱的确使得合作变得艰难,但在无霸权状态下的合作同样可能发生。事实证明,金融、贸易机制中的重要因素并未随着霸权的衰弱而削弱,这无疑是证明国际机制能与霸权之后的世界政治经济相容的有利实证。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美国称霸时建立的国际机制对于霸权之后的合作具有无可估量的价值,但我们也要理解这些机制的演变过程。 自60年代中期以来直至80年代初,国际经济机制发生了许多变化,国际经济机制的变化带动着国际政治机制也随着变动。60年代中期以前,国际金融机制的规则明晰、稳定而制度化;而从60年代中期开始压力逐渐呈现,关税及贸易总协定机制已出现混乱迹象,而石油领域的各种安排更是不明确、国际性石油机制也并不存在。国际经济机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在大体上仍将国际机制的部分可用的、能被广泛接受的原则仍保留或修改。例如调控金融关系的清晰明了、定义准确的规范和程序实际上已然消失,但机制的原则却得以延续;还有80年代早期,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的各成员在相当大程度上,至少名义上,还是 ?遵循非歧视性、贸易自由化及互惠等原则的。从这些真实的现象中,我们不难 ?<霸权之后:世界政治经济中的合作与纷争>增订版(美)罗伯特•基欧汉著 苏长和译 上海人民出版 2012年 第171页 ?<霸权之后:世界政治经济中的合作与纷争>增订版(美)罗伯特•基欧汉著 苏长和译 上海人民出版 2012 看出霸权之后的国际机制并未随着衰弱,而是继续发挥着自身的作用;霸权之后的合作也仍可以维持,并不是如现实主义所断言的那样“无霸权就无合作”。 霸权之后,世界政治经济中的合作是怎样促成的呢,基欧汉认为,给定的共同利益为各国合作提供了条件,虽然它不是充分条件;在此基础上,国际机制使合作成为了可能。霸权稳定论认为,在霸权之后国际政治经济体系走向封闭,这些国际机制也将走向灭亡。然而,在《霸权之后》这本书中,基欧汉通过一系列的理论依据与事实论证表明霸权的衰弱并不一定造成了国际机制的消失。由于制度存在的惯性以及其他国家的相互认可与协调,国际机制仍然继续存在并发挥作用,促进了更多的国家间的合作。 当今的国际体系中,仍然存在着很多的不安定因素。美国为了为其发动伊拉克战争寻求,不惜制造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国际舆论,并将此后被证实是捏造信息提供给联合国,试图为其战争寻找道义支持;再者,现在十分热门的叙利亚战争。很多国际机制对于违反规则的成员国并不能有效地进行制裁,即使是最有约束力的联合国,当国家间难以出现共同利益达成共识时,联合国的作用也不是很大。另外,国际机制是由具有实力的强国建立的,目的就像基欧汉所分析的那样是以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利己主义”。那些国际规则、制度有时却变成管制于弱小国家的有力工具。美国霸权虽然渐渐消失了,但它现在仍然拥有很强的实力,在国际世界中拥有话语权。因此,我认为作者分析的观点还未完善,有些内容并未分析得很透彻,或许是由于当时作者所身处的那个现实环境的缘故。 年 第183~184页
/
本文档为【解读《霸权之后》】,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