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民国高考卷子

2018-12-15 26页 doc 52KB 22阅读

用户头像

is_266065

暂无简介

举报
民国高考卷子民国高考卷子 篇一:1936年民国高考题走红 用英文考历史地理 26日,微信热帖“穿越回1936年,你还能考上南京大学吗”被疯狂转发,引来不少惊叹,“当年的数理化考卷太简单,被现在的模拟卷‘秒’成渣~” 穿越回民国考中央大学,当徐志摩、闻一多、徐悲鸿、张大千的学生真有这么简单,对此,教育史专家、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王运来认为,其实没这么容易。1936年中央大学的招考不分文理科,得把国文、英文、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等科目统统考全。 这就是??民国高考真题 国立中央大学国文试题 一、作文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民国高考卷子
民国高考卷子 篇一:1936年民国高考题走红 用英文考历史地理 26日,微信热帖“穿越回1936年,你还能考上南京大学吗”被疯狂转发,引来不少惊叹,“当年的数理化考卷太简单,被现在的模拟卷‘秒’成渣~” 穿越回民国考中央大学,当徐志摩、闻一多、徐悲鸿、张大千的学生真有这么简单,对此,教育史专家、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王运来认为,其实没这么容易。1936年中央大学的招考不分文理科,得把国文、英文、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等科目统统考全。 这就是??民国高考真题 国立中央大学国文试题 一、作文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释义 论今日文化之责任 二、翻译 水南有长阜背汾带河阜长四五里广二里馀高十丈汾水历其阴西入河汉书谓之汾阴脽应劭曰脽丘类也汾阴男子公孙祥望气宝物之精上见祥言之于武帝武帝于水获宝鼎焉迁于甘泉宫改其年曰元鼎即此处也(译成白话并注明何书) 1 国立清华大学 一、改正下列成语中误字 因咽废食 开书有益 折衡樽俎 谆谆善诱 临崖勒马 鞠躬尽粹 焦头乱额 读书得闲 居心巨测 变本加励 层层相因 阳从阴违 二、作文(文言白话均可) 我的衣服 北平燕京大学 一、作文 忆母校 我们的时代 二、加新式标点符号 古之赋家者流原本诗骚出入战国诸子假设问对庄列寓言之遗也恢廓声势苏张纵横之体也排比谐隐韩非储说之属也证材聚事吕览类辑之义也虽其义逐声韵旨存比兴而深探本源实能自成一子之学与夫专门之书初无差别 很简单,物理4道题,作文写“文化责任” 和现在要用信封封装的试卷相比,民国考卷走的是“极简”路线。 微信热帖的发布者“侯印国老湿”,发布的是1936年国立 2 中央大学的入学试题,国文考卷只有作文和翻译两种题型。作文题目的“槽点”似乎还不少,第一道题是“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释义。用今天的眼光看,足够洋洋洒洒写上一大篇。 第二道作文题让人有些手足无措——“论今日文化之责任”。放在今天的语文高考试卷里,没有大量知识储备,估计只能扯空话。 英语考卷英汉互译的部分,难度更是低于如今的大学四六级考试,“教育是什么,教育是教人学做人,学做现代人。”这样一段话让你翻译成英文,怎么着都没有交白卷之虞。文科出身的网友们乐呵呵地做着文史哲的考卷,理工科达人们扫了两眼数理化试卷。物理四道大题、化学生物各五道大题的题量和现在比起来,绝对是“小巫见大巫”。更何况,这些需要庞大计算量托底的理科考试里,还冒出了“等速运动”“电位降落”的名词解释。别想歪~考文理八门,军训都要算入总分 “这么简单的试卷,民国时期的教育果然不如今天。”昨天,这组试卷迅速成为网友们热议的话题。在那样一个校长和“领袖”平起平坐、大军阀要看文人脸色的时代,想考上中央大学,似乎比现在容易得多。 昨天,扬子晚报记者联系上了教育史专家、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王运来。专家表示,真相估计会让很多人陷入“内 3 伤”,想要在民国时期考取大学没这么容易,因为1936年国立中央大学的入学考试并不分文理科,这也就意味着,考生不仅要考国文、算学(即今天的数学)和英文,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门门都得考。另外,“军事训练”在当年也是高考科目之一。稍有一门科目“瘸腿”,考分立刻会被“拖后腿”。 “1937年之前,国立中央大学的试题是自主命题的,考生要考的科目一共有8门。”王院长介绍,“这种考试更加强调‘通才教育’,之所以考查8门科目,就是希望考生能够各学科全面发展。” 民国高考那些事 80年前就有“考试说明”了 根据王运来教授的查证,“考试说明”的发布在民国时期早已有之。“举个例子,物理这一门考试,考试说明里就明确写到,力学、热学、音学(即声学)、电学和光学计算题各一道。算学也写明,考查的是代数、几何和三角的知识。只有报考工学院和数学、物理、化学系的同学,才需要加试大代数和解析几何。” 至于学生们进入大学后才会经历的军训,在民国时期可是算进高考科目,要统计得分的。王教授查阅的考试说明里,专门有给“军事训练”科目规定的内容,为军队内务、野外勤务和步兵操练。久困书斋的书生们,想要手无缚鸡之力就考上中央大学,估计也难。 4 “中央大学在当时的名气非常大,高考生2/3都会将中央大学填作第一志愿。”王教授说。 那时也用“5年高考3年模拟” 眼下正是高三学生们复习的关键期,随便打开任何一位考生的书包,《五年高考三年模拟》等高考必备的“红宝书”可以找到一大把。民国时期的考生们,高考之前是否也是“题海战术”,靠着辅导书“考”出天下,考题的发布人侯印国在微信里自述,“民国时候也有类似现在《五年高考三年模拟》的高考复习资料和报考指南。其中比较著名的一种叫做《大学投考指南》,侯老湿就是从一本1941年新文化出版社出版的《投考指南》里选取的哦。”这一说法也得到了教育史专家王运来的认同。他表示,《大学投考指导》等辅导书在民国时期的确存在,但考生的考试方式还是得“因人而异”。“王德滋院士考取中央大学时,就是完全‘裸考’。压根没上辅导班,也没有在题海里‘泡’上很久。” 英文不好,小心门门被虐 “中央大学的考试经历过两种模式,第一种三民主义、国文、外国文、算学、常识和口试是通试的考查科目,外文科目里考生不仅得掌握英文,还需要在法、德、日三种语言里任选一种掌握。”王运来告诉记者,“后来的考试模式,便是大家在侯印国微信里看到的试题,一共8门。” 王运来教授提醒,民国高考语言考查的“隐形陷阱”可不单 5 单出现在英文考卷里,“那些年”的历史、地理等科目,都流行用英文出题。在1936年的史地试卷里,记者果然找到了英文考题。 国立中央大学的先生们出题还算善良,在一份网络上流传的1923年北京大学入学考试理科试题里,数学题连题干都是用英文进行表述的。考生如果英文不过关,其他科目的考试可是有门门都被虐的风险呀。 篇二:2016高考历史二轮模拟题汇编——民国政府时期 民国政府时期 政治 1. (2016东北育才)梁启超评说《临时约法》:“倘使我国约法将国会之弹劾与政府之解散权对立,则议员亦何至漫无忌惮以滥用其权力~苟滥用者则政府亦依法解散之耳,有何奇异~不幸而约法缺此规定,议员遂藉为护身符横行无忌,??而解散则又违法,然则此非政府之罪,实法律之罪也。”他在此评论的是B A(立法权与司法权的矛盾B(约法之弊与政治乱象的关系 C(维新派与共和派的权力之争 D(议员的素质与滥用权力问题 2.(2016衡阳联考)1912年2月12日,清帝退位,孙中山提出辞呈,参议院表决一致举袁世凯为第二任临时大总统。 6 南北通过谈判、妥协与法制程序,终于完成了清朝政权向民国的和平转移,有学者将此称之为中国版的“光荣革命”。对于中国版的“光荣革命”理解错误的是B A(与英国“光荣革命”的形式相同 B(深刻揭示了中国革命的历史意义 C(充分暴露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D(袁世凯当选临时大总统符合法律 3.(2016哈三中)在1921年中国商联会年会上,商人汤富福说道:“我们长期以来拒绝参与所谓肮脏的政治,但是如果政治是肮脏的,那是因为商人们允许它肮脏。”这句话反映了D A(商人对民国初年的政治失望 B(一战后民族工业逐渐发展壮大 C(商业发展可以影响国家政治 D(部分商人的参政意识有所增强 4(2016武昌调研)某一时期,中国国民党在政策纲领中陆续写进“徐谋劳资间地位之平等”、“确认妇女与男子地位之平等”、“徐谋地主佃户间地位之平等”等保障“人民”权益等内容。这些政策B A(宣传了推翻帝制的民主思想 B(奠定了国民革命的政治基础 C(顺应了民族工业的发展热情 D(促进了全面抗战路线 7 的形成 5.(2016衡阳八中)中共“二大”召开期间,陈独秀等人认为:中国的民主革命胜利后,“革命的参加者无产阶级仅能得自由与民主权利,尚不能完全解放。”这表明当时的中共B A(形成了完整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B(对中国民主革命领导权和发展前途缺乏正确认识 C(尚未认清中国民主革命的对象和动力 D(已受到右倾投降主义错误的严重危害 6.(2016衡阳八中)1926年12月,中共中央汉口会议认为,自北伐军攻克九江、南昌后,国民革命联合战线已发生“各种危险倾向”,“其中最严重的倾向是一方面民众运动勃起之日渐向左,一方面军事政权对于民众运动之勃起而恐惧而日渐向右”。会议要求“一切群众组织和运动,尽可能的和国民党合作”。基于此种认识,中共中央认为应当A A(扶助国民党左派领袖 B(继续大力开展工农运动 C(争取国民革命领导权 D(与国民党右派彻底决裂 7.(2016湖师附月考)辛亥革命时期,有人作《论黄帝纪元》一文,认为“自革命以来,各省军民皆用黄帝年号,此为一时权宜计,固足以唤起国民之种族思想。然为永久计,若欲以此为民主国之纪元,则与新民国之民主主义大相刺谬”。对材料解读最准确的是A A、采用黄帝纪元是为宣传排满革命 B、辛亥革命促进中 8 华民族意识觉醒 C、黄帝纪年是封建统治的象征 D(公历纪年是民主共和的象征 8.(2016衡阳八中)《官话报》曾经是北京各报中最反对共和支持清廷的报纸,但1912年1月4日该报的社论完全改变了立场,敦促清帝接受必不可免的事情并逊位。这表明B A(“预备立宪”破产 B(共和思想影响扩大 C(清朝统治覆灭 D(封建思想统治地位动摇 9.(2016银川一中)黄埔军校兴办之初,将政治教育放在首要地位,让学员彻底了解国内外的政治经济形势,明确革命军人的责任。因此军校可能是B A(用严格的校规军纪管理学生 B(开设社会主义理论课程 C(派教员训练农讲所学员 D(加强兵器操练提升身体素质 10.(2016湖北稳派)辛亥革命后,有些进步知识分子深感“以往努力的方向,过于偏重西方形式的模仿,未曾触及西方立国的根本精神。变革政治,首须变革社会,变革社会,首须变革人心”。此种反思A A(是近代中国建设民主政治的努力失败的产物 B(切中近代民主政治发展的本质问题 C(反映了近代知识分子对中国国情的全面认识 D(对 9 此后的革命运动提供了正确方向 11.(2016临川一中)《西方文明对中国的冲击及中国文明的嬗变》一文中说:“如果我们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辛亥革命相当于将这棵大树砍断了。但是树断了,树墩还在,一般的树只要树墩还在,还是可以萌发 的。”关于上述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B A. “树墩还在”指封建思想根深蒂固B. “将这棵大树砍断”指推翻了中国封建制度 C.袁世凯称帝是“萌发”的重要表现D.辛亥革命推动了中国近代文明的发展 12.(2016陕师大附中)1906年外务部提出用人原则:“嗣后需用人员,应先就兼习各国语言、文字,曾出洋或在各省办理洋务者,择优调取至卒业学生,亦宜先尽曾经留学欧美各国及日本者,而专在本国学堂肄业者次之。”因此说明晚清D A(学习欧美重用留学人才B(主动而积极的融人世界近代化 C(“天朝上国”的观念已经彻底剔除D(外交制度在转型中试图逐渐与世界接轨 13.(2016长沙一中)1922年1月,中国共产党在《先驱》发刊词中提出,应把“努力研究中国的客观的实际情形(而 求得一最合宜的实际的解决中国问题的”当作“第一要务”,这个“第一要务”是指A 10 A.制定民主革命纲领 B.组织领导工人运动 C.确立国共合作方针 D.掀起国民革命运动 14.(2016临川一中)“生民之初,本无所谓君臣,则皆民也。民不能相治,亦不暇治,于是共举一民为君。夫曰共 举之,则非君择民,而民择君也。夫曰共举之,则其分际又非甚远于民,而不下侪于民也。??夫曰共举之,则且必可共废之。”上述材料中体现的观点及其在中国最早的倡导者应该是C A(中体西用,地主阶级洋务派 B(主权在民,资产阶级维新派 C(民主共和,资产阶级革命派 D(民主科学,资产阶级激进派 15.(2016临川一中)“愿公为华盛顿,毋为拿破仑”,革命党人曾在1912年发出这样的期待。但现在,所有人看到的,却是“华盛顿”沦为欲望的奴仆,至于他治下的国家不仅没有因此挣脱泥淖,反而走向了更剧烈的动荡与纷争。材料中的“‘华盛顿’沦为欲望的奴仆”主要是指A A.袁世凯搞专制并复辟帝制 B(张勋复辟C(孙中山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承认不平等条约 D(蒋介石背叛革命 16.(2016湖师大附中)1926年8月,有文件规定:“凡与(上海)租界治安直接有关之刊事案件,以及违警案件,均由法庭单独裁判,领袖领事仅可派员观审,且无干涉判决之 11 权,其与租界治安无关之华人刑事案件,及华人民事案件,完全由法院全权审理。取消领袖领事对于拘票、传票之签字权”这一规定表明( B A.列强取得了领事裁判权 B.孙传芳采取了一些客观上顺应民意的外交举措 C.列强在华的治外法权被废除 D.蒋介石国民政府开展了争取主权的修约外交 17.(2016湖南六校)从近年来俄罗斯陆续公布的有关档案资料来看,1923 年至 1927 年期间,为讨论中国革命问题,联共中央政治局共召开了 122 次会议,做出了738个决定,事无巨细地指导中国大革命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这说明( C ) A(大革命胜利与俄国的正确领导相关B(苏联关注近代中国民主革命 C(当时的中国革命受苏联的影响很大 D(中国共产党完全听命于苏联 18.(2016唐山摸底)1905年,同盟会成立时主张以十八星旗(“十八”代表内地十八省,不包括满洲人居'住的东北地区)为国旗,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时以五色旗(象征汉满回蒙藏五个民族)为国旗。这说明C A.资产阶级革命派具有软弱性B.满清贵族与革命派实现了妥协 12 C.近代中国民族观念不断进步D.民主革命的过程艰难而又曲折 19.(2016山西联考)中华民国成立后,孙中山高兴地说:“自共和告成,合五族为一家,享同等之权利,我四万 万人,亦可以仅存国民之名称而不复有种族之界限矣。”下面对他这段话的理解正确的是D A(全体国民实现了权利平等B(境内各民族已融合为一家 C(人与人之间没有了等级差别D(现代国家观念已经出现 20.(2016衡阳八中)1943年蒋介石在《中国之命运》中写道:“这些国耻(二十一条)违背我国民的希望,有损我国民的自信,激起我国民强烈的革命要求。五四运动就是这种要求的最鲜明的表现,在国民强烈的革命要求之下,军阀官僚的政治,只有没落的一途。”上述材料A A(肯定了五四运动所体现的爱国主义B(全面揭示了五四运动发生的历史原因 C(准确分析了抗日战争后中国的政局形势 D(体现了国民党实现国共合作的政治愿望 经济 1.(2016湖师大附中)1920年8月上海总商会进行了会董换届改透,正副会长易人,原有的33名会董中改选者达31 13 人,新当选的会董中有1/4的人还(来自:WWw.xlTkwj.com 小龙文 档网:民国高考卷子)不到40岁。这表明(D) A、上海总商会积极响应学生运动 B、北洋军阀进行反革命的反攻倒算 C、总商会内部保守势力仍居主导地位D.五四运动改变了中国的商业生态 2.(2016陕师大附中)状元实业家张謇说“二十年来,所见诸企业之失败,盖不可以卒数,推原其故,则由创立之始,以至于业务进行,在皆伏有致败之衅,则无法律之导之故也。??无公司法,则无以集厚资,而巨业为之不举;无破产法,则无维信用,而私权于以重丧。”据此,他认为民族工业进程迟缓的主要原因是C A(官僚资本的经济垄断B(受中外反动势力双重压迫 C(缺乏必要的法律保障D(缺乏充足货币资本的支持 文化 1.(2016长郡模拟)新文化运动时期,白话文作家都热衷于用现代精神对传统的人物形象重新解读,如鲁迅在白话 小说《理水》里将大禹的形象从刻板的儒家圣人变为一个为民众艰苦奋斗而最终为陈腐的官僚集团同化的悲剧人物,《采薇》中把儒家经典中的义士伯夷叔齐塑造成在媚俗的社会里被剥夺了尊严的可怜人。这种经典重构的意义是A A(通过对经典的重构,传播现代精神 B(对儒家圣人形 14 象进行改造,以起到“打倒孔家店”的作用 C(借助古代经典的影响力来宣传民主与科学 D(揭露封建社会吃人的本质 2.(2016江西八校)袁世凯《大总统祭圣告令》中说“本大总统躬膺重任,早作夜思,以为政体虽取革新,而礼俗 要当保守环球各国,各有所以立国之精神,秉诸先民,蒸为特性。中国服循圣道,自齐家、治国、平天下,无不本于修身。”说明袁世凯( )D A.主张循圣修身B.主张革新与礼俗并举 C.以儒学为立国之精神 D.掀起复古逆流,为复辟做准备 3.(2016武昌调研)中国近代某一时期知识界“将民间看作是与传统的封建帝国王朝与意识形态相对立的力量”, 由此开始,“形成了大规模的‘到民间去’的热潮。纷纷循着各自的方案与路径去发掘民间的、乡村的政治资源和文化资源。”上述现象发端于C A(太平天国运动时期 B(辛亥革命时期 C(五四运动时期 D(国民革命时期 4.(2016武汉调研)孙中山说:“专制时代,人民之精神与身体皆受桎梏,而不能解放。故虽有为国民利害着想, 献身以谋革命者,国民不惟不知助之,且从而非笑与漠视之,此事之必然者也。”这反映了孙中山D A(推崇民有民治民享 B(主张推翻专制统治 C(倡导 15 进行社会革命 D(重视国民思想启蒙 5.(2016武汉调研)毛泽东说:“工业无产阶级是我们革命的领导力量。一切半无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是我们最 接近的朋友。那动摇不定的中产阶级,其右翼可能是我们的敌人,其左翼可能是我们的朋友。”上述言论出自A A(《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B(《新民主主义论》 C(《论联合政府》 D(《论人民民主专政》 6.(2016哈三中) 1916年,易白沙《新青年》杂志一文:“孔子尊君权,漫无限制,易演成独夫专制之弊;讲学不许问难,易演成思想专制之弊;少绝对之主张,易为人借口;但重作官,不重谋食,易入民贼牢笼。”这一观点B A(有力地批判了儒家的思想核心B(体现当时社会思想潮流 C(为推翻君主专制奠定思想基础D(有失公允不具时代意义 7.(2016陕师大附中)五四运动发生,北大教授梁漱溟反对以“国民公意”或事物本身的正义性为借口,走上背离法治、任意采用非法手段的道路。他的让痛打“卖国贼”的学生接受法庭的审判的观点,在当时被人们视之为冒天下大不韪的迂腐之见。这说明A A(救亡图存乃是时代的主流B(运动爆发有广泛群众基础 16 C(国内的阶级矛盾非常尖锐D(中国人亟需接受启蒙思想 8. (2016哈师大附中)20世纪初,中国人文精神的灵魂不是西方个人理性的高扬,而是对于国家民族独立的强烈追求,导致东西方人文精神内涵不同的主要原因是B A(文化传统不同 B(社会性质的差异 C(根本目的相左 D(思维方式的区别 9.(2016荆门月考)1924年底,孙中山在日本神户高等女校发表演说,认为欧洲文化是用科学与武力使人屈服的霸道文化,而亚洲文化是以仁道和道德感化对手的王道文化,王道文化好过霸道文化。这反映了孙中山C A(意在用中国传统理念诠释西方文化 B(民族主义思想蕴含反对帝国主义内涵 C(力图用亚洲主义理论对抗西方霸权 D(已经完全与新文化运动阵营走向对立 10.(2016枣阳一中)1919年5月11日时事新报刊登《对于国人之大警告》一文指出,南北政府中“无一可恃之人,无一非巧取豪夺,日与吾人为仇为敌,其思想,其行事,无一能与平民政治相容”。这段材料C A.表达了对南京政府和北洋军阀的强烈不满B. 对五四运动的发生起到了动员作用 C. 体现了追求民主政治的强烈愿望D.反映了强烈的民族 17 独立意识 11.(2016衡阳县一中)1919年1月,梁启超一行抵达伦敦,开始为期一年的欧游。欧游之前,梁对中国传统文化 之批评本有取舍,甚至怀疑;欧游归来,他彻底放弃“科学万能”之迷梦,主张在中国文化上“站稳脚跟”,倡导“中国不能效法欧洲”。导致梁启超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D A(五四运动B(辛亥革命反封建不彻底 C(新文化运动 D(一战给欧洲带来巨大灾难 12.(2016湖北稳派)孙中山曾说:“中国亦素自尊大,目无他国,习惯自然,遂成孤立之性,故从来若欲有改革, 其采法惟有本国,其取资亦尽于本国而已,其外则无可取材借助之处。”孙中山这段话主要强调了B A(推翻传统文化和旧社会制度是近代社会进步的前提 B(中国社会封闭保守,对西方文化的吸纳和借鉴不足 C(中国传统文化内容丰富,应挖掘自身资源改良政治 D(中西方文化实质上多相通之处,应该吸取二者共性 13.(2016开封模拟)陈独秀在《吾人最后之觉悟》中指出,中国欲图生存,必须抛弃“官僚的专制的民主政治”,易以“自由的自治的国民政治”。而要真正实现民主政治,必须依靠全国大多数人的政治觉悟,自觉“居于主人的主动的地位”。关于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陈独秀号召发动工农群众起来反抗军阀专制统治 18 B(材料背景是要领导五四运动 C(材料中的“政治觉悟”指的是马克思主义理论 D(陈独秀要实现的是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14.(2016合肥质检)“我旧说以忠孝节义范束全国之人心,一切法度纲纪经数千年圣哲所创垂,竟毫无可贵,何必 先自轻贱,一闻新说,遂将数千年所尊信持循者弃绝不值一顾,对于新人物有自惭形秽嗫嚅不敢言之概,甚或迎合新人物毁骂先代遗传,诟辱自家学理。”这种观点C A体现了狭隘的民族情绪 B充分肯定了新文化运动 C反对全盘否定传统文化 D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15.(2016衡水四调)“作为具体的政治历史事件的‘五四爱国运动’最足以构成新文化运动前、后期的分水岭,因为从这一事件开始,新文化运动事实上从比较广义的文化运动的范围中发生某种突破??”下列现象可作为这种“突破”表现的是 ( D ) A(民主与科学的思想深入人心 B(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受到挑战 C(新文化运动的阵营日益巩固 D(马克思主义成为新思潮的主流 16.(2016衡水四调)“他们号召用现代西方的,重新中国的文化遗产,乐意地与引致中国衰弱的那些因素决裂,??对中国过去引入了一种全面否定的新态度。就深度和 19 广度而言,这场思想变革超过1895~1911年期间的变革。”文中的“这场思想变革” ( D ) A(促使了西方民主思想在中国开始传播 B(为结束封建帝制提供了思想理论基础 C(推动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D(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营造了必要空间 17.(2016衡水四调)有学者对《新青年》杂志中“科学”“民主”两词的出现频率作计量统计,“科学”一词出现1913次,而“民主”仅305次。据此,作者认为新文化运动更注重 ( A ) A(摆脱保守愚昧的旧思想 B(宣传社会科学的重要性 C(赞赏西方文明的新内涵 D(树立自然科学的权威性 18.(2016衡水四调)有学者评价新文化运动者“不再过多强调从制度上解决自由问题,而是更强调能使恰当的制度具有长久生命力的对自我和社会的态度”。这不能说明新文化运动 ( A ) A(否定制度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 B(吸取辛亥革命政治失败的教训 C(认识到批判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D(强调社会意识对制度深层反应 19.(2016衡水四调)李大钊在新文化运动期间提出:“好学知耻之士,以讲学明耻为天下倡,崇尚道义,砥砺廉节, 20 播为风气,蒸为习尚,??以昌学术,以明廉耻,以正人心,以厚风俗。”李大钊的主要目的是 ( D) A(否定传统思想,宣传民主思想‘ B(提倡儒家学说,重建公序良俗 C(提倡新的道德,批判复古主义 D(继承传统美德,扭转人心风俗 20.(2016衡水四调)“孔子不言神怪,是近乎科学的;孔子的礼教,是反民主的。人们把不言神怪的孔子打人冷宫,把建立孔教的孔子尊为万世师表。”陈独秀的上述言论旨在 ( C ) A.强调民主与科学极大地推动社会进步 B.全面肯定孔子非宗教迷信的科学态度 C.说明应该客观公正看待孔子及其思想D.谴责孔子的礼教是反民主的伦理纲常 21.(2016长郡月考)中国国民党一大宣言中提到:“凡本国人及外国人之企业,或有独占的性质,或规模过大为私人之力所不能办者,如银行、铁道、航路之属,由国家经营管理之。”此说是A A(孙中山节制资本思想的体现 B(为国家干预经济制造舆论 C(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D(形成四大家族的理论根据 21 22.(2016衡水四调)五四运动之前,鼓吹新文化的报刊仅有《新青年》及发行才数月的《每周评论》《新潮》《国民》等。五四运动之后,自1919年6月起,年余之间,新出的周刊、旬刊、半月刊、季刊,多达四百种左右,大都为大学、专门学校及中等学校学生所创办。这说明 ( C ) A(五四运动的目标是宣传新文化 B(《新青年》杂志领导了五四运动 C(五四运动促进了新文化的传播 D(陈独秀成为五四运动总司令 23.(2016衡水四调)下表是《新青年》在不同时段相关文章中“革命”一词出现的频度。其中某一时段出现的频度最高,其原因是 ( C) A(十月革命的影响 B(毛泽东思想的广泛传播 C(国民革命运动的影响 D(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24.(2016湖师附月考)美国历史学家罗素说:“我相信,中国人如能对我们的文明扬善弃恶,再结合自的传统文化,必将取得辉煌的成就。但在这个过程中要避免两个极端的危险。”中国近代史上曾经走向“两个极端”的是C A、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 B、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C、义和团运动、新文化运动 D、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 25.(2016长郡月考)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外国传 22 教士、资产阶级、先进知识分子、无政府主义者都在积极宣传各种社会主义思潮,包括马克思主义。这种现象的出现表明C A(马克思主义适合中国国情 B(他们信仰马克思主义理论 C(中国亟需改造社会的药方 D(先进知识分子的作用巨大 同质题(2016湖南六校)在中国近代,五四时代的思想是非常活跃的。“五四时期对人格的尊严,对人的自由,对学术的独立探讨精神,这些价值正是当前我们开发社会资本,培养文化能力,发展有创见性的理论思维、道德理性和精神价值的必要条件”。五四时期,思想多元化局面出现的根本原因是()B A.帝国主义对华文化侵略的放松 B.各种政治力量寻找中国未来发展的道路 C.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根本变化D.当时的中国政府推行较为开明的文化政策 26.(2016东北育才)1919年胡适写成剧本《终身大事》,剧中女主角田亚梅的父母以八字不合等为理由阻挠她与陈先 生的结合,后来她背着父母跟陈先生跑了。这一角色在当时竟无人敢演。这一现象表明B A(北洋政府倡导尊孔复古 B(新文化运动的作用有限 23 C(文学革命以新女性作为创作主题D(五四运动推动了婚姻自由 27.(2016湖北三校)“请你们多多研究这个问题如何解决,那个问题如何解决,不要高谈这种主义那种主义。”“从 人力车夫的生计问题到大总统的权限问题;从女子解放问题到男子解放问题??哪一个不是火烧眉毛紧急问题?”“‘主义’的大危险,就是能使人心满意足,自以为寻着包医百病的‘根本解决’,从此用不着费心力去研究这个那个具体问题的解决法子了。”材料D A(批评了三民主义的不足 B(反映了作者阶级属性的变化 C(指明了中国社会的方向 D(说明了反封建战线的分裂 28.(2016湖北八校)1919年1月北大学生傅斯年、罗家伦等人在《新青年》杂志影响下,创办《新潮》月刊,提出以下基本目标:一、“唤起国人对于本国学术之自觉心”;二、“为不平之鸣,兼谈所以因革之方”。1919年5月罗家伦在《北京学界全体宣言》中提出“外争国权,内除国贼”的著名口号。这突出表明()A A(文化斗争是中国近代社会政治变革的先导B(青年学生在五四运动前期发挥主力军作用 C(民主与科学是新文化运动前期的斗争旗帜D(五四运 24 动是近代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 29.(2016湖北百校)李长之在《迎中国文化复兴》一书中曾说:“五四运动当然不仅指1919年5月4 日这一天的 篇三:历史高考题 24.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汉代崇尚儒学,尊《尚书》等五部书为经典,孔子言论的《论语》却不在“五经”之中,对此合理的解释时 A.“五经”为阐发孔子儒学思想而作B.汉代儒学背离了孔子的儒学思想 C.儒学思想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 D.儒学传统由于秦始皇焚书而断绝 25.图4位汉代画像砖中的农事图。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个体农户的生产劳作状态 B.精耕细作农业的不断发展 C.土地公有制下的集体劳作D.大地主田庄上的生产情形 26.史载,宋太祖某日闷闷不乐,有人问他原因,他说:“尔谓帝王可容易行事耶……偶有误失,史官必书之,我所以不乐也。”此事反映了 A. 重史传统影响君主个人行为B.宋代史官所撰史书全都真实可信 C.史官与君主间存在尖锐矛盾 D.宋太祖不愿史书记录其 25 真实言行 27.明初废行省,地方分设三司,分别掌管一地民政与财政、司法、军事,直属六部。明中叶以后,皇帝临时派遣的巡抚逐渐演变为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这一变化有助于 A.扩大地方行政权力 B.提高地方行政效率 C.削弱六部的权限D.缓解中央与地方的对立 28.19世纪中期以后,中国市场上的洋货日益增多,火柴、洋布等用品“虽穷乡僻壤,求之于市,必有所供”。这种状况表明 A.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B.商品经济基本取代自然经济 C.民众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 D.中国市场由被动开放转为主动开放 29.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夕,有些西方人士认为中国拥有一定的军备优势,“毫无疑问的是日本必然最后被彻底粉碎”,他们做出上述判断的主要依据应是,中国 A. 已完成对军队的西式改革 B. 集权制度有利于作战指挥 C.近代化努力收到较大成效 D.能获得更广泛的外部援助 30.1943年8月,国民党颁布《抗战期间宣传名词正误表》,把”亲日派”“长征时代”“争取民主” “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等归为“谬误名词”,禁止刊载,这反映了国民党 26 A.努力缓和与其他党派的关系B.竭力塑造战时政府的形象 C.与中共争夺抗战的领导权 D. 力图维护一党专政的局面 31.1965年,中国大陆与西方国家的贸易额在进出口中所占的比重,由1937年的17.9%上升到52.8%,这 种变化的外交背景是,我国 A. 实现了与西方国家的正常化 B. 调整了与苏联的外交政策 C. 推行了全方位的外交政策D. 打破了欧美对华经济制裁 32.德国文学家歌德说,罗马法“如同潜入水下的一只鸭子,虽然一次次将自己隐藏于波光水影之下,但却从来没有消失,而且总是一次次抖擞精神更=饱满地重新出现”,对此的正确理解应是,罗马法 A. 是近代欧洲大陆国家法律的基础B.为欧洲近代社会确立了行为 C. 所维护的民主制度历史影响深远D. 不断地改变了欧洲历史发展方向 33.1702年英国国王威廉二世去世,安妮女王继位,当时议会内部存在两个党派,安妮延误占多数席位的 辉格党,于是解除了辉格党人的行政要职,代之以托利党 27 人。这说明当时在英国 A. 议会无权制裁国王 B. 君主立宪制尚未完成 C. 内阁制已基本确立 D. 《权利法案》遭到破坏 34. A.发达国家经济高速增长造成的资源紧缺 B. 新兴独立国家对不离的国际经秩序 C.经济全球化开始扩展到生产领域 D. 经济区域集团化取得显著成就 35.1947您,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援助欧洲复兴计划,并督促欧洲国家方面现=先拟定一项联合性质的 计划,要求该计划急事不能得到所有欧洲国家的同意,也应征得一部分国家的同意,马歇尔计划体现出来的美国对欧洲政策 A. 有利于煤钢联营的建立 B. 促成了欧洲平等伙伴关系 C. 导致欧洲出现对峙D. 成为德国分裂的根源 45.【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 南北朝时,士族族谱是选任官员的重要依据。唐朝初年,旧士族虽已没落,但清河崔氏、范阳卢氏等数家所谓“山东士族”,仍凭借起祖先的影响,享有崇高的社会地位。这些家族编写族谱,标榜为华夏“高门”,自诩“家风”优良,相互间通婚。唐初那些以军功起家的大臣,也把能与他们通婚视 28 作荣耀。 唐太宗决心从族谱入手,改变这种状况。他下令修撰全国总谱《氏族志》,不限地域,不分民族渊源,收集当时全国各地具有影响的293个家族,排出等级,但不作为任用官员的依据。编写者受习惯影响,将当时只任六品官的清河人崔民干列为第一等。这让唐太宗颇不高兴,下令:“不须论数世以前,止取今日官爵高下作等级。”于是皇族被列为第一,外戚次之,清河崔氏只排到第三等。当时文武大臣中,不少人的祖先在北朝后期才从草原南迁,也因此跻身“高门”之列。 ——摘编自唐长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太宗时谱牒改革的内容。(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唐太宗时谱牒改革的作用。(6分) 46.【历史——选修2: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15分) 材料 1721年,英国议会首次队行政高管进行质询,1783年,下议院长宣布,任何议员都有权向大臣或官员提出问题,被咨询者可以拒绝答复。1835年,质询首次出现在英国议会下院的议事程序单上,并公布于众,被质询者必须在规定时间 29 内做出答复。从此,质询成为英国议会对内阁进行监督和问责的一项固定制度。进入20世纪后,质询时间固定为一到星期四每天下午1小时间,对于普通质询,被咨询人可在7天内答复,对于紧急质询,被咨询人必须3天内答复。70年代后,下议院设立了与政府向对应的多个专门委员会,各委员会可以分别就政府的内政和外交问题向有关政府官员提出质询,发现政府工作中的问题,督促有关部门加以改善。 ——摘编自埃佛尔?詹宁斯《英国议会》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议会质询制度的发展变化,并指出这一制度的实质。(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议会咨询制度的积极作用。(6分) 47.【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 材料 1965年,美国在越南的军事行动升级后,中国正度在加强对越南的军事援助的同时,向美国政府传递了一系列警示性信息,要求美国不得将战争无限制升级。美国决策者对此颇为重视,加强相互间的“信息传递”,努力理解中方的信息,并将中方的可能反应作为制定战略决策时必须考虑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在同中国政府打交道的过程中,美国表现出某种谨慎与克制,朝鲜战争式的中美直接军事冲突没有重演。 1969年上台的尼克松政府,面对美国在越南问题上的困 30 境,以及从亚洲收缩力量的需要,对美国的对外政策做出了重大调整,试图使之适合美国力量的限度和新的国内国际条件。1973年,美国与北越在巴黎签订了协定,越南战争基本结束。 ——摘编自陈兼、赫斯伯格《越战初期中美之间特殊的“信息传递”》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美国与中国在越南战争中没有发生直接军事冲突的原因。(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结束越南战争的原因。(7分) 4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清朝康、雍、乾长达一个多世纪中,社会总体稳定,清政府取消了人头税,根据耕地面积确定税额,减轻了下层百姓负担。农业上普遍采用了轮作、复种、多熟等农作制。玉米、甘薯等耐寒、耐旱、高产作物不断推广,人们将林木覆盖的山地和草原广为开垦,人口从清初的1.8亿增加到鸦片战争前夕的4亿之众,引起了一系列变化;一些地区“游手好闲者更数十倍与前”“田地责少,寸土为金”,水土流失和草原沙化现象凸显,农业人均收入递减,各地民变此起彼伏。 材料二 为解决人口压力,康有为认为,:西北诸省土旷人稀,东 31 三省、蒙古、新疆疏旷益甚,人迹既少……早谋移迁徙”。严复则认为兴办现代实业较垦荒辟田有效得多。到民国时期,有人认为,人口增加是无休止的,食疗的增加是越来越困难的,即使我们能开垦荒地改良实业、增加生长,总是赶不上人人口增加的快“;至于工业化一途,因需要大量投资,短期内难以高程,因此很多人认为,解决人口问题的治本方法是迟婚与节育。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中期人口膨胀的原因及其影响。(1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学者缓解人口压力等等主张,并加以简要评价。(13分) 文综 历史部分 第?卷 24.C 25.D 26.A 27.B 28.C 29.C 30.D 31.B 32.A 33.B 34.B 35.A 第?卷 40.(1)原因:统一与稳定;耕地面积增加;精耕细作;高产作物的推广;税收制度的变革。 影响:人地关系紧张;土地过度开发,环境破坏;贫困化,社会矛盾加剧。 (2)主张:向人口密度低的地区移民;发展实业吸收劳动力;增加耕地,改良农业生产;节制生育。 评价:可以总体评价,也可以就主张分别评价。 32 总体评价:多角度提出缓解人口压力的方法,为后世提供了借鉴;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 分别评价:康有为的主张是缓解人口压力的传统方法,但向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大量移民不可行;严复的主张符合时代发展方向,但当时条件尚不具备;节制生育有可取之处,但未认识到人口因素的积极面。 41.答案(略)。 45((1)朝廷主持修撰全国总谱;扩大入选范围;否定谱牒在选任官员中的作用;建立新的门第标准。 (2)加强皇室地位;肯定现有政治秩序,有利于维持政权稳定;抑制旧士族的影响;有利于维护统一;巩固民族交融的成果。 46.(1)发展变化:质询时间由不固定到固定;由可拒绝 回答到有问必答;专业化、制度化成都逐步提 高。 实质:立法机构监督、问责行政机构的民主制度。 (2)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推动政府改善工作;进一步完善民主制度。 47.(1)冷战时期,美国的战略中心在欧洲;吸取朝鲜战争的教训;中国政府有效的警示信息;美国采 取 了避免直接冲突的一些措施。 (2)国内反战运动的高涨;调整国际战略,改善与中国 33 的关系;战争给经济造成巨大负担;战争胜利无望,欲从战争中脱身。 48.(1)强大的综合国力;中外文化交流频繁;对外贸易繁荣;积极的边疆政策;开放的民族政策与用 人 政策。 (2)维护唐朝的统治;为丝绸之路的畅通与西域稳定做出过贡献;个人贪婪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唐朝的西域开拓。 相关热词搜索:高考 卷子 民国 高考卷子及答案 高考卷子被掉包 34
/
本文档为【民国高考卷子】,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