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人文素养引领下的高考历史专题复习

2011-05-21 6页 doc 44KB 8阅读

用户头像

is_717770

暂无简介

举报
人文素养引领下的高考历史专题复习人文素养引领下的高考历史专题复习 人文素养引领下的高考历史专题复习 ——以“世博会:文明与进步的大Party”专题设计为例 海盐高级中学 陈静 【主题和教学内容分析】 1.“人文素养的培养”是新课程性质与目标要求的体现。《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规定历史课程的性质是“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是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释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和规律,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在掌握历史知识的过程中,既有能力的训练,也有对史学方法的了解和运用,更有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体验和培养。掌握历...
人文素养引领下的高考历史专题复习
人文素养引领下的高考历史专题复习 人文素养引领下的高考历史专题复习 ——以“世博会:文明与进步的大Party”专题为例 海盐高级中学 陈静 【主题和教学内容分析】 1.“人文素养的培养”是新课程性质与目标要求的体现。《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中规定历史课程的性质是“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是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释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和规律,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在掌握历史知识的过程中,既有能力的训练,也有对史学的了解和运用,更有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体验和培养。掌握历史知识不是历史课程学习的惟一和最终的目标,而是全面提高人文素养的基础和载体。”由此可见,中学历史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是探索历史教育的本质。“历史教育的本质是人文教育”。历史新课程标准体现了历史课程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的独特教育功能。 2.“人文性原则”是高考命题的指导思想和原则要求。高考命题的指导思想是:“在考查学生对所学相关课程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的基础上,注重考查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全面反映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课程目标”。另外高考的命题原则中有①思想性原则:“反映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民族精神教育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要求,促进考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②人文性原则:“落实素质教育要求,关注考生全面、和谐、健康的发展;关注优秀民族文化成果,注重考生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的考核,尊重考生的学习特点和认知水平”。基于这些要求,高考试题在整体设计上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于一体,既对课本的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进行考查,但又不是对主干知识的简单重复。试题通过新材料创设新情境,对知识进行重新组合,提升能力考查的层次;同时立足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因此,在高考的复习中,把课程目标要求与高考考核目标融会贯通,在人文素养引领下进行专题复习设计,从不同的视角重新解读历史,使专题复习既立足于教材又能高于教材,对于提高复习效率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可以避免二轮复习中“炒冷饭”的枯燥,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本课以“世博会:文明与进步的大Party”专题设计为例,以期抛砖引玉,说明如何在人文素养引领下进行高考历史复习。 3.本专题复习设计的原因和依据有:A、上海世博会是社会热点问题。新课程强调历史与现实社会的联系,鼓励师生关注现实社会,高考试题以热点问题和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普遍关注的问题作为切入点,在突出学科特色的同时,关注现实问题,较好地发挥了历史学科的社会功能,洋溢着浓郁的时代气息。B、以此为切入点能全面复习历史主干知识。历史高考并不是直接考时事热点,而是通过热点的切入来考查历史知识。通过2010年上海世博会这一热点为依托,可以考查整个人类社会工业文明的进程,这一内容在高中历史主干知识中占了很大的比重。C、这一专题的内容能全面体现历史学科人文素养的要求,可以从不同的视角来解读相关知识。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重点】 人文素养的内涵、人文素养引领下对教材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结合两次工业革命的成果,认识世博会是工业革命的产物和庆典,培养崇尚科学、不断创新的科学精神。 2.从整体上认识人类近现代社会的发展历程,体会世博会是近代化的产物,树立现代化意识。 3.结合中国近现代发展的历史,体会“中国与世博会的关系,见证了近代中国的羸弱和现代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进而树立民族意识。 4.树立文明意识,学会用文明史观理解历史,体会“世博会160年的历史,是展示人类文明与进步的历史,也是人类在文明发展中不断反思的历史。” 5.树立世界意识和全球史观,体会“世博会又是全球化的产物。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 注意历史发展中史料的阅读分析,培养学生从不同视角解读历史的能力,通过典型题目分析培养答题能力。教学中运用讲授法、讨论法、材料分析法、情境体悟法等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导入:理解本课主题,认识其对历史学习和高考的意义,唤起起学生学习的热情和重视。 一、科学精神——世博会与工业革命 科学精神是科学家共同具有的价值观的集中体现,同时,科学精神又以一种文化的形式注入整个社会,成为人类进入理性社会的标志,成为现代文明的象征。从现实意义来讲,科学精神也是一个国家繁荣富强、一个民族进步兴盛必不可少的精神。 材料一 世博会自诞生之日起,就在为近现代工业化服务。19世纪中叶以来人类最伟大的发明几乎都在世博会上出现过。 问题设计:举例说明1851年伦敦世博会和1889年巴黎世博会展出了哪些最先进的科技成果。 设计意图:高考十分重视基础、主干知识的考查,落实基础始终是高考复习的重点。以此可以复习三次科技革命的时间和主要发明。 学生活动:回顾和整理基础知识,关注细小。 史料印证: 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马克思 1851年伦敦世博会时······英国的城市人口已经超过了全国总人口的60%;铁产量超过了世界上所有国家铁产量的总和;煤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三分之二;铁路总长度13000公里,相当于今天6条京广铁路。全球1/4的人口成为大英帝国的子民,成为盛极一时的“世界工厂”和“日不落帝国”。 通过这些材料可以分析资本主义为什么能够创造出如此巨大的生产力,体会科技进步对国家强盛的意义。 材料三 爱迪生是美国天才发明家,他的钨丝电灯、话筒和留声机等创造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然而,鲜为人知的是,他的这些发明主要因为世博会强大的宣传效应而普及于人民······1855年,巴黎世博会上有人手持一种“S”型的金属管子吹出美妙而浪漫的旋律。演奏者说这是他亲手发明的乐器,用自己的名字命名为“萨克斯”。1893年,美国工程师贾德森受到犬牙启示而发明的拉链在芝加哥世博会上初次亮相,参观者对此欣然接受,爱不释手。如今,人们的生活中已离不开拉链。1982年,美国诺克斯维尔世博会展出了由匈牙利数学家厄尔诺·鲁比克发明的帮助学生增强空间思维能力的教学工具魔方,由此魔方游戏风靡全球,至今方兴未艾。 设计意图:此材料选择的用意在于让学生体会科技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学会用社会史观来解读历史,可以从科技革命的发明和社会生活的变迁角度设计问题,同时增加复习的趣味性。 二、现代意识(现代化史观)——世博会与现代化 现代化又叫近代化,是封建社会后期人类社会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必经阶段,它是以科技为动力、以经济的工业化和政治的民主化为核心,包括经济、政治制度、生活方式乃至思维方式的全方位的社会变革。现代化史观在历史学习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是学生理解历史的一把钥匙。 问题设计:世博会是现代化的产物。请结合现代化的含义(板书现代化的含义),说明欧洲从15世纪到19世纪中期是如何走进现代社会的? 学生活动:分组分别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整理教材相关知识,理解相关知识的本质。 教师呈现如下材料进行说明: 15世纪,哥伦布指挥“圣托玛利亚”号三桅帆船,冲破狂风巨浪抵达新大陆,人类的视野骤然变得开阔;16世纪,文艺复兴浪潮席卷欧洲,艺术大师的杰作让世人欣赏到自身的美,平等与尊严战胜了迷信、奴役和卑微;17世纪科学光芒普照大地,不甘受愚昧束缚的天才们凭借理性揭示了一个又一个奥秘;18世纪革命的浪潮席卷整个欧洲;到19世纪,人类四百年来辛勤耕耘的文明之种长成参天大树。 设计意图:这段材料说明了从16世纪以来,西方国家通过地理大发现、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和政治革命等一系列石破天惊的事件,历经200余年完成了向近代社会的转型。从中让学生体会人类进入现代化和大国崛起的条件,真正理解现代化的内涵。 三、世界意识(整体史观)——世博会与全球化 在21世纪的今天,全球化、世界化趋势正在不断加强,每一个国家、民族都不能独立于世界体系而独立存在,每个现代人理应具有世界性眼光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时代的需求。将“整体史观”融进历史教材编写之中,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特点。历史教材通过吸取这一新的史学思想,可以帮助学生树立世界意识和全球视野。 世博会又是全球化的产物。“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 问题设计1:西方近代化的进程,伴随着列强间你死我活的竞争,而这种竞争经常表现为赤裸裸的战争。请以英国为例说明此观点。(学生思考回答) 例题分析2:(2004年全国文综卷37题):全球化的另一个表现,就是伴随着西方兴起的全世界的殖民化。列出三张地图和三段材料,师生共同回答四个问题。 设计意图:运用高考真题加强说服力,提高科学性。 四、民族意识——世博会与中国 民族意识的核心内容是民族精神,如具有民族认同感、自尊心、自豪感、奋进心和凝聚力;具有强烈的民族整体忧患意识、自强意识和赶超意识,能正确认识本民族的特点及在世界事物中的地位和影响,并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中发挥其积极作用等等。学历史教学大纲明确规定:“通过历史教学,……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的教育,使学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树立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具有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和改革开放、振兴中华的使命感;……”。 中国与世博会的关系,见证了近代中国的羸弱和现代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绝好材料。 场景一 1900年至1930年是中国在世博会上得奖的黄金期。其中,在1915年旧金山世博会上,张裕白兰地、苏绣、上海“葛德和”陶器、上海美华丽插屏钟、北京鼻烟壶、浙江湖笔、浙江乐清黄杨木雕、青田石雕等获得金银奖项多个。在其1926年的费城世博会上,杭州都锦生织品、常州梳篦和重庆天厨味精等也都获得金奖。 (出示获奖产品图片) 讨论回答:根据材料概括中国在这一时期世博会上获奖产品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你如何看待这些产品的获奖? 设计意图:结合获奖产品图片让学生有直观的感受,体会中国传统手工业的高超技艺。通过“如何看待”这一设问,培养学生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场景二 1910年,大清国在内外交困中奄奄一息,对一个新中国的憧憬在许多人心中躁动。一个名叫陆士谔的上海青年,写下一部幻想小说《新中国》。他写道:在万国博览会纪念它100年生日的时候,在上海浦东举行了这样一次盛会。人们说他是痴心梦想,他却回答说:休说是梦,到那时真有这景象。 讨论回答:结合中国近现代史,说明中国有哪几次错失现代化的机遇,原因是什么?让中国重拾“世博梦”并最终圆梦的条件有哪些? 设计意图:这一材料具有巧合性与生动性,让学生印象深刻,同时可引出“近代中国的羸弱和现代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一主题,并进行相关问题的设计。 五、文明意识(文明史观)——世博会与人类的文明与进步 文明是指人类社会的进步状态,包括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个方面,它是在一定社会生产方式的基础上产生,并随着社会的进步不断发展的。文明史观是指导历史新课程编写的主要史观之一,也是高考考核的热点。世博会160年的历史,是展示人类文明与进步的历史,也是人类在文明发展中不断反思的历史。 情景引入:说明西方文明的彷徨与反思 情景一 1900年巴黎万国博览会被称为“世纪之总”。本次博览会上展示了西方社会19世纪的科技成就,以产业革命不龙头的世博会由此达到最高潮。但这也是世博会渐渐走向衰落的一个转折点,在整个20世纪前半期,再也没有重现过如此的辉煌。 学生讨论:造成“在整个20世纪前半期,再也没有重现过如此的辉煌”的原因有哪些? 情景二 1958年布鲁塞尔世博会的标志性建筑是原子球,······经历了二战后,每一个人对原子概念都有了新的认识,原子球体现了时代的主体意识。 问题设计:“经历了二战后,每一个人对原子概念都有了新的认识”,其历史含义是什么?原子球体现了怎样的时代主体意识? 情景三 1938年,美国总统罗斯福邀请爱因斯坦为5000年后的人类写一封信,这就是著名的《致后人书》。这封信以一种辩证的方式来理解西方文明对世界的统治,是西方人对自身文明优越性的一次彻底反思。这种反思为二战后继续举办世博会定下了基调,那就是:在寻求人类共同的进步中实现自我生存。“水晶宫”的明亮大厅象征着包容、欢聚与自由平等,这种理念不断传承、发展,使世博会越来越具有生机与魅力。如今全人类携手共进,用智慧和信心寻找新的灵感,新的转变、新的开始,这是中国的希望,也是世界的希望。 设计意图:对人类文明的反思是人类不断进步的要求,也是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绝好材料。在高考复习中从不同角度去认识历史,培养学生多角度看待问题的能力。 小结: 历史教育的本质是人文教育;高考的命题原则是人文性原则,历史教学中人文素养,不仅是为了高考,更重要的是为了我们以后能更好的生活。 【教学反思】 1.通过本节课学生的投入和反应看,学生对这一主题还是觉得比较新颖,学习热情高,思考回答问题比较积极,答题质量高。 2.学生对新史观有了较全面的认识,并进行了运用新史观来解读历史的尝试,相信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对学生今后的复习会有一定的帮助。 3.通过课前的精心准备,教学流程设计和过渡比较顺畅;材料选择丰富生动,问题设计比较合理、准确。 4.课堂生成问题处理妥善,及时给予学生肯定,师生关系融洽。 5.专题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1)处理好专题资料与课本的关系:专题复习是通过对课本知识的重新组合,形成新的视角,得出新的结论,不是甩开课本另起炉灶。因此我们在专题复习阶段,一定要处理好专题资料与课本的关系,做到不脱离课本,不补充过多课外内容,让学生觉得没有增加过多负担,从心理上感觉较为轻松,同时复习时不离开课本,使基础知识更加扎实。 (2)处理好时事热点与相关历史知识之间的关系:历史专题设计与热点问题相结合,这是由高考的特点决定的,但是专题复习绝对不只是热点专题的复习,所谓热点专题只是我们在全面复习基础上对某些历史知识从现实的角度进行的某种思索。我们在复习中要关注社会热点问题,但绝不能片面追逐社会热点空发议论,其根本仍然是相关的历史知识。任尔东西南北风,咬定知识不放松。 1、​ 对格式的要求 知网学位论文检测为整篇上传,上传论文后,系统会自动检测该论文的章节信息,如果有自动生成的目录信息,那么系统会将论文按章节分段检测,否则会自动按每一万字左右分段检测。格式对检测结果可能会造成影响,需要将最终交稿格式提交检测,将影响降到最小,此影响为几十字的小段可能检测不出。都不会影响通过。系统的算法比较复杂,每次修改论文后再测可能会有第一次没测出的小段抄袭(经2 年实践经验证明,该小段不会超过200 字,并且二次修 改后论文一般会大大降低抄袭率)
/
本文档为【人文素养引领下的高考历史专题复习】,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热门搜索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