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三羧酸循环

三羧酸循环

2011-05-10 50页 ppt 5MB 147阅读

用户头像

is_717323

暂无简介

举报
三羧酸循环null第二十三章 TCA 循环 是糖、氨基酸和脂肪酸最后共同的代谢途径第二十三章 TCA 循环 是糖、氨基酸和脂肪酸最后共同的代谢途径也称为柠檬酸循环和Krebs循环 糖酵解产生的丙酮酸(实际上是乙酸)被降解成CO2 产生一些ATP 产生更多的NADH NADH进入呼吸链,通过氧化磷酸化产生更多的ATP。nullnull完整的三羧酸循环乙酰CoA的形成乙酰CoA的形成脂肪酸的β氧化 氨基酸的氧化分解 丙酮酸的氧化脱羧——由丙酮酸脱氢酶系催化 丙酮酸的氧化脱羧丙酮酸的氧化脱羧丙酮酸如何进入线粒...
三羧酸循环
null第二十三章 TCA 循环 是糖、氨基酸和脂肪酸最后共同的代谢途径第二十三章 TCA 循环 是糖、氨基酸和脂肪酸最后共同的代谢途径也称为柠檬酸循环和Krebs循环 糖酵解产生的丙酮酸(实际上是乙酸)被降解成CO2 产生一些ATP 产生更多的NADH NADH进入呼吸链,通过氧化磷酸化产生更多的ATP。nullnull完整的三羧酸循环乙酰CoA的形成乙酰CoA的形成脂肪酸的β氧化 氨基酸的氧化分解 丙酮酸的氧化脱羧——由丙酮酸脱氢酶系催化 丙酮酸的氧化脱羧丙酮酸的氧化脱羧丙酮酸如何进入线粒体? 丙酮酸脱氢酶系的结构与组成——丙酮酸脱氢酶系由丙酮酸脱氢酶(E1)、二氢硫辛酸转乙酰酶(E2)和二氢硫辛酸脱氢酶(E3)通过非共价键结合在一起的稳定复合物 催化机制 亚砷酸和有机砷的作用对象——氧化型硫辛酰胺的再生对于丙酮酸脱氢酶系的持续运转十分重要,砒霜的主要成分亚砷酸能够与还原型的硫辛酰胺形成共价的复合物而阻止它的再生 。null丙酮酸跨线粒体内膜的转运null丙酮酸脱氢酶系的结构和组成nullnull大肠杆菌内丙酮酸脱氢酶系的电镜照片null丙酮酸转变成乙酰-CoA的四步反应null丙酮酸脱氢酶的催化机理nullArsenic Compounds Are Poisonous in part because They Sequester Lipoamidenull砒霜的毒性机理反应1:柠檬酸合酶反应1:柠檬酸合酶柠檬酸的合成 柠檬酸合酶通常由两个相同的亚基组成,它被视为酶“诱导契合”学说又一代表性的例子 在没有底物结合的情况下,酶的两个亚基的构象是开放型的;当结合底物以后,则被诱导为紧密型。其反应动力学为序列有序型,在反应中,草酰乙酸首先与酶活性中心结合,这种结合迅速诱导活性中心的构象发生显著的变化,从而创造出乙酰-CoA的结合位点。随后,乙酰-CoA结合到酶的活性中心,并与草酰乙酸形成中间产物—柠檬酰-CoA,这时,酶的构象再次发生变化,远离活性中心的一个关键的Asp残基被拉入到柠檬酰-CoA上的硫酯键,很快硫酯键被切开,终产物辅酶A和柠檬酸被依次释放。 柠檬酸合酶在催化过程中所发生的由底物草酰乙酸和中间产物柠檬酰-CoA分别诱导的两次构象变化既防止了乙酰-CoA的提前释放,也大大降低了乙酰-CoA在活性中心被Asp残基水解成乙酸的可能性。null柠檬酸合酶催化的反应null氟代乙酸在细胞内的代谢转变及其对TCA循环的影响null柠檬酸合酶的两种构象nullAnother example for the induced fit modelnull反应2:顺乌头酸酶反应2:顺乌头酸酶柠檬酸异构化成异柠檬酸 柠檬酸不是氧化的好底物 S异柠檬酸却不一样,经过异构化,三级羟基变成了易氧化的二级羟基 在形成的异柠檬酸分子中,羟基只会与来源于草酰乙酸的β-碳原子而绝对不会与来源于乙酰-CoA的β-碳原子相连! 顺乌头酸酶使用铁硫蛋白nullnull铁硫蛋白在顺乌头酸酶反应中的作用null顺乌头酸酶催化反应中产物的立体专一性反应3:异柠檬酸脱氢酶(IDH) 反应3:异柠檬酸脱氢酶(IDH) 异柠檬酸氧化脱羧产生 -酮戊二酸 先是脱氢,然后是β-脱羧 有两种形式的异柠檬酸脱氢酶,分别使用辅酶I和辅酶II作为氢的受体nullnull反应4:  -酮戊二酸脱氢酶系反应4:  -酮戊二酸脱氢酶系第二次氧化脱羧反应 酶几乎等同于丙酮酸脱氢酶系——结构上或者机制上 5种辅酶——TPP、CoASH、硫辛酸 NAD+、FAD 也是亚砷酸的作用对象null反应5:琥珀酰-CoA合成酶反应5:琥珀酰-CoA合成酶TCA循环唯一的一步底物水平磷酸化反应 ATP或GTP被合成 它的催化过程牵涉到一系列高能分子的形成,因此能量的损失微乎其微 反应机制涉及一个磷酸组氨酸 nullnull琥珀酰-CoA合成酶的反应机理反应6:琥珀酸脱氢酶反应6:琥珀酸脱氢酶产生FADH2 此酶实际上是呼吸链复合体II的主要成分 琥珀酸的类似物丙二酸是该酶的竞争性抑制剂null反应7:富马酸酶反应7:富马酸酶双键的水合 水分子加成反式的双键 反应机制还不清楚null反应8:苹果酸脱氢酶反应8:苹果酸脱氢酶依赖于NAD+-的氧化还原反应 这是三羧酸循环的最后一步反应,也是三羧酸循环中的第四次氧化还原反应 Go‘ = +30 kJ/mol,意味着在热力学上极不利于正反应的进行,但是,在体内反应产物草酰乙酸可以迅速被下一步不可逆反应消耗,NADH则进入呼吸链被彻底氧化,因此,整个反应被“强行拉向”正反应。nullTCA循环中C的命运TCA循环中C的命运 乙酰CoA的羰基C只有在第2轮循环转变成CO2 乙酰CoA的甲基C能完全留在两轮循环中,但是以后每一轮循环有一半离开。TCA 循环总结TCA 循环总结总反应: 乙酰-CoA+3NAD++FAD+GDP+Pi+2H2O→2CO2+3NADH+FADH2+GTP+2H++CoA 1个乙酰-CoA通过三羧酸循环产生2CO2, 1 ATP, 3NADH,1FADH2 2H2O被使用作为底物 绝对需要O2nullTCA循环的功能TCA循环的功能产生更多的ATP 提供生物合成的原料 是糖、氨基酸和脂肪酸最后的共同分解途径 某些代谢中间我作为其他代谢途径的别构效应物 产生CO2null一分子葡萄糖彻底氧化过程中的ATP 收支情况null三羧酸循环中间物的去向null草酰乙酸的回补反应nullnull乙醛酸循环乙醛酸循环植物和微生物的三羧酸循环的变化形式 在每一轮循环中,前者有两分子乙酰-CoA进入 只产生NADH,但不产生FADH2 无底物水平磷酸化反应,因此 不产生ATP 不生成CO2,无碳单位的损失,净合成了糖异生的前体——苹果酸null乙醛酸循环与三羧酸循环的比较null植物细胞内的乙醛酸循环体及线粒体的亚显微结构null植物细胞内乙醛酸循环的生理意义和草酰乙酸的再生nullnull乙醛酸循环的调节null三羧酸循环可能的“同化作用”
/
本文档为【三羧酸循环】,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热门搜索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