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步态分析文献

步态分析文献

2011-06-13 40页 doc 1MB 290阅读

用户头像

is_239837

暂无简介

举报
步态分析文献1 1 足外翻脑瘫患儿步行时的足底压力特征   查看文章详细信息   HYPERLINK "javascript:DownPaper(112617,'6',2,1,'2','足外翻脑瘫患儿步行时的足底压力特征');" [作者] 刘奕 吴建贤 [刊名] 安徽医学-2011.32(1).-1-4 [文摘] 目的了解有足外翻表现的脑瘫患儿步行时的足底压力特征。方法试验组有足外翻的脑瘫儿童20例,对照组为20例具有正常步行能力的健康儿童,应用JPD1600型足底压力测试仪对足底的5个区域进行数据采集,取得足底压力曲线及特征量参数,将正...
步态分析文献
1 1 足外翻脑瘫患儿步行时的足底压力特征   查看文章详细信息   HYPERLINK "javascript:DownPaper(112617,'6',2,1,'2','足外翻脑瘫患儿步行时的足底压力特征');" [作者] 刘奕 吴建贤 [刊名] 安徽医学-2011.32(1).-1-4 [文摘] 目的了解有足外翻表现的脑瘫患儿步行时的足底压力特征。方法试验组有足外翻的脑瘫儿童20例,对照组为20例具有正常步行能力的健康儿童,应用JPD1600型足底压力测试仪对足底的5个区域进行数据采集,取得足底压力曲线及特征量参数,将正常组与对照组数据进行对比,得出足外翻患儿的足底压力特征。结果在自然行走时,正常足与外翻足足底各区域接触面积占全掌的百分比、着地时相、足底各区域所受冲量占全掌比例都存在显著差异。结论足外翻对患儿行走时的步态有不良影响,需尽早规范治疗以改善其行走功能的恢复。 2 六边形对称分布六腿机器人的典型步态及其运动性能分析   查看文章详细信息   [作者] 丁希仑[1] 王志英[1,2] Alberto ROVETTA[2] [刊名] 机器人-2010.32(6).-759-765 [文摘] 为了便于在不同地理条件下合理地选择较优的步态,实现稳定高效的智能行走,本文针对一种六边形对称分布的六腿机器人研究其不同步态的优劣.主要从行走能力、稳定性和能耗3个角度对六边形对称结构的六腿机器人在同样占空比下的3种静态稳定周期步态进行了比较研究,此外还简要分析了其越障能力和穿越窄道的能力.研究分析结果表明3种步态(横向昆虫式摆动步态、哺乳动物式踢腿步态和混合步态)在不同条件下各有优劣:横向昆虫式摆动步态在能耗和越障能力方面较其他两种步态有优势;而混合步态在稳定性上最具优势,其它能力处于中间;哺乳动物式踢腿步态则可穿越窄道,步长上较昆虫摆动步态略好.本文的研究工作为六边形对称结构的六腿机器人在未知复杂地貌环境下的智能行走提供了重要参考. 3 三维步态分析对评价运动再学习法治疗脑卒中后偏瘫步行能力的意义   查看文章详细信息   [作者] 陈龙伟[1] 王珏[1] 李红霞[2] 李树伟[2] 石磊[1] 高琳[1] [刊名] 陕西医学杂志-2010(10).-1279-1280 [文摘] 目的:运用三维步态分析比较运动再学习疗法和神经发育学疗法在治疗脑卒中后偏瘫步行能力的效果。方法:选取脑卒中偏瘫患者89例,随机分为实验组45例和对照组44例。实验组采用运动再学习疗法,对照组采用神经发育学疗法,两组患者均治疗8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步态分析中的步态周期时间、双支撑时间、单支撑时间比率、步速、跨步长比YY率参数。结果:实验组各项步态参数均值优于对照组,且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运动再学习疗法相对于神经发育学疗法在治疗偏瘫步行能力方面具有更好的效果。 4 基于三维步态分析的大腿假肢穿戴者步态对称性研究   查看文章详细信息   [作者] 李立峰[1,2] 王强[1] 张腾宇[1] 季润[1] 沈晓军[1] 王喜太[1] [刊名] 中国民康医学-2010.22(19).-2437-2439 [文摘] 目的:提出了一种面向大腿假肢穿戴者进行三维对称性步态分析的新方法。方法:根据大腿假肢的运动学特点,使用“黑箱子”的方法确定贴标志位置,并且研究实验参数在假肢步态中的变化及其趋势,利用对称性算法研究假肢步态。结果:贴标志点的新方法、步态参数的研究和步态对称性算法对大腿假肢穿戴者步态研究有实际意义。结论:这些方法对今后的三维步态分析与评估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5 贝叶斯决策分析在医学步态分析中运动目标检测的应用研究   查看文章详细信息   [作者] 周显国[1] 苑森淼[2] [刊名] 中国医疗设备-2010(9).-16-19 [文摘] 针对医学步态分析中的运动目标检测问题,提出了基于最小错误率的贝叶斯决策规则的方法。该方法由变化检测、变化分类、前景目标提取和背景更新四部分组成。变化检测采用自适应阈值法检测二值化变化点和非变化点。变化分类基于颜色共生特征向量,采用贝叶斯规则进行决策,前景对象的提取融合了时间差分法和减背景法。针对复杂场景中背景的"渐变"和"突变"情况,提出了不同的背景更新策略。实验表明,该方法能将包含有摇动的树枝或者灯的开关等复杂背景中运动目确地提取,可用在医学步态分析的研究中。 7 不同硬度鞋底对人体步行过程中足底压力中心轨迹的影响   查看文章详细信息   [作者] 宋雅伟[1] 魏文仪[2] [刊名]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0(9).-875-878 [文摘] 目的:通过对人体穿不同硬度鞋底的鞋行走进行生物力学分析,用力学参数和定量评价方法来评定各种鞋的鞋底功能特性。方法:用Instron材料试验机对鞋底进行力学性能测量,并自行设计成实验用鞋,用Novel-Pedar与Zebris足底测量系统,对受试者的足底压力指标进行测量,找出穿不同硬度鞋底的鞋在人体长时间步行中,影响足底的力、压强、接触面积等主要动力学参数。结果:随着鞋底硬度的增加,足底的压力中心从内侧的第一跖骨向外依次移动。足底压力中心轨迹长度与裸足行走时相比,穿中等硬底鞋和硬底鞋行走的轨迹长度都变长,而穿软底鞋行走时的轨迹长度缩短。结论:硬底鞋对步行的影响最大,软底鞋次之,中等硬底鞋最小。 8 膝骨性关节炎经筋辨证的步态分析研究   查看文章详细信息   [作者] 王常海[1] 李峰[2] 张蓉[3] 施延昭[4] [刊名] 时珍国医国药-2010.21(8).-1869-1872 [文摘] 目的探讨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不同经筋证型的步态特征。方法选取不同经筋证型的19例膝骨性关节炎(KOA)患者共30个患膝,运用足底压力测量系统测试步角、足跟部冲量、旋内旋外值及地面最大垂直反力出现时间占支撑期总时间的百分比。结果在步角和足跟部冲量上,少阳经筋病变膝和三阴经筋病变膝均大于正常(P〈0.05),足阳明经筋病变膝正常;阳明经筋病变膝在支撑中期旋外均值大于正常(P〈0.05),少阳经筋病变膝在推离期旋内均值大于正常(P〈0.05),而三阴经筋病变膝在推离期旋外均值大于正常(P〈0.05);阳明经筋病变膝地面最大垂直反力出现时间显著推迟(P〈0.05);而少阳经筋病变膝和三阴经筋病变膝与正常值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20)。结论 KOA患者不同经筋证型在步角、足跟部冲量、旋内旋外值、地面最大垂直反力出现时间等步态指标上各有不同,可以作为KOA患者经筋辨证的客观依据。 9 仿生攀爬机器人的步态分析   查看文章详细信息   [作者] 江励 管贻生 蔡传武 朱海飞 周雪峰 张宪民 [刊名] 机械工程学报-2010(15).-17-22 [文摘] 面向农业、林业和建筑等领域的高空作业,提出一种具有攀爬和操作功能的双手爪式模块化仿生机器人,以期代替人们在高空复杂环境中从事危险工作。给出机器人的一种5自由度构型,分析其在空间两杆之间攀爬过渡的能力,然后根据其构型特征提出、分析和比较三种攀爬步态。在ADAMS仿真环境下,对机器人采用这三种步态攀爬各种方位的杆件时主要关节所需的力矩和机器人所消耗的能量进行计算和对比。仿真结果为机器人的攀爬步态规划提供了依据。 10 贝叶斯决策分析在医学步态分析中运动目标检测的应用研究   查看文章详细信息   [作者] 杜薇[1] 周显国[1] 苑森[2] [刊名] 中国数字医学-2010(7).-64-66 [文摘] 针对医学步态分析中的运动目标检测问题,提出基于最小错误率的贝叶斯决策规则的方法。该方法由变化检测、变化分类、前景目标提取和背景更新四部分组成。变化检测采用自适应阈值法来二值化变化点和非变化点。变化分类基于颜色共生特征向量,采用贝叶斯规则进行决策,前景对象的提取融合了时间差分法和减背景法。针对复杂场景中背景的“渐变”和“突变”情况,提出不同的背景更新策略。实验表明,该方法和包含有摇动的树枝或者灯的开关等复杂背景中能准确地提取运动目标,因此可用在医学步态分析的研究中。 11 计算机自动识别足底压力信号功率谱:帕金森病患者与对照组的步态分析   查看文章详细信息   [作者] 韩阳[1] 马展鸿[2] 周萍[1] [刊名]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0.14(26).-4812-4814 [文摘] 背景:基于帕金森的步态研究是当前的热点之一,但是很少有人从足底压力入手来研究帕金森病患者行走中的步态特点。目的:从帕金森患者和对照组步态数据中提取特征进行对比,以期为计算机自动识别打下基础。同时希望从患者的步态中提取规律,通过信号处理的方法,帮助解释这种受扰动的步态。方法:在分析足底压力时应用自回归(AR)模型,利用Yule-Walker方程进行功率谱的计算。在进行对比时,定义了相对分离指数用来测量功率谱在某一频率时的分离程度。分析来源于Ga,Ju和Si的3组观察指标,分别包含18,25,29名正常对照以及29,29,35例帕金森病患者。结果与结论:通过计算得到了帕金森病患者和正常对照的Yule-Walker功率谱密度分布图,可以发现,谱线的分布、密度、疏密程度有明显的差别。帕金森病患者的谱线排列紧密且彼此相似度高,正常对照的谱线排列疏松且彼此差异较大。 12 偏瘫患者双侧膝关节角度变化差异的定量研究   查看文章详细信息   [作者] 王卫强[1] 曾顺军[1] 关德斌[1] 尹婷[1] 江晓峰[2] [刊名] 山西医药杂志:上半月-2010.39(7).-648-650 [文摘] 步长、步频、步速是步态分析最基本的参数,是客观而且易测的指标。为了了解患者与健康人之间的差别,更常用的是关节角度的比较,在步行周期中膝关节角度变化最大,异常也是明显。Nakamura等在研究中表明:偏瘫患者的步行能力与伸膝肌肉力量紧密相关,直接反映在膝关节运动角度的变化。Garrett等在进行步行能力测试中, 13 负重对步法特征影响的实验研究   查看文章详细信息   [作者] 汤澄清 [刊名] 四川警察学院学报-2010(3).-47-50 [文摘] 利用Footscan足底压力步态分析系统采集青年人抬重物行走足底各个区域的压力数据,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定量分析、比较,研究压力分布变化规律,同时捺印穿鞋样本足迹进行对照研究,为利用足迹压痕等步法特征分析遗留足迹人的行走方式,进而分析其人身特点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和实用方法。 15 背屈踝足矫形器对偏瘫步态时空参数的影响   查看文章详细信息   [作者] 曲庆明 许光旭 孟殿怀 姚刚 顾绍钦 朱奕 励建安 [刊名]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0(6).-519-522 [文摘] 目的:通过对穿戴不同角度踝足矫形器(AFO)偏瘫患者的步态分析,探讨不同角度AFO对偏瘫步态时空参数的影响。方法:对9例偏瘫患者背屈5°、0°位AFO与裸足进行步态对比分析,获取步态参数。结果:背屈5°AFO(DAFO)与裸足相比,能显著增加患者步长(P〈0.01)、步速(P〈0.01)、步幅(P〈0.05)和步频(P〈0.05),减少步长时间(P〈0.01)和步幅时间(P〈0.05)。0°位AFO(功能位,FAFO)与裸足相比能显著增加步幅(P〈0.05)。背屈5°与0°AFO相比能显著提高患者步速(P〈0.05),减少步长时间(P〈0.05)和步幅时间(P〈0.05)。两种角度AFO对偏瘫患者步态双侧对称性的改善均不显著。结论:背屈5°AFO能有效地改善患者步速、步长、步幅和步频。 16 人工关节置换后镇痛:基于步态分析的神经阻滞   查看文章详细信息   [作者] 张昊华[1] 闫松华[2] 许莉[3] 杨进[2] 刘志成[2] [刊名]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0.14(22).-4018-4022 [文摘] 背景:关节置换后镇痛目前多采用患者自控镇痛,但不良反应较多。连续外周神经阻滞镇痛虽安全、有效,但有可能因局部神经阻断出现局部麻木感而影响患者置换后的活动。目前应用步态分析方法评价关节置换后不同镇痛模式对患者置换后早期活动时步态的影响文献中尚未见报道。目的:比较连续外周神经阻滞(包括连续股神经阻滞和髂筋膜间隙阻滞)与单纯患者自控静脉镇痛用于全髋及全膝关节置换后对步态影响的差异。方法:采用0.5mfootscan?USB平板测试系统(比利时RSscanInternational公司)对17例受试者,其中7例为患者自控静脉镇痛,6例为连续股神经镇痛,4例为髂筋膜间隙镇痛。测试患者关节置换前后赤足自然行走时的步态并进行比较。结果与结论:连续股神经镇痛与自控静脉镇痛患者关节置换前后步态参数的改变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髂筋膜间隙阻滞镇痛患者关节置换前后步态参数的变化小于自控静脉镇痛患者(P〈0.05)。从17例患者来看,髂筋膜间隙阻滞镇痛方法优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关节置换后股神经阻滞镇痛对步态的影响类似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方法。 17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及步态分析系统测试   查看文章详细信息   [作者] 王世龙 马福彦 [刊名]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26(3).-407-408 [文摘] 目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用外固定支架治疗及下肢骨折步态分析系统测试,为促进骨折的早期愈合、及时合理的掌握患者的伤肢功能锻炼、正确判断骨折愈合情况及选择合适的撤除固定时间奠定基础。方法手法复位后,C型臂下用力臂式外固定器固定治疗,术后定期应用步态分析系统测试。结果经6个月随访,骨折均愈合,无髋内翻。结论外固定器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显著,且"步态分析系统"易于操作,对患者的康复治疗更加个体化、量化。 18 步态分析   查看文章详细信息   [作者] 孙嘉利 王桂清(审校) [刊名] 中国疗养医学-2010.19(5).-427-430 [文摘] 1 概述人类的步行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的根本目的是从一处安全有效地转移到另一处。步行(walking)是指通过双脚的交互动作移行机体的人类特征性活动。步行需要全身肌肉的参与,包括人体重心移位,骨盆倾斜旋转,髋、膝、踝关节伸屈及内外旋展等, 19 佩戴踝足矫形器对痉挛型脑性瘫痪儿童足底压力步态的作用   查看文章详细信息   [作者] 周安艳[1] 李海[2] [刊名]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0.14(17).-3127-3130 [文摘] 背景:由于设计及方法的差异,佩戴踝足矫形器对脑性瘫痪(脑瘫)儿童步行时运动学、运动力学、能耗等各方面的影响尚未取得统一的结果。目的:观察佩戴踝足矫形器对痉挛型脑瘫患儿足底压力步态特征的影响。方法:采用足底压力式步态分析系统对21例具有独立步行能力的痉挛型脑瘫儿童进行步态分析。分别同一天内、同一时间段、同一种身体状态下不佩戴踝足矫形器及佩戴踝足矫形器步行时每例脑瘫患儿足底压力式步态分析数据,包括时间参数、运动学参数以及各参数的绝对对称性指标,并进行对比。记录双足的足底压力重心偏移轨迹作为步行能力的定性直观观察指标,对比佩戴支具前后的足底压力重心偏移轨迹图并做对照描述。结果与结论:与未佩戴踝足矫形器相比,佩戴踝足矫形器使痉挛型脑瘫患儿步态周期时间缩短,步频增加(P〈0.01)。佩戴踝足矫形器步行时脑瘫儿童单足支撑期、单侧支撑期、单足摆动期、步态周期时间的绝对对称性指标值均较未佩戴矫形器时显著减少(P〈0.05)。痉挛型脑瘫儿童步行时双足的足底压力重心偏移轨迹表现出无序的特性,不能形成左右对称的蝴蝶状轨迹图。佩戴踝足矫形器后,足底压力中心偏移轨迹比未佩戴时有序,尖足步态患儿佩戴踝足矫形器后患足的足底压力偏移轨迹起始点后移。结果提示痉挛型脑瘫儿童佩戴踝足矫形器后步态周期时间缩短,步频增加,步态对称性改善,总体步行能力得到提高。足底压力式步态分析系统能以客观精确的数据和直观的图表表达,是评定脑瘫儿童步行能力的一种新型测试手段。 20 运用三维步态分析评价中医治疗偏瘫步态的疗效   查看文章详细信息   [作者] 于灵云 于涛 [刊名]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13).-1564-1566 [文摘] 目的运用三维步态分析评价中医治疗偏瘫步态的疗效。方法对64例中风后偏瘫患者进行中医治疗(以“醒脑开窍”针刺为主,配合药物推拿),分别于治疗前(T0)、治疗1个月后(T1)和3个月后(T2),运用三维步态分析仪器对患者进行步态测试后作步态分析。结果踝关节力矩范围值T0与T1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髋关节能量范围值T0与T2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踝关节能量范围值在T0与T1、T0与T2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髋关节能量最大值、踝关节能量最大值及能量最小值T0与T1、T0与T2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前后剪力、垂直重力范围值变化T0与T1、T0与T2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内外剪力范围值T0与T1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向前、向内剪力和垂直重力峰值T0与T1、T0与T2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中医尤其是针灸能明显改善偏瘫步态,增加步行时的稳定性和对称性,改善患者的步行能力,减少能量消耗。 21 三维步态分析在截肢患者康复中的应用   查看文章详细信息   [作者] 张腾宇 李立峰 季润 王强 王喜太 [刊名]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0.16(3).-293-295 [文摘] 采用Vicon三维步态分析系统对健康人和穿戴假肢的下肢截肢患者进行步态分析,表明该系统可提供运动学参数和生物力学参数的变化,由此分析假肢穿戴者与健康人各关节运动的差异。将三维步态分析应用于截肢患者康复方面是切实可行的。 22 步态分析在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异常步态研究中的应用   查看文章详细信息   [作者] 王煜 [刊名] 吉林中医药-2010.30(2).-124-126 [文摘] 步态分析能客观、定量地反映偏瘫患者的步态异常,在临床科研中应用广泛,通过运动学参数、动力学参数、肌电图分析的测量,反映出偏瘫步态的特征,步态指标对临床康复治疗进行指导,偏瘫治疗前后步态进行对比性研究可以评定康复疗效。 23 胸段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的三维步态分析   查看文章详细信息   [作者] 孙嘉利[1] 黄东锋[2] 欧阳亚涛[3] 毛玉瑢[2] 钟世镇[4] [刊名]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0.16(2).-143-145 [文摘] 目的通过对胸段完全性脊髓损伤(TCSCI)患者配戴交互式步行矫形器(RGO)的三维步态分析,比较分析脊髓损伤(SCI)平面与步行能力之间的关系,探讨重建SCI患者步行能力的量化指标。方法选择在本中心住院且配戴RGO进行步行训练3个月以上的TCSCI患者10例,采用Vicon三维步态分析系统进行步态检测与分析。应用Spearman秩和相关系数对TCSCI患者的不同SCI平面与其步态的运动学和时空参数等的相关性进行统计学检验。结果步频和跨步长分别为(37.4±2.15)步/min和(91.6±9.09)cm;髋关节摆动角度及髋关节伸展和屈曲时相的角速度分别为(42.57°±5.43°)、(20.88°±2.18°)/s和(124.75°±9.31°)/s。步速(r=0.80,P〈0.01)、跨步长(r=0.78,P〈0.01)、助行架的压力峰值(r=0.82,P〈0.01)、髋关节摆动角度(r=0.77,P〈0.01)、助行架的压力均值(r=0.67,P〈0.05)和髋关节伸展的角速度(r=0.75,P〈O.05)与SCI平面之间均有显著的相关性。结论TCSCI患者双上肢过度负载和髋关节摆动幅度受限是其步行能力受限的主要原因;降低过度负载的康复训练方法有助于改善重建的步行功能。 24 足底压力式步态分析系统在脑性瘫痪儿童步态平衡能力评估中的应用——附20例报告   查看文章详细信息   [作者] 周安艳[1] 李海[2] [刊名] 新医学-2010(1).-45-48 [文摘] 目的:研究足底压力式步态分析系统在脑性瘫痪儿童步行时平衡能力评估方面的应用价值,为脑性瘫痪儿童的步态评定及平衡功能评估提供准确量化的数据。方法:脑性瘫痪儿童组为痉挛型双瘫脑性瘫痪儿童20例,正常儿童组为84名健康儿童。采用足底压力式步态分析系统对2组对象分别进行足底压力式步态分析研究,记录2组儿童步行时的时间参数和运动学参数。并对2组的数据进行统计学比较。记录双足的足底压力重心偏移轨迹作为儿童步行时平衡能力的定性直观观察指标。结果:脑性瘫痪儿童组双侧单足支撑期与步态周期时间比率均较正常儿童组低;脑性瘫痪儿童组S1为0.997±0.041,S2为0.989±0.064;脑性瘫痪儿童组S1为1.008±0.219,S2为1.122±0.323,均较对照组儿童数据偏离1明显(P〈0.05);正常儿童组步态周期时间的ASI值为4.69%±0.51%,脑性瘫痪儿童组步态周期时间的ASI值为21.42%±2.02%。脑性瘫痪儿童组步态周期时间的ASI值较正常儿童组明显增高(P〈0.01)。正常儿童组儿童步行时的足底压力重心偏移轨迹是左右对称的蝴蝶状的轨迹图。脑性瘫痪儿童步行时双足的足底压力重心偏移轨迹表现较无序的特性,不能形成左右对称的蝴蝶状的轨迹图。结论:痉挛型脑性瘫痪儿童步行时,其动态平衡能力较正常儿童下降,此能有效地在足底压力式步态分析评定中反映,并以客观精确的数据和直观的图表数据表达。 26 高跟鞋-步态-损伤之生物力学研究   查看文章详细信息   [作者] 李媛 李建设 陈佳佳 [刊名] 浙江体育科学-2010(1).-125-128 [文摘] 高跟鞋状态下的“足一鞋”生物力学研究已引起学界和业界的高度重视。文章在综合国内外研究文献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了高跟鞋状态下的步态特征及运动损伤之生物力学机理,并对高跟鞋及由此引发的运动损伤等研究热点进行了探讨。高跟鞋状态的步态特征表现为鞋跟高度增加会使足底压力发生重新分配即足前掌压力增大、足后掌压力减小。高跟鞋运动损伤的研究表明穿着高跟鞋不仅能引发足部疾病,还可引发腰背疼痛、应力性骨折、骨关节炎等疾病。预计对不同跟高进行的高敏度研究及高跟鞋对上肢乃至全身骨骼肌肉系统影响的生物力学研究都将成为高跟鞋状态的未来研究趋势。 27 基于可调齿轮-五杆机构的仿袋鼠跳跃机器人运动步态分析   查看文章详细信息   [作者] 柴辉 李建华 葛文杰 [刊名] 机器人-2009.31(6).-487-492 [文摘] 设计了一种可调齿轮一五杆仿袋鼠跳跃机器人,实现了能量的可调.利用ADAMS软件对机器人的结构参数进行了优选,按姿态调整、储能、起跳腾空、着地复位的动作顺序对机器人一个跳跃循环过程中的运动步态进行了分析.采用简化的双质量一非线性弹簧模型对起跳条件和质心受力情况进行了分析.最后给出了仿真和实验结果,证实了设计的可行性. 28 双足仿人机器人的设计与步态分析   查看文章详细信息   [作者] 王健 孙志峻 [刊名] 机械与电子-2009(11).-56-59 [文摘] 设计了一个双足仿人机器人,建立了机构的三维模型,对机器人腿部进行了运动学分析及步态规划,并运用ADAMS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结构设计及步态规划合理正确,为物理样机的制造提供了重要依据。 29 医学步态分析中的复杂场景下运动目标检测技术   查看文章详细信息   [作者] 苏松志 王丽 李绍滋 [刊名] 中国数字医学-2007(10).-28-31 [文摘] 针对医学步态分析中的复杂场景下运动目标检测问题,提出了基于贝叶斯决策规则的方法.该方法由变化检测、变化分类、前景目标提取和背景更新四部分组成.变化检测采用自适应阈值法来二值化变化点和非变化点,变化分类基于颜色共生特征向量,采用贝叶斯规则进行决策,前景对象的提取融合了时间差分法和减背景法.针对复杂场景中背景的"渐变"和"突变"情况,提出了不同的背景更新策略.实验表明,该方法在包含有摇动的树枝,或者灯的开关等复杂背景中能准确地提取运动目标,因此可用在医学步态分析的研究中. 30 新型动力式踝足矫形器在脑性瘫痪患儿中的应用   查看文章详细信息   [作者] 易南 王冰水 李玲 牟翔 王晓莉 王焱 [刊名]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1(21).-- [文摘] 目的研究动力式踝足矫形器对痉挛性脑性瘫痪患者步态和稳定性的影响。方法10例曾配戴标准式踝足矫形器患者使用动力式踝足矫形器,用目测法观察动力式踝足矫形器对患者行走时步态周期的影响。结果动力式踝足矫形器可在矢状面允许踝足有背屈和跖屈活动,患儿的步态更接近正常。结论使用动力式踝足矫形器能更好地改善步态,增加稳定性。 31 步态分析在足踝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   查看文章详细信息   [作者] 陈明[1] 姚良阔[1] 郭永成[2] 牛学强[2] [刊名] 中国医药指南-2009.7(22).-28-29 [文摘] 步态是人类步行的行为特征,涉及行为习惯、职业、教育、年龄及性别等因素,也受到多种疾病的影响。行走时一侧足跟着地至该足跟再次着地称为1个步态周期,在1个步态周期中,每侧肢体要经过踩地负重和离地摆动两个阶段,分别称为步态周期的站立相和摆动相。还根据是单足着地,还是双足着地,将站立相分为单肢支撑相和双肢支撑相。步行与跑步的关键差别在于步行有双支撑相。双支撑相的时间与步行速度成反比。步行障碍时往往首先表现为双支撑相时间延长,以增加步行稳定性。正常步态需要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及骨骼肌肉的动态整合,是通过骨盆、髋关节、膝关节、距小腿关节(踝关节)和足趾的一系列活动完成的,而躯干则基本保持在两足之间的支撑面上。任何环节的失调都可能影响步行和步态,而异常也有可能被代偿或掩盖。正常步态应该是双侧对称的,有些人受左利或右利的影响会在行走时偏重于一侧肢体,造成轻微的步态不对称,这种不对称如果相差超过8%~10%,则应视为异常。 32 脑卒中患者躯体运动偏瘫模式的三维运动学评价   查看文章详细信息   [作者] 徐光青[1] 兰月[2] 毛玉瑢[1] 黄东锋[1] [刊名]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9(10).-893-895 [文摘] 目的:通过对脑卒中患者躯体运动的三维运动学分析,定量分析偏瘫步态躯体运动的三维运动学特征,确定客观反映脑卒中后偏瘫步态运动学特征的量化指标。方法:选择首次脑卒中后可以独立步行10m以上的慢性单侧偏瘫患者30例为实验组,正常对照组选择具有正常步行能力的健康老人20例。采用三维步态分析系统进行运动学参数检测与分析。结果:实验组与正常对照组运动学参数比较显示,脑卒中患者骨盆前后倾斜度和骨盆旋转度、身体重心侧方运动和垂直运动范围与正常人群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脑卒中偏瘫步态躯体运动的运动学特征:①身体重心大范围的侧方运动和小范围的垂直运动;②骨盆大范围的前后倾斜运动和旋转运动。 33 简易弹性踝足矫形器应用研究   查看文章详细信息   [作者] 庞红[1] 石井博之[2] [刊名]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9.15(10).-965-967 [文摘] 目的探讨自制踝足矫形器对步态的改善。方法选用偏瘫组22例、健康组21人进行步态分析比较参数。结果偏瘫BrunnstromⅣ、Ⅴ级在自制弹力踝足矫形器在步行时间、膝关节屈曲的角度接近于健康组。BrunnstromⅢ级患者步行中使用塑料短下肢矫形器在支撑初期有膝关节屈曲角度,适用塑料短下肢矫形器。结论对偏瘫轻度尖足患者应用自制弹性矫形器能够改善步行能力。 34 脑瘫患儿内侧腘绳肌延长术后步态分析   查看文章详细信息   [作者] 徐宏文[1] 马瑞雪[2] 吉士俊[3] [刊名]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2009.8(3).-17-21 [文摘] 目的利用计算机辅助的定量步态分析技术,评价内侧腘绳肌延长术对双侧痉挛性脑瘫步态的影响。方法将双侧痉挛性脑瘫患儿分为两组,一组为髂腰肌组,采取内侧腘绳肌延长,股直肌远端转位加髂腰肌延长术。另一组为非髂腰肌组,采取内侧腘绳肌延长,股直肌远端转位术。利用计算机辅助的定量步态分析技术.对两组患儿术前和术后运动学、动力学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髂腰肌组术后骨盆前倾角度明显增大,髋关节屈曲度增加,并出现膝反屈倾向。结论①髂腰肌组术后出现“腘绳肌功能不全”模型,即骨盆过度前倾、髋关节屈怕度增加和膝反屈倾向。②腘窝角的测量结果不能作为腘绳肌延长术的唯一指征。③股直肌远端转位术可改善蹲伏步态患儿膝关节在摆动期的增大屈膝角度,使足有较大的自由活动空间。④计算机辅助的定量步态分析可对复杂的病理步态进行全面、客观、动态的描述。 35 步态评定的教学体会   查看文章详细信息   [作者] 蒋松鹤 郑余银 屠文展 林海燕 张芳 [刊名] 中国康复-2009.24(4).-288-288 [文摘] 步态分析对于异常步态的障碍学诊断、评价异常步态的程度及相关手术疗效、比较不同种类的辅助具(含假肢)和矫形器的作用等均有无可替代的作用。步态分析专业教材已历经多次修编,从北京市高等院校精品教材《康复评定学》、首都医科大学和南京医科大学联合修订的《康复疗法评定学》, 36 基于步态加速度的步态分析研究   查看文章详细信息   [作者] 刘蓉[1,2] 黄璐[1] 李少伟[1] 刘毅[1] [刊名] 传感技术学报-2009(6).-893-896 [文摘] 介绍了基于加速度传感器的便携式步态数据采集模块的设计方案。重点分析了步态加速度信号的特征,以及利用步态加速度的无偏自相关特性提取步态参数方法,并通过分析、对比人单步(左、右脚步)与步态周期间的相关系数,实现了步态对称性的评估。 37 带血运髂骨瓣移植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三维步态分析   查看文章详细信息   [作者] 张耀 赵德伟 刘宇鹏 崔大平 [刊名] 中国实用医药-2009(13).-23-24 [文摘] 目的用三维步态分析对带血运骨瓣移植治疗股骨头坏死进行量化评价。方法本组共53例股骨头坏死患者,采用带血运髂骨瓣移植治疗。分别于术前、术后12、18、24个月对患者进行三维步态测量。结果步态分析显示,术后患者不但步长、步调、步频都有增加,并且髋关节和膝关节活动度也有很大提高。结论移植治疗术后患者髋关节功能得到改善,带血运髂骨瓣移植治疗股骨头坏死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38 足底压力式步态分析中痉挛型脑瘫儿童的平衡能力特征   查看文章详细信息   [作者] 李海[1] 周安艳[2] [刊名]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9(17).-3387-3391 [文摘] 目的:临床上坐位、站立位的平衡测试常利用平衡仪来进行,但由于平衡仪足踏板的限制,无法对脑性瘫痪(脑瘫)患儿步行时动态连续步行周期的平衡能力进行测试。文章利用足底压力式步态分析技术,观察痉挛型脑瘫儿童步行时在平衡能力方面的特征。方法:选择具有正常步行能力的健康儿童78例作为正常儿童组,另外选择2004-05/2007-05在深圳市儿童医院康复科日间病房住院治疗的脑瘫患儿25例作为脑瘫儿童组。利用足底压力式步态分析系统,对2组对象分别进行足底压力式步态分析,记录2组儿童步行时的足底压力数据。观测指标分为量化指标和直观压力图。量化指标包括步频、步态周期时间、步态周期各时相的绝对对称性指标等参数。直观压力图包括动态足底压力图以及足底压力重心偏移轨迹图。结果:与正常儿童组相比,脑瘫儿童组步频较小,步态周期时间较长(P〈0.01)。脑瘫儿童组单足支撑期、摆动期、双足支撑期、步态周期时间的绝对对称性指标均大于正常儿童组(P〈0.05)。脑瘫儿童步行时双足的足底压力图的对称性、重复性较正常儿童差;重心偏移轨迹图不能形成左右对称的蝴蝶状图形。结论:痉挛型脑瘫儿童步行时,步态周期各时相均存在对称性下降的情况。足底压力式步态分析技术能有效地应用于痉挛型脑瘫儿童步态的平衡能力评估。 39 人体步态的生物力学特征与步态分析的临床应用   查看文章详细信息   [作者] 奕雅萍 [刊名] 民营科技-2009(4).-83-83 [文摘] 介绍了人体步态的生物力学特征,重点分析了步态分析的临床应用。 40 一种多单元体机构运动步态分析   查看文章详细信息   [作者] 左建勇[1] 颜国正[2] 张济民[1] [刊名] 测控技术-2009.28(4).-83-86 [文摘] 针对一种由5个单元体组成的多单元体运动机构,介绍了其组成情况及运动控制原理。阐述了有限状态机方法,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适于该多单元体机构的运动步态模型,并进行了分析,编制了相应的仿真算法,通过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模型的正确性,尤其对更多单元体组成的运动机构更为有效,从而为研究该类多单元体运动机构的运动步态问题提供了理论参考。 41 踝足矫形器对脑性瘫痪患儿步态功能的改善作用   查看文章详细信息   [作者] 黄月艳 李强 陈霞静 [刊名]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9.13(9).-1691-1694 [文摘] 脑性瘫痪主要影响患儿的行走功能,出现异常低效的步态模式,矫形器是用于改变神经肌肉和骨骼系统的机能特性或结构的体外使用装置,在矫形器治疗中使用最多的是踝足矫形器。踝足矫形器能够在踝足矢状面、冠状面、水平面3个平面提供合理的运动控制,保持关节的力线排列,促进功能,改善步态,是脑瘫患儿改善步态较为理想的矫形器。踝足矫形器在使用时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关节活动范围受限,导致肌肉功能受限,因为加重了局部皮肤受压,容易引起感染等。正因为有这些不足,多年来临床医生与科研工作者一直在寻求各种各样的改良方式,如在现有标准踝足矫形器作用的基础上,附加某些治疗或保护性功能,以期获得更好的临床效果。为患者设计与装配最为合适的、个性化的踝足矫形器,是矫形器制作和设计的发展发向。 42 用行人轮廓的分布直方图分类和识别步态   查看文章详细信息   [作者] 陈实[1,2] 马天骏[2] 高有行[2] [刊名]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09(2).-295-301 [文摘] 现有的步态识别方法对行人轮廓匹配的鲁棒性差,识别率不高.提出了一种基于轮廓直方图分布的行人步态识别方法.首先提取行人二值轮廓序列;然后通过人体局部轮廓的点分布直方图获取步态周期;继而构造表达帧间关系的周期步态平面,设计一种直方图分布的描述子获得帧姿态特征值,计算出姿态轮廓特征分布间的Jeffery距离,结合动态时间规整技术获取了测试序列和参考序列间的匹配相似度,最终完成了识别.在Soton步态数据库上进行了实验,提出算法的正确识别率可达87.59%,与相关文献的对比分析表明算法是有效的. 44 生物谐振规律对步行效率影响的前驱研究   查看文章详细信息   [作者] 许光旭 顾绍钦 孟殿怀 王红星 励建安 [刊名]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8.23(12).-1092-1094 [文摘] 目的:通过下肢软瘫模型研究生物谐振对步行效率的影响。方法:下肢软瘫并导致步行障碍的男性小儿麻痹后遗症患者12名(17±1岁,身高1.68±4.6m,体重52.5±5.4kg)与同龄健康青年12名匹配对照。采用三维步态分析系统获取步态参数,采用便携式气体分析系统测定氧价,作为能量效率的指标。评测状态为自然步行、80%自然步频以及120%自然步频,即100%、80%、120%自然步频。结果:儿麻患者在100%、80%、120%自然步频的条件下步速分别为(65.45±8.71、53.04±5.92、74.47±9.49)m/s,步速和步频密切相关(r=O.96,P〈O.01);耗氧量分别为(15.17±3.56、20.76±4.31、21.48±6.16)ml/min/kg,慢速与快速步频的耗氧量均显著高于自然步频(P〈0.01);氧价分别为(0.231±0.043、0.294±0.061、0.288±0.072)ml/m/kg,和同龄正常人比较自然、慢速与快速步频下的氧价均明显增加(P〈O.01)。慢速与快速步频的氧价亦显著高于自然步频(P〈O.05)。结论:儿麻患者自然步频的能量效率最高,步频加速或者减慢均降低此效率,提示肌肉固有谐振规律的作用。 45 全膝关节置换后三维步态分析:病例-对照的随访观察   查看文章详细信息   [作者] 梁娟 白跃宏 周俊 [刊名]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8.12(44).-8627-8630 [文摘] 背景:长期以来,针对步行运动中神经肌肉骨骼系统与运动功能客观精确的评估方式较缺乏。三维步态分析技术可将骨科和康复治疗中沿用已久的定性分析和直观描述转换为客观、精确的定量评定。目的:基于三维步态分析,以12个月的随访资料为背景,评价全膝关节置换后患者步态模式改变。设计、时间及地点:前后对比,病例一对照,随访观察于2007—01/2008—05在上海第六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步态分析室完成。对象:选取单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行全膝关节置换的患者10例纳入治疗组,同时选择基线资料比之匹配的无神经、肌肉、骨骼系统及平衡问题者10例为对照组。方法:治疗组患者行康复训练,并于膝关节置换后3,6,12个月应用三维步态分析系统对时间-空间参数、膝关节运动学参数、膝关节力学参数进行测量,并与对照组进行对比。主要观察指标:时间一空间参数,膝关节运动学参数,膝关节力学参数,膝关节功能评分。结果:治疗组步幅、步频、步速、患侧单腿支撑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减低;健侧单腿支撑时间、步态周期持续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延长(P〈0.05)。治疗组支撑相最大伸膝、足尖离地屈膝及摆动相最大屈膝角度均较对照组明显减小(P〈0.05)。治疗组第1次、第2次外部伸膝力矩以及第1次最大膝内收力矩峰值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结论:行关节置换患者步态模式以步速减慢并伴有步幅减小、负重反应期及摆动相屈膝角度减小为主要特征,步态参数未达到正常人群标准。 46 六杆机构在假肢膝关节设计中的应用   查看文章详细信息   [作者] 张更林 丁海娟 王冬 吴雅杰 [刊名]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8.12(44).-8762-8764 [文摘] 验证了六杆机构的瞬心线与股骨骼不同的弯曲半径圆心线轨迹相似,阐述了机械六杆机构膝关节在正常运动中的步态分析,为研制新型膝关节提供了一定的理论设计基础。 47 基于步态分析的痉挛型脑瘫患儿足内外翻机理研究   查看文章详细信息   [作者] 李珩[1] 李峰[1] 施延昭[2] 刘正军[2] 蓝靖文[1] 马若飞[3] [刊名]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8.14(12).-1177-1179 [文摘] 目的分析痉挛型脑瘫患儿步态特征,对其足部内外翻情况及其机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Footscan 7型足底压力测试系统对40例痉挛型脑瘫儿童和40例健康儿童进行步态检测,测量其足最初触地部位、足不同部位触地时间占站立相百分比及足不同部位在触地时发生翻转的程度,并对两组的各特征量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脑瘫组患儿步态站立相足首先触地部位与对照组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出现足趾区、跖趾区先触地及全足同时触地的情况;足前部、足中部触地时间占站立相百分比高于对照组(P〈0.05);在足前部触地阶段,脑瘫组与对照组相比出现明显足部过度翻转(外翻情况多见)。结论痉挛型脑瘫患儿站立相足前部承受压力时间长且易出现过度外翻,应在康复治疗中予以积极矫正。 48 中药结合股四头肌训练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查看文章详细信息   [作者] 司同 张素洁 张进军 [刊名]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8.14(12).-1194-1196 [文摘] 目的观察巾药配合股四头肌训练治疗膝骨性关节炎(KOA)的临床康复效果。方法70例门诊KOA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和对照组,各35例。中药组以“身痛逐瘀汤”加味汤剂口服,2次/d;对照组应用舒林酸片0.2g/次,2次/d。两组同时配合股四头肌训练,10次/疗程,共3个疗程,每疗程间隔3d。应用足底胝力步态分析检查和改良的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法评价疗效。结果治疗后,中药组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在治疗结束12周后依然如此;中药组患者患肢的最大负重、时间积分、负重积分比例治疗后均明显改善(P〈0.01),而对照组仅负重积分比例有改善(P〈0.05)。结论采用中药配合股四头肌训练对KOA的疼痛和功能障碍均有较好的疗效。 49 基于步态质量指数和雷达图的患者步态评定方法   查看文章详细信息   [作者] 张宇 郝智秀 王人成 [刊名]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48(5).-785-788 [文摘] 为全面进行步态评定,基于步态质量指数和雷达图提出一种人体步态的图形评定方法,并用该方法对10名健康人和10名患者进行步态评定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能通过图形面积反映患者步态质量,通过图形形状区分膝屈曲、膝僵直和髋过屈等病症步态。结合步态质量指数的雷达图是一种有效的、量化的、图形化的步态评定方法。 50 健身反向走对老年女性平衡能力的影响   查看文章详细信息   [作者] 姚鑫 [刊名]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8.24(10).-59-61 [文摘] 为探讨反向走改善或提高机体平衡能力的价值,本研究以26名61~70岁的老年女性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一组进行常规健身锻炼(正向快走或慢跑),一组进行反向走锻炼。2组老年人在锻炼开始前和锻炼12周后,检测平衡功能(闲眼单脚站立时间、Footscan测力台系统静态睁眼双足站立测试和身体最大活动幅度测试、步态分析)。研究结果发现:12周锻炼后,反向走组老年人的闭眼单脚站立时间明显延长,身体最大活动幅度测试中X轴方向运动的最大和最小幅度明显增加,步态分析中右足跟到达最大压力的时间明显增加、身体重心额状轴最大位移明显降低。而常规健身组老年人只是在身体最大活动幅度测试中X轴方向运动的最小幅度明显增加。上述结果说明:反向走与正向快走或慢跑相比,可显著改善老年人的平衡功能,因此可以作为老年人平衡能力锻炼的一种新方式。 51 仿袋鼠跳跃机器人的刚柔混合建模运动步态分析   查看文章详细信息   [作者] 岳映章 葛文杰 柏龙 [刊名] 机械科学与技术-2008.27(9).-1142-1145 [文摘] 根据袋鼠柔性脚部的生物结构及跳跃的特点,建立了具有柔性脚的仿袋鼠跳跃机器人刚柔混合模型,并分别对刚性构件系统和柔性构件系统建立子系统动力学模型。结合实例的数值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柔性脚能有助于机器人在着地过程中保持落地运动平稳性,增大起跳时间和调整起跳角度,从而有利于增加起跳速度和跃远度,更符合生物的特征。 52 背向行走训练对老年人静态平衡能力及步态的影响   查看文章详细信息   [作者] 张胜年[1] 林中宝[2] 袁泳虹[1] 吴新凡[2] [刊名]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8.27(3).-304-307 [文摘] 目的:研究老年人背向行走训练对其平衡能力及步态控制能力的影响。方法:30名健康老年女性分为实验组(18人)和对照组(12人),实验组受试者进行为期12周、每周3次、每次40分钟、训练强度控制在心率110-120次/分之间的背向行走训练。运用红外自动示踪运动分析系统(Motion Analysis)、测力台(KistlerForce Plate)、DJ2L-Ⅱ型电子单脚站立测试仪对受试者实验前后静态平衡能力、正常行走的步态特征进行了测量。结果:(1)实验组训练后左、右侧单脚站立时间较训练前显著延长(P〈0.05),较之对照组也明显延长;静态闭目站立时前后方向上的身体压力中心波动,实验组较之训练前和对照组均显著减小(P〈0.05)。(2)步态运动学测试:实验组训练后躯干最大扭转幅度明显增大(P〈0.05)、躯干左右晃动幅度明显减小(P〈0.05);各项指标组间比较均未表现出统计学差异。实验组正常行走时摆动腿抬膝高度、脚前部离地高度均显著提高(P〈0.05);组间比较,实验组左侧抬膝高度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3)步态动力学测试:实验组训练后正常行走缓冲时相的最大地面约束力明显降低、蹬伸时相的最大地面约束力显著增加(P〈0.05),最大制动力与推进力较实验前也显著增加(P〈0.05)。对照组的两次测试无明显变化,组间比较各项动力学指标未表现出统计学差异。结论:背向行走训练能够提高老年人的静态平衡与运动控制能力,提高老年人行走中的下肢蹬伸力量及缓冲控制能力,改善双侧步长的均衡性。 53 Footscan步态分析系统在足迹检验中的应用初探   查看文章详细信息   [作者] 汤澄清[1] 史力民[1] 黄愿[2] [刊名] 刑事技术-2008(4).-18-20 [文摘] 目的探讨对人体行走运动主要步态参数的定量化分析技术。方法以步态分析技术与足迹检验理论和方法为基础,运用先进的Footscan足底压力步态分析系统,对154名年龄在18至55岁之间的健康男性正常行走的时间、空间和力学等主要步态参数进行检测和统计分析。结果Footscan系统采集的数据信息客观、全面,步态参数的量化分析方便、准确。Footscan系统能为足迹检验向定量化和自动化发展提供更加可靠的手段。 55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及步态分析系统测试   查看文章详细信息   [作者] 赵政伟 金军 钟声 [刊名]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10(6).-146-147 [文摘] 自2005年12月-2006年3月,本院应用单侧斜孔多功能外固定器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20例,并应用自行研制的下肢骨折步态分析系统进行测试。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20例中,男12例,女8例;年龄50~65岁,平均(55±0.8)岁;左侧11例,右侧9例;外伤原因:走路不慎滑倒11例,被车撞伤2例,骑车自行车摔伤7例。伤后就诊时间2h~10天。骨折按受力方向和骨折线走行及位置分:顺转子间型4例,顺转子间粉碎型8例,反转子间型2例,转子下型6例,其中稳定性骨折6例,不稳定性骨折14例。 56 步态分析技术与足迹量化检验初探   查看文章详细信息   [作者] 汤澄清 [刊名] 警察技术-2008(3).-33-36 [文摘] 本文针对几种足迹检验技术和方法,探讨利用步态分析技术与足迹检验相结合进行足迹量化检验的研究方法,为足迹检验向科学化、定量化和标准化发展提供更加先进和可靠的手段。 57 全膝关节置换前后的三维步态分析   查看文章详细信息   [作者] 郭林 崔大平 [刊名]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8.12(13).-2417-2420 [文摘] 目的:通过三维步态分析的生物力学方法对全膝关节置换患者进行步态分析。方法:选择2005-11/2006-11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全膝关节置换患者53例,年龄42~82岁,平均59.2岁。男33例,平均身高(172±13)cm,体质量(64±11)kg;女20例,平均身高(155±11)cm,体质量(45±1l)kg。术前和术后1,6,12个月应用东方新锐DVMC-8801三维运动分析系统进行步态分析,每次测量要求至少有3个步长长度,步速恒定。将髋、膝、踝关节共设置16个点,并连接成面,建成三维动态图像。结果:置换后行走速度、步频、步长及患肢站立相均有明显改善(P〈0.01),置换后1年步态分析各参数基本达到正常水平。置换前髋关节最大曲度为15°,后伸为8°,膝关节最大屈曲度70°,踝关节最大屈曲度15°。置换后6个月髋关节最大屈曲度为27°,后伸17°,膝关节最大屈曲度50°,踝关节最大屈曲度14°;各指标与置换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0.01)。结论:运用三维步态分析对行全膝置换的患者进行功能量化评价,可以更准确的了解膝关节的生物力学变化,进而探索最佳的治疗手段和置换后的康复方法。 58 基于虚拟仿真的四足机器人步态分析   查看文章详细信息   [作者] 吕原君 陈琼 [刊名]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8.22(1).-35-38 [文摘] 根据观察动物行走的特点,完成一种四足机器人的行走过程仿真分析。在三维软件Pro/E中建立四足机器人分析模型,导入仿真软件MSC.ADAMS中添加约
/
本文档为【步态分析文献】,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