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鲟鱼养殖技术

2011-09-27 32页 doc 76KB 245阅读

用户头像

is_511431

暂无简介

举报
鲟鱼养殖技术鲟鱼养殖技术 作者:今日三农网(www.cu36.com) 有关鲟鱼高效的养殖技术 鲟鱼属于底层冷水性鱼类,栖息在水质清澈,底质为沙砾的水域中。喜弱光,怕强光。鲟鱼食性一般为肉食性或杂食性,幼鱼以浮游动物、底栖动物和水生昆虫为食;成鱼除底栖动物、水生昆虫外,还喜食小鱼小虾。产自北美的匙吻鲟为浮游生物食性。    各种鲟鱼在养殖方法,尤其是成鱼养殖方法上无大区别,只是因品种不同,在幼鱼养殖过程中的饲料转化方面存在着难易程度的不同,至于生长速度的快慢,则主要取决于水质、水流、放养密度和饲料的优劣。按鲟鱼不同生长阶段所具有的特点,可...
鲟鱼养殖技术
鲟鱼养殖技术 作者:今日三农网(www.cu36.com) 有关鲟鱼高效的养殖技术 鲟鱼属于底层冷水性鱼类,栖息在水质清澈,底质为沙砾的水域中。喜弱光,怕强光。鲟鱼食性一般为肉食性或杂食性,幼鱼以浮游动物、底栖动物和水生昆虫为食;成鱼除底栖动物、水生昆虫外,还喜食小鱼小虾。产自北美的匙吻鲟为浮游生物食性。    各种鲟鱼在养殖方法,尤其是成鱼养殖方法上无大区别,只是因品种不同,在幼鱼养殖过程中的饲料转化方面存在着难易程度的不同,至于生长速度的快慢,则主要取决于水质、水流、放养密度和饲料的优劣。按鲟鱼不同生长阶段所具有的特点,可简单总结成以下两种养殖方法:    一、幼鱼养殖    1.流水养殖:可采用室外水泥地,使用流水养殖。水泥地可以是圆形,也可以是正方形切去四角,这样池中的水流旋转无死角。池底应为锥底形,坡度为1%~2%,排水口设在锥底部,再通过可调节高度的管道排水。要保证洗刷水池时可以彻底排干池水。池规格在9平方米以内,深度1米便可,池壁要光滑,以免刮伤鱼苗。水池上应设遮荫网。对于未开口的水花,水温应保持在18~20℃,水深0.6米左右,溶解氧不低于6毫克/升,流速不超过0.1米/秒。放养密度初期为10000尾/立方米。开口饵料可采用卤虫无节幼体、轮虫、小型枝角等,开口两天后可改喂剁碎的水蚯蚓和碎鱼虾。要少量多次投喂,最初10~12次/天,1周后可改可8次/天。鲟鱼喜弱光,灯光下摄食积极,故夜间必须投喂。随着鱼苗长大必须注意及时分池,这样可以减少幼鱼互噬的机会。    2.投喂配合饲料:鱼苗长到8厘米-10厘米后便可开始转喂人工配合饲料。可以采用逐渐增加配合饲料投喂次数,相应减少活饵投喂次数的,直至取消活饵投喂,此时要注意配合饲料的粒径必须适应鱼苗的口径。对于在此过程中生长停滞的鱼苗,应及时捞出再次投喂活饵,待体质恢复后再重新进行饲料转口。大苗适应性强,水温18~28℃均可,水深保持在0.8~1米。    二、成鱼养殖    1.水泥池养殖:可采用鳗鱼池或经改造的甲鱼池,面积从100平方米-400平方米均可,水深在1.5~2米之间,不必过深。 流水养殖可大密度放养,15厘米或15克鱼苗可放养500尾/立方米,随长随分池。 投喂次数可减至4~6次/天,日投饵量为鱼体重的3%,随鱼生长逐渐降低到1%。 对于无流水条件的水泥池,也可采用定期换水的办法。但放养密度应较流水养殖低一些,并应及时消除池底的残饵和排泄物。    2.网箱养殖:鲟鱼可在水库中进行网箱养殖。采用双层网箱,在保证网箱内外水交换良好的基础上,侧网的孔径选用应考虑到鱼苗的逃逸问题,底部的网孔应小于饲料粒径。15厘米/15克鱼苗的放养密度可在200尾/平方米,随长随分散。投饵次数和投饵率可参照水泥池流水养殖。    3.池塘养殖:应放养较大规格鱼种,如30厘米/100克以上的鱼种。放养密度最初可在2000尾/亩,随长随分塘,养成密度可在500尾/亩。投饵可采用三定法。日常管理方面,应密切溶解氧指标,采取增氧措施,还要注意防治寄生虫病害。   南方高效养殖史氏鲟 湖北省远安县洋坪镇的陆文龙,从2002年开始利用室内水泥池养殖史氏鲟,每年都获得较高收益,成为当地远近闻名的高效渔业示范户。现将陆文龙高效养殖史氏鲟的经验总结如下:    1.养殖方式。前几年是直接购买尾重50g左右的鲟鱼种养成,为了节省苗种成本,近几年采取从黑龙江购买鲟鱼卵,请本地苗场孵出鱼苗,鱼苗运回后在幼孵池饲养2个月左右,当达到40g~60g时再放到成鲟池进行商品鱼养殖,一般饲养7个月左右,达到650g~750g时分批轮捕上市。为提高渔池利用率,采取一年多次购苗、循环配套的养殖方法,常年可供应商品鲟鱼。    2.养殖池及准备。养殖池为钢筋大棚覆盖塑料薄膜的室内方形水泥池,幼鲟池20个,每个30m2,池深1.5m;成鲟池6个,每个125m2,池深2m。池底向排水口处倾斜并设排污口,各池布气石充气,采用气泵增氧。利用深井水为水源,抽入蓄水池经曝气处理后放入饲养池,水质须经检验符合NY5001-2001。渔池在放苗前用20mg/L的高锰酸钾浸泡一昼夜后放掉,再用10mg/L的漂白粉浸泡,经多次冲洗后放入新水,并测定水温、溶氧、pH值等指标。    3.苗种放养。鱼苗培育阶段,放养密度控制在2000尾/m2~3000尾/m2;鱼种培育密度为1000尾/m2;成鱼饲养密度为25尾~50尾/m2。饲养期间要定期分池,保持同池鲟鱼规格一致,防止个体大小两级分化而影响养殖效果。    4.饲料及投喂。鲟鱼为肉食性鱼类,以食动物性饲料为主,饲料要求蛋白质含量35%~55%,碳水化合物30%~40%,脂肪9%~12%,并适量添加维生素及矿物质。选购正规厂家生产的鲟鱼专用饲料,坚持“四定”投喂,即:定时,每天8时、14时和17时各投喂1次;定位,每池离池底20cm设面积为1m2~3m2的饵料台2个,经驯化使鱼习惯在饵料台觅食;定质,饲料符合NT5072-2002标准,要求营养全面、新鲜、无变质;定量,即正常投饲率2%~3%,水温适宜时按鱼体重的4.5%投喂,本着“八分饱”的原则,每次投喂以30分钟吃完为度。    5.饲养管理。鲟鱼是高溶氧、冷水性鱼类。养殖期间应保持溶氧在5mg/L以上,水温掌握在15℃~18℃范围内。高温季节大棚加盖遮阳网,防止阳光直接射入,并加大换水量,及时排掉老水,补充深井水。平时管理要定期排污,清除残饵及粪便,经常洗刷池子,保持水质清新。    6.鱼病防治。坚持“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方针,在苗种放养或转池时,用3%~5%的食盐水浸泡5分钟~20分钟;每半个月全池泼洒1次生石灰或含氯消毒剂,以减少发病;定期在饲料中添加大蒜素,以防止肠道疾病。渔用药物使用必须执行NY5071-2002标准。    7.效益分析。现以陆文龙正常年份养成1万尾商品鲟鱼的投入和产出分析如下:总投入15.94万元,其中:鱼苗11000尾,单价8元/kg,金额8万元,水电费1.5万元,折旧2.5万元,工资1万元,利息0.9万元,药费及其它0.5万元;产出30.58万元(平均规格695g/尾,总产6950kg,平均售价44元/kg);利润14.64万元;投入产出比1:1.9。   池塘怎么养俄罗斯鲟 俄罗斯鲟鱼主要分布在里海、亚速海、黑海及与之相通的河流,在20世纪90年代初引进我国,我省养殖户也将俄罗斯鲟鱼作为了养殖对象。由于它是新的淡水名特鱼种,一些养殖户在饲养过程中还存在着技术缺陷,希望了解新的知识,提高养殖收益。为此,笔者特地走访了成都市水产技术推广站站长杨壮志,请他就相关技术进行讲解―――    我省的自然条件比较适合养殖名特优鱼种,其中包括鲟鱼。鲟鱼属于亚冷水鱼类,对水质要求很严,要求完全无公害养殖。鲟鱼品种很多,目前我省主要养殖的品种是俄罗斯鲟鱼。养殖鲟鱼技术一定要过关,不仅要水质好,还要饵料丰富。    基本条件    水质要求养殖池水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池鱼的生长发育,俄罗斯鲟也不例外。鲟鱼的水质指标主要是溶解氧和温度,其生长的最适温度为18-25度,同时,鲟鱼又是高溶氧的鱼类;溶解氧的适宜含量要求在6毫克/升以上,低于1.5毫克/升出现死亡。    池塘条件池塘面积以0.2-0.33公顷为宜,水深2米左右,水质清新,过排水方便。考虑到其对水质的特殊要求,以有地下水可经常注入的池塘为佳。为防止其他野杂鱼苗进入,入水口处一般要做拦网。    苗种培育    培育鱼池可以用室外普通水泥池,单池面积为300平方米左右,水深1.5-2米。最好使用符合渔业水质标准的井水。培育前进行池塘的清塘、消毒。    放养规格放养鱼体长为18-30厘米,体重50-90克。同一池内放养的规格要整齐,大小一致,不同规格的鱼苗分池饲养。放养密度为每平方米0.5-1.0尾。鱼入池前用5%的食盐水浸泡鱼体20分钟,入池后第二天开始投喂。    投喂初期初期可用水蚯蚓进行饵料驯化,以后逐渐改投人工配合饲料。人工配合饲料的成分含量为:粗蛋白37.82%、粗脂肪5.96%、粗纤维8.48%、灰分14.91%、无氮浸出物20.55%、水分12.28%,粒径2.0-3.0毫米。饲养期间保持水位1.5米以上,水温26度以下,溶氧每升6毫克。    苗种放养    清塘消毒苗种放养前10天,用生石灰带水清塘,每亩用量300-400公斤,杀死野杂鱼,病菌及有害生物。苗种放养前还必须先用5%的食盐水溶液洗浴20分钟后再投放鱼池,入池第二天开始投喂。    幼鲟放养鲟幼鱼在2月龄时已具有成年鲟鱼的基本特征,所以放苗规格目前一般放养规格为每尾30克左右,放养密度每亩为1000-1200尾。池塘主养俄罗斯鲟,为有效利用水体,可适当搭养鲢、鳙鱼,因为鲢、鳙鱼为上层鱼类,俄罗斯鲟为底层鱼,各自活动不受影响。另外鲢、鳙鱼还能摄食浮游生物,净化池塘的水质环境。搭配比例:每亩水面可搭养鲢、鳙夏花4500尾。  水中活化石鲟鱼的人工养殖 我国有8种鲟鱼分布在长江、黑龙江等水系。除长江水系的中华鲟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外,闪着金黄色光泽的俄罗斯鲟、点缀着亮白斑纹的闪光鲟、灵巧可爱的小体鲟等等都是重要的经济鱼类。   随着这些像小蝌蚪一样的小鲟鱼一个个被孵化出来,人工繁育鲟鱼的技术也日渐成熟了。这些健康调皮的小东西上下浮动,一刻也不肯停下来,它们炫耀着自己独有的垂直升降本领。倒是有一些心急的挤在一起,盘算着该如何离开这个方寸之地,它们开始在水面徘徊张望,幻想着外面那个等待它们的精彩世界。   它们将要在哪里渡过童年,到底怎样的环境才是它们向往的家呢?通常养殖鲟鱼鱼苗的时候,主要是选择一些内壁比较光滑的,像玻璃缸就比较适合养鲟鱼。苗种,它的造价跟水泥池子的造价相差不了多少,成本较低。另外,它的供水、排污和水泥池相比都比较方便,从玻璃缸的上面进水,排污从中间的出水口进行。   幼小的鲟鱼相对娇弱,一定要对它们的新家进行彻底的杀菌消毒处理。专家告诉我们,用食盐来刷洗池壁是一种既简单又经济的好办法。   家安置好了,小鱼的肚子也该饿了。现在,大家最关心的恐怕就是鱼苗怎么喂了。其实,刚刚孵化不久的小鱼苗,喜欢吃的是天然饵料,线虫就是它们的美味佳肴。我们可以把新鲜的线虫从水中捞出来,清洗几遍,除去上面附着的脏东西,然后将这些线虫切碎,和水充分搅拌后,均匀地洒到池子里就可以了。小鲟鱼除了要吃得可口,还要有足够的氧气供它们呼吸,因此水槽的水要不断地进行更新交换。咦!猜得出来这挂着的小水桶里装的是什么吗?其实,什么也没有,聪明的养鱼人为了增加水的溶氧量,才想出了这个小窍门: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大,携带的氧气也就多,小鱼苗当然也就可以多吸几口氧了。   随着鱼苗一天天长大,可以逐渐喂它们一些配合饲料,以保证它们的营养供给,当鱼苗长到5~7厘米时,一般每天要喂5次配合饲料、3次线虫,然后逐渐减少喂线虫的次数,直到鱼苗长到10厘米时就可以只投喂配合饲料了。   虽然是同一天培育的鱼苗,它们的生长速度却不尽相同,很快就出现了明显的大小差异,俗话说,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为了保证它们正常的生长发育,不相互残杀,就要将大、小鱼苗及时分开。别看只是分一下大小这么简单,这项工作可是保证鱼种质量的关键技术。   经过一个半月的人工饲养,鲟鱼已经完全被驯化成功,作为商品鱼种,它们可以去适应更复杂、更多变的生活环境了。   经过几年的摸索,发现实际上鲟鱼有点温水性鱼类的特征,温度要求、养殖区域是比较广泛的,0~30℃都能生存,15~26℃最好。养殖范围广,网箱、水库、池塘养殖效果也不错。   流水池养殖是目前国内外采用最多的一种养殖鲟鱼的方式,它占地面积小,水流量容易控制,投喂饲料也比较方便。在供、排水的时候,可以采取每池单注单排的模式。也就是说,每个池子的进水口和出水口都是相对独立的。这样,可以有效地防止交叉污染导致的鲟鱼发病。另外,鱼池的内面一定要光滑,因为鲟鱼喜欢沿着池壁游动,身体又没有鳞片保护,所以很容易被池壁擦防。   因为鲟鱼是标准的河道性鱼类,它们对溶氧和水质都有很高的要求,因此,我们在保证水中溶氧量的同时,还要注意水的酸碱度,过酸过碱的水质对鲟鱼的生长都不好。所以,我们要将水的pH值控制在7.5~8.5之间。   利用流水水池养殖鲟鱼的时候,放养密度以500尾/亩为最佳,饲喂时实行定时、定量的投喂原则,最好选择颗粒饲料,因为这些配合饲料中含有鲟鱼生长发育不同阶段所需的各种养分,我们可以将饲料直接投入到水池中,通常每天喂食4~5次,日投饵率在1%~3%之间。   鲟鱼性情相对温顺,动作缓慢,对外界的影响反应迟钝,除了沿着池壁和在池底游动外,它基本不在水的中上层活动,因此在饲养的过程中,饲料转化率相对较高。   特别提示:鲟鱼是一种极爱干净的鱼种。因此我们投喂饲料以后,一定要及时清除池中的残饵,以防水质变坏,影响鲟鱼的生长。   为了使养殖鲟鱼的水质清新,我们还可以在池子里混养一些鲢鱼。这鲢鱼非但不与鲟鱼争食,而且它吃的是影响水质的浮游生物。   这种人为控制的鲟鱼环境,更能充分地发挥它们的生长优势。人工养殖的生长速度远远高于自然条件下的生长速度,周年水温在20℃左右的情况下,鲟鱼一周年就可以长到1千克左右,四年可以长到10千克,一年收入增加两倍还多。 鲟鱼规模化池塘养殖技术 2000年11月,笔者在广东梅州利用80亩池塘,用涧水养殖杂交鲟(史氏鲟又达氏鳇)。经过180天饲养,平均亩产达831.25千克,取得比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1号塘养殖过程要点总结如下:    1.池塘及水质 池塘规格为4亩,塘底为沙质,每口塘设有独立进排水口及固定投饵点,投饵点底部为水泥混凝土底,并抹光滑,面积以6~8平方米为宜,上面设有遮荫网。每口塘配备有2台0.9千瓦(EORO-2型)意大利式增氧机。水源为自流山涧水,周年水温在18~24℃,且水量充沛,水质清新、无污染。    2.放养 放养前每口塘用石灰彻底消毒,经试水安全后才投放鲟鱼种,放养密度为700尾/亩,放养的当日要用30%食盐溶液泡鱼体消毒。    3.管理 下塘鲟鱼个体已长至25厘米以上,可以摄食沉水性配合饲料(粗蛋白含量≥35%),投喂前先用毛刷涮干净食台地板。在投喂过程中,要定期在饲料中添加0.5%大蒜素和土霉素(50千克饵料拌100克),投饵率为:鱼体重50~200克,投饵率为10%~4%;鱼体重200~1000克,投饵率为4%~2.5%;1000克以上为2.5%~1%,以20分钟内吃完为宜。    鲟鱼对溶氧要求比较高,对急剧温差变化适应性差。日常管理,要确保水中溶氧高于5ppm,水质要清爽。遇到暴风雨,温差骤变,气压降低,要多加巡塘,观察,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    在池塘养殖鲟鱼过程中,要每隔30天,用网捕捞一次,把那些瘦弱的鲟鱼选出来,专池专料培育复壮,之后再下塘养殖,这是保证鲟鱼池塘养殖高产的重要技术措施。经过专池培育,瘦弱的鲟鱼可达到70%开口食料并复壮。 鲟鱼网箱养殖法 鲟鱼系列品种,具有适应性广、生长速度快、养殖周期短、市场前景好、经济效益高等特点。采用网箱养鲟鱼是一种很好的集约化生产方式,相对于池塘养鲟有以下优点:水体交换量大,氧气供给充足,鱼不易得病,养殖成活率和产量高;饲养管理集中、便利,捕鱼方便,可根据需要及时捕捞,有利于调节市场;鱼的食用口感好,没有泥腥味,商品品质优;节省水电、人力等费用开支,降低单位成本,有利于市场价格的竞争。进行商品鲟鱼网箱养殖,应注意把握好以下技术方法:    选好水域    网箱养殖鲟鱼,应选择在水库、湖泊和河流等大中型水域的避风向阳、水面宽阔、风浪小、水深5米以上、有微流水、水质清新无污染、溶气量每升5毫克以上的区域。同时注意既要避开水上主航道,又要交通便利。    布设网箱    网箱多为双层,采用聚乙烯或聚氯乙烯网片制成,规格大小视规模而定,长、宽通常有10米×4米、6米×4米、5米×4米和4米×3米等,箱高3~4米,入水深2.5~3.5米。网目依鱼种的大小而异,以不逃鱼、有利于水体交换为原则,一般放尾重20~50克的鲟鱼种网目大为1.2~1.6厘米,尾重100克以上为2~3厘米。箱底要缝上密眼筛绢网作食台,以免饲料流失。网箱一般为框架浮动式,用浮桶支撑,用绳索固定,可随水位波动而自由升降,并应在放鱼前7~10天安装下水,让藻类附生,以免鱼种进箱后擦伤体表皮肤。一般每4口网箱为一组,每组间隔2米以上。    合理放养    鲟鱼种宜在冬、春季放养,要求体质健壮、无伤无病、游动活泼、规格大且整齐。每平方米网箱放养密度:体重30~50克的鱼种为60~80尾,体重100~200克的鱼种为20~40尾。放养时用3%的食盐水浸洗鱼体10~15分钟。    科学饲喂    养殖鲟鱼,须投喂全价颗粒饲料。饲料营养标准为:蛋白质含量40%左右,其中动物蛋白占15%以上,脂肪9%左右,碳水化合物30%左右,以及适量的维生素、矿物质、纤维素等。饲料要适口,粒径不能过大或过小,一般以鱼口裂的1/2为好。鱼种进箱2天内不投饲,让其适应网箱环境;2天后进行投喂,每天投喂5~6次,全箱均匀撒投,一般7天后鲟鱼便喜食配合颗粒饲料。进入正常饲养阶段,每天投喂3次,时间在上午7~8时、中午11~12时和下午6~7时,每次投喂15~20分钟,坚持“四定”原则和“少量多次”的投喂方法,确保每尾鱼都能吃到饲料。日投喂量:水温20℃以下为鱼体重的0.5%~1.5%;水温20℃~30℃为2%~5%。具体应视天气、水温、水中溶氧变化及鱼摄食、生长情况合理调整。    加强管理    网箱要有专人管护,坚持早、中、晚巡箱,做好气温、水温、投饲和发病死鱼等日常记录,细心观察鲟鱼活动和生长情况,当个体间出现大小差异时要及时分箱饲养,避免两极分化。确保网箱安全,严防风浪冲动网箱、敌害损坏网箱、泥沙杂物压沉网箱,并勤检查网箱有无破洞,如有则应及时修补,以防逃鱼。定期洗刷网箱,一般每隔7~10天清洗1次,特别是洪水过后要立即清洗,保证箱内外水体交换畅通。认真抓好鱼病防治,平时发现有死伤的鱼要随见随捞,防止污染或相互交叉感染。每隔20天,每立方米水体用生石灰15克、二溴海因0.3克交替化水泼洒于网箱水体及附近水域,以预防鱼病。如发生车轮虫、口丝虫和舌杯虫等寄生虫病,可每立方米水体用高锰酸钾2克对水全箱泼洒;发生细菌性肠炎病,可在饲料中添加0.2%的痢特灵或大蒜素,连续投喂5~6天,防治效果好。  鲟鱼的车轮虫病 1、病症与病因 病原体为车轮虫。因病原体在鱼体和鳃耙上寄生过多而引起鱼体衰弱、游动迟钝、不摄食、生长缓慢,严重时大量死亡。    2、防治方法 用5%的食盐水浸泡1小时左右,然后采取流水饲养有较好疗效;此外,也可用15%-25%浓度的福尔马林溶液浸泡,但不能使用硫酸铜。  鲟鱼的细菌性肠炎 1、病症与病因 此病为细菌引起的。病症为腹部、口腔出血,肛门红肿,鱼体消瘦。    2、防治方法 用含痢特灵0.2%的药饵投喂,连续投喂5-6天即可治愈。    鲟鱼肿嘴病    1、病症与病因 此病在史氏鲟的幼体阶段发生得较多。是由细菌引起的,主要是因为投喂变质的饵料所致。病征为嘴肿、四周充血、排泄孔红肿、不能活动,有时伴有水霉病发生。    2、防治方法 及时捞出病鱼,清除残饵,换注新水,定期对饲料台进行消毒,保证饲料的质量。    鲟鱼车轮虫病    1、病症与病因 病原体为车轮虫。因病原体在鱼体和鳃耙上寄生过多而引起鱼体衰弱、游动迟钝、不摄食、生长缓慢,严重时大量死亡。    2、防治方法 用5%的食盐水浸泡1小时左右,然后采取流水饲养有较好疗效;此外,也可用15%-25%浓度的福尔马林溶液浸泡,但不能使用硫酸铜。    鲟鱼斜管虫病    1、病症与病因 病原体为斜管虫。当病原体大量寄生于鱼体、口腔、鳃部时,会引起病鱼烦躁不安,体表呈蓝灰色薄膜状,口腔及眼中黑色素增多。    2、防治方法 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主要采取的措施是将病鱼转入流水池中饲养,死亡率可降低到4%以下。    鲟鱼锥虫病    1、病症与病因 病原体为锥虫。病鱼行动迟钝,身体在水中弯曲呈“L”或“S”形,常卧于水底,不能摄食,体色黑暗、无光泽,有时会在水中急剧地上、下旋转,若不及时治疗,发病后3-5天即会死亡。    2、防治方法 主要的治疗方法是在5千克水中加入20-40国际单位的青霉素G氨盐进行药浴,每天1次,每次2小时;其中第一二天用药量为40国际单位,第三天后用药量为20国际单位,约7天左右可治愈,早期治愈率可达100%。    鲟鱼小瓜虫病    1、病症与病因 此病又称为白点病。病原体为小瓜虫。病征是:在肉眼观察时可发现在鳃丝和鳍条外有大量斑点,严重时斑点呈片状。病鱼体日见消瘦,游动能力减弱且浮躁不安,食欲减退。在显微镜下观察时可发现白色小点呈浓泡状,覆盖有白色的黏膜层。因小瓜虫侵袭鱼体的皮肤和鳃部组织,以鱼体组织细胞为营养,引起鱼体组织坏死,阻碍呼吸,最终导致死亡。    2、防治方法 用50克每立方米水体浓度的福尔马林溶液浸泡有一定疗效;也可以在苗种培育期间提高水温到25℃以上,最好是28-30℃加以控制,效果较好。    鲟鱼拟马颈鱼虱病    1、病症与病因 病原体为拟马颈鱼虱病。此病在中华鲟上发生得较多。病原体寄生于鱼体的鳍基部、肛门、鼻腔、咽部及食管等处,尤以鳃弓、口腔等部位最为常见。    2、防治方法 一般采用人工拔除病原体,并在患处涂上抗菌素软膏;或将病鱼放入5%的食盐水中浸泡1-2小时,也有较好效果。    鲟鱼气泡病    1、病症与病因 发病原因是饲养水体中的微气泡过多,尤其是氮气和氧气过饱和(在10毫升/升以上),使鱼的肠道、鳃、肌肉等组织内形成微气泡,小气泡又汇集成大气泡,病鱼游动缓慢,无力,上浮水面,贴池边游动。严重者在口前两侧的两条沟裂内,肉眼可看到里面有呈线形排列的许多气泡。在显微镜下检查时,鱼鳃发白,鳃丝间黏液增多,有许多小气泡,鳃丝完整,肝较白,胃内有食物,肠内有食物、黄色黏液和气泡。外观无其他症状,如同失血而死;有的则表现为整个头部虫血,口的四周红肿,口不能闭合。此病的危害性很大。    2、防治方法 主要预防方法是改善水质条件,消除水中的过饱和气体,并辅以药饵治疗。    鲟鱼三代虫病    1、病症与病因 发病原因是投喂了未经过消毒的水蚤而致。此病主要发生在苗种阶段,发病鱼嘴部四周及鳃充血,鱼苗呈缺氧浮头状。    2、防治方法 用浓度为0.25%的晶体敌百虫浸泡鱼体有较好效果。    鲟鱼出血病    1、病症与病因 此病主要发生于鲟鱼幼体阶段,是由气单胞菌引起的,具有极强的传染性,而且发病迅猛,传播速度快,死亡率也很高。    2、防治方法 在苗种培育期间,每隔5-10天用二氧化氯或呋喃唑酮等药物进行消毒, 并定期在饲料中添加抗菌类药物预防,以及在饲料中添加B族维生素,如维生素C、维生素E等提高其免疫力。 匙吻鲟的养殖技术 匙吻鲟,也称匙吻白鲟,是在3亿年之前,也就是说在恐龙时期之前就生活在美国密西西比河和密苏里河流域的一种鱼类。它是北美洲特有的一种个体最大、最古老的鱼类。据报道,在1900年之前,曾捕到1尾个体重97千克、体长1.8米的匙吻鲟。但据准确记载,1972年在美国密苏里河的梦塔纳河段捕到1尾世界上最大的匙吻鲟,其个体重为64.7千克。1992年在美国密苏里州奥柴克河捕到第2尾个体较大的匙吻鲟,其体重为58.9千克。当前在河流中捕到的匙吻鲟,平均个体重为18千克。匙吻鲟的鱼肉为白色,味鲜而无腥味,与海产名贵鱼类――箭鱼相似。匙吻鲟不仅味道鲜美,营养丰富,为美味佳肴,而且匙吻鲟的鱼卵,是国际市场上名贵的营养品――黑鱼籽酱的原料,所以匙吻鲟的经济价值非常高。由于匙吻鲟体型与一般鱼类不同,游动和摄食动作具有它的特色,因此,匙吻鲟还是一种名贵的观赏鱼类。   根据匙吻鲟的生活习性,最适宜于在我国进行人工养殖。其作为养殖的品种来说,具有以下优点:   1.适温范围广 匙吻鲟是广温性的鱼类,既不怕低温,也能忍耐高温。在冬天,即使水面结冰,只要水中仍有充足的溶解氧,就能在冰下的水中生活;在夏天,池塘表层水温往往超过35℃,在池塘中养殖的匙吻鲟仍然可以正常地生活。   2.生长快 匙吻鲟是淡水鱼类中生长最快的鱼类之一。当年孵化出来的鱼苗饲养到年底,个体重可达500克,1龄鱼个体重可达1千克左右。湖北省水产局1990年从美国引进的匙吻鲟,放养在水库里,1999年起捕,个体重达22.5千克;平均每尾每年增加重量达2.5千克。   3.饲料来源广 匙吻鲟的主要食物是浮游动物,也可摄食水中昆虫幼虫、水蚯蚓,以及人工配合饲料。天然水域中生长着大量的浮游动物,为匙吻鲟最大的饵料仓库。   4.容易起捕 匙吻鲟性情温和,不善于跳跃,其习性与鳙鱼相似。在池塘中饲养的匙吻鲟,用抬网捕捞,第一网起捕率可达90%以上。在大、中型水域中,可采用围网和拦、赶、刺、张等捕捞方法,将大部分匙吻鲟起捕。   5.引种不会破坏自然水域的生态环境 在大、中型水域中放流增殖匙吻鲟,既不用施肥,也不需要投喂人工配合饲料。匙吻鲟不摄食水生植物,因而放流增殖匙吻鲟不会破坏水域中的自然生态环境。   6.生产成本低 在养鱼中,一般饲料的费用占养殖生产总费用的20%―30%以上,其中养殖名贵鱼类饲料费用占生产总费用的比例则更高。在大、中型水域中放养匙吻鲟,其放养量是根据水中天然饵料量而酌情确定的,因而可节省饲料费用。池塘养殖匙吻鲟,可采取混养方式,或用施肥方法繁殖水域中的浮游动物,仅支出少量购买肥料的费用,也可以节省饲料费用,因而生产费用低。   7.经济价值高 鲟鱼肉在国际市场上价格昂贵,我国养殖的史氏鲟和引进养殖的俄罗斯鲟等,市场售价最高每千克曾达250―300元,而匙吻鲟的肉质则优于其他鲟鱼,每千克售价至少300元;匙吻鲟的鱼籽,可加工成鱼籽酱,在国际市场上价格昂贵,每千克高达250美元以上;匙吻鲟还可作为观赏鱼出售,在国际市场上每尾每英寸(2.5厘米)售价1美元,而超过4英寸(10厘米),每英寸售价为2美元。在我国市场上的售价,个体长5厘米的小鱼种,每尾售价为10元,个体长15厘米的大规格鱼种,每尾售价为25元左右。   综上所述,发展匙吻鲟养殖,可增加淡水养殖新的优良品种,对于我国淡水养殖品种结构的调整,推动大、中型水域养鱼的综合开发利用,提高淡水养鱼的经济效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有星罗棋布的池塘,数千万亩的精养鱼池和大量的湖泊和水库等,这些水面均可综合利用,发展养殖匙吻鲟。在长江等江河中,还可放流增殖匙吻鲟。所以,在我国开发匙吻鲟养殖生产,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鲟鱼红斑病防治  1、病症与病因。   鲟鱼红斑病多发于仔鱼阶段。病鱼卵黄囊前端、或下部、或两侧及背部、尾端下部等部位出现血红色的点状斑块。病鱼上浮水面,游动缓慢,―般从发病开始到死亡时间仅10天左右。发病原因可能是水蚤、虾类咬伤所致,或在孵化过程中水流过大所致,无传染性。   2、防治方法。   彻底清除水蚤等敌害生物,合理控制孵化时的水流速度,避免仔鱼受伤。   哺乳仔猪猪肺疫的治疗方法   可按以下方法治疗:①青霉素,按每千克体重1万单位,肌肉注射,每天2次,连用3天;②链霉素,按每千克体重10~20毫克,肌肉注射,每天2次,连用3天;③20%的磺胺嘧啶钠注射液,育成猪10~15亳升,成年猪20~40亳升,肌肉注射,每天2次,连用3天;④消毒王注射液,按每千克体重0.2亳升,肌肉注射,每天2次,连用3天。  匙吻鲟的人工孵化及养殖技术 匙吻鲟(Polyodon spathula),是产于北美的一种大型淡水经济鱼类,由于具有独特的体型和呈扁平状长吻,又可作为名贵的观赏鱼,在池塘套养既可调控养殖环境,改善水质,又可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匙吻鲟人工孵化技术要点 ①放卵密度。每个直径15cm,高50cm的圆柱形孵化瓶可盛放受精卵5万-10万粒。②控制水流量使全部鱼卵都能在孵化器中缓缓悬浮、翻腾,初期控制在8L/min左右。③控制水温在18-20℃之间。④保持水中溶氧量在6mg/L以上。⑤调节酸碱度为微碱性。⑥病害防治。通过调节适当的水流量,清除死亡和感染水霉菌的鱼卵,控制水霉菌的传染。     池塘套养有两种方式,一是以匙吻鲟为主,搭配混养其他鱼类;二是以其他鱼类为主,搭配混养匙吻鲟。主要技术要点 ①池塘条件。有充足的水源和溶解氧,放养鱼种之前,对鱼塘进行彻底清整、消毒。②鱼种放养。选择体质健壮,游动活泼的鱼种。放养规格一般要求个体长达15-20cm的左右。放养密度分两种,以匙吻鲟为主养鱼,放养密为250尾/亩,若以匙吻鲟为配养鱼,放养密度为50-100尾/667m2。③饲养管理,水质调控,注意天气、水质的变化,及时向池塘加注新水或开动增氧机,以增加水中的溶解氧;肥水、投饵,主养匙吻鲟的池塘,在鱼种入塘前施肥培育浮游动物,以后视情况酌情进行追肥,保持池塘中浮游动物量;饲料投喂,要做到三定,即定质、定位、定时。 俄罗斯鲟鱼引养技术要点 鲟鱼,两亿年前就已生活在地球上,有着“活化石”之称。它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卵有“黑色黄金”之称。其品种全球达27种,我国占有8种。近几年来,我国开始了鲟鱼饲养,目前尚处于探索与技术积累阶段。   浙江温州市盛发水产有限公司于1999年10月29日引进俄罗斯鲟鱼种1200尾,进行适应性试养;2000年9月10日又引进俄罗斯鲟鱼种2500尾,进行生产性试养。两次悉心养殖,各为期1年多,均获得了成功。为温州市首例。近期该引养技术项目通过了科技部门的验收,得到专家们的一致好评。现将该公司实施的引养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一、生物学特性(一)形态特征俄罗斯鲟体呈纺锤形,头长为全长的17%~19%,吻长为全长的4%~6.5%,吻短而钝,略呈圆形。4根触须位于吻端与口之间,须上无伞形纤毛,口小,较突出。体披5行骨板,呈淡金黄色。背鳍27条~51条,不分枝;臀鳍18条~33条,不分枝。背部为灰黑色或墨绿色,体侧为灰褐色,腹部呈灰色或少量棕檬黄色。幼鱼背部呈兰色,腹部为白色。   (二)生活习性俄罗斯鲟在盐度0~30‰的淡海水中生活,主食底栖软体动物,也摄食虾、蟹等甲壳类及鱼类。生长温度5℃~30℃,最适温度为18℃~24℃,溶解氧一般要大于6毫克/升,水硬度要求为5°~8°。   二、材料与方法(一)池塘一般为室外水泥结构,每池面积48平方米~50平方米,总面积为1.2亩。水泥池四周切角,底部为“锅底形”,坡度为1%~2%左右。中间底部设置1平方米~2平方米的排污口,冲水时,与池角呈45°角时冲入,能使全池水旋转流动,底部污物自动转到中间,由排污口排出。池塘进排水方便,水源充足,能微流水或流水式养殖。池的上方应架阴棚,冬天用尼龙薄膜保温,夏天用黑色太阳网遮阳,防止日光曝晒与高温等。   (二)水源采用山沟中流水补充、水库下游地下水用泵翻入两种方法。水质应清爽,水温一般为8℃~30℃。每天换水量在40%左右,水深为1.2米~1.5米。放养前,每池用“强氯精”1.5ppm全池泼洒消毒。放养后,每星期用“二溴海因”0.5ppm泼洒消毒一次。消毒后,用3ppm的光合细菌泼洒,培育水质。   (三)设备与设施每3个池使用1.5千瓦的鼓风机式气泵1台,共配备4台,每4个池配置二相1.5千瓦水泵1台,每天中午开机充气一次,后半夜1时后开启增氧泵到晨8时,从凌晨4时开启水泵加水循环换水,到早上7时~8时结束,以保证溶氧充足。在养殖过程中,应加强山水自流的措施,增加池塘自动换水量,加强夜间巡逻与水质监测。夏、秋季节更要加大换水量,以降温和增加溶解氧,基本上做到每日换去原水量的60%~70%。   在各个池水中部,挂上3~4个食台,以利于观察鲟鱼吃食情况。 鲟鱼的养殖  (1)我国鲟鱼养殖现状和发展趋势。我国的鲟鱼养殖近几年刚刚开始起步,目前大多数的养殖仅局限于试验性的小规模生产。1993年北京市水产科研所从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引进100尾匙吻鲟鱼种试养,生长良好。1997年北京小汤山养殖场从黑龙江引进部分史氏鲟水花,经10个月养殖,体重达600多克。1998年河北省邢台市从黑龙江引进1000尾俄罗斯鲟鱼苗进行微流水养殖,生长良好。另外,大连、广东、四川、湖北、福建等地一些养殖单位也都先后引进了史氏鲟、中华鲟、杂交鲟进行试养。由于鲟鱼具有适应性强、广温性、生长速度快、抗病力强、经济价值高(1997年国际市场上鲟鱼每千克64美元,鱼籽300美元)以及养殖技术易掌握等优点,既可在小水体(如水泥池、水族箱、玻璃钢槽等)中进行高密度养殖,也可在土池中进行单养、套养,还可在湖泊、水库中放养或进行网箱养殖、围栏养殖。因此鲟鱼养殖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2)苗种培育。人工培育史氏鲟苗种主要利用圆形流水池,池壁要求光滑,池上要搭设遮光设施,培育池规格以直径2~3米,水深0.5~0.8米为宜。水温保持18~26℃,溶氧量6毫克/升以上,pH值7~8,水流速不应大于0.1米/秒。仔鱼放养密度为每立方米2.5万~3.5万尾,到卵黄囊吸收2/3时可投喂轮虫、小型枝角类或蛋白含量54%的人工颗粒饵料,投饵率40%,每天投喂8次。随着鱼苗的长大应适时分池,稚鱼密度为每立方米水体1000尾,投喂水蚯蚓、碎鱼及蛋白含量为40%~50%的人工颗粒饵料,投饵率15%~35%,日投喂6次。幼鱼放养密度为每立方米水体400尾,饲料蛋白含量37%,投饵率10%,活饵料为水蚯蚓及碎鱼虾,每日投喂6次。    (3)成鱼养殖。鲟鱼成鱼养殖既可在池塘中单养、混养,也可在大水面放养或网箱、围栏养殖,但最好是微流水养殖。饵料蛋白含量32%~36%,用人工饲料养殖应定期投喂药饵消除病虫害,平时要保持水质清新。 网箱养殖鲟鱼应选择在水质好、无污染、不受大风影响、水深3米以上的水域设置网箱。网箱规格4米×4米×2.5米,也可根据需要加长,网目大小以不逃鱼、底部网片以不漏饵为原则。鱼苗至少要达到2~3月龄,能主动摄食和逃避敌害时才能投放。放养时间以5月底6月初为宜,选择在早晨5~8时放养。 随着鱼体长大应适时调整放养密度。主要投喂新鲜动物性饵料(蚯蚓、枝角类)和人工配合饵料。其体重5克时,日投喂量为体重的10%,以后每隔7天减少1%,直至递减至2%为止,日投饵次数4~6次,但应根据水温、摄食及生长情况灵活掌握。 鲟鱼一般经2周年的养殖可达到商品规格,冬季需要越冬。越冬方式有两种:一是当水温降到16℃时,将网箱中的鲟鱼按规格分类移入室内水泥池越冬;二是将网箱加盖后沉到距水面1米以下越冬。  史氏鲟的繁育及养殖技术 史氏鲟,又称黑龙江鲟、七粒浮子,是黑龙江流域的大型经济鱼类。    史氏鲟又分褐色和灰色2种类型。褐色种类比灰色种类生长慢,主要生长于黑龙江的中下游,资源量和产量都较低。灰色种类多栖息于河口半咸水水域,以底栖生物为食。群体内成熟个体多在10-14龄,体长105-125厘米,尾重6-18.5千克。其产卵群体秋季开始产卵洄游,部分未达性成熟的个体也自河口向黑龙江河道洄游,待成熟产卵后再降河至河口地区。    1、繁殖技术    亲鱼选择:人工繁殖用的亲鱼一般由黑龙江水域采捕自然成熟的个体。选择雌性体重为15千克以上,雄性体重20千克以上,年龄为9-13龄。处于生殖期的雌性个体较消瘦,吻尖,体表粘液多,腹壁薄而软,腹部膨大而富有弹性。雄性个体体色、体形无明显变化,一般体重在20千克以上的个体大多已成熟,用手轻压生殖孔有精液流出。    人工催产:当水温16-24℃时即可进行人工催产。催产剂多选用LRH-A,基本剂量为每千克雌鱼用量为60-90微克,分两次注射,第一次注射剂量的10%。雄鱼剂量减半,成熟度较好的雄鱼,也可不注射。注射部位一般为胸鳍基部。然后雌、雄亲鱼分池暂养,并予以流水刺激。雌鱼开始排卵时游动活跃,频繁撞击水面,轻压腹部至生殖孔处有卵粒流出。  采卵与授精:用挤压法采集雄鱼的精液,优质精液呈纯牛奶状。用剖腹法或手推法采集卵子,用半干法人工授精。精液用量为每千克鱼卵10毫升,先用无菌水稀释精液,再将精液迅速倒入鱼卵中,均匀搅拌,使精卵充分结合。史氏鲟的卵呈粘性,孵化前要进行脱粘处理。脱粘剂多采用滑石粉或黄泥,制成20%和10%的悬浮液,脱粘时将悬浮液倒在鱼卵上,不断搅动,当鱼卵全部呈分散颗粒状时,可进行流水孵化。  鱼卵孵化:孵化温度为16-24℃,最适温度19-22℃。史氏鲟的卵粒较大,每千克约4万粒左右。最好在微流水条件下孵化。在平均水温17℃时,约105小时出膜,平均水温21.5℃时,约8小时出膜。刚孵出的苗鱼体长1.1-1.3厘米  ,如蝌蚪状,能垂直运动。    2、苗种培育    培育池可以用室外普通水泥池,面积300平方米左右,水深1.5-2米。同一池内放养的规格要整齐。鱼苗入池前用5%的食盐水浸泡鱼体,第二天开始投喂饲料。投喂初期可用水蚯蚓,以后逐渐驯化改投人工配合饲料。人工配合饲料含粗蛋白应在38%左右。日投喂3次,投饲量为鱼体重的2%。在饲养培育期间水位宜在1.5米以上,水温26℃以下,溶氧6毫克/升。    3、成鱼养殖    史氏鲟同其他鲟鱼一样,可在小水体中饲养,也可在大水体中放养,还可以在网箱中养殖。在水泥池、土池塘等小水体中饲养,一般采取高密度精养方法,投放大规格鱼种,经一年左右时间的饲养,规格可达2千克左右。在湖泊、水库中放养,多为混放粗养。  匙吻鲟养殖技术  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匙吻鲟,也称匙吻白鲟,是在3亿年之前,也就是说在恐龙时期之前就生活在美国密西西比河和密苏里河流域的一种鱼类。它是北美洲特有的一种个体最大、最古老的鱼类。据报道,在1900年之前,曾捕到1尾个体重97千克、体长1.8米的匙吻鲟。但据准确记载,1972年在美国密苏里河的梦塔纳河段捕到1尾世界上最大的匙吻鲟,其个体重为64.7千克。1992年在美国密苏里州奥柴克河捕到第2尾个体较大的匙吻鲟,其体重为58.9千克。当前在河流中捕到的匙吻鲟,平均个体重为18千克。匙吻鲟的鱼肉为白色,味鲜而无腥味,与海产名贵鱼类――箭鱼相似。匙吻鲟不仅味道鲜美,营养丰富,为美味佳肴,而且匙吻鲟的鱼卵,是国际市场上名贵的营养品――黑鱼籽酱的原料,所以匙吻鲟的经济价值非常高。由于匙吻鲟体型与一般鱼类不同,游动和摄食动作具有它的特色,因此,匙吻鲟还是一种名贵的观赏鱼类。    匙吻鲟,也称匙吻白鲟,是在3亿年之前,也就是说在恐龙时期之前就生活在美国密西西比河和密苏里河流域的一种鱼类。它是北美洲特有的一种个体最大、最古老的鱼类。据报道,在1900年之前,曾捕到1尾个体重97千克、体长1.8米的匙吻鲟。但据准确记载,1972年在美国密苏里河的梦塔纳河段捕到1尾世界上最大的匙吻鲟,其个体重为64.7千克。1992年在美国密苏里州奥柴克河捕到第2尾个体较大的匙吻鲟,其体重为58.9千克。当前在河流中捕到的匙吻鲟,平均个体重为18千克。匙吻鲟的鱼肉为白色,味鲜而无腥味,与海产名贵鱼类――箭鱼相似。匙吻鲟不仅味道鲜美,营养丰富,为美味佳肴,而且匙吻鲟的鱼卵,是国际市场上名贵的营养品――黑鱼籽酱的原料,所以匙吻鲟的经济价值非常高。由于匙吻鲟体型与一般鱼类不同,游动和摄食动作具有它的特色,因此,匙吻鲟还是一种名贵的观赏鱼类。   根据匙吻鲟的生活习性,最适宜于在我国进行人工养殖。其作为养殖的品种来说,具有以下优点:   1.适温范围广 匙吻鲟是广温性的鱼类,既不怕低温,也能忍耐高温。在冬天,即使水面结冰,只要水中仍有充足的溶解氧,就能在冰下的水中生活;在夏天,池塘表层水温往往超过35℃,在池塘中养殖的匙吻鲟仍然可以正常地生活。   2.生长快 匙吻鲟是淡水鱼类中生长最快的鱼类之一。当年孵化出来的鱼苗饲养到年底,个体重可达500克,1龄鱼个体重可达1千克左右。湖北省水产局1990年从美国引进的匙吻鲟,放养在水库里,1999年起捕,个体重达22.5千克;平均每尾每年增加重量达2.5千克。   3.饲料来源广 匙吻鲟的主要食物是浮游动物,也可摄食水中昆虫幼虫、水蚯蚓,以及人工配合饲料。天然水域中生长着大量的浮游动物,为匙吻鲟最大的饵料仓库。   4.容易起捕 匙吻鲟性情温和,不善于跳跃,其习性与鳙鱼相似。在池塘中饲养的匙吻鲟,用抬网捕捞,第一网起捕率可达90%以上。在大、中型水域中,可采用围网和拦、赶、刺、张等捕捞方法,将大部分匙吻鲟起捕。   5.引种不会破坏自然水域的生态环境 在大、中型水域中放流增殖匙吻鲟,既不用施肥,也不需要投喂人工配合饲料。匙吻鲟不摄食水生植物,因而放流增殖匙吻鲟不会破坏水域中的自然生态环境。   6.生产成本低 在养鱼中,一般饲料的费用占养殖生产总费用的20%―30%以上,其中养殖名贵鱼类饲料费用占生产总费用的比例则更高。在大、中型水域中放养匙吻鲟,其放养量是根据水中天然饵料量而酌情确定的,因而可节省饲料费用。池塘养殖匙吻鲟,可采取混养方式,或用施肥方法繁殖水域中的浮游动物,仅支出少量购买肥料的费用,也可以节省饲料费用,因而生产费用低。   7.经济价值高 鲟鱼肉在国际市场上价格昂贵,我国养殖的史氏鲟和引进养殖的俄罗斯鲟等,市场售价最高每千克曾达250―300元,而匙吻鲟的肉质则优于其他鲟鱼,每千克售价至少300元;匙吻鲟的鱼籽,可加工成鱼籽酱,在国际市场上价格昂贵,每千克高达250美元以上;匙吻鲟还可作为观赏鱼出售,在国际市场上每尾每英寸(2.5厘米)售价1美元,而超过4英寸(10厘米),每英寸售价为2美元。在我国市场上的售价,个体长5厘米的小鱼种,每尾售价为10元,个体长15厘米的大规格鱼种,每尾售价为25元左右。   综上所述,发展匙吻鲟养殖,可增加淡水养殖新的优良品种,对于我国淡水养殖品种结构的调整,推动大、中型水域养鱼的综合开发利用,提高淡水养鱼的经济效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有星罗棋布的池塘,数千万亩的精养鱼池和大量的湖泊和水库等,这些水面均可综合利用,发展养殖匙吻鲟。在长江等江河中,还可放流增殖匙吻鲟。所以,在我国开发匙吻鲟养殖生产,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
本文档为【鲟鱼养殖技术】,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