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0~3岁婴儿的简单认识

2011-05-07 7页 doc 44KB 36阅读

用户头像

is_561638

暂无简介

举报
0~3岁婴儿的简单认识0-3岁婴儿的简单认识 一:婴儿期的简单介绍 婴儿期是个体身心心理发展变化最大的时期。个体出生后的的一年是身心发展快速增长的时期。这个时期,婴儿身高,体重的增长是一生中最快的。一年内婴儿的身高增长25厘米左右,体重增加7千克左右。脑和神经系统也得以迅速发展。新生儿脑重约390克,到8~9个月时可达660克,2岁半~3岁时,可增加到900~1011克,约为成人脑重的2/3.在脑细胞增大的同时,神经纤维也在加长。而且神经纤维的髓鞘化过程也在迅速地进行。这些为心里的发生和发展提供了物质前提。 从吃奶过渡到断奶,从躺卧状态,不能随意行...
0~3岁婴儿的简单认识
0-3岁婴儿的简单认识 一:婴儿期的简单介绍 婴儿期是个体身心心理发展变化最大的时期。个体出生后的的一年是身心发展快速增长的时期。这个时期,婴儿身高,体重的增长是一生中最快的。一年内婴儿的身高增长25厘米左右,体重增加7千克左右。脑和神经系统也得以迅速发展。新生儿脑重约390克,到8~9个月时可达660克,2岁半~3岁时,可增加到900~1011克,约为成人脑重的2/3.在脑细胞增大的同时,神经纤维也在加长。而且神经纤维的髓鞘化过程也在迅速地进行。这些为心里的发生和发展提供了物质前提。 从吃奶过渡到断奶,从躺卧状态,不能随意行动到可以支配四肢抓握或直立行走,直至能随意行走,用手操纵物体,做一些简单模仿的游戏。这对广泛地接触和认识事物,促进心理发展十分有利。 二:我国婴儿教育现状 目前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对儿童的研究和教育均注重在幼年和童年,对婴儿的教育和系统的训练还较少。 我国三岁前婴儿的教养有以下几种情形:在家里由母亲照顾;在家里由祖父母照顾;在家里由保姆照顾;送到别人家里照顾;幼儿园里附设有托儿班;定期到亲子园参加活动。 这些照顾婴儿的人,基本上是采取传统的习惯方式育儿,不能不说往往有着无形的缺陷,而这种缺陷所带来的影响,又是难于马上显现出来的。 目前由于生活条件的改善,许多年轻的家长在关注孩子吃好、喝好、身体健康的同时,开始注意观察孩子的发展变化:婴儿有什么样的需求,婴儿的哭声代表着什么,动作是怎样发展的,发出的“ma、ma、da、da”的叫声是语言吗,为什么六个月时突然害怕陌生人,为什么有的婴儿活跃而快乐,有的孩子非常爱哭,有的孩子生活很有规律,有的孩子吃喝不规律,脾气又大。 面对孩子的一系列表现,许多家长束手无策,不知怎样应对。有关早期教育的宣传,使许多家长知道婴儿期是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对婴儿由躺在床上,逐渐能够翻身、爬行、坐、站、走,其动作、语言、情感等方面的发展,每天都有惊喜,但又感到困惑,觉得在育儿实践中缺乏必要的对婴儿的了解,而社会又缺乏对教育与训练婴儿的指导。 社会的进步要求我们要培养高素质的人才,而这种高素质既包括知识技能的掌握、文化艺术修养的建立以及道德、纪律、礼仪礼貌、仪态仪表的养成等,还包括良好的心理素质即人的智慧、能力、个性特征、情绪情操等。那么智能是如何发展起来的,情商如何培养,早期教育的是什么?一些商家的为了纯粹的商业利益的炒作,又给早期教育带来许多误区。0~3岁的教育是否就是幼儿教育的提前?婴儿教育如何避免幼儿化?等等,如此一系列问亟待我们去解决。因此,0~3岁婴儿教育的管理和指导已显得非常重要。 三:婴儿的心理发展 在目前我国的国情状况之下,要对婴儿进行正确的教育,就有必要对婴儿的发展有正确的认识。 婴儿的心理发展主要表现在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想象,思维,情感,意志及自我认识的发生发展等发面。 1.感觉方面 2~3岁的婴儿已能辨认红,黄,蓝,绿等基本颜色,但对混合色(如紫色,橙色)和色度不同的颜色(如大红,粉红)还不能完全正确地进行辨认。言语的发展,表现在能感知语言,辨别简单的语音。同时,随着与外界事物接触的增多,开始能较准确辨别不同事物的不同属性,如软硬,冷热等等。 2.知觉方面 开始产生最初步的空间知觉和时间知觉。如辨别事物的大小,远近等。当然,空间和时间是比较抽象的概念,婴儿要真正掌握还不能,往往还会发生错误。 3.注意方面 一岁前婴儿的注意属于不随意注意,第二年其能够较长时间地注意与某一事物,特别是他所感兴趣的事物。由于言语的作用,其注意开始服从成人提出的任务和要求,出现了有意注意的萌芽。 4.记忆方面 婴儿的记忆主要以无意识的记忆为主,有意识的记忆刚你刚萌芽。一岁后的记忆范围扩大了,他们不仅能再认几个星期前的事物,而且出现了再现,到3岁时能再现几个星期之前出现过的事物。 5.思维和想象 个体的思维是从婴儿开始产生的。婴儿期思维的主要特点是直觉行动性,即只是在对物体的直接感知,直接活动中才能进行思维。脱离了当前的物体,停止了直接活动,便无法进行思维。因而他们不能计划自己的动作,预计动作的结果,只能从事物的外表进行概括,无法把握事物的本质属性。在婴儿和期,想象尚处于萌芽状态,水平是很低的。想象的内容简单贫乏,如给布娃娃“穿衣”,“喂饭”等。 6.情绪和情感方面 这个时期婴儿逐步具备了各种基本的情绪和情感,但是具有易变化,易冲动,易传染,易外露的特点,还没有稳定的主观意识,极易受外界刺激的影响。 7.意志方面 2岁后,婴儿开始能在自己的言语调节下有目的地行动或抑制某些行动,这就出现了意识的萌芽。当然这一时期的婴儿的意志行动还是很差的,还不能较长时间地控制自己 ,行动仍然带有明显的冲动性。 8.自我意识方面 自我意识是对自我的认识。1岁后的婴儿开始认识自己的存在性,2~3岁时才有可能在关于自己的表象的基础上,通过言语交际掌握代词“我的”和“我”,这标志着自我意识出现,开始将自己从客体转变为主体来认识。 四:对婴儿目前教育状况的研究及结果 我们查阅了“重庆市主城区o~3岁婴儿教育问题调查与归因分析”一文,文中研究对象分为带养者和0~3岁婴儿两个群体,其中带养者群体包括婴儿的父母、祖辈和保姆。采用自编调查问卷,主要围绕分娩情况、哺乳情况、带养情况和伙伴交往情况进行调查与访谈。 被调查婴儿的94.9%由他人代替教养,父母参与教养率仅为5.1%,其中56.5%在父母家里由祖辈带养,在父母家由保姆带养的占20.3%,表明亲子教养率偏低。 O一3岁婴儿社会适应性较强。但同伴交往少。本研究观察发现,重庆市主城区o~3岁婴儿在社会交往方面表现积极.73.9%以上的孩子出门会主动向熟人打招呼.89.9%的孩子喜欢家里来客人.看见陌生人哭或者感到不安的孩子仅占15.9%.并且在家里和家外行为表现反差不大,均表现出较多的亲社会性行为。但由于主要由祖辈带养.交往对象的大龄化与老龄化使这些孩子不仅缺乏同龄玩伴,而且同伴关系不够融洽,游戏时不能和同伴很好地分享玩具,抢他人玩具的孩子占到了18.8%。 五:结果分析 父母双方工作是影响亲子教养率的重要因素。访谈结果表明,随着社会发展。妇女追求经济和人格上的独立意识越来越强烈。与此同时,社会和家庭尚不能为妇女提供生养孩子的切实保障,这使女性走出家庭、走人职场成为必然。双职工家庭因此增多,使父母双方均无暇亲自带养孩子。 独生子女家庭和封闭的居住环境导致同伴交往少。是“文革”后城市居民住房大规模建造之时。城市住宅向高层化、单元化发展。这种新式建筑不同于传统的住房结构.封阂性较强,客观上限制了人际往来.也限制了儿童之间的接触和交往。独生子女家庭和独门独户的城市生活环境导致0-3岁婴儿平时与成人、电视、图书、玩具交往较多,而同伴交往相对较少。 六:婴儿的心理发展的原理 婴儿的心理是在遗传—教育—环境诸多因素相互作用之下发展起来的。总的说来,婴儿心理不是某一种因素孤立的作用,总是受到遗传、天赋气质、生理成熟、教育和社会等各种环境因素错综复杂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婴儿心理各过程虽然其发生发展可有个别差异,但总势态则大致相同,也即有其相似性和差异性。婴儿心理卫生的目标在于预防婴儿发育偏离和精神障碍,也在于健全人格的塑造。个体经历了生命的最初3年,身心各方面获得了很大的进步与发展。 但总的来说,这是人的认识和个性的萌芽时期,各种品质的发展只是初步的。婴儿心理发展的研究对婴儿正确养育,对婴儿的吃穿玩用,活动,学习用品的生产制造提供了心理学的依据,为更好地促进婴儿的心理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对婴儿的正确养育要求我们认识到如下几点: 1。建立健康和稳固的感情依恋  婴儿6、7个月开始对亲人喜爱和接近,而对陌生人回避或拒绝接近,他们的反应有了区别。他们对依恋的对象(主要是母亲或替代者)就会亲近,不让离开,当回来时,会显得十分高兴。当他们与依恋者一起时就显得愉快和满足,能安心地玩,并敢于探索周围环境。如父母分离、照料者时常变动,或母亲或他们自己长期住医院,就建立不起情感依恋,就显得空虚、无所依靠和缺乏安全感,而表现情绪不乐、孤独、淡漠、抑郁和恐惧不安等。这种早期缺乏母爱和从未建立过情感依恋的人会产生学习困难和品行障碍,甚至为填补内心的空虚去寻找刺激而走上犯罪的道路。 依恋是心理发展必不可少的,但与母亲或扶养者关系过于密切至不可分离程度也是有害的。为此,要培养二级依恋者,如爷爷奶奶和弟妹等,和培养三级依恋者,如教师、小伙伴或带毛熊等玩具。以及培养他们对外界的兴趣与爱好。 2.隔代养育或过早送外寄养的危害性  当今父母为双职工,因忙于工作无暇照料子女,而交老人扶养已相当普遍。老人大多文化较低、老传统极深,不知如何与子女交往,更缺乏科学育儿知识,而一味迁就、娇惯、而这类子女容易养成适应困难和交往能力低下,也影响智力开发。所以,对婴儿的心理发展危害很大。有不少父母将子女过早寄养至乡下亲戚家,子女的需要常被忽视,更因得不到母爱的温暖与教养而出现发育偏离或品行障碍的为数不少。为此,要劝阻父母,避免上述养育方式。现今,美国和日本等国,为了精心扶养和教育好子女,母亲常辍学和请长假直至3岁进幼儿园。这种教养方式有得有失,对子女、家庭和国家而言,确实利多于弊,值得政府有关部门研究。 3.培养能力和开发智力  家教中过分保护和娇纵,单亲和隔代养育等极大地限制了能力培养和智力开发,并且这时婴幼儿处于发展关键期,错过了就难以弥补。为此,大力开展宣传教育,或为受虐待的或母亲患精神病的婴儿建立庇护和养育机构等。 4运动和感官的激励  在婴儿期,由于言语交往能力有限,心理发展可有效地通过各种运动,动作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张家健等(1997)制订婴幼儿神经心理发育月龄常模,如10.3月会爬,14.5月独走自如,11.4发一字音和15.0月说3~5个字等,只说明到此月龄生理的成熟水平,而能力仍需培养,我国不少扶养者在动作发展上倾向于“静”,即长时间抱、躺或坐,而西方则倾向于“动”,即在保护下,鼓励婴儿爬、走或跑等。现研究已证明婴儿动作发展与其心理发展存在相互作用。事实也证明,活泼好动的婴儿比呆坐少动者身体较健壮和适应及交往能力较强。 5.感官功能的发展  视、听、触等感官功能也在刺激的激励下得到发展。有一实验:将一刚出生的猫蒙住一双眼,经一稍长时间后此眼失去视觉。所以,从出生开始,婴儿摇篮上挂些铃铛和彩球,为婴儿抚摩,为肢体作被动运动、抱着晃动等等,为婴儿最感兴趣的莫过于父母经常出现在面前发出咿呀声,以及逗着玩笑等。大人带子女到大自然环境中,看色彩缤纷花卉和鸟兽,以及闻和尝各种味道。以上种种在于给子女各种各样刺激促进大脑的发育和相应区的生长,以及激发智能的开发。 6.游戏和伙伴关系  游戏是学习遵守和团结合作,也是训练技能和培植友谊的好,子女与小伙伴一起既互相学习,又互相竞争,以及学会社会交往技能是促进健康发展不可缺少的。以上种种丰富的教育环境刺激促进了脑部复杂神经网络结构的建立,以及智力的发展。 0~3岁是开发脑发育和心智潜能的关键期。母爱与感情依恋等是心理发展的“营养剂”,各种教育环境刺激又是心智和潜力的“开发剂”,游戏和伙伴关系又是最初与社会交往的“桥梁”。三者的联合作用构成婴儿的早期经验,也符合心理发展规律,尤其是人脑发育的规律。此外,就像所有生物活动有自己的生物钟。 0~3岁正是儿童成长的一个里程碑或关键期。在这时期的教育训练和康复就事半功倍,若错过了关键期,就难以发展起来,或难以达到本来可达到的水平。我国陈旧的养育模式以及以“静”为主扶养方法扼杀了多少儿童的健康发展和大量潜能的开发。值得大家深思和加快改革。 七:力求塑造健全的人格  什么是健全的人格?简单地说就是在人格结构中的各个方面都得到平衡发展的完整的人格。人们一向认为人格是由遗传、教育和环境相互作用而构成的。婴儿期正处于开发身心潜能的关键期,最容易受到教育和环境的影响。婴儿主要生活在家庭环境,接触最多是父母和其他养育者。父母或其他人既是儿童赖于生存的扶养者,又是他们的第一任教师。他们的一言一行既视为榜样,又潜移默化成为儿童品质一部分。父母、教师和社会要培养儿童具有什么样品质的人格,又符合世代的精神呢?其中最基本的简述如下。 1.培养成快乐的人 婴儿出生后,在父母爱的温暖和党的阳光滋露下,为他们建立一融洽和宽松的环境,充满着关怀、爱护和融洽气氛。父母在管教时,既指出错误,又加以鼓励。儿童在不断成长,如独自走路等无不经过尝试—失败—再尝试而成功。如以走路为例,我观察到西方国家子女跌倒后,几乎100%父母鼓励子女自己爬起来。当爬起来后父母称赞并鼓励继续向前走。反观我国,几乎80%~90%父母将子女抱起,或责怪地不平。前者,子女试走成功后会有成就感。儿童参加小伙伴游戏,在欢乐中成长。即使他们失败了,大人即指出改正方向,又加关爱和鼓励,养成快乐品质。 2.培养自信的子女  幼年时代受人喜爱的儿童,从小就感觉到自己是善良、聪明的,因此才获得别人的喜爱,于是他们就尽力使自己的行为名副其实,造就自己成为他们自信的那样的人。他们总是本能地竭力以真善美的自信改造自己的形象,在周围人不断鼓励、认定和自己的追求下,就真的养成了真善美品质。相反,失去父母爱和从未建立过依恋情感的子女,经常遭到训斥和辱骂,就养成自卑和自贱心理。有的一蹶不振,堕落下去,或进行反抗而走上犯罪道路。 我们每个人的心目中都有各自为人的标准,且常把自己的行为同这个标准对照,并据此去指导自己的行动,可见,人的品行基本上是取决于自信的。儿童经常犯错,但承认自己的错而决心改正,他们从来不为逃避大人的责打而说慌。正直也意味着严格要求自己,养成决不为私利去伤害别人,造假和违反自己的良知,在这方面,大人的榜样和教导是重要的。儿童尚小,需要寓教育于大人的实际行动,身教大于言教。 3.早期发现儿童的天赋特长  如子女很早就动作很优美,唱歌时音阶很准,喜欢扮演什么角色和提问含有哲理等等。这些天赋特长要看成是财富和出人才的苗子。为他们创造环境与条件,以及由辅导老师指导,使他们的特长得到充分发挥。我国已有为特长儿童设特教的机构。但一般父母却将这些儿童看成怪癖而未加重视。这些儿童超常的潜能得不到按正确轨道发展,而反其道而走上岐路,或发展为精神病态的为数不少。为早出人才,对超常儿童既要创条件进行特殊教育,使天才得到充分发挥,又要正确引导,防止走上岐途,造成国家人才的浪费。 八:婴儿心理卫生国际研究动态  经过婴儿心理研究的长期沉寂后,现已成为世界性的前沿领域,用越来越认识到婴儿的心理健康发展和心理卫生对儿童今后健全人格的建立,家庭的幸福,民族的兴旺和国家的昌盛,将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 为此,很多国家婴儿的研究已经蓬勃兴起,并成立相应的研究机构和学会。世界婴儿心理卫生大会1966年在葡萄牙召开第一次大会,又于1988年在美国檀香山举行第二次大会。大量学术报告中我们可看出学者们不仅进行了大量临床和实验室研究,并且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作了深入探讨。 如日本学者应用计算机印象法发现新生儿与母亲动作之间存在同步,及利用微型体温表测得婴儿在母亲分离时前额和鼻区温度下降等,说明母婴分离时不仅表现焦虑,且可测得生理的变化等。从1979年国际婴儿心理卫生学会(I-AIMH)和世界婴儿精神医学与有关学科学会(WAIPAD)出版机关刊物婴儿的心理卫生杂志,为季刊,已经出23卷92期,且每篇论著有英文、法文、西班牙文和日文摘要。 这是独一无二的,也是高度重视的反映。我国已见少数学者的研究报告,相信这门特殊重要学科必将兴起,且与国际接轨形成研究热潮。  组长:韩 俊 组员:艾司艾提 胡 明 李 艳 平 龚 芮 罗 丹 高 莹 吕 欢 木克代斯
/
本文档为【0~3岁婴儿的简单认识】,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