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中日甲午战争

2011-04-17 50页 ppt 1MB 46阅读

用户头像

is_537794

暂无简介

举报
中日甲午战争nullnullnull制不如人 器不如人 识不如人 缺少国际同情民族意识的觉醒 ——师夷之长技以制夷民族意识的觉醒 ——师夷之长技以制夷 林则徐被称为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组织翻译英国人慕瑞的《地理大全》,编成《四洲志》一书。后将《四洲志》书稿交与好友魏源。魏源于1843年编成《海国图志》,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中法战争 中法战争 中法战争是由法国侵略越南,...
中日甲午战争
nullnullnull制不如人 器不如人 识不如人 缺少国际同情民族意识的觉醒 ——师夷之长技以制夷民族意识的觉醒 ——师夷之长技以制夷 林则徐被称为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组织翻译英国人慕瑞的《地理大全》,编成《四洲志》一书。后将《四洲志》书稿交与好友魏源。魏源于1843年编成《海国图志》,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中法战争 中法战争 中法战争是由法国侵略越南,并以越南为基地侵略中国而起的。1883年12月,法军不宣而战,向驻扎在越南的中国军队发起进攻,中法战争爆发。刘铭传在台湾率军民坚决抵抗,老将冯子材在镇南关大败法军,但正在抗法战争大获全胜的时候,清政府却下令停战撤兵,与法国订立了《中法和约》,结果法国不胜而胜,中国不败而败。 中法战争中的法国远东舰队null1883年12月至1885年4月(光绪九年十一月至十一年二月),由于法国侵略越南并进而侵略中国而引起的一次战争。 第一阶段战场在越南北部; 第二阶段扩大到中国东南沿海。null法国驻海防领事土尔克就曾直言不讳地说:“因为它(指北圻)是一个理想的军事基地,由于有了这个基地,一但欧洲各强国企图瓜分中国时,我们是一些最先在中国腹地的人。” null1 战争的第一阶段(1883.12-1884.5) 这一阶段,战场主要是在越南境内。 1883年12月法国军队进攻驻扎在越南山西的清军作为中法战争正式开始的标志。为了占领越南北部,控制红河航行权,法军早在1873年出兵攻袭河内及其附近地。直到1884年3月,法军完全控制了红河三角州地带。null “余自小即钦慕我国民族英雄黑旗刘永福!”——孙中山 “为数千年中华吐气”的“义勇奇男子。”——清·湖广总督张之洞 “将军英勇无比,堪称北圻之长城。”——越南·北圻督统黄佐炎 “刘永福“这些人的英勇气概实在是太神奇了!”——法国孤拔上将 刘永福“真乃高人一筹,诸统领莫及焉!”——清·直隶总督李鸿章 刘永福“为越南之保障,固中华之藩篱,其功亦伟矣!”——清·兵部尚书彭玉麟 “钦州渊亭,国之宿将!”——民国总统黎元洪 null刘永福(1837-1917),字渊亭,本名义,广西上思人。雇工出身,原为广西天地会领袖,1865年起义失败,受清政府镇压,率300人出镇南关(今友谊关),在中越边境保胜一带,开辟山林,聚众耕牧,号“黑旗军”。刘永福“胆气过人,重信爱士,故所部皆死力之”。刘永福率黑旗军驻越南二十余年,与越南人民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中法战争时,帮助越南政府抗击法国侵略军,“一战而法法驸马安邺授首,再战而李威吕分尸,三战而法全军焚灭”。因成功抗击法国的侵略而名闻中外。 刘永福及其黑旗军刘永福及其黑旗军《中法天津简明条约》《中法天津简明条约》主要内容: 清政府承认法国对越的“保护权” 允许法国在中越边境上通商 法国从北圻退兵(但未退兵的具体日期)null2.战争的第二阶段(1884.6-1885.5)这一阶段是中法战争的典型阶段,主要在中国东南沿海进行,越南北部陆上战争也在继续。重大战役有马尾海战和镇南关大捷。 nullnullnullnullnull张佩纶(1848-1903)清末大臣。字幼樵,一字绳庵,又字篑斋。直隶(现河北)丰润人。同治进士。1875年,以编修大考擢升侍讲,充日讲起居注官。后入李鸿章幕。1882年署都察院左副都御史。针对法国侵略越南和觊觎中国边疆事,上奏章十数篇,主张抗法。中法战争初起,主战。受命以三品卿衔会办福建海疆事宜,兼署船政大臣。1884年7月15日,法军舰侵入马尾港后不加戒备,8月23日,法舰发起进攻,福建水师覆灭,马尾船厂被毁。与福建船政大臣何如璋被褫职遣戍。1888年获释返京,复入李鸿章幕。1894年迁居南京。中日甲午战争期间,被劾“干预公事”,旨令回原籍。1900年,八国联军侵占北京后,北上以编修佐办议和。因在对俄态度上与李鸿章不合,旋返南京,自此称病不出。著有《涧于集》、《涧于日记》等。 张佩纶的主战理由:张佩纶的主战理由:一、普法战争刚刚结束,法国失败后割地赔款,国力相当贫乏; 二、中法间距遥远,法军由本土到达福建要二三十日,而清军至福建快则三天,迟则十日即可到达,在人数上占优势; 三、法国占领越南后,施行暴政,只要派人进行号召,越南人民就会起而响应,陷法军于四面受敌中。 null近代中国的不幸不是言官太多,而是具备实际操作能力的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太少。国家尚未从封建专制中挣脱出来,综合国力无法同发达国家抗衡。nullnull中法新约中法新约中国承认越南是法国的保护国; 中法两国派员会同勘定中国和越南北圻边界; 同意在云南、广西两省的中越边界指定两处开埠通商; 中国今后修铁路,应与法国商办。法国侵略势力伸进我国云南和广西,大大加深了我国西南边疆的危机。null中法战争的主要历史教训 中法战争的主要历史教训 第一,更充分地暴露了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清政府根本不能取得抗击外国侵略的胜利。不管军事上是败是胜,在清政府的主持下,战争的最后结局总是以清朝方面失败告终。这促使了广大人民群众反对清朝统治的斗争开展。null第二,面对前线战事,清廷内部却忙于派系之争,“书生典兵”,放言高论而不切实际,造成了福建水师的覆灭。 中日甲午战争 中日甲午战争 日本侵略中国和朝鲜,蓄谋已久,早在明治维新时期,日本就制定了旨在侵略中国,然后征服世界的“大陆政策” 1894年,日本借口朝鲜发生东学党起义,大举派兵入朝,然后劫持朝鲜国王,并不宣而战,挑起了侵略中国的战争,史称 “甲午战争”。黄海海战之后,日军侵入中国领土,经过旅顺保卫战、威海卫保卫战之后,清政府接连失败,走上了求和之路,与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这是《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丧权辱国的条约。致远舰及管带 邓世昌甲午战前之中国国情甲午战前之中国国情从中法战争结束到甲午战争爆发的九年,是中国在十九世纪下半叶一段最好的时期。在此期间,国内无大乱,远东的国际环境相对缓和,中国与西方各国都处于和平状态。以“富国强兵”为目标的洋务运动,历经三十年,效果明显,被人所称赞的“同光新政”。 甲午战前之中国国情甲午战前之中国国情甲午战前,清朝统治集团状况,一个突出现象是帝党和后党的明显分化。所谓帝党,是指拥戴光绪皇帝的一派政治力量。所谓后党,是指为慈禧太后所操纵利用的一派政治势力。帝党和后党的对峙,标志着清朝统治阶级内部的严重分裂。他们之间的争逐,核心问题是争夺最高统治权。 null 1888年中国北洋舰队成军时,已拥有25艘舰艇,排水量4万多吨。包括从德国订购的定远,镇远两艘7300多吨的铁甲舰和从英、德等订购的来远、致远等7艘巡洋舰,实力可称亚洲第一。1891年北洋舰队访问日本时,曾威震东瀛。但是清政府自北洋水师成军后满足现状,基本上不再投入和发展。 战前日本的战备工作战前日本的战备工作 日本侵略中国和朝鲜,蓄谋已久,早在明治维新时期,日本就制定了旨在侵略中国,然后征服世界的“大陆政策”。 null 1882年日本海军只有船只12艘,1883年明治政府制定八年造舰计划,准备投资2600万日元,建造舰艇32只。为扩大海军经费来源,1886年发行海军公债1700万元,军费开支达到政府预算40%以上。天皇也从皇室经费中每年拿出30万日元用于造舰,还命令全体文武官员一律拿出十分之一的薪俸作为造舰费。null 在黄海海战中,双方参战舰艇相比,日本联合舰队比北洋舰队吨位多30%,平均时速快1海里,炮火总数多51%。可见日本海军从装备和实力上已从劣势转化为优势。日本对朝鲜的渗透日本对朝鲜的渗透1.日本帝国主义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开始,就开始不断对朝鲜进行渗透。1875年9月,日本军舰炮轰朝鲜江华岛,并强行登陆,制造了“江华岛事件”。次年,即1876年以此为借口强迫朝鲜签订了《江华岛条约》。据此条约日本获得了在朝鲜的自由通商权及领事裁判权。 2.1882年,日本乘朝鲜兵变之机会,胁迫朝鲜签订了《仁川条约》,取得了朝鲜的驻兵权。 3.1884年朝鲜发生未遂政变,中日两国与1885年签订了《朝鲜撤兵条约》,规定将来朝鲜遇有重大事件,中日两国若有一方出兵,必须互相。清政府因此默认了日本在朝鲜的特殊地位。后来日本就是利用这一条约出兵朝鲜,发动了侵略朝鲜和中国的战争。 甲午战争主要分三个阶段甲午战争主要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七月二十五日到十月中旬,主要战役有丰岛海战、牙山之战、平壤之战和黄海海战。该阶段主要战场集中在黄海海面和朝鲜境内。 第二个阶段:从1894年十月下旬日军侵入中国境内,到1895年二月威海卫战役北洋海军全军覆没。 第三个阶段:威海卫失守后,战争进入了最后一个阶段。双方的战斗较为平和。 平壤之战平壤之战平壤被俘的清军null平壤之战,是中日战争在朝鲜境内的一次最大最关键、同时也是最后的一次战役。平壤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平壤一失就使日军长驱直入朝鲜北部进而入侵中国开了通途。经平壤之战,原在朝鲜的清军还剩万余人,由叶志超带看一路狂奔,渡过鸭绿江,退至国内。从此,战火就由朝鲜境内蔓入中国境内。null当年的北洋水师“定远”舰甲午海战前“致远”舰部分官兵合影null黄海海战黄海海战旅顺大屠杀旅顺大屠杀关于旅顺屠杀的记载关于旅顺屠杀的记载英国法学家胡兰德在他的《关于中日战争的国际公法》记载:“当时日本官员的行动,确已越出常轨。他们从战后第二天起,一连四天,野蛮地屠杀非战斗人员和妇女儿童。在这次屠杀中,能够幸免于难的中国人,全市中只剩36人。而这36人,完全是为驱使他们掩埋其同胞的尸体而留下的。”“其中有一个叫鲍绍武的人说:‘我们来参加收集尸体时,看到有的人坐在椅子上就被捅死了。更惨的是,有一家炕上,母亲身边围着四五个孩子,小的还在吃奶就被捅死了。’” null英国人艾伦在他的《龙旗翻卷之下》中写道:“日本兵追逐逃难的百姓,用枪杆和刺刀对付所有的人;对跌倒的人更是凶狠地乱刺。在街上行走,脚下到处可踩着死尸。”“天黑了,屠杀还在继续进行着。枪声、呼喊声、尖叫声和呻吟声,到处回荡。街道上呈现出一幅可怕的景象:地上浸透了血水,遍地躺卧着肢体残缺的尸体;有些小胡同,简直被死尸堵住了。死者大都是城里人。”“日军用刺刀穿透妇女的胸膛,将不满两岁的幼儿串起来,故意地举向高空,让人观看。”null时任日本外相的陆奥宗光null伊藤博文当面对李经方说(此时李鸿章养伤,李经方代为全权大臣):“若不幸此次谈判破裂,则我命令一下,七十艘船搭载大军,直往战地。如此,则北京之安危,有不忍言者。再深切言之,谈判破裂,中国全权大臣一去此地,能否再安然出入北京城门,亦属不能保证。”(王其芝:《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第2卷) null 1895年4月17日,中日双方在日本马关春帆楼签订《马关条约》。 ☆马关条约☆马关条约中国承认朝鲜完全“独立自主”; 中国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及所有附属岛屿和澎湖列岛给日本; 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 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日本船只可以沿内河驶入上述各口岸; 日本可在中国通商口岸任意设立工厂,产品运销内地只按进口货纳税,并准在内地设栈寄存。《马关条约》是日本在西方列强的支持下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是《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丧权辱国条约。它给中国社会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危害,从而进一步加深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反思甲午战败☆反思甲午战败一、甲午战争中方惨败,不仅仅败于军事,而且败于内政。清政府的腐朽是导致战争失败的重要原因,方伯谦、叶志超多次临阵脱逃,还被予以重用,结果导致了全军溃败。慈禧挪用海军军费修建颐和园,影响了清海军设备的更新。 二、清廷内部的派系之争,也影响了前线的战事。陆奥宗光曾评价:“此次事局之进行中,当国运死活迫于眼前之际,北京政府徒逞党争,……宁可谓中国政府自杀其国也。” null卫汝贵是安徽合肥人,李鸿章的老乡。甲午战争中,卫汝贵也上了前线。期间,他接到了妻子的一封家信:“君起家戎行,致位统帅,家既饶于财,宜自颐养,且春秋高,望善自为计,勿当前敌。” 最后,被械送京师、伏法菜市口。问斩时,弃尸街头一日示众。 各派政治势力对日作战的态度各派政治势力对日作战的态度帝党既为国家的前途忧虎,同时也希望借机加强自己的权力和地位,主战的调门颇高。 慈禧为首的后党,却一心力保和局。慈禧害怕日本的武力威胁,同时又正大肆铺张为自己筹办六十寿辰庆典. 李鸿章呢,也有自己的小算盘。他经营北洋海军若干年,这是保持他实力的老本,尽管经营海军不无御外的动机,但李鸿章手里的这张王牌是不愿轻易打出去的,他觉得自己的北洋海军从实力上不如日本海军,所以主张“避战自保”。 null世人皆闻北洋水师大名,而不知尚有南洋。沿海之辽、冀、鲁称北洋,苏、浙、闽、粤称南洋,分设南北洋大臣,北洋大臣为李鸿章,南洋大臣为刘坤一。甲午中日海战期间,北洋致南洋电文:“无理可讲,无法可挡。”南洋回北洋电文:“无兵可调,无饷可筹。”null陆奥宗光曾评价: “此次事局之进行中,当国运死活迫于眼前之际,北京政府徒逞党争,……宁可谓中国政府自杀其国也。” ——陆奥宗光:《蹇蹇录》☆甲午战争带来的影响☆甲午战争带来的影响 《马关条约》是《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卖国条约,马关条约内规定日本割占中国领土,是继沙俄之后对我国领土的又一次大劫掠。甲午战争打破了中国实力的虚名。各国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纷纷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强租土地,夺取筑路开矿权,兜揽政治性贷款,扩大资本输出,实行殖民统治。使中国领土的主权进一步遭到破坏,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民族意识的觉醒 ——救亡图存、振兴中华民族意识的觉醒 ——救亡图存、振兴中华梁启超在《戊戌政变记》里说:“唤起吾国四千年之大梦,实自甲午一役始也。” “吾国四千余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以后始也。” null1898年4月康有为在保国会的演说中: “吾中国四万万人,无贵无贱,当今日在覆屋之下,漏舟之中,薪火之上,笼中之鸟,釜底之鱼,牢中之囚,为奴隶,为牛马,为犬羊,听人驱使,任人割宰,此四千年中十二朝未有之奇变。”null严复在《天演论》中指出: 世界上一切民族都在为生存而竞争,“进者存而传焉,不进者病而亡焉”,“负者日退而胜者日昌”。中华民族也不例外,如果不能自强,就要“弱者先绝”。
/
本文档为【中日甲午战争】,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