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道家文化与哲学

2011-05-15 50页 ppt 399KB 34阅读

用户头像

is_563995

暂无简介

举报
道家文化与哲学nullnull 道家文化与哲学是中华文化传统最深邃博大的根源之一,以它的崇尚自然的精神风骨、包罗万象的广阔胸怀而成为中华文化立足于世界的坚实基础。而在源远流长的道家文化与哲学的历史发展中,庄子的思想可称得上是道家思想之正脉,并且庄子之文亦以雄奇奔放、绚丽多姿的特色而被视为先秦诸子散文中的奇葩。 庄子简介庄子简介庄子(约前369—前286),名周,战国时期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人,大约与孟子同时而稍后,楚威王闻其贤,聘以为相,不就,穷困终生。生平行事,略见于《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关于...
道家文化与哲学
nullnull 道家文化与哲学是中华文化传统最深邃博大的根源之一,以它的崇尚自然的精神风骨、包罗万象的广阔胸怀而成为中华文化立足于世界的坚实基础。而在源远流长的道家文化与哲学的历史发展中,庄子的思想可称得上是道家思想之正脉,并且庄子之文亦以雄奇奔放、绚丽多姿的特色而被视为先秦诸子散文中的奇葩。 庄子简介庄子简介庄子(约前369—前286),名周,战国时期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人,大约与孟子同时而稍后,楚威王闻其贤,聘以为相,不就,穷困终生。生平行事,略见于《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关于庄子思想的渊源,司马迁指出:“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明老子之术”(《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即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为道家学派的重要代人物,世称“老庄”。庄子思想比较复杂,其思想集中反映在《庄子》一书中。 《庄子》亦称《南华经》,是庄子及其门人后学的著作,道家学派的经典。今通行本收文33篇(内篇7、外篇15、杂篇11)。相传内篇为庄子所著,外、杂篇为庄子的门人和后学所撰。总体是唯心主义的本体论、相对主义的循环论、认识上的不可知论、无为而无不为的政治主张、虚无的人生哲学,同时,书中也有不少辩证的因素,尤其对社会黑暗面的揭露、批判,不遗余力,十分深刻,并表现了愤世嫉俗的精神。 null《庄子》散文是战国中叶最重要的散文成果之一。它的文章写得汪洋恣肆,风格独特,想象丰富,构思奇特,语言丰富,词藻瑰丽,并多采用寓言形式。它把深奥玄妙的哲理与生动具体的想象融于一炉;善于对事物进行极细致、生动的描绘。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和浓郁的诗意.鲁迅先生曾称赞他的文章说“汪洋辟阖,仪态万方”。 null 庄子的思想: 庄子和老子一样把“道”看作世界最高原理,认为道无所不覆,无所不载,自生自化,永恒存在,是世界的终极根源和主宰。他继承了老子“道”无形无象的思想,认为道是虚无的实体,他说:“道不可闻,闻而非也;道不可见,见而非也;道不可言,言而非也。”(《知北游》)因此,他认为不可能给“道”提出明确的规定。在“道”和“物”的关系上,庄子思想也具有二重性。一方面他继承老子,认为万物产生于形体,形体产生于精神,个别精神产生于绝对精神——“道”。一方面他又发展了老子思想中即气以言道的合理内涵。他说:“通天下一气耳。”(《则阳》)认为道即气。他强调“道无所不在”,认为道作为世界的终极根据,不是存在于天地万物之外,而是一切事物的内在原因。 null 齐物论是庄子哲学的核心思想。它是一种齐彼此、齐是非、齐物我的相对主义理论。他改造了老子关于对立面互相转化的思想,把事物的运动、变化加以绝对化。他说:“道无终始,物有死生,不恃其成。一虚一满,不位乎其形。”(《齐物论》,下同)认为事物无时无刻不在变移,其形态绝不固定。由于过分强调绝对运动,否定相对静止,导致否定事物质的规定性。他提出 “万物一齐”,为老子的“贵柔”“不争”提供新的理论依据。他认为,从“道”的观点看来,一切事物都是无差别的,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本来就没有确定不移的是非标准。认为小草茎与大屋柱、丑人与美人以及各种怪异乘的现象都是同一的。 null 他反对“道未始有封,言未始有常”,认为人的名、言、概念总是把事物分割开来把握,根本无法表达“道”。由于“囿于物”,受条件限制,人们不可避免产生“成心”,即主观片面的认识。有了“成心”,便自以为是,以彼为非,于是就产生了是非之争。庄子认为:“是非之彰也,道之所以亏也。”一切是非之争都是对道的割裂。而以 “道”的观点来看,“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是非的区分是没有必要的。庄子的齐物论有见于运动的绝对性,却导致否定事物质的规定性;有见于知识的相对性,却导致否定是非标准,陷入相对主义和不可知论。null “无”之道 : 庄子以“虚无”论“道”,将“无”解释为纯然无有,突出地发展了老子的虚无思想。他说:“泰初有无,无有无名。”认为作为宇宙本原的“无”即是“无有”。又说:“万物出乎无有。有不能以有为有,必出乎无有,而无有一无有。”(《知北游》)“无有”就是纯然一无所有。 “无”是道家哲学的本质特征。老子最先提出“无” 范畴。《老子》说:“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一章)“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四十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一”指天地未分时的原始物质存在,是“有”。道生一,即“有”生于“无”。“道”与“无”都是产生天地万物的本体。但是,“无”是对“道”的本质界定。对于这个“无”,一般认为是精神、理念,也有人认为是物质。《老子》又说:“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十一章)认为“有”所能为利,是因为“无”的作用。“有”与“无”互相依存,“无”比“有”更为根本。老子论“有无”对后来崇尚虚无的思想有过很大影响。null 《齐物论》说:“俄而有无矣,而未知有无之果孰有孰无也。”“因其所有而有之,则万物莫不有;因其所无而无之,则万物莫不无。”认为有与无、存在与非存在之间的界限无法分清,一切都是相对的。庄子还提出“无无”概念否定了一切,认为只有连 “无”也没有,才能达到绝对虚无的境界。 “有”与”无”是中国哲学的一对重要范畴。“有”指具体存在的事物,也称实有。“无”指无形无象的虚无。在中国哲学史上,对世界的本体和本质究竟是“有”还是“无”,存在原则分歧。分歧的焦点是如何理解“无”以及“有”和“无”的关系。null “无为”之道 : 无为相对有为而言。老子最先提出“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三十七章)的命题,以说明自然与人为的关系。他认为道作为宇宙本体自然而然地生成天地万物,就其自然而然来说,天道自然无为;就其生成天地万物来说,天道又无不为。无为与无不为,即有为,无为为体,有为为用。也就是说,必须无为才能有为,无为之中产生有为。这就是“道常无为而无不为”的基本含义。老子哲学以无为为本。老子明确提出“道法自然”(二十五章)。意思是,道的法则就是自然而然。道本身自然而然;道听任万物自然而然地发展,生长万物而不据为己有,推动万物而不自恃有功,长育万物而不作其主宰。null 老子还把天道自然无为推衍为人道自然无为,提出“绝圣弃智”(十九章)“无为而治”(五十七章)的政治主张。他建议统治者顺应自然,效法自然,奉行“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五十七章)的政策,最终实现“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为无为,则无不治”。老子的无为思想有其继承西周无神论,否定神学目的论,强调尊重自然规律,遏制统治阶级掠夺本性的一面,也有其过于排斥有为。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一面。这两面对后世哲学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null 庄子将老子的“无”发展到极至,也将老子的“无为”发展到极至。这个极至就是“至人”与“逍遥”。庄子著《逍遥游》。所谓“逍遥”,指一种个人精神绝对自由的境界。他认为,真正的逍遥是无待,是任其自然。所谓无待,就是无条件限制,无条件约束。他例举小鸠、大鹏以至列子御风而行,都是各有所待,都是有条件的,所以都不是绝对的逍遥。他说:“有天道,有人道。无为而尊者,天道也;有为而累者,人道也。”认为无为自然,有为徒劳;人只能顺应自然,不可能改变自然。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应帝王》) 这是本篇《逍遥游》的中心。只有达到了“无已,无功,无名”,才得“逍遥”。null 认为只有凭借天地的正道,驾御阴、阳、风、雨、晦、明六气的变化,以遨游于无穷者,才是无所待、无所累的至人。至人无我、无为、无名,与天道一体,达到了超越生死、物我两忘、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庄子认为,只有到达这一境界,才是绝对的无待、无累,才是绝对的自由。至人是庄子的理想人格,逍遥游是庄子哲学所追求的理想境界。二者都是对老子无为思想的极端发展。 null 《庄子》书的第一篇即为《消遥游》,“游”在《尔雅》中释为:“游,戏也。”庄子的《在宥》篇对鸿蒙的“游”的性格作了描绘,“游”即为当下所得的快感、满足外,没有其它目的。这一点符合艺术的本性,因而西方的达尔文、斯宾塞等曾提出艺术起源于游戏,席勒也曾提出:“只有人在完全地意味上算得是人的时候,才有游戏;只有在游戏的时候,才算得是人。”庄子的“游”同席勒的观点相近,即在表现高度自由自觉的精神境界上,“游”与艺术两者是同一的。因此,庄子的“主人”、“真人”、“神人”实即能“游”的人,也即艺术化的了人。由此,庄子的“游”并非是具体的游戏,而是取于具体游戏中所呈现出的自由活动,即使人在现实的实用活动中解脱出来,升华上去,以达到精神状态的自由解放,从中得到精神超脱的满足,即为“无关心的满足”,也是艺术性地满足。这是一种与宇宙相通、相调和的圆满具足,是精神的大超脱、大自由。所以庄子要用“游于四海之外”来形容。“游”,可以作为庄子艺术精神的象征。null 而要达到这个精神的自由解放,就要做到庄子的“心斋”、“坐忘”。何谓“心斋”?“虚也者,心斋也。”何谓“坐忘”?也即是“无己”、“丧我”。这达到“心斋”、“坐忘”的历程,正是美的观照的历程,也是艺术得以成立的最后根据。达到“心斋”、“坐忘”主要有两条路:一是消解由生理而来的欲望,于是心便从欲望中解放出来,精神便得到自由;二是与物相接时,不让知识活动给心以烦扰,让从知识无穷的追逐中得到解放,而增加自由。这实际上也即是美的观照历程。null 忧患意识: 道家面对忧患则要求得到解脱,但解脱并没有如西方的宗教到上天去,而仍然是面对人间,但只能解脱到山水自然中去了。后世山水画的兴起实是老庄精神的体现,然庄子本无意于艺术与美的,但他体现出来的精神却是艺术的。 但儒家面对忧患要求加以救济,反映在文学上是“文以载道”。儒道两家的基本动机同出于忧患意识。后人一般认为孔子是“为人生而艺术”,庄子则是“为艺术而艺术”。庄子的艺术精神同西方专注重艺术形式的美的“为艺术而艺术”是根本不同的。庄子本意只着眼到人生,而根本无心于艺术,但他对艺术精神主体的把握乃直接由人格中流出,并即以之陶冶其人生。因此,庄子与孔子一样依然是为人生而艺术,只不过是两种人生,表现在艺术上的两种形态罢了。故徐复观认为中国艺术的正统是“为人生而艺术”,只是相对于儒家的以仁义道德为根源来说,庄子所成就应为纯艺术精神。这样在于自然应为“中国艺术主体精神之呈现”。 null 人生悲剧观: 庄子说:“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老子说:“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即生命本身就是痛苦,因为有生就有欲,欲望就是痛苦。 《庄子》:“夫天下之所尊者,富贵寿善也(美名);所乐者,身安厚味美服好3色音声也(容貌漂亮);所下者,贫贱夭恶也(短命恶名)。所苦者,身不得安逸,口不得厚味,形不得美服,目不得好色,耳不得音声,若不得者,则大忧以惧。” (就大为忧愁和恐慌)(《至乐》)庄子指出,世人的欲望是永远不会满足的,得不到时,大忧大惧,得到了,还是不满足,仍旧劳心苦形,富人还想更富,“夫富者苦身疾作,多积财而不得尽用”,(富人把身体弄得苦累不堪,拼命赚钱积累许多财富却不能全部享受)所以说“人之生也,与忧俱生,久忧不死,何(其)苦也!”(《至乐》)这就是人生之悲剧的根源。 人的欲望恰如一个无底洞,是永远不可能满足的,欲念的目标一旦达到,就绝不可能永远给人满足,而只给人片刻的满足;就象扔给乞丐的面包,只维持他今天不死,使他的痛苦可以延续到明天。因此,只要我们的意识里充满了我们自己的意志,我们就绝对不可能有持久的幸福和安宁。 null 被欲望充塞的人类,要想不走到这一步,办得到么? 面对人类的不幸庄子发出:“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白色的骏马)忽然而已。……已化而生,又化而死,生物哀之,人类悲之。”(《知北?》) 的浩叹 。 庄子常常在物我两忘之中将人生当做一个梦境,甚至有时混淆了现实与梦境,著名的“庄周梦蝶”即是一例。 而人们只有在看到悲剧灾难的瞬刻,生活是一场恶梦的信念,才体会得比以往任何时刻都要更为深刻。人生如梦,转瞬即逝,而世人在大梦之中仍不觉不悟。 null庄周梦蝶 “庄周梦蝶” ,道教掌故之一 ,典出《庄子•齐物论》。根据该书的记载,庄子梦见自己化成蝴蝶,翩翩而飞,竟然忘记了自己是庄周;醒来之後,又觉得自己是庄周 。 到底是庄周做梦化成蝴蝶,还是蝴蝶做梦化成庄周?在道家与道门中人看来,不论庄周也好,蝴蝶也,其实不必进行人为的彼此区分,因为让思维处于物我一体的状态,彼此没有分别,大道也就在心中。 濠梁观鱼 《庄子•秋水篇》记载有庄周惠施同游濠梁观鱼事:一日,两人同游于濠上,见一群鲦鱼来回游动,悠然自得。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就是这一段简单的对话,对于我国的思想界、哲学界和文学界等产生过重要的影响。 null 由上我们不难体会到庄子思想深层的悲剧思想;人生充满痛苦,世人在水深火热之中,“絍然疲役而不知其所归,可不哀邪!”“不亦悲乎”,庄子看似乐观放达,逍遥自乐,其实骨子里是整个的悲,悲愤得不再愿回到“文明”的现实生活,甚至悲哀得不愿再回到人世间。旷达只是悲的表象,逍遥的背後是对整个现实社会,乃至对人生信念的幻灭。从这个意义上说,《庄子》堪称一曲振撼心灵的悲歌,难怪《老残游记》的作者刘鹗说:《庄子》乃“蒙叟之哭泣!”明人陈子龙说《庄子》之文是“辨激悲抑”。清人胡文英指出:“人知三闾(屈原)之哀怨,而不知漆园(庄子)之哀怨有甚於三闾也。盖三闾之哀怨在一国,而漆园之哀怨在天下;三闾之哀怨在一时,而漆园之哀怨在万世。”《庄子独见·庄子总论》。  null 面对这悲惨世界,庄子有没有向世人指出解脱人生痛苦之路径呢?回答当然是肯定的。庄子的办法就是“忘”,从忘物,忘欲到忘智,最终达到物我两忘,忘却一切。《庄子·天地》说:“忘乎物,忘乎天,其名为忘己。忘己之人,是之谓入於天。”所谓“入於天”,就是与天为一,能与天为一,即与天同寿,超越死生,也就超越了痛苦。庄子认为只有忘物,忘天下,忘知,忘己而达到了“入於不死不生”的境界。庄子提出了一种“凝神观照”的审美观照,其根本,也在於物我两忘中达到物我合一的境界。 null 《天下》篇说:“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察古人之全”。而世人却“寡能备於天地之美。”天地之美在何处呢?正如“道”无从不在一样,关键在於你能不能去发现它,去“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庄子》中的“庖丁解牛”、“佝偻承蜩”gl\tiao2蝉等寓言,皆在於说明这种忘物忘己,物我合一,主客体交融时所获得的一种审美观照,审美迷醉和审美悦愉。正如徐复观先生所说:“庄子之所谓道,有时也就是具体地艺术活动中升华上去的。” null《庄子》艺术特点: 一、寓言故事 作者要阐述的大多是玄虚的天道。大量地运用了寓言,把抽象迷蒙的天道描绘得似乎可感可知。其他子书也运用寓言,但多从历史传说与民间故事中引用;《庄子》“寓言十九”则多是作者所虚构。其他子书的寓言多为短小故事,插入议论之中,以资譬喻或论证;而《庄子》中的部分寓言,则扩展成篇,将作者的议论,寓于故事人物口中。如《秋水》、《说剑》等这些类似短篇小说的寓言,虚构了人物与故事情节,有动作、有对话,还有肖像、表情的描绘,与《墨子》、《孟子》中基于实录的一些对话式语录大不相同。这是中国文学史上自觉地运用虚构手段塑造形象的开端。在塑造形象时,作者擅长于体物入微的描写。如大鹏的怒飞(《逍遥游》)、鸿蒙的自得(《在宥》)、山狙的见巧(《徐无鬼》),都栩栩如生,声情并茂;庖丁解牛(《养生主》)、伯乐治马(《马蹄》)、佝偻承蜩tiao2(《达生》),这些神乎其神的形象.总之,太空、江海、飞禽、走兽、音乐、风云,以及人物的肖像、心理、言行的描画,无一不“指事类情”(《史记·老子韩非列传》),维妙维肖,大大地开拓了艺术的境界。 null 二、奇特的想象 《庄子》还以想象丰富,结构灵活见长。凭空虚设,海阔天空,放纵自由,宏伟壮丽,诙谐怪异。大鹏展翅万里,北海虚怀若谷(《秋水》),庄周化为蝴蝶(《齐物论》)凡此种种,都说明作者并不按现实生活的本来面目去再现生活,而是用丰富的想象,离奇的夸张,以及大量的比喻与拟人手法去写意抒怀。在行文构思上,放得开,收得住,首尾不落套,转接无痕迹。文思跳跃,散而有结,开阖无端,令读者恍惚迷离,正如刘熙载所说:“文之神妙,莫过于能飞。庄子之言鹏曰‘怒而飞’,今观其文,无端而来,无端而去,殆得‘飞’之机者。”(《艺概·文概》) null 三、浓郁的抒情 富于抒情意味,也是《庄子》散文的一大特色。当作者在描述道家的理想人物或发表议论时,必定带着满腔热情。如称“关尹、老聃乎,古之博大真人哉!”(《天下》)而对于昏君乱臣、虚伪君子、名利之徒,则表现得嫉恶如仇,常常给予辛辣的讽刺、无情的揭露。他敢说“窍钩者诛,窍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将惠施专揽相位比作嗜食腐鼠(《秋水》)。或爱或憎,或褒或贬,嘻笑怒骂,鞭辟p4入里。《庄子》行文千变万化,总离不开作者的自我表现。游鱼、蝴蝶、渔父、野马、海鳖等等,都具有庄周的性格,体现了庄周某种精神状态。所以尽管是论理文章,读来却觉得韵味无穷。其中《马蹄》篇简直可作抒情杂文视之。此外,词汇丰富,句式灵活,构思精巧,多用韵语,善作连类比喻等,也是同时代作者所不及的。所以鲁迅认为:“其文则汪洋辟b4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汉文学史纲要》) null 《庄子》在文学上的影响很大。自宋玉、贾谊、司马迁以来,历代大作家几乎无一不受到它的熏陶。在思想上,或取其愤世嫉俗、不与统治者为伍;或随其悲观消极,自解自嘲。对于《庄子》的艺术,或者赞叹,或者仿效,或者从中取材而化为己意。阮籍、陶渊明、李白、苏轼,在思想和艺术上都从《庄子》那里吸取了许多营养。 null 当人们在政治,功业,人生建树等方面 遇到挫折失意的时候,总能在《庄子》中寻找到眅依与平衡。 ——一位现代读者 庄子告诉中国人,人不仅可以以另一种方式活着,还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思考。保持心灵自由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另一位现代读者 秋 水 《庄子》 秋 水 《庄子》 null秋 水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null 北海若曰:“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今尔出于崖涘,观于大海,乃知尔丑,尔将可与语大理矣。天下之水,莫大于海,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尾闾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春秋不变,水旱不知。此其过江河之流,不可为量数。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吾在于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方存乎见少,又奚以自多?null 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礨空之在大泽乎?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稊米之在大仓乎?号物之数谓之万,人处一焉;人卒九州,谷食之所生,舟车之所通,人处一焉;此其比万物也,不似豪末之在于马体乎?五帝之所连,三王之所争,仁人之所忧,任士之所劳,尽此矣!伯夷辞之以为名,仲尼语之以为博,此其自多也;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 null《秋水》赏析 《秋水》是《庄子》中的长篇,用篇首的两个字作为篇名,中心是讨论人应该怎样去认识外物。全篇由两大部分组成。前一部分写北海海神跟河神的谈话,一问一答一气呵成,构成本篇的主体。 后一部分分别写了六个寓言故事,每个寓言故事自成一体。通观全文,其旨意带有消极虚无的色彩,但其中辩证法的思想却为人们认识事物提供某些有意的启迪。 听录音 分析: 文章一开篇,直契入题,引众人开始进入文章自身的世界之中,“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时值秋季,雨水连绵,乃逐渐成势,由文本身而看,“川”当为支流,而“河”就是干流了,河水由支流而渐渐汇集到干流之中,互相增益,于是乎终于达到了“径流之大,两岸之间,不辨牛马”的浩大场景,这就难怪“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于己”了。应该说河伯的心态也是人之常情,试想,如果我们忽然间也拥有了一大笔财富,谁又不会象河伯一样沾沾自喜呢?什么叫“自满“?这就叫自满,自以为满,可怜(也可以说幸运)河伯不知道后面将有一个多么广阔的世界展现在他面前! null “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见大海无边无垠,水天一色,海天相接,乃望洋兴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则见笑于大方之家”。 等到河伯顺流而到达大海之后,见到了大海的辽阔景象,才明白先前自己的自满是多么可笑——不过,河伯的可贵之处在于:当他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之后,能够及时自我反省,于是就有了下面一段自我批评的话“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意思大约是说:俗话说,自己知道一点东西就自以为了不起,以为老子天下第一,唉,这难道不是在说我吗?看来河伯在海神面前很不好意思,于是就对海神说“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则见笑于大方之家”。“大方之家”,就是广大广阔的大海,佛学有时也称佛为大方广佛,极言其广大无边也。海神你老人家千万别和我计较,我看到你如此广阔才知道自己以前的想法太可笑了,可让你老人家见笑了。 null 海神闻听之下,就顺承着河伯的意思并启发他逐步超越自己的局限“井蛙不足以论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语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语至道者,束于教也“。三句话意思相近而强调的重点有别,井蛙之所以不足以论海,那是受空间的限制;夏虫之所以不可以语冰,那是受时间的限制;而曲士之所以不可以语至道,那是受自己所受教育情况的限制。总之,人因为受到各种限制或束缚而无法听闻大道,乃至于即使有机会听闻大道也加以排斥。河伯虽作了自我批评,海神绝还是狠狠的贬了它一顿,然后再告诉河伯真理,于是,下面海神话锋一转,说道“今尔出于江河,观于大海,乃知尔丑,尔将可与语大理矣”,行,你能知错就改,孺子可教。认识到自己的局限,承认自己的渺小正是开始超越局限,走向伟大的开始,看来我还是可以给你讲一讲大道理的。海神接下来讲的什么大道理呢? null “天下之水,莫大于海,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尾闾泄之,不知何时止而不虚。春秋不变,水旱不知”。大海是天下万水之源,之归宿,虽然万川归之,并不见海水溢出,虽然尾闾不断倾泻,也不见海水干涸,四季或旱涝的变化也对大海没有影响,为什么如此?很简单,因为海的容量太巨大了。我们看到这里也许要问:刚说了河伯自满,海神怎么又重蹈覆辙,在这里自吹自擂? 非也非也。因为这几句话只是一个引子,后面紧跟着的一句话表明海神有对自己有着清醒的自我认识“而吾未尝以此自多也”,我从来就没有觉得自己这样有多么了不起,因为我深深知道“我在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不似罍空之在大泽乎?中国之在四海,不似稊米之在大仓乎?”“罍空”,小酒杯那么大一点空,一小汪汪水而已。我,大海在天地之间简直太渺小了。 大海如此谦虚,我们更不可骄傲。现代科学所认识的东西和茫茫的宇宙相比,不也只是沧海一粟而已吗? null <秋水篇>沿着河→海→天地最后一直到达道的境界的思路将我们引入一个越来越广阔、越来越美妙的境界之中,读此妙文,悟此妙道,千载之下,吾心通于庄子之心,乃至通于无量众生之心,通于宇宙万事万物,可得大自在矣。null 本文以寓言的形式,通过河伯与海若之间的对话,阐述了有限与无限之间的辩证关系,阐述了认识相对性的理论,指出了宇宙是无限的,人的认识是有限的。它的客观思想意义在于人的认识既然是有限的,人们就不能囿于个人有限的见闻而自满自足,而应不断开阔眼界,不停止学习。反对目光短浅,骄傲自满,沾沾自喜。  主 旨null层次结构 全文分文两段: 一、写河伯望洋兴叹,自识其丑。 1、展现一幅秋水应时而降的景象,河伯见而自喜。 2、展现北海的浩瀚景象,何伯见而自识其丑。 二、写北海若以自然之广大、宇宙之无穷开导何伯,使之开阔眼界,不敢自满。 1、说明人的认识要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 2、与天地阴阳相比,大海也微不足道,所以自己不敢自满。 3、进一步说明世间万物的大小都是相对的道理。 4、对伯夷、仲尼的“自多”进行嘲笑。null一、庄子散文善于运用寓言来进行说理。 本文虚构了河伯与北海若这两个人物的对话,北海若代表庄子思想,河伯则代表庄子思想的对立面,通过两人对话展开说理,阐明主旨。 二、文章开头有一段景物描写,这有两个作用: 一是从河伯初见河水上涨的壮观景象,到看到大海苍茫无垠的气象,形象渲染主旨,表现人的认识是有限的,而客观世界是无限的, 二是用河景与海景这样具体的景物互相比照,来衬托河伯与北海若两种不同的认识境界。  写作特色1null三、庄子散文善于援譬设喻, “井蛙不可以语于海”“夏虫不可以语于冰”“曲士不可以语于道”比喻人的认识不可能超越其生存活动的客观环境,因而是有限的, “吾在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等几个比喻,说明事物的大小都是相对的,人的认识十分有限,因而应该不断开拓自己视野。 四、本文采用逐层推进式论证方法。 由小及大,由河伯至大海;再由大至小,说明事物的大小是相对的,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通过层层比较得出“方存乎见少,又奚以自多”的道理。文章运用排比与反诘两种修辞手法,使说理极有气势。 写作特色2null 四、思考练习: 1、这篇文章的寓意是什么? 2.找出《秋水》中的成语。 3、形成庄子思想的根源是什么? 4、庄子认识论的价值及现实意义。 null1、这篇文章的寓意是什么? 教师:这篇寓言,说明了个人的见识是很有限的,只有经过的别人的比较,才能显示出自己的不足。如果盲目骄傲自大,就难免会贻笑大方。下述观点均可: 人贵有自知之明 个人的见识是很有限的 谦受益,满遭损 自大源于无知 知耻近乎勇 克服主观性防止片面性 2、不分畛域 餐腥啄腐 大方之家 孤雏腐鼠 顾盼多姿 管中窥天 邯郸匍匐 邯郸学步 濠梁之上 咳唾成珠 虹销雨霁 井底之蛙 井蛙之见 见笑大方 秋水盈盈 寿陵失步 视死若生 双瞳剪水 水天一色 太仓稊米 太仓一粟 望穿秋水 瓮天之见 望洋兴叹 非愚则诬 学步邯郸 夏虫不可以语冰 夏虫疑冰 夏虫语冰 夏虫朝菌 向若而叹 以管窥天 用管窥天 一日千里 曳尾涂中 贻笑大方 遗笑大方 鱼游濠上 盈盈秋水 以锥刺地 3、庄子只是想在大动乱时从所受的侄桔中自由地解放出来,为此不可能求于现世,也不能如宗教那样求之于上大,而是求之于自己的心,即在自己的精神中求得自由解放。此时得到自由解放的精神也即在于所说的“闻道”、“体道”、“与大为徒”,等等,以此为最高的精神追求,来忘掉世间的痛苦‘烦恼。 null译文 秋天里山洪按照时令汹涌而至,众多大川的水流汇入黄河,河面宽阔波涛汹涌,两岸和水中沙洲之间连牛马都不能分辨。于是河神欣然自喜,认为天下一切美好的东西全都聚集在自己这里。河神顺着水流向东而去,来到北海边,面朝东边一望,看不见大海的尽头。于是河神方才改变先前洋洋自得的面孔,面对着海神仰首慨叹道:“俗语有这样的说法,‘听到了上百条道理,便认为天下再没有谁能比得上自己’的,说的就是我这样的人了。而且我还曾听说过孔丘懂得的东西太少、伯夷的高义不值得看重的话语,开始我不敢相信;如今我亲眼看到了你是这样的浩淼博大、无边无际,我要不是因为来到你的门前,真可就危险了,我必定会永远受到修养极高的人的耻笑。” 海神说:“井里的青蛙,不可能跟它们谈论大海,是因为受到生活空间的限制;夏天的虫子,不可能跟它们谈论冰冻,是因为受到生活时间的限制;乡曲之土,不可能跟他们谈论大道,是因为教养的束缚。如今你从河岸边出来,看到了大海,方才知道自己的鄙陋,你将可以参与谈论大道了。天下的水面,没有什么比海更大的,千万条河川流归大海,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停歇而大海却从不会满溢;海底的尾闾泄漏海水,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停止而海水却从不曾减少;无论春天还是秋天不见有变化,无论水涝还是干旱不会有知觉。这说明大海远远超过了江河的水流,不能够用数量来计算。可是我从不曾因此而自满,自认为从天地那里承受到形体并且从阴和阳那里禀承到元气,我存在于天地之间,就好像一小块石子、一小块木屑存在于大山之中。我正以为自身的存在实在渺小,又哪里会自以为满足而自负呢?想一想,四海存在于天地之间,不就像小小的石间孔隙存在于大泽之中吗?再想一想,中原大地存在于四海之内,不就像细碎和米粒存在于大粮仓里吗?号称事物的数字叫做万,人类只是万物中的一种;人们聚集于九州,粮食在这里生长,舟车在这里通行,而每个人只是众多人群中的一员;一个人他比起万物,不就像是毫毛之末存在于整个马体吗?五帝所续连的,三王所争夺的,仁人所忧患的,贤才所操劳的,全在于这毫末般的天下呢!伯夷辞让君位而博取名声,孔子以谈说天下而显示渊博,这大概就是他们的自满与自傲;不就像你先前在河水暴涨时的洋洋自得吗?” nullnull秋水时至,百川灌河,径流之大,两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秋天的山洪按季节到来,千百条河流都涌向黄河,河水漫涨特大,两岸洲岛之间连牛马都分辨不清。  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在这种情况下,河神沾沾自喜起来, 以为天下的美景都集中在自己这里了。   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河神顺着水流向东而去,来到北海边,面朝东边望去,看不见大海的尽头。文意理解1null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在这种情况下,河神方才改变先前洋洋自得的面孔,面对着北海神仰首慨叹道:“俗语有这样的说法,‘听到了上百条道理,便认为天下再没有谁能比得上自己’的,说的就是我这样的人呀!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 而且我曾听说有小看孔子的学识,轻视伯夷的义行的人,起初我不相信;  文意理解2null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现在我目睹了您的无边无际,(如果)我不来到您的家门就危险了,我将永远被那些有学识、有修养的人所耻笑。” 北海若曰:“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 海神说:“井底的青蛙,不可能跟它们谈论大海,是因为受到居住环境的限制;夏天的虫子,不可能跟它们谈什么冰冻,是因为它在季节的变化认识上受到了局限;穷乡僻壤的书生,不好跟他们谈论大道理,是因为他们受所受教育的束缚。文意理解3null今尔出于崖,观于大海,乃知尔丑,尔将可与语大理矣。 现在你走出河岸之间,观看到大海,才认识到自己的浅陋,你将成为可以和你谈论大道理的人了。  天下之水,莫大于海,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尾闾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 天下的水,没有比海更大的了。千万条河流入它,不知道什么时候才停止而大海却不会满溢;海底的尾闾处泄漏海水,不知道什么时候才停止而海水却一直不会虚空。文意理解4null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 可是我从不曾因此而自满,(那是因为)自以为列身于天地之间,禀受了阴阳之气。 吾在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方存乎见少, 又奚以自多?  我存在于天地之间,就好像一小块石子、一棵小树存在于大山之中。正存有见闻太少的想法,又怎么会自我夸耀呢? 文意理解5null 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lei空之在大泽乎?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ti米在大仓乎? 估算起来,四海在天地之间,不就像蚁穴在大湖中一样 吗?再想一想,中原大地存在于四海之内,不就像小米 粒存在于大粮仓里吗? 文意理解6null号物之数谓之万,人处一焉;人卒九州,谷食之所生,舟车之所通,人处一焉;此其比万物也,不似毫末之在于马体乎? 人们称呼物类的数目叫做‘万’,人类只是万物中的一类;九州大地到处都有人,凡是粮食生长的地方,凡通车船的地方都有人,而每个人只是众多人群中的一员;一个人他比起万物,不就像是毫毛之末端和整个马体相比吗? 五帝之所连续的,三王之所争,仁人之所忧,任士之所劳,尽此矣。 五帝所相传的,三王所争夺的,仁人所忧虑的,贤士所操劳的天下,全在这马体之毫末。文意理解7null伯益辞之以为名,仲尼语之以为博,此其自多也,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 伯夷以辞让君位而博取声名,孔子以谈论天下事而被认为博学,这是他们自我夸耀,不正像你刚才自我夸耀水多一样吗?” 文意理解8重点字词句重点字词句1、古今异义 至于北海(至于:古义,到了。今义,表示达到某种程度,或表示另提一事。) 百川灌河 (河:古义,特指黄河。今义,天然的或人工的大水道,泛指河流。) 于是焉河泊始旋其面目(面目:古义,脸。今义:脸的形状,相貌。)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大方:古义,深明大义的人,或专通某种学问的人。 今义:①不吝啬;②自然,不拘束;不俗气。)null 2、词类活用 秋水时至:做状语,按时。 顺流而东行:名词做状语,向东。 东面而视:名词用作动词,面对。 少仲尼之闻,轻伯夷之义: 意动用法,以……为少,以……为轻。 null 特殊 句式闻道百以为莫己若我之谓也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定语后置宾语前置宾语前置被动句null成语望洋兴叹:见笑大方 贻笑大方,大方之家。 :望洋,仰视貌。“望球兴叹”“望水兴叹”属生造。
/
本文档为【道家文化与哲学】,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