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战争年代_二十世纪中国现代文学史略_之二

2011-05-14 6页 pdf 438KB 27阅读

用户头像

is_055834

暂无简介

举报
战争年代_二十世纪中国现代文学史略_之二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战 争 年 代 —《二 十世纪 中国现代文学史略》之 二 钱理群 吴晓东 一 、 战争与流亡 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重要 战场的中日战争 , 在 每一个中国人 , 尤其是知识者的记忆中 , 是一次空前 的大流亡 国家 、 民族 以一个 又 一个 “ 家庭 ” 或“ 家 族 ”为单位 由鸭绿江边直退到西南边睡的...
战争年代_二十世纪中国现代文学史略_之二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战 争 年 代 —《二 十世纪 中国现代文学史略》之 二 钱理群 吴晓东 一 、 战争与流亡 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重要 战场的中日战争 , 在 每一个中国人 , 尤其是知识者的记忆中 , 是一次空前 的大流亡 国家 、 民族 以一个 又 一个 “ 家庭 ” 或“ 家 族 ”为单位 由鸭绿江边直退到西南边睡的大流亡 知识者 自身的生命流亡 在污泥中滚爬 , 在饥饿中挣 扎 , 在硝烟与子弹下体味生命的意义 更是精神的流 亡 战争不但 中断了中国 的工业化 、 现代化进程 , 而 且几乎毁灭了一切 , 人在 战争 中成为一 无所有 , “ 好 象在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上 生活着 , 象婴孩一样 ” 。 路翎 一 在他的作品中写道 , 正是 “ 那种对 自己底命运的痛苦的焦灼 ”使他的人物走到 “ 落雪的 旷野中去寻找安慰 ” , 在确定 自己“ 失去了那个湖泊 , 那个家庭 , 以及那些朋友们 ” , “ 在这个世界上 只是一 个被凌辱的飘零者 ”的同时 , 又 “ 渴望 回到那个湖泊 里去 ” 财主底儿女们 。 于是 , 四十年代的中国现 代文学有了 自己的 “ 中心意象 ” 那气象博大而 又 意 蕴丰富的“ 旷野 ” , 而 “ 旷野 ” 中的 “ 流亡者 ”则是当然 的“ 中心人物 ” 同时 , 也有了 自己 时代的主题模式 “追寻 —归宿 ” 。 而四十年代处于战争中的中国作 家在 自己的作品中寻求种种最终一劳永逸地结束了 一切矛盾与苦难的“ 归宿 ”时 , 他们事实上就是在制 造新的 信仰与宗教 。 这 样 , 四 十年代 的中国 文学 —至少是它的主流派文学就充满了一种创造乌托邦神话的战争理想主义与战争浪漫主义 正是这一 点决定了中国“ 战争文学 ”的基本面貌 。 二 、地之子 “ 土地是我的母亲 , ⋯ ⋯我是土地的族系 ” , “ 我 活着好象是专门为了写出土地的历史而来的 ” 。 作 家端木蒸 良 一 写于 四 十年代这段 “ 土地 的誓言 ”可以看作是那一代知识者对于“ 土地 ”与“ 自 我 ”的血缘关系的生命体认与哲学思考 。 “ 他受了符 咒的催促似的 , 毫不迟疑地 向大海走去 。 大海以一 种浑然的大力溶解了他 。 在一个小小的漩涡的转折 中 , 他便沉落了 , 不见了 ” 大地的海 , 字里行间充 满了对于 “ 土地 ”类似宗教的阪依与神秘感 。 在端木 蒸良和他的同辈作家的笔下 , “ 土地 ” 、 “ 农民 ”既是现 实的 , 同时又有一种象征的意义 。 一 端木尊 良的长篇 小说《科尔沁旗草原 、《大地 的海 》、 大江 》, 短篇小 说《鹭鹭湖的忧郁 》、《浑河的急流 》全都是 “ 大地 ’ , 的 赞歌 , 雄浑 中掺和 着一缕忧郁 , 这 也是大地般的“ 农 民 ”的性格与情怀 无论是“ 大地 ” , 还是 “ 人 ” 农民 都被抽象化与英雄化了 。 另一 位 “ 土 地 ” 的 不 倦 的 歌 者 是 诗 人 艾 青 一 。 他的第一首成名作《大堰河 , 我的保 姆 即是“ 呈给大地上一切的 我的大堰河般的保姆 和他的儿子 ”的 , “ 乳母 ” 母亲 与 “ 土地 ” 、 “ 农 民 ”的 意象重叠 , 使艾青诗的形象带上 了某种形而上的哲 学意味 。 抗 日战争的炮火中 , 艾青辗转于黄土高原 上 , 不仅理解了“ 载负了土地的痛苦重压 ” 的北方农 民的现实苦难 , 而且对这古老的国土所养育的“ 世界 上最艰苦与最古老的种族 ” 的感 时愤世忧国优民的 传统产生了心灵的契合 , 在 在北方 》等诗集里唱出 了他的“ 土地一农 民 ” 的歌 “ 饥谨的大地 , 朝向阴暗 的天 、伸出乞援的颤抖的两臂 ” , “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 上 , 寒冷在封锁着 中国呀 ” , “ 中国的路 , 是如此的崎 岖 , 是如此的泥泞呀 ”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 这 位心贴着大地的行吟诗人 , 他的诗也如这大地之魂 一样博大 、朴素而庄严 , 又含着说不尽的忧郁 , 无休 止地 回荡着“ 薄暮在迷蒙着旷野啊 ” 、 “ 你悲伤而 旷 海南师院学报 年第 期 总第八卷第 期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达 , 辛苦而 又贫困的旷野啊 ”的旋律 。 他的名句 “ 为 什么我的眼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 土地爱得深沉 ⋯ ⋯ ” 《我爱这土地 》 , 更是引起 了几代中国 人心 灵的共鸣 。 对于女作家 肖红 一 , “ 土地一家园 ” 是她永远的生命启示录 。 早在三十年代 。 她就有了 惊心动魄的发现 那一方浸淘着血污的黑土 , 乃是 “ 人 ”的永劫轮 回的“ 生死场 ” 生死场 。 四 十年 代 , 流徙 、 呻吟于异乡异土 , 孤独者 肖红更是 出入于 现实与梦幻 , 现时与回忆 , 童年与成年 , 理性与情感 之间 , 反复体味 、 吟诵“ 生存于大地上 ”这一人的宿命 的平凡 、 庄严 、温馨 、美丽 、荒诞 、无奈与悲凉 。 于是 , 有了她的 呼兰河传 》、《后花园 》、《小城三月 》, 有了 只属于她的“ 主题句 ” “ 呼兰河这小城里住着我的祖 父 ’, —这不加任何修饰的原生形态的 “ 句子 ” , 原本 是 肖红对于生命的直觉的把握 , 却能够引起关于城 与人 , 少女与老人 , 生者与逝者 , 关于空间的永存与 时间的永动 , 生命的传递 。 承接与中断 ⋯ ⋯的无羁 遐想 , 并体会其间无尽的意韵 。 可以说这 “ 生命的编 码 ”因 肖红而被发现 。 肖红 因此获得 自己生命与文 学的存在 , 肖红对于现代文学的“意义 ”也将经过“ 时 间 ”的淘洗 , 而 日益得到“ 显示 ” 。 而生活本身以及人的本性又不断地把人推向脱 离乡土的“ 远方 ” 。 于是 , 在四十年代许多作家的笔 下 , 都出现了“ 流浪汉 ” 飘泊者 、跋涉者 的形象 、 出 现了“ 向远方凝眸 ” 的意象 。 作家骆宾基 一 甚 至 创造 了一 个关于 “ 乡亲一一康天 刚 ” 的“ 寓 言 ” 是那么一条 “ 不肯一步一步来 , 尽向高处望 ”的 山东汉子 , 又是那样说话掷地有声 “ 有月亮我不摘 星星 ” , 离 乡背井 , 跑关东 , 窜深 山 , 硬要摘下那谁也 不知去处的老 参 。 十七年就这样过去 , 康天刚 “ 一 年比一年苍老 ” 。 得 到那一夜他 “ 确实疲倦 而且 昏 眩 ” , 仍不肯“ 归去 ” 。 一直伴随着他的“ 乌耳 ”犬 , “ 忽 然鼻吟一声 受伤一般夹尾跃过康天刚的肩膀 跑出 屋去 ” , 康天刚紧随其后 , 只见 —“ 月光 又 白又亮 , 苍茫夜空 , 是那么圣洁 , 展布着 星斗的阵列 。 远近 的山头 , 清清楚楚 ‘。 康夭刚在门 口伫立许久 , 轻声招呼乌耳两次 。 乌耳远远注视它 的主 人 , 不 近 前 也不 远逃 。 立 在那岩崖 上 完全 不 动 ” 。 仿佛有神秘的指引 , 康天刚在二十丈深的悬崖 底下找到了千年老山参 , 却“ 象一座 巨塔那样倾倒 ” 。 临终时念念不忘的竟是乌耳狗的最后 “ 入土 ” ⋯ ⋯ 这是一个美丽的苍凉的故事 , 却溶进了一个时 代的心理追求 。 战乱中的人们总是徘徊于 “ 远去 ”与 “ 归来 ” 之 间 身处 上 海 孤 岛 的 作家师 陀 一 突然向自己发出这样 的问题 “ 你是想 回家 了 吗 ”于是 , 以诗人的想象构造了一座 “ 有生命 , 有性 格 , 有思想 , 有见解 , 有情感 , 有寿命 ”的“ 果园城 ” , 并 且宣布这 “ 失去了的乐国 ”是 自己小说《果园城记 的 真正主人公 。 “ 我 ”就这样从远方 “ 归来 ” “ 我 ”走到 大街 , 狗还卧着打拼 , 女人 依旧 与邻人谈话 果园 城 “ 我 ”走进人家户 , 屋里的陈设仍旧跟好几年前 一样 《期待 遇见城里的老居民 , 生活的每一步都 按着“ 成规 ” , 连时间都 已 凝滞 葛天 民 。 “ 我 ” 突 然发现 , 对朝思幕想的家乡 , 自己不过是一个陌生的 客人 永远“ 不大实际的灵魂 ”与这永变“ 不变 ”的故 土根抵上不能相容 。 他们只能匆匆赶来 , 又匆匆离 去 , 埋葬了思乡的旧梦 吻 或者留滞于兹 , 永远 不被承认 狩猎 。 “ 人 ”事宰上 已陷入走不出的怪 圈 , 哪里也不是灵魂的安置处 。 这生命的无可着落 状态 , 是一种深刻的绝望 , 象战争 中的梦魔 , 给 人 以 透骨的悲凉与重庄 。 三 、 “ 家 ”和“ 财主底儿女们 ” 鲁迅说 “ 家是中国之根本 ” 。 中国现代知识者 在探索中国社会变革道路 时 , 不能离开对中国家族 的分析与批判 中国现代作家在描绘现代中国 人心灵历史与命运时 , 不能忽视“ 家 ”在中国人 包括 知识者 自身 精神结构 中的地位 , 不能离开对中国家 族 家族文化 命运的关注与展示 。 正是关于 “ 家 ”的 描写构成了中国现代文学最有特色与魅力的部分 。 尽管鲁迅第一篇现代白话小说《狂人 日记 》里已 经提出了 “ 中国封建家族制度 与旧 礼教 吃 人 ” 的主 题 , 但真正将中国大家庭及其 儿女们在 中国社会转 型期的命运作为自己始终如一 的关注中心 , 而且为 现代文学贡献了“ 现代长篇家庭 小说 ”的 , 无疑是 巴 金 一 。 他的 “ 激流三部曲 ” 家 》、《春 、 秋 展示 了一部四川成都高氏大家族盛衰变化史 , 一部家族 内部各种 “ 生命 ”的成长 、 死亡的历史 。 在 巴金的笔下 , “ 家 ”是扼杀生机 、摧残人性的枷锁和牢 笼 。 从这样毫不含胡并且不容置疑的价值判 断 出 发 , 演化出一系列二元对立结构 “ 父 ” 高老太爷 与 “ 子孙 ” 觉慧 、觉民 的对立 “ 浪子 ” 克安 、 克定 与 “ 逆子 ,’觉慧 、觉 民 的对立 “ 家庭 ” 〔高家 与“ 社会 ” 群体 利群学社 的对立 “ 礼教 ” 冯 乐 山 与 “ 牺牲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奎 者 ” 鸣凤等 的对立等等 , 前者代表黑 暗 , 后者象征 光明 , 前者必然衰亡 , 后者一定胜利 。 作者的爱憎也 十分鲜明 对着前者 , 他高呼 “ 我控诉 ” 同时又热情 地宣告 ’’青春是美丽的 ” 。 尽管小说写于三 、 四十年 代 , 在后人看来却更象是一个 “ 现代神话 ” 。 倒是小 说中的“ 灰色人物 ” — “ 长子 ”高觉新处于 “ 家长 ”与 “ 逆子 ”家庭结构的两极之间 , 传统与现代两种文化 中间的尬尴 、动摇 , 双重人格 , 具有更长远的思想与 艺术生命力 。 而作者在写到高老太爷临终时 , 现实 生活的逻辑打破 了他的二元对立模式 , “ 父 ” 与“ 子 〔孙 ”两代人之间出现了短暂的理解 , 作者不 由自主 地唱出的这曲挽歌 , 却更能打动读者的心 。 而作为 作品插曲的关于高家 日常生活 、风俗的描写 , 更使人 想起 红楼梦 》。 尽管描写稍嫌粗疏 , 却也 自有其独 特的价值 。 四十年代巴金又写了《寒夜 》。 小说主人公汪文 宣的家庭 , 是觉慧们走出大家庭以后所建立的小家 庭 。 尽管也存在着内含两种文化冲突的“ 父 ”辈 汪 母 与“ 子 ”辈 曾树生 的冲突 , 但作者已不再简单地 站在“ 子 ”辈这一边 , 而是对双方都投 以既理解又批 评的悲悯的眼光 。 对于汪家的叛逆者曾树生来说 “ 家 ”不仅是黑暗的牢笼 , 也是能给 自己 以温馨的归 宿 “ 社会 ”不再是光明的化身 , 唯一的出路 , 也同样 险机重重 , 因此 , 她徘徊于 “ 走 ”与 “ 不走 ”之间 。 “ 离 家 ”之后终又 “ 归来 ” 。 在写于同一时期的《憩园 , 当 巴金再一次把他的 目光投向 欠家庭 中的“ 浪子 ” —克安 、克定式的人物杨老三时 , 却有了更多的理解与 同情 。 这或多或少地传递了某种时代文化思潮变迁的 信息 在民族存亡成为压倒一切的时代中心 间题的 四十年代 , “ 家庭 ”的文化内涵正在发生悄悄的转移 , 越来越成为“ 传统 ”的象征 , 流亡异土 的游子心灵的 “ 家乡 ” 。 于是 , 出现了林语堂 一 的 瞬息 京华 这样的以“ 介绍中国社会与文化 ” 为 目的的家 庭小说 小说的主旨也在说明“ 个人死去而家族永远 流传 ” 。 在老舍写于这一 时期的长篇小说《四世同 堂 》里 , 对于 中国传统的家庭也给予新的理解与评 价。 小说里四代人各 自执着 一 于 自己的文化又 互相宽 容 , 家长祁老爷子也不再具有任何专制色彩 , 而成为 大家族团结的中心与象征 。 小说中一位英国牧师情 不 自禁地赞叹中国家庭结构的 “ 弹性 ” 既能保证各 人的自由发展 又能保持着家庭的和谐 , 成为社会 民 族稳定的基础 。 而小说女主 人公韵梅识大体 、 顾大 局的自我牺牲精神 , 以及她从家庭走向关心社会的 精神厉程 , 更表现了作家的文化理想主义 。 路翎的《财主底儿女们 》是四十年代出现的最引 人注 目的长篇小说 。 小说第一部写一个苏州蒋姓大 家族最后崩溃的历史 , 第二部展开了作为“ 财主底儿 女们 ”的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精神的历程 他们依然摆 脱不了家长蒋径三的幽灵 , 蒋家“ 后花园 ” 幽静的生 活依然是“ 回忆底神秘的源泉 ” 。 于是 , 蒋家第一 个 叛逆子 , 五四时代走出家庭的“ 英雄 ”蒋少祖终于怀 着忏悔的心情重又 “ 归来 ” 而蒋家的小儿子蒋纯祖 , 作为战争中成长起来的一代 , 却在现实的左奔后突 之中找不到任何归宿 , 而成为永远的 “ 流浪者 ” 。 对 于大动荡时代知识者饥渴着的 、挣扎着的 、痛苦而狂 躁的灵魂的赤裸而感性的残酷的呈现 , 使路翎创造 了中国的“ 心理现实主义 ” 的小说 或许这正是鲁迅 所期待的展示 “灵魂的深 ” 的“ 最高的现实主义 ” , 而 在路翎这里则同时显示了“ 探索者 ”的不成熟和 巨大 的生命活动与潜力 。 四 、生命的沉思 对于作家冯至 一 , 他是在大后方昆 明郊外的林场小屋里 获得那辉煌而庄严的瞬间体 验 , 达到生命与艺术的豁然贯通的 。 那条“ 原野上的 小路 ” , 那路边“ 一丝 白茸茸的小草 ” , 这些平凡 、质朴 的存在 , 都让诗人领悟到 “ 伟大的骄傲 ” , “ 一切的形 容 , 一切喧嚣 到你身边 , 有的就凋落 有的化成了你 的静默 ” 《鼠曲草 》。 在这变化多端的战争年代 , 诗 人更从小昆虫经过一次交嫌 便结束了它们美妙的 一生里 , 得到生死转化的启示 “ 死亡 ”象一段歌曲 歌声从音乐身上脱落 归终剩下了音乐的身躯 化作 一脉的青山默默 ”《什么能从我们身上脱落 , 死 是生的极限 , 也是生的完成与永恒 。 而在那风雨之 夜 , 诗人在小小的茅屋里 , “ 听着狂风 里的暴雨 ” , 却 感到人的孤单 , 不能 自主 , 以 及“ 生命的暂住 ” , 连厮 守千百年的铜炉 、 瓷壶 “ 也有了千里万里的距离 ” , “ 象风雨中的飞 鸟 各 自东西 ” 《我们听着狂风里的 暴雨 。 同时 又 听见诗 人 “ 在深夜祈求 用迫切的 吉音 “ 给我狭窄的心 一 个大的宇宙 ” 《深夜又是 深山 。 —深思的诗人在 日常生活与 自然里 , 发 掘出既属于他的时代 , 又是超越的人们不易发现的 哲理 , 又纳入凝定的形式与确定的秩序里 , 创造出有 深度的美 这就是冯至的《十四行集 。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同时写于林场小屋 的 , 还有散文集 山水 》。 依 然是平凡的原野上 , 一棵树的姿态一个消逝了的 山 村 , 朴素 , 坦白 , 少有历史的负担和 人工的点级 , 没有 修饰 , 无处不呈露出本来的面 目 。 作家“ 赤裸裸地脱 去文化的衣裳 , 用原始的眼睛来观看 ” , 就发现 了人 与 自然 、 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与和谐 , 以及 自然化的人 与人化的自然共有的坚忍沉潜与尊严 。 年 , 欲罢不能的诗人出人意料地写 出 了一 部中篇小说《伍子晋 》。 在经历了战乱之后再来重述 这个古代的复仇 、逃亡的故事 , 伍子管在诗人的意象 中渐渐脱去了浪漫的衣裳 , 而成为真实地被磨炼着 的人 , 一个“ 含有现代色彩的 ‘ 奥德赛 ”’ 。 伍子青逃 亡无异于生命的投掷 , 那生命的弧线表示一个有弹 性的人生 。 小说共分九章 , 几乎每一章都是人生的 一个“ 刹那 ” , 每个刹那都有停留与陨落 , 需要坚持与 克服 , 生命就这样构成 了地上的一架长桥 , “ 负担着 它们所应负担的事物 ” 。 浓郁的诗情与现代生命哲 学的思考 , 融汇在流水般明净而深邃的叙述中 , 达到 了高度的和谐 。 这是一幅万古常新的画图 在原野的中央 , 一个 女性的身体象是从草绿里生长出来的一般 , 聚精会 神地捧着一钵雪 白的米饭 , 跪在一个生疏的男子的 面前 。 这男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她不知道 。 也 许是一个战士 , 也许是一个圣者 。 这淋饭吃入他的 身内 , 正如一粒粒的种子种在土地里了 , 将来会生长 成凌空的树木 。 这画图一转瞬就消逝 了 , —它却永久留在人类的原野里 , 成为人类史 上重要 的一 章 。 —《第七章 · 漂水 》 《十四行集 》、 山水 》、《伍子青 》堪称冯 至 的“ 三 绝 ,’这“ 生命的沉思 ” , 提供了不 同于他人的另一种 战争体验 并且以其艺术的完美 、纯净与和谐 , 特立 独行于四十年代 , 以至整个中国现代文学之林 。 或许写作《烛虚 》与七色“ 魔 ”的沈从文可以算作 冯至的同道 他也是战争年代在与大 自然静观默对 中于生命与艺术有所顿悟 ⋯ ⋯将近黄昏 , 骑上 了一 匹 果色疫 马 , 向西 南田 埂走去 。 见西部天边 , 日头落处 , 天 云 明黄 媚人 , 山 色凝 翠堆蓝 。 东部长 山 尚反 照 夕阳 余 光 , 利下 一 片深 萦 。 豆 田 中微 风过 处 , 绿 浪 翻 银 , 萝 卜花和 油 菜花黄白相 问 , 一 切景象庄严 而 华丽 实在令人感动 。 正在马上凝思 时 空 , 生 命 与 自然 , 历史或文化种种意义 , 俨然用 当 前一 片 光 色作碟触 剂 , 引起 了许多奇异感怒 。 —《烛 虚 》二 · · ⋯大 部分所谓 “ 印 家 动人 ” 多近 于 从具 体事实感官经脸 而 得到 , 这印泉用文 字保存 , 虽 困难 尚 不 十 分困难 。 但 由 幻 怨而 来的 形 式流 动 不居 的美 , 就 只有音 乐 , 或宏壮 , 或柔静 , 同样在 抽来形 式 中流 动 , 方 可 望将 它 好 好 保 存 并重 现 一一《烛虚 五 五 、 一个苍凉的手势 对于她的时代 , 以至整个中国现代文学 , 出版于 年的 小说集 传奇 的作者张爱玲 一 都是一个“ 例外 ” 。 因此 有人说她的特出之处正 在于她提供了一种边缘性的话语方式 。 她 自己似乎 也 自觉于此 , 当有人 以正统的新文学观批评她的小 说时 , 她以 自己的文章 为题为 自己辨护说 , 我执意 要从 “安稳 ” 、 “ 和谐 ”方面 , 而不是从 “ 飞扬 ” 、 “ 斗争 ” 方面去把握人生 “ 我不喜欢采取善与恶 , 灵与 肉的 斩钉截铁的冲突那种古典的写法 ” , “ 喜欢参差的对 照 ” , “ 我的作品有时候主题欠分明 ” , 作品中的人物 也多是“ 不彻底的 ” 、“ 软弱的凡 人 ” 人 们瞩 目于 “ 将 来 ” , 我却求助于古老的记忆 ” , 从那里 “ 抓住一点真 实的 , 最基本的东西 ” “ 我不喜欢壮烈 , 更喜欢苍凉 , 壮烈只有力 , 没有美 , 似乎缺少人性 ” —在这里 , 几 乎每一处都与充满浪漫主义 、英雄主义色彩的主流 文学相“ 异 ” 。 并非故意的标新立异 , 而是基于真实 的生存体验 忠实于战争给予她的 “ 什么都是模糊 , 瑟缩 , 靠不住 ”的“ 感觉 ” , “ 还有更大的破坏要来 有 一天我们的文明 不论是升华还是浮华 , 都要成为过 去 ”的“ 感受 ” , 使她拒绝 了一切乌托邦彼岸的幻想 普通市民在战争中“攀住了一点踏实的东西 ”真实地 活下去的事实 , 更启示她抓住了人生此岸 , 形成了她 的“ 凡人比英雄更能代表这时代的总量 ”的历史观 。 于是 , 四十年代的中国文坛 , 在收获了大量的战争浪 漫主义理性之光照耀下的悲壮的战争文学的同时 , 又拥有了这一个“ 苍凉的手势 ” —对于世俗人生的审美的 、 人性的 、 生命的体验与观照 而这种体验 与 观照 又连接着“ 历史 ”与“ 现实 ”两种时空 , “ 胡琴伊 伊哑哑 拉着 , 在万盏灯的夜晚 , 拉过来 又拉过去 ” , 于是就有了“ 说不尽的苍凉的故事 ” 《倾城之恋 》 。 张爱玲的代表作 金锁记 从“ 三十年前的上海 , 一个 有月亮的晚上 ”讲起 , “ 隔着三十年的辛苦路往回看 , 再好的月亮也不免凄凉 ” 。 女主 人公曹上巧扭 曲的 美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一生以及她的“ 疯狂 ” , 在这 回溯性的时间跨度里因 此携上 了一种近乎千原型的意味 , 它唤起的关于女 性 人性 的“ 古老的记忆 ” 。 “ 三十年前的月亮早 已 沉下去 , 三十年前的人也死了 , 然而三十年前的故辜 还没完 —完不了气张爱玲发掘的正是这种存在于一切时代的“ 妇人性 ” 人性 之中所具有的“ 永恒 ” 。 和大多数新文学作者对通俗文学的对立 、 鄙弃 相反 , 张爱玲从不回避 、甚至喜欢谈论 自己的上海商 业文化 海派文化 、通俗文学背景 。 她说她 “ 从 小 就是小报的忠实读者 ” , 她对上海书摊上的通俗小说 海上花列传》、 歇宇吃潮 》推崇备至 , “ 一直就想以写 小说为职业 ” 。 她的最早引起人们注意的小说 沉香 屑 · 第一炉香 即是发表于通俗文学刊物上海 紫罗 兰 杂志 。 最初人们几乎一致地把张爱玲看作是海 派通俗作家 , 但认真阅读她的作品 , 才真正认识到这 位中国晚清士大夫文化走向式微之后的最后一个传 人 , 这位上海滩上 的才女 , 骨子里的古典笔墨趣味 , 感受方式与表达上的深刻的现代性 。 张爱玲完全 自 觉与自由地出入于 “ 传统 ”与 “ 现代 ” , “ 雅 ”与“ 俗 ”之 间 , 并且达到了二者的平衡与沟通 这正是她的特出 所在 , 并且是她对中国现代文学的主要贡献 。 · · ⋯酸梅汤沿着桌子 一 滴一 滴朝 下 滴 , 象 迟迟的夜漏 —一 滴 , 一 滴 · · · · · 一更 , 二 更 ⋯ ⋯ 一年 , 一 百 年 。 真长 , 这寂寂的一 刹那 。 ⋯ ⋯ 七 巧 眼前仿佛挂 了冰冷的 珍珠 帘 , 一 阵热 风来 了 , 把那 帘子 紧紧贴 在她脸 上 , 风 去 了 , 又 把帘于吸 了回 去 , 气还 没透过来 , 风 又 来 了 , 没 头没脸 包住她 —一 阵凉 , 一 阵热 , 她 只 是淌着 眼 泪 。 —张 爱玲 金梢记 》四十年代中国文学中 , 同样具有反浪漫 、反英雄 倾向的 , 还有钱钟书 一 的长篇小说 围 城》。 作者说他要 “ 写现代中国某一部分社会 , 某一 类人 ” , 却“ 没有忘记他们是人类 ” , 这是一位中国作 家通过对中国知识者生存困境的观察 , 进而关注整 个人类所面临的现代工业文明的缺憾和现代人生的 危机 , 于是产生了“ 围城 ”意象 人 已经陷入 “ 一无可 进的进 口 , 一无可去的去处 ”的绝境 而 围城 写作 本身即是作家对人类生存的荒谬与虚无的独特反 抗 。 作者堪称独步的 、 充满机智而富有知识容量的 书面讽刺语言 , 更使 围城 》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 不可重复的纯粹个人之作 。 六 、战争废墟上的 ”哈姆留特 ” 笼 战争使 中国诗 人 直接面 对死 亡 , 诗 人 穆且 一 即有过在阴暗与死寂的原始森林中忍 受热带毒 , 一次断粮八 日之久的经历 。 正是这种生 存的极端情境使丹麦王子那久远的命题 “ 悦” 以不容选择的方式降临到四十年代中国 诗人头上 , 深刻地影响着他们的思维 、 心理与审美 。 全球范围的战争也使诗人们的感受直接与西方现代 诗人获得沟通 。 中国现代新诗在新的生命体验的基 础上开始了更深刻的变革 。 “这是死 , 历史的矛盾压着我们 ” , 穆旦的 探险 队》、《旗 》正是面临死亡和历史的矛盾而建立起崭新 的抒情方式 。 打破浪慢主义对 自我与情感的迷宫 , 穆旦从个体感情生命出发 , 建立了自己的怀疑主义 , “ 在毁灭的火焰之中” , “ 重新发现 自己 ” , 这是站在不 稳定的点上 , 不断分裂 , 破碎的自我存在于永远的矛 盾的张力上的自我 “ 我 ”离开了群体 , 永远是 自己 , 却又渭望还原母体 个体的 、思想的“ 我 ”只分裂出群 体的 、行动的“ 他 ” “ 我 ”被时间创造而又毁灭 , 既生 又死 , 既凝定又流动 ⋯ ⋯穆旦善于同时把握一个或 数个矛盾的因素 , 又排拒中和与平衡 , 将冲突推于极 致 , 正是在这方向各异的各种力量相互纠结 、撞击 、 以至撕裂中 , 收获了“ 丰富的摘苦 ” , 这是一种智性化 的 , 近于抽象的隐喻的抒情方式从根本上突破 了中 国传统诗学 。 穆旦的诗歌语言最无旧 诗词 味 道 , 他用现代白话文曲折而有深度地传达着唯有现 代中国人才能产生的现代意识与现代诗绪 。 冷风吹进 了今天 和 明 天 , 冷风吹散 了我们 长住的 永久 的 家乡和专时的旅店 控诉 。 从幻想底航线却下 的乘客 , 永远走上 了错 误的一站 幻 想的乘客 我们做什 么 我们做什 么 呵 , 谁该 负责 这样的 罪行 一个平凡的 人 , 里 面基截着 无数 的暗杀 , 无数的诞生 控诉 静静地 , 我们拥艳在 用言语所能照 明 的世 界里 , 而 那未成形的黑 暗是可怕 的 , 那可 能 和 不 可 能的使我们沉迷 , 那 窒 岛着我们 的 是柑 蜜 的未生 即死的 言 语 , 它 的 幽灵 笼革 , 使我们 游 离 , 游进混 乱 的 爱 的 自由 和 美丽 《诗 八首 之 四 同是战争废墟上崛起的一代诗人 , 也有不同的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风采 。 穆旦 的诗友杜运燮 一 在孤独 中 “ 保持永远澄沏的丰富 ” 。 陈敬容 一 贡献 的是“ 背负着每一片阴影的黑暗和沉重 背负着命运 的巨轮 ”的“ 渡河者 ” 。 郑敏 一 则深受里 尔克的影响 , 她的诗作里有一种雕塑般的深沉与静 穆 我从来没有真正感受过宁静 , 象我从树的姿态里 所感受的 那样深 。 而 它永远 那样祈祷 , 沉思 , 仿佛生长在永恒宁静的 土地上 。 —《树 》 言给现代化文学的文学语言注入 了新鲜的活力 。 孟祥英在地里做活 , 回 来天 黑 了 婆婆不让 她吃饭 , 丈夫不让回 家。 院 门关 了 , 婆婆的及 门 关了 , 大夫把 自己的及 门也关 了 , 孟祥英独 自站 在院里 。 邻 家德妇常贞来看她 , 扭妞也来看她 , 在院 门外说 了几 句悄悄话 , 她 不 教 开 门 。 常 贞 和妞粗在门外低声哭 她在门里低声哭 , 后 来她 坐在及枪下 , 哭 着哭着就睦睡 了 。 一 觉醒来 , 婆 婆睡得呼啦啦的 , 丈夫睡得呼啦呼啦 的 , 院里静 静的 , 一 天星斗明明的 , 衣服潮得湿 湿 的 。 —《孟祥英翻 身另一位小说家孙犁 一 以知识者的理 想主义浪漫主义的眼光 , 在根据地的农民 , 特别是妇 女身上发现了“ 美的极致 ” , 而他的美学观又是宁愿 省略丑的极致 , 以表现纯化的美为追求 月亮升起来 , 院子 里 凉爽得很 , 干 净得很 , 白天破好的 苇局 子潮 润 润 的 , 正好 编席 。 女人 坐在小院 当 中 , 手指上 级纹 着柔滑修长的 苇局 子 。 苇局 子 又 薄又 细 , 在她 的 怀 里 跳 获 着 。 ⋯ ⋯她家坐 在一 片洁 白的云彩上 。 她有时 望望 淀里 , 沈 里 也是一 片银 白世界 。 水里 笼起 一 层 薄薄透 明 的雾 , 风吹起来 , 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 香 。 —《荷花淀知识者的阪依 , 还包括向民间文学 、农民文化的 饭依 。 这 一 时期影响最大的创作 , 如李季 一 的长诗《王 贵与李香 香 , 贺敬 之 一 、 丁 毅 〔 一 执笔 的 白 毛 女 , 孔厥 一 、袁静 一 的长篇小说 新 儿 女英雄传 》, 都可以看作是 民间文学 、 农 民文化对现 代诗歌 、戏剧 、 小说形式的渗透与改造 。 另一面 , 则 是利用民间文学形式进行革命宣传 , 启蒙教育的一 个尝试 。 无论是 白毛女 , 还是 王贵与李香香 、 《新儿女英雄传 , 都有民间文学的原型 , 现在都赋予 了“ 旧社会把人变成鬼 , 新社 会把鬼变成人 ”这样的 新的意识形态 。 这种“ 革命的政治 内容与老百姓喜 闻乐见的民间形式 的结合 ”就成 为新 中国成立以后 文学创作的范式 。 公 七 、知识者的饭依 三十年代曾以写作有着浓厚的唯美主 义倾向的 诗集《预言 》、散文集《画梦录 》震动 了文坛 的何其芳 一 , 四十年代在一篇文章里 宣布 , 他 在 “ 延安 ”找到了在战争破坏中的孤独个体生命 、 心灵 的最后归宿 。 在 年举行 的延安文艺座谈会上 的讲话中 , 毛泽东向从全 国各地投奔延安的知识分 子发出号召 , 必须进行脱胎换骨的改造 , 把立足点移 到工农兵这边来 , 使知识者及其文学都成为“ 整个革 命机器中的 ‘ 齿轮和螺丝钉 ”’ , 以实现知识分子的彻 底板依 。 真正体现了这种饭依的 , 无疑是赵树理 一 的创作 。 在赵树理的代表作 , 无论是短篇小说 《小二黑结婚 》、《传家宝 , 还是中篇小说《李有才板 话 》里 , 人们都发现了知识者的缺席 不仅仅是知识 者在作品表现对象中的消失 , 农民 及农 民式的干 部 理所当然地成为作品的主人公 , 而且作家精神主 体 , 从思想 、经验 、兴趣 、感觉 、 印象 , 都彻底农民化 , 即非知识分子化 。 可以说赵树理创造了“ 农民化 ”的 文学范式 , 并且在为中国农民 他们占中国人 口 的大 多数 , 却始终没有进入 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喜闻 乐见这一点上确实获得了成功 。 作为一位农民语言 艺术家 , 赵树理所创造的口 语化的 , 富有表现 力的语
/
本文档为【战争年代_二十世纪中国现代文学史略_之二】,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