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除了公务员

2011-07-19 3页 doc 27KB 10阅读

用户头像

is_620460

暂无简介

举报
除了公务员除了公务员,国家给青年其他选择了吗? 除了公务员,国家给青年其他选择了吗? 作者:上官本寂 提交日期:2008-10-27      200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于25日零时截止。据初步统计,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报考审查通过人数达97万余人,各职位平均竞争比例为73:1,最热门职位的竞争率首次超过4000:1。预计到昨日审核最后一天,报考总人数将突破百万,大幅超过2008年的80万大关。而历史数据显示,在最近三年,投考公务员的年轻人每年递增20万,跻身行政系统似乎成了他们的集体理想。   明知会有残酷的竞争,甚至受到不公正的...
除了公务员
除了公务员,国家给青年其他选择了吗? 除了公务员,国家给青年其他选择了吗? 作者:上官本寂 提交日期:2008-10-27      200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于25日零时截止。据初步统计,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报考审查通过人数达97万余人,各职位平均竞争比例为73:1,最热门职位的竞争率首次超过4000:1。预计到昨日审核最后一天,报考总人数将突破百万,大幅超过2008年的80万大关。而历史数据显示,在最近三年,投考公务员的年轻人每年递增20万,跻身行政系统似乎成了他们的集体理想。   明知会有残酷的竞争,甚至受到不公正的待遇,但我们的青年执意为之。对此,真不知要敬佩其勇气,还是继续替他们慨叹。不过,既然有如此数量庞大的年轻人聚集角逐,至少证明了一个事实,亦即:他们的选择确实稀少,或者说,根本没有选择的余地。而对于他们热衷公职的动机,议论纷纭,可概括为高福利的诱惑说、大学扩招恶果的逼迫说、以及经济萧条等临时诱因。   其中,官员所享有的高福利、高社会地位,以及潜在蕴含的发展远景始终受到分析者的重视,成为解释公务员招考持续火爆的惯常模式。而在寻租理论的支持下,这一模式也为我们提供了更清晰的洞见。可问题是,对学而优则仕的崇尚自古皆然,重官的社会文化心理也向来强劲。这种阐释模式可以解析公务员热的大背景,对志在成为候选官僚的青年连年激增这一现象,却难以尽释。   况且,即便能进入行政系统,也将面临权势的严苛淘汰,并非人人可以获取高位,或安享想象中的丰厚待遇。这就自然地联系到高校扩张的后果问题。这些后果在青年学生的择业中集中呈现,且经年未消。公务员招考被绥靖为一种救济方式,以缓解扩招所制造的、扭曲了的人力供需结构。可碍于官僚体制的固有特性,公务员招考不可能吸纳无节制增长的毕业生,两下僵持不决。   然而,扩招后果剧烈地影响青年们的出路,也有近十年的历史,不是新问题。那究竟要怎样精确地解释每年陡增的20万人?而三年间产生的逾60万人的新增报考规模究竟源于什么?一种可能更恰当的解释模式是:大政府小社会的失衡状态在近年愈发失衡,行政等权力加剧了扩张的广度和深度,从而加速对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控制力度。由此,青年的选择面因权力的围困而变得极其狭窄。   而这样的场景很容易列举出充足的例子。比如,研究生扩招也被当作降低就业压力的手段,青年人似乎借此扩大了选择机会,可行政权力直接干预或放任专业设置,扩招的目的和手段严重矛盾。再如经济领域,能产生真实就业需求的民企始终被遏制,在投融资及政府服务等方面备受折磨,营商环境于近年急剧恶化。公务员报考人数的膨胀,不代表繁荣,衬托出诸领域的严峻实情。   更关键的是,这么多现象的内在隐患逐渐累积,并透过公务员招考的这几年展现出新面目。经济衰退也罢,高校扩招也好,仅仅证实了权力已延伸到更广泛的层面。而青年被引到为官位竞赛的道路上,是因为其他的选择要么被堵塞、要么凋敝了,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实际上是被强迫的。显然,权力不该用自身的价值置换青年们的选择,而只能以更好的政治活动为其松绑。   当然,公务员也是一种选择,但当年轻人只剩下这一选择时,一定是哪个重要方面出了重大状况。梁启超著《少年中国说》有言: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千军万马挤在公务员的选择题上,青年们的不自由可见一斑。国家若念及自身及系于青年的进步,情何以堪?而据本月初世界经济论坛公布的全球竞争力排名,中国大陆居第30位。或许,我们该想想选择无自由的代价了。   
/
本文档为【除了公务员】,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