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自身心理学资料

2011-07-21 9页 pdf 473KB 19阅读

用户头像

is_087608

暂无简介

举报
自身心理学资料 三、本研究的预期目标 国际精神分析运动历经传统的驱力模式、自我模式、对象关系模式,己进 入到自身心理学 (Self Psychology)模式,国际上对于这四种模式的整合研究 早在80年代就己出现 (Greenberg&Mitchel1,1983),而我国对于精神分析的 研究却仍然停留在驱力模式和自我模式阶段。有鉴于此,本文尝试对于克莱因的 对象关系理论进行全面、客观、准确地研究、介绍和评价,以期在理论上弥补我国 西方心理学史和理论心理学研究中对于英国精神分析学尤其是对象关系理论研究之 不足。在临床应用方面,尽管在...
自身心理学资料
三、本研究的预期目标 国际精神分析运动历经传统的驱力模式、自我模式、对象关系模式,己进 入到自身心理学 (Self Psychology)模式,国际上对于这四种模式的整合研究 早在80年代就己出现 (Greenberg&Mitchel1,1983),而我国对于精神分析的 研究却仍然停留在驱力模式和自我模式阶段。有鉴于此,本文尝试对于克莱因的 对象关系理论进行全面、客观、准确地研究、介绍和评价,以期在理论上弥补我国 西方心理学史和理论心理学研究中对于英国精神分析学尤其是对象关系理论研究之 不足。在临床应用方面,尽管在我国的心理治疗领域,纯粹运用精神分析技术作为 治疗手段的并不多见(钟友彬,1988),儿童精神分析的运用更是微乎其微。不过, 儿童分析中的游戏治疗方法却被许多心理治疗者借鉴了过来,并且己被推广到幼儿 教育领域(阿克斯莱因著,方观容等译,1990;刘晶波,1994)。本文希望通过对 于克莱因的儿童分析技术的具体研究和介绍,能够促进儿童分析和游戏治疗等技术 在我国心理治疗实践中的运用。 四、本研究的起点 1.对象关系模式的内涵辨析 近20年来,精神分析经过诸多分裂之后,逐渐出现了融合的趋势,这种联合 的纽带即精神分析学者对于对象关系问题的普遍关注。在精神分析学日益整合的 趋势下,西方学者倾向于将美国的自我心理学和沙利文的人际关系理论,英国的对 象关系学派,美国科赫特的自身对象理论统称为对象关系理论,以对应于传统的本 能驱力理论(Greenberg&Mitchell, 1983),或者采取三分的方式:驱力结构模式、 对象关系模式和自身关系模式 (Bacal & Newman, 1990)。两种划分方式都倾向于 将克莱因的对象关系理论视为由传统的驱力模式向现代的关系模式转化的桥梁和纽 带,视其为一种过渡形式。把精神分析运动作为一个整体系统加以研究无疑是很有 意义的,因为它可以发现各种对立中的统一,探索不同的精神分析传统相互融合的 特点 从而为精神分析思想提供一个概念化、综合化的图景。然而美中不足的是, 这种概括化的研究往往忽略或抹杀不同思想中的分歧和差异,以及每一种思想的独 特性。笔者认为,尽管上述四种精神分析学的分支都重视关系的研究,但它们所研 究的关系的内涵以及强调的重点是有差别的,正如每一种学派的名称所昭示给翻门 的,它们是有着本质区别的。 以哈特曼(H. Hartmann)、安娜、雅克布森(E. Jacobson)、玛勒伽.Mahler)、 斯皮茨 (R. A. Spitz)等人为代表的自我心理学,被视为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的正统 代表,他们发展了弗洛伊德关于自我的概念,把自我看作是一种外在的适应机能。 他们从自我与外部对象的关系出发,尤其是从现实中亲子关系的角度去探索儿童自 我发展的过程,形成自我心理学这一理论派别。 以费尔贝恩、克莱因、温尼克特等为代表的一批英国精神分析学家,从弗洛伊 德关于自我具有内部对象关系的论述出发,去揭示儿童精神结构化的图景,形成对 象关系学说这一理论派别.克莱因更加强调在潜意识幻想基础上产生的原始对象关 系,强调自我是人格内部的一个统整力量. 自我心理学和对象关系学派都重视自我问题,也都重视亲子关系的适当与否对 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这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的传统),但是二者的重心是不同 的。首先,对自我的看法不同。自我心理学仍然采取伊底、自我和超我的结构模式, 只是从心理内部的冲突和自我的防御机能转而考察自我的适应机能,并把亲子关 系的适当配合看作儿童构造自我的主要机能,对象关系论者则否认伊底的首要性, 认为没有自我的结构,伊底冲动就不存在,因而没有必要把自我与伊底区分开来。 自我是出生即存在的。其次,自我的能盆来源不同。自物b理学通过提出“能量的 中性化”和“自我的自主性”等概念,使得自我拥有非本能形态的能童,从而能更 好地适应环境.与自我心理学不同,刘象关系论者 (费尔贝恩除外)并不否认本能 能量的重要性,但对它的功能却有新的认识,即认为力比多的功能基本上是对象一 探索的,在婴儿自我的早期阶段,就己经按照快乐原则把同对象的一些特殊关系加 以内化,成为自我构造的一种统整力量 (朱智贤,1989年)。其三,对对象关系的 本质认识不同。自我心理学托拐寸象关系视为自我的一种功能,而对象关系理论者却 把对象关系看作是人格发展的基本动力。由此可见,自我心理学重视的是自我,而 对象关系论者重视的是对象及其关系。 美国沙利文的精神病学的人际关系理论,重视人际关系对个体心理成熟的影 响。西方学者之所以将沙利文纳入广义的对象关系理论家的范畴,其原因在于他 理论观点上的一个重要转变,即从传统的力比多和攻击性的驱力模式转而强调 儿童与其抚养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强调父母的人格在塑造婴儿的自我 (self) 和对象表征方面的重要意义。沙利文的人际理论把人类冲突的来源看作是源自 最早的母一婴交流,并且受情感安全和情感满足这些基本需要的驱使。沙利文 的这一理论转变实际上己脱离了传统的驱力模式的心理学。但是他的人际理论 与以克莱因为代表的英国对象关系学派是有区别的,他所强调的是“人际关系”, 是广大社会背景下的人与人之间的现实关系,即使是母婴之间的情感交流也是 带有真实性和外在性的。而克莱因所强调的对象关系却主要是在潜意识幻想背 景上的操作,主要是与内部对象的关系。 本世纪70年代在美国由科赫特发展起来的自身心理学或自身对象理论,是在 传统理论及其新发展之上的再整合,他尤其捡拾起了被新老精神分析学者所忽略的 自恋理论,运用神入((empathy)①的方法进行了创新和探索,其理论是当代精神分析 学的一个新范式。这一理论有两个重要的思想来源,一是对于弗洛伊德的自恋理论 的修正,二是融合了美国的自我心理学、社会文化学派和克恩堡的对象关系观点。 这一理论所研究的不是介于伊底和超我之间的自我 (ego),而是相对于对象的自身 (self)。其研究重点是自身与自身对象的关系对于人的心理发展的作用。科赫特认 为,自身对象(selfobject)是被体验为自身的一部分的另一个人。自身对象只有 和经验中的人发生关系时才有意义,它不是一个客观上的人或一个“真实对象”或 一个“完整对象”。科赫特所言的自身对象与克莱因所说的对象是有差别的,因为 克莱因所谓的对象,不管是“部分对象”还是“整体对象”,它都具有真实和幻想 两方面的性质。而且,这一对象既可能是自身被分离出去的部分,也可能是外在的 他人。因此,科赫特所提出的自身对象只是克莱因所言对象的一个方面或一个部分。 科赫特所提出的自身对象关系主要从意向性和理想性两条发展线出发,强调外在世 界中类似于自身的对象被内化从而影响自我发展的过程。正因为强调意向性、相似 性和理想性,科赫特的自身心理学被看作是弗洛伊德自恋理论的修正。显然,自身 心理学所强调的自身对象关系与克莱因所强调的对象关系在性质上有所不同,特别 是克莱因所言的对象关系更多的带有攻击性、破坏性和抑郁性等消极性质。不过, 两种理论也存在共同之处,这就是都强调关系经验对于个体心理发展的作用,认为 对象关系贯穿于自我或自身发展的全过程。 综上所述,自我心理学、沙利文德人际关系理论、对象关系学派和自身对象关 二“神入”是科翻特特别推崇的纂本治疗方法,有时他又称之为神入一内省式观察(empathic-introspective observation).科赫特的这种方法包含认知和情感体验两种含义.此外,他还认为,“神入”不仅是精神分析 学家收集心理资料的方法,而R是自身成长的必要条件,神入是心理观察的纂本成份. It 系理论尽管常常被统一在对象关系模式的大框架之下,但他们之间的差异却是明显 的。不过,上述各种理论都没有从根本上背离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而只是从 不同的取向和侧重点出发,对弗洛伊德的传统精神分析理论作了一定的修正和发 展。从这一意义上说,它们都属于精神分析学派,但是,将之笼统地归属于对象关 系模式则会抹杀它们的独特性。 2.克莱因与对象关系学派 那么,在精神分析的发展史上,对象关系理论和对象关系学派究竟是以什么样 的面目出现的呢?克莱因和对象关系学派又是一种什么关系? 从历史事实来看,真正意义上的对象关系理论源自英国,是传统弗洛伊德理论 在英国的修正和发展.这一理论的早期倡导者包括:克莱因、费尔贝恩、阁特里普 川.Guntrip).温尼克特、巴林特(M. Balaint)和鲍尔比等人。对象关系理论的 哲学出发点是:人性基本上是社会性的,我们对他人的需求是最基本的。因而,“关 系”应置于人性发展的最核心位置。他们认为在个体的心理发展中,对关系的需求 是最原始的,自我是由意识或潜意识层面上的内在关系构成的。由此,被弗洛伊德 所重视的生物驱力在对象关系理论家那里或被驱逐或仅处于次要地位,寻求对象成 为它的主要功能。上述对象关系理论家因持有共同的基本理论假设,而被英国之外 的精神分析团体称为英国对象关系学派,这一学派的学术观点即被称为对象关系理 论。但是,这些对象关系理论家之间的具体观点互有差异,且常有冲突,如费尔贝 恩从根本上抛弃了弗洛伊德的本能驱力概念,而克莱因却只是对它的内涵作了悄然 的改变;温尼克特把精神分析概念和态度带到儿科学之中,他的专业领域和工作方 式远远超出精神分析会谈室的范围;巴林特则强调医患关系的重要性;阁特里普试 图将费尔贝恩丰富的理论和温尼克特引人共鸣的实践揉合到一起,从而创造出整合 性的对象关系心理治疗;鲍尔比则借助于新的动物行为学和系统论科学,在传统的 弗洛伊德观点和对象关系理论的前提之间提出了一种依恋行为的综合理论,但在当 时却不受同事们的欢迎.正因为如此,对象关系理论并不是一种系统的、依序发展 的整合理论,对象关系学派也只是一个结构松散的团体。 相对而言,以克莱因的理论观点为基础发展而来的“克莱因学派”则是一个富 有内聚力的群体.克莱因作为对象关系理论的倡导者,其以儿童精神分析为主要内 容、以对象关系为特色的理论观点,不断引起英国内外的维护弗洛伊德驱力模式的 精神分析学者的反对和批评①,以至于30年代末,当弗洛伊德全家和大批维也纳及 柏林的分析学家因战争流亡伦敦之后,在英国精神分析学会内部引发了强烈的对抗 和分裂。以克莱因为核心,由她的学生和追随者所组成的“克莱因学派”,与当时 同在伦敦以安娜为代表的维也纳学派相对立。可以说,克莱因的对象关系理论是在 对立中发展起来的,而克莱因学派更是在对抗和分裂中彰显了出来。作为一个团体, 它也是英国对象关系学派的重要代表。对象关系学派中的其他代表人物如费尔贝 恩、温尼克特等人均部分地支持克莱因的观点。从影响来看,克莱因学派始终是英 国对象关系学派的中坚力量,克莱因以对象关系为特色的精神分析理论是英国对象 关系理论的核心,也为广义上与驱力理论相对立的对象关系模式奠定了基础。 3、克莱因对象关系理论的基本命题与枷b,概念 克莱因是一个创新性和过渡性的理论家,她的对象关系理论通常被视为传统驱 力模式和对象关系模式的中介。这一地位是由她的理论的特色所决定的。克莱因对 象关系理论的基本命题是,人类自诞生起就存在一个虚弱的和未整合的自我,对象 关系亦从出生时即存在。婴儿与最初的对象一一母亲乳房的关系是一切对象关系的 开端,并决定着自我与超我的发展,影响着婴儿爱与恨的情感和不同焦虑及防御形 式的出现。围绕这一基本命题,克莱因阐释了俄底浦斯情结和超我在前生殖欲期的 形成与发展,并创新性地提出了关于自我发展的心态观,论证了儿童在早期的对象 关系、情感冲突及其防御等结构特征,发展出以游戏治疗为核心的认识儿童的内部 世界的新的分析技术。但在后期,她的兴趣转向用弗洛伊德的双重本能理论来解释 她原来用心态观说明的发展现象,使其理论变得复杂而矛盾。这表现出她未能完全 放弃弗洛伊德的驱力理论的过渡型理论家的特点。 概念是串起理论的珠矶。因此只有明了概念的基本内涵才能真正理解一种理论 的本义。在克莱因所使用的诸多概念中,有些是她个人的独创,有些是保留了原来 的用语,其含义或使用范围却发生了变化。前者如内部对象、投射性认同、心态和 修复诸概念;后者如内投、投射、潜意识幻想、分裂、驱力等。下面仅就克莱因所 用的核心概念作一介绍。 (1)对象(object)与内部对象(inner object) 关于对象和对象关系〔object relations)的概念是一切对象关系理论的基础和 、·除此之外,农本世纪初非医学出身的精神分析学家争取自身合法地位的斗争中,克莱因因为没有医学学 位而相对处于劣势。她的某些理论观点更多地受医学出身的精神分析学家的攻击. 13 出发点。而“内部对象”又是克莱因理论的核心概念。在克莱因之前,弗洛伊德也 谈对象,但在总体上,本能驱力是他的理论中第一位的概念。而且,弗洛伊德所 说的对象是指本能的对象,是力比多能量贯注的对象,它是对于外部对象的内 部心理表征。克莱因所谓的内部对象比对象的内部心理表征更加具体,相对于 外部对象 (真实的外在客体)而言,内部对象是潜意识幻想的产物,是相对于 婴儿自身的对象,它不仅是本能能量所指向的对象,而且是婴儿的心灵中具有 可依赖性、爱、贪婪、仇恨和嫉妒等心理特征的人格。内部对象的这种性质是由 婴儿投射给对象的冲动和婴儿对于外部对象母亲的人格的知觉共同决定的。克莱 因还区分T“好对象”(good object)与“坏对象” (bad object),部分对象 (part object)和整体对象(whole object)。以部分对象,’母亲的乳房”为例, 如果它能满足婴儿的需要,自我投射给它的是力比多冲动,它就是好对象,如果不 能满足婴儿的需要,自我向它投射破坏性冲动,它就是坏对象。内部对象既可能是 好对象或坏对象,也可能是部分对象或整体对象。在克莱因的用法中,部分对象 既可以指一种解剖学特征或躯体的产物,如母亲的乳房或婴儿的粪便,也可以 指一个对象的不同方面,如由分裂机制造成的婴儿幻想中的好乳房和坏乳房。 整体对象则是与婴儿自身相分离的、矛盾的和整合的对象,如整体对象母亲。 克莱因认为,在婴儿早期的潜意识幻想中,母亲的意象被分割成“好的”与“坏 的”两类,随着整合能力的发展,他才把“好”妈妈与“坏”妈妈综合成完整 的、现实的整体母亲形象。由部分对象关系向整体对象关系的进展,由把对象 分裂为全好或全坏到把好与坏整合到一个对象上面,是以婴儿的认知和整合能 力的发展为前提的,它标志着自我的成熟和心理结构的逐渐形成。 (Z)潜意Am 想(unconscious phantasy) 它是克莱因所扩展和改变的弗洛伊德的概念之一。理解克莱因对于潜意识幻想 概念的使用,是理解她的内部对象观和自我与超我的早期发展观的重要前提。弗洛 伊德认为儿童的潜意识幻想是较晚出现的心理产物,当现实原则建立起来而快 乐原则继续以分裂的方式操作时,潜意识幻想才出现。而克莱因在对幼儿的研 究中却发现,潜意识幻想很早就出现了,它是动力性的,是普遍存在的,它影 响着儿童所有的知觉和对象关系.儿童通过潜意识幻想与整个世界保持联系。 克莱因对于潜意识幻想的扩展,是与她的下述观点相联系的:即婴儿一出生就 存在足够的自我去形成原始的对象关系,并能使用投射、内投和分裂等基本的 心理机制。因此,在她看来,潜意识幻想并不是一种纯粹的伊底现象,而是由 自我的冲动、防御和对象关系共同作用的产物。 (3)-c力(drive) 克莱因在其对象关系理论中也使用驱力概念,但在性质上已发生了根本性的改 变。首先,弗洛伊德认为驱力最初是没有对象的,即婴儿在自体一快感期和原始自 恋期基本上是孤独的,除了自身之外,力比多缺少任何对象的依恋。而克莱因则认 为驱力是先天地而且是不可分离地指向对象,驱力与对象密切地联系在一起。即使 在婴儿的原始自恋期,实际上也反映着与对象的密切关系,即与内部对象的关系。 其次,弗洛伊德所说的驱力,是一种生理水平上的自然动力,它源自躯体内部的紧 张状态,而对克莱因来说,驱力在本质上是一种带有方向性的心理现象,躯体不是 驱力的源泉而是驱力表达的工具。克莱因对于驱力本质的这一潜在改变,对于随后 的精神分析思想的发展史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她之后的理论家如费尔贝恩和周特 里普都完全放弃了驱力模式,她的学生西格尔等人也主要从心理现象的角度来理解 本能驱力。 (4)投射性认同((projective identification) 投射((projection)、内投(introjection)①和认同(identification)是弗洛伊德曾经描 述过的重要的心理防御机制。投射是将自我不能接受的欲望、冲动、意念投射给外 界的某个对象;内投则是将原来指向外界的仇恨和攻击性冲动与感情转而投向自 身;认同又称同一化或自居作用,是指在潜意识中将自我与对象等同起来,以 减缓自我所受到的压力和焦虑。尽管这些机制早己被弗洛伊德用来解释病理心 理现象,但是他始终认为这些机制在几童心理中出现得较晚,尤其是认同机制 是在俄底浦斯情结期才活跃起来。克莱因则扩大了它们的功能,并将其使用范 围扩展到婴儿期。她认为内投和投射是基本的心理防御机制,它们自婴儿诞生 起就存在而且贯穿一生。对部分对象的内投不仅是自我的机能,而且是自我发 展的重要基础。投射也并不限于破坏性的情绪和冲动,力比多冲动也可以被投 射给对象。而且正是婴儿自己的好情绪的投射才创造了理想的好对象。在变革 上述防御机制的功能和范围的基础上,克莱因提出了新的防御机制一一投射性 认同。这一概念于 1946年首次提出,随后成为其追随者研究的重点。投射性认 同是指婴儿将自我和内部对象的分裂部分投射给外部对象,并在潜意识幻想中 ,据鲁本·范因的观点,此概念最早由费伦茨于1909年首先使用。 15 使外部对象认同为这些投射的部分,从而达到控制对象的目的。投射性认同具 有多重目标:一是将自我不喜欢的或危险的部分投射出去,以便摆脱它们,或 者攻击和摧毁外部的坏对象:二是将自我好的部分投射给外部的好对象,使之 发生认同,以保护外部的好对象免受自我内部坏对象的破坏,或者以此修复外 部对象。总之,投射性认同是在潜意识幻想中操作的,其目的是排除内在的焦 虑和危险。这一机制比弗洛伊德所定义的投射和认同机制更加复杂,而且它对 于对象关系和自我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投射性认同是克莱因所谓的“偏执 一分裂样心态”中的重要防御机制。此概念也是克莱因学派分析者的研究工作 中非常关键的概念,而且其功能己超出防御的范围,而带有一些非防御的方式。 比如,罗森费尔德 (1983: 264)认为投射性认同是一种重要的交流和与他人建 立联系的方式:西格尔 (1973: 36)则主张,通过把对象被投射的部分认同于 自我被投射的部分,它使得“象征形成”(symbol-formation)出现了.她还表达 了这样一种观点,即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的能力建立在投射性认同之上,因而 它是神入 (empathy)的最早形式;贝恩在他关于母亲和分析者的摄受功能 (containing function)的研究中也以此概念为基础。 (5)分裂(splitting) 分裂是克莱因从弗洛伊德那里继承而来的概念,但是它的功能与弗洛伊德的使 用有所不同。弗洛伊德对分裂的使用有多种不同的含义,但主要是指心理整合的病 态表现和一种防御性心理机能的手段 (范因,1988:179),克莱因主要将它与自我 和对象的分裂联系起来,视它为在偏执一分裂样心态中使用的重要防御机制,分 裂的目的是使被各种危险冲动所包围的混乱的内部世界具有秩序.克莱因这样 说明自我和对象的原始分裂:受内部死亡本能引起的消亡感的威胁,婴儿为了 保护自己,把包容着死亡本能的那一部分自我分裂掉,并攻击性地将它投射给 原始的部分对象一一母亲的乳房。这样,就把乳房分裂为好的、让人爱的部分 和坏的迫害性的部分,二者彼此分离。然而,在试图内投好乳房时,婴儿不可 避免地也吸收了坏乳房。再次受到来自内部的破坏性危险的威胁,婴儿不仅再 次投射这个坏对象,而且试图通过理想化并借助对于坏乳房的全能性否认来保 护好乳房,同时就在幻想中消灭了他的内在的迫害者和痛苦的关系 (Klein, 1946:299 )。可见,与分裂相伴随的原始防御机制还包括否认、投射、内 投性认同和理想化等。实际上,分裂机制的使用是自我虚弱的结果,克莱因认 为在婴儿诞生时就存在一个自我,但它是虚弱和未统一的,为了应付力比多和 攻击性冲动的矛盾,自我只能以分裂的方式加以防御,把自我和对象分裂为全 好或全坏。因为自我的成长又依赖对象关系的发展,因而对象的分裂(splitting of object)又加剧了自我的分裂,自我也被分裂成“好的”自我与“坏的”自我两部 分。在这一意义上,自我实质上是由对象的内向投射而构成的。克莱因指出, 自我部分的分裂在发展过程中变成了意识和潜意识之间的分裂,如压抑。在正 常的发展中,分裂只是暂时的,通过母亲对婴儿的爱和理解,以及婴儿自身发 展起来的认识和整合能力,他会逐渐克服分裂状态和精神病性质的焦虑。但是, 严重的分裂最终会导致顽固的压抑形式。 (6准复(reparation) 修复概念是克莱因首次提出的一种防御机制,主要在抑郁性心态中起着核 心作用。克莱因认为修复是最强大的建设性和创造性需求因素,是同情的能力 和保存所有事物的愿望。修复幻想是由婴儿全能性地摧毁好对象而引起的罪疚 感和失望感唤起的,试图通过修补和再造重新获得内部和外部的好对象。修复 内外好对象的愿望和能力,是自我通彻冲突和阻碍保持爱与关系的能力的基础, 同时也是创造性活动的基础,因而创造性根源于婴儿修补和创造他失去的快乐、 他失去的内部对象和内部世界的和平的愿望之中。修复性的幻想和活动还能解 决抑郁性心态的焦虑。通过不断地体验丧失和对象的再现,抑郁性焦虑的强度 减轻,婴儿对自己的爱和修复能力有了信心,从而使他不再恐惧他幻想的全能 破坏性,也更能忍受外部对象的剥夺。在同化好对象和忍受悲哀的过程中,自 我成长起来。因而修复驱力带来了自我和对象的进一步的整合。克莱因认为, 修复失败会加重抑郁性焦虑,并阻碍儿童的正常发展。修复如果成功,不仅会 促使人格的成熟和完善,而且它也是外部世界中建设性行为的内在驱力。
/
本文档为【自身心理学资料】,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