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色氨酸在动物体内的营养代谢研究

色氨酸在动物体内的营养代谢研究

2011-10-14 2页 pdf 190KB 41阅读

用户头像

is_690220

暂无简介

举报
色氨酸在动物体内的营养代谢研究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48 2010年第4o卷第4期(总第208期) 色氨酸在动物体内的营养代谢研究 陈守云 ,孙正修 ,徐海涛 (1.四川省川北医学院教务处,南充市,637000;2.山东省即墨市畜牧兽医局,即墨,266205; 3.山东省昌邑市畜牧兽医管理局,昌邑,261300) 摘 要:本文对色氨酸在动物体内的营养、代谢进行了讨论和综述,重点讨论了色氨酸在体内的转运以及如何调节肝 脏蛋白质、5一羟色胺、烟酸、烟酰胺核苷酸和褪黑激素的合成。 关键词:色氨酸;营养;代谢 中图分类号:$856 文献...
色氨酸在动物体内的营养代谢研究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48 2010年第4o卷第4期(总第208期) 色氨酸在动物体内的营养代谢研究 陈守云 ,孙正修 ,徐海涛 (1.四川省川北医学院教务处,南充市,637000;2.山东省即墨市畜牧兽医局,即墨,266205; 3.山东省昌邑市畜牧兽医管理局,昌邑,261300) 摘 要:本文对色氨酸在动物体内的营养、代谢进行了讨论和综述,重点讨论了色氨酸在体内的转运以及如何调节肝 脏蛋白质、5一羟色胺、烟酸、烟酰胺核苷酸和褪黑激素的合成。 关键词:色氨酸;营养;代谢 中图分类号:$85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3-7950(2010)04--0048-02 色氨酸又名 d一氨基 一B一吲哚丙酸,有 DL一、D一、和 L 一 色氨酸三种异构体,天然存在的只有 L一色氨酸。色氨酸是 动物维持生长的必需氨基酸。缺乏色氨酸导致动物采食量下 降、生长迟缓、被毛粗糙。动物体内不能合成色氨酸,而植物性 饲料中的色氨酸通常不能满足猪禽的需要。近年来,在配合饲 料中大量使用合成赖氨酸和蛋氨酸,使色氨酸在饲粮中的重要 性明显地体现出来。为了更有效地进行畜禽生产,对色氨酸营 养代谢进行深入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1 色氨酸的营养代谢特点 色氨酸在动物体内转运的特殊性作为一种常量营养物质, 色氨酸在血浆和组织中水平发生变化所引起的效应不同于其 他氨基酸。它是动物体内惟一通过非共价键与血白蛋白结合 的氨基酸⋯。这种结合与其分子构型有关:L一色氨酸以高度 立体专一性主要在一个位点上与血清白蛋白结合,而 D一色氨 酸与血清白蛋白的结合力很小 ,只有 L一色氨酸的 1% 。此 外,它还受其他一些大分子中性氨基酸和血浆中游离脂肪酸浓 度变化的影响。当这种结合状态改变时,色氨酸在体内代谢就 会发生变化(如影响大脑中5一羟色胺的合成),甚至造成一些 疾病,如肝昏迷。 1.1 色氨酸可调节动物肝脏蛋 白质的合成 Wolfgang等 (2005)证明 L一色氨酸能够影响肝脏 RNA和蛋白质的代谢,它 能显著地促进肝脏多核糖体集聚、细胞质poly(A)一RNA合成、 核标记 RNA释放和提高核膜核苷三磷酸酶活性;进一步研究 表明:L一色氨酸可以增加肝细胞核糖体和 RNA的聚合 ,促 进肝脏微粒体复合功能氧化酶系统的作用,增加细胞色素 P一 450含量,增加每毫克微粒体蛋白中 NADPH一细胞色素 C还原 酶和 NADH一细胞色素 b5还原酶的活性 ,从而增加肝脏微粒体 蛋白含量 】。另外,Sibbald等 (1979)认为色氨酸是通过刺 激胰岛素释放而增加肌肉和肝脏蛋白质合成的。因而,色氨酸 是一种特殊的氨基酸,它不仅是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成分之 一 ,还参与调节蛋白质的合成 ,至于这种调节功能的详细机理, 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1.2 色氨酸对神经介质5一羟色胺(5一HT)合成和采食量的 影响 色氨酸浓度改变将影响5一羟色胺的合成大脑中5一羟 色胺是以色氨酸为前体物而合成” ,其关键酶是色氨酸羟化 酶,受色氨酸浓度、神经元兴奋频率、酶的钙依赖性磷酸化和辅 收稿 日期:2010-03-30 助因子存在与否等因素影响 J。在体外或体内,该酶的Km值 约为50uM,而大脑中色氨酸的水平经常在 10—30uM,即该酶处 于非饱合状态,所以大脑中色氨酸浓度变化将改变大脑5一羟 色胺的合成速度 。一般而言,大脑 中色氨酸水平增加 1倍 (从 15增到30uM)能使大脑中5一羟色胺升高20%一30% 。 在通过血脑屏障时,色氨酸与长链中性氨基酸(LNAA)如酪氨 酸、苯丙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丙氨酸和缬氨酸,特别是异亮 氨酸和缬氨酸发生竞争作用 。因此,血浆中 LNAA的增减直 接影响转移人大脑的色氨酸量,进而影响5一HT的合成。 色氨酸通过 5一羟色胺调节动物采食量 5一羟色胺能使大 脑活动暂时受到抑制,使动物趋于安静,促进睡眠。这可能有 利于动物降低维持需要,促进生长和提高饲料转化效率。许多 学者”l' 认为色氨酸对采食量的影响与其所合成的5一羟色 胺有关。色氨酸严重缺乏时,5一羟色胺耗竭,从而导致采食量 急剧下降;色氨酸水平过高时,大脑中5一羟色胺合成增加;由 于5一羟色胺可增加动物的饱感,当它超过生理水平时,可抑制 动物采食;用中枢注射法进行研究的结果也证实了 5一羟色胺 的这种作用“ 。色氨酸很可能直接作用于氨基酸受体或通过 增加外周 5一羟色胺而起作用” 。当日粮色氨酸水平接近需 要量时,其水平发生变化不足以改变大脑中5一羟色胺的合成 率,因而它是通过外周起作用;而在色氨酸严重缺乏或过高时, 血浆中色氨酸水平的变化就能引起大脑中色氨酸水平发生变 化,从而影响5一羟色胺的合成,进而对采食量进行调节。 1.3 色氨酸合成烟酸及烟酰胺核苷酸 色氨酸转化成烟酸的 效率部分过量的色氨酸(已满足机体蛋白质合成的需要)可转 化成烟酸单核苷酸。在 100%克分子转化下,理论上 1.7mg色 氨酸可转化成 1mg烟酸。但动物体内色氨酸转化成烟酸实际 效率比较低,如种蛋孵化为5.6%,人、鸡和仔猪约为 2% ,而鸭 为 0.5%。 影响色氨酸转化成烟酸的因素在色氨酸经犬尿氨酸途径 向烟酸转化过程中,其限速酶是色氨酸加氧酶,该酶只存在于 肝脏中,受色氨酸水平、糖皮质激素、胰高血糖素、高浓度的辅 酶(尤其是 NADPH)、雌激素、血红素 等因素调节,此外,其 他一些酶以及 日粮中某些营养成分也影响着色氨酸的转化效 率,综合起来有如下几方面:甲基吡碇羧酸羧化酶(PAC)和 3一 羟 一2一氨基苯甲酸加氧酶(3一HAAO)的活性。赵厚裕等 49 4/2010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Chinese Qinghai Journal of Animal and Veterinary Sciences 40卷4期 Vo1.40.No.4 (1991)试验表明,日粮中添加色氨酸或烟酸均能改善肉仔鸡生 长和防止烟酸缺乏症,而北京鸭和雌番鸭只有添加烟酸才能防 止烟酸缺乏。他们发现鸡肝脏中PAC活性和3一HAAO与 PAC 活性的比率明显受 日粮中色氨酸或烟酸水平的影响,而鸭没 有,鸭肝脏中PAC活性为鸡的4—5倍,因而其反应底物 3一羟 基 一2一氨基苯甲酸经羧化途径转化成乙酰 CoA,而经无酶途径 转化成烟酸的前体物喹啉酸较少。 1.4 色氨酸可合成褪黑激素并影响动物的生理机能 在松果 体腺细胞,色氨酸在5一羟色胺一N一乙酰转移酶和羟基吲哚一 0一甲基转移酶的联合催化下,生成褪黑激素。它参与一系列 代谢调节活动,控制动物的生物节律,还对性激素有拮抗作用。 翁辉廉 (1990)研究表明:日粮添加色氨酸和不连续光照能 提高肉仔鸡的免疫力 ,这可能是通过被认为具有免疫促进作用 又被光照所调控的褪黑激素而起作用。 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色氨酸作为具有多种生理功能的氨基酸,受到了广泛的关 注。1979年,L一色氨酸被作为饲料添加剂应用于生产;t3本 1984年“经济产业记录”中记载,色氨酸是维持鸡的代谢和提高 生产性能不可缺少的必需氨基酸。有许多问题值得深入研究。 张炳荣【l引(1991)报道 ,随着 日粮色氨酸水平的提高,动物 采食量和生长率也随之增加,通过分析生长率和采食量的关 系,发现生长率的提高仅有一部分是饲料采食量增加的结果。 在研究色氨酸调节蛋白质合成时,葛权松 (1991)发现这种 调节作用与饲养密度有关。其他一些研究表明,L一色氨酸具 有阻碍核蛋白质合成的作用,并且也从鼠的肝细胞中提纯到色 氨酸阻断蛋白 】。因而,深入地研究色氨酸调节蛋白质合成的 生化机制,从代谢调控层次上发挥其营养作用,具有很重要的 理论和实际意义。 色氨酸在体内可以转化成烟酸,但效率较低;然而有研究 报道,即便在色氨酸摄入不足时,尿中烟酸或色氨酸转化成烟 酸途径中的代谢产物并不降至零,而且过量的烟酸并不能轻色 氨酸的缺乏症拉 ;张素珍 等(1984)在研究孵化过程中种蛋 内色氨酸与烟酰胺的关系时,观察到种蛋内色氨酸转化成烟酰 胺的效率较高(18:1),而且似乎受到种蛋内烟酰胺含量的诱 发。烟酰胺含量越高,色氨酸转化成烟酰胺的效率也越高。因 而,有必要进一步研究二者之间的关系,揭示 日粮中色氨酸与 烟酸的适宜添加比例。 参考文献 [1]Rosa A P,Pesti G M,Edwards J H M.Bakalli R. Tryptophan requirements of different broiler genotypcs[J].Poultry Science,2001,80: 1718— 1722. [2]Co=o A,Moran J E F,Hoehler D,Lemme A.Dietary tryptophan need of broiler males from forty,two to脚 一six days of age[J].Poultry Science,2005,84:226 31. [3] Wolfgang Leuchtenberger, Klan Huthmacher. Biotechnological production of amino acid and derivatives:current status and prospects[J].Appl Mierobiol Biotechnol,2005,69(10) : 1-- 8. [4]Henry Y,Seve B,Colleaux Y.Interactive effects of dietary levels of tryptophan and protein on voluntary feed intake and growth performance in pigs,in relation to plasma free amino acids and hypothalamic serotonin[J].Journal Animal Scien·3e,1992,70: 1873一 l887. [5]Barker D L,Sell J L.Dietary carnitine did not influence perform ance and C~CasS tom position of broiler chickens and young turkeys fed low—or higher—fat diets[J].Poultry Science,1994,73 : 281—-287. [6]Sibbald I R.Abioassay for avail~le amino acid andtrue metabolizable energy in~eding stuffs[J].Poultry Science,1979,58 : 668—_673. [7]Corzo A,Doffer III W A,Kidd M T.Valine nutrient recommendations for Ross x Ross 308 Broilers[J].I~ultry Science, 2008.87:335—-338. [8]Henry Y,Sere B,Mounier A.Ganier P.Growth performance and brain neurotransmitters in pigs as affected by tryptothan,protein,and sex[J].Journal of Animal Science,1996,74 :27o(卜-2710. [9]葛权松,郁金平.必须氨基酸一色氨酸营养的研究(J]. 畜牧与兽医,1995,27(6):228--229. [1O]吴妙宗,蔡辉益.色氨酸营养研究进展[J].中国饲 料 ,2003,15(4):2O—_23. [11]Weinberger S B,Knapp S,Mande A J.Failure of tryptophan load induced increases in brain serotonin to alter food intake in the mt[J].Life science,1978,22(18):1595--1602. [12]Weinberger S B,Knapp S,Mande A J.Failure of tryptophan load induced increases in brain serotonin to alter food intake in the rat[J].Life science,1978,22(18):1595--1602. [13]aosebrough R W.Crude proiler and supplemental dietary tryptophan effects on growth and tissue neuroptan smitter levels in the broiler chicken[J].British Journal of Nutrition,1996,76(1): 87— 6. [14]王建华.药用氨基酸(J].国外药学,1982,3(3):37— 40. [15]陈涛,陈宁.L色氨酸的生产及其代谢控制育种[J]. 生物技术通讯 ,21300,11(2):141--145. [16]赵厚裕,常正踪,曹明丽.I,色氨酸治疗抑郁症[J].新 医药与临床,1991,10(3):139一l41. [17]翁辉廉,周路德.L一色氨酸的临床应用[J].临床用药 1990,3(3):49—50. [18]张炳荣.氨基酸工业大全[M].北京:轻工业出版社, 1991,84----9I. [19]葛权松,郁金平.必须氨基酸 一色氨酸营养的研究 (J].畜牧与兽医,1995,27(6):228--229. [2O]吴妙宗,蔡辉益.色氨酸营养研究进展[J].中国饲料, 2003,15(4):2O—.23. [21]范丙基.氨基酸工业大全[M].北京:轻工业出版社, 1991: 84--91. [22]张素珍.产 L色氨酸菌株的诱变选育:J].微生物学 报 ,l984,24(3):235—242.
/
本文档为【色氨酸在动物体内的营养代谢研究】,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