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第九章 存款货币银行

2011-04-26 50页 ppt 807KB 38阅读

用户头像

is_118765

暂无简介

举报
第九章 存款货币银行null第九章 存款货币银行第九章 存款货币银行第二篇 金融市场与金融中介第九章 目录第九章 目录第一节 存款货币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节 存款货币银行的负债业务 第三节 存款货币银行的资产业务 第四节 存款货币银行的中间业务与表外业务 第五节 分业经营与混业经营 第六节 金融创新 第七节 不良债权 第八节 存款保险制度 第九节 存款货币银行的经营原则与管理 第十节 对存款货币银行的再论证 第十一节 对银行的监管第九章 存款货币银行第九章 存款货币银行第一节 存款货币银行的产生与发展第九章第一节...
第九章 存款货币银行
null第九章 存款货币银行第九章 存款货币银行第二篇 金融市场与金融中介第九章 目录第九章 目录第一节 存款货币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节 存款货币银行的负债业务 第三节 存款货币银行的资产业务 第四节 存款货币银行的中间业务与表外业务 第五节 分业经营与混业经营 第六节 金融创新 第七节 不良债权 第八节 存款保险 第九节 存款货币银行的经营原则与管理 第十节 对存款货币银行的再论证 第十一节 对银行的监管第九章 存款货币银行第九章 存款货币银行第一节 存款货币银行的产生与发展第九章第一节 存款货币银行的产生和发展 存款货币银行名称的由来第九章第一节 存款货币银行的产生和发展 存款货币银行名称的由来1. 能够创造存款货币的金融中介机构,IMF 把它们统称为存款货币银行 2. 在西方,属于存款货币银行的有商业银行、存款银行、普通银行等等名称。 3. 我国的存款货币银行包括:国有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中的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其它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城市信用合作社、农村信用合作社及财务公司等。第九章第一节 存款货币银行的产生和发展 古代的货币兑换和银钱业第九章第一节 存款货币银行的产生和发展 古代的货币兑换和银钱业1. 古代的东方和西方,都先后有货币兑换商和银钱业的发展。 2. 职能主要是:铸币及货币金属块的鉴定和兑换;货币保管;汇兑。 3. 随着兑换、保管、汇兑业务的发展,聚集了大量的货币,自然而然地也就发展了贷款业务。第九章第一节 存款货币银行的产生和发展 古代的货币兑换和银钱业第九章第一节 存款货币银行的产生和发展 古代的货币兑换和银钱业4. 中国关于官府放贷机构的记载较早;关于银钱业的记载则较晚。 有关银钱业的大量记载始于唐代:有经营典质业的质库,有保管钱财的柜房,有打制金钱饰物和经营金银买卖的金银铺;至于汇兑业务,不仅有商人经营,更主要的是由官府经营。 经过宋、元,到明、清两代,钱庄、银号、票号先后兴起,银钱业有长足发展。但一直未能自我实现向现代银行业的跨越。第九章第一节 存款货币银行的产生和发展 现代银行的产生第九章第一节 存款货币银行的产生和发展 现代银行的产生1. 现代银行业兴起于西方。 2. 16世纪,从当时世界商业中心意大利开始,建立了威尼斯银行等早期银行。 3. 1694年成立的英格兰银行,标志着现代银行制度的建立。它的正式贴现率一开始就规定为4.5%~6%,大大低于早期银行业的贷款利率。第九章第一节 存款货币银行的产生和发展 现代银行的产生第九章第一节 存款货币银行的产生和发展 现代银行的产生1. 现代银行业兴起于西方。 2. 历史上首先以“银行”为名的信用机构是1580年意大利建立的威尼斯银行。此后,相继出现冠以地名的“银行”。 但它们所经营的仍然是以海外贸易和以政府为对象的高息贷款业务,不能适应资本主义工商企业发展的需要。第九章第一节 存款货币银行的产生和发展 现代银行的产生第九章第一节 存款货币银行的产生和发展 现代银行的产生3. 现代银行体系是通过两条途径产生的: 一是旧的高利贷性质的银行业逐渐适应新的经济条件而转变为资本主义银行; 二是按资本主义原则组织起来的股份银行。 起主导作用的是后一条途径。 4. 1694年成立的英格兰银行,标志着现代银行制度的建立。它的正式贴现率一开始就规定为4.5%~6%,大大低于早期银行业的贷款利率。第九章第一节 存款货币银行的产生和发展 旧中国现代商业银行的出现、发展及构成第九章第一节 存款货币银行的产生和发展 旧中国现代商业银行的出现、发展及构成 1949年以前的银行体系 1848年英国丽如银行 中国现代银行的产生 1897年清政府在上海成立的中国通商银行 1905年清政府的中央银行——户部银行成立,1908年该行改组为大清银行,1912年2月,南京临时政府将大清银行改组为中国银行 国民党统治时期:“四行二局一库” 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中国农民银行、中央信托局、邮政储金汇业局、中央合作金库 民族资本商业银行 “南三行”:浙江兴业银行、浙江实业银行、上海商业储蓄银行。 “北四行”:盐业银行、金城银行、中南银行、 大陆银行。 “小四行”:中国通商银行、四明银行、 中国实业银行、中国国货银行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1948年成立的中国人民银行 大一统银行体制 中国人民银行一方面全部集中了全国农业、工业、商业短期信贷业务和城乡人民储蓄业务;同时,既发行全国唯一合法的人民币,又代理国家财政金库,并管理金融行政1977年至今1977年至今1.体系重建阶段(1977—1986年) 四家专业银行恢复或建立 2.扩大发展阶段(1987—1994年)。 交通银行于1986年7月重组 相继成立了 12家股份制银行 3.深化改革阶段(1994-2003) 1994年 三大政策性银行 1995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 4.改革攻坚阶段(2003年至今) 国家控股的股份制商业银行银行上市null分业经营模式和综合经营模式 分业经营: 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信托业的分业经营 变动历程和发展趋势 美国:1933年《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1999、11《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 1986、英国的“金融大爆炸”(Big Bang),拆除了银证之间的防火墙 日本1998年提出金融改革方案,颁布了《金融体制改革一揽子法》。 综合经营 一是以德国、瑞士、荷兰、奥地利等国为代表的全能银行制 二是以美国、日本为代表的金融控股公司模式。该模式下,由金融机构组建金融控股公司,通过并购或投资控股独立的子公司分别从事银行、证券、保险等业务我国我国分业经营制度的确立 1995年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保险法》,这三部法律基本确定了我国金融体制分业经营的基本格局 分业经营逐步放松 1998年8月,央行颁布了《基金管理公司进入银行同业拆借市场》和《证券公司进入银行同业拆借市场管理规定》,允许券商和基金公司进入银行间同业市场。 国务院于1999年l0月批准保险公司购买证券投资基金, 2005年2月,由央行、银监会和证监会联合制定的《商业银行设立基金理公司试点管理办法》公布施行,鼓励商业银行采取股权多元化方式设立基金管理公司 ; 2007年3月银监会颁布了《金融租赁公司管理办法》,标志着融资租赁行业开始对商业银行解禁。2007年l1月,首家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 工银租赁有限公司成立 ; 2008年1月准许商业银行投资入股保险公司 第九章第一节 存款货币银行的产生和发展 商业银行的作用第九章第一节 存款货币银行的产生和发展 商业银行的作用 1. 传统的概括: ⑴充当企业之间的信用中介,这有助于充分利用现有的货币资本。 ⑵ 充当企业之间的支付中介,由此可加速资本周转。 ⑶ 变社会各阶层的积蓄和收入为资本,这可以扩大社会资本总额。 ⑷ 创造信用流通工具(十二章专门讨论)。null信用中介:最基本最首要的作用 资金盈余单位——银行——资金短缺单位支付中介:代理客户实施货币收付 信用创造:利用支票存款创造信用货币 金融服务第九章第一节 存款货币银行的产生和发展 商业银行的作用第九章第一节 存款货币银行的产生和发展 商业银行的作用2. 对商业银行作用的概括是多视角的。随着经济环境的发展变化,观察商业银行作用的视角也不断交替变换。后面陆续介绍。 新视角较之旧视角无疑有其优越性;但以新视角简单否定旧视角,难免陷入片面性。 新视角大多是微观视角;只局限于微观视角而忽视宏观视角,不能获得全面的认识。第九章第一节 存款货币银行的产生和发展 “金融资本”与垄断第九章第一节 存款货币银行的产生和发展 “金融资本”与垄断存款货币银行在其经营活动中,与工商企业所存在的密不可分的经济交往,也就是银行资本与产业资本的关系,在19世纪末期,就受到经济政治界的特别关注。 20世纪初,经济学家希法亭在他的《金融资本》一书中论证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积聚和集中造成了大银行对工商业的控制和大银行与大工商企业的结合,并首次提出金融资本的概念。 这一理论研究成果受到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人士普遍重视。列宁吸收了希法亭的研究成果,并做出银行由中介人变成了垄断者,成为资本主义国民经济体系神经中枢的论断。 商业银行的组织制度商业银行的组织制度1、单元制 是指银行业务只有一个独立的银行机构经营而不设立分支机构的银行制度。以美国为代表 优点: 不易产生垄断,可以提高服务质量 经营成本较低 可以更好地为当地经济服务 缺点: 不利于银行的发展,不利于其利用最新的手段和管理工具 银行实力较弱,难以抵抗风险 单一制银行与经济的外向发展存在矛盾,会人为地造成资本的迂回流动,削弱银行的竞争力 单一银行组织形式单一银行组织形式2、总分行制2、总分行制在总行之下,可在本地或外地设有若干分支机构的银行制度。 世界各国一般都采用这一银行制度,其中尤以英国、德国、日本等为典型 3、银行持股公司制,又称集团银行制3、银行持股公司制,又称集团银行制是指由某一集团成立股权公司,再由该公司控制或收购若干银行而建立的一种银行制度。到20世纪90年代,美国的银行控股公司控制着8700家银行,掌握着美国银行业总资产的90%。 非银行性持股公司和银行性持股公司 作用:一是规避跨州设立分支机构的法律限制,二是通过设立子公司来实现业务多元化,三是服务设施集中,可以节约费用开支。 银行持股公司缺点是,易于形成垄断,不利于竞争。 4、连锁银行制 4、连锁银行制 是指由一个人或一个集团控制两家或者两家以上的银行,但又不以股权公司的形式出现的一种银行制度。 连锁银行制的作用和集团银行制一样,都是为了在连锁的范围内发挥分行的作用,弥补单一银行制的不足,规避法律对设置分支机构的限制。 连锁银行制没有股权公司的存在形式,无需成立控股公司。null 第九章 存款货币银行第九章 存款货币银行第二节 存款货币银行的负债业务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的结构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的结构 资产 负债与资本 现金资产 存款 库存现金 活期存款 存款准备金 储蓄存款 同业存款 定期存款 在途资金 借款 贷款 向中央银行借款 工商贷款 同行业拆借 消费者贷款 其他借入资金 不动产贷款 其他负债 银行间贷款 股东权益 其它贷款 资本 投资 资本盈余 政府债券 未分配利润 其他有价证券 资本储蓄金 其他资产第九章第二节 存款货币银行的负债业务 负债业务第九章第二节 存款货币银行的负债业务 负债业务1. 负债业务是指银行形成其资金来源的业务。 2. 全部资金来源大别为二: ⑴自有资金; ⑵吸收的外来资金。第九章第二节 存款货币银行的负债业务 负债业务第九章第二节 存款货币银行的负债业务 负债业务3.自有资金包括:成立时发行股票所筹集的股份资本,公积金和未分配的利润。这些统称权益资本。 一般说来,存款货币银行资金来源中的自有资金所占比重很小,不过却是吸收外来资金的基础。银行资本金的构成 银行资本金的构成 包括所有者权益外,还包括一定比例的债务资本 资本数量的充足性和结构的合理性: 1988年《巴塞尔协议》 核心资本:一级资本,最完全意义上的资本 附属资本:二级资本核心资本核心资本包括股本和公开储备。 股本包括已经发行并全额缴付的普通股和永久性非累积的优先股; 公开储备指以公开的形式,通过保留盈余和其他盈余, 例如股票发行溢价、保留利润、普通准备金和法定准备金的增值而创造和增加的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上的储备 附属资本附属资本包括非公开储备、重估储备、普通准备金、混合资本工具和长期附属债务。 1.非公开储备。 该储备不公开在资产负债表上标明,但却反映在损益表内,并为银行的监管机构所接受。 2.资产重估储备。 包括物业重估储备和证券重估储备。 3.普通准备金。 指用于防备目前尚不能确定的损失的准备金或呆账准备金。 4.混合资本工具。 指既有股本性质又有债务性质的混合工具。 5.长期附属债务。 包括普通的、无担保的、初次所定期限最少五年以上的次级债务资本工具和不许购回的优先股。 扣除扣除《巴塞尔协议》还规定, 在核定银行资本实力时应从核心资本中扣除商誉; 从核心资本与附属资本之和中扣除对不合并报表的附属银行和财务附属公司的投资, 扣除对其他银行和金融机构资本部分的投资。资本充足性要求资本充足性要求核心资本(一级资本)与风险加权资产总额的比率不得低于4%,即: 核心资本比率=核心资本/风险加权资产总额×100%≥4%, 其中风险加权资产总额=∑每项资产×风险权重。 总资本(一级资本与二级资本之和)与风险加权总资产的比率不得低于8%,其中二级资本不得超过一级资本的100%,即: 资本充足比率=总资本/(表内风险加权资产总额+表外风险加权资产总额)×100%≥8%。 风险权重风险权重1988年《巴塞尔协议》 信用风险(包括国家风险)的风险权重分为五档:0、10%、20%、50%、100%;将表外业务的风险转换系数根据其业务类别分为四级:0、20%、50%、100%。 2004年《资本计量和资本标准的国际协议:修订框架》,即巴塞尔新资本协议 沿用区分不同类型资产风险权重的标准法:银行资本充足率=总资本/〔信用风险加权资产+(市场风险资本+操作风险资本)×12.5〕 基于银行内部自测的内部评级法(IRB法)包括基础内部评级法和高级内部评级法 银行资本管理与对策 银行资本管理与对策 (一)分子对策 增加核心资本 1)财政注资。 2)利润留成 3)从股票市场募集资本金 4)营业税返注 :政府间接注资方式 增加附属资本 1)增提准备金 2)发行长期金融债券 (二)分母对策(二)分母对策一种是调整资产的风险分布结构; 一种是从整体上提高资产质量,降低贷款的不良比率。 第九章第二节 存款货币银行的负债业务 负债业务第九章第二节 存款货币银行的负债业务 负债业务4. 外来资金的形成渠道主要是, 吸收存款,向中央银行借款,向其他银行和货币市场拆借及从国际货币市场借款等; 其中又以吸收存款为主。 第九章第二节 存款货币银行的负债业务 吸收存款第九章第二节 存款货币银行的负债业务 吸收存款1. 吸收存款的业务是银行接受客户存入的货币款项,存款人可随时或按约定时间支取款项的一种信用业务。 这是银行的传统业务,在负债业务中占有最主要的地位; 2. 吸收存款是银行与生俱来的基本特征 。 第九章第二节 存款货币银行的负债业务 吸收存款第九章第二节 存款货币银行的负债业务 吸收存款3. 活期存款,指那些可以由存户随时存取的存款。 存入这种存款的,主要是准备用于交易和支付的款项。 这种存款,支用时须使用银行规定的支票,因而又有支票存款之称。 第九章第二节 存款货币银行的负债业务 吸收存款第九章第二节 存款货币银行的负债业务 吸收存款4. 定期存款,指那些具有确定的到期期限才准提取的存款。 存入这种存款的是近期暂不支用和作为价值储存的款项。 20世纪60年代以来,银行为了更广泛地吸收存款,推出了“可转让”的大额定期存单,这种存单于到期日前可在货币市场上转让买卖。 第九章第二节 存款货币银行的负债业务 吸收存款第九章第二节 存款货币银行的负债业务 吸收存款5. 储蓄存款,是针对居民个人积蓄货币之需所开办的一种存款业务。 这种存款通常由银行发给存户存折,一般不能据此签发支票,支用时只能提取现金或转入存户的活期存款账户。 储蓄存款定期居多,但无论定期、活期,都支付利息,只是利率高低有别。第九章第二节 存款货币银行的负债业务 吸收存款第九章第二节 存款货币银行的负债业务 吸收存款 有的国家严格限定只准专门的金融机构经营,存款货币银行以及其他金融机构则不准经营。 较多的国家,准许存款货币银行经营储蓄存款业务。但是,⑴对储蓄业务均有专门的法规管理,以保护小储户的权益;⑵并不是任何金融机构均可获准经营。 第九章第二节 存款货币银行的负债业务 其他负债业务—从央行借款第九章第二节 存款货币银行的负债业务 其他负债业务—从央行借款1. 存款货币银行向中央银行借款,其主要的、直接的目的在于缓解本身资金的暂时不足。 2. 向中央银行借款主要有两种形式: 一是再贴现,把自己办理贴现业务所买进的未到期票据,再转卖给中央银行; 二是直接借款,用自己持有的有价证券作为抵押品向中央银行取得抵押贷款。第九章第二节 存款货币银行的负债业务 其他负债业务—银行同业拆借第九章第二节 存款货币银行的负债业务 其他负债业务—银行同业拆借1. 银行同业拆借是指银行相互之间的资金融通。 2. 在这种拆借业务中,借入资金的银行主要是用以解决本身临时资金周转的需要,一般均为短期的。 3. 同业拆借的利率水平一般较低。第九章第二节 存款货币银行的负债业务 其他负债业务—从国际货币市场借款第九章第二节 存款货币银行的负债业务 其他负债业务—从国际货币市场借款1. 近二三十年来,各国存款货币银行,尤其是大的存款货币银行,在国际货币市场上广泛地通过办理定期存款,发行大额定期存单,出售商业票据、银行承兑票据,以及发行债券等方式筹集资金。 2. 这种方式利于获得资金,又同时是易受冲击的脆弱环节。第九章第二节 存款货币银行的负债业务 其他负债业务—结算资金短期占用第九章第二节 存款货币银行的负债业务 其他负债业务—结算资金短期占用1. 结算过程中的资金,是指在为客户办理转账结算等业务过程中可以占用客户的资金。 2. 占用的时间虽然很短,由于周转金额巨大,占用的资金数量相当可观。 3. 从任一时点上看,总会有一定金额的处于结算过程之中的资金,构成存款货币银行可资运用的资金来源。第九章第二节 存款货币银行的负债业务 其他负债业务—发行金融债券第九章第二节 存款货币银行的负债业务 其他负债业务—发行金融债券1. 发行债券也是存款货币银行的负债业务。 2. 自1985年以来,我国存款货币银行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过中国人民银行批准,面向社会发行金融债券,为指定用途筹集资金。 第九章 存款货币银行第九章 存款货币银行第三节 存款货币银行的资产业务第九章第三节 存款货币银行的资产业务 资产业务第九章第三节 存款货币银行的资产业务 资产业务 存款货币银行的资产业务是是指将自己通过负债业务所聚集的货币资金加以运用的业务,是取得收益的主要途径。null(一)现金资产(一级准备)---第一道防线 现金资产是银行资产中最富有流动性的部分,因为它能直接满足对外支付的需要。现金资产由库 存资金、存款准备金、同业存款和在途资金组成。 1、库存资金 它是指银行金库中的现钞和硬币,其主要用途是满足客户日常提款和银行本身的日常开支。null2、存款准备金 这里的存款准备金主要是按中央银行的要求所 提取的法定存款准备金,为了确保商业银行的支付能力。另外,为了银行间票据清算的需要,商业银行通常在央行还会开设清算账户,并存入一定数量的资金。 3、存放同业存款 银行出于代理和自身的需要,在其它银行保有 一定的存款余额。null4、在途资金 它是指在支票清算过程中,已记入银行的负 债,但实际上银行还未收到的那部分资金。例如, 存款人将一张以A银行为存款人的支票存入B银行 时,B银行将在自己的资产负债表的负债方式上该存 款人相应余额的存款,但是这笔资金尚需要一定的 清算过程和时间才能够从A银行的账户转入B银行的 账户第九章第三节 存款货币银行的资产业务 贴现第九章第三节 存款货币银行的资产业务 贴现1. 购买票据的业务叫贴现;贴现实际上是信用业务。2. 算式:3. 贴现业务的对象主要是商业票据和政府短期债券 。第九章第三节 存款货币银行的资产业务 贷款及其种类第九章第三节 存款货币银行的资产业务 贷款及其种类1. 贷款在存款货币银行的资产业务中的比重一般占首位。但从上世纪80年代之后,有明显下降趋势。 2. 贷款业务种类很多,划分标准、角度各异。 3. 过去,我国银行的资产业务基本上是贷款一种形式。改革开放以来,商业票据业务和证券业务,随着金融体制的改革已逐步开展。尽管目前贷款以外的资产业务比重还很小,方式也比较单调,但毕竟已呈现资产业务多样化的趋势。null一、根据贷款对象的不同,可划分为企业贷款、银行间贷款以及对外国政府和中央银行的贷款。 二、根据贷款的期限不同,可分为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 (一)短期信贷   短期信贷通常指借贷期限在1年以下的资金。短期资金市场一般称为货币市场。借贷期限最短为1天,称为日贷。还有7天、1个月、2个月、3个月、6个月、1年等几种。短期贷款多为1~7天及1~3个月,少数为6个月或1年。这种信贷可分为银行与银行间的信贷和银行对非银行客户(公司企业、政府机构等) 的信贷,银行之间的信贷称为银行同业拆放。该种贷款完全凭银行间同业信用商借,不用签订贷款协议。银行可通过电话、电传承交,事后以书面确认。同业拆放期限从1天到6个月为多,超过6个月的少。每笔交易额在10亿美元以下。典型的银行间的交易为每笔1000万美元左左。银行对非银行客户的交易很少。 (二)中期信贷   中期信贷是指1年以上、5年以下的贷款。这种贷款是由借贷双方银行签订贷款协议。由于这种贷款期限长、金额大,有时贷款银行要求借款人所属国家的政府提供担保。中期贷款利率比短期贷款利率高。一般要在市场利率的基础上再加一定的附加利率。null(三)长期信贷   长期信贷是指5年以上的贷款,这种贷款通常由数家银行组成银团共同贷给某一客户。银团贷款的当事人,一方面是借款人(如银行、政府、公司、企业等);另一方面是参加银团的各家银行(包括牵头行、经理行、代理行等)。 三、根据贷款银行的不同,可分为单一银行贷款和多银行贷款。   单一银行贷款是指仅由一家银行提供的贷款。由于国际贷款风险较大,一时发生损失难以挽回,所以单一银行贷款一般数额较小,期限较短。多银行贷款是指一笔贷款由几家银行共同提供。这种贷款主要有两种类型: 第一,参与制贷款,这是指一家银行对某一外国客户提供了一笔贷款后,邀请其他银行参加进来,向借款人提供资金; 第二,银团贷款,这是多银行贷款的主要形式,一般由一个或几个银行首先发起,接受债务人的借款要求,然后,发起行邀请其他行参与进行,共同向借款人提供资金。 null 四、按还款方式划分 有一次偿还的贷款和分期偿还的贷款。一次偿还的贷款是在贷款到期时一次偿还本金,但利息根据约定,或在整个贷款期间分期支付,或在贷款到期时一次支付。分期偿还的贷款是按年、按季、按月以相等的金额还本付息。 五、按贷款对象划分 有工商业贷款、农业贷款和消费贷款等。  null(四)按贷款的保障条件分 有信用贷款、担保贷款和票据贴现。信用贷款是指银行完全凭借客户的信誉而无须提供抵押物或第三者保证而发放的贷款。这类贷款从理论上讲风险较大,银行通常要收取较高的利息。担保贷款是指具有一定的财产或信用作为还款保证的贷款。根据还款保证的不同,具体分为抵押贷款、质押贷款和保证贷款。票据贴现是持票人向银行贴付一定利息所做的票据转让行为。 null(五)按贷款的质量和风险程度划分 有正常贷款、关注贷款、次级贷款、可疑贷款和损失贷款等五类。按贷款的质量和风险程度划分贷款种类,有利于加强贷款的风险管理,提高贷款质量。同时,有利于金融监管当局对商业银行继续、有效的金融监管。我国已从1998年起要求所有商业银行对贷款进行五级分类管理。五级贷款分类五级贷款分类1)正常贷款是指借款人能够履行借款合同,有充分把握按时足额偿还本息的贷款。这类贷款的借款人财务状况无懈可击,没有任何理由怀疑贷款的本息偿还会发生任何问题。 2)关注贷款是指贷款的本息偿还仍然正常,但是发生了一些可能会影响贷款偿还的不利因素。如果这些因素继续下去,则有可能影响贷款的偿还,因此,需要对其进行关注,或对其进行监控。 3)次级贷款是指借款人依靠其正常的经营收入已经无法偿还贷款的本息,而不得不通过重新融资或拆东墙补西墙的办法来归还贷款,表明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出现了明显的问题。 4)可疑贷款是指借款人无法足额偿还贷款本息,即使执行抵押或担保,也肯定要造成一部分损失。这类贷款具备了次级货款的所有特征,但是程度更加严重。 5)损失贷款是指在采取了所有可能的措施和一切必要的法律程序之后,本息仍无法收回,或只能收回极少部分。 量化贷款质量的指标量化贷款质量的指标呆帐准备金(贷款损失准备金loan loss reserves)呆帐准备金(贷款损失准备金loan loss reserves)  贷款呆帐准备金是从银行收入中提取的,用于弥补贷款损失的一种价值准备。  银行提取呆帐准备金的唯一目的是弥补评估日贷款和租赁组合中的固有损失。   银行提取呆帐准备金要符合两项原则:一是及时性原则,二是充足性原则。  呆账准备金有三种类型:普通呆账准备金、专项准备金、特别准备金。准备金的计算步骤  计算所需的专项呆帐准备金    专项呆帐准备金的计算要按照贷款的分类结果,不同的贷款分类按不同的比例计提。可参考的比例为:损失类贷款为100%;可疑类贷款为50%;次级类贷款为20%;关注类贷款为5%。其中,次级和可疑类贷款的损失准备,计提比例可以上下浮动20%。 特种准备由银行根据不同类别(如国别、行业)贷款的特种风险情况、风险损失概率及历史经验,自行确定按季计提比例。 准备金的计算步骤null 计算普通呆帐准备金 即一般准备是根据全部贷款余额的一定比例计提的、用于弥补尚未识别的可能性损失的准备。一般准备年末余额不得低于年末贷款余额的1%; 普通呆帐准备金=(贷款总额—专项呆帐准备金)×规定的比例  呆帐准备金总量=专项呆帐准备金+普通呆帐准备金+特别准备金 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是衡量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金计提是否充足的一个重要指标。 贷款损失准备对不良贷款的比率,该比率最佳状态为100%nullnull在2005年至2008年三季度期间,深圳发展银行拨备覆盖率的平均值为大大低于同业的49.8%。从2003年以来,除了2008年中期进行了象征性的分红:10派0.335元(含税) ,就没有给它的股东们分过一分钱的现金分红。 2008年四季度深圳发展银行核销94亿元呆坏账贷款,加56亿元计提拨备的调整,拨备覆盖率从48.28%猛增至105.14%。 结果:大幅提高的资本充足率和极低的不良贷款率,但消耗了原本表面上高增长的净利润,使得每股收益下降至0.2元 (三)银行证券投资业务(三)银行证券投资业务作用 1.获取收益。 2.分散风险 3.保持流动性 投资种类 1)国库券 2)中长期国家债券 3)政府机构债券 4)市政债券或地方政府债券 (四)租赁 (四)租赁 金融租赁 又称为融资性租赁 具有融资和融物双重性能的信用交易,它是企业进行长期资本融通的一种手段 2007年11月,首家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 工银租赁有限公司成立 ;  截至2008年6月末,中国共有金融租赁公司15家,其中正常经营的12家(包括5家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资产总计542.95亿元,实收资本251.86亿元。 null中国的租赁渗透率仅达到万分之三;中国工程机械年需求量为2000-3000亿元,而租赁业务只为需要量的10%,与高达80%的国际平均水平相差甚远。在美国,平均而言,一个设备厂商至少有30%的设备是通过租赁方式交付市场的,而在中国,这一比例却不足1%。经营性租赁经营性租赁是一种以提供租赁物件的短期使用权为特点的租赁形式,通常适用于一些需要专门技术进行维修保养、技术更新较快的设备。 在经营性租赁项下,租赁物件的保养、维修、管理等义务由出租人负责。 承租人在经过一定的预告期后,可以中途解除。每一次交易的租赁期限大大短于租赁物件的正常使用寿命。对出租人来说,他并不从一次出租中收回全部成本和利润,而是将租赁物件反复租赁给不同的承租人而获得收益维修租赁维修租赁维修租赁是在金融租赁基础上附加各种维修项目的一种租赁业务的形式。 现代租赁的性质 现代租赁的性质 现代租赁是以融资性租赁为主要标志的一种信用方式。融资性租赁的发展,标志着租赁发展到成熟阶段。现代租赁具有双重作用于一身的性质。主要表现在: (一)融资与融物相结合。作为承租方在获得物品使用权的同时,由于不需支付物品的购买资金,这笔资金可以用于其它业务经营,等于取得了经营业务所必须的资金。租一物而发挥了双重作用。null(二)信用与贸易相结合。银行作为出租人为承租人购买进口设备,出租人投入的资金,只能在租期内以租金的方式向承租人逐渐地收回。实质上商业银行参与了国际贸易作为进口方出现,同时为承租人起到了提供贷款的信用业务作用。一方承租双方受益,银行收取租金,承租人获得设备使用权。 (三)银行资本与产业资本交织在一起,发挥着双重作用。一方面促进产业资本的循环与周转,另一方面又促进了生产的发展。现代租赁的特征 现代租赁的特征 (一)租赁物使用权与所有权分离。这是租赁的基本特征。在现代租赁业务中,出租人按承租人的指定购入设备,在出租期内,设备的所有权属于出租人,承租人只具有设备的使用权,租赁期满出租人可以收回设备,或继续出租,还可以以优惠的价格转卖给承租人。使用权结束,意味着租赁行为的终止。 null(二)具有独特的资金运动形式。现代租赁表现为出租方与承租方的资金运动形式的逆转换。出租方为承租人购入设备,是先支出货币资金,而后转化为生产资料,即G-W,而承租方是先获得生产资料,而后以货币形式支付租金,即W-G,租赁的整体运动形态是G-W-P-G,两者处于逆向转化。null(三)租金的分次归流。商业银行信托机构经营租赁业务过程要收取租金。租金由三部分组成,即设备购置价款、利息、租赁费。现代融资租赁,一般租赁期满后设备所有权转移给承租人。由于出租人一次性投资购买设备,通过租金的形式分次归流,实际上承租人以较少的分散资金流量完成固定资产的投资,资金支付滞后于资产的使用,充分发挥了资金的时间价值。null(四)涉及到三个关系人,至少两个合同。现代租赁所涉及到的关系人至少三个:出租人、承租人和供货人。租赁业务的形成要建立两个基本合同:一是出租人与与供货人签定购买合同;二是出租人与承租人签定租赁合同。如果是国际转租赁,还要签定其它合同。 (五)承租人具有对租赁标的物的选择权。在现代租赁业务中,承租人有权选择所需的设备,甚至是生产厂家,因承租人是设备的使用方,可对设备的规格质量、数量以及技术上给予鉴定和验收。当然,出租方为保障其利益,也可拒绝购买不适合的设备。信托 信托 信托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狭义的信托是指真正意义上的信托,其特点是信托财产的所有权要在信托法的基础上,由委托人转移给受托人,受托人以名义所有者身份为委托人理财,受托人常常以法人身份出现的各种金融机构。需要强调指出的是信托财产的转移是建立在信托法的基础上的转移,而非民法基础上的财产所有权的转移,民法上的财产所有权转移是指对标的物的绝对权的转移。 广义信托是指在狭义信托的基础上,再家上代理性质的委托。代理业务不需要进行财产所有权的转移,受托人以委托人身份为委托人理财,受托人除了各种金融机构外,还可以是其它各种非金融机构。信托的职能信托的职能1.信托的本业职能。它具有财产事务管理的职能,即接受客户的委托,代客户管理、经营、处置财产,概括来说就是“受人之托、为人管业、代人理财”。这是最基本,最能反映行业特征的职能。发挥这一职能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受托人受托为受益人的利益而对财产进行管理和处理,受托人不能借此为自己谋利益,只能做受托范围内的事情,必须把受托人固有的财产与受托财产分别经营、分别管理;null二是受托人虽然得到委托人的授信,进行了财产所有权的转移,但受托人如何管理和处理信托财产,只能按照信托的目的来进行,受托人不能按自己的需要,随意利用信托财产; 三是受托人通过管理或处理信托财产而产生的收益,仍属于信托财产,归受益人所有;受托人为管理或处理信托财产而提供的劳务以收取手续费作为劳动报酬。null2.信托的派生职能。它是与其它金融活动一样共有的职能。包括资金融通的职能和协调经济关系的职能。 资金融通的职能。是指受托人作为信用中介为社会各经济单位筹集和融通资金。这一点与银行信贷的基本职能是一致的,但其性质却不同。信托业务经营管理的资财是来自委托人的委托,受托人只有代办经营权,没有经营自主权,经营效果由委托人承担,受托人并不承担。而银行信贷资金的运用,银行具有经营自主权,由银行决定贷款的投向和投量,并且承担经营风险。null协调经济关系的职能。是指信托具有处理和协调经济关系,提供信托和咨询经济事务的职能。通过受托人在处理信托业务过程中对经济关系产生影响。受托人在复杂的信托关系中作为各种委托人与受益人的中介,充当代理人、见证人、担保人、介绍人、咨询人、监督人,通过信托业务的办理,为各方面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同时由于占据掌握各种信息的优势,为委托人提供可靠的经济信息,加强了横向经济联系,促进了地区之间的物资和资金的融通。信托业务的种类 信托业务的种类 主要有两大类:资金信托和财产信托。 一、资金信托。所谓资金信托是指委托人将其所拥有的货币资金提供给受托人,由受托人按照委托人指定的对象和用途(或不指定对象和用途),为受益人利益代为管理和运用的业务。资金信托按照是否指定对象和用途又可分为委托类和信托类。即委托存款、委托贷款和委托投资;信托存款、信托贷款和信托投资。 二、财产信托。又叫非资金信托,是委托人将其非货币资金的财产委托给受托人,按其约定的对象和条件进行出售、转让的信托业务。 第九章 存款货币银行第九章 存款货币银行第四节 存款货币银行的中间业务 和表外业务一、中间业务的概念 一、中间业务的概念 所谓中间业务就是指商业银行代客户办理收付和其它委托事项,以中介人的身份提供各种金融服务,从中收取手续费的业务。主要包括结算类业务、银行卡业务、代理类业务、担保类业务、承诺类业务、交易类业务、基金托管业务、咨询顾问类业务和其它类业务等九大类业务。就我国目前情况而言,由于我国金融业实行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的体制,信托业务、租赁业务不属于商业银行经营的范围,但随着加入WTO后外资银行的进入,为了增强我国金融机构在国际金融业的竞争能力,必须要实行全能化经营,到时候现在的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的体制将被打破。二、中间业务的特点 二、中间业务的特点 (一)不需要银行提供资金。不存在或有资产和或有负债。 (二)以收取手续费为主要目的。 (三)风险低。 (四)以接受客户委托的方式开展业务。三、中间业务收费问题三、中间业务收费问题2002年,上海一些外资银行由于对居民小额外汇存款收取一定的服务费而引起了市民的争议,国内老百姓大多没有想过存折上的余额少了还要向银行付钱,因此,有些人也确实打消了去外资银行体验一下优质服务的念头。据统计,目前国内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占全部收入的比重平均为8%,最高为17%,有的甚至不足1%,而发达国家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美国为38.4%,日本为39.9%,英国为41.1%。null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主要有:一是国内商业银行在经营观念上存在偏差,没有对商业银行的业务进行准确定位,我国银行普遍只重视开拓存贷款业务,而没有从经营战略上把中间业务作为支柱进行发展;二是国内高素质从业人员不多,这已成为我国银行业不能开展技术含量高的品种业务的瓶颈。三是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益与其投入成本和承担的风险不匹配,缺少利润驱动,自然缺乏开拓市场的积极主动性。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费存在一些问题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费存在一些问题 第一,中间业务定价政策不完善。人民银行及有关部门未对中间业务收费标准进行系统、明确的规范,对中间业务的收费行为缺乏统一的、明确的刚性约束。一方面缺乏具体的操作规范,规定不具体,太笼统,可操作性差;另一方面,商业银行对中间业务没有自主定价权,没有形成市场定价机制。null第二,市场秩序混乱。由于一些中间业务缺乏统一的收费标准,不少商业银行在某种程度上将中间业务作为争夺银行存款份额的手段,致使银行在中间业务中出现随意确定收费标准、少收费、无偿服务,甚至垫付资金的恶性竞争的局面。null第三,政府行政干预过多。商业银行的一些中间业务收费本属正常的成本补偿和适当的盈利行为,但一些地方物价管理部门甚至是央行却视为是乱收费进行干涉。这些问题产生的直接结果是,一方面现行的中间业务收费标准过低,如电汇业务、电子联行服务业务、承兑汇票业务,同城结算业务等存在严重的收费偏低问题,造成成本与收益完全倒挂;另一方面,一些新开发的业务因为没有收费标准而暂未收费,如个人理财、开立资信、开立企业存款证明户、存款挂失等。null第四、普遍存在的情况是,政策性代理业务收费难,由于各家银行都在争夺这些政策性代理产生的低成本的存款业务,各委托方以此顺势抬价,这些领域的中间业务成本普遍居高不下,更有甚者,有的政策性代理业务服务对象不仅不付手续费,还向商业银行要资金、要场地、要设备、为银行中间业务开展设置了很大的障碍。中间业务的分类中间业务的分类按照中国人民银行2002年第89号文件关于落实《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暂行规定》的有关问题的要求,将中间业务划分为九大类: (一)支付结算类中间业务 这是指由商业银行为客户办理因债权债务关系引起的与货币支付、资金划拨有关的收费业务。 按结算工具分:银行汇票、商业汇票、银行本票和支票等四种。 按结算方式分:汇款业务、托收业务和信用证业务。null(二)银行卡业务 银行卡是经过授权的金融机构向社会发行的具有消费信用、转帐结算、存取现金等全部或部分功能的信用支付工具。 (三)代理类中间业务 这是指商业银行接受客户委托、代为办理客户指定的经济事务、提供金融服务并收取一定费用的业务。主要包括:代理政策性银行业务、代理中国人民银行业务、代理商业银行业务、代收代付业务、代理证券业务、代理保险业务、代理其他银行银行卡收单业务等。null(四)担保类中间业务 这是指商业银行为客户债务清偿能力提供担保,承担客户违约风险的业务。主要包括:银行承兑汇票、备用信用证和各类保函等。 (五)承诺类中间业务 这是指商业银行在未来某一日期按照事前约定的条件向客户提供约定信用的业务。主要包括:贷款承诺(可撤消承诺和不可撤消承诺两种)null(六)交易类中间业务 这是指商业银行为满足客户保值或自身风险管理等方面的需要,利用各种金融工具进行的资金交易活动即金融衍生业务。包括:远期合约、金融期货、互换、期权等业务。 (七)基金托管业务 这是指有托管资格的商业银行接受基金管理公司委托,安全保管所托管的基金的全部资产,为所托管的基金办理基金资金清算、款项划拨、会计核算、基金估值、监督管理人投资运作。包括:封闭式证券投资基金托管业务、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托管业务和其它基金的托管业务。null(八)咨询顾问类业务 这是指商业银行依靠自身在信息、人才、信誉等方面的优势,收集和整理有关信息、并通过对这些信息以及银行和客户资金运作的记录和分析,并形成系统的资料和方案,提供给客户,以满足其业务经营管理或发展的需要的服务活动。主要包括:企业信息咨询业务、资产管理顾问业务、财务顾问业务和现金管理业务等。 (九)其它类中间业务 包括保管箱业务及其它不能归入以上八类的业务。第九章 存款货币银行第九章 存款货币银行第五节 分业经营和混业经营第九章第五节 分业经营和混业经营 商业银行的两种类型:职能分工型与全能型第九章第五节 分业经营和混业经营 商业银行的两种类型:职能分工型与全能型按经营模式划分,商业银行分为职能分工型银行和全能型银行。 所谓职能分工,其基本特点是,法律限定金融机构必须分门别类各有专司:有专营长期金融的,有专营短期金融的,有专营有价证券买卖的,有专营信托业务的,等等。 职能分工型模式我们称之为分业经营、分业监管模式;相对应,全能型模式则称之为混业经营、混业监管模式。 第九章第五节 分业经营和混业经营 商业银行的两种类型:职能分工型与全能型第九章第五节 分业经营和混业经营 商业银行的两种类型:职能分工型与全能型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之前,各国商业银行大都经营多种业务,属全能型、综合型银行。经过1929~1933年大危机中的全面性金融危机,不少西方经人士归咎于银行的综合性业务经营,尤其是长期贷款和证券业务的经营。 不过,德国、奥地利、瑞士以及北欧等国则继续实行混业经营,商业银行可以从事各种期限的存款、贷款以及证券业务。 第九章第五节 分业经营和混业经营 美日的转变第九章第五节 分业经营和混业经营 美日的转变 1999年美国《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的通过,意味着废除分业经营的《格拉斯-斯蒂格尔法》,也标志着西方国家分业经营制度的最终结束。 在此之前,日本于1998年颁布了《金融体系改革一揽子法》,即被称为“金融大爆炸(Big Bang)”的计划。第九章第五节 分业经营和混业经营 美日的转变第九章第五节 分业经营和混业经营 美日的转变现今,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混业经营有两种基本形式。一是在一家银行内同时开展信贷中介、投资、信托、保险诸业务;一是以金融控股公司的形式把分别独立经营某种金融业务的公司链接在一起。 一家银行内开展混业经营,均在人事、资金等方面实施独立的管理,彼此之间设有“防火墙”,决策分别有各自的严格程序。第九章第五节 分业经营和混业经营 我国强调分业经营的背景与问题第九章第五节 分业经营和混业经营 我国强调分业经营的背景与问题1.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银行业务极为单纯,不存在分业、混业问题。   2. 改革开放,银行业务增多,但经营混乱。 本来,存贷中介是商业银行本职的认识在我们这里根深蒂固,而银行经营的紊乱更强化了只有分业经营才可保证金融健康发展的观念。 1995年颁布的《商业银行法》,确立了中国现阶段严格的分业经营的金融体制。第九章第五节 分业经营和混业经营 我国强调分业经营的背景与问题第九章第五节 分业经营和混业经营 我国强调分业经营的背景与问题3. 分业经营对银行业发展所与生俱来的桎梏以及加入WTO后面对的新挑战,均显而易见。 4. 突破分业经营界限的趋向日益明显。第九章 存款货币银行第九章 存款货币银行第六节 金融创新第九章第六节 金融创新 金融创新的浪潮第九章第六节 金融创新 金融创新的浪潮1. 金融创新始于20个世纪60年代后期,80年代已形成全球趋势和浪潮。 2. 金融创新给整个金融体制、金融宏观调控乃至整个经济都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3. 不断推进改革的中国金融事业,金融创新更加受到关注。 第九章第六节 金融创新 避免风险的创新第九章第六节 金融创新 避免风险的创新 20个世纪60年代开始,在通货膨胀率急剧攀升的背景下,导致了利率风险的增加。 银行为了避免或降低利率风险,纷纷进行了诸如:(1)创造可变利率的债权债务工具;(2)开发债务工具的远期和期货交易。(3)开发债务工具的期权市场,等等。第九章第六节 金融创新 资产业务证券化第九章第六节 金融创新 资产业务证券化1. 作为银行主要资产的贷款业务,使银行时刻面对种种金融风险,其中特别是流动性风险的强大压力。   2. 贷款证券化是银行避免贷款风险,解决流动性难题的重要途径。 3. 资产证券化是金融市场与金融中介的关键结合点。其意义远远超出银行化解流动性风险的范围。第九章第六节 金融创新 技术进步推动的创新第九章第六节 金融创新 技术进步推动的创新1. 金融创新的兴起和蓬勃发展是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广泛应用作为依托的。 2. 技术进步引起了支付系统领域的创新;为技术要求日益复杂的金融工具创新提供了保障;并使金融交易快速地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把全球的交易主体联结在一个世界性的金融市场之中。 第九章第六节 金融创新 什么是网络银行第九章第六节 金融创新 什么是网络银行1. 网络银行,也称网上银行、在线银行,是指通过互联网或其它电子传送渠道,提供金融服务的新型银行。 2. 纯网络银行,一般只有一个办公地址,无分支机构、无营业网点,几乎所有业务都通过互联网进行,是一种虚拟(virtual)银行。 3. 分支型网络银行,是指原有传统的实体银行,利用互联网作为新的服务手段,以增强竞争力的方式。第九章第六节 金融创新 网络银行的优势第九章第六节 金融创新 网络银行的优势 网络银行比传统银行具有明显的优势: (1)方便、快捷、超越时空。 (2)成本低。 (3)不仅提供大部分传统银行业务,还可提供公共信息服务、投资理财服务、投资咨询服务和综合经营服务等。 (4)传统银行一般是单方面开发业务品种,而网络银行则可以按照客户的需求提供极具个性化的服务。第九章第六节 金融创新 网络银行发展中的障碍第九章第六节 金融创新 网络银行发展中的障碍 发展中存在的障碍主要有: (1)安全问题; (2)法律规范问题……第九章第六节 金融创新 规避行政管制的创新第九章第六节 金融创新 规避行政管制的创新 在激烈的竞争中,为了规避金融行政管理法规,特别是不合理的、过时的法规,金融企业利用法规的漏洞,推出了种种新的业务形式。 如自动转帐制度、可转让支付命令账户、货币市场互助基金、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等等。第九章第六节 金融创新 金融创新反映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第九章第六节 金融创新 金融创新反映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1. 当今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变化,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对金融事业提出新的要求。 这就必然导致突破原有金融机构、金融工具、金融业务操作方式、金融市场组织形式、融资技巧以及过时金融法规的樊篱而创新。第九章第六节 金融创新 金融创新反映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第九章第六节 金融创新 金融创新反映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2. 由于经济发展变化所提出的需要既强劲又持久,所以金融创新浪潮也持续不
/
本文档为【第九章 存款货币银行】,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