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传统文化考试资料

2011-05-24 20页 doc 114KB 16阅读

用户头像

is_822261

暂无简介

举报
传统文化考试资料• 这些是我最近整理的,论述题最后三个没有找到答案,大家再帮忙找下,对已整理的再帮忙改一下吧 •​ 1:“文化”的语源学涵义     “文”的本义,由甲骨文的字形分析,应是说人身体上的纹身。到后来用来指各色交错的纹理,并进而引申出文物典籍、礼乐制度、人文修养和美善德行的含义。  “化”的本义,为改易、转化、造化,指事物形态或性质的改变。后引申出教化迁善之义。 我们应该把训诂意义上的“文化”一词,和科学意义上的“文化”一词区别对待,它们是在不同的语境里各自成立的两个词。 当代世界关于文化的定义,据统计已有二百六十种之多。但最重要...
传统文化考试资料
• 这些是我最近整理的,论述题最后三个没有找到答案,大家再帮忙找下,对已整理的再帮忙改一下吧 •​ 1:“文化”的语源学涵义     “文”的本义,由甲骨文的字形分析,应是说人身体上的纹身。到后来用来指各色交错的纹理,并进而引申出文物典籍、礼乐、人文修养和美善德行的含义。  “化”的本义,为改易、转化、造化,指事物形态或性质的改变。后引申出教化迁善之义。 我们应该把训诂意义上的“文化”一词,和科学意义上的“文化”一词区别对待,它们是在不同的语境里各自成立的两个词。 当代世界关于文化的定义,据统计已有二百六十种之多。但最重要的定义还是莫过于人类学家所下的定义,因为人类学家通过对异文化长期的田野调查所得到的人类行为的知识最为丰富,因此,他们对人类文化的本质及其变迁过程,最能提供正确的资料与意见。 二、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 1、广义:人类所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物质、精神) 文化体系的构成:四层说:物态、制度、行为、心态 2、狭义:人类所创造的一切观念意识形态成果(精神) 中国文化的基本内容:语言文字、文化典籍、科技、文学艺术、哲学宗教、道德伦理 中国传统文化:是指1840年以前的中国文化 (1)1871年英国学者泰勒的定义:“所谓文化或者文明,即是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风习及其它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能够获得的包括一切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合性的整体”。 (2)《辞海》上的定义: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3)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 :文化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 中国文化的基本内容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第9页),一是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方块字,义,表形,表声);能把写字作为艺术、书法。二是翰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古典,经学,史学,类书和丛书等);三是惠及世界的科技工艺,西汉透光铜镜(四大发明带动了世界文明);四是精彩纷呈的文学艺术(诗经,诸子散文,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五是充满智慧的哲学宗教(先秦百家争鸣时期的哲学,孔子,孟子,老子,庄子的哲学著作,起始于中国的道教,中国化的佛教);六是完备深刻的道德伦理(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等维持了当时的人伦关系)。以上六个方面,既是中国文化民族与国度的特色,又共同构成了中国文化的基本内容。 制度文化 2、人为了与他人和谐共处,以维持社群的生活,所以又创造了第二类文化,我们或可称之为“制度文化”。它们由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建立的各种社会规范、社会组织所构成。 宗法制 所谓宗法制度即血缘宗法制度,是中国古代解决职权和财产分配,维护世袭统治秩序的一种制度。这种制度是由氏族社会的父系家长制演变而来的。根据现存文献和考古资料,中国古代的宗法制度产生于商代后期。西周宗法制度的创立者是周公 宗法制度源于原始社会父家长制公社成员之间牢固的亲族血缘联系,是这种血缘联系与社会政治等级关系密切交融、渗透、固结的产物。 它孕育于商代,定型于西周。 宗法制度是一种庞大、复杂但井然有序的血缘——政治社会构造体系。在这一体系中,最高统治者君王自命“天子”,即天帝的长子,“奉天承运”,治理普天之下的土地和臣民。从政治关系看,他是天下的共主,从宗法关系看,他又是天下的大宗。君王之位,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即由嫡长子继承王位,世代保持大宗地位。其余王子(嫡系非长子及庶子)根据分封制被封为诸侯,他们相对于居王位的嫡长子就是小宗,但他们各自在其封侯国内又为大宗,其位也由嫡长子继承,余子则封卿大夫。卿大夫以下,大、小宗关系也依上例。为了维系宗族内的尊卑等级关系和团结,实行隆重庄严的宗庙祭祀制度 。 •​ 嫡长子继承制、分封制、严格的宗庙祭祀制度就构成了宗法制的基本内容。 春秋以后,随着姬姓血缘关系的松弛,具有完整意义的西周宗法制度开始瓦解。秦汉以降,分封制被郡县制取代,除帝王继统仍由皇族血缘确定外,行政官员的选拔、任用,以“贤贤”取代“亲亲”。但是,宗法制的影响仍然延及后世: 父系单系世系原则的广泛实行 。政治权力和经济产权的继承,普遍遵循父系单系世系原则,完全排斥女性成员的地位,以确保权力和财富流入异姓他族。 以血缘纽带联系起来的宗法性组织——家族制度的长盛不衰,成为超越朝代的不绝如缕的社会细胞。家族制度得以维系,主要仰赖祠堂、家谱和族田三要素。 家国同构。宗法性的家族成为“国”与“民”之间的中介,“国”与“家”相互沟通,君权与父权也就互为表里。社会等级、地缘政治始终被笼罩在宗法关系的血亲面纱之下。简言之,父为“家君”,君为“国父”。君父同伦,家国同构。 自然崇拜:对大自然的崇拜是先民最原始的崇拜形式之一。对大自然的崇拜是先民最原始的崇拜形式之一。在仰韶、屈家岭等文化遗址中出土的陶器上,有不少表现太阳图形的纹饰。也有以动植物和自然物形象为纹饰内容的。这些反映的就是原始先民对大自然的崇拜。自然崇拜对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起到了积极作用。 图腾崇拜: 图腾是印第安语“它的亲族“词的音译。图腾是指原始人认为自己的氏族与某种动物、植物或想象出来的生物之间有一种特殊的亲密关系,并以他作为整个氏族崇拜的对象,与自然崇拜和生殖—祖先崇拜相比,图腾崇拜是较为高级的宗教形式,这种原始宗教是原始时代观念文化的主流。 儒家 儒家是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中出现的一个重要学派。其创立者是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后来由思想家、文学家孟子加以发展。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孔子在政治上主张恢复西周的礼制,在教育上创办私学,提倡有教无类,注重因材施教,讲究"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孟子主张君王应行"仁政",这样才能使天下归心。儒家思想在领主封建社会-春秋战国时期受到许多统治者的尊重,但在当时动荡的社会形势下,诸侯之间各为已利而崇尚武力,儒家的德政很难得以施行。汉以后,儒家思想被尊为地主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创始人为孔子(前551-前479)。 其学说记载于由其弟子及再传弟子整理的言论集《论语》中,其学术宗旨是“礼”与“仁”。 ——“礼”指宗法制度下的行为规范,孔子要求人们以“礼”约束 自己,“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并自我 克制,以达到“礼”的要求,此即“克己复礼”。 —— “仁”是思想内核,只有礼的外形而无仁的实质,则毫无意义。 总之,从思想深处强化宗法血缘纽带,是“仁”的精义所在,也是儒学区别于其他诸子的显著特征。 道家文化主要内容 道家思想的核心是“道本体论”,其学派特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道”是万物之本源,在老子眼里,“道”就是宇宙和自然社会发生、发展的规律。认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所以在《道德经》开篇首章就提出了“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这句话的直解是“道是存在的,然一般人所说的道,并非自然之道;名是要用的,然一般人所命之名,并非自然之名。”所以说,老子的“道”是万有的本原及可视为道所生的结果之万有的总体,简单说就是道在一切事物里面,一切事物在道里面。 (2)“有”与“无”的辩证统一。 老子哲学中最基本的一个问题就是关于“有”与“无”的关系。《道德经》中有“道统有无”之说,所以要想认识大道,必须从有与无两面来体察。老子认为,“无”是宇宙万物的原始,“有”就是天地万物的理由。“无”即中国哲学上所常说的“气”,“有”即中国哲学上所常说的“理”,而且,老子以“道”涵“有”“无”,即“有”,有待于“无”,“无”有待于“有”,是“有无相生”,万物以成。唯道是“自本自根”、无待而自然的。从本体论上看,道统有(理)无(气),有气必有理,有理必有气,理气对立而统一。从发展看,道涵有(实)无(虚),则虚实相对,也是对立之统一思想,表明原始物质是在时空变化中而凝结成天地万物。 (3)“无为而治”的思想 “无为而治”是老子宇宙观和社会观的统一。也就是说,老子的无为而的政治原理是本之于他的“天道自然”观。如《道德经》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三十七章)。“上德无为而无不为,下德为之而有不为”(三十八章)。“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五十七章)。老子的“无为而治”,包含有四个方面的意义。一、“无为”,并非消极的无所作为,而是积极遵道以行。此是针对当时统治者之间的国土之争,奢侈之风,烦苛之征而言的。老子治理国家,不能以私心处事,以私利损之,而应遵循自然的法则,因势利导,使人各安其生,各得其所,故曰“爱民治国,能无为乎!”二、“无为也,则用天下而有余”。老子认为,只要能顺天之时,随地之利,因人之力,则天下各尽其用矣。三、在政治上,要“为无为,事无事”。无为则顺道而行,无事则不扰,政简则民安,所以老子说“以无事取天下”。四,掌握了事物发生发展的法则,则能预见未来,故在政治上“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故不见其为,而事成,不见其治,而功立。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谓的“防患于未染”也。 (4)在认识论上,老子主张“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3、庄子的社会思想 庄子是道家的后起之秀,他以其绝顶的智慧和神奇的思辨,以其广阔的视野和诗一般的语言,以及近乎荒唐的叙述方式,为人们展示了道家的无我境界。 庄子否定了世俗中人们关于人我关系的各种见解。现实社会中,人我之间的的交往,利害复杂淆乱,每个人都有其是非善恶的观点,彼此相争相斗,至疲惫不堪都不能停止。在庄子看来,这是没有意义。他认为事物原本没有差别,只是由于人们从一己的立场上看问题,用自己的小聪明分辨事物的是非,各持己见而互相不让,以至勾心斗角,日日不停,这些世俗的成见,如果不去除,人们之间的无谓辨争至死也不可能结束,至上的真理性认识,永远也不能达到。 那么,怎样才能达到无我的境界呢? 庄子提出了三个方面: 第一是忘。忘掉世俗的成见,忘掉人世的伦理道德,忘掉名利和外物,忘掉父母和亲人,忘掉自我,最后连本身也忘掉。 第二是守。即要守己之说,守己之意,守己之神,不予外泄。 第三是游。这是指心灵不受任何俗务和俗世规则的约束,使之处于一种不负责、不拘泥和绝对豁达、绝对自由的状态。 然而,不论俗人,还是圣人、至人、真人,毕竟都有一个肉体,毕竟都还活在世俗,所以无论精神上怎样超脱,都不能不实际地对待现实人我关系的各种问题,即使聪明绝顶的庄子,也不能摆脱这个红尘滚滚的俗世,无奈之下,他提出了“不 遣是非以与世俗处”的人我关系原则。 宋文化是以宋理学为奠基石的。 一、理学构建 宋文化是以宋理学为奠基石的。 两宋(北宋、南宋)理学由五位理学大家创制: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朱熹。创始人是周敦颐,集大成者是朱熹,在理论上作出重大贡献的是二程,后世多称“程朱理学”。 理学是儒、释、道三家思想的融合,适应了宋代重建纲常的需要。理学的思想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儒家学说发展到宋代,又呈现出奇峰迭起的景象。宋初的胡瑗、孙复、石介,己先声夺人,此后,北宋五子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颢、程颐并起,他们各自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对儒家学说进行了解释和阐述,如对学思并重的认识论思想、“执两用中”的中庸之道、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三代相因”的历史沿革观念和以为核心的道德哲学都进行了探讨,并且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但事实上,他们大多是对儒家学说的应用而非发展。朱熹是宋学的集大成者,而且是以孔子的传人自居,他一生研究的重点基本上都是儒家经典,在《周易》、《诗》、《礼》、《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诸方面,都有专著行世,但他在认识论、仁义说、心性说包括哲学方法论上,都是从周、张、二程入手,得自周张二程。比如周敦颐著《太极图说》和《通书》,朱熹就作《太极图说解》和《通书解》;张载著有《西铭》和《正蒙》,朱熹就作了《西铭解》和《正蒙解》;朱熹的《伊洛渊源录》、《近思录》和他编辑整理的《程氏遗书》、《程氏外书》,都说明他对二程作过更多的研究,所以后人说宋代理学往往以程朱理学概之。具体说程朱理学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 (1)在自然观方面,他坚持并发展了二程的“理本论”,特别是程颐贩理气说,同时又充分吸收了周敦颐的太极说、张载的太虚之气说、邵雍的先天说等。他说:“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是理。有此理,便有此天地,若无此理,便亦无天地,无人无物,都无该载了。”他认为,“理”或“天理”是宇宙的本原或根本,天、地、人、物都是因天理而存在,都是由最根本的理所产生出来的。理学高度强调人们对“天理”的自觉意识。强调知性反省。他们认为“理”是产生万物的本源。“理”充塞于宇宙。他们把理与纲常伦理结合起来。认为万理皆来源于“天理”,而天理就是“三纲五常”(西汉董仲舒: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五方面日常规范)。他们强调“天理”是“人欲”的对立面,要人们“存天理,灭人欲”。在理气关系上,朱熹认为,理是根本,气则依附于理。理为形而上,气为形而下。天下没有无理之气,也没有无气之理。(2)在人性论方面,朱熹比二程讲得更细致,更深刻。二程式只是提出“性即理”的命题,没有明确提出“天地之必”与“气质之性”的区别;朱熹认为性是天理的体现,是形而上的本然状态;人禀气而生,是形而下的有形存在。人和万物都是天理的体现,人既然是禀气而生,那么万物自然也是由气而构成的。而人和物的根本不同在于,只有人才具备仁、义、礼、智、信,而物则没有。人的这种本性就是天理,天理从来就不可能有不善的状态。人的根本使命就是要认识人自身,并要克服那些不善的行为。(3)朱熹还发展了“道心”和“人心”这两个概念。朱熹认为“道心”源于生命之正,是从纯粹的天命之性发出来的,所以是至善的;即使愚昧的小人,也具有天命之必,因而不可能无道心。“人心”是从气质之性发出来的,可善可不善,即使是上智的圣人,也是理气结合出来的,不能不具有气质之性,因而,不能无人心。“人心”和“道心”不是绝对对立的,对于人欲必须革除,对“人心”则不能消灭,而只能使它听命于“道心”。(4)在修养论上,朱熹大体上是继承二程尤其是程颐的思想而又有所发展。“穷理”、“居敬”、“求仁”。朱熹提出“学、问、思、辩、行”的学习方法,充满理性色彩。在持敬问题上,程颐把“涵养须用敬,进学在致知”作为修养的二大纲目,朱熹进而发挥为持敬说和格物致知论,认为敬是为学修养的立脚点,是圣人第一之要法。而且他的居敬并不是目的,而只是功夫,居敬的目的在于“穷理”,而“穷理”又是“格物致知”的功夫。朱熹提出的“学、问、思、辩、行”的学习方法,充满理性色彩。综上所述,我们知道,朱熹一生致力于宣扬理学,建立了一个庞大而又精深的新理学思想体系。其价值在于总结了先前儒家学者的贡献,回答了当时所能回答的一系列问题,从而使儒学真正摆脱了几百年来佛教与道教的冲击,重新恢复了权威和信心。从元代开始,朱子学作为儒家学说的新生力量成为中国的官方哲学,明清时提升到儒学正宗地位。朱熹成为孔庙大成殿“十二哲”之一。在政治和思想文化领域内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的传统思想文化,而且还传播到国外,尤其是东亚诸国,成为继孔子之后又一个对世界文化作出贡献的思想家。 玄学 玄学是魏晋南北朝时一股崇尚老庄道家的哲学思潮,是魏晋时代精神的表现。当时的哲学家们信奉儒家的《周易》,道家的《老子》和《庄子》,并称为“三玄”。所以后世称这种哲学为“玄学”。 魏晋玄学有三个主要的流派: 1)以玄学创始人何晏、王弼为代表的唯心主义贵无派。主张“以无为本”,“凡有皆始于无”,代表作有何晏的《道德论》、王弼注释的《老子》、《易经》。 (2)向秀和郭象。他们主张“无不能生有,有也不能生有,万物是突然自生自得的。” (3)裴 的崇有派,认为“夫至无者,无以能生。故始生者,自生也。”“自生而必体有”(他们的自生是在现有物体的基础上产生的)。这三派,前两派都是唯心主义的,第三派是唯物主义的。 玄学的主要内容是探讨个体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以探讨理想人格为中心课题,追求在情感之中达到对无限的体验,形成了“重自然”轻雕饰的美学观念。玄学对魏晋士人玄、远、清、虚的生活情趣有很大影响。 比如魏晋时名士阮籍、嵇康、陶渊明及竹林七贤,他们纵情山水,放任个性,对功名漫不经心,力求超脱现实。这些都是深受“贵无(虚无主义)”思想影响的。 ​  道教 道教是在中国古代社会宗教信仰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宗教,具有汉民族思想和信仰的特点,是产生于中国本土的一种宗教。道教是中国本土的宗教,它源于远古的鬼神崇拜,是东汉时人张陵创立的。发展于魏晋,至南北朝时,首次使用“道教”一词。统一各个道教派别,与此同时,道教逐步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宗教仪式和斋醮程序、道德戒律。所以说“道教”创始于南北朝。隋唐是道教的兴盛时期。 道教的基本信仰与教义是“道”。认为“道”是“虚无之柔造化之根,神明之本,天地之元。”强调信徒“修道养德”,以便达到“得道成仙”之目的。道教最关心的是“人如何不死。 道教的主要思想渊源,或者说道教的起源,主要有五个方面:一、中国古代的鬼魂崇拜,特别是殷商时代的巫术祭祀鬼神。二、战国以来的神仙方术,主要是战国秦汉时代的方士求仙采药、练丹术。三、秦汉时期的黄老道。四、道家哲学与阴阳家思想的影响较大。五、阴阳家哲学。主要是老子和庄子的哲学和邹衍的阴阳五行术。 道教的基本信仰是“道”:他们所说的“道”出自老子《道德经》,但在道士眼里,道是宇宙万物之本源,同时又是“灵而有性的”“神异之物”。宇宙、阴阳、四时、万物都是由道化生的。与“道”并提的是“德,”道之在我者就是“德”,故道教规定信徒要“修道养德”。他们认为:“道”乃“虚无之系,造化之根、神明之本、天地之元”万象“因之而生”,五行因之而成。得道成仙,不管是谁,只要认真修道养德,都可以成仙。道教信奉神的最高神是“三清尊神”,一是;“玉清元始天尊”即天宝君。二是:“上清灵宝天尊”,即太上道君。三是:“太清道德天尊”,即太上老君(老子),此外还有玉皇大帝等四个帝王,风雨雷电、土地、灶君、门神、财神等等大大小小的众神;历史上的圣哲贤才和中孝英烈,如关羽、岳飞等,也是道教奉祀的。以上都是道教信奉的神。 道教的最终目标是:“得道成仙”,经过“修道养德”能使人返本还原,与道合一,最终成为神仙。成了神仙就能灵魂常在,肉体永生。传说中道教中有八位俗胎凡子修炼成仙,这就是道教八仙——铁拐李、钟离权(汉钟离)、张果老、何仙姑、蓝采和、吕洞宾、韩湘子、曹国舅。此外,道教供奉的仙还有各种天仙、地仙、尸解仙、日月五星、二十八宿诸星、北斗星、四方之神、各种守护神、引业神、功能神、等等,可见道教崇拜诸神各仙已形成一个庞大的神仙系统。 1、​ 孔子论“仁” “仁”的主要内容 “仁”是孔子思想学说的核心。孔子以前已有“仁”的概念,但孔子丰富了“仁”的内涵,升华了“仁”的意义。 孔子的“仁”,其内容有四个含义,一曰“仁者,人也。”认为“仁”是人与生俱来的本性。二曰“仁”即“爱人”(《颜渊》),并进一步阐明“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雍也》)。为“仁”,应该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颜渊》)。这是一种深刻的人本主义哲学思想,这种思想贯穿于孔子思想学说的各个方面。三曰“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他认为政治的最高境界是以“仁”治天下,象尧舜一样“南面而己。”他认为,“仁”既是每个人必备的修养,又是治国平天下必须遵循的原则。对个人修养,他主张“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里仁》)。“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生以成仁”(《卫灵公》)。教导学生以坚韧不拔的精神向“仁”的方向努力。对于为政施治,他倡导立足于对人的关心爱护,以教化的方式来达到治国安邦的目的。提出:“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为政》)其所谓“德”,就是“仁”的精神体现。他又提出“道(治理)千乘之国”的基本原则,是“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学而》)。他称赞管仲“如其仁,如其仁”,就是因为管仲辅佐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而“不以兵车”之力。他称颂“殷有三仁焉”,指的就是“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他们都强烈反对殷纣王的暴政(《微子》)。子张问“仁”,孔子更具体指出“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这五者就是“恭、宽、信、敏、惠”。因为“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阳货》)。五者的出发点,都建立在对人的尊重关心和体谅上。四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颜渊》)他倡导以“孝悌”为基础的伦理观念,指出“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学而》)。甚至“仁”的精神也渗透到他的教育思想当中,提出“当仁,不让于师”(《卫灵公》),指出“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孔子在倡导“仁”、“德”的基础上,进而提出了一种“大同”的社会理想,即:“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礼记•礼运》)这种“大同”的社会,实际上就是“仁”的精神得到充分而全面体现的社会。“大同”的理想难以实现,孔子退而提出“小康”社会的理想:“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刑仁讲让示民有常……是谓小康。”(《礼记•礼运》)这是初步贯彻“仁”的精神的社会。 传统伦理道德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不确定) 1、 古代哲学体系的核心是伦理道德学说 中国哲学史论理型的,古代哲学体系的核心是伦理道德学说。中国古代哲学的各家各派都很重视伦理道德的研究,比如儒家强调天人各一,要求人们顺应天意,强调“内圣外王”,即以“仁、义、礼、智、信”修养自己的身心,规范自己的行为。人主(王)只有自己修养好,才能施仁政。才能推行王道政治。儒家还强调以“三纲五常”规范人际关系。“三纲”要求臣、子、妻要绝对服从君、父、夫。"五常"是用以调节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等人伦关系的行为准则。儒家的这些思想实际上都属于伦理道德范畴。道家的许多思想也是属于伦理道德范畴。老子曾从本体论的角度说明: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至于道家的逍遥自在的人生观,崇尚自然、返朴归真的观念,追求自由平等、个性解放的思想。都与道德修养息息相关。由此看来,中国古代哲学体系的核心是伦理道德学说,如果我们把伦理道德从哲学中抽出来,那么中国古代哲学就成了一个空空架子了。正如梁启超所说"儒家舍人生哲学外无学问;设人格主义外,无人生哲学"古代哲学主要是讲为人处世之道的。 2、 古代文学及艺术是以“善”为价值取向的。强调教化作用。“文以载道,美善合一”。强调文学对人的道德修养的"潜移默化"的作用,是文人作家一贯坚持的原则。文学作品中的褒贬美丑都能体现多数人的道德价值判断。惩恶扬善是多数的作品中体现的主题。尤其是作品的结局。大都是正义战胜邪恶,幸福降临人间,大团圆。实际上这是对读者进行"善又善报,恶又恶报"的提醒,借此进行道德教育。 3、 政治学,史学、教育均以道德提升为己任。 除哲学文学外,政治学成为道德评判,政事被归结为善恶之别,正义与邪恶之争,君子与小人之辨;史学往往不依存史为基本任务,而以惩恶扬善“寓褒贬、别善恶”为宗旨。教育更以德为首“德、智、体、美、劳,”德育为先,传授知识退居其次。《三字经》曰:首孝悌,次见闻,强调首先要懂得孝悌,其次再去扩展见闻学识。 总之,中国文化是伦理型的文化。(见347页) 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的意蕴 1 、优秀文化传统实质上是民族文化基本精神的具体表现。 ​ 2 、文化精神是相对于文化的具体表现而言的。文化的具体表现包括器物、制度、习惯、思想意识等层面,无不和内在的文化精神相关系。 ​ 3 、文化的基本精神属于观念形态的范畴。 ​ 4 、文化的基本精神是指文化现象中最精微的内在动力和思想基础,是指导和推动民族文化不断前进的基本思想和基本观念。 ​ 5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是指中国传统文化中那些长期受到人们尊崇并成为生活行动的最高指导原则的思想观念和固有传统,它们在历史上起到了推动历史发展的作用,成为了历史发展的内在思想源泉。 ​  6 、思想观念或文化传统要成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有二: 一是具有广泛影响,感染熏陶了大多数人民,为他们所认同接受,成为他们基本人生信念和自觉的价值追求; 二是有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的积极作用。 ​ 7 、民族精神是指导民族延续发展、不断前进的精粹思想,是民族文化的主导思想。 就其性质而言,它是一种伟大的卓越的精神; 就其表现形式而言,它是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 ​  8 、文化传统是指受特定文化类型中价值系统的影响,经过长期历史积淀而逐渐形成的、为全民族大多数人所认同的思想和行为方式上的难以移易的心理和行为习惯。 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的主体内容 ​ 天人合一 ​ 以人为本 ​ 刚健有为 ​ 贵和尚中 天人合一思想认为: 自然的发展与人类的发展是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的,人们应根据自然的变化来调整并规范自己的言行。 中国文化比较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反对把天和人割裂、对立起来,主张天人协调,天人合一。这与西方文化注重强调人要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才能求得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的思想是有差别的。天人合一是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基本差异之一。 1 、以人为本,就是指以人为考虑一切问题的根本,就是要在天地人之间,以人为中心;在人与神之间,以人为中心。  2、中国传统文化的基调是:人为万物之灵,天地之间人为贵。  3、人本思想的社会功能:它不仅有助于人们合理地对待人与神的关系,增强人的主体意识,而且有助于抵制宗教神学。 4、儒家的道德的人本主义,其重要表现是把人放在一定的伦理政治关系中来考察,把人个价值的实现,个体道德精神界的升华,寄托于整体关系的良性互动。这一思想对人的精神的开放,对于个体道德自我建立,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5、与近代西方资产阶级人本主义相区别,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本主义明显重人伦轻自然,重群体轻个体,只强调个人义务和道德人格的独立性,而不重视个人的权利和自由,这是一种落后。 1、刚健有为思想是人们处理天人关系和各种人际关系的总原则,是中国人的积极的人生态度的最集中的理论概括和价值提炼。 2、刚健有为的思想由孔子提出,他十分重视“刚”的品德,强调人有要坚定性,知识分子有要责任感和奋斗精神。 3、《易传》对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思想作了概括的经典性的表述。它强调刚健的同时要文明,要中正,防止主观盲动等片面性。 4、中国传统文化中也有柔静无为之说,如老庄思想、宋儒思想,但没有占上风,只是作为刚健有为思想的补充。  5、坚持独立人格的思想是刚健自强思想的重要表现。 1、贵和尚中即贵和谐,尚中道,这一基本精神在中华民族和中国文化发展过程中起过十分重要的作用。 中西文化的重要差别之一就是中国文化重和谐统一,西方文化重分别和对抗。 2、孔子:“君子和而不同” 事物是多样性的统一,主张宽容博大,兼收并蓄。 3、《易传》高度赞美并极力提倡和谐思想,提出了“太和”的观念。 中国资本主义萌芽迂缓的原因 十六世纪明朝中叶以后,我国封建社会内部已经开始孕育着资本主义萌芽。当时,在商品经济比较发达的江南地区和东南沿海城市,大批破产农民流入城镇,投入手工业作坊或矿井作工。成为领工资的工人。因为城市人口的增加,消费品的需求量也随之扩大,从而扩大了商品流通的市场。这许多因素促成了资本主义经济因素的发生。尤其是在丝织业、冶炼业和棉布染整业的手工作坊中表现得比较明显。由于工商业的发展,出现了苏州那样纺织业比较集中的城市,江西景德镇那样的瓷都。 清代到了康熙后期和乾隆嘉庆年间,资本主义因素又有所活跃,特别是东南沿海手工业较有基础的地区,如苏杭一带的商品生产再度繁荣。手工业和丝织、棉织、造纸、制茶、瓷器、矿业、冶炼等都有超过明末的趋势。同时地区也逐渐扩大到华北、西北和西南。其中如江南的丝织业和棉布染整业,江西的陶瓷业,四川的井盐业,广东的冶炼业,云南的采铜业,等都出现了工场手工业或商人包买主等形式。特别是井盐业和采矿业中雇工很多,雇工靠工资生存。 以上事实都说明十六七世纪明清时期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 但是,近几年许多学者一直在考察一系列问题,那就是为什么明清时期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倍受挫折?为什么当时中国没有跟随同时代的西方文明,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主要有以下几点: 原因之一,是社会经济既早熟又不成熟。早熟是指早在秦汉时期土地就可以自由买卖了,唐宋元明清时期主要的剥削形式是租佃式,同时劳役实物和货币地租长期并存,以上各种现象比西欧国家要早得多,所以说:“早熟。” 所谓中国社会经济不成熟是指中国农耕经济受多元化结构的影响,始终未能走上成熟的阶段。比如:明清时期,特别是近代。许多工业和商业是官僚办的,官僚、地主与富商互相转化,官商甚多,表明中国社会经济结构不是纯粹的商品经济,商品经济在中国传统社会里一直没有走上成熟的道路。 原因之二,稳定与战乱,人口增长与生产发展的周期性失调。明清中叶以后,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出现,工商贸易已经发展到一定的程度。但在明末清初长达半个世纪的战乱,清兵入关后明清官兵之争,使明代后期繁荣的社会经济大幅衰退,这是战乱给经济带来的摧毁。另外,人口增长过快也扼制了社会经济的顺利发展。 原因之三,上层建筑对社会经济发展的箝制。最突出的是意识形态的保守性,使得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长不起来。自古以来,各朝代的官僚知识分子信奉的是“重农轻商”、“崇本抑末”,历代王朝包括明清两代,一直认为只有农业是关乎国计民生的根本,而商业活动不能直接生产人所必需的衣食住行。工商业的发展会让人变得奸诈贪婪,会导致社会动乱,所以,正是由于明清时期社会经济既早熟又不成熟、稳定与战乱,人口增长与生产发展的双重性失调、上层建筑对社会经济的箝制,特别是“重农轻商”的思想限制,才使得中国萌芽于明清时代的商品经济终于未能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发展形成占统治地位的经济主流。 在相传几千年的宗教制度的影响下,中国传统社会结构具有以下四个特征: 第一,家天下的延续。 在中国古代,家天下自周代确立,一直延续到清代,一人得势,鸡犬升天,自古皆然。可以说是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家族史。周代统治天下是姬姓家族;秦朝是秦姓的天下。按照秦始皇的设想,从他开始做皇帝,以后各朝代应当是秦姓的一代一代地传下去。汉代刘邦曾与大臣们约定,“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这种家天下的思想不仅统治者有,就是一般的平民。 家天下的主要特点是:一姓家庭统治一个朝代,只要这个朝代不灭亡,这个家庭就一直统治下去。 姓秦的秦国传了三代,姓刘的西汉传了12代,姓司马的东晋传了11代,姓杨的隋朝传了两代,姓李的唐朝共传21代;姓赵的宋朝传了九代;蒙古族姓铁木真的元朝传了9代;姓朱的明朝传了16代;满族姓爱新觉罗的清朝传了13代。由此可见,中国历史,就是一部部家族统治史,一个家族接一个家族的长达二三百年(清),短则十来年的统治(秦)构成了中国的政治史。 家天下的统治有许多弊端,一人得势,鸡犬升天,而且世代相传。宦官专权,垂帘听政时有发生。这种家天下的思想流毒甚广,至今仍在某些人的思想上打上了深深的铬印,毛泽东去世后,江青想当主席。朝鲜金日成去世后,其独生子继承了他的位置。 第二,封国制度不断 封国制度本是西周宗法制度的主要内容之一。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曾废分封,建立郡县。汉代却又采纳分封制。魏晋以后历代王朝仍然沿用了分封制,只是叫法不同而已。皇帝的家族和亲戚一直享受封邦建国的特权。历代皇帝几乎无一例外的都把自己的家族和亲戚成员分封到某个地区作官。这种制度保证了权利集中在一个血缘家族之中,同时也存在着容易引起叛乱等弊端。 第三、家族制度长盛不衰 整个中国古代五千年,战争、动乱时有发生,战争和动乱的结果都是一样的。那就是一个旧家族的灭亡和随之而来的新家族的诞生。各朝各代,都有一些豪门贵族和大的家族在产生、在发展、在扩大。 汉代,据史书记载,出现了一些政治上拥有巨大权利,而且广占良田的大家族。汉末政治家仲长统曾描述过这些大家族的气派(62页) 另一方面,家族制度在经济领域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中国的“老字号”企业几乎都是某一个家族承办的。如“乐仁堂”、“荣宝斋”,都是家族企业。现在,我们要发展私人企业,私人企业也大多是家族企业。家族制度运用的好,有利于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因为这是最佳的利益共同体。 第四,家国同构 家国同构是指家庭、家族和国家在组织 机构方面的共同性。《诗经·小雅·北山》中说“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意思是天下每一寸土地都是国王的,每一个臣子都是国王的臣民。 家国同构的格局导致了“忠孝相通”, 孔子的弟子有子曾说“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就是把对家长的孝和对国家的忠相提并论。孝敬父母就是忠顺皇帝,忠顺皇帝就是孝忠国家,忠孝同义。这种宗法制度下的产物使得许多中华民族上许多爱国英雄以忠于皇帝为初衷,以忠孝国家为结果。齐国管仲,秦相李斯,西汉萧何,汉朝誓灭匈奴的霍去病。 春秋战国:中国文化的“轴心时代” 从周平王迁都(公元前722年)到秦始皇统一中原(公元前221年)这500多年间,习惯上划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公元前476年以前为春秋时期,这段时期同孔子所编的鲁国史书《春秋》的时间大体上差不多。公元前475年到秦统一中国为战国时期。在春秋时期,诸侯各国“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战国时期发生大小战220余次,因此春秋和战国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动荡与变革的时期,就是在这动荡与变革的时期,中国文化却奏起了辉煌的乐章。有关专家总结了中国历史,发现动荡与变革时期,是人们的精神发生变化的时期,是思想最活跃的时期,也是为各门艺术提供最佳素材的时期。因此动荡出文学,动荡出艺术,动荡出辉煌的文化似乎成了一个规律,因为在中国历史上,春秋战国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辽夏金元时期都曾产生了辉煌的文化。而安逸、舒适的生活可能意味着思想的僵化,文学和艺术的衰退,文化的堕落。我们在这里称春秋战国是中国文化的“轴心时代”,是文化史家借用了德国学者雅斯贝尔斯提出的概念。其主要含义是当时诸子百家创造的各个学派,使得中国文化精神的各个侧面都得到了充分的展开和升华,中国民族文化从此大致确立了。主要依据有(1)在社会生产力上,由青铜时代进入了封建社会。(2)在民族方面,以华夏为主体的中原民族与周边各族不断融合,形成了华夏族。(3)在文化上进入了空前繁荣昌盛的时期。哲学思想尤为活跃,为中国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一、春秋战国的文化背景 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为什么能达到中国文化的颠峰状态,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第一,社会大变革,为思想家们发表自己的主张提供了历史舞台。由于战争不断,在战争中衰败的诸侯大臣们,他们畜养的家庭文人乐师流落四方,促使了学术下移,形成了从“学在官府”到“学在四夷”的转变。因而形成了诸子百家。诸子百家纷纷著书立说,广收门徒,互相争辨成为可能。 第二,礼崩乐坏的社会大动荡,使士阶层迅速崛起。士阶层的崛起意味着一个以“劳心”为务,从事精神生活创造的专业文化阶层从此形成。在周代,统治者分为四个等级,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士是处于最低层的统治者。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士取得了独立的地位,再加上诸侯争霸,渴求人才,养士之风大盛,更助长了士阶层的声势。战国“四君子”即齐国孟尝君、赵国平原君、魏国信陵君、楚国春申君,在当时都是以培养贤士,用人所长而闻名。 第三,激烈的兼并战争,提供了文化重组的机会。在相互兼并过程中,不同的文化相互渗透,相互传播和影响,各种不同的新文化应运而生。 第四,竟相争霸的诸侯列国,尚未形成统一的文化观念。学术环境活泼浓厚,滋养了不同的文化学派。 第五,宫廷文化官员周游列国,走向民间,推动了私人学术集团的兴起。也进一步促进了当时诸子峰起,学派林立的局面。 正是由于以上几个原因,所以在春秋战国时代,出现了中国文化史上最为辉煌的一页 中原农耕文化与北方游牧文化的交融 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中国北部和西北部以游牧经济为主,而其他地区则以农耕经济为主。东北和西北的游牧民族体魄健壮,勇猛善战,依靠放牧为生,加之地理环境的恶劣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使他们经常南下掠夺。甚至匈奴、鲜卑、契丹、女真等北方少数民族南下,还建立过统治中原地区的政权,最典型的是蒙古族和满族建立了元朝、清朝,统治过整个中国。另外,东汉、魏晋时期,北方和西北少数民族不断内迁。内迁的少数民族有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历史上称他们为“五胡”。此时,少数民族迁移到中原定居的达几百万人。 当然,我们仅仅看到北方少数民族南下征服中原是片面的。我们也应当看到,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之间的战争与争锋,客观上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互补和民族的融合,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争锋从根本上讲是不同于外族的侵略。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的对垒,往往以迁徙,聚合,和亲为结局。比如战国时期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和汉唐时期开辟通西域的“丝绸之路”,可以说是中原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精妙结晶。再比如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的通婚,促进了西藏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再比如1644年满族建立了疆域空前辽阔的大清帝国。满族统治中国近300年,八旗驻防全国各地,满族人的思想,文化和生活方式遍播海内。满族男人留发梳辫,穿马蹄袖袍,系腰带,于是大清帝国的各族人民都仿效满族男人的服饰,并留长辫子。满族妇女头顶盘髻,穿宽大直筒旗袍。于是各族妇女都穿旗袍。今天,旗袍已经成为典型的东方妇女服饰,风靡全球。可以说袖袍、旗袍和长裤子就是民族融合的产物。 此外,中国的饮食文化,茶文化,酒文化乃至政治制度,生产方式无一例外都是民族融合的产物,如果细作考证,你就会发现文化互补和民族融合的痕迹(教材118页)。因此我们得出结论:农耕经济和游牧经济历经数千年的相互融合,互为补充,汇成气象恢弘的中华文化。 北方游牧民族指东北、内蒙边陲的守卫者,西北部的拓荒者,主要民族有东北的蒙古族、满族、朝鲜族、赫哲族、鄂伦春族等,西北的回族,土族,撤拉族、保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以及藏族等。这些民族大都过着游牧、半游牧的生活,他们在“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广阔草原或荒漠地带过着游牧生活,在文化方面,他们大都使用本民族的语言,有的民族有自己的文字,有的民族还使用几种文字,宗教和自然神崇拜在少数民族中有着较深的影响。 一方面,宋朝受辽夏金的侵扰,使得宋文化里充满着国破家亡的忧患。这种忧患意识在士大夫文化中表现的尤其明显。在欧阳修、苏轼、李清照、陆游、辛弃疾、岳飞的诗词文当中都体现出了一种浓郁的忧患悲愤气息。岳飞《满江红》“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陆游《示儿》“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无不充满了浓重的爱国忧国的情思。当然市民文化当中是缺少这种忧患意识的。他们醉心于瓦舍勾栏的愉悦刺激。 另一方面,游牧民族从农耕文化中吸收到丰富营养。 —在辽朝,《史记》《汉书》被译成契丹文字,广泛流传。孔子受到朝野上下的尊崇,唐宋诗词受到辽人的喜爱。 —在西夏,党项族人把《孝经》、《论语》、《孟子》等译成本族文字。至宋仁宗时,西夏任用中国贤才,读中国书籍,用中国车马,行中国法令(中国即中原之国,汉族)。 —受中原之国影响最大的当属金国。建立金国的女真族一直活动在东北一带。自从1141年宋金订立“绍兴和议”之后,女真族人不断内迁,定居中原,与汉族人民长期杂居,学说汉话,与汉人通婚,改姓汉姓。在全国学习汉文化经典,科举考试仿汉唐之制,儒学被奉为正宗道统。 元朝本是中国北方的蒙古族建立的政权。公元1260年,成吉思汗的孙子忽必烈登上大汗宝座。1271年迁都燕京(今北京)建国号为“大元”。1279年南宋灭亡。元朝统一中国,标志着蒙汉各族统治者的联合。元朝是我国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后,建立中央集权的封建大帝国。在这个被蒙古族人征服的帝国里政治军事文化既互相冲突又互相交融。 忽必烈入主中原后曾把居民分成四等,第一等是蒙古人,第二等是色目人,第三等是汉人,第四等是南人。后来忽必烈步入了征服者被征服的轨道。在长期的统治生活中,忽必烈感到在大元帝国处处推行蒙古族的游牧文化是行不同的。在汉族儒生士大夫的影响下,他采取一系列,改变蒙古族的旧俗,“行中国事”(中国即中原之国)风俗饮食礼仪在各个方面逐渐汉化。程朱理学曾被元统治者升格为官学,成为居主导地位的观念文化。 中原农耕文化与北方游牧文化进行交融主要通过以下途径。 第一种途径是战争。游牧民族经常入侵中原,进行劫掠,为了抵御游牧民族的侵袭,汉武帝“发十万骑”,远征匈奴,公元119年,汉武帝派大将卫青、霍去病各带数十万人,分两路进攻匈奴,一直追到大漠以北。匈奴大败,从此,不再与西汉分争,匈奴人失去河西,损失重大,有首歌唱道:“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这充分说明了汉代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之间经常发生冲突,互相征服。被称为世界奇迹的长城,就是中原先民为了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侵犯而修建的。长城是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为了互相防御,各自在自己的国土上修建的工事,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将秦、赵、燕三国北方的长城连结起来,筑起了一道西起陇西(甘肃),东止辽东郡(今鸭绿江西岸)的万里长城 第二种途径是贸易。北方游牧民族同中原农耕人互相贸易,互通有无,也促进了文化的交融。游牧人以畜产品同农耕人交换粮食、茶叶、布匹、铁器等。这种史称为“茶马互市”的贸易活动,自古以来就在长城各关口进行。有名的“丝绸之路”就是汉代张骞通西域时沿途与新疆各少数民族的贸易之路。 第三种途径是迁移。自古以来,北方少数民族地区都是各民族的杂居之地,由于历史上的迁移,使得汉族和少数民族的生活方式、政治制度、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文化形式互相影响。同时,北方各民族人民也大批迁至中原,他们最终消融于以汉族为核心的民族的大熔炉之中。比如,唐朝以后,古代的鲜卑族在史籍中就渐渐消失了,契丹族、党项族也不见记载。 除了上述三种方式外,通婚也是中原民族与游牧民族文化交融的一种形式。历代帝王为了边陲的安宁,有时候不得不采取“和亲政策”,这种通过皇室公主与少数民族首领联姻的方式同样促进了民族文化的交流。史料记载,汉高族、汉文帝、汉元帝都曾将宗室皇女嫁给匈奴首领。 “文以载道,美善合一”。 强调文学对人的道德修养的"潜移默化"的作用,是文人作家一贯坚持的原则。文学作品中的褒贬美丑都能体现多数人的道德价值判断。惩恶扬善是多数的作品中体现的主题。尤其是作品的结局。大都是正义战胜邪恶,幸福降临人间,大团圆。实际上这是对读者进行"善又善报,恶又恶报"的提醒,借此进行道德教育。 中国传统文化特征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是指中国历史上以个体农业经济为基础,以宗法家庭为背景,以儒家伦理道德为核心的社会文化体系。她是我们的祖先传承下来的丰厚遗产,曾长期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她所蕴含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她一方面具有强烈的历史性、遗传性;另一方面又具有鲜活的现实性、变异性。她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今天的中国人,为我们开创新文化提供历史的根据和现实的基础。 中国传统文化的最主要特征是其支配地位长期被儒家伦理文化的价值取向占据着。上至华夏的原始民族,下至近代社会,上下五千年,儒家伦理文化一直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核心,而且至今仍然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除此以外,我们还能从以下几方面特征加以认识: 首先,中国传统文化是封闭的生态环境条件下,农业为主的自然经济的产物。是以汉族为主体,融合各族人民的智慧,共同创造的,这一特定区域特定人类圈的社会精神形态,具有强烈的民族性。 其次,中国传统文化是历时五千年形成的一个完整而庞大的体系,从哲学思想、思维方式到心理倾向,渗透进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十分丰富,具有内容的完整性。 第三,作为文化传统,世世代代传播延续下去,还将继续传承下去,无论是自然传承,还是选择传承,随着时间的推移,从不停止。教育的传承属于选择传承,即把优秀部分传承下去。因此,它具有永久的传承性。 第四,传统文化属于旧的时代,受着时代的局限,总是一分为二的,其中精华与糟粕并存,养料与毒素同在。对教育有正面的积极的影响,也有负面的消极的效应,具有影响的双重性。 儒家“文以载道、美善统一”对中国古代文艺创作的影响 儒学对中国古代小说有多方面的影响,而最能体现儒家文学观念的"文以载道"思想,对古代小说的总体构思更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文"与"道"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但从文论的角度看,"文"一般指文学,"道"一般指儒家之道,即儒家的政治教化、伦理道德、纲常名教等。儒家"文以载道"观念,对古代小说的创作意图、人物形象设计、情节构筑、审美追求等影响颇深。       “文以载道”的艺术命题是宋代古文家周敦颐提出来的。他在《周子通书·文辞》中说:“文所以载道也,轮辕饰而人弗庸,涂饰也。况虚车乎?文辞,艺也;道德,实也。美则爱,爱则传焉。贤者得以学而至之,是为教。故曰:‘言之不文,行之不远。’然不贤者。虽父兄临之,师保勉之,不学也;强之,不从也。不知务道德而第以文辞为能者,艺焉而已。”这里所说的“道”,是指儒家的传统伦理道德。周敦颐认为,写作文章的目的,就是要宣扬儒家的仁义道德和伦理纲常,为封建统治的政治教化服务;评价文章好坏的首要标准是其内容的贤与不贤,如果仅仅是文辞漂亮,却没有道德内容,这样的文章是不会广为流传的。 以文道统一 ,情理统一 ,人艺统一为基本内容的美善统一 ,是中国古代审美文化的一大特点。这一特点在秦汉审美文化中得到了极为充分的富于时代特征的表现。在秦代 ,它是以极端功利主义的尚用形式表现出来的。在汉代 ,几乎所有的思想流派都主张审美、文艺服从、服务于政治教化、伦理重塑、人格再造、稳定大一统的主旨 ,这种强调美善结合、刻意弘道济世 ,注重政治教化的审美功能观 ,在汉代审美文化的理论形态、感性形态和生活形态都有显著的表现 ,成为秦汉审美文化显而易见的特征 从孔子直到宋明理学,儒家美学有其完整的逻辑发展过程。儒家美学的思想学说,有其保守的方面,常常过分强调艺术的社会功能而忽视艺术的独立特性,重善轻美,重“理”轻“文”。然而,儒家美学也有刚健、进取的一面,它与道家美学的自然无为的超脱态度成为互补关系,与禅宗美学的顿悟直感观念成为对抗和对立,对中国艺术和人生有巨大影响。中国艺术理论中的“比德说”、“明道说”、“美刺说”、“中和之美说”以及“文”以载道说”等,都直接是儒家美学的体现或从根本上受其影响,中国艺术基本上都具有美善统一的风格。中国文人历来在为人处世上追求一种“儒学风范”,这是儒家美学对人格美理想的重要影响。华夏民族的文化风采,有着儒家美学的深刻印记。转贴于 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http://www.studa.net 道家见照自然、物我合一的审美价值观对古代艺术创作的影响 关照自然也就是自然真实,天然去雕饰与伪善做作。求道人生是道学的人格理想,在人生的价值取向上表现为任顺自然,真实自然。老子由天道自然推及人道自然。 老子25.章 “道大,天大,地大,王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处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法自然落实到人就是要有自然之德,  即纯粹的任顺自然之德性。老子的自然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真实,就是去伪,去人为,是事物原本的样子;二是“见素抱朴” , 素指天然品质,朴指原本的样子。纯然质朴。人随顺自然应是保持这两种状态,而不是有人为做作而产生的状态,也不要用其他的人为雕饰掩盖原本事物本色和人具有的本色。 物我合一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汉代空前繁荣的咏物赋深受"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这种影响在汉代咏物赋的结构模式和内容上均有独特的体现,"天人合一"思想还造就了汉代咏物赋古朴天真的总体风貌以及恢宏壮阔、清新疏朗和郁结耿介的多元化美学风格。..天人合一(物我合一)成为考核官员的一种办法。西汉“永光,建昭间,西羌反,日蚀又久青天光,阴雾不精”。京房于是建议“考功课吏法”。。。在中国历史上,像这样的事情是非常非常多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秦统一后社会的巨变,政治权力越来越集中,越来越专制。因此,借助于天人合一的思想,借助于这种原始的宗教意识对皇帝和官吏予以监督和考核,就成了当时社会的学者和思想家惟一可行的选择。正是这些因素,促使了思想家、学者将天人合一的思想进一步理论化、系统化,形成了观念意识,进而指导人们的实践,终于孕
/
本文档为【传统文化考试资料】,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