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印度教派冲突与政治斗争

印度教派冲突与政治斗争

2011-07-25 4页 pdf 97KB 105阅读

用户头像

is_251542

暂无简介

举报
印度教派冲突与政治斗争 2005 年 3 月 安徽教育学院学报 M ar. 2005 第 23 卷第 2 期 Journal of A nhui Inst itu te of Education V o l. 23 N o. 2 [收稿日期 ] 2004- 10- 23 [作者简介 ] 钟有为 (1962- ) , 女, 浙江长兴人, 安徽教育学院 政法系副教授。 印度教派冲突与政治斗争 钟有为 (安徽教育学院 政法系, 安徽 合肥 230061)   [摘 要 ] 近年来, 印度教派冲突接连不断。教派冲突早已越出宗教内部的范围, 而与政...
印度教派冲突与政治斗争
2005 年 3 月 安徽教育学院学报 M ar. 2005 第 23 卷第 2 期 Journal of A nhui Inst itu te of Education V o l. 23 N o. 2 [收稿日期 ] 2004- 10- 23 [作者简介 ] 钟有为 (1962- ) , 女, 浙江长兴人, 安徽教育学院 政法系副教授。 印度教派冲突与政治斗争 钟有为 (安徽教育学院 政法系, 安徽 合肥 230061)   [摘 要 ] 近年来, 印度教派冲突接连不断。教派冲突早已越出宗教内部的范围, 而与政治斗争交织在一起。不 仅教派组织与政党关系密切, 政党代表教派利益, 而且教派主义与民族分离主义相结合, 直接影响着印度政局的稳 定和民族团结, 甚至影响着与周边国家的关系。   [关键词 ] 印度; 宗教; 政治; 密切结合   [中图分类号 ] B911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001- 5116 (2005) 02- 0014- 04   近些年来, 印度的教派冲突接连不断, 引起世人 注目。教派冲突早已越出宗教内部的范围, 而与政治 斗争紧密结合, 冲击着印度的政治舞台, 直接影响着 国家民族的统一, 甚至影响着与周边国家的关系。 一、教派冲突是印度宗教民族主义极端化的表 现 所谓宗教民族主义是指一种以宗教作为意识形 态和精神支柱的民族主义思潮或运动。印度是一个 多民族、多宗教的国家, 绝大多数的印度人都信奉宗 教。根据 1991 年人口普查的数据, 信奉人数最多的 是印度教, 约占全部人口的 82%。其次是信奉伊斯 兰教的穆斯林, 约占人口的 12%。这两类人口加起 来约占全部人口的 94%。此外, 还有基督教徒, 占人 口的 2. 32% ; 锡克教徒, 占人口的 1. 99% ; 佛教徒, 占人口的 0. 77% ; 耆那教徒, 占人口的 0. 41% , 其他 宗教如拜火教、犹太教的信仰者约占人口的 0. 43%。[1 ] (P147) 根据上述统计数字可以看出, 宗教在印 度的社会生活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 尤其是印度 教教徒最多, 势力最大。可以说印度教在社会上无时 不在, 无处不在。早在 20 世纪初期, 在印度教复兴运 动中就产生了一股保守主义思潮——印度教民族主 义。在这股思潮影响下产生了若干个有影响的教派 主义组织和政党。80 年代初, 以印度人民党崛起为 标志, 印度教民族主义又一次掀起高潮, 其影响广泛 而深远。印度教民族主义不仅极力主张印度教高于 其他一切宗教, 所有非印度教徒必须接受印度教文 化, 排斥外来宗教, 认为伊斯兰教、基督教对印度教 构成威胁; 而且大力宣扬大印度民族主义, 认为只有 印度教徒才构成真正的印度民族, 推崇建立以印度 教为基础的国家。尽管在 20 世纪初至 40 年代, 印度 教民族主义曾为独立和民族解放作出过贡献, 独立 后对弘扬民族文化、增强民族的认同感和凝聚力也 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它在发展中不可避免地产 生了一些宗教极端主义的思潮、组织和群众运动; 当 社会矛盾激化到一定程度, 必然假手于宗教民族主 义强大的社会资源, 以宗教极端主义的形式爆发出 来, 从而演变成为教派之间的暴力冲突甚至恐怖活 动。如 1925 年成立的激进印度教派组织“国民志愿 服务团”, 这个组织就明确主张建立印度教国家、排 斥印度穆斯林、反对印穆和解。其主要领导人戈尔瓦 卡尔从 20 世纪 40 年代开始的以后 30 多年时间里, 一直把这个组织当成宣传印度教民族主义思想的阵 地和工具。在狭隘的民族主义思想的支配下, 该组织 成员在 1948 年刺杀了圣雄甘地, 尤其在 1992 年的 阿约迪亚教派冲突中, 国民志愿服务团联合另一个 激进的印度教派组织“世界印度教大会”从中推波助 澜, 酿成印度独立后影响最大、波及最广的一次教派 冲突。一半以上的邦卷入了冲突, 一些狂热分子甚至 冲破政府军队的警戒线, 爬上巴布里清真寺, 将三个 大圆顶捣毁, 穆斯林与印度教徒互相惨杀。据官方统 计, 冲突造成 2000 人丧生、5500 人受伤, 经济损失 难以估算。[2 ] (P249) 2002 年初, 激进印度教派组织“世 界印度教大会”又不顾法院的禁令, 执意在阿约迪亚 建罗摩庙, 拆毁巴布里清真寺, 结果广大穆斯林情绪 41 © 1994-200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失控, 将载有很多印度教徒的火车焚烧。这一事件又 一次引起印度各地印度教徒与穆斯林之间的仇杀。 据官方统计死亡人数是 602 人; 而印度国大党根据 其工作者收集的消息, 认为死亡人数达 806 人。[3 ]这 是十年来印度最惨烈的教派冲突。总之, 只要印度的 宗教民族主义中的极端主义思想不消除, 宗教冲突 和暴力恐怖事件就还会以各种形式表现出来。教派 冲突乃是印度宗教民族主义极端化的表现。 二、教派组织与政党关系密切, 政党代表教派利 益, 使印度政坛斗争更加复杂化 印度自独立以来, 采用了西方的“三权分立”政 治体制, 以世俗主义、政教分离为立国之本, 宪法宣 布实行世俗主义政策, 对所有宗教一视同仁, 不得采 取宗教歧视。20 世纪 50、60 年代, 由于国大党执政 的尼赫鲁政府采取的宗教政策比较得当, 教派之间 的和解气氛增长, 因而教派冲突在某种程度上得以 缓和。但在 20 世纪 80 年代, 随着印度教民族主义的 复兴和印度人民党的崛起, 印度教徒与穆斯林之间 的暴力冲突事件急剧增长, 冲突的规模越来越大, 涉 及的地区越来越广, 造成的伤亡也越来越多。据不完 全统计, 从 1980 年到 2000 年之间, 印度国内的宗教 流血冲突高达 1 万多起, 死亡人数超过 2 万。[4 ] (P515) 印度人民党是一个具有强烈印度教色彩的政 党, 它成立于 1980 年。但其前身最早可追溯到 1915 年创建的印度教大斋会。印度教大斋会是一个典型 的印度教教派组织。它完全排斥穆斯林, 主张实行强 制性的印度教教育, 大肆鼓吹印度教民族主义和“印 度教国家”理论。1951 年该会副主席慕克吉率领一 批成员退出大斋会, 成立一个新的教派政党——印 度人民同盟。该同盟极力鼓吹印度民族主义, 反对印 巴分治, 主张用和平方式重新统一国家; 同时该同盟 还跟激进印度教派组织“国民志愿服务团”和“世界 印度教大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可以说,“国民志 愿服务团”和“世界印度教大会”一直充当着印度人 民同盟的思想库和人才库。1977 年, 印度第 6 届大 选前夕, 印度人民同盟出于政治上的需要, 与印度民 众党、社会党等 5 个党派组合成一个新的政党—— 人民党。后来由于内部存在严重分歧, 原印度人民同 盟的成员在其领袖瓦杰帕伊的领导下, 于 1980 年 4 月宣布退出人民党, 组建印度人民党。该党在成立之 初, 曾提出非教派主义的纲领, 并且在行动上力图改 变教派主义形象, 但该党在 1984 年大选中严重失 利。1985 年以后, 印度人民党改变策略, 由比较强硬 的阿德瓦尼 (在瓦杰帕伊任印度总理时, 他任副总 理)取代瓦杰帕伊成为党主席, 此后该党的教派性质 日趋明显, 并与“国民志愿服务团”、“世界印度教大 会”等印度教派组织的关系日益密切, 逐渐成为倡 导“印度教复兴”、“印度教徒中心论”的领导者。该党 出于政治斗争的需要, 不仅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 和一种文化”、“印度是印度教的印度”等煽动性语 言, 迎合印度教教派主义思潮, 争取广大印度教徒的 支持, 而且在印度教徒与穆斯林的教派冲突中发挥 重要作用。他们与“国民志愿服务团”、“世界印度教 大会”联合起来, 共同发起“恢复罗摩盛世”、推倒巴 布里清真寺、重建罗摩庙的运动, 为 1992 年的阿约 迪亚教派冲突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正因如此, 印度 人民党在印度教民众中的地位和影响越来越大, 为 其最终取得执政地位奠定了基础。1984 年印度人民 党在议会大选中仅获 7% 的选票和 2 个席位; 1989 年就获 11% 的选票和 86 个席位; 1991 年第 10 届大 选获 20% 的选票和 120 个席位, 成为仅次于国大党 的第二大党; 1996 年第 11 届大选获 20% 的选票和 161 个席位, 一举超过国大党而成为议会中的第一 大党。1998 年第 12 届大选中, 印度人民党与其他政 党联合, 共获 252 个席位, 并成功组建由印度人民党 为核心的联合政府。[4 ] (P511) 在 2000 年 10 月该党再 次取得执政地位后, 虽想淡化其教派色彩, 但其内心 深处仍存有明显的印度教倾向。在 2002 年印度古吉 拉特邦发生的大规模教派冲突让人记忆犹新, 在该 邦执政的印度人民党态度强硬, 偏袒印度教徒, 使古 邦成为印度教教派主义思想的“试验田”。2004 年 5 月印度第 14 届大选中, 印度人民党最终从“没有悬 念”到黯然下台, 其原因固然很复杂, 但其中一个重 要因素就是在其统治下印度发生了几次大的教派冲 突, 激化了宗教和民族矛盾。因此人们更期待一个世 俗性的政党来管理国家。而国大党正是利用印度人 民党的宗教色彩做文章, 坚持世俗主义, 争取穆斯 林的选票。2000 年大选中国大党在古吉拉特邦一席 未获, 这次正是依靠这一策略, 硬是从印度人民党手 里夺回该邦近半数议席。 其实, 在印度的大选中, 每个教派都成为政党试 图拉拢或利用的政治力量, 而一些政党也分别代表 不同教派的利益。如上所说的印度人民党就具有鲜 明的印度教色彩, 它的迅速崛起正是得益于印度教 组织的壮大; 旁遮普的阿卡利党则代表锡克教徒的 利益, 受锡克教徒的拥戴; 穆斯林联盟是代表伊斯兰 教徒利益的政党组织, 等等。政党与教派密切结合在 一起, 使其政治具有宗教色彩, 这使印度政坛斗争也 就更加复杂化。 三、教派主义与民族分离主义相结合, 影响着印 51 © 1994-200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度政局的稳定和民族团结 民族分离主义一般是指某一民族脱离原先所属 的多民族国家而建立自己独立的民族国家的思潮和 运动。这种民族分离主义通常以“民族自决权至上 论”和“一族一国论”为理论依据。印度是个多民族国 家, 历代都有民族问题。那么, 当代印度民族问题的 主要表现之一就是民族分离主义, 它不仅涉及到民 族问题, 更与宗教问题搅在一起, 使得这一问题进一 步复杂化和尖锐化。 印度民族分离主义表现最为突出的是印控克什 米尔地区的离心倾向。80 年代以来, 国际上伊斯兰 原教旨主义思潮严重泛滥, 对印度的穆斯林产生一 定影响, 那里的原教旨主义势力有所增强。特别是 80 年代末, 巴基斯坦对印度采取“陵迟战法”, 即利 用克什米尔地区 (包括印度其他地区分离和独 立的非穆斯林武装分子)对印度统治的严重不满, 对 要求脱离印度加入巴基斯坦或要求区域自治的穆斯 林组织给予各种支持, 以保持克什米尔问题的活性, 从而对印度形成战略牵制。这样, 印度穆斯林中某些 组织和个人在外部力量的支持下坚持分离主义, 伤 害了印度教徒的情感, 危及了国家的统一和政治稳 定。印度教的一些教派主义分子公然宣称, 穆斯林是 入侵者, 是印度教的叛逆者, 提出建立“印度教特性 国家”的主张。而伊斯兰教的一些极端分子也在竭力 利用国际上“伊斯兰复兴运动”的思潮, 宣扬维护本 宗教利益的“圣战”。在这种情况下, 不仅使印控克什 米尔地区的伊斯兰教与印度教的教派冲突愈加激 烈, 而且穆斯林要求独立的呼声也愈来愈大。进入 90 年代, 离心势力开始组织暴乱, 掀起一场脱离印 度的独立运动, 并建立了一支有一千多人的常规军 事武装, 装备精良, 训练有素, 这使印度中央政府颇 感头疼。现在该地区从事分离活动的组织有十几个, 主要分两派, 一派以查谟克什米尔解放阵线为首, 主 张完全独立; 一派以伊斯兰促进会为代表, 主张同巴 基斯坦合并。面对印控克什米尔地区的穆斯林提出 建立独立国家及与巴基斯坦合并的呼声, 印度中央 政府认为如果克什米尔被分离出去或者成为独立国 家, 将会打开国土裂变的“潘朵拉盒子”[5 ] , 对其他要 求分离或独立的地区将是一个“坏的榜样”, 对印度 标榜的多民族、多宗教国家的统一和团结是个严重 的威胁。因此, 印度对印控克什米尔地区的穆斯林采 取派兵镇压的方式。但是, 高压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 果, 反而使得那里的政局一直动荡不安。 印度民族分离主义的另一忧患是旁遮普邦。该 邦是典型的锡克族人, 信仰锡克教, 所以该族的民族 属性和宗教信仰是一致的。锡克教创于 15 世纪, 它 是在伊斯兰教影响下经过改革的一个印度教教派。 早在 20 世纪 70 年代初, 代表锡克教利益的阿卡利 党就宣称, 锡克人作为一个民族, 应该享有除国防、 外交、交通和货币权以外的一切权力, 但遭到印度中 央政府的拒绝。80 年代, 为反对印度教的排挤和打 击, 锡克人掀起民族自治运动, 一些极端者甚至提出 建立“卡利斯坦国”的主张。他们以锡克教的金庙为 据点, 建立武装, 从事暗杀、抢劫、爆炸等活动。当时 的印度总理英·甘地对锡克人要求自治, 特别是锡 克教极端分子的武装斗争采取了强硬态度。她不仅 决定解散锡克人的旁遮普政府, 而且在 1984 年 6 月 发起代号为“篮星行动”的军事行动, 派兵攻打锡克 教大金庙, 打死 600 多名锡克教徒, 5000 多人被捕。 这次行动严重伤害了锡克人的民族和宗教感情。同 年 10 月, 英·甘地被她身边的锡克人警卫枪杀。后 来, 印度中央政府对该邦曾进行了 5 年的总统治理, 期间锡克人的对立情绪更加强烈。直至 1992 年邦议 会选举后, 重新成立邦政府, 中央做出一定让步, 这 里的局势才有所缓和, 但锡克人要求民族自治的呼 声仍很强烈, 分离主义运动仍未结束。 由此可见, 印度的民族分离主义是与宗教紧密 结合在一起的。由于印度教和伊斯兰教、印度教和锡 克教的矛盾与对立, 导致教派冲突和暴力斗争不断 发生, 民族主义情绪也与极端主义宗教观念交互作 用, 形成此生彼长之势。这不仅严重威胁着印度的统 一和国家安定, 严重阻碍经济的发展, 而且影响到与 邻国巴基斯坦等伊斯兰教国家的关系, 损害印度的 国际形象。 四、结束语 在印度的政治舞台上, 宗教一直是个不可缺少 的角色, 自始至终起着重要作用。特别是印度人民党 执政期间, 宗教对政治的影响愈益明显, 甚至呈现出 政治的宗教化和宗教的政治化倾向。这不仅表现为 政治与宗教密切交织, 互为因果, 互相影响, 还表现 为教派利益与政党利益密切结合, 政党代表教派的 利益, 更表现为教派冲突有时发展为暴力恐怖活动, 教派主义与民族分离主义结合, 影响着印度政局的 稳定和民族团结。正如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领袖、开 国元勋尼赫鲁指出的“以印度教教派主义面貌出现 的宗教和政治的联盟是最危险的的联盟, 它将造成 最严重的后果”。[1 ] (P179) 当代印度的这种政治与宗教密切交织的局面是 由多种因素造成的, 既有主观的 (包括思想意识) , 也 有客观的 (包括历史、文化等因素)。从客观因素看, 61 © 1994-200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即社会存在的总和对政治家的制约和影响。马克思 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任何人都很难超 越自己的时代环境。我们知道, 印度是个宗教色彩特 别浓厚的国家。宗教, 尤其是印度教, 始终在人们的 社会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 它不仅是一种宗教信仰, 也是一种意识形态; 不仅是一种文化模式, 也是一种 生活方式。宗教信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意识; 宗教法 则则支配着人们的伦理行为, 宗教风俗和仪式又指 导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即使是在世界日趋世俗化的 20 世纪, 宗教在印度仍有巨大影响。尤其是 80 年代 以来, 国际上伊斯兰原教旨主义思潮严重泛滥, 教派 对立更加突出。那么, 生活在这样一种宗教色彩浓厚 的文化氛围中, 耳濡目染, 潜移默化, 人们的思想意 识不可避免地会或多或少地打上宗教的烙印, 政治 家们也不例外, 也会受到宗教观念的制约和影响, 这 种影响也不可避免地会在他们的思维和行为中表现 出来。从主观因素看, 即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 用, 或者说政治家的思想意识对政治形势的影响。可 以肯定, 政治家的思想和决策是可以影响政治, 决定 政治的趋向性。在印度, 一些政治家和带有宗教色彩 的政党有意识地利用宗教和民族矛盾, 以达到自己 的目的。印度人民党的崛起一方面充分表明了宗教 对印度政治的影响, 另一方面, 也表明了政治家是如 何利用宗教, 从而成为印度政坛上举足轻重的政治 力量。现在, 印度人民党在 2004 年大选中虽然下了 台, 国大党上台执政, 并且在印度历史上首次出现一 位锡克教总理, 但是由于印度特定的历史、宗教文化 氛围, 要真正消除教派冲突、淡化宗教对政治的影 响, 还需要政治家们的胆识, 需要真正坚持政教分离 的原则, 信守现代世俗国家的理念。 [参 考 文 献 ] [1 ]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民族与宗教研究中心. 周边地 区民族宗教问题透视[M ]. 北京: 时事出版社, 2002. [ 2 ] 孙培钧, 华碧云. 印度国情与综合国力 [M ]. 北京: 中国 城市出版社, 2001. [3 ] 李建欣. 火光滔天, 血流成河 [J ]. 世界宗教文化, 2002, (2). [4 ]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民族与宗教研究中心. 世界宗 教问题大聚焦[M ]. 北京: 时事出版社, 2003. [5 ] 胡仕胜. 克什米尔争端之原委[J ]. 国际资料信息, 2001, (12). (责任编辑 操申斌) Conf l icts and Pol it ica l Struggle am ong Ind ian Rel ig ious Sects ZHON G You2w ei (D ep a rtm en t of P olitics and L aw S cience, A nhu i Institu te of E d uca tion , H ef ei 230061, Ch ina) Abstract: In recen t years, con stan t conflicts among Indian relig iou s sects have already gone beyond the reli2 giou s circle, and are associa ted w ith po lit ica l st ruggle. In India, the relig iou s sects are clo sely rela ted w ith the po lit ica l part ies, and po lit ica l part ies rep resen t the in terests of relig iou s sects. Fu rthermo re, the reli2 giou s sects are m ixed w ith separa t ism. A ll these direct ly affect the stab ility of Indian po lit ica l life and the un ity of ethn ica l group s, even w o rse, they influence the rela t ion s w ith the neighbo ring coun tries. Key words: Ind ia; relig ion; po lit ics; clo sely2rela ted 71 © 1994-200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
本文档为【印度教派冲突与政治斗争】,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