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心咨理论

2011-09-05 33页 doc 249KB 56阅读

用户头像

is_355015

暂无简介

举报
心咨理论普心 普心 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及活动规律的科学。 2、基础心理学是研究正常人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基础学科。 3、心理现象可分为心理过程和人格。 4、心理过程包括认识、情感和意志。 5、由于人的心理和行为之间的关系使得我们可以通过人的行为客观地研究他的心理。 6、心理学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中间科学或边缘科学。 7、科学心理学的创始人是冯特。 8、1879年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9、冯特和铁钦纳是构造心理学派的创始人。 10、人本主义心理学被称为心理学的第...
心咨理论
普心 普心 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及活动规律的科学。 2、基础心理学是研究正常人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基础学科。 3、心理现象可分为心理过程和人格。 4、心理过程包括认识、情感和意志。 5、由于人的心理和行为之间的关系使得我们可以通过人的行为客观地研究他的心理。 6、心理学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中间科学或边缘科学。 7、科学心理学的创始人是冯特。 8、1879年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9、冯特和铁钦纳是构造心理学派的创始人。 10、人本主义心理学被称为心理学的第三势力。 11、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和脑的机制是生理心理学研究的对象。 12、研究心理学必须坚持的原则有客观性原则、辩证发展原则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13、心理学研究除了运用一般观察法、调查法和实验法外,还要运用个案法。 14、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单位。 15、脑的基本结构单位是神经元。 16、神经元是由细胞体、树突和轴突组成的。 17、神经元具有接受刺激、传递信息和整合信息等功能。 18、神经元可分为感觉神经元、运动神经元和思维神经元等几种。 19、神经系统是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构成的。 20、外周神经系统可分为躯体神经系统和自主神经系统。 21、中枢神经系统是由脊髓和大脑组成的。 22、大脑是由脑干、间脑、小脑和端脑组成的。 23、脑干包括延脑、桥脑和中脑。 24、网状结构是调节睡眠与觉醒的神经结构。 25、丘脑是皮层下较高级的感觉中枢。 26、下丘脑是调节自主神经系统活动的中枢。 27、以沟和裂为界线,可以把大脑皮层分为额叶、顶叶、枕叶和颞叶等组成部分。 28、大脑皮层的感觉中枢包括视觉中枢、听觉中枢和躯体感觉中枢。 29、中央后回是躯体感觉中枢。 30、大脑皮层躯体运动中枢位于中央前回。 31、对一般人来说,大脑两半球的功能左右是不对称的。 32、大脑两半球解剖结构对称,但功能不对称。 33、对一般人来说,大脑两半球的功能占优势的半球在左半球。 34、1860年法国医生布洛卡发现了运动性语言中枢。 35、1860年布洛卡发现右利手的人左半球语言功能占优势。 36、高级神经活动反射学说的创始人是巴普洛夫。 37、巴普洛夫认为,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是兴奋和抑制。 38、反射是指有机体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对内外环境作出规律性应答。 39、动物和人生而具有,不学而会的反射叫无条件反射。 40、条件反射是个体通过模仿、学习而形成的反射。 41、吃酸梅流口水是无条件反射。 42、感觉是指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认识。 43、按照刺激的来源可把感觉分为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 44、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叫感受性。 45、感受性与感觉阈限的关系是反比关系。 46、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叫感觉阈限。 47、在外界刺激持续作用下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适应。 48、对光适应是在强光作用下视觉感觉阈限迅速提高的过程。 49、对暗适应是在暗环境中视觉感受性不断提高的过程。 50、为了保护对暗适应只要带上一个红色墨镜就可以了。 51、一个刺激不仅引起一种感觉,同时还引起另一种感觉的现象叫联觉。 52、视觉的适宜刺激是波长在380纳米到780纳米之间的电磁波。 53、视网膜视细胞层上的视觉神经细胞是锥体细胞和棒体细胞。 54、按照色觉异常的程度可把色觉异常分为色弱、部分色盲和全色盲。 55、色觉异常的遗传途径大多数是由外祖父通过母亲传给外孙的。 56、听觉的适宜刺激是16Hz~20000Hz范围内的空气振动。 57、人耳对1000Hz~4000Hz范围内声音的感受性和耐受性都比较高。 58、声音的基本特性是音调、响度和音色。 59、声波的波形决定了声音的音色。 60、嗅觉适宜刺激的主要特性是具有挥发性。 61、能溶于液体的物质是味觉的适宜刺激的主要特性。 62、基本味觉有咸、甜、苦、酸。 63、皮肤感觉实际上包括触觉、压觉、振动觉、温觉、冷觉和痛觉。 64、生理零度是指皮肤面的温度。 65、运动觉又叫动觉。 66、内脏感觉包括饥饿、饱胀、窒息、疲劳、便意和性。 67、内脏器官的活动处于正常状态时,引不起内脏感觉。 68、痛觉感受器分布在全身所有的组织中。 69、痛觉的生物学意义在于它对机体有保护性的作用。 70、知觉是指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在脑中的反映。 71、知觉的基本特性有整体性、恒常性、选择性和理解性。 72、知觉包括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和错觉等几种形式。 73、空间知觉包括大小知觉、形状知觉、距离知觉和方位知觉。 74、深度知觉产生的主要线索是双眼视差。 75、对物质现象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叫时间知觉。 76、机体生理节律所引起的人的行为节律性的变化叫生物钟。 77、对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移所产生的知觉叫运动知觉。 78、似动现象是指物体在空间中并没有位移却被知觉为运动的现象。 79、错觉是指在特定条件下产生的对客观事物的歪曲知觉。 80、记忆是指过去的经验在头脑中的反映。 81、记忆按其内容可分为形象记忆、情景记忆、情绪记忆、语义记忆和动作记忆五种。 82、对语词概括的各种有组织的知识的记忆叫语义记忆。 83、识记、保持、回忆和再认是记忆过程的四个基本环节。 84、对识记的材料既不能回忆也不能再认的现象叫做遗忘。 85、对记忆和遗忘进行实验研究的创始人是艾宾浩斯。 86、遗忘的进程是先快后慢。 87、表象是指过去的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在头脑中再现的过程 88、信息的编码、储存、提取方式和信息储存时间的长短是划分三个记忆系统的标准。 89、干扰会造成长时记忆的遗忘,干扰可分为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两种。 90、记忆材料在系列中所处的位置对记忆效果发生的影响叫系列位置效应。 91、思维是指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 92、思维反映的是事物间的内在联系。 93、思维的智力操作过程的基本形式有与综合、抽象与概括。 94、把思维划分为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是根据思维的形态划分的。 95、按照已知的信息和熟悉的规则进行的思维叫辐合思维。 96、沿着不同的方向探索问题答案的思维叫发散思维。 97、含的事物的本质属性称为概念的内涵。 98、概念所包含的个体叫概念的外延。 99、已有的知识经验对解决新问题的影响叫迁移。 100、会骑自行车有助于学骑摩托车是正迁移。 101、从现实生活的实例中受到启发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叫原型启发。 102、从事某种活动前的心理准备状态叫做定势。 103、人们运用语言交流思想,进行交际的过程叫言语。 104、言语活动的形式有方言和普通话。 105、用来支持思维活动进行的不出声的言语叫做内部言语。 106、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和改造,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叫做想象。 107、想象可分为有意想象和无意想象。 108、幻想是指和一个人愿望相联系并指向未来的想象。 109、意识是指在觉醒状态下的觉知。 110、无意识是指个体没有觉察到的心理活动和心理过程。 111、根据脑电波的变化,可将睡眠分为4个阶段。 112、梦境是在快速眼动睡眠阶段开始进行的。 113、生物节律是指以24小时为单位表现出来的机体活动一贯的、规律性的变化模式。 114、梦是一种正常的生理和心理现象。 115、注意是指心理活动或意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116、注意是一种心理状态不是一种心理过程。 117、注意可分为无意注意、有意注意、有意后注意。 118、按照任务的要求,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的现象叫注意的转移。 119、注意离开了心理活动所要指向的对象而被无关的对象吸引去的现象叫注意的分散。 120、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不同的对象,同时从事着几种不同的活动,这是注意的分配。 121、需要是对有机体内部不平衡状态的反映,表现为有机体对内外环境条件的欲求。 122、就满足需要的对象而言,可把需要分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123、动机是指激发个体朝向一定目标活动,并维持这种活动的一种内部的心理活动或内部动力。 124、按照需要产生的根源,可把动机划分为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 125、按照是否能够意识到自己活动的动机,可把动机分为有意识动机和无意识动机。 126、定势往往是一种无意识动机。 127、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把需要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128、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直接关系到个体生存的需要叫缺失性需要。 129、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最高层次的需要叫做自我实现的需要。 130、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外界事物的态度的体验,是人脑对客观外界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 131、情绪变化的外部变化表现模式叫表情。 132、表情包括面部表情、身段表情和言语表情。 133、表情的产生既有先天的,也有后天学习模仿的成分。 134、有一些表情是人类都共同的,有一些表情是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才有的。 135、情绪和情感变化的维度包括动力性、激动度、强度和紧张度。 136、情绪和情感的维度是指对情绪和情感固有特征的度量。 137、有爱就有恨;有喜悦就有悲伤;又紧张就有轻松,说明情绪和情感具有两极对立的特性。 138、情绪的基本表现形式有快乐、愤怒、悲哀和恐惧。 139、按情绪发生的速度、强度和持续时间对情绪的划分叫情绪状态。 140、按情绪的状态可把情绪分为心境、激情、应激。 141、情感可分为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 142、意志是指有意识地确立目的,调节和支配行为,并通过克服困难和挫折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143、人格是通过心理过程表现出来的。 144、构成人格的主要成分包括人格的倾向性和人格的心理特征。 145、顺利有效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条件叫能力。 146、智力是人的认知能力,是从事任何活动都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心理条件。 147、按照能力发展的程度,可把能力分为能力、才能和天才。 148、按照能力的构造,可把能力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 149、按照能力涉及的领域可把能力分为认知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 150、按创造程度可把能力划分为模仿能力、再造能力和创造能力。 151、能力发展的个体差异表现在能力发展的水平、类型和发展的早晚上。 152、气质是指心理活动表现在强度、速度、稳定性和灵活性等方面的动力性质的心理特征。 153、巴普洛夫根据实验结果把高级神经活动划分为兴奋型、活泼型、安静型和抑制型。 154、巴普洛夫认为,高级神经活动类型是由两种基本神经过程的三个特性的不同组合构成的。 155、多血质的神经过程的特征是强、平衡、灵活。 156、黏液质的神经过程的基本特性是强、平衡、不灵活。 157、“江山易改秉性难移”说的是一个人的气质在一生中是比较稳定的。 158、一个人在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人格特征叫性格。 159、一个人对人、物或思想观念的反应倾向性叫态度。 160、态度特征、意志特征、情绪特征和理智特征是性格的结构的组成部分。 161、心理学研究动物的心理现象、儿童的心理现象和正常人的心理现象。 162、基础心理学总结的心理活动规律是心理活动最普遍的、最一般的规律,对于心理学各个分支的研究都有指导意义。 163、一般把心理现象分为心理过程和人格,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 164、心理过程包括:认知、情感和意志。 165、人的心理是脑的机能和客观现实的反映。 166、人的心理是脑的机能得到了心理发生和发展过程的科学事实的证明,生理研究资料的证明,临床事实的证明以及人生活经验的证明。 167、心理学是自然科学,心理学是社会科学,心理学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中间学科或边缘学科。 168、心理学研究常用的方法有观察法、调查法、个案法和实验法。 169、神经元可分为感觉神经元、运动神经元和思维神经元等几种。 170、外周神经系统包括躯体神经系统和自主神经系统。 171、自主神经系统又叫植物神经系统,一般不受意识的支配,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与情绪反应有密切的关系。 172、吃食物流口水和瞳孔在强光作用下收缩是无条件反应。 173、谈虎色变、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和望梅止渴是条件反应。 174、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的最小变化量叫差别感觉阈限、差别阈限、最小可是差和j.n.d.。 175、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从亮处到暗处开始看不见东西要过一点时间才能看到的现像属于感觉适应。 176、电灯灭了眼睛还会看到亮者的灯泡的形状和声音停止后耳朵里还有这个声音环绕的现象属于感觉后像。 177、绿叶衬托下红花更红了这是同时对比现象和彩色对比。 178、皮肤表面的温度是皮肤不觉得热和凉的温度叫生理零度。 179、生物钟可以调节人的行为、给人估计时间提供依据。 180、错觉的性质包括:是对客观事物的歪曲知觉,只要具备产生错觉的条件错觉就一定会发生,错觉所产生的歪曲带有固定的倾向。 181、记忆是指:①信息输入到大脑,在大脑中储存,并从大脑中提取的过程②过去的经验在头脑中的反映。 182、遗忘是指对识记过的材料无法回忆和再认的现象。 183、三个记忆系统是以信息储存时间的长短、信息编码、存储和提取的方式作为标准来划分的。 184、瓦特看到水开时蒸气吧壶盖顶起来受到启发发明了蒸汽机、牛顿看到苹果掉在地上发现万有引力定律、阿基米德洗澡时觉得身体受到水的浮力发现了浮力定律和鲁班被带齿的草割破衣服发明了锯子都是原型启发例子。 185、把13放在英文字母中会读成B,而放在数字中就会读成13和老师对某个学生的印象好阅卷时就会不自觉的多给他几分是定势的表现。 186、言语的特点包括①言语是人们运用语言交流思想,进行交际的过程②言语是一种心理现象③言语运动离不开语言。 187、外部言语包括口头言语和书面言语等形式。 188、有意想象包括理想、空想、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 189、幻想的特点是其内容和一个人的愿望相联系以及其内容指向未来。 190、意识包括对外界事物的觉知和对自身内部环境的觉知。 191、在同一时间内意识能清楚地把握对象的数量叫注意的广度和注意的范围。 192、注意离开了心理活动所要指向的对象而被无关的对象吸引去的现象叫分心或注意的分散。 193、需要是对机体内部不平衡状态的反映,表现为有机体对内外环境条件的欲求。 194、社会需要包括求知和交往的需要。 195、可以激发动机的因素有需要、内驱力、情绪和诱因。 196、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缺失性需要是在种族和个体发展的过程中早期出现的需要,力量强的需要和关系到个体生存的需要。 197、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生长需要是高层次的需要,满足生长需要优异于健康、长寿和精力旺盛。 198、情绪情感是主体以一种主观感受的形式进行反映,是人脑对客观外界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它们具有其的外部表现以及它们会引起一定的生理变化。 199、情绪情感具有适应、动机、组织和信号功能。 200、情绪情感的两极性表现在情绪情感的动力性、强度、紧张度和激动度。 201、意志行动的特点是一种有目的的行动、一种受意识调节和支配的行动以及通过克服困难和挫折表现出来的。 202、意志的品质有自觉性、果断性、坚韧性和自制性。 203、能力是和完成某种活动相联系的个性心理特征和顺利有效地完成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条件。 204、智力是人的认知能力、是从事任何活动都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心理条件,包括观察力、记忆力、理解力和思维力等,其支柱和核心是思维力。 205、素质包括一个人生来具有的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以及神经系统的构造和机能的特点。 206、气质类型有体液说、体型说、血型说和激素说等学说。 207、气质的特性表现在感受性和耐受性,反应的敏捷性和可塑性,情绪的兴奋性和心理活动的指向性等方面。 208、气质类型不决定一个人成就的大小,不决定一个人智力的高低会影响对环境的适应和健康。 209、性格容易受社会历史文化的影响,直接反映了一个人的道德风范,更多的体现了人格的社会属性,是个体间人格差异的核心。 210、构成态度的基本因素是认知、情感和行为的倾向性。 社会心理学: 1、​ 一般认为社会心理学诞生于1908年。 2、​ F.H.奥尔波特指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的学科。” 3、​ 勒温关于行为的著名公式是:B=f(P,E)。其中,E的含义是个体所处的情境。 4、​ 社会行为是人对社会因素引起的并对社会产生影响的反应系统。 5、​ 社会心理是社会刺激与社会行为之间的中介过程,是由社会因素引起并对社会行为具有引导作用的心理活动。 6、​ 在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中,时尚属于社会层面的研究内容。 7、​ 霍兰德认为社会心理学的历史按顺序可划分为哲学思辨、经验描述和实证分析等三个阶段。 8、​ 社会心理学的形成期是经验描述阶段。 9、​ 社会心理学的哲学思辨阶段从古希腊开始,延续至19世纪上半叶。 10、​ 历史上最早的社会心理学研究,是围绕人性的哲学争辩的。 11、​ 经验描述阶段是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 12、​ 经验描述阶段的特点是在观察的基础上,对人类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进行客观的描述和分析。 13、​ 实证分析阶段始于20世纪20年代。 14、​ 实证分析阶段的特点是:社会心理学从描述研究转向实证研究,从定性研究转向定量研究,从纯理论研究转向应用研究。 15、​ 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伦理原则是指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往往要采用一些手段控制情境或被试者,因而要特别注意因欺瞒与恫吓所产生的后果,尽力避免对被试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伤害。 16、​ 口头调查法又称为访谈法。 17、​ 访谈可分为直接访谈与间接访谈,前者是面的面的访谈,后者是访谈通过一定的中介进行的,常见的有电话访谈等。 18、​ 访谈法不可看成是普通的“聊天”。 19、​ 在访谈过程中,研究者应严格按访谈问卷的顺序以及原有的问题提问。 20、​ 参与观察的主要目的并不在于观察者的自我体验。 21、​ 问卷设计的基本原则是:目的性原则、全面性原则和非暗示性原则。系统性原则不包括在内。 22、​ 心理咨询中考察求助者的个人成长报告属于档案法。 23、​ 实验社会心理学的奠基人是F.H.奥尔波特。 24、​ 社会学习论的代表人物是班杜拉。 25、​ 社会交换论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创始人是美国社会学家霍曼斯。 26、​ 社会交换的关系并不是建立在利益冲突基础上的人们的竞争性活动。 27、​ 事物的意义在于得与失的权衡结果,这个观点不包括在符号互动论的基本假设内。 28、​ 集体潜意识不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论的主要概念,而是由荣格提出的。 29、​ 霍妮认为男女之间的心理差别是由文化因素决定的。 30、​ 沙利文认为人际关系是人格形成和发展的源泉。 31、​ 早在公元前328年,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就指出:人在本质上是社会性的动物。 32、​ 社会化是个体由自然人成长、发展为社会人的过程。 33、​ 我国的劳动教育和劳动改造制度是一种再社会化的机制。 34、​ 再社会化是对在其社会化过程中没有取得合格社会成员资格的个体的再教化。 35、​ 社会化的载体有家庭、大学、参照群体和大众传播媒体等,观念不是社会化的载体。 36、​ 个体的全部社会化是以语言社会化为条件的。 37、​ “性别”表示男女在人格特征方面的差异。 38、​ 社会角色是个体与其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行为方式及相应的心理状态。 39、​ 企业家属于功利型的角色。 40、​ 角色承担者不得不退出舞台,放弃原有角色,这是角色失败。 41、​ 作为教师,即需要权威者的角色,有需要和学生作朋友的角色,这两种角色有时难以协调,这是角色间冲突。 42、​ 由他人的判断所反映的自我概念,是镜我。 43、​ 身份的特点包括客观性、主观性和稳定性,不包括系统性。 44、​ 自尊是个体对其社会角色进行自我评价的结果。 45、​ 社会知觉是个体对他人、群体以及对自己的觉知。 46、​ 人的社会化过称,人的社会动机、态度、社会行为的发生都是以社会知觉为基础的。 47、​ 自我图示是个体在以往经验基础上形成的对自己的概括性的认识。个体会在此基础上加工有关自己的信息。 48、​ 受图式的影响,个体记住的,往往是对他有意义的或者是以前知道的东西。 49、​ 印象形成是指个体接触新的社会情境时,按照以往经验,将情境中的人或事进行归类,明确它对自己的意义,使自己的行为获得明确定向的过程。 50、​ 在印象形成的过程中,最初获得的信息的影响比后来获得的信息的影响更大的现象,称为首因效应。 51、​ 首因效应是第一印象作用的机制。 52、​ 近因效应是指在印象形成过程中,最新获得的信息的影响比原来获得的信息的影响更大的现象。 53、​ 首因效应的存在表明第一印象很重要,个体对后续信息的解释往往是以其为据来完成的。 54、​ 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表明,在印象形成的过程中,信息顺序对印象的形成有重要的影响。 55、​ 个体对认知对象的某些品质一旦形成倾向性印象,就会带着这种倾向去评价认知对象的其他品质,这是光环效应。 56、​ 光环效应是一种以偏概全的的现象,可能在人们没有意识的情况下发生。 57、​ 人们通过自己的经验形成对某类人或某类事较为固定的看法叫刻板印象。 58、​ 刻板印象具有社会适应的意义,使人的社会知觉过程简化。 59、​ 在有限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刻板印象往往具有消极的性质。 60、​ 在印象形成的过程中,个体在把各种具体信息综合后,会按照保持逻辑一致性和情感一致性的原则,形成总体印象。 61、​ 印象管理是个体适应社会生活的一种方式。现实生活中,个体要为他人、公众与社会所接受,其行为表现必须符合社会对他的角色期待。 62、​ 印象管理是一种社交技巧。在人际交往中,互动双方都知道对方在不断地观察、评价自己,所以个体往往不断调整自己的言辞、表情和行为等,以期给对方留下一个良好的印象。 63、​ 在印象管理中,为使他人对自己产生良好的印象,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个体往往会承认自己某些小的不足,以使自己在抬高某些重要方面时变得更可信。这种做法被称为自我抬高。 64、​ 个体根据有关信息、线索对自己和他人行为的原因进行推测与判断的过程被称为归因。 65、​ 行为内因是指个体内部的原因,如人格、品质、动机、态度、情绪、心境以及努力程度等个人特征。 66、​ 在许多情境中,行为与事件的发生并非由内因或外因单一因素引起的,二兼有两者的影响。这叫综合归因。 67、​ 在行为的内因与外因中,一部分是可变的,另一部分是稳定的。如内因中人的情绪是易变因素。 68、​ 可控性原因表明个体通过主观努力可以改变行为及其后果。对可控性因素的归因,是人们更可能对行为作出变化的预测, 69、​ 对不可控因素的归因,使人们较可能对未来行为作出较准确的预测。 70、​ 美国心理学家罗特关于个体归因倾向额理论是控制点理论。 71、​ 内控者相信自己能发挥作用,面对可能的失败也不怀疑未来可能会有所改善,面对困难情境,能付出更大努力,加大工作投入。内控者的态度与行为方式是符合社会祈期待的。 72、​ 在成败归因中,失败是个体很少用个人特征来解释,而倾向于外归因。失败时外归因,减少自己对失败的责任,这是一种自我防卫策略。 73、​ 在竞争的条件下,个体倾向于把他人的成功外归因,而把他人的失败内归因,有明显的使自己处于有利的位置、保护自我价值的倾向,这种倾向叫做动机性归因偏差。 74、​ 失眠者往往认为失眠是自己内部的原因造成的,比如自己神经衰弱、焦虑、紧张等等,因而可以通过改变他们的归因模式来使失眠程度得到缓解。 75、​ 社会动机是人的社会行为的直接原因。 76、​ 引起、推动、维持与调节个体行为,使之趋向一定目标的心理过程,称为动机。 77、​ 一般说来,动机强度与活动效率之间的关系大致呈倒U型曲线的趋势。 78、​ 个体害怕孤独,希望和他人在一起建立写作友好联系的心理倾向被称为亲合动机。 79、​ 亲合起源于依恋。 80、​ 恐惧是现实危险引起的情绪体验,恐惧情绪越强烈,亲合倾向越高。 81、​ 焦虑是非现实危险引起的情绪体验,髙焦虑者亲合倾向较低。 82、​ 出生顺序是影响亲合的一个重要因素。西方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长子、长女恐惧时的合群倾向要比他们的弟妹们高。 83、​ 亲合动机是人际吸引的最低层次。 84、​ 家长对儿童的自律训练的严格程度与儿童的成就动机之间是正相关的关系。 85、​ 人的某种需要从未满足状态转换到满足状态,并产生新的需要,这一过程称为动机过程。 86、​ 个体追求自认为是重要的有价值的工作,并使之达到完善状态的动机叫成就动机。 87、​ 权利动机是指个体希望影响和控制他人的心理倾向。 88、​ 挫折既指阻碍个体达到目标的情境,又指行为受到阻碍时个体产生的心里紧张状态。 89、​ 利他行为中有一种现象叫做“旁观者效应”,其意思是他人在场对利他行为有负面影响。 90、​ 有益于他人,需要或接受报酬的行为属于助人行为。 91、​ 他人在场,会影响助人行为。一般情况下,在场的人数越多,助人行为越少。 92、​ 嫉妒是指与他人比较,发现自己在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等方面不如别人而产生的一种由羞愧、愤怒、怨恨等组成的复杂情绪状态。 93、​ 羞耻是指个体因为自己在人格、能力、外貌等方面的缺憾或者在思想与行为方面与社会常态不一致,而产生的一种痛苦的情绪体验。 94、​ 态度是指个体对特定对象的总的评价和稳定性的反应倾向。 95、​ 一般地说,态度的各个成分之间是协调一致的。在它们不协调时,情感成分往往占有主导地位,决定态度的基本取向与行为倾向。 96、​ 态度的三成分说又称态度的A-B-C模型。 97、​ 个体倾向于发展能给自己带来利益的态度,这是态度的工具性功能。 98、​ 个体对情境中的客体通过态度来赋予其意义,这是态度的认知功能。 99、​ 态度的内化是指个体真正从内心相信相信并接受他人观点,使之纳入自己的态度体系,成为有机体的组成成分。 100、​ 任何态度转变都是在沟通信息与接受者原有态度存在差异的情况下发生的。研究表明,对于威信高的传递者,这种差异较大时,引发的态度转变量最大。 101、​ 对畏惧与态度转变关系的研究表明,中等程度的畏惧信息能达到较好的说服效果。 102、​ 重复与说服效果呈倒U型曲线的关系 103、​ 海德提出的有关态度改变的理论,可简称为P-O-X模型。 104、​ 海德提出,人们在态度转变时,往往遵循费力最小原则。 105、​ 在海德的P-O-X转换模型中,O代表他人。 106、​ 人际沟通与大众沟通的最重要区别是有无媒体的中介。 107、​ 沟通是信息传递和交流的过程。 108、​ 认知不是沟通结构模型中的基本要素。 109、​ 集束式不属于正式沟通网络形式。 110、​ 一般来说,最能准确反映人的内心状况的体语形式是目光。目光接触是最重要的的体语沟通方式。 111、​ 朋友间交往的距离属于个人距离。 112、​ 除了目光接触外,面部表情也是一种可完成精细信息沟通的体语形式。 113、​ 人在触摸和身体接触时情感体验最为深刻。 114、​ 个体运用身体或肢体动作表达情感及态度的体语称为姿势。 115、​ 霍尔对美国白人中产阶级的研究表明,公众距离为12~25英尺。 116、​ 虚拟沟通的进程主要由沟通者自己的主观感受和想象来引导。 117、​ 全通道式的沟通网络,信息的传递速度较快,群体成员的满意度比较高。 118、​ 人际关系是人与人呢在沟通与交往中建立起来的直接的心理上的联系。 119、​ 人际关系的特点包括个体性、直接性和情感性。系统性不包括在人际关系的特点中。 120、​ 自我暴露程度是人际关系深度的一个敏感的“探测器”。 121、​ 被动包容式人际关系的取向是期待他人吸纳自己,往往退缩、孤独。 122、​ 主动支配式人际关系的取向是喜欢控制他人,能运用权利。 123、​ 包容需要、支配需要和感情需要是基本的人际需要。认知需要不是基本的人际需要。 124、​ 人际吸引的最强烈的形式是爱情。 125、​ 根据安德森的研究,影响人际吸引的最重要的人格品质是真诚。 126、​ 交换性原则、平等性原则和相互性原则属于良好人际关系原则,强化性原则不属于良好人际关系原则。 127、​ 舒次的用三围理论解释群体的形成与群体的解散,提出了群体整合原则。 128、​ 美国学者舒次认为,人际需要决定了个体与其社会情境的联系,如不能满足可能会导致心理障碍及其他严重问题,如精神崩溃。 129、​ 如果双亲对儿童既有要求又给他们一定的自由,使之有某种自主权,会使儿童形成民主式的行为方式。这是说明舒次提出的支配需要的重要性。 130、​ 舒次的三围理论用于解释群体的形成时认为,群体形成经过包容—控制—情感的过程。 131、​ 人际吸引是个体与他人之间情感上的相互亲密的状态,是人际关系中的一种肯定形式。 132、​ 人际互动专指人们在心理和行为方面的交流、交往。 133、​ 个体与个体,群体与群体之间为达到共同的目的,彼此互相配合的一种行为称为合作。 134、​ 个体与个体,群体与群体之间争夺同一个目标的行为称为竞争。 135、​ 人格品质是影响吸引力最稳定的因素,也是个体吸引力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136、​ 在人际吸引的影响因素中,互补可视为相似性的特殊形式。 137、​ 熟悉能增加吸引的程度,但交往频率与喜欢程度的关系呈倒U型曲线。 138、​ 喜欢是中等程度的人际吸引。 139、​ 在他人作用下,引起个体思想、情感和行为的变化的现象称为社会影响。 140、​ 个体在群体压力下在认知、判断、信念与行为等方面自愿与群体中多数人保持一致的现象称为从众。 141、​ 群体规模影响从众行为,研究表明,群体规模一般在3人~4人影响最大。 142、​ 从众是一种被动的接受群体影响的方式。 143、​ 性别与从众之间的关系是没有确定性的关系。 144、​ 个体完成某种活动时,由于他人在场而提高了绩效的现象叫社会促进。 145、​ 个体与他人一起活动时,其效率比单独活动时更为低下的现象称为社会抑制。 146、​ 在没有人陪同的活动中,个体会感到某种社会比较的压力,从而提高工作的或活动效率这是结伴效应。 147、​ 优势反应强化理论认为,他人在场,个体动机水平会提高,因此优势反应易于表现。 148、​ 在没有外在压力的条件下,个体受他人影响仿照他人,使自己与之相同或相似的现象叫模仿。 149、​ 塔尔德在《模仿律》中指出,“个体对本土文化及其行为方式的模仿或选择,总是优于外域文化及其行为方式”,这被称为先内后外律。 150、​ 在非反抗条件下通过语言、表情、体语以及符号等对他人的心理与行为发生影响,使之接受影响者的和观点或者按所适宜的方式去活动叫暗示。 151、​ 人际距离不是影响暗示效果的主要因素。 152、​ 暗示刺激发出后,引起被暗示者相反的反应称为反暗示。 153、​ 通过语言、表情、动作及其他方式引起众人相同的情绪和行为,这种现象叫社会感染。 154、​ 全面性不是社会感染的特点。 155、​ “在较大群体内产生循环感染,反复震荡、反复循环,引起强烈的冲动性情绪,导致非理性行为的产生”,这说明社会感染具有爆发性的特点。 156、​ “我宁愿自己吃苦也不要让自己爱的人受苦”这是一种利他式的爱情。 157、​ “有时候我不得不回避我的情人们,以免他们互相发现。”这是一种游戏式。 158、​ “双方在共同的目标下勤勤恳恳地生活和工作”的夫妻属于建设型的夫妻类型。 159、​ 婚姻的主要动机有经济、繁衍和爱情。学习不是婚姻的主要动机。 160、​ 夫妻和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属于核心家庭。 161、​ 婚姻关系的本质在于它的社会性。 162、​ 家庭作为一个群体的社会细胞,即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 163、​ 在斯坦伯格的爱情三角形中,一见钟情属于浪漫爱。 164、​ 幼儿没有爱情体验。爱情是要生理基础包括性爱因素。爱情的基本倾向是奉献。爱情是一种高级情感,不是低级情绪。 165、​ 双方高度关怀对方的情感状态,觉得让对方快乐和幸福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这是爱情的特点。 166、​ “如果我怀疑我爱的人和别人在一起,我的神经就紧张”这是占有式爱。 167、​ 处于激情爱中的人春风沉醉,心无旁骛,不能忍受爱人的冷落和背叛,希望和对方融为一体。 168、​ 社会学、人类文化学和心理学对社会心理学的诞生和发展做出过关键的贡献,他们是孕育社会心理学的学科母体。 169、​ 1908年社会学家罗斯和心理学家麦独孤分别出版了社会心理学的专著,标志着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诞生了。 170、​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G.W.奥尔波特认为,社会心理学试图了解和解释个体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怎样受他人的影响,他人的影响包括现实、想象和隐含。 171、​ 社会行为是人对社会因素引起的并对社会产生影响的反应系统。它包括个体习得的行为、亲社会行为以及群体的决策行为。 172、​ 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对社会心理学起到直接的“催生”作用的学术思潮包括德国的民族心理学、法国的群众心理学、英国的本能心理学、达尔文的进化论以及奥地利的精神分析学。 173、​ 社会心理学研究应遵循的主要原则有价值中立原则,系统性原则和伦理原则。 174、​ 社会心理学研究中,研究者应遵循的伦理原则有:①在制定研究时,研究者应评估其道德可接受性,②在具体研究中,研究者必须采取保护被试者的措施,③对被试提供的资料应该交易保密,如需空开应经过被试者的同意④不得与被试者建立研究工作以外的感情。 175、​ 自然观察的主要目的是描述行为,提供“类别”及“数量”信息。参与自然观察时,由于身临其境,观察者可能获得较多的“内部”信息。采用参与观察实验时,应尽量减少观察者与被观察者之间相互作用造成的负面影响。观察者在参与观察时,一般需要隐瞒自己的身份。 176、​ 为了接近被访者,使访谈顺利进行,应该注意:穿着干净整洁,称呼恰如其分。简洁明了,不卑不亢。发出邀请时应热情,语气应该肯定和正面。以适当的方式消除被访者的紧张、戒备心理,有时候应该主动出示身份证等文件。 177、​ 访谈中提问的技巧有:①开始交谈时应有寒暄之词以调节情境气氛;②严格按照访谈问卷的顺序以及原有问题提问③访谈时应与被访者保持交流,认真听、记,并适当给予被访者鼓励,但要避免诱导;④对被访者应有耐心,如有遗漏,应请对方补充回答。 178、​ 应对拒绝的技巧有:①应有耐心②不要轻易放弃③搞清拒绝的原因。 179、​ 问卷调查的两个主要特点是:标准化程度高和收效快。 180、​ 问卷的构成成分包括:指导语、问题及其备选答案、人口学记录以及结束语。 181、​ 档案法的优点是:①对研究对象的心理干扰小②适用于跨文化的比较研究③适用于时间跨度较长的趋势研究。 182、​ 社会心理学理论的价值体现在:提高人认识自身的能力和提高人的生活质量。 183、​ 在社会学习论看来,学习的机制主要有联想、强化和模仿。 184、​ 霍曼斯社会交换论的基本观点体现在几个相互联系的普遍性命题上,这些命题包括有:成功命题、价值命题、剥夺—满足命题以及侵犯—赞同命题。 185、​ 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层次包括本我、自我和超我。 186、​ 社会化是个体有自然人成长、发展为社会人的过程。社会化涉及社会和个体两个方面。社会化伴随人的一生。成人期的社会化是继续社会化。 187、​ 社会化涉及两个方面,即社会对个体进行教化的过程和个体与其他社会成员互动成为合格社会成员的过程。 188、​ 社会化的基本条件有人类有较长的生活依附期,人类的遗传因素提供了社会化的可能性。 189、​ 道德社会化包括道德观念、道德情感、道德行为以及道德判断。 190、​ 教师的角色属于成就角色、规定性角色和表现型角色。 191、​ 按角色获得的方式可见角色分为先赋角色和成就角色。 192、​ 角色扮演过程包含角色期待、角色领悟和角色实践。 193、​ 自我是心理学古老的课题。自我也称为自我意识或自我概念。自我是个体对自己存在状态的认知。 194、​ 自我的结构包括物质自我、心理自我、社会自我和理想自我。 195、​ 自我概念的功能主要有保持个体内在的一致性,解释检验和决定期待。 196、​ 自尊需要包括对成就、优势与自信等的欲望和对名誉、地位支配、赞赏的欲望两方面。 197、​ 影响自尊的因素包括家庭中的亲子关系、行为表现的反馈、选择参与与扬长避短以及根据相似性原理正确的进行社会比较。 198、​ 社会知觉包括个体对自己、群体以及他人的知觉。 199、​ 行为原因、人际知觉和自我自觉等属于社会知觉的范围。 200、​ 影响社会知觉的主观因素包括情绪、兴趣、动机以及经验等。 201、​ 进行社会知觉时,图示对新觉察到的信息起引导、解释作用。 202、​ 图示的作用包括影响个体对他人的知觉和自我知觉,影响对注意对象的选择、影响记忆。 203、​ 由于信息出现的顺序不同而影响印象形成的现象包括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 204、​ 一般说来,近因效应容易出现在熟悉或亲密的人之间。 205、​ 在有限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刻板印象往往具有消极的性质,会使人对某些群体的成员产生偏见和歧视。 206、​ 一般说来,中心品质模式更接近于大多数人日常生活中的印象形成的实际情况。该模式认为,人们往往仅仅根据几个对个体意义大和重要的特征来形成总体印象。 207、​ 印象形成中的信息整合模式包括加法模式、平均模式、加权平均模式和中心品质模式。 208、​ 常用的印象管理策略包括隐藏自己与自我抬高,按社会常模管理自己,按社会期待管理自己以及投人所好等。 209、​ 在行为的内因与外因中均有稳定性原因与易变性原因。稳定性原因包括人格特征、能力和工作性质等。 210、​ 根据凯利的三维理论,个体在归因时需要的信息具有特异性、共同性和一致性。 211、​ 随着时间的流逝,归因会越来越具有情境性。人们会将过去很久的事情解释为背景的原因,而不是行为主体和刺激个体的原因。 212、​ 社会动机的功能包括激活功能、指向功能、维持功能和调节功能。 213、​ 亲合的作用包括满足个体的某些社会性需要,获得信息,避免窘境和使行为获得明确定向。 214、​ 影响亲合的因素主要有情境因素、情绪因素和出生顺序。 215、​ 亲合与人的情绪状态有密切关系,因此恐惧越强烈越会增强亲合倾向,焦虑越强烈越会减少亲合倾向。 216、​ 培养儿童成就动机应注意的问题,主要有家庭教养方式和强调成就、追求成就的社会气氛。 217、​ 引起权利动机的因素大致包括社会控制的需要和对无能的恐惧。 218、​ 侵犯的构成包括伤害行为、侵犯动机和社会评价等因素。 219、​ 侵犯的本能论的代表人物有弗洛伊德和罗伯茨。 220、​ 社会规范论用普遍规范来解释人的社会行为,人类社会存在的普遍性的道德准则有交互性规范和社会责任规范。 221、​ 社交焦虑是一种一人交往的时候,觉得不舒服、不自然,紧张甚至恐惧的情绪体验。社交焦虑是一种消极的情绪体验。人们为了回避导致社交焦虑的情境,通常是减少社会交往,选择孤独的生活方式。 222、​ 嫉妒的情绪特点包括针对性、持续性、对抗性和普遍性。 223、​ 羞耻的个体往往会感到沮丧、自卑、自我贬低、自我怀疑等等,认为自己对事情无能为力。健康的羞耻感是个体心理发展的自然结果,是人适应社会生活,改善自己的一种重要方式。内疚者往往有良心上和道德上的自我谴责,并试图作出努力,来弥补自己的过失。 224、​ 态度的特点包括内在性、稳定性和对象性。 225、​ 态度的成分包括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社会评价成分。 226、​ 价值观对态度有直接的影响,这种影响是通过个体对对象赋予价值来实现的。价值观不具有直接的、具体的对象,也没有直接的行为动力意义。 227、​ 态度的功能主要包括工具性功能、自我防御功能、价值表现功能和认知功能。 228、​ 根据凯尔曼的观点,态度形成包括内化、服从和认同等阶段。 229、​ 传递者方面影响态度转变的主要因素有意图、威信、立场和吸引力。 230、​ 已成为既定事实的态度,即被说服者根据直接经验形成的态度不易转变。自尊水平高、自我评价较高的接受者不易转变态度。 231、​ 态度转变理论的主要有海德的平衡论、认知失调论和社会交换论。 232、​ 认知失调论认为,认知失调可能的原因有逻辑的矛盾、文化价值冲突、新旧经验相挬以及观念的矛盾。 233、​ 沟通的结构包括信息、反馈和通道的等因素。 234、​ 通过对“小道消息”的研究发现,非正式沟通网络主要有集束式、流言式和偶然式等典型形式。 235、​ 正式沟通网络有链式、轮式全通道式和Y式等形式。 236、​ 按住处流动方向,沟通可分为平行沟通、上行沟通和下行沟通。 237、​ 身体语言包括目光、面部表情、姿势和装饰等。 238、​ 人际沟通是以视听沟通为主的沟通。背景是沟通发生时的情境,它影响沟通的每一要素,以及整个沟通过程。反馈使沟通成为一个双向的交互过程。在沟通使用的各种符号系统中,最重要的是语词。 239、​ 人际关系的特点有直接性、情感性和个体性。 240、​ 一般说来,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建立与发展要经过定向阶段、情感探索阶段、情感交流阶段和稳定交往阶段等阶段。 241、​ 自我暴露的程度大致可以分为隐私方面,态度,自我概念与个人的人际关系状况,情趣爱好方面。 242、​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应该遵循自我价值保护原则、相互性原则和平等性原则。 243、​ 人的及本人际需要包括有支配需要和包容需要。 244、​ 人际关系的三围理论的三维指的是包容需要、支配需要和情感需要。 245、​ 根据群体整合原则,在群体分解时,要经过感情不和、失控和难于包容等阶段。 246、​ 互补对人际吸引是重要的,互补的形式主要有需要的互补、社会角色的互补和人格特征的互补。 247、​ 人际互动的主要形式有合作与竞争。 248、​ 合作的基本条件有共识与规范、目标的一致以及相互信赖的合作气氛。 249、​ 从众的功能有促进社会形成共同规范、共同的价值观,让个体适应社会生活。 250、​ 从众行为的原因有寻求行为参照、避免对偏离的恐惧、群体凝聚力。 251、​ 从众大致分为真从众、权益从众和反从众。 252、​ 社会促进的效应有结伴效应和观众效应。 253、​ 社会情绪化的主要原因包括被评价的焦虑减弱和责任意识降低。 254、​ 塔尔德的模仿律包括下降率、几何级数率和先内后外律。 255、​ 模仿的意义主要包括模仿是学习的基础、模仿是适应社会的一种方式、模仿可以促进群体形成。 256、​ 社会感染的特点包括双向性、爆发性。 257、​ 社会感染大体可分为个体间的感染、大众传媒的感染以及大型开放群体的感染。 258、​ 社会交换论者将爱情发展大致划分为取样与评估、互惠、承诺和制度化等阶段。 259、​ 在斯坦伯格的爱情三角中,包括激情和承诺因素。 260、​ 夫妻之间的心理冲突包括需求不满、价值观念不一致,夫妻的性差异和远离的“自我”。 261、​ 从社会心理学角度看,离婚的原因有结婚年龄较低的夫妻容易离婚;短时相识就结婚的夫妻,由于彼此不够了解,婚后发现双方公共点很少,容易离异;对性生活不满意的,容易离异;有婚前性经验的人容易离异,因为其倾向寻求婚外性关系。 262、​ 家庭的功能包括经济功能、性的功能和生育功能、教育功能和感情交流功能。 263、​ 家庭生命周期包括形成、扩展、稳定和空巢。 264、​ 爱情和喜欢的区别主要在亲密、依恋和利他等方面。 265、​ 家庭结构的要素有家庭成员的数量、代际层次和夫妻数量。 266、​ 哈特菲尔德把爱情分为两种,它们是伙伴爱和激情爱。 发展心理学 1、​ 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个体从出生到衰亡一生全程的心理发展健康现象。 2、​ 狭义的心理发展是指个体心理发展。 3、​ 个体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生全过程各个年龄阶段的认知发展特点。 4、​ 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主要是指人一生的心理发展并不是以相同的速率前进的。 5、​ 第一发展加速期是指从出生到幼儿期。 6、​ 第二发展加速期是指青春发育期。 7、​ 心理发展进程表现为既有连续性,又有阶段性。 8、​ 普莱尔是科学儿童心理学的奠基人。 9、​ 科学儿童心理学建立的时间为1882年。 10、​ 科学儿童心理学建立的标志是普莱尔于1882年出版《儿童心理学》一书。 11、​ 发展心理学取代“儿童心理学”的重要标志是1957年美国的《心理学年鉴》用“发展心理学”取代“儿童心理学”作为章的名称。 12、​ 在短的相同时间段内,同时考查不同年龄组群被试者的心理发展特点和发展水平,以了解随年龄增长被试组间的心理变化。这种研究方法叫横断研究。 13、​ 最常用的设计方式是横断研究。 14、​ 在较长的时间系列内对被试个体或同一被试组群进行定期的系统的考查,以了解心理随时间进程而发生的连续变化。这种研究方式叫纵向研究。 15、​ 横断研究和纵向研究相结合的交叉设计,其特点包括兼有横断研究和纵向研究两方面的优点。 16、​ 遗传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高尔顿。 17、​ 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华生。 18、​ 相互作用论的代表人物是皮亚杰。 19、​ 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认为心理起源于动作。 20、​ 动作或活动的结构或组织叫图示。 21、​ 主体将环境刺激信息纳入并整合到已有的图示之中,以加强和丰富原有的认知结构。这个过程叫同化。 22、​ 主体已建立的认知结构不能同化外界的新刺激,就要按新刺激的要求改变原有的认知结构或创造新的认知结构,以适应环境的需要,这个过程叫顺应。 23、​ 皮亚杰认为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因素包括成熟、经验、社会环境和平衡。 24、​ 皮亚杰把儿童的心理发展划分为4个阶段。 25、​ 处于感知运动阶段的儿童的特征主要是只限于对当前直接感知的环境施以动作。 26、​ 皮亚杰所说的守恒是指不论事物的形态如何变化,儿童都知道其本质是不变的。 27、​ 皮亚杰把儿童道德认知发展阶段划分为前道德判断阶段、他律道德判断阶段、自律道德判断阶段。 28、​ 处于前道德判断阶段的儿童的特征主要是尚不能进行道德判断。 29、​ 处于自律道德判断阶段的儿童的特征主要是道德判断受儿童自己的主观价值标准所支配。 30、​ 埃里克森把人格发展分为8个阶段。 31、​ 埃里克森划分人格发展阶段的标准是心理社会危机。 32、​ 埃里克森认为婴儿前期(0-2岁)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信任感,克服怀疑感。 33、​ 埃里克森认为婴儿后期(2-4岁)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自主感,克服羞耻感。 34、​ 埃里克森认为幼儿期(4-7岁)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 35、​ 埃里克森认为童年期(7-12岁)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 36、​ 埃里克森认为青少年期(12-18岁)的主要发展任务是形成角色同一性,防止角色混乱。 37、​ 埃里克森认为成年早期(18-25岁)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 38、​ 埃里克森认为成年中期(25-50岁)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繁衍感,避免停滞感。 39、​ 埃里克森认为成年晚期(50岁以后)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完善感,避免失望或厌恶感。 40、​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是新行为主义的代表性理论。 41、​ 观察学习是指个人通过观察他人行为及其强化结果,习得某些新的应。 42、​ 维果斯基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认为心理的实质就是社会文化历史通过语言符号的中介而不断内化的结果。 43、​ “最近发展区”是指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儿童借助成人的帮助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在独立活动中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之间的差异。 44、​ 学习的最佳期限是指心理机能正在开始又尚未形成之时。 45、​ 柯尔伯格研究道德发展的方法是道德两难故事法。 46、​ 柯尔伯格将人的道德发展划分为3种水平和6个阶段。 47、​ 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论认为儿童道德发展的先后次序是固定不变的。环境和文化的影响不能改变一个人道德发展的顺序。
/
本文档为【心咨理论】,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