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_闲情偶寄_的女性审美观

_闲情偶寄_的女性审美观

2011-05-25 7页 pdf 577KB 46阅读

用户头像

is_774778

暂无简介

举报
_闲情偶寄_的女性审美观 年第 期 第 卷 总第 期 思想战线 云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 黝 , 《闲情偶寄 》 的女性审美又见 杜书流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 北京 , 男 , 研究员 、 博士导师 摘 要 李渔 闲情偶寄 》的 容声部 》是系统地讨论女性仪态美和容貌美及女性 自我美化艺术的著作 , 在中国古典美学史上有独特价值 。 他大胆地肯定了人体美的正当 合理性 , 但同时也透露出中西方关于人体审美观念的差别 。 于灵与肉的统一中 , 东方更 重精神 , 西方则更重肉体 。 但该著作中的审美观毕竟是封建男性文人对女性的...
_闲情偶寄_的女性审美观
年第 期 第 卷 总第 期 思想战线 云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 黝 , 《闲情偶寄 》 的女性审美又见 杜流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 北京 , 男 , 研究员 、 博士导师 摘 要 李渔 闲情偶寄 》的 容声部 》是系统地讨论女性仪态美和容貌美及女性 自我美化艺术的著作 , 在中国古典美学史上有独特价值 。 他大胆地肯定了人体美的正当 合理性 , 但同时也透露出中西方关于人体审美观念的差别 。 于灵与肉的统一中 , 东方更 重精神 , 西方则更重肉体 。 但该著作中的审美观毕竟是封建男性文人对女性的审美观 念 , 其中不免流露出那个时代所特有的陋习恶趣 , 如对女子 “ 三寸金莲 ” 的欣赏 。 关键词 李渔 女性美 姿态 肌肤 梳洗 分类号 李渔 《闲情偶寄 》中的 《声容部 》专讲仪容美 , 也即研究人的仪态 、 容貌的审美问题 。 这里的 “ 声容 ” 中的 “ 声 ” 字 , 虽然含有歌唱之 “ 声 ” 、 音乐之 “ 声 ” 的意思 , 但主要是指 言谈举止 、 音容笑貌中的 “ 声 ” 。 所以 声容部 》中凡涉及 “ 声 ” , 主要不是讲歌声之美或乐 音之美 , 而是讲人的 日常生活 、 待人接物 、 言谈举止的 “ 声音 ” 之 中所透露出来的仪态之 美 。 声容部 》中的 《选姿第一 》的四款 肌肤 、 眉 眼 、 手足 、 态度 即 偏 重 于 前 一 方 面 —仪容的 自然形态的美 而 修容第二 》三款 盟栉 、 熏陶 、 点染 、 《治服第三 》三款 首饰 、 衣衫 、 鞋袜 、 《习技第四 》三款 文艺 、 丝竹 、 歌舞 即偏重于后一方面 —仪容的后天修饰的美 。 据我所知 , 《声容部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专门的 、 系统的仪容美学著作 。 在这之前 , 许多著作 、 文章 、 诗词 、 戏 曲 、 小说中 , 也常常涉及仪容美学问题 , 较早的除了 《诗经 · 卫风 · 硕人 》中描写庄姜 自然形态的美之外 , 还有 《诗经 · 卫风 · 伯兮 》中也有 “ 自伯 之东 , 首如飞蓬 。 岂无膏沐 谁适为容 ” 的诗句 , 是说一个女子 自丈夫走后无心梳妆打扮 , 不是因为没有化妆用的 “ 膏沐 ” 即肤膏或润发油 , 而是因为没有了取悦的对象 —打扮给谁看呢 后来历代诗文中都有大量写到 “ 修容 ” 的材料 , 但大都是零星的 , 不系统的 , 而且 常常是在谈别的问题时顺便涉及的 。 而象李渔 《闲情偶寄 · 声容部 》这样专门 、 系统地从审 美角度谈仪容修饰打扮的著作 , 十分难得 。 说 “ 选姿 ” 这里的 “ 姿 ” , 即姿色 , 是指人体本然的美丑妍媛 。 如 何判定一个人长得美或是不美呢 李渔提出了自己关于人体美的审美观念和标准 , 并在下面的四款中详细加 以论述 。 一 一 这里我想首先请读者诸君和我一起思考这样一个 问题 关于人体美的观念和标准 , 无疑 是随时代发展而变化的 , 也是因民族 、 地域的不同而相区别的 那么 , 李渔时代的人体美观 念和标准 , 到今天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李渔所代表的中国关于人体美的观念和标准与西方 关于人体美的观念和标准有什么不同 一 李渔在当时大胆肯定人体美的正当 、 合理 , 这是很可贵的 。 他首先引述古代圣贤 “ 食色 , 性也 ” 的话 , 说明 “ 色 ” 乃 “ 性所原有 , 不能强之使无 ” 。 但他的观念和标准总是从 男性中心主义的立场出发 , 视女人为 “ 尤物 ” , 把 “ 女色 ” 当作满足男人审美需求甚至性欲 的对象 , 这在今天 已经同大多数人的观念和标准尖锐冲突了 。 例如 , 他认为别人的 “ 美妻美 妾而我好之 , 是谓拂人之性 ” , 但 “ 我有美妻美妾而我好之 ” , 则是理所当然 。 因而他所说的 人体美 , 只是女人的人体美 , 只是供男人欣赏的女人的人体美 , 只是男人眼中的女人的人体 美 。 严格地说 , 这是把妇女当作美丽的性奴隶 。 这与今天 已经是格格不入了 。 今天虽然没有 完全消除男性中心主义的观念 在有些 人那里可能还很严重 , 但总体上是趋于男女平等 , 因而 人体美是 男女相互欣赏的对象 、 相互取悦的对象 男人欣赏女人的人体美 , 也欣赏男人 自身的人体美 女人欣赏男人的人体美 , 也欣赏女人 自身的人体美 。 在人体美的观念和标准 方面 , 今天 已经远远超越了李渔的时代 。 二 李渔关于人体美的观念 , 是中国的 、 东方 的 , 这与西方大相径庭 。 由于 中 、 西社 会历史文化传统的不同 , 造成 了中 、 西关于人的美以及人体美的观念和标准十分不同 。 人总 是有精神和 肉体两个方面 。 人的美总是要在精神和 肉体二者统一中求之 。 总的说 , 中国于精 神 、 肉体统一中更重精神 , 而西方于精神 、 肉体统一中更重 肉体 。 最近我的一位朋友写了一 篇文章对此提出很好的见解 。 他认为 , 西方 比较重视人的形体美 , 通过形体表现一种理想的 观念 , 如强健 、 和谐 、 匀称 、 静穆 、 伟大等等 这体现在艺术中特别是在古希腊 、 罗马和文 艺复兴时期的雕刻 、 绘画 中 , 即常常直接描写裸体 , 赞美裸体 。 正如丹纳 《艺术哲学 》中所 说 “ 希腊人竭力以美丽的人体为模范 , 结果竟奉为偶像 , 在地上颂之为英摊 , 在天上敬之 如神明 。 ” 而中国则 比较重视人的精 神美 , 即 “ 内美 ” 或 “ 神韵 ” , 追求一种理想 的人格精 神 , 对于人的形体美则比较忽视 这体现在艺术中 , 特别是 中国古代造型艺术中 , 就很少直 接表现裸体 , 艺术中的人体形象常常由衣冠把肢体遮蔽起来 , 并且天袖宽襟 , 以至看不清人 体的线条和胖瘦 , 衣带的飘逸代替了人体线条的流动 , 给人以超越感 , 即超越形体而进入一 种精神境界 。 李渔关于 人体美的论述 , 也体现 了这些特点 。 他极少直接谈到人的形体美 、 线 条美 , 更是忌谈裸体 。 他所谈的 , 是 人穿着衣服而能露出来的部分 , 如面色 、 手足 、 眉 眼等 等 而且 , 他特别重视人的内美 , 在 风筝误 》传奇中他借人物之 口 谈到美人的标准 美人 的美有三个条件 , 一曰 “ 天资 ” 、 二曰 “ 风韵 ” 、 三 曰 “ 内才 ” 。 有天资无风韵 , 象个泥塑美 人 有风韵无天资 , 象个花面女旦 但天资和风韵都有了也 只是半个美人 , 那半个 , 要看她 的内才 。 在这里 , 李渔固然没有完全忽视人体的外在美 “ 天资 ” , 但他所提 出的美人的三 个条件中 , 外在形体方面三居其一 , 而 内在精神方面则三居其二 “ 风韵 ” 、 “ 内才 ” 。 在本 书中 , 他又特别强调了人的 “ 态度 ” , 而 “ 态度 ” 也是内美和 内才 , 它是看不见 、 摸不着的 , 它虽 “ 是物而非物 , 无形似有形 ” , 但却可以 “ 使美者愈美 , 艳者愈艳 , 且能使老者少而嫂 者妍 , 无情者使之有情 ” 。 谈 “ 肌肤 ” 李渔关于造成肌肤黑 白之原因的说法显然是不科学的 。 他所谓 “ 多受父精而成胎者 , 其 人之生也必 白 , 而多受母血者 , 其色必黑 ” , 这种观点今天听起来有点可笑 而三百年前的 李渔则一本正经地宣扬他的这种 “ 科学 ” 道理 。 可见科学发展之神速 按照现代科学 , 人们对人的皮肤 已经有了 比较精细 的 了解 , 并且用之于美容的实践 中 去 。 中国家政出版社 台湾 年出版的 美容姿仪 》中谈到人的皮肤时这样说 “ 皮肤 占全身重量的百分之十五 , 可说是人体最大的器官 。 从前的医生称皮肤是 ‘ 内脏之镜 ’ 或 ‘ 全身的告白 ’ , 在 医学里有 ‘ 皮肤反映出一切生命 、 生理的病理变化 ’ 之名言 , 我们也常听 说 ‘ 美丽的皮肤寓于健康的身体 ’ , 因此 , 皮肤可谓健康的晴雨表 。 ” 又说 “ 皮肤也有表情 , 例如一天到晚愁眉苦脸的人 , 皮肤必呈悲伤黯淡的颜色 笑 口常开 , 心胸磊落的人 , 皮肤富 有光泽 生活散漫的人 , 皮肤必定粗糙不堪 , 所以皮肤与一个人的健康状况和生活习惯有不 可分的关系 。 ” 皮肤分表皮 、 真皮 、 皮下组织三部分 皮肤又分中性 、 油性 、 干性 、 混合性 、 过敏性等五种 。 人们应该根据皮肤的这些特点和性质进行保养和美容 。 这且按下不表 。 现在我想要说的是李渔 以白为美的观念 究竟有没有普遍性 。 李渔说 “ 妇人妩媚多端 , 毕竟以色为主 , · 一妇人本质 , 惟白最难 。 ” 在李渔看来 , 肌肤 的白 , 是最漂亮的 而黑则 不美 。 其实 , 这更多的代表了士大夫的审美观念 。 士大夫所欣赏的女色 , 多养在 闺中 , “ 豢 以美食 , 处以曲房 ” , 大门不出 , 二门不迈 , 少受风吹 日晒 , 其肤色 , 当然总是 白的 。 但这 种白 , 又常常同弱不禁风的苍 白和病态联系在一起 , 这在另一些人看来 , 末必美 。 臂如农家 子弟 , 就不一定欣赏那种 白 , 这是不同人群之间审美观念上 的冲突 。 世纪俄 国美学家车 尔尼雪夫斯基在 《生活与美学 》中 , 曾分析过上流社会与农 民审美观念的差别 , 对我们不无 启发 。 他说 “ 辛勤劳动 、 却不致令人精疲力竭那样一种富足生活的结果 , 使青年农民或农 家少女都有非常鲜嫩红润 的面色 —这照普通 人民的理解 , 就是美的第一个条件 。 丰衣足食 而又辛勤劳动 , 因此 农家 少女体格强壮 , 长得很结实 , —这 也是 乡下 美人 的必要条件 。 ‘ 弱不禁风 ’ 的上流社会美人在乡下人看来是断然 ‘ 不漂亮的 ’ , 甚至给他不愉快的印象 因 为他一向认为 ‘ 消瘦 ’ 不是疾病就是 ‘ 苦命 ’ 的结果 。 ” 然而 , 匕流社会的审美观念则不同 “ ⋯ ⋯病态 、 柔弱 、 萎顿 、 墉倦 、 在他们心 目中也有美的价值 , 只要那是奢侈的无所事事的 生活的结果 。 苍 白 、 墉倦 、 病态对于上流社 会的人还有 另外的意义 农 民寻求休息和安宁 , 而有教养的上流社 会的人们 , 他们不知有物质的缺乏 , 也不知有 肉体的疲劳 , 却反而因为无 所事事和没有物质的忧虑而常常百无聊赖 , 寻求 ‘ 强烈的感觉 、 激动 、 热情 ’ , 这些东西能 赋予他们那本来很单调的 、 没有色彩的上流社会生活以色彩 、 多样性和魅 力 。 但是强烈的感 觉和炙烈的热情很快就会使人憔悴 他怎能不为美人的墉倦和苍 白所迷惑呢 , 既然墉倦和苍 白是她 ‘ 生活了很 多 ’ 的标志 可爱的是鲜 绝的容颜 , 青春时期的标志 但是 苍白的面色 , 忧郁的症状 , 却更为可爱 。 ” 车氏虽说是俄国人 , 但他的这些话 , 对于中国的情况我看是适用的 。 当然 , 今天 人们对青年女子的 “ 白 ” 也很欣赏 。 这要作具体分析 。 一部分原因可能是现 一 一 在劳动条件改善了 , 不用象过去那样风吹 日晒 、 下大苦力 , 而色白嫩 、 细腻成为生活优越的 标志 , 而不是苍 白病态的症侯 。 还有一部分原因是传统观念的延续和影响 , 封建社会主流意 识形态历来以白为美 , 这种观念深入人心 , 影响全社会 , 成为一种审美无意识 , 所以今天人 们也就不 自觉地接受了这种观念 。 但是 , 无论如何 “ 白 ” 绝不是美女之美的唯一标志 。 女运动员的健康的红黑色 , 不是也 很漂亮吗 “ 眼 ” 为心 声 “ 眉眼 ” 一款 , 更印证了前面我们所说中国人在看 人体美时不重外形而重 内美的观念 。 第一 , 李渔说 “ 吾谓相人之法 , 必先相心 , 心得而后观形体 。 ” 这就是说 , 李渔欣赏人的 美 , 首先看她的 “ 心 ” , 即内在精神 , 形体放在第二位 。 第二 , “ 形体 ” 又主要是衣服遮蔽之 下能看得见的部分 “ 形体谓何 眉发 口齿 , 耳鼻手足之类是也 。 ” 把 “ 形体 ” 限定在 “ 眉发 口 齿 、 耳鼻手足 ” 上是很可笑的 , 形体就应该主要是人体的完整轮廓 、 线条 , 单是 “ 眉发 口 齿 、 耳鼻手足 ” 怎能见出完整的人体美 然而 , 这就是中国人不同于西方的关于人体美的审 美观念 。 中国人绝不会象古希腊人那样欣赏人的裸体美 无论是男子的裸体还是女子 的裸 体 , 一般也不欣赏人体的肌肉的美 、 线条的美 。 中国人重 内美 、 重心灵 , 因而也就特别看重人的眼睛 。 “ 心在腹中 , 何由得见 曰 有 目 在 , 无忧也 ” 。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 看来李渔是十分懂得这个道理 的 。 由眼睛确实可 以看 出 一个人聪颖还是愚钝的大体情形 , 看出一个人丰富而复杂的内心世界 但是李渔说 “ 目细而 长者 , 秉性必柔 目粗而大者 , 居心必悍 ” 云云 , 却是不科学的 。 这一款的后面谈到眉 时所 说 “ 眉之秀与不秀 , 亦复关系情性 ” , 同样也是缺乏科学根据的 。 品 手论 足 提倡女子缠足 、 对女子的所谓 “ 三寸金莲 ” 赞赏备至 , 充分表现出了中国封建时代士夫 的变态审美心理 , 而李渔在这方面可以说是个典型代表 。 好好的一双脚 , 硬是活活地把它的骨头缠折 , 使它成 为畸形 , 这 简直太残 忍 、 太残酷 了 而干百年来竞然把它当作一种美来欣赏 , 而且有的人还津津乐道 , 赞不绝 口 , 岂非咄咄 怪事 这怪事就出在中国古代 。 据李渔的一位友人余怀在 《妇人鞋袜辨 》 收在 《李渔全集 》 卷 中考证 , 女子缠足始于五代南唐李后主 。 “ 后主有宫缤官娘 , 纤丽善舞 , 乃 命作 金莲 , 高六尺 , 饰以珍宝 , 绸带缨络 , 中作品色瑞莲 , 令盲娘 以 帛缠 足 , 屈上作新 月状 , 着素袜 , 行舞莲中 , 回旋有凌云之态 , 由是人多效之 , 此缠所 自始也 。 ” 后来 , 以缠足 为美的观念愈 演愈烈 , 而且脚缠得愈来愈小 , 而愈小就愈觉得美 , 女子深受其害 , 苦不堪言 。 对这样一件天理难容的事情 , 李渔 则倾注着他 “ 满腔热情 ” , 以 狠裘的 口 吻加 以赞扬 , 真令今天还在爱惜李渔的人脸红 。 请看李渔是怎么说的 “ 予遍游四方 , 见足之最小而无累 , 与最小而得用者 , 莫过秦之兰州 、 晋之大同 。 兰州女子之足 , 大者三 一 寸 , 小者犹不及焉 , 又 能步履如 飞 , 男子有时追之不及 , 然去其凌波小袜而抚摩之 , 犹觉刚柔相半 即有柔若无骨 者 , 然偶 见则易 , 频遇为难 。 至大同名妓 , 则强半 皆若是也 。 与之同榻者 , 抚及金莲 , 令人 不忍释手 , 觉倚翠偎红之 乐 , 未有过于此者 。 ” 一 一 我认为 , 这是李渔学术思想上的一个污点 , 也是他人品上的一个不足 不管李渔在其他 方面有多少成就 —当然对他的成就我也不会抹杀 。 关于 “ 态度 ” 对 “ 态度 ” 的论述 , 更是直接表现了李渔对 内美的赞赏 。 李渔认为美女之所 以有魅力 , 虽不能说无关于外在的美色 , 但更重要的则在于内在的媚态 。 女子一有媚态 , 三四分姿色可 抵六分 。 若以六七分姿色而无媚态之妇人与三四分姿色而有媚态之妇人同立一处 , 则人只爱 三四分而不爱六七分 若以二三分姿色而无媚态之妇人与全无姿色而只有媚态之妇人同立一 处 , 则人只为媚态所动而不为美色所惑 。 因此 , 态度之于颜色 , 不只于以少敌多 , 简直是以 无敌有 。 态度是什么 简单地说 , 态度就是一个人内在的精神涵养 、 文化素质 、 才能智慧而 形之于外的风韵气度 , 于举手投足 、 言谈笑语 、 行走起坐 、 待人接物中皆可见之 。 李渔所讲 的那个春游避雨时表现得落落大方的中年女子 , 正是以她的态度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论 年岁 , 她 已三十许 , 比不上二八佳人 论衣着 , 她 只是个编衣贫妇 , 比不上丝绸裹身的贵妇 人 。 但她在避雨时表现得却是气度非凡 , 涵养深厚 。 雨 中 , 人 皆忘掉体面踉踉跄跄挤入亭 中 , 她独徘徊檐下 人 皆不顾丑态拼命抖擞衣衫 , 她独 听其 自然 。 雨将止 , 人 皆急忙奔路 , 她独迟疑稍后 , 因其预料雨必复作 。 当别人匆匆反转时 , 她则先立亭中 。 但她并无丝毫骄人 之色 , 反而对雨 中湿透衣衫的人表现 出体贴之情 , 代为振衣 。 李渔感概地说 “ 隐 , 以年三 十之贫妇 , 止为姿态稍 异 , 遂使二 八佳 人与曳珠顶翠者 皆出其下 , 然则态之 为用 , 岂浅鲜 哉 ” 这就是 “ 态度 ” 的魅力 而中国人特别讲究的 , 也就是这种态度 、 这种 内美 、 这种风 韵 、 这种人格 、 志趣 、 精神情操和道德涵养 , 总之一句话 精神美 。 “ 三分人材 , 七分装饰 ” , “ 人靠衣裳马靠鞍 ” , 流传在民间的这些俗语 , 都是讲人需要修 饰打扮 , 也愿意修饰打扮 。 李渔在 《修容第二 》这部分里正是讲女子如何化妆 , 如何把 自己 的仪容修饰得更美 。 提起化妆 , 那在中国的历史可就长 了 。 前面我们曾引述过 《诗经 · 伯兮 》“ 自伯之东 , 首 如飞蓬 。 岂无汗沐 , 谁适为容 ” , 那里讲的就是化妆 , 而且还讲到化妆品 “ 膏沐 ” , 说明那时 的化妆 已经 相当讲究 , 人们 尤其是女 人 已经有意识地借助于外在的物质手段和材料 如 “ 膏沐 ” 之类 对 自己的皮肤或头发进行美化 。 稍后 , 在 屈原的 《离骚 》、 《九歌 》、 九章 》 等诗篇中 , 都一再涉及到修容的问题 。 譬如 《九歌 · 湘君 》“ 美要吵兮宜修 ” 句 , 就是说的湘 夫人打扮得很美 , “ 宜修 ” 者 , 善于打扮也 。 《九歌 · 山鬼 》 “ 被辟荔兮带女罗 ” 句 , 也是说 “ 山鬼 ” 有人认为即是楚国神话中的巫山神女 以美丽的植物来装饰 自己 。 汉代民歌 孔雀 东南 一 飞 》和 《陌上桑 》以及南北朝时民歌 木兰诗 》更是大量谈到化妆 , 如 “ 新妇起严妆 ” 、 “ 对镜贴花黄 ” 等等 。 到唐代 , 化妆技巧 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 。 唐 崔令钦 《教坊记 》 补录 记载 , 歌舞演 员庞三娘年老时 , 面 多皱 , 她在面上帖以轻纱 , “ 杂用云母和粉蜜涂之 , 遂若 少容 。 尝大埔沛州 , 以名字求雇 。 使者造 门 , 既 见 , 呼 为恶婆 。 问庞三娘子所在 。 庞给之 日 ‘ 庞三是我外甥 。 今暂不在 。 明 日来书奉留之 。 ’ 使者如言而至 。 庞乃盛饰 , 顾客不之识 也 , 因曰 ‘ 昨 日已参见娘子阿姨 。 ”’ 宋元明清 的诗词 文章里写到化妆 的更是不计其数 。 但 象李渔这样深入细致地谈化妆 , 并不 多见 。 李渔在这里提出了一个重要原则 , 即修容必须 自然 、 得体 , 切勿 “ 过当 ” 。 譬如 , “ 楚王 好细腰 , 宫中皆饿死 楚王好高髻 , 宫 中皆一尺 楚王好大袖 , 宫中皆全 帛” , 这就是 “ 过 一 一 当 ” 。 女子为了以 自己的 “ 细腰 ” 讨楚王喜欢 , 竟至于少吃而 “ 饿死 ” , 这就太离谱了 这使 我想到现在的一些女孩子为了苗条而拼命减肥 , 以致损害了健康 , 甚至要 了命 。 这正是李渔 当年所反对的 。 怎样 “ 洗 ” “ 梳 ” 盟栉即洗脸梳头 。 有人说 , 洗脸梳头 , 谁人不会 哪个不晓 这里面还有学问 是的 , 这里面大有学问在 。 譬如说 , 有的人脸上爱出油 , 倘若她化妆时不用肥皂把油彻 底清洗干净 , 那么 , 她搽粉涂脂时 , 必然 白一块 、 黑一块 、 红一块 。 轻者 , 脂粉不均匀 重 者 , 成个大花脸 。 李渔指出洗脸必须注意去油 , 确实抓住了要害 。 这对现代女子化妆 , 也是 有重要参考价值的意见 。 说起梳头 , 那讲究就更多了 。 无论在我国还是外国 , 头发历来在人们 , 特别是妇女的容 貌审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 在古代西方 , 例如罗马 , 某皇后的发型就 曾经成为当时妇女 效仿的榜样 在现代东方 , 某演员 如 日本的山 口 百惠 的发式也会成为今天女孩子追求的 时尚 。 我国古代 , 不少女子因头发之美而倍受赞扬 , 有的甚至坐到皇后的宝座上去 。 例如 , 东汉明帝刘庄的皇后的头发就特别长而美 , 诚斋杂记 》中说她的头发 “ 为四起大髻 , 髻成 , 尚有余发绕髻三匝 ” 。 陈书 》中记载 , 南朝陈后主的妃子张丽华因美而得宠 , 而其头发特 美 “ 张丽华发长七尺 , 鬓黑如漆 , 其光可鉴 。 ” 还有一个 , 汉武帝的皇后卫子夫就是因 为头发美而起家的 。 卫子夫原是平阳公主家的一个歌女 , 武帝到平阳公主家去玩儿 , 卫子夫 唱歌挑逗皇帝 , “ 上 皇帝 意动 , 起更衣 , 子夫因侍 , 得幸 。 头解 , 上见其发美 , 悦之 , 遂纳子夫于宫 , 后立为后 ” 。 女子的发型历来十分讲究 , 而且随时代的推移 , 不断花样翻新 。 下面 , 我从清代乾嘉之 际学者王初桐 仓史 卷七十一 梳妆 门一 》中辑取一些材料 , 以使读者对我国古代女子发 型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 周文王令宫人作 “ 凤髻 ” , 其髻高 又令宫 人作 “ 云髻 ” , 步步而摇 , 曰步摇髻 。 汉武帝令宫人梳 “ 堕马髻 ” , 《陌上桑 》所描写 的美女罗敷 “ 头上楼 堕髻 ” , 据考 即 “ 堕马髻 ” , 其髻歪在头部的一侧 , 似堕非堕 , 这种发型 , 由于官 中的提倡 , 在汉代大概 女子十分喜欢也十分流行 。 汉代辛延年 《羽林郎 》诗中有 “ 两鬓何窈窕 ” 句 , 鬓 , 即环形的 发型 。 三国魏文帝曹王的皇后甄氏入宫后 , 据说宫中有一条蛇 , 口 有赤珠 , 不伤人 , 每天甄 氏梳妆时 , 这条蛇在甄氏面前盘结成一个髻形 , 甄氏即仿效它而梳妆 自己 的发型 , 号 “ 灵蛇 型 ” 。 《木兰诗 》“ 当户理云鬓 ” 的 “ 云鬓 ” , 就是梳得象云一样的发型 。 北齐后宫女官八品梳 “ 偏臂髻 ” 臂 , 发覆 目也 , 即头发盖住 了眼睛 。 隋场帝令宫人梳 “ 八餐髻 ” 、 “ 翻荷髻 ” 、 “ 坐愁髻 ” 。 唐末妇人梳发 , 以两鬓抱面 , 为 “ 抛家髻 ” 。 明代嘉靖年 间 , 浙江嘉兴县有一个 叫杜韦的妓女 “ 作实心髻 , 低小尖巧 ” , “ 吴中妇女 皆效之 , 号 韦娘髻 ” 。 李渔在本款中也提 到当时的所谓 “ 牡丹头 ” 、 “ 荷花头 ” 、 “ 钵盂头 ” 等等发型 。 此外 , 少数民族妇女也有 自己 的 发型 。 《广西通志 》中说 “ 蛮女发密而黑 , 好给大髻 , 多前向 , 亦有横如卷轴者 , 有叠作三 盘者 。 ” 《粤述 》中说 “ 瑶撞妇 夕、 高髻 , 置于顶之前畔 , 上覆大笠 。 ” 《蛮书 》中说 “ 望蛮妇 女有夫者两髻 , 无夫者顶后为一髻 。 ” 南夷志 》中说 “ 施蛮妇人从顶横分其发 , 前后各为 一髻 。 ” 妇女的发型 , 是 人们审美观念的物化形态之一 。 从发型的演变 , 也可以看出人们审美观 念的变化 。 例如 , 古代妇女 的那种 “ 高髻 ” , 现在很难 见到 了 , 人 们大 概也不 怎么喜欢 了 。 一 一 现代女子 特别是运动员 的那种 “ 男式短发 ” , 大概在二三十年代是不会出现的 , 在古代 更是不可能的 。 当然 , 梳什么样的发型 , 只是个人的事情 , 别人无权 、 也不应横加干涉 。 李 渔所反对和所提倡的种种发型 , 只是他个人 的见解而 已 , 不足 为训 , 尤其他所提倡的所谓 “ 云 ” 型 、 “ 龙 ” 型 飞龙 、 游龙 、 伏龙 、 戏珠龙 、 出海龙等等 , 太矫揉造作 , 更不可取 。 “ 熏陶” 和 “ 点染 ” 的学问 熏陶 , 是谈如何给人气味上的美感 。 每人都会有每人 的气 味 , 个别人甚至会有某种异 味 , 其他人闻起来会感到不舒服的 。 去掉异 味 , 给人嗅觉上 一种舒服感 , 这也是人际交往 中的一种礼貌 。 但李渔在这里所讲的 , 是从男子中心主义 出发对美女的 “ 享用 ” , 这在今天 看来就十分腐朽了 。 男女天生应该是平等的 , 在男女交往中 , 一个臭哄哄的女子对她的男伴 来说固然是不礼貌的 一个臭哄哄的男子对他的女伴来说同样是不礼貌的 。 因此 , 那种具有 男尊女卑观念 、 甚至视女子为玩物 的人 , 首先应该去掉那些腐朽观念的 “ 异味 ” 、 “ 臭 味 ” , 接受现代男女平等观念的 “ 熏陶 ” , 使 自己的人格 、 品格变得 “ 香喷喷 ” 的 。 通常一说到修容或者化妆 , 立刻会想到在面部涂脂 、 搽粉 、 点 口 红等 , 这就是李渔所说 的 “ 点染 ” 一般说 , 这是人们修容的非常重要 的 , 从历史传统来说 , 是女子修容的非 常重要的内容 , 在男权主义的社会里 , 大概 中外都如此 。 当然 , 是否女子天生爱修容 也许 有这种因素 我把握不准 。 西方古代关于修容的情况 , 我没有考察 , 不敢枉加评说 但从直观上说 , 我所见到的现 代西方女子之讲究修容 , 那是远胜于中国人的 。 关于修容 , 西方人也进行了专门研究 , 出版 了各种著作 。 我手头就有一本琳达 · 杰克逊女士著 、 关平等译 , 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年出 版的 《仪表美 》, 里面详细论述和介绍了不 同肤色 、 不 同眼睛 、 头发颜色的人 , 应如何根据 色彩学原理 、 色彩心理学原理 , 根据体型胖瘦 、 高矮 , 选择 白己 的化妆 “ 点染 ” 色彩以及 服装色彩和线条 。 我国古代女子之讲究 “ 点染 ” , 也达到 了十分精细的程度 。 光脸面和眉 的画法 , 即不同 的妆型和眉型 , 就数不胜数 , 《仓史 》中多有描述 。 先说妆型 。 有所谓 “ 晓霞妆 ” 传说魏文 帝曹工 “ 在灯下咏 , 以水晶七尺屏风障之 。 夜来至不觉 , 面触屏上 , 伤处如晓霞将散 。 自是 宫人俱用胭脂仿画 , 名晓霞妆 ” 有所谓 “ 梅花妆 ” 传说南朝宋武帝之女寿阳公主 “ 卧于含 章殿檐下 , 梅花落额上 , 成五出花 , 拂之不去 , 经三 日 , 洗之乃落 。 自后宫女竞效之 , 称梅 花妆 ” 。 这里所说梅花落额上而拂之不去 不可信 但画成梅花似的妆型 , 是可能的 有所 谓 “ 泪妆 ” “ 明皇宫中缤妃辈施素粉于两颊 , 相号为泪妆 。 ” 又 , 宋理宗 “ 宫中以粉点眼角 , 名曰 泪妆 ” 。 还有所谓 “ 醉妆 ” 、 “ 啼妆 ” 、 “ 额妆 ” 、 “ 眉妆 ” 、 “ 面妆 ” 、 “ 酒晕妆 ‘ ’ 、 “ 桃花妆 ” 、 “ 飞霞妆 ” 、 “ 半面妆 ” 、 “ 癖如妆 ” 等等 , 不一而足 。 眉 型也很多 。 据说 , “ 秦始皇宫人悉红妆 翠眉 ” 汉武帝时有所谓 “ 连头眉 ” 西京杂 记 》中说 “ 文君蛟好 , 眉色如望远 山 , 时人效 之 , 画远 山眉 ” 东汉桓帝时 , 京都妇女作 “ 愁眉 ” 唐明皇时女人眉型有十种之多 、 如 “ 鸳 鸯眉 ” 、 “ 小山眉 ” 、 “ 五岳眉 ” 、 “ 三峰眉 ” 、 “ 月棱眉 ” 、 “ 分梢眉 ” 、 “ 涵烟眉 ” 、 “ 拂云眉 ” 、 “ 倒 晕眉 ” 等等 。 另从唐代诗人朱庆徐绝句 《闺意献张水部 》用汉代张敞为妻画眉的故事而写的 诗句 “ 妆罢低声问夫婿 , 画眉深浅人时无 ” 可以看出当时女子画眉之胜 、 之精 、 之时髦 。 编辑 杨 杰
/
本文档为【_闲情偶寄_的女性审美观】,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