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9d到“太阳”——论海子诗歌的独特诗意

2011-05-04 42页 pdf 337KB 25阅读

用户头像

is_099180

暂无简介

举报
%9d到“太阳”——论海子诗歌的独特诗意 华中科技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从“麦地”到“太阳”——论海子诗歌的独特诗意 姓名:杨小兰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中国现当代文学 指导教师:李俊国 20060509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I 摘 要 海子诗歌中的意象丰富,其中“麦地”和“太阳”是他诗歌中的核心意象。 围绕“麦地”这一核心意象的是“土地、河流、村庄”等意象,这些形成一个稳 定的意象系列,直接指向诗人的生命体验——乡村经验,建构诗性的乡土中国。 乡土眷念是海子诗歌的基本母题之一,在海子笔...
%9d到“太阳”——论海子诗歌的独特诗意
华中科技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从“麦地”到“太阳”——论海子诗歌的独特诗意 姓名:杨小兰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中国现当代文学 指导教师:李俊国 20060509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I 摘 要 海子诗歌中的意象丰富,其中“麦地”和“太阳”是他诗歌中的核心意象。 围绕“麦地”这一核心意象的是“土地、河流、村庄”等意象,这些形成一个稳 定的意象系列,直接指向诗人的生命体验——乡村经验,建构诗性的乡土中国。 乡土眷念是海子诗歌的基本母题之一,在海子笔下,乡土是诗人创作的源泉,精 神上的母亲,海子笔下的乡村美丽如诗,他描写的山川万物皆有灵性,他通灵地 创造了一个质朴的有着神性的乡土世界。乡土是海子精神的乌托邦,当海子美好 的还乡梦破灭时,乡土则呈现出凄凉之景。 海子诗中另一核心意象“太阳”,象征诗人高远的理想追求——用诗歌拯救 迷途的人类。诗人幻想着能创立一种伟大的诗歌,这一伟大的诗歌不仅要超越母 本(大地),而且要超越父本(太阳),是一种伟大的人类精神——一种诗歌总集 性质的东西。但是这一诗歌理想命定是悲剧性的结局。理想的高远和难以实现, 加深了追求幻灭后的痛苦绝望,诗人绝决的反抗绝望的方式,使得自己精神倍受 煎熬,内心分裂。 从“麦地”到“太阳”,诗人走的是一条艰难痛苦的诗歌之路,他真正克服 了一个抒情诗人的“狭隘”而走向了抒写生命大诗的行列。海子在生存的意义上 作生命的沉思,以悲悯之心关注人类生存状态,他的诗学追求为现代诗的创作提 供了可供参考的面对宇宙人生的态度和方式。 关键词:麦地意象;太阳意象;乡土情结;灵性乡土;绝望;分裂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II Abstract There are various images in Hai Zi's poems, especially the “corn field” and the “sun”. Around the “corn field” are such images as “field, river, village” and so on, which form a steady series, pointing directly at the poet's life experience in the countryside and constructing the rural China in poetry. Being homesick is one of the foundation topics in his works. Countryside is the headspring of the poet's inspiration and his mother in spirit. The villages in his writings are beautiful as poetry, with everything including the mountains and rivers having its spiritualism. So he creates an unpretending and deiform countryside world, which is the Utopia in writer's heart. When Hai Zi's dream of returning home is dashed to the ground, countryside in his poems becomes bleak. The “sun” image represents the poet's lofty spiritual pursuit which is saving the lost human being with poetry. The poet fancies to create a kind of great poetry which could surpass both female parent (the earth) and the male parent (the sun). This is undoubtedly great humanity---something of the character of poetry. However, the ideal is doomed to fail in tragedy. In fact, the goal is so high and hard to achieve, once the goal is destroyed the poet is stuck in deeper despair. The resolved way that poet insists on confronting despair makes himself suffer a lot and be heartbroken. From the “corn field” and the “sun” , Hai Zi is on a hard and painful way. He successfully walked into the parade of great poets writing poems about life by overcoming the narrowness of a lyricist. Hai Zi contemplates the meaning of living and cares about the state of human's life with pity. His pursuit in poetry provides an attitude and way for us to face the universe and life, when attempting to create contemporary poems. Key words:Corn Field Image,Sun Image, Countryside Complex, Spiritual Countryside, Despair,Split 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 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标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 人或集体已经发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 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 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 借阅。本人授权华中科技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 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保密□ ,在_____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不保密□。 (请在以上方框内打“√”)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指导教师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日期: 年 月 日 本论文属于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1 1 乡土眷恋的情结 1.1“麦地”意象剖析 海子是当代诗坛上一个独特的诗人。他凭着超人的才华,奇迹般的创造力在 1984-1989 短短五年时间里,创作了将近 200 万字的诗歌、小说、戏剧、论文。 他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一位全力冲击文学与生命极限的诗人。 意象是现代诗的基本艺术符号。它是诗人感情、知性和客观物体在瞬间的综 合,意象既来源于诗人深刻的感性生活,又来自于诗人精神深处的紧张和震动。 因此,通过对诗歌意象的深入分析,触摸诗人内在的生命律动,进入海子独特的 诗意世界。 海子诗篇中的意象丰富,大致有三类。一类与他青少年的生活背景相关:麦 地、村庄、野花、月亮等;一类来自他广泛的阅读:王子、女巫、盲诗人等;另 一类来自他远行出游的经历:雪山、草原、鹰等。这些丰富多样的意象中,有一 些意象在诗中多次出现且寓意大致相同,这些意象显示着海子诗歌的基本特征, 蕴含着其诗的基本诗意内涵,这些意象,就是核心意象。海子诗歌中有两大核心 意象:“麦地”、“太阳”。围绕“麦地”、“太阳”形成两大稳定的意象系列。“麦地” 以及与之相关的“村庄、月亮、野花”等构成了一个诗性的乡土世界,凝结着诗 人对乡村自然的热爱;“太阳”和“天空、众神、王”等构成一个诗歌的王国,这 是海子执着追求的理想。这两大核心意象,成为我们理解海子诗歌的关键所在。 首先来分析“麦地”这一核心意象。海子直接以“麦地”为描写对象的诗篇 并不多,《熟了麦子》(1985.1)、《麦地》(1985.8)、《五月的麦地》(1987.5)、《麦 地或遥远》、《麦地与诗人》(1987)。 写于 1985 年 1 月 20 日的《熟了麦子》是海子对麦子的首次直观抒写,优美、 健康:“那一年/兰州一带的新麦/熟了//在水面上/混了三十多年的父亲/回家来//坐着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2 羊皮筏子/回家来了//有人背着粮食/夜里推门进来//油灯下/认清是三叔//老哥俩/一宵 无言/只有水烟锅/咕噜咕噜/谁的心思也是/半尺厚的黄土/熟了麦子呀!”。[1] 麦子熟了,农民依然心事重重,是害怕谷贱伤农呢,还是喜极而忧:“老哥俩/ 一宵无言/只有水烟锅/咕噜咕噜/谁的心思也是/半尺厚的黄土/熟了麦子呀!”这里 艺术地表现了农民对于粮食的复杂心理,也从一个侧面传达出诗人对于粮食的刻 骨铭心的回忆。苦难而贫穷的农村,对粮食尤其珍惜。海子家贫,麦子做的面和 新鲜的蔬菜是全家人难得的佳肴,读高中时,海子才享有吃新鲜蔬菜的待遇,而 当时他的几个弟弟只能吃咸菜。海子从北大第一次回家带回来的竟然是食堂的馒 头,这让弟弟们欣喜若狂。当海子的父亲领到海子工作后寄回家的第一笔钱时, 首先是去集市割了几斤肉,这些都让村民无比羡慕。 在《麦地》一诗中,诗人在开篇写道:“吃麦子长大的/月光下端着大碗/碗内 的月亮/和麦子/一直没有声响”。[2]麦子,农耕文明的生命之根。养育生命之本。 这种最简单、最原始、最直接的表现方式直接指向生命深处的本能——吃——咱 们农耕民族对于饥饿的集体无意识。千百年来,人们对于“吃”似乎司空见惯, 海子的这句诗唤醒了我们对于饥饿的疼痛记忆,这种感觉令人震颤。 麦子默默地施恩于人,从不张扬,麦子对人的恩惠是人们永难报答的,正如 诗人所说“诗人,你无力偿还/麦地和光芒的情义”(《麦地与诗人》)[3]诗人对于 养育自己,养育人类的麦子怀有深深的感恩之情并给予无限的礼赞:“健康的麦地/ 健康的麦子/养我性命的麦子!”(《麦地》) 再看《麦地》中种麦和收麦的场景: 月亮下 连夜种麦的父亲 身上像流动金子 …… 我们是麦地的心上人 收麦这天我和仇人 握手言和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3 我们一起干完活 合上眼睛,命中注定的一切 此刻我们心满意足地接受[4] 月下种麦的美景,令人沉醉,收麦子的喜悦可以使人“一笑泯恩仇”,“心满 意足地接受”“命中注定的一切”。 如前所述,海子直接描写“麦地”的诗篇并不多,诗人以“麦地”为核心, 辅以“村庄、河流、土地”等意象,构建诗性的乡土中国。通过研究“麦地”以 及与之相关的意象,我们进入诗人的乡土世界,体会海子诗性乡土的独特诗意。 海子诗歌基本母题是吟咏爱情的美丽和感伤,倾诉对村庄土地的深情,表达 追求诗歌理想的信念以及理想破灭后的痛苦和绝望,这四个方面构成了海子诗篇 的基本诗意。 乡土情结是海子诗歌的独特之处,海子对于农耕文化是认同和赞美的,海子 来自于农村,是农民的儿子,乡土对于海子的恩惠,贫穷留给诗人的回忆流淌在 诗人的血液里,农耕文化重亲情的特性和农村纯朴的人性美深刻影响着诗人的创 作。海子在心灵上是以乡土农村为其“根”的,乡土不仅是他的性命之根,更是 其精神之根,因而“乡土眷恋”成为海子诗作中解不开的情结。 海子诗篇中有关村庄和土地的情思是丰富多彩的,他笔下的乡村土地呈现出 两种基本形态。第一种形态表现为村庄和土地的和平、静穆和美丽。第二种形态 的村庄则显得暴烈而深沉。无论是宁静美丽的乡土,还是痛苦深沉的乡土,都具 备母性和神性的特征。 1.2 宁静美丽的乡土 1.2.1 乡村牧歌的情调 海子的抒情短诗中,“村庄”、“河流”、“麦地”、“月亮”这些意象比比皆是, 他为我们营造了一个美丽的乡土世界。 这里青草遍地,野花怒放:“你的主人却是青草,住在自己细小的腰上,守住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4 野花的手掌和秘密”(《亚洲铜》)[5],“早晨是一只花鹿/踩到我额上/世界多么好/ 山洞里的野花/顺着我的身子/一直烧到天亮”(《感动》);这里泉水叮咚,树木葱笼: “当流水淙淙/八月的泉水/穿越了山冈/月亮是红豹子/树林是绿豹子/少女是你们俩/ 生下的花豹子”(《八月尾》),“白色美丽的树!/在黄金和允诺的地上/陪伴花朵和 诗歌 静静的开放 安详地死亡。”(《美丽的白杨树》);这里的村庄五谷丰登,麦浪 翻滚:“村庄,在五谷丰盛的村庄,我安顿下来”(《村庄》)“九首过去的旧诗/像九 座美丽的秋天下的村庄”(《九首诗的村庄》);这里是五彩斑斓的世界:“泉水 泉 水/生物的嘴唇/蓝色的母亲”(《给母亲》),“让我来告诉你/她是一位美丽结实的女 子/蓝色小鱼是她的水罐”(《大自然》),“在甜蜜果仓中/一枚松鼠肉体般甜蜜的雨 水/穿越了天空 蓝色/的羽翼//光芒四射”(《肉体(之一)》);这里是世外桃源, 远离 尘嚣:“故乡的小木屋、筷子、一缸清水”(《新娘》);这里是童话世界,神的故乡: “星日朗朗/野花的村庄/湖水荡漾/野花!/生下诗人”(《诗人叶赛宁》),“坐在三条 白蛇编成的篮子里/我有三次渡过这条河/我感到流水滑过我的四肢/一只美丽鱼婆做 成我缄默嘴唇”(《我感到魅惑》)。 对家乡和土地的诚挚情感,使得海子笔下的村庄和土地,有着令人沉醉的美。 例如他的(《麦地》1985.6)“吃麦子长大的/月光下端着大碗/碗内的月亮/和麦子/一 直没有声响//和你俩不一样/在歌颂麦地时/我要歌颂月亮//月亮下/连夜种麦的父亲/ 身上像流动金子//月亮下/有十二只鸟/飞过麦田/有的衔起一颗麦粒/有的则迎风起 舞,矢口否认//看麦子时我睡在地里/月亮照我如照一口井/家乡的风/家乡的云/收聚 翅膀/睡在我的双肩//麦浪——天堂的桌子/摆在田野上/一块麦地//收割季节//麦浪和 月光/洗着快镰刀⋯⋯”。 又如:“村庄里住着/母亲和儿子/儿子静静地长大/母亲静静地注视//芦花丛中/ 村庄是一只白色的船/我妹妹叫芦花/我妹妹很美丽”(《村庄》1984)。这一美丽的 “住着母亲和儿子”的村庄,既是他现实生活中的家乡,也是他精神世界中的故 乡。 海子为我们营造的乡土世界充满着牧歌的情调,自然而纯净。海子深情歌唱 着山川草木,花鸟虫鱼。这类诗明朗而单纯,是身居都市的诗人温馨的乡村记忆,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5 是海子对家乡的深情赞美。 1.2.2 村庄母亲 农家出身所拥有的乡村经验,成为海子诗歌创作之源。海子在短暂的生命历 程中留下了有关乡土的大量诗篇。家乡和土地对他诗歌创作的精神滋养,真切而 新鲜的乡村记忆,在海子的笔下化为独特且渗透着诚挚情感的诗歌意象。海子诗 歌创作中最显其独创性的,乃是在民间资源的滋养下所呈现出来的那种乡土性和 本原性,这是他人难以企及的地方,也是海子诗歌创作的独特成就所在。[6] 海子诗歌中经常出现的意象除了“麦地”外,另一个重要意象是“村庄”,诗 人将村庄描写得美丽如诗并且视村庄为精神上的母亲:“和平与情欲的村庄/诗的村 庄/村庄母亲昙花一现/村庄母亲美丽绝伦//五月的麦地上 天鹅的村庄/沉默孤独的 村庄/一个在前一个在后/这就是普希金和我 诞生的地方//风吹在村庄/风吹在海子 的村庄/风吹在村庄的风上/有一阵新鲜有一阵久远//北方星光照映南国星座/村庄母 亲怀中的普希金和我/闺女和鱼群的诗人 安睡在雨滴中/是雨滴就会死亡!//夜里 风大 听风吹在村庄/村庄静坐 象黑漆漆的财宝/两座村庄隔河而睡/海子的村庄睡 得更沉”。(《两座村庄》) [7] 乡土是诗人的生命之根,创作之源。海子对故乡的情感,是赤子对慈母的感 恩。土地在海子的诗篇中充满着母性的美丽温馨。有时海子对土地和庄稼,又有 着一种犹如爱恋情人般的迷恋:“月亮知道我/有时比泥土还要累/而羞涩的情人/眼 前晃动着/麦秸//我们是麦地的心上人⋯⋯”。(《麦地》1985)在《诗人叶赛宁》这 首诗中,海子写道:“点着烛火,烧掉旧诗/说声分手吧/分开编过少女秀发的十指/ 秀发像五月的麦苗 曾轻轻含在嘴里”。“麦苗”和“少女秀发”这一互喻,表现 出诗人心中对庄稼和土地的深深爱恋。 对乡土和庄稼的迷恋,使海子笔下艰辛的劳作化为美的创造,劳动后的小憩, 成为幸福和满足:“妻子们兴奋地/不停用白围裙/擦手//这时正当月光普照大地/我 们各自领着/尼罗河、巴比伦或黄河/的孩子 在河流两岸/在群蜂飞舞的岛屿或平原 /洗了手/准备吃饭”。(《麦地》)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6 1.2.3 土地乌托邦及还乡梦 在诗人眼中,乡土是生存之基,创造之所;庄稼,是生命之本,劳作对象。 在这种艰辛劳作的美的创造中,海子的精神回归故乡,充满幸福和满足,他宁静 地和乡土融为一体,颇有天人合一的意境:“看麦子时我睡在地里/月亮照我如照一 口井/家乡的风/家乡的云/收聚翅膀睡在我的双肩”。(《麦地》)诗中的家乡和土地, 是现实中的实景,也是精神上的虚景。 在现实和精神层面上,海子和家乡土地进行交流,体验生命的珍贵,人间的 美好:“活在这珍贵的人间/太阳热烈/水波温柔/一层层白云覆盖着/我/踩在青草上/ 感到自己是彻底干净的黑土块//活在这珍贵的人间/泥土高溅/扑打面颊/活在这珍贵 的人间/人类和植物一样幸福/爱情和雨水一样幸福”。(《活在珍贵的人间》1985) 在《麦地》中,海子把麦地看作理想的家园:“收麦这天我和仇人/握手言和⋯⋯ 月亮下/一共有两个人/穷人和富人/纽约和耶路撒冷⋯⋯一同梦到了城市外面的麦 地”这里的“麦地”是形而上意义上的麦地,它可以消除仇恨,不计贫富,甚至 忽略信仰和文化的差异,这是海子精心构建的土地乌托邦。 海子 15 岁考上北大后,便离开家乡。因此海子的很多作品是对故乡进行远距 离的审美观照,赋予了故乡梦幻的色彩,而抽去了故乡的贫困、落后等负面的因 素。他笔下的乡土是诗人对故乡的诗意想象,不再是具象的乡土,而是他的“心 象”,他在诗中创造的是一个理想世界,一个虚幻的梦境,一个土地的乌托邦。诗 人则是麦地上的“王”,诗歌的“王”。试以《九首诗的村庄》[8]为例看海子的乌 托邦理想: 秋夜美丽 使我旧情难忘 我坐在微温的地上 陪伴粮食和水 九首过去的旧诗 像九座美丽的秋天下的村庄 使我旧情难忘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7 ⋯⋯ 大地在耕种 一语不发,住在家乡 像水滴、丰收或失败 住在我心上。 在美丽秋夜,村庄里有“粮食”、“水”这些赖以生存的物质,也有九首旧诗 ——诗人的精神食粮,这样的“村庄”凝聚着海子和谐的生命理想。他将故乡诗 化:“故乡,一个姓名/一句/美丽的诗行”(《诗人叶赛宁》)他甚至愿意安享农村的 贫穷“那时我在远方/那时我自由而贫穷”(《远方》),他梦想着“全世界的兄弟们/ 要在麦地里拥抱/⋯⋯背诵各自的诗歌”。(《五月的麦地》) 尽管海子的土地乌托邦理想令人向往,而现实却粉碎着他的梦想。 海子考上北大后,即来到繁华的都市——北京,毕业后分配至京郊县城昌平, 任中国政法大学教师。海子一生清贫,微薄的工资除了自费印诗歌外还要寄回老 家。80 年代的农村正经历着深刻的变化,农民纷纷从乡村涌向城市,留守土地的 是老弱妇孺。乡土不再是那一片“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的土地。 在残酷的现实面前,浪漫诗人的美丽梦想不堪一击,于是海子的“村庄”,“麦 地”蒙上了一层凄迷的色彩:“摘下槐花/槐花在手中放出香味/香味 来自大地无尽 的忧伤/大地孑然一身 至今仍孑然一身”(《北方的树林》)。 他想重建家园:“在水上 放弃智慧/停止仰望长空/为了生存你要流下屈辱的泪 水/来浇灌家园”(《重建家园》),他唯恐精神家园的毁坏,拼命挽回残局,然而事 与愿违:“故乡/⋯⋯我们仍抱着这光中飞散的桶的碎片营造土地和村庄/他们终究 要被黑暗淹没/告诉我,荷尔德林——我的诗歌为谁而写”。《不幸——给荷尔德林》 理想幻灭,恰如落日不可挽回。海子于是孤独地守望精神家园,怅然吟唱:“有 时我孤独一人坐下/在五月的麦地 梦想众兄弟/看到家乡的卵石滚满了河滩/黄昏常 存弧形的天空/让大地上布满哀伤的村庄/有时我孤独一人/坐在麦地为众兄弟背诵中 国诗歌/没有了眼睛也没有了嘴唇”。(《五月的麦地》)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8 现实的残酷,使海子逃离到诗歌中,去创造土地的乌托邦。故而海子身居城 镇,却心系故土。纵观海子的诗歌,我们看到的几乎全是有关乡土的意象,城市 意象廖廖无几。海子对城市陌生而疏离,他把城市当作乡村的对立面,他觉得自 己远离家乡,远离精神家园,四处流浪:“我是浪子⋯⋯/灯火吹灭我/家乡赶走我/ 来到酒馆和城市//我本是农家子弟/我本应该成为/迷雾退去的河岸上/年轻的乡村教 师/从教会师院毕业后/在一个黎明/和一位纯朴的农家少女/一起陷入情网/但为什么/ 我来到了酒馆/和城市”(《诗人叶赛宁》)。 都市对于海子来说,是陌生,是痛苦,是拒绝容纳:“在十月的最后一夜/穷孩 子夜里提灯还家 泪流满面/一切死于中途/在远离故乡的小镇上/在十月的最后一 夜”(《泪水》)。海子身在城镇,却找不到精神家园,只有家乡才是他停泊的港湾, 这是他情系故土的重要原因。 喧嚣的都市不是海子的理想之地,“走遍一座座喧闹的都市/我很难梦见什么” (《眺望北方》)“海子没有幸福地找到他在生活中的一席之地。⋯⋯在他的房间 里,你找不到电视机、录音机、甚至收音机。海子在贫穷、单调与孤独之中写作, 他既不会跳舞、游泳,也不会骑自行车。在离开北京大学以后的这些年里,他只 看过一次电影”[9],“海子的生活相当封闭”。[10]他在这种几乎与世隔绝的状态下 进行诗歌创作,沉迷于其中不可自拔。80 年代诗坛遭受着商品经济的冲击,诗人 们的遭遇普遍尴尬,海子更是如此。诗歌难以发表,他的诗学追求不被承认,他 写的长诗受到批评。残酷的现实加剧了他理想的幻灭过程,他象一个受伤的孩子, 哭喊着想要回到故乡,回到那温暖的家园:“我要还家/我要转回故乡,头上插满鲜 花/我要在故乡的天空下/沉默寡言或大声谈吐/我要在头上插满故乡的鲜花”(《诗人 叶赛宁》)。他流着泪回家:“在十月的最后一夜/穷孩子夜里提灯还家 泪流满面”。 (《泪水》) 然而土地乌托邦已经幻灭,还乡梦就更加虚空,那不过是自我安慰。诗人孤 独无望,远离众人和尘世的幸福:“当众人齐集河畔 高声歌唱生活/我定会孤独返 回空无一人的山峦”(《汉俳》),“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 开”。(《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9 面对理想的陷落,诗人悲伤痛苦,情感深沉复杂,他无比珍惜村庄——心中 的理想,不愿破坏村庄的一草一木:“村庄,在五谷丰盛的村庄,我安顿下来/我顺 手摸到的东西越少越好!/珍惜黄昏的村庄,珍惜雨水的村庄/万里无云如同我永恒 的悲伤”(《村庄》)。村庄和土地是海子心中永远的痛,又是他爱的源泉和精神的 归宿,在一些表达其死亡意念的诗篇中,海子就流露了这种在精神和肉体上回归 家园的倾向: “我也愿将自己埋在四周高高的山上 守望平静的家园”(《祖国(或以梦为 马)》) 大地 盲目的血/天才和语言背着血红的落日/走向家乡的墓地(《太阳·土 地》)。 他在诗中甚至预言性地描写过自己回归故土的景象:“空气中的一棵麦子/高举 到我的头顶/我身在这荒芜的山冈/怀念我空空的房间,落满灰尘”(《四姐妹》),“在 七月我总能突然回到荒凉/赶上最后一次/我戴上麦秸,宁静地死亡/这一次不是葬在 山头乱坟岗”(《太阳.大扎撒》),“那是一片冬季的草场/草长得不高,但很兴旺/ 我的头颅就埋在这里/搂抱着夜色中的山冈”(《草原之夜》)。 梦想撒落一地,还乡如同竹篮打水,痛苦而绝望的诗人,只有走向最后的陨 落,“我挣脱/一只陶罐/或大地的边缘⋯⋯我的双手向河流飞翔”(《黎明 一首小 诗》),“怀抱心上人摔坏的一盏旧灯/怀抱悬崖上幸福的花草纵身而下”(《不幸—— 给荷尔德林》)。海子最后的死,无疑是真正意义上的魂归故土。 海子抒情短诗弥漫着浓郁的乡土情,透过他的诗歌我们看到“诗人一生的热 爱和痛惜”[11]海子对于大地的热爱、悲悯是无尽的歌咏,大地是海子也是人类的 生命不能承受之轻。正如海子所言:“在天堂里/大地只是一片苦树叶⋯⋯这一片苦 树叶住在天堂/大地不能承受,大地必然倾斜”(《弥赛亚》)。 1.3暴烈深沉的乡土 宁静美丽的乡土并不能成为诗人魂牵梦绕的理想家园。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10 1989 年海子有一趟故乡之行,西川在《怀念》一文中说:海子的“这趟故乡 之行给他带来了巨大的荒凉之感”。他说“有些你熟悉的东西再也找不到了”,“你 在家乡完全变成了一个陌生人”。[12]这一沉痛的自白,表明诗人成了一个被故乡 放逐的人,因此现实中的荒凉感出现在他的诗作中,海子从此产生了更大的幻灭: “秋天深了,神的家中鹰在集合/神的故乡鹰在言语/秋天深了,王在写诗/在这个世 界上秋天深了/该得到的尚未得到/该丧失的早已丧失”(《秋》)。 贫穷是使“村庄”理想破灭的重要因素,贫穷使爱情失败,村庄“忧伤”,使 土地上的农民艰难苦痛。于是海子的村庄土地,一改和谐静谧之美的特点而显得 暴烈深沉,诗中的情感,痛苦而热烈。这使海子的诗染上了浓重的悲伤情调。从 和谐宁静的古典式审美,走向痛苦激烈的现代式审美,表明海子诗歌在艺术上渐 趋成熟。 在《麦地·或遥远》中诗人表达了发自内心的痛苦:“饱含麦粒的麦地/内心暴 烈/麦粒在手上缠绕//麦粒 大地的裸露/麦地 在家乡多孤独/坐在麦地上忘却粮仓 歉收/歉收或充盈的痛苦/谷仓深处倾吐一句真挚的诗 亲人的询问//幸福不是灯火/ 幸福不能照亮大地/大地遥远 清澈镌刻/痛苦/海水的光芒/映照在绿色粮仓上/鱼群 撞动//沙漠之上的雪山/天空的刀刃/冰川 散开大片羽毛的光/大片的光 在河流上 空 痛苦地飞翔”(《麦地·或遥远》)。[13]“鱼群撞动”、“海水的光芒”、“天空刀 刃”、“大片的光 痛苦地飞翔”等一系列叠加的意象,渲染着海子无边而剧烈的痛 苦。 “谷仓深处倾吐一句真挚的诗 亲人的询问”:海子是家中的长子,诗人微薄 的工资,不能在经济上改善家人生活,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这使诗人心中深感 愧疚。现实中的种种困扰也是诗人不能回避的。 又如《麦地与诗人》: 询问 在青麦地上跑着/雪和太阳的光芒//诗人,你无力偿还/麦地和光芒的情义//一种 愿望/一种善良/你无力偿还//你无力偿还/一颗放射光芒的星辰/在你头顶寂寞燃烧 答复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11 麦地/别人看见你/觉得你温暖,美丽/我则站在你痛苦质问的中心/ 被你灼伤/ 我站在太阳 痛苦的芒上//麦地/神秘的质问者啊//当我痛苦地站在你的面前/你不能 说我一无所有/你不能说我两手空空//麦地啊,人类的痛苦/是他放射的诗歌和光芒! 他觉得良心和灵魂被麦地拷问,充满痛苦:“麦地/别人看见你/觉得你温暖, 美丽/我则站在你痛苦质问的中心/被你灼伤/我站在太阳 痛苦的芒上”(《麦地与诗 人》)。 诗人的痛苦不仅来自无力偿还家人情义的悲伤,还来自麦地的质问,更重要 的是来自于心灵的自责。诗人感到自我之外有另一个“他”——“神秘的质问者” 存在,这是诗人自我分裂出去的他者形象,这个“他者”对自我灵魂严厉审问。 这种内在的痛苦更具震颤心灵的深度与力度。 麦地中蕴含着“亲人的询问”,但麦地更是“神秘的质问者”。麦地被诗人赋 予了形而上的意义。它不仅仅是具象的家乡土地,更是孕育万千生灵、隐含生存 奥秘的大地。通过乡土,海子得以亲近自然,观察人生。孕育生命接纳万物的乡 土,给予了诗人真切而深刻地把握世界人生的基点。 麦地是照耀他人生旅途的“一颗放射光芒的星辰”,面对麦地,海子感到被“灼 伤”,犹如面对质问他生命意义的神明——这是“神秘的质问者啊”。在这个意义 上,土地具有了神性:孕育诗人,和诗人进行精神上的交流。“土地具有神性,是 海子村庄土地诗篇中最具个人独创性的地方,赋予土地神性,通灵般地和土地交 融,使得海子土地诗篇中的情感尤具深度和力度。”[14] 1.4灵性的乡土 村庄像“黑漆漆的财宝”,是他诗歌创作的源泉;“住着母亲和儿子”的美丽 村庄,寄托了诗人深沉的关爱;土地上艰辛和痛苦的劳作,使海子观照世界人生 的角度独特,情感深刻。 通过乡土,海子感受到了自然景观后面的大生命的呼吸,领悟了生命及存在 的本质。诗人与乡土血肉相连,不仅影响了海子诗歌的深度和力度,也影响了海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12 子诗歌的艺术审美方式。这使海子的诗歌风格清新且具有民间本原性的质朴。在 海子笔下,村庄、土地、庄稼及天地间的万物生灵,是相互交融、相互感应的。 万物皆有灵,这是最显海子诗歌独特成就的地方。 海子诗歌的淳朴自然与他吸取民间艺术营养密切相关,海子对民间艺术营养 的吸收及消化能力很强,这与海子生长于民间,用诗人独特敏锐的神经去感受乡 土的能力有关。民间艺术营养中最可贵的是它的本原性的质朴。海子诗歌的特点 在于直取民间艺术营养的本原。 试看《谣曲·之一》:[15]“你是我的哥哥你招一招手/你不是我的哥哥你走你 的路//小灯,小灯,抬起他埋下的眼晴//你的树丛大而黑/你的辕马不安宁/你的嘴唇 有野蜜/你是丈夫——还是兄弟//小灯,小灯,抬起他埋下的眼睛//你是我的哥哥你 招一招手/你不是我的哥哥你走你的路”。 “你是我的哥哥你招一招手/你不是我的哥哥你走你的路”诗人直接引入了陕 北民歌“信天游”中的歌词。海子在承接西部民歌的基础上作了进一步的发挥, 把民歌中本原性的东西显现出来。民歌原始的粗野和质朴,是民间艺术营养的本 原,隐含着艺术的本质,是民歌最为可贵的特点。 海子把民间艺术营养的精髓化入诗歌的血肉中。诗人情感的表现方式和感知 世界的方式和民间艺术的特质相契合。例如他的《浑曲》:“妹呀/竹子胎中的儿子/ 木头胎中的儿子/就是你满头秀发的新郎//妹呀/晴天的儿子/雨天的儿子/就是滚遍你 身体的新娘//妹呀/吐出香鱼的嘴唇/航海人花园一样的嘴唇/就是咬住你的嘴唇”。[16] “竹子胎中的儿子、木头胎中的儿子、晴天的儿子、雨天的儿子”海子把这些联 想为“妹”的情人。这些联想具有跳跃性和拟人性,这正是原始思维的特质。这 种联想把世间万物视为同具生命的精灵,可以彼此沟通、交流、转化⋯⋯这便是 “通灵”的感知世界的方式。 在通灵地感知世界时,诗人融入心中乡土的物象,这使海子的诗歌带上了天 然的色彩和泥土的芬芳。这是原始的感知世界的方式,是民间艺术营养中的本原。 用这种感知世界的方式创作的诗歌,充满着生命的灵性、神性和诗性:“故乡的小 木屋、筷子、一缸清水/和以后许许多多日子/许许多多告别/被你照耀//今天/我什么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13 也不说//让别人去说/让遥远的江上船夫去说/有一盏灯/是河流幽幽的眼睛/闪亮着/ 这盏灯今天睡在我的屋子里//过完了这个月,我们打开门/一些花开在高高的树上/ 一些果结在深深的地下”(《新娘》1984.7)。[17] 海子能在日常生活的体验中,发现独特的诗意,用词的平实但独特也是海子 努力追求的,正如燎原所说“对东方、历史、中国这样一些大概念,大意象进行 自民族而民间的具体细末物事的紧缩,其诗歌中开始出现这样一些词汇:秦腔、 蛇皮二胡、瞎子阿炳、土豆、筷子、一缸清水等等。他已经开始化大为小,化文 雅为俚俗的这样一种物象的处理方法。”[18] “故乡的小木屋”、“筷子”、“一缸清水”,展现的是农家最平实的场景:简陋 的住所,粗朴的食具,“一缸清水”则让人们感受到了乡间生活的清贫和宁静。在 诗歌史上,罕见谁以这么朴实而独创的意象,真切地表现出乡村生活的艰难、清 贫、宁静和美丽。 诗人拟想的“新娘”,是和家乡相联系的。故乡是他爱之根源,情之所系。是 照耀诗人一生的灯盏和星辰。“故乡的新娘”或“新娘般的故乡”又像“河流幽幽 的眼睛”,闪亮着,“睡在我的屋子里”。度完这样的蜜月后(“过完这个月,我们 打开门”):“一些花开在高高的树上/一些果结在深深的地下”。 与“新娘般的故乡”的亲近,已经开花结果。这里的“孕育”之意由人间扩 及自然,质朴澄明又显出几分神秘。这两句诗写得自然而又精致,人们却只觉其 自然而不觉其精致,诗人已经自然地和家乡、土地、新娘等融为一体。再如: “木塔那儿/一共有两个人/蓝姬她是一张小圆脸/蓝姬的丈夫是一位卖高梁的皇 帝//卖高梁的人民币/买来了一面小鼓/围着小巢敲击/鼓点声大/雨点声小/蓝姬如一 只雪雁/今夜又栖爱人嘴唇//巢/如果我公开/我自己秘密的小巢/一定会有许多耳朵凑 上来/散布消息/水中一对鱼夫妻/手捉手/走过桥洞去//挂巢之树/结梨三只⋯⋯/蓝姬 指着前后左右/十字星是自己的丈夫”(《蓝姬的巢》1985.5)。[19] “蓝姬”是诗人想象的爱人,诗中的“皇帝”,“那只是一个‘形而上’的皇 帝”,他自己诗歌中的皇帝。海子的‘皇帝’并非没有率领欲,但他所图谋率领的 却是类似于德令哈草原上那童话国中的豆子兵丁”。[20]皇帝其实是诗人自己,表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14 示只要有了爱,也就如皇帝一般全都拥有、一无所求。因而这个幸福满足的皇帝, 只是一个“卖高梁的皇帝”。 诗中写一对恋人爱的甜蜜并结出了爱的果实。“蓝姬如一只雪雁/今夜又栖爱 人嘴唇”。海子将爱人喻为“雪雁”,“栖”在“爱人嘴唇”,诗意地再现了恋人间 的亲密。“水中一对鱼夫妻/手捉手/走过桥洞去”,不仅隐喻情人间亲密和谐“如 鱼得水”,更以一种清澈美丽的童话境界,创造性地表现了爱人间的亲密与和谐、 幸福和甜蜜。更为神奇的是,海子以“挂巢之树结梨三只⋯⋯”隐喻爱结出了果 实:质朴而亲切的乡间意象中,既让人感受到“三口之家”的“天伦之乐”,也透 出了生命的神奇和奥秘。 在这首诗中,“高粱、小鼓、雪雁、游鱼、桥洞、树巢、梨子”等乡间意象, 散发出乡土特有的气息。更特别的是,海子诗中人间的情爱和自然界的生命活动 天然交融为一体。飞鸟、游鱼、挂巢结果之树隐喻爱的三个阶段。爱恋:“一只雪 雁”;结婚:“一对鱼夫妻”;生子:“挂巢之树/结梨三只⋯⋯”。 海子的诗篇澄明而又具有神秘的生命气息,根子在于他把握住了民间艺术营 养的本原,有了将自然万物视为万千生灵的感知方式。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15 2 投身太阳的理想 2.1我有三种幸福:诗歌,王位,太阳 我有三种幸福海子曾说“在夜色中/我有三次受难:流浪,爱情,生存/我有三 种幸福:诗歌,王位,太阳”(《夜色》)。 海子的诗歌理想是追寻太阳,他呼唤太阳:“在黑暗的尽头/太阳,扶我站起 来”,“我全身的黑暗因太阳升起而解除”(《日出》)。 太阳即诗。海子认为:“我的诗歌理想是在中国成就一种伟大的集体诗。我不 想成为一个抒情诗人,或是一位戏剧诗人,甚至不想成为一名史诗诗人,我只想 融合中国的行动成就一种民族和人类的结合,诗和真理合一的大诗”。[21]诗人幻 想着能创立一种伟大的诗歌,这一伟大的诗歌不仅要超越母本(大地),而且要超 越父本(太阳),是一种伟大的人类精神—一种诗歌总集性质的东西,这是人类的 集体回忆或造型。 在《祖国,或以梦为马》中,诗人就曾如此说过:“我的事业,就是要成为太 阳的一生/他从古至今——‘日’——他无比辉煌/无比光明/和所有以梦为马的诗人 一样/最后我被黄昏的众神抬入不朽的太阳/太阳是我的名字,太阳是我的一生⋯⋯ 太阳的山顶埋葬 诗歌的尸体——千年王国和我/骑着五千年凤凰和名字叫‘马’的 龙——我必将失败/但诗歌本身以太阳必将胜利”。 建立大诗即是渴望永恒,永恒是灵魂的获救,精神的超越,为了达到这一梦 想,诗人想挣脱大地的束缚,经过一场大火的充分燃烧之后,飞翔于太阳之上从 而达到新的超越,进而成就一次性诗歌行为。 2.2投身太阳的原因 海子的创作是要成为“诗歌之王”或“诗国中的太阳”,诗人放弃“麦地”,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16 投身太阳,有着深层次的原因。 首先诗人博大的精神追求是为了抵御或超越现实中“流浪、爱情、生存”的 “受难”,超越“此在的沉沦”(海德格尔语),救赎迷途的人类。 诗人何尝不想做一个世俗的人,而做一世俗的人必须“放弃智慧/停止仰望长 空/为了生存你要留下屈辱的泪水/来浇灌家园”(《重建家园》),放弃智慧,放弃精 神追求,所谓的生存只是为了像芸芸众生一样的活着,这是海德格尔所说的“此 在的沉沦”。沉沦意指:不作为自己本身存在,而消散在他人之中,无论自觉不自 觉,此在总是按照公众意见而不是自己的意志行事,“常人展开了他的真正独裁。 常人怎样享乐,我们就怎样享乐;这个常人不是任何确定的人,而一切人(都不 是作为总和)都是这个常人”,“常人”的幸福恰恰就是诗人的痛苦,他是不情愿 沉沦的。他是“常人”中的清醒者,他看清了“此在的沉沦”和存在的被遮蔽。 因此,诗人的痛苦甚过常人。 诗人敏感地捕捉到现实的黑暗,用“黑夜”意象来传达他的痛苦。在《黑夜 的献诗——献给黑夜的女儿》中:“黑夜从大地上升起/遮住了光明的天空/丰收后 荒凉的大地/黑夜从你内部上升//你从远方来,我到远方去/遥远的路程经过这里/天 空一无所有/为何给我安慰//丰收之后荒凉的大地/人们取走了一年的收成/取走了粮 食骑走了马/留在地里的人,埋得很深//草杈闪闪发亮,稻草堆在火上/稻谷堆在黑 暗的谷仓/谷仓中太黑暗,太寂静,太丰收/也太荒凉,我在丰收中看到了阎王的眼 睛//黑雨滴一样的鸟群/从黄昏飞入黑夜/黑夜一无所有/为何给我安慰//走在路上/放 声歌唱/大风刮过山岗/上面是无边的天空”。 “黑夜从你内部上升”,强调了黑夜的内在性,这是不能驱遣的黑暗,黑暗遮 蔽了光明的天空,遮蔽了诸神的道路,遮蔽了拯救的希望。由于失去了获救的希 望,因而丰收便意味着荒凉。在一个没有神圣,上帝缺席的世界上,生存便意味 着掠夺,“人们取走了一年的收成/取走了粮食骑走了马”取走看似正常,实则是可 怕的掠夺和戕害。这种可怕正在于人们未意识到“取走”——无节制的掠夺,不 仅破坏了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而且也戕害着精神和心灵。人们疯狂掠夺甚至把 聚敛财富当成了嗜好。“丰收后荒凉的大地”,沉迷于物质的人类精神一片荒凉。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17 在芸芸众生欢庆丰收的喜悦中,诗人看到了“阎王的眼睛”。敏锐地感受到了世俗 的黑暗与危险。上帝缺席,诸神隐退,存在被遗蔽,诗人作为一清醒的独行者, 已没有退路,他感受到了自己沉重的责任和义务,用诗歌唤醒民众,追踪神性, 是诗人的崇高理想。 其次,诗人的理想追求还来自英雄主义的激情,弗洛伊德认为,人有两种本 能,一种是生本能,一种是死本能。两者总是在进行斗争。当然这种斗争是无意 识的。大多数人恐惧死亡,没有意识到死本能。[22]海德格尔认为并非众人不知其 将死,而是众人以沉溺于日常生活的种种活动这一方式闪避死亡。[23]也就是前文 提到的“此在的沉沦”。美国人类学家恩斯特贝克尔认为死亡恐惧是英雄主义产生 的根源,人们通过移情作用使得自己在顺应天命与渴望自己作主的愿望中找到平 衡,移情作用最鲜明最极端的表现在于爱情和艺术创造领域。[24]“海子是敢于直 面死亡的,他把对死亡的恐惧转化为对英雄主义的追求。现实中的种种因素使得 他不能成为一个生活中的强者,因此他把英雄主义的追求移情于诗歌,渴望通过 诗歌使自己的存在延伸到永恒”。[25] 另外,诗人想要化身为日,与自身的个性气质密切相关。诗人一直认为自己 与荷尔德林、尼采是一类人。海子不仅是倾心于麦地的少年,“他内心还有充满疯 狂气质的另一极:太阳。太阳是与土地母体相对的父本的象喻,是力量的喷涌和疯 狂的燃烧,是其生命的能量和本体,是回归大地母体之前的辉煌的照耀舞蹈和挣扎,它 向着大地沉落,但又奋力从大地上升起,这样的方向激励着海子年轻的生命,使他在诗 歌中得以爆响式的燃烧,并决定了他内心的悲剧与拯救的英雄气质”。[26] 最后,所有天才性艺术家的生命和性格趋向中都有一种尖锐的直指终极的偏 执。他们寻求绝对,打破和谐,直指终极。海子感到他有一天必定要冲入太阳, 是出于这样一种思想:这就是打破天地万物之间的平衡与和谐。和谐的本质就是 万物因对应、适应关系的建立,而形成的束缚、老化、僵死。只有不断的打破这 和谐,生命才能不断地向更高形态上升。海子意识中绝对的终极就是超越于万有 之上——这是一个完全与太阳重合的位置。诗人说“让我离开你们独自走上我的 赤道”,“让我独自度过一生”。海子进入太阳就是进入绝对的宇宙终极。诗人由诗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18 歌牵引寻找并进入宇宙的绝对真理,这个绝对真理也就是他的诗歌。[27] 2.3“太阳”意象剖析 从痛苦绝望到寻求更高的生命形式,海子选择了“太阳”。当他的诗篇中大量 涌现太阳这一意象,我们感受到一个矛盾、冲突,激烈燃烧的本体,诗歌的审美 在这里达到了极致。 “太阳”意象包孕光明与黑暗。暗示着原始的生命力。是世界与生命的创造 者。是海子倾力完成的有张力与深度的创造。太阳是自然之主,唯太阳的博大, 可以宽容死亡,疼痛,灾难。太阳也是诗性之源。海子诗中表现出毁灭与再生的 冲动,与宇宙达成同一的冲动。 “太阳”作为一个核心意象,还派生着“光明”、“火”、“血”等变体,共同 构成了一条超越“此在”之路。 在海子的太阳系列意象的表达中,“光明’,是太阳的功能喻指,是具有最高 价值和最高意义的核心象征,而太阳则是这价值与意义之源。“光明”喻指圣洁、 完善、幸福的生命最高境界。“黎明”、“曙光”乃至“天堂”均可视作“光明”的 派生意象。如《日出——见于一个无比幸福的早晨的日出》:“在黑暗的尽头/太阳, 扶着我站起来/我的身体像一个亲爱的祖国,血液流遍/我是一个完全幸福的人/我再 也不会否认/我是一个完全的人我是一个无比幸福的人/我全身的黑暗因太阳升起而 解除/我再也不会否认 天堂和国家的壮丽景色/和她的存在⋯⋯在黑暗的尽头!” 太阳的另一派生意象是“火”。火,是生命燃烧的状态。骆一禾称海子的道路 是“火的漩涡的道路”认为“火”是弥漫于他的诗歌世界的象征与原型谱之间的 元素。海子的《日记》中谈到:“对于生活是什么?生活的现象又包孕着什么意义? 人类又该怎样地生活?我确实也是茫然而又混沌,但我确实是一往直前地拥抱生 活,充分地生活。我挚烈的活着,亲吻毁灭和重造,犹如一团大火,我就在大火 的中心。”[28]可见,“火”燃烧着青春,燃烧着一切。海子进而宣告,“我要把粮 食和水、大地和爱情这汇集一切的青春统统投入太阳和火,让它们冲突、战斗燃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19 烧、混沌、盲目、残忍甚至黑暗。我和群龙一起在旷荒的大野闪动着亮如白昼的 明亮眼睛,在飞翔,在黑暗中舞蹈、扭动和厮杀。我要首先成为群龙之首,然后 我要杀死这群龙之首,让他进入更高的生命形式”。[29]海子投入太阳和火,历经 撕裂、冲突与燃烧,是为了最终“进入更高的生命形式”。随着“太阳”意象的凸 显,海子的主体精神,在燃烧生命的过程中得以涅槃重生。 2.4远方除了遥远一无所有 海子说“我有三种幸福:诗歌,王位,太阳”(《夜色》)。 海子的“幸福”,其实只是一种对幸福的向往和追求。海子把对幸福的向往和 追求当成了幸福,对事业和理想的追求使海子忘却了精神和现实双重困境中的“受 难”,消除了海子心中的痛苦。然而,“幸福不是灯火,幸福不能照亮大地”(《麦 地,或遥远》),海子所体验到的这种幸福.是遥远而无力的。 在《祖国(或以梦为马)》中,海子誓言:“我要做远方的忠诚的儿子/和物质的 短暂情人”这“远方”就是海子所追求的“诗歌、王位、太阳”,是照亮海子,使 他得以度过“一生的茫茫黑夜”的灯盏。然而这一理想是如此远大。要达到这一 理想是如此艰难,海子的心中,也就时时涌起理想总在远方、幸福总在远方的孤 独、痛苦和茫然。抵御“受难”境况,激励自己前行的“远方”,成了痛苦的远方, 茫然的远方。 海子写下了这样的诗句:“远方就是你一无所有的地方”(《龙》),“远方除了 遥远一无所有”(《远方》1988.8.19)并在他的诗论《我热爱的诗人——荷尔德林》 中说:“诗和远方一样”。 这位“远方的忠诚的儿子”,对“远方”“一无所有”的实质有着真切的体验 并了然于心,他心中的痛苦和失落,从《远方》(1988.8.19)这首诗中集中地体现出 来: “远方除了遥远一无所有/遥远的青稞地/除了青稞 一无所有//更远的地方 更加孤独/远方啊 除了遥远 一无所有//这时 石头/飞到我身边//石头 长出 血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20 /石头 长出 七姐妹//站在一片荒芜的草原上//那时我在远方/那时我自由而贫穷// 这些不能触摸的 姐妹/这些不能触摸的 血/这些不能触摸的 远方的幸福//远方 的幸福 是多少痛苦”。 “站在一片荒芜的草原上”。孤独茫然无所把握,这是海子在现实中的悲剧处 境。他所向往留恋的—切,都是虚幻的,“不能触摸的”,而这“不能触摸的”“远 方的幸福”,带给他的是“多少痛苦”。 海子抵御“受难”的“幸福”追求最终也成了一种“受难”。 2.5尘世的幸福——暂时的休憩 诗人在追求远方的理想时,总会有倦怠的时候,于是就产生了《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这首诗,此诗不是海子最好的作品,但是却真实地表达了诗人追求理 想过程中回望尘世的矛盾心情,下边试详解这首诗体会海子此时的心境: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 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告诉他 们我的幸福/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我将告诉每一个人//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
/
本文档为【%9d到“太阳”——论海子诗歌的独特诗意】,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