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07数学真题答案

07数学真题答案

2011-05-31 9页 pdf 413KB 30阅读

用户头像

is_571723

暂无简介

举报
07数学真题答案 2007 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数学三)试题及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共 10 分小题,每小题 4 分,满分 40 分,在每小题给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后边的括号内) (1) 当 0x  时,与 x 等价的无穷小量是(B) A .1 xe . l n ( 1 )B x . 1 1C x  . 1 c o sD x (2) 设函数 ( )f x 在 0x  处连续,下列命题错误的是: (D) A .若 0 ...
07数学真题答案
2007 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数学三)试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共 10 分小题,每小题 4 分,满分 40 分,在每小题给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后边的括号内) (1) 当 0x  时,与 x 等价的无穷小量是(B) A .1 xe . l n ( 1 )B x . 1 1C x  . 1 c o sD x (2) 设函数 ( )f x 在 0x  处连续,下列命题错误的是: (D) A .若 0 ( ) lim x f x x 存在,则 (0) 0f  .B 若 0 ( ) ( ) lim x f x f x x   存在,则 (0) 0f  .C .若 0 ( ) lim x f x x 存在,则 '(0)f 存在 .D 若 0 ( ) ( ) lim x f x f x x   存在,则 '(0)f 存在 (3) 如图.连续函数 ( )y f x 在区间   3, 2 , 2,3  上的图形分别是直径为 1 的上、下 半圆周,在区间   2,0 , 0,2 上图形分别是直径为 2 的上、下半圆周,设 0 ( ) ( ) , x F x f t dt 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C ) .A . (3)F 3 ( 2) 4 F   .B (3)F 5 (2) 4 F .C ( 3 )F  3 (2) 4 F  .D ( 3 )F  5 ( 2 ) 4 F   (4) 设函数 ( , )f x y 连续,则二次积分 1 sin 2 ( , ) x dx f x y dy    等于(B) .A 1 0 arcsin ( , ) x dy f x y dx     .B 1 0 a r c s i n ( , ) y d y f x y d x     .C 1 a r c s i n 0 2 ( , ) y d y f x y d x      .D 1 arcsin 0 2 ( , ) y dy f x y dx      (5) 设某商品的需求函数为 160 2Q   ,其中Q,  分别表示需要量和价格,如果 该商品需求弹性的绝对值等于 1,则商品的价格是(D) .A 10 .B 20 .C 30 .D 40 (6) 曲线 1 ln(1 ),xy e x    渐近线的条数为(D) .A 0 .B 1 .C 2 .D 3 (7)设向量组线性 无关,则下列向量组线相关的是 (A) (A) 1 2  2 1 3 1, ,     (B) 2 1  2 3 3 1, ,     (C) 1 2 2 3 3 12 , 2 , 2        (D) 1 2 2 3 3 12 , 2 , 2        (8)设矩阵 2 1 1 1 2 1 1 1 2 A              , 1 0 0 0 1 0 0 0 0 B            则 A 与 B (B) (A),且相似 (B) 合同,但不相似 (C) 不合同,但相似 (D) 既不合同,也不相似 (9)某人向同一目标独立重复射击,每次射击命中目标的概率为,则此人第 4 次射击恰好第 2 次命中目标的概率为 (C) 2( )3 (1 )A p p 2( )6 (1 )B p p 2 2( )3 (1 )C p p 2 2( )6 (1 )D p p (10) 设随机变量 ( , )X Y 服从二维正态分布,且 X 与Y 不相关, ( ), ( )x yf x f y 分别表示 X, Y 的概率密度,则在Y y 条件下, X 的条件概率密度 ( )X Y x y f 为 (A) (A) ( )Xf x (B) ( )yf y (C) ( ) ( )x yf x f y (D) ( ) ( ) x y f x f y 二、填空题:11-16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24 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 (11) 3 2 3 1 lim (sin cos ) ___ 0 _________ 2xx x x x x x      . (12)设函数 1 2 3 y x   ,则 ( ) 1 ( 1) 2 ! (0) __ _________ 3 n n n n n y    . ( 13 ) 设 ( , )f u v是 二 元 可 微 函 数 , ( , ), y x z f x y  则 ' ' 1 22 ( , ) 2 ( , ) z z y y x x y x y f f x y x x y y x y         . (14)微分方程 3 1 ( ) 2 dy y y dx x x   满足 1 1xy   的特解为 2 2 1 ln x y x   . (15)设距阵 0 1 0 0 0 0 1 0 , 0 0 0 1 0 0 0 0 A             则 3A 的秩为__1___. (16)在区间(0,1)中随机地取两个数,这两数之差的绝对值小于 1 2 的概率为_ 3 4 _. 三、解答题:17-24 小题,共 86 分.请将解答写在答题纸指定的位置上.解答应写出文字说 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本题满分 10 分) 设函数 ( )y y x 由方程 ln 0y y x y   确定,试判断曲线 ( )y y x 在点(1,1)附 近的凹凸性. 【详解】: ' ' ' ' 1 ' 2 '' ' ' '' ' 2 1'' 1 1 ln 2 1 0 2 ln 1 1 2 ln1 2 1 ( ) (2 ln ) 0 (2 ln ) ( ) 1 0 1(2 ln1) 8 ( ) (1,1) x x x y y y y y y y y y y y y y y y y y y y x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对方程两边求导得 从而有 再对两边求导得 求在(1,1)的值: 所以 在点 处是凸的 (18)(本题满分 11 分) 设二元函数 2 2 2 . 1. ( , ) 1 , 1 2. x x y f x y x y x y           计算二重积分 ( , ) . D f x y d 其中  ( , ) 2D x y x y   【详解】:积分区域 D 如图,不难发现 D 分别关于 x 轴和 y 轴对称,设 1D 是 D 在第一象限 中的部分,即  1 ( , ) 0, 0D D x y x y   利用被积函数 ( , )f x y 无论关于 x 轴还是关于 y 轴对称,从而按二重积分的简化计算法则可 得 1 ( , ) 4 ( , ) D D f x y d f x y d   设 1 11 12D D D  , 其 中    1 1 1 2( , ) 1 , 0 , 0 , ( , ) 1 2 , 0 , 0D x y x y x y D x y x y x y           于是 1 11 12 11 12 2 ( , ) 4 ( , ) 4 ( , ) 4 ( , ) 4 4 ( , ) D D D D D D f x y d f x y d f x y d f x y d x d f x y d                  由于  11 ( , ) 0 1,0 1D x y x y x      ,故 11 1 1 1 2 2 2 0 0 0 1 1 1 (1 ) 3 4 12 x D x d x dx dy x x dx           为计算 12D 上的二重积分,可引入极坐标 ( , )r  满足 cos , sinx r y r   .在极坐标系 ( , )r  中 1x y  的方程是 1 , 2 cos sin r x y       的方程是, 2 cos sin r     ,因 而 12 1 2 0 , 2 cos sin cos sin D r                  ,故 12 2 2 cos sin 2 1 2 2 0 0 cos sin 1 cos sin D d r d dr d rx y                     令 tan 2 t   作换元,则 2arctan t  ,于是 : 0 : 0 1 2 t      且 2 2 2 2 2 1 2 ,cos ,sin 1 1 1 dt t t d t t t           ,代入即得 12 1 1 2 2 22 2 0 0 0 0 1 1 2 21 0 0 1 0 1 2 2 (1 ) cos sin 1 2 2(1 ) 2 2 1 1 1 ( ) 2 2 2 2 2 1 2 1 2 1 = ln ln 2 ln( 2 1) 2 2 2 2 1 D d dt dt d t u t t tx y du du du u u u u u u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综合以上计算结果可知 1 1 ( , ) 4 4ln( 2 1) 4ln( 2 1) 12 3 D f x y d        (19)(本题满分 11 分) 设函数 ( )f x , ( )g x 在  ,a b 上内二阶可导且存在相等的最大值,又 ( )f a = ( )g a , ( )f b = ( )g b ,证明: (Ⅰ)存在 ( , ),a b 使得 ( ) ( )f g  ; (Ⅱ)存在 ( , ),a b  使得 ''( ) ''( ).f g  【详解】:证明:(1)设 ( ), ( )f x g x 在 ( , )a b 内某点 ( , )c a b 同时取得最大值,则 ( ) ( )f c g c , 此时的 c 就是所求点 ( ) ( )f g  使得 .若两个函数取得最大值的点不同则有设 ( ) max ( ), ( ) max ( )f c f x g d g x  故有 ( ) ( ) 0, ( ) ( ) 0f c g c g d f d    ,由介值定 理,在 ( , )c d 内肯定存在 ( ) ( )f g  使得 (2)由(1)和罗尔定理在区间 ( , ), ( , )a b  内分别存在一点 ' '1 2 1 2, , ( ) ( )f f   使得 = =0 在区 间 1 2( , )  内再用罗尔定理,即 '' ''( , ) ( ) ( )a b f g   存在 ,使得 . (20)(本题满分 10 分) 将函数 2 1 ( ) 3 4 f x x x    展开成 1x 的幂级数,并指出其收敛区间. 【详解】: 1 0 2 0 0 1 1 1 1 ( ) ( ) ( 4)( 1) 5 1 3 1 2 1 1 1 1 5 1 3 5 1 2 1 1 1 1 1 1 ( ) ( ) ( ) 15 4 15 15 3 1 ( ) 3 1 1 2 4 3 1 1 1 1 1 1 ( ) ( ) ( ) ( 1) 15 1 10 10 2 1 ( ) 2 1 1 1 2 2 1 1 1 ( ) ( ) 15 3 n n n n n n n f x x x x x x x x f x xx x x x f x xx x x x f x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记 其中 其中 则 0 1 ( ) ( 1) 10 2 1 2 n n n x x         故收敛域为: 1 2 3 1 2 3 2 1 2 3 1 2 3 (21)( 11 ) 0 2 0 (1) 4 0 2 1 (2) x x x x x ax x x a x x x x a a                 本题满分 分 设线性方程组 与方程 有公共解,求 的值及所有公共解 【详解】:因为方程组(1)、(2)有公共解,即由方程组(1)、(2)组成的方程组 1 2 3 1 2 3 2 1 2 3 1 2 3 0 2 0 (3) 4 0 2 1 x x x x x ax x x a x x x x a                 的解. 即距阵 2 1 1 1 0 0 2 0 1 4 0 1 2 1 1 a a a             2 1 1 1 0 0 1 1 0 0 0 1 0 0 0 3 4 0 a a a              方程组 (3) 有解的充要条件为 1, 2a a  . 当 1a  时,方程组(3)等价于方程组(1)即此时的公共解为方程组(1)的解.解方程组(1)的基 础解系为 (1,0, 1)T   此时的公共解为: , 1,2,x k k  当 2a  时,方程组(3)的系数距阵为 1 1 1 0 1 1 1 0 1 2 2 0 0 1 1 0 1 4 4 0 0 0 0 1 1 1 1 1 0 0 0 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此时方程组(3) 的解为 1 2 30, 1, 1x x x    ,即公共解为: (0,1, 1) Tk  (22)(本题满分 11 分) 设 3 阶实对称矩阵 A 的特征值 1 2 3 11, 2, 2, (1, 1,1) T         是 A 的属于 1 的一 个特征向量.记 5 34B A A E   ,其中 E 为 3 阶单位矩阵. (Ⅰ)验证 1 是矩阵 B 的特征向量,并求 B 的全部特征值与特征向量; (Ⅱ)求矩阵 B. 【详解】: (Ⅰ)可以很容易验证 1 1 1( 1,2,3...) n nA n    ,于是 5 3 5 3 1 1 1 1 1 1( 4 ) ( 4 1 ) 2B A A E             于是 1 是矩阵 B 的特征向量. B 的特征值可以由 A 的特征值以及 B 与 A 的关系得到,即 5 3( ) ( ) 4 ( ) 1B A A     , 所以 B 的全部特征值为-2,1,1. 前面已经求得 1 为 B 的属于-2 的特征值,而 A 为实对称矩阵, 于是根据 B 与 A 的关系可以知道 B 也是实对称矩阵,于是属于不同的特征值的特征 向量正交,设 B 的属于 1 的特征向量为 1 2 3( , , ) Tx x x ,所以有方程如下: 1 2 3 0x x x   于是求得 B 的属于 1 的特征向量为 2 3( 1,0,1) , (1,1,0) T T    因而,矩阵 B 属于 2   的特征向量是是 1(1, 1,1) Tk  ,其中 1k 是不为零的任意常数. 矩阵 B 属于 1  的特征向量是是 2 3(1,1,0) ( 1,0,1) T Tk k  ,其中 2 3,k k 是不为零的任意常 数. (Ⅱ)由 1 1 2 2 3 32 , , ,B B B         有 令矩阵 1 2 3 1 2 3( , , ) ( 2 , , )B        , 则 1 ( 2,1,1)P BP diag   ,所以 那么 1 1 1 2 3 1 2 3 2 1 1 1 1 1 0 3 3 ( 2 , , ) ( , , ) 2 1 0 1 0 1 3 0 3 2 0 1 1 1 0 3 3 0 B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3)(本题满分 11 分) 设二维随机变量 ( , )X Y 的概率密度为 2 ,0 1,0 1. ( , ) 0, x y x y f x y          其他 (Ⅰ)求  2P X Y ; (Ⅱ)求Z X Y  的概率密度 ( )Zf z . 【详解】: (Ⅰ)  2 (2 ) D P X Y x y dxdy    ,其中 D 为0 1,0 1x y    中 2x y 的那部分 区域; 求此二重积分可得   1 1 2 0 0 2 (2 ) x P X Y dx x y dy     1 2 0 5 ( ) 8 x x dx  7 24  (Ⅱ)    ( )ZF z P Z z P X Y z     当 0z  时, ( ) 0ZF z  ; 当 2z  时, ( ) 1ZF z  ; 当0 1z  时, 3 2 0 0 1 ( ) (2 ) 3 z z x ZF z dx x y dy z z         当1 2z  时, 1 1 3 2 1 1 5 ( ) 1 (2 ) 2 4 3 3 Z z z x F z dx x y dy z z z            于是 2 2 2 ,0 1 ( ) 4 4,1 2 0, Z z z z f z z z z             其他 (24)(本题满分 11 分) 设总体 X 的概率密度为 1 ,0 , 2 1 ( ; ) , 1, 2(1 ) 0, x f x x                  其他 . 其中参数 (0 1)   未知, 1 2, ,... nX X X 是来自总体 X 的简单随机样本, X 是样本均值. (Ⅰ)求参数 的矩估计量 ; (Ⅱ)判断 2 4X 是否为 2 的无偏估计量,并说明理由. 【详解】: (Ⅰ)记EX  ,则 1 0 2 2(1 ) x x EX dx dx           1 1 4 2   , 解出 1 2 2    ,因此参数 的矩估计量为 1 2 2 X   ; (Ⅱ)只须验证 2 (4 )E X 是否为 2 即可,而 2 2 2 21(4 ) 4 ( ) 4( ( ) ) 4( ( ) )E X E X DX EX DX EX n      ,而 1 1 4 2 EX   , 2 2 1 (1 2 ) 6 EX     , 2 2 25 1( ) 48 12 12 DX EX EX       , 于是 2 2 25 3 3 1 3 1(4 ) 12 3 3 n n n E X n n n           因此 2 4X 不是为 2 的无偏估计量.
/
本文档为【07数学真题答案】,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