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心理咨询师复习考点

2011-04-29 28页 doc 183KB 13阅读

用户头像

is_596149

暂无简介

举报
心理咨询师复习考点心理咨询师复习考点 心理咨询师复习考点 第一部分 普通心理学 第一节绪论 一、人的心理活动中,意识是心理发展的最高层次,只有人才有意识。 二、心理现象可分为两大类:即心理过程和人格。认知(知)、情绪情感(情)和意志(意)是以认知过程的形式存在的,它们都要经过发生、发展和结束的不同阶段,所以属于心理过程。 三、心理是脑的机能。 四、动物心理发展的三个阶段:感觉、知觉、思维的萌芽(还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和事物之间的内部联系)。只有到了人类,才有了思维,有了意识。 五、为了纪念冯特对心理学的贡献,人们把他于1879年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世...
心理咨询师复习考点
心理咨询师复习考点 心理咨询师复习考点 第一部分 普通心理学 第一节绪论 一、人的心理活动中,意识是心理发展的最高层次,只有人才有意识。 二、心理现象可分为两大类:即心理过程和人格。认知(知)、情绪情感(情)和意志(意)是以认知过程的形式存在的,它们都要经过发生、发展和结束的不同阶段,所以属于心理过程。 三、心理是脑的机能。 四、动物心理发展的三个阶段:感觉、知觉、思维的萌芽(还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和事物之间的内部联系)。只有到了人类,才有了思维,有了意识。 五、为了纪念冯特对心理学的贡献,人们把他于1879年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看作是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六、行为主义: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创立了行为主义,认为只要确定了刺激和反应(即R-S)之间的关系,就可以预测行为,是一种典型的环境决定论的观点。 七、机能主义:詹姆斯为这一学派奠定了基本的思想基础。它1.反对把意识分解为感觉、情感等元素,(强调)主张意识是一个连续的整体;2.反对把心理看作一种不起作用的副现象,强调心理的适应功能;3.反对把心理学只看作一门纯科学,(强调)重视心理学的实际应用。因为它强调心理学应该研究心理在适应环境中的机能作用,所以被称为机能主义心理学。(三个反对,三个强调) 八、人本主义心理学:以罗杰斯和马斯洛为代表,被称为心理学的第三势力。 第二节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 一、1.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由细胞体、树突和轴突三部分组成。 2.神经元具有接受信息(刺激)、传递信息和整合信息的功能。 二、1.外周神经系统包括由12对脑神经和31对脊神经组成的躯体神经系统及自主神经系统。2.在脑神经和脊神经中,都有支配内脏器官运动的纤维,分布于心脏、血管、呼吸器官、胃肠平滑肌和腺体等内脏器官,称为自主神经,或叫植物神经。 三、1.脑干位于颅腔内与脊髓相连接的部位,包括延脑、桥脑和中脑三部分。它是脑的最古老的部位,也是维持生命的基本活动的主要机构。 2.脑干网状结构调节着脑结构的兴奋性水平,是睡眠与觉醒的神经结构。它使有机体在一定刺激作用下,保持一定的唤醒水平和清醒状态,维持注意并激活情绪。 3.⑴丘脑是大脑皮层下除嗅觉外所有感觉的重要中枢(皮层下高级的感觉中枢)。 ⑵下丘脑是内脏系统活动的调节中枢。 ⑶小脑的功能是保持身体平衡,调节肌肉紧张度,实现随意和不随意运动。 4.⑴大脑半球的外侧面以外侧裂、中央沟等为界线可以分为四个叶:颞叶、顶叶、枕叶、额叶。 ⑵大脑皮层的不同区域有不同的功能:颞叶以听觉功能为主,听觉中枢位于颞上回和颞中回;顶叶以躯体感觉的功能为主,中央后回是躯体感觉中枢;枕叶以视觉功能为主,视觉中枢位于枕叶的枕极;额叶以躯体运动功能为主,中央前回是躯体运动中枢。 5.大脑两半球的解剖结构基本上是对称的,但其功能又是不对称的,这种功能的不对称性叫做"单侧化"。惯用右手的人,左半球言语功能占优势,右半球占优势的功能是不需要语言参加的空间知觉和形象思维活动。斯佩里的“割裂脑”实验进一步证明了以上结论。 四、1.无条件反射是动物和人生而具有、不学而会的反射;条件反射是个体通过模仿、学习,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形成的反射。 2.巴甫洛夫研究的条件反射称为经典条件反射;斯金纳研究的条件反射称为操作条件反射,或工具条件反射。 第三节感觉和知觉 一、1.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2.可以把感觉分为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外部感觉是由身体外部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所引起的感觉,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皮肤感觉等。内部感觉是由身体内部来的刺激所引起的感觉,包括运动觉、平衡觉、和肌体觉(又叫内脏感觉)。 二、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叫感受性。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叫感觉阈限。感受性是用感觉阈限来度量的,二者成反比:阈限值低感受性高,阈限值高感受性低。 三、1.在外界刺激持续作用下,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适应。 2.外界刺激停止后,还能暂时保留一段时间的感觉形象叫感觉后象,有正后象和负后象之分。 3.不同刺激作用于同一感觉器官,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对比。 4.一个刺激不仅引起一种感觉,同时还引起另一种感觉的现象叫联觉。 四、1.视觉的适宜刺激是波长在380纳米-780纳米之间的电磁波(光波)。 2.视细胞层上有两种视觉神经细胞:锥体细胞和杆体细胞。锥体细胞在强光下起作用,能分辨物体的细节和颜色;杆体细胞对弱光敏感,只能分辨物体的明暗放轮廓。 3.颜色混合有两种:色光混合、颜料混合。 4.色觉异常:绝大多数是遗传的原因造成的;色盲中男性色盲的人数大大高于女性色盲的人数。 5.色觉有缺陷的人是靠明度的差别来辨认颜色的,明度相同而色调不同的颜色他就分辨不出来了。 五、1.听觉适宜的刺激是16-20000赫兹的空气振动。比16赫兹低的次声,以及比20000赫兹高的超声人们都听不到。 2.听阈范围内,人们对1000HZ-4000HZ 的声音最敏感。 3.60岁以后随年龄的增长感受性逐渐降低,老年人听觉感受性降低的特点是:首先降低的是对高频声音的听觉,随着年龄的增长听觉丧失的范围逐渐向低频方向发展,当扩展到中频范围时就影响到了言语的听觉。 4.声音有音调、响度和音色三种性质。音调主要由声波的频率决定,响度主要由声波的振幅决定,音色主要由声波的波形决定。 六、皮肤感觉和内脏感觉中都有痛觉,各种感觉器官中也都有痛觉。皮肤痛和内脏痛之间的区别在于:内脏痛性质不清、定位不准,而且具有放射的现象。痛觉对机体具有保护作用,故具有生物学意义。痛觉最难适应。 七、1.知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物体的整体在人脑中的反映。 2.知觉是各种感觉的结合,它来自于感觉,但已不同于感觉。感觉只反映事物的个别属性,知觉却认识了事物的整体;感觉是单一感觉器官活动的结果,知觉却是各种感觉协同活动的结果;感觉不依赖于个人的知识和经验,知觉却受个人知识经验的影响。 3.知觉的基本特性是:⑴整体性;⑵选择性;⑶恒常性(即在一定的范围内,知觉的条件发生了变化,而知觉的映象却保持相对稳定不变的知觉特性,简称常性);⑷理解性。 4.时间知觉是对物质现象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影响时间知觉准确性的因素很多。活动内容的丰富容易对时间低估。对所发生事件所持的态度和它所引起的情绪也影响对时间的估计。 5.错觉是在特定条件下产生的对客观事物的歪曲的知觉,这种歪曲往往带有固定的倾向。只要具备了错觉产生的条件,错觉是必然会产生的,通过主观努力是无法克服的。 第四节记忆 一、1.记忆是过去的经验在头脑中的反映。 2.记忆按内容可分为五种:⑴形象记忆⑵情景记忆⑶情绪记忆⑷语义记忆⑸动作记忆。 3.记忆过程的三个环节:识记、保持、回忆和再认(再现)。 二、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是对记忆与遗忘进行实验研究的创始人。他用于记忆研究的材料叫无意义音节。遗忘的进程是先快后慢。 三、1.我们把过去感知过后事物的形象在头脑中再现的过程叫做表象,在头脑中所出现的事物的形象也叫表象。 2.表象的特征:直观形象性、片断不稳定性、可操作性、概括性。 3.表象在心理发展的过程中是从感知向思维过渡的中间环节,没有表象,思维也难于发展起来(感知→表象→思维)。 四、1.认知心理学把记忆也看作是人脑对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储存和提取的过程。并将记忆分作三个记忆系统: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2.瞬时记忆又叫感觉记忆或感觉登记,是指外界刺激以极短的时间一次呈现后,信息在感觉通道内迅速被登记并保留一瞬间的记忆。瞬时记忆的特点:⑴鲜明的形象性⑵容量很大,为9-20比特,有9个以上的项目;图象记忆保持的时间为0.25-1秒,声象记忆保持的时间可以超过1秒,但最长不会超过4秒。⑶对瞬时记忆的信息加以注意,即可转入短时记忆了。 3.短时记忆是指外界刺激以极短的时间一次呈现后,保持时间在1分钟以内的记忆。短时记忆的特点:⑴容量有限,一般为7±2个组块,即5-9个项目。⑵语言文字的材料多为听觉编码,即容易记住的是语言文字的声音而不是它们的图象;非语言的材料是形象的记忆。⑶短时记忆中的信息是正在加工的信息,因而是可以被意识到的。 4.长时记忆的遗忘或因自然的衰退,或因干扰造成。干扰又分为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两种。 5.⑴系列位置效应就是记忆材料在系列中所处的位置对记忆效果产生的影响。⑵系列开头比系列中间的材料记得好又叫首因效应或首位效应;系列末尾比系列中间的材料记得好又叫近因效应或新近效应。(两头好,中间差)。 第五节思维言语及想象 一、辐合思维是按照已知的信息和熟悉的规则进行的思维,或叫求同思维;发散思维是沿着不同的方向探索问答案的思维,又叫求异思维,其更具有创造性。 二、1.概念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特性的反映,是以词来标示和记载的。它是思维活动的结果和产物,同时又是思维活动借以进行的单元。 2.概念的内涵是指概念所包含的事物的本质属性,外延是指属于这个概念的个体,即概念所包含的范围。 3.概念的内涵越深,它所包含的属性越多,属于这个概念的个体越少,外延越窄;概念的内涵越浅,它所包含的属性越少,属于这个概念的个体就越多,外延越广。 三、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⑴迁移的作用(正迁移与负迁移)⑵原型启发的作用⑶定势的作用。 四、言语活动的中枢机制: 1.言语运动中枢与表达性失语症。左半球额下回靠近外侧裂的部位是主管说话机能的,叫言语运动中枢,又叫布洛卡中枢。这一中枢受到损伤表现为说话迟钝费力,不能说出连贯、流畅的语言,但其发音器官并没有毛病,而且还能听懂别人说的话,还能写字、认字,这种言语缺陷叫表达性失语症。 2.言语听觉中枢与接受性失语症。位于顶、枕、颞叶交汇处的颞上回受到损伤,患者能听到声音,他的听觉器官还是正常的,却不能分辨语音,对字词也失去了理解的能力。这一中枢叫言语听觉中枢,也叫威尔尼克中枢。这一中枢受到损伤所发生的失语症叫接受性失语症。 3.视觉性言语中枢与失读症。位于顶、枕叶交汇处的角回是主管阅读的,叫视觉性言语中枢。这一中枢受到损伤,患者能看到字词,却不能理解字词的含义,这种失语症叫失读症。 4.书写性言语中枢。位于额中回靠近中央前回的地方是主管书写功能的,叫书写性言语中枢。这一中枢受到损伤,患者的其他运动机能正常,却不能写字绘画了,这种失语症叫失写症。 五、想像是人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新形象的思维过程。 第六节意识与注意 一、1.意识是在觉醒状态下的觉知。 2.根据脑电波的变化,可以将睡眠分为4个阶段。快速眼动睡眠阶段,Δ波消失,类似于清醒状态下的高频低幅脑电波出现,眼球开始快速上下左右移动,梦境开始出现。 3.梦的特点:梦境的不连续性、不协调性、认知的不确定性等。 二、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活动的一个特点,是心理过程的一种状态,所以,注意不是一种心理过程。 三、注意的特征: 1.在同一时间内,意识所能清楚地把握对象的数量叫注意广度,又叫注意范围。简单的任务下注意的广度大约是7± 2,即5-9个项目。 2.对选择的对象注意能稳定地保持多长时间的特性叫注意的稳定性。与其相反的注意品质是注意的分散,即平常所说的分心,是被动的。 3.由于任务的变化,注意由一种对象转移到另一种对象上去的现象叫注意转移,是主动的。 4.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于不同的对象,同时从事几种不同活动的现象叫注意分配。能够分配注意的条件是:⑴所从事的活动必须有一些活动是非常熟练的,甚至达到了自动化的程度;⑵所从事的几种活动之间应该有内在的联系;⑶两种活动如果是在同一感觉道,用同一种心理操作来完成珠话,也难以做到注意的分配。 第七节需要与动机 一、1.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表现为有机体对内外环境条件的欲求。 2.动机是激发个体朝着一定目标活动,并维持这种活动的一种内在的心理活动或内部动力。 3.马斯洛认为,可把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⑴生理需要⑵安全的需要⑶爱和归属的需要⑷尊重的需要⑸自我实现的需要。其中⑴⑵是较低层次的需要,又叫缺失性需要;⑶⑷⑸是较高层次的需要,叫生长需要。 第八节情绪情感和意志 一、1.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外界事物的态度的体验,是人脑对客观外界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 2.⑴情绪指的是感情反映的过程,也就是脑的活动过程。这一概念既可用于人类,也可用于动物。⑵情感代表的是感情的内容。 二、1.詹姆斯兰格的情绪外周理论:情绪是对身体变化的知觉。强调情绪与机体变化的关系,强调植物性神经系统在情绪发生中的作用,所以被称为情绪的外周理论。 2.沙赫特的情绪认知理论:任何一种情绪的产生,都是由外界环境刺激、机体的生理变化和对外界环境刺激的认识过程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而认知过程又起着决定的作用。 三、1.从生物进化的角度可把情绪分为基本情绪和复合情绪。 2.基本情绪的种类各家有不同的分法,近代研究中常把快乐(喜)、愤怒(怒)、悲哀(哀)和恐惧(惧)列为情绪的基本形式,又叫原始情绪。复合情绪是由基本情绪的不同组合派生出来的。 3.按情绪状态,就是按情绪发生的速度、强度和持续时间的长短,可以把情绪划分为心境、激情和应激。⑴心境是一种微弱、持久而又具有弥漫性的情绪化验状态,通常也叫做心情。⑵激情是一种强烈的、爆发式的、持续时间较短的情绪状态,这种情绪状态具有明显的生理反应和外部行为表现。⑶应激是在出现意外事件或遇到危险情景时出现的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 四、1.意志是有意识地确立目的、调节和支配行动,并通过克服困难和挫折,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2.动机冲突的四种形式:⑴双趋式冲突⑵双避式冲突⑶趋避式冲突⑷双重趋避式冲突。 第九节人格 人格是各种心理特性的总和,也是各种心理特性的一个相对稳定的组织结构,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它都影响着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和行为,使他具有区别于他人的、独特的心理品质。 第二部分 社会心理学 第一节概述 一、1.美国心理学家F。H。奥尔波特指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的学科”。美国社会心理学家G。W。奥尔波特认为,社会心理学试图了解和解释个体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怎样受他人的现实的、想像的和隐含的存在所影响。 2.社会行为及其发展取决于个体与其所处情境的状况。社会心理学之父---勒温提出过一个著名的公式:B=f(P,E)。其中,B-行为,P-个体,E-个体所处的情境,f-函数关系。 二、1.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可划分为三个阶段:⑴哲学思辨⑵经验描述⑶实证分析。对应的,这三个阶段也就是社会心理学的启蒙期、形成期及确立期。 2.围绕着“人性”的哲学争论,可视为最早的社会心理学研究。 3.经验描述阶段是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其特点是:在观察的基础上,对人类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进行客观的描述和分析。这一时期,有一些重要的学术思潮对社会心理学起了直接的“催生”作用:⑴达尔文的进化论⑵德国的民族心理学⑶法国的群众心理学⑷英国的本能心理学⑸奥地利的精神分析学派。 4.实证分析阶段始自20世纪20年代。其特点是:社会心理学从描述转向实证研究,从定性研究转向定量研究,从纯理论研究转向应用研究。 5.荀子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三、社会心理学研究要遵循价值中立原则,但对一些反社会的价值观和一些引起心理障碍的价值理念,咨询师应该进行积极的干预和引导。 第二节社会化与自我 一、社会化是个体由自然人成长、发展为社会人的过程。由于社会急剧变化,对个体重新进行社会化的过程叫再社会化。我国的劳动教养和劳动改造制度就是一种再社会化的机制。 二、1.社会化的基本条件:⑴人类有较长的生活依附期;⑵人类的遗传素质提供了社会化的可能性。 2.个体社会化的载体:⑴家庭⑵学校⑶大众传播媒介⑷参照群体。 3.社会化的分类:⑴语言社会化。个体社会化从掌握语言开始,全部社会化是以语言社会化为前提的。⑵性别角色社会化。“性”是个生物学概念;性别表示男女在人格特征方面的差异,是心理学概念;性别角色表示社会对男女在态度、角色和行为方式方面的期待,是个社会学概念。 三、社会角色的分类: 1.先赋角色和成就角色; 2.规定角色和开放型角色; 3.功利型角色和表现型角色(工人、农民是功利型角色,教师、咨询师是表现型角色); 4.自觉角色和不自觉角色。 四、角色失败,是最严重的角色失调,角色承担者不得不退出舞台,放弃原有角色。 五、1.自我是心理学的古老课题。 2.自我的概念:自我,亦称自我意识或自我概念,是个体对自己存在状态的认知。镜我,是由他人判断所反映的自我概念。罗杰斯认为,自我概念比真实自我对个体的的行为及价格有更重要的作用,因为它是个体自我知觉的体系与认识自己的方式(积极的自我暗示)。 3.自我概念的功能:⑴保持个体内在的一致性⑵解释经验⑶决定期待。 4.自我概念的形成与发展的三个阶段:⑴生理自我(始于出生8个月左右,3岁左右基本成熟)⑵社会自我(大致从3岁到13、14岁)⑶心理自我(这阶段需时10年左右,大约从青春期到成年)。 六、1.自尊是个体对其社会角色进行自我评价的结果。是一种高级需要。自尊需要的满足会导致自信。 2.詹姆斯在《心理学原理》(1890)一书中提出了一个自尊的经典公式:自尊=成功/抱负。 3.影响自尊的因素:⑴家庭中亲子关系⑵行为表现的反馈⑶选择参与和扬长避短⑷根据相似性原理正确进行社会比较。 第三节社会知觉与归因 一、1.印象是个体(认知主体)头脑中有关认知客体的形象。 2.印象形成的效应:⑴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熟人之间,易出现近因效应;生人之间,易出现首因效应)⑵光环效应,也称晕轮效应,是一种以偏概全的现象⑶刻板印象(具有社会适应的意义,使人的社会知觉过程简化;但在有限经验基础上形成的刻板印象往往具有消极的性质,会使人对某些群体的成员产生偏见甚至歧视)。 3.印象形成中的信息整合模式之三四:⑶加权平均模式⑷中心品质模式:真诚、热情是积极的中心品质,虚伪、冷酷是消极的中心品质。中心品质模式更接近于大多数人日常生活中的印象形成的实际情况。 4.印象管理,亦称印象整饰、印象控制,指个体以一定方式去影响他人对自己的印象。 5.印象管理是一种社交技巧。其常见策略有:⑴按社会常模管理自己⑵隐藏自我与自我抬高⑶按社会期待管理自己,使自己的行为符合角色的社会规范⑷投人所好。 二、1.归因,指个体根据有关信息、线索对自己和他人的行为原因进行推测与判断的过程。 2.行为原因的分类:⑴内因与外因⑵稳定性原因与易变性原因⑶可控性原因与不可控性原因。 3.控制点理论:一种个体归因倾向的理论。内控者相信自己能发挥作用;外控者,消极的。 4.个体归因时往往遵循的主要原因:⑴不变性原则⑵折扣原则⑶协变原则。 三、1.凯利归因理论也称三维理论,考虑三种信息:⑴特异性信息⑵共同性信息⑶一致性信息。 2.玛莉为什么对小丑笑? 第四节社会动机与社交情绪 一、动机强度与活动效率的关系:倒U型曲线,即中等强度的动机,活动效率最高。 二、1.亲合是个体害怕孤独,希望与人在一起,建立协作和友好联系的一种心理倾向。 2.亲合起源于依恋。依恋的产生有先天因素的影响。 3.亲合的作用:⑴满足个体的某些社会性需要⑵获得信息⑶减轻心理压力⑷避免窘境。 4.影响亲合的因素:⑴情境⑵情绪⑶出生顺序。 三、1.成就动机是个体追求自认为重要的有价值的工作,并使之达到完善状态的动机。 2.影响成就动机的因素:⑴目标的吸引力⑵风险与成败的主观概率⑶个体施展才干的机会。 四、权力动机是个体希望影响和控制他人的心理倾向。 五、1.侵犯的构成:由伤害行为、侵犯动机及社会评价三方面的因素构成。 2.挫折-侵犯学说要点:⑴侵犯强度同目标受阻强度呈正比例关系⑵侵犯的力量与该侵犯可能受到的预期惩罚呈正比例关系⑶如果挫折强度一定,预期惩罚越大,侵犯发生的可能性则越小;如果预期惩罚一定,则挫折越大,侵犯越可能发生。 3.挫折:既指阻碍个体达到目标的情境,也指行为受阻时个体产生的心理紧张状态。 4.侵犯的影响因素:⑴情绪唤起水平⑵道德发展水平⑶自我控制能力⑷社会角色与群体(如果社会对一种社会角色较为容忍,那么拥有这种社会角色的个体的侵犯性就会明显增加。在群体活动时,个体侵犯性也倾向于增加)⑸大众传媒的影响。 5.去个性化和侵犯行为:呈正相关。⑴去个性化是一种自我意识下降,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能力降低的状态。个体在去个性化状态下行为的责任意识明显丧失,会做出一些通常不会做的行为⑵群体活动是去个性化最常见的情境⑶大量研究表明,侵犯与去个性化有密切的联系。在去个性化状态下,人群不分青红皂白地攻击目标,并且攻击的强度远超寻常而不能停止。 六、利他行为的影响因素: 1.外部因素:⑴自然环境⑵社会情境(他人在场对利他行为往往有负面影响,因会导致去个性化,责任分散)⑶时间压力⑷利他的对象的特点。 2.利他者的心理特征:⑴心境⑵内疚⑶人格。 3.利他技能。 七、几种基本的社交情绪: 1.社交焦虑。是一种与人交往的时候,觉得不舒服、不自然、紧张甚至恐惧的情绪体验。是一种消极的情绪体验,是仅次于抑郁和酗酒的第三大危害人类的心理健康问题。 2.嫉妒。是与他人比较,发现自己在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等方面不如别人而产生的一种由羞愧、愤怒、怨恨等组成的复杂情绪状态。嫉妒情绪具有如下特点:⑴针对性⑵持续性⑶对抗性⑷普遍性。 3.羞耻与内疚。羞耻是个体因为自己在人格、能力、外貌等方面的缺憾,或者在思想与行为方面与社会常态不一致,而产生的一种痛苦体验。健康的羞耻感是个体心理发展的自然结果,是人适应社会生活、改善自己和一种重要方式;而过多或过少的羞耻感都是不健康的,都对个体发展不利。内疚是个体认为自己对实际的或者想像的罪行或过失负有责任,而产生的强烈的不安、羞愧和负罪的情绪体验。 第五节态度 一、1.态度是个体对特定对象的总的评价和稳定性的反应倾向。 2.态度的特点:⑴内在性⑵对象性⑶稳定性。 3.态度的成分:认知C、情感A、行为倾向B(不是行为,而是倾向)。因而有人把态度的三种成分说称为态度的ABC模型。 4.态度的属性:⑴方向⑵强度⑶深度⑷向中度。 5.态度转变的影响因素:⑴传递者方面的影响因素(威信、立场、说服的意图、说服者的吸引力)⑵沟通信息方面的影响因素(信息差异、畏惧、信息的倾向性、信息提供方式)⑶接受者方面的影响因素(原有态度与信念的特性、人格、个体的心理倾向)⑷情境(预先警告、分心、重复倒U)。 二、态度平衡理论之一------海德的平衡理论: 1.海德提出了一个P-O-X三角模型他的观点。P-个体,O-他人,X-另一个对象。 2.P-O之间的关系最重要。P-O联系为肯定时的平衡为强平衡,不平衡为强不平衡。而P-O联系为否定时,平衡为弱平衡,不平衡为弱不平衡。 3.三个关系相乘,结果为“负”,则不平衡;结果为“正”,则平衡。 三、1.态度是个体内在的心理倾向。 2.目前无法直接测量,常用的间接测量方法有:量表法、投射法、行为反应测量法。 3.行为反应测量法是测谎仪的工作原理。 第六节沟通与人际关系 一、1.沟通指信息的传递和交流的过程。 2.沟通的功能:⑴是获取信息的手段⑵是思想交流与情感分享的工具⑶是满足需求、维持心理平衡的重要因素⑷是减少冲突、改善人际关系的重要途径⑸能协调群体内行动,促进效率的提高与组织目标的实现。 3.现实沟通:是沟通双方牟对方的身份和角色都有比较清楚的把握的沟通,面对面沟通是最普遍的现实沟通形式(电话等到媒体沟通有时也是现实沟通)。 4.虚拟沟通:是随着互联网发展起来的一种沟通方式。 5.虚拟沟通与网络成瘾:网络成瘾是过度利用网络,对网络形成高度的心理依赖的现象。网络成瘾会使个体角色混乱,人格扭曲,道德感弱化,学习工作受到极大影响。网络成瘾已经成为影响社会秩序和公众身心健康的重大公害。 二、1.体语即身体语言。是非语词性的身体符号,包括目光与面部表情、身体运动与触摸、姿势与装饰、身体间的空间距离等等。 2.体语沟通就是通过身体语言实现的沟通。 3.目光: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是最有效地显露个体内心世界的途径。 4.面部表情是另一种可完成精细信息沟通的体语形式。 5.人际距离是沟通与交往时,个体身体之间的空间距离。⑴公众距离(12-25英尺,3.5-7.5米)⑵社交距离(4-12英尺,1.2-3.5米。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的距离属社交距离)⑶个人距离(1.5-4英尺,0.45-1.2米)⑷亲密距离(0-18英寸,0-0.5米)。 三、1.人际关系是人与人在沟通与交往中建立起来的直接的心理上的联系。其特点是:⑴个体性⑵直接性⑶情感性。 2.自我暴露与人际关系的深度:自我暴露就是自我开放,就是把自己私人性的方面显示给他人。其广度与深度是人际关系深度的一个敏感的“探测器”。 3.良好人际关系的原则:⑴相互性原则⑵交换性原则⑶自我价值保护原则⑷平等原则。 4.心理学家通过广泛的调查和研究发现,良好的人际关系,尤其是亲子、夫妻、亲密朋友之间等关键的人际关系的融洽,才是人生幸福的最重要的决定因素。幸福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种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 5.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⑴熟悉与邻近⑵相似性⑶互补⑷外貌⑸才能⑹人格品质(人格品质是影响吸引力的最稳定因素,也是个体吸引力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第七节社会影响 一、1.从众是在群体压力下,个体在认知、判断、信念与行为等方面自愿与群体中多数人保持一致的现象。 2.从众的功能:⑴促进社会形成共同规范、共同价值观⑵让个体适应社会生活。 3.从众的类型:⑴真从众⑵权宜从众⑶反从众。 4.从众行为的原因:⑴寻求行为参照⑵对偏离的恐惧⑶群体凝聚力。 5.影响从众的因素:⑴群体因素(规模临界值大致在3-4人)⑵个体人格因素⑶情境的明确性。 二、1.社会促进也称社会助长,指个体完成某种活动时,由于他人在场而提高了绩效的现象。他人在场有实际在场、想像在场、隐含在场。 2.优势反应是已经学习和掌握得相当熟练的动作,不假思索即可做出。 3.社会惰化也称社会逍遥,“磨洋工”,指群体一起完成一件任务时,个人所付出的努力比单独完成时偏少的现象。原因:个体在群体中责任意识降低,被评价的焦虑减弱,因而行为的动力也相应下降。 三、1.模仿是在没有外在压力条件下,个体受他人的影响仿照他人,使自己的行为与他人相同或相似诉现象。 2.模仿的意义:⑴模仿是学习的基础⑵适应作用⑶促进群体形成。 3.塔尔德的《模仿律》:⑴下降律⑵几何级数律⑶先内后外律。 四、1.暗示指在对抗的条件下,通过语言、表情、姿势以及符号等对他人的心理与行为发生影响,使之接受暗示者的意见和观点,或者按暗示者的方式去活动。 2.影响暗示效果的主要因素:⑴暗示者的权力、威望社会地位及人格魅力对暗示效果有明显影响⑵被暗示者如果独立性差,缺乏自信心,知识水平低则暗示效果明显;被暗示者年龄、性别与暗示效果也有关系;⑶被暗示者所处情境是暗示作用的客观环境。个体处于困难情境又缺乏支持时,往往容易受暗示。 3.社会感染是一种较大范围内的信息与情绪的传递过程,即通过语言、表情、动作及其他方式引起众人相同的情绪和行为。其特点是:⑴双向式⑵爆发性⑶接受的迅速性。 第八节爱情婚姻与家庭 一、1.爱情是人际吸引最强烈的形式,是身心成熟到一定程度的个体对异性个体产生的有浪漫色彩的高级情感。(爱情是一种社会现象)。 2.爱情与喜欢根本就是两种不同的情感,其区别主要在三个方面:⑴依恋⑵利他⑶亲密(性)。 3.激情爱的理论:哈特菲尔德认为激情爱的裨是个体的紧张和唤起的状态被贴上了“爱情”的标签。爱情是生理唤起和心病理标签相互作用的结果。根据沙赫特的“情绪二因素理论”,情绪=生理唤起×认知标签。 4.爱情和浪漫能持续多久?5年。 二、1.婚姻是男女结成夫妻关系的行为,是家庭成立的基础和标志。 2.婚姻的动机一般来说有三种:经济、繁衍和爱情。(现代社会,爱情第一、繁衍其次、经济第三)。 第三部分 发展心理学 第一节概述 一、1.发展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它以个体从出生到衰亡一生全程的心理发展现象为研究对象,总结出心理发展的规律。 2.心理发展的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而言,心理发展包含以下的种系发展、心理的种族发展和个体心理发展;从狭义而言,心理发展仅指个体心理发展。 3.个体心理发展是指人的个体从出生到成熟,再到衰老整个生命历程中的心理发展。 二、个体心理发展具有多种特殊的性质,可归纳为如下几种基本性质: 1.总是指向一定的方向并遵循确定的先后顺序)。 2.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主要是指人一生全程的心理发展并不是以相同的速率前进的,而是按不均衡的速率向前推进的。从出生到幼儿期属于第一发展加速期,青春发育期为第二个发展加速期)。 3.心理发展的普遍性和差异性。 4.心理发展过程中增长和衰退的辩证统一。 5.心理发展进程中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 三、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任务: 1.揭示各年龄阶段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 2.阐明各种心理机能的发展进程和特征; 3.探讨心理发展的内在机制; 4.研究心理发展的基本原理。 四、各种发展心理学派都必须对如下一些问题作出阐述: 1.遗传素质与环境和教育因素空间是以什么样的关系制约着心理的发展; 2.心理的连续不断发展与阶段性跳跃之间是如何有机统一起来的; 3.在心理发展中个体的自主生成、自发展的内在动力与外在动力之间是怎样取得平衡的; 4.不同心理机能发展过程中是否具有各自的“关键期”,这一时期与发展可塑性的关系如何。 五、儿童心理学诞生前的准备阶段——达尔文的《一个婴儿的传略》。 六、1.科学的儿童心理学产生于19世纪后半期。德国生物学家和实验心理学家普莱尔是科学獐心理学的奠基人。他于1882年发表的《儿童心理》一书被公认为一部科学的儿童心理学著作。 2.20世纪中期以后,儿童心理学的发展进入了演变和增新的时期。 3.1957年美国的《心理学年鉴》用《发展心理学》取代《儿童心理学》作为章的名称,从此确立了发展心理学在心理学中地位。 4.早在20世纪初,霍尔就对老年心理进行了研究,并著有《衰老:人的后半生》(1922年)。 七、1.横断研究:是在短的相同的时间段内,同时考查不同年龄组群被试者的心理发展特点和发展水平,并进行横向比较,以了解随年龄增长被试组间的心理变化。 2.其优点在于:⑴可以同时研究较大样本⑵可以在短时间内取得大量资料⑶可以使研究工作降低成本,节省时间和人力。 3.其缺点在于:⑴难于得出个体心理连续变化过程⑵难以了解心理变化中各事件的因果关系⑶研究结果中出现的组间差异可能有不属于心理发展的因素。 八、1.纵向研究:也叫追踪研究,是在较长时间的时间系列内对被试个体或同一被试组群进行定期的系统的考查,以了解心理随时间进程而发生的连续变化。 2.其优点在于:⑴便于了解个体心理发展的连续变化进程⑵便于揭示量变、质变现象了解心理发展过程中比较稳定和比较迅速的变化时期⑶比较容易发现心理发展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 3.其缺点在于:⑴样本少而且在追踪过程容易流失样本⑵由于时间较长,会因环境变迁而出现某些新的变量;⑶同一测量方法反复应用会导致重复效应⑷成本较高,耗费人力和时间。 4.横断研究与纵向研究相结合的交叉设计,是对两者的取长补短。 九、遗传与环境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1.单因素论:⑴遗传决定论,(高尔顿)⑵环境决定论,(华生)。 2.二因素论:主张遗传与环境共同决定心理的发展,但把两者视为相互孤立存在的因素。 3.相互作用论:代表人物是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⑴遗传与环境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制约关系;⑵是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的互动关系;⑶遗传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受到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影响。 十、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1.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要点:心理既不是起源于先天的成熟,也不是起源于后天的经验,而是起源于动作;心理发展的过程是主体自我选择、自我调节的主动建构过程。 2.皮亚杰的心理发展建构说:心理发展是认知结构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认知结构是一种内在的心理结构,是不同发展水平的儿童对外界事物作出反应的组织方式。认知结构的发展涉及图式、同化、顺应和平衡四个概念。 3.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因素:成熟、经验、社会环境和平衡是影响心理发展的基本因素。 4.心理发展阶段说:他把儿童的心理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⑴感知运动阶段(0-2岁;大约在9-12个月,获得客体永久性)⑵前运算阶段(2-6、7岁;①泛灵论②自我中心③思维不可逆④未掌握守恒)⑶具体运算阶段(6、7-11、12岁;获得守恒,思维具有可逆性,可进行逻辑运算)⑷形式运算阶段(11、12-14、15岁;能解决抽象问题,认识活动达到抽象逻辑思维水平)。 5.儿童道德认知发展三阶段:⑴前道德判断阶段(4-5岁;尚不能判断)⑵他律道德判断阶段(4、5-8、9岁;又称道德实在论,受他自身以外的价值所支配,依据行为的物质后果。)⑶自律道德判断阶段(8、9岁以后;又称道德相对论,受他自己的主观价值标准支配,个人的良心具有了相对自主权。) 十一、艾里克森人格发展八个阶段的发展任务和所形成的良好人格品质: 十二、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新行为主义的代表性理论,三元交互决定论:在人的心理机能中,人的内部因素、行为和环境影响三者之间互为决定因素。 观察学习:个人通过观察他人行为及其强化结果,习得某些新的反应,或矫正已有的某些行为反应特征,而在这一过程中观察者并未对示范反应做出实际的外部操作。 十三、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人的道德判断随军年龄发展而发展,大致可分为3种水平,6个阶段: 1.前习俗水平。第一阶段:服从和惩罚的道德定向阶段。第二阶段:相对论者的快乐主义定向阶段,自我中心,认为符合自己需要的行为就是正确的。 2.习俗水平。第三阶段:好孩子定向阶段。考虑社会对一个好孩子的期望与要求,塑造形象。第四阶段:维护权威和社会秩序的定向阶段。强调对法律和权威的服从。 3.后习俗水平。第五阶段:社会契约定向阶段。法律不再是死板的、一成不变的条文,可以通过协商和民主的程序来改变。第六阶段:普遍道德原则的定向阶段。认识超越了法律,还有诸如生命的价值、人类的正义、个人的尊严等更高的道德原则。 第二节婴儿期(0-3岁)的心理发展 一、婴儿动作发展的规律性: 1.从整体动作向分化动作发展 2.从不随意动作向随意动作发展 3.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顺序性⑴头尾原则⑵近远原则⑶大小原则 二、1.习惯化范式,又称习惯化与去习惯化。习惯化是指婴儿对多次呈现的同一刺激的反应强度逐渐减弱,乃至最后形成习惯而不再反应。去习惯化是指在习惯化形成之后,如果换一个新不同刺激,反应又会增强。习惯化和去习惯化整个过程合称为习惯化范式。 2.优先注视范式也称刺激偏爱程序,这种研究方法以注视时间为指标。 三、1.吉布森等通过视崖装置的实验发现,6个月的婴儿就已经具有深度知觉。 2.婴儿期是个体感知觉发展的最重要的时期,也是感知觉发展最迅速的时期,更是对儿童感知能力发展的干预和训练的最宝贵时期。 四、6-12个月婴儿的记忆保持时期继续延长,出现“认生”现象。 五、1.按皮亚杰的理论,婴儿期的思维处于感知运动阶段。其典型特征是直觉行动思维。直觉行动思维,是指思维活动离不开儿童自身对物体的感知,也离不开儿童自身的动作。 2.婴儿直觉行动思维具有如下主要特点:⑴直观性和行动性⑵间接性和概括性⑶缺乏对行动结果的预见性和性⑷思维的狭隘性⑸思维与语言开始联系,开始出现形象性特点。 六、1.婴儿的笑是与人交往,吸引成人照料的基本手段。笑有其一定的发展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⑴自发性微笑(0-5周,反射性,不是社会性的)⑵无选择的社会性微笑(5周-4个月,不区分熟人与陌生人,已属社会性的)⑶有选择的社会性微笑(4个月以后,对熟人笑多,真正属社会性的)。 2.婴儿的恐惧是一种消极的情绪,这种情绪体验会引起儿童的紧张感,造成逃避和退缩。经常有恐惧感,会导致儿童形成怯懦的人格特征。婴儿的恐惧可分为:⑴本能的恐惧⑵与知觉和经验相联系的恐惧⑶怕生(也称陌生人焦虑)⑷预测性恐惧。 3.婴儿的气质类型:⑴容易型⑵困难型⑶迟缓型。 4.鲍尔比等将婴儿依恋发展分为三个阶段:⑴无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⑵有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⑶特殊情感联结阶段5.艾斯活斯将婴儿对母亲的依恋表现分为:⑴安全型依恋⑵回避型依恋⑶反抗型依恋。 5.婴儿自我意识的发展两阶段:⑴主体我的发展(5-15个月;12-15个月,主体我得以明确的发展,能将自己与他人分开)⑵客体我的发展(15-24个月;18-24个月,具有明确的客体我认识,用适当人称代词如我、你称呼自发他人,这是个体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一个飞跃) 第三节幼儿期(3-6岁)的心理发展 一、1.游戏是幼儿期儿童的主导活动。 2.儿童游戏的特点:⑴1岁以内的婴儿游戏是成人婴儿游戏,2岁婴儿实物游戏,婴儿末期以模仿性游戏为主⑵幼儿游戏是象征性游戏⑶童年儿童游戏特点是规则性游戏。 3.游戏的社会性发展:独自游戏、平行游戏、联合游戏、合作游戏。 4.游戏对儿童心理发展的意义:⑴是促进儿童认知发展的重要途径⑵是儿童参与社会生活的特殊形式⑶通过游戏实现自我价值,体现创造性能力⑷培养健全的人格⑸增强体质。 二、1.幼儿语法结构的发展:⑴从简单句发展到复合句⑵从陈述句发展到多种形式的句子⑶从无修饰句发展到修饰句⑷从词数少的短句到词数多的长句。 2.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⑴从对话语向独白语发展⑵从情境语向连贯语发展。 3.幼儿记忆特点的发展趋势:⑴无意识记占主导地位⑵容易运用机械记忆⑶以形象记忆占主要地位。 4.幼儿能运用的记忆策略有:⑴视觉复述策略⑵特征定位策略⑶复述策略。 5.幼儿思维的主要特征是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思维的抽象概括性得到初步发展。 6.幼儿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研究者将儿童自我控制活动区分为4种类型:⑴运动抑制⑵情绪抑制⑶认知活动抑制⑷延迟满足(学会等待)。 7.第一反抗期:大约在幼儿3、4岁时出现。对父母的反抗行为的表现是发展中的正常现象。 第四节童年期(7-12岁)的心理发展 一、1.童年期的年龄范围大约是7-12岁,属小学阶段。童年期儿童的生活从以游戏为主导转为以学习为主导,其主要任务是通过学校教学系统地掌握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学会学习。 2.成人的短时记忆容量为7 2个信息单位。儿童的记忆容量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小学儿童的数字记忆广度已经与成人水平接近。 3.童年期记忆发展的主要特点:⑴有意识记超过无意识记成为记忆的主要方式⑵意义记忆在记忆活动中逐渐占主导地位⑶词的抽象记忆的发展速度逐渐超过形象记忆。 4.元记忆是关于记忆过程的知识或认知活动。 5.记忆监控是指主体在记忆活动过程中,将自己的记忆活动作为意识对象,不断自学地对其进行积极地监视、监控和调节。 6.童年期儿童思维的基本特点:⑴经历一个思维发展的质变过程⑵不能摆脱形象性的逻辑思维⑶10岁左右是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瓣转折期(这个转折年龄在10左右,即小学四年级)。 7.童年期儿童新的思维结构的形成:⑴掌握守恒⑵思维具有可逆性⑶补偿关系认知⑷逻辑推理规则的掌握(①类别体系化②序列化) 8.亲子关系的发展——父母对儿童控制力量三阶段模式:第一阶段,父母控制(6岁以前);第二阶段,共同控制(6-12岁);第三阶段,儿童控制(12岁以上)。 9.儿童欺负发生的原因:⑴“竞争假设”理论认为,儿童的欺负行为是在学校参与竞争和追求成绩的结果,是对在学校受到挫折和失败的一种反应。⑵“外部特异性”假设理论认为,儿童之所以受欺负是由于其自身具有一些外部异常特征。⑶依恋理论则认为儿童早期形成的不安全依恋是欺负产生的主要原因。 第五节青春期(11、12-15、16岁)的心理发展 一、青春期心理发展的矛盾性特点: 1.心理上的成人感与半成熟现状之间的矛盾; 2.心理断乳与精神依赖之间的矛盾; 3.心理闭锁性与开放性之间的矛盾; 4.成就感与挫折石感的交替。 二、青春期自我意识的第二次飞跃的具体表现: 1.强烈关注自己的外貌和体征; 2.深切重视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学业成绩; 3.十分关心自己的人格特征和情绪特征。 三、青春期情绪变化特点: 1.不能自我控制的情绪波动; 2.青春期躁动(一个突出的困扰)。 四、第二反抗期主要表现形式及成因: 1.形式:⑴硬抵抗;⑵软抵抗;⑶反抗的迁移。 2.成因:集中在生理、心理和社会三个方面。 五、青春期人际关系的发展: 1.同伴关系(男女同学间先疏远、后接近的行为模式); 2.与父母的关系; 3.与教师的关系。 六、1.从出生到青年初期,人的智力一直在发展,到25岁左右达到顶峰。 2.卡特尔把智力的构成区分为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两大类。⑴流体智力是随神经系统的成熟而提高的,不怎么受教育与文化的影响。⑵晶体智力是指导通过掌握社会文化经验而获得的智力。(在青年期以前两种智力都随着年龄增长而提高。在成人阶段,流体智力呈缓慢下降的趋势;而晶体智力则一直保持相对稳定,并随经验和知识积累而呈上升趋势)。 3.帕瑞对青年期的思维进行了研究,发现青年期的思维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⑴二元论阶段⑵相对性阶段⑶约定性阶段。 七、1.人生观是人们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 2.个体人生观的发展过程是在青春期萌芽,到高中阶段迅速发展,大学阶段达到形成的高峰并逐渐走向成熟期。 3.影响青年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因素有三个方面:⑴受个体成熟因素的制约(①思维发展达到抽象水平,辩证逻辑思维开始发展并逐步提高;②自我意识迅速发展,并逐步走向成熟,并与自我同一性确立的过程相互制约;③社会性需要和社会化达到趋于成熟的水平);⑵受到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⑶个人因素。 4.青春期社会关系的变化:⑴与家庭成员的关系⑵朋友关系⑶恋爱婚姻关系。 第七节中年期的心理发展 一、更年期是指个体由中年向老年过渡过程中生理变化和心理状态明显改变的时期。约在50岁左右。是人生进入衰老过程的起点,同时又可称为“第二个青春期”。 二、1.在中年期,视觉和听觉处理信息的过程都随年龄增加而呈递减的趋势。 2.中年期的记忆力不能笼统地说下降了,而是表现出了记忆侧重点或结构的改变。中年人在记忆加工过程中,不重视简单的细节,更关注有关事物本质的结论性的信息。 3.自然科学和数学领域的创造力在青年期达到高峰,而人文科学领域的创造高峰是在中年期甚至老年期。 三、1.中年期的人格变得较为成熟,具体表现为:⑴内省日趋明显⑵性别角色日趋整合⑶心理防御机制日趋成熟⑷为人处事日趋圆通。 2.中年人的职业发展表现:⑴工作满意度达到一生中的最高峰⑵工作绩效(对于依靠体力和反应速度的工作,开始下降;对于依靠认知技能的工作,一直保持在很高的水平。) 第八节老年期的心理发展 一、老年丧失期观:老年期是一生获得的丧失时期。这里指的是:身心健康、经济基础、社会角色和生活价值的丧失。] 二、1.毕生发展观 2.影响心理发展的三种主要因素:⑴成熟(年龄阶段)⑵社会历史文化⑶非规范事件。 3.个体心理发展变化的总趋势是:儿童期发展迅速,中年期有所减速但较为平稳,老年期走向衰退。 三、1.老年期感知觉的退行性变化明显:感觉阈限升高,即感受性下降。 2.老年期记忆力下降表现为:记忆广度、机械识记、再认和回忆等到的减退或下降。 3.一种观点认为:记忆加工过程的速度变慢是老年期记忆力下降的根本原因。另一种观点认为:工作记忆容量变小是老年期记忆力下降的根本原因。 4.老年人比青年人表现出了更多的智慧。 5.老年期人格的变化:⑴不安全感⑵孤独感⑶适应性差⑷拘泥刻板性,速度减退⑸趋于保守⑹回忆往事。 第四部分 变态与健康心理学(林春) 第一节关于变态心理学 一、1.变态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分支学科,侧重研究和说明异常心理的基本性质与特点,研究个体差异以及生存环境对异常心理发生、发展的影响,等等。而精神病学作为临床医学的分支,着重异常心理的诊断、治疗、转归和预后,以及精神病的预防与康复,等等。 2.⑴精神分析理论对精神异常原因的解释,是从两个基本命题出发的:①心理过程是潜意识的②性的冲动是神经病和精神病的重要起因。 ⑵弗洛伊德推断: ①人类的生物本能,是心理活动的动力,这一动力冠名为“力比多” ②“力比多”在幼年期驱动人的性心理发展 ③人的心理结构由潜意识、前意识和意识构成;与此相应的人格则由本我、自我和超我构成 ④“本我”是按“快乐原则”活动,“自我”是按“现实原则”活动,“超我”是按“道德原则”活动 ⑤人们为了防止冲突引起焦虑,具有防止焦虑的能力,这种能力叫做“防御机制”(又称压抑或克制能力)。 3.在变态心理学史上,巴甫洛夫用高级神经活动学说直接说明人的异常心理现象,并且通过“实验神经症”模型说明“心理冲突”的神经机制,这是行为主义心理学介入变态心理学的早期记载。(先通过动物实验)。 第二节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及其区分 一、1.心理的正面,即正常的心理活动,具有三大功能: ⑴能保障人作为生物体顺利地适应环境,健康地生存发展; ⑵能保障人作为社会实体正常地进行人际交往,在家庭、社会团体、机构中正常地肩负责任,使人类赖以生存的社会组织正常运行; ⑶能使人类正常地、正确地反映、认识客观世界的本质及其规律性,以便创造性地改造世界,创造出更适合人类生存的环境条件。 2.心理正常与异常区分的常识性方法:⑴离奇怪异的言谈、思想和行为⑵过度的情绪体验和表现⑶自身社会功能不完整⑷影响他人的正常生活。 3.李心天非标准化区分心理正常与异常: ⑴就统计学角度,将心理异常理解为某种心理现象偏离了统计常模 ⑵就文化人类学角度,将心理异常理解为对某一文化习俗的偏离 ⑶就社会学角度,将心理异常理解为对社会准则的破坏 ⑷就精神医学角度,将心理异常理解为古怪无效的观念或行为 ⑸就认知心理学角度,将心理异常看作是个体主观上的不适体验。 4.李心天对区分正常与异常心理提出四类标准化的区分:⑴医学标准⑵统计学标准⑶内省经验标准⑷社会适应标准。 5.郭念锋病与非病(心理正常与异常)三原则: ⑴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原则(有无自知力,自我认知与自我现实的统一性的丧失) ⑵心理活动的内在协调性原则 ⑶人格的相对稳定性原则。 第三节常见异常心理的症状 一、认知障碍 1.感觉障碍:感觉过敏、感觉减退、内感性不适。 2.知觉障碍:错觉、幻觉(幻听、幻视、幻嗅、幻味、幻触、内脏性幻觉)。 按幻觉体验的来源,分为真性幻觉(形象清晰、生动,位置精确)与假性幻觉(形象模糊、产生于患者的主观空间如脑内、牙齿内,如闭上眼睛能看到东西,不用耳朵也能听到声音等)。 按幻觉产生的特殊条件,又有功能性幻觉(与正常知觉同时出现、存在、消失)、思维鸣响(听到自己的思想)、心因性幻觉(强烈精神刺激引发)。 3.感知综合障碍。 二、思维障碍 1.思维形式障碍: ⑴思维奔逸(词汇丰富,自诉脑子反应快); ⑵思维迟缓(反应迟钝、语速慢、自诉脑子不灵了); ⑶思维贫乏(语速不慢,回答简单,没有什么要想,也没有什么可说的); ⑷思维松弛或思维散漫(不切题,答非所问); ⑸破裂性思维(在意识清楚的情况下,内容缺乏内在意义上的连贯性和应有的逻辑性,旁人无法理解); ⑹思维不连贯(严重的破裂性思维,语词杂拌); ⑺思维中断(思维过程突然中断,不受意愿的支配,心里明白,但脑子里一片空白); ⑻思维插入和思维被夺(还有属于自己的思维活动); ⑼思维云集又称强制性思维(完全不受自己意愿的支配)。 2.思维形式障碍: ⑴妄想(①关系妄想②被害妄想③特殊意义妄想④物理影响妄想⑤夸大妄想⑥自罪妄想⑦疑病妄想⑧嫉妒妄想⑨钟情妄想⑩内心被揭露感); ⑵强迫观念,又称强迫性思维,是指某一种观念或概念反复地出现于患者的脑海中。(明知不必,但无法摆脱,而苦恼)。表现形式:①强迫性回忆②强迫性穷思竭虑③强迫性计数④强迫性怀疑⑤强迫性对立观念。 ⑶超价观念:是一种在意识中占主导地位的错误观念;它是片面的与实际情况有出入的;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而无法自拔。常见于人格障碍和心因性精神障碍患者。 3.智能障碍之精神发育迟滞与痴呆。 三、情感障碍 1.以情感变化为主的情感障碍: ⑴情感高涨 ⑵情感低落(愉快感缺失、自我评价过低、自罪妄想、自杀企图) ⑶焦虑(严重的急性焦虑发作,称惊恐发作,患者常有濒死感、失控感、呼吸困难、心跳加快、手心出汗、尿急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⑷恐怖。 2.以性质改变为主的情感障碍: ⑴情感迟钝⑵情感淡漠⑶情感倒错
/
本文档为【心理咨询师复习考点】,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