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展开长度计算

2011-07-25 5页 doc 500KB 33阅读

用户头像

is_748224

暂无简介

举报
展开长度计算展开的计算法 展开的计算法 板料在弯曲过程中外层受到拉应力,内层受到压应力,从拉到压之间有一既不受拉力又不受压力的过渡层--中性层,中性层在弯曲过程中的长度和弯曲前一样,保持不变,所以中性层是计算弯曲件展开长度的基准.中性层位置与变形程度有关, 当弯曲半径较大,折弯角度较小时,变形程度较小,中性层位置靠近板料厚度的中心处,当弯曲半径变小, 折弯角度增大时,变形程度随之增大,中性层位置逐渐向弯曲中心的内侧移动.中性层到板料内侧的距离用λ表示. 展开的基本公式: 展开长度=料内+料内+补偿量 一般折弯:(R=0, θ=90°) L...
展开长度计算
展开的计算法 展开的计算法 板料在弯曲过程中外层受到拉应力,内层受到压应力,从拉到压之间有一既不受拉力又不受压力的过渡层--中性层,中性层在弯曲过程中的长度和弯曲前一样,保持不变,所以中性层是计算弯曲件展开长度的基准.中性层位置与变形程度有关, 当弯曲半径较大,折弯角度较小时,变形程度较小,中性层位置靠近板料厚度的中心处,当弯曲半径变小, 折弯角度增大时,变形程度随之增大,中性层位置逐渐向弯曲中心的内侧移动.中性层到板料内侧的距离用λ表示. 展开的基本公式: 展开长度=料内+料内+补偿量 一般折弯:(R=0, θ=90°) L=A+B+K 1. 当0T0.3时, K=0 2. 对于铁材:(如GI,SGCC,SECC,CRS,SPTE, SUS等) a.​ 当0.3T1.5时, K=0.4T b. 当1.5T2.5时, K=0.35T c. 当 T2.5时, K=0.3T 3. 对于其它有色金属材料如AL,CU: 当 T0.3时, K=0.5T 注: R2.0时, 按R=0处理. 一般折弯 (R≠0 θ=90°) L=A+B+K K值取中性层弧长 1. 当T1.5 时 λ=0.5T 2. 当T1.5时 λ=0.4T 一般折弯 (R=0 θ≠90°) L=A+B+K’ 1. 当T0.3 时 K’=0 2. 当T0.3时 K’=(/90)*K 注: K为90∘时的补偿量 一般折弯 (R≠0 θ≠90°) L=A+B+K 1. 当T1.5 时 λ=0.5T 2. 当T1.5时 λ=0.4T K值取中性层弧长 注: 当R2.0, 且用折刀加工时, 则按R=0来计算, A﹑B依倒零角后的直边长度取值 Z折1(直边段差). 1. 当H5T时, 分两次成型时,按两个90°折弯计算 2. 当H5T时, 一次成型, L=A+B+K K值依附件中参数取值 Z折2(非平行直边段差). 展开方法与平行直边Z折方法相同(如上栏),高度H取值见图示 Z折3(斜边段差). 1. 当H2T时 当θ≦70∘时,按Z折1(直边段差)的方式计算, 即: 展开长度=展开前总长度+K (此时K=0.2) 当θ>70∘时完全按Z折1(直边段差)的方式计算 2. 当H2T时, 按两段折弯展开(R=0 θ≠90°). Z折4(过渡段为两圆弧相切): 1.​ H≦2T 段差过渡处为非直线段为两圆弧相切展开时,则取两圆弧相切点处作垂线,以保证固定边尺寸偏移以一个料厚处理,然后按Z折1(直边段差)方式展开 2.​ H>2T,请示后再行处理 抽孔 抽孔尺寸计算原理为体积不变原理,即抽孔前后材料体积不变;一般抽孔 ,按下列公式计算, 式中参数见右图 (设预冲孔为X, 并加上修正系数–0.1): 1. 若抽孔为抽牙孔(抽孔后攻牙), 则S按下列原则取值: T≦0.5时取S=100%T 0.5,其直壁部分按90°折弯展开 附件一:常见展开标准数据 1. 直边段差展开系数 2. N折展开系数
/
本文档为【展开长度计算】,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