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青山有幸埋忠骨_白铁无辜铸佞臣忆宋初名将郭进及事迹

青山有幸埋忠骨_白铁无辜铸佞臣忆宋初名将郭进及事迹

2011-04-03 8页 pdf 115KB 80阅读

用户头像

is_086901

暂无简介

举报
青山有幸埋忠骨_白铁无辜铸佞臣忆宋初名将郭进及事迹 58 陈 峰 1960 年生,祖籍山西芮城。 历史学博士,西北大学文博学院 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要学术兼职:中国史学会理事、中国宋史学 会副会长、 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兼职教授及京都大学人文研 究所客座教授等。出版个人专著《北宋武将群体与相关问题研究》《武士 的悲哀》《宋史论稿》《漕运与古代社会》等多部,发表论文及散文多篇。 连 载 之 六 北汉军队来犯,郭进便对在押犯说:你敢告我,相信有胆气,如今可免你死罪,令你带一 支人马迎敌,若能掩杀来寇,照样荐举给朝廷,如果战败,你可自投河东去罢。此人感奋听 ...
青山有幸埋忠骨_白铁无辜铸佞臣忆宋初名将郭进及事迹
58 陈 峰 1960 年生,祖籍山西芮城。 历史学博士,西北大学文博学院 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要学术兼职:中国史学会理事、中国宋史学 会副会长、 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兼职教授及京都大学人文研 究所客座教授等。出版个人专著《北宋武将群体与相关问题研究》《武士 的悲哀》《宋史论稿》《漕运与古代社会》等多部,发表论文及散文多篇。 连 载 之 六 北汉军队来犯,郭进便对在押犯说:你敢告我,相信有胆气,如今可免你死罪,令你带一 支人马迎敌,若能掩杀来寇,照样荐举给朝廷,如果战败,你可自投河东去罢。此人感奋听 命,于是在战场上拼死厮杀,终告大捷。郭进没有食言,将其军功上奏朝廷,请求迁官奖赏。 这位官宦子弟本非有心造反,不过是想骗吃骗喝,再免费用个官府交通工具。既然这一 招奏效,他乐得骑上官马,在地方武官的侍奉下一路西行到秦州。面对不持任何关防的 这样一位天使,当地驻军将领竟俯首帖耳。 亲友不解地问:怎么能让公子们排在工徒下面?主人指着东厢房里的匠人说:这些是修 宅子的。再指着西厢房里的儿子说:那些是卖宅子的,当然应该坐在修宅子的下面。他说出 这样的话,自然是清楚儿子们的毛病,所谓知子莫若父。 长 篇 散 文 宋朝士林将坛说 59 ·长 篇 散 文· 一 宋朝太平兴国四年(979)三月中下旬,正是 仲春时节,今山西中北部一带虽较开封气温低 些,倒也四处可见枝头的新绿和田间零星的野 花。在这适宜踏青观景的日子,太原城周围却 发生着激烈的战事。 所谓战事,也就是前面提到过的宋太宗的 第一次北伐。 正月间,太宗皇帝做出了征讨五代残 余———北汉的部署,旋即调集大军直逼其都太 原。宋军进展顺利,很快兵临城下。不过,此时 天子虽坐镇镇州(今河北正定)城,遥控大军四 面围攻,一时箭如骤雨,杀声震天,搅得天昏地 暗,但历经多年修建的重镇,城高池深,在北汉 将士的顽强坚守下,却是岿然不动。 就在三月中旬,前线突然传来紧急战报, 称契丹军数万铁骑昼夜兼程赶来增援北汉。这 得说明,北汉乃契丹臣属国,双方签有军事同 盟,自后周世宗天子至宋朝太祖皇帝数度征伐 太原,契丹皇帝都出兵相助,搞得两代帝王分 身乏术,致使北伐行动功亏一篑。这次又是如 法炮制,形势确是万分危急,一旦契丹大军抵 达,朝廷军队势必陷于两面作战的境地,兵力分 散,后果不堪设想。 徘徊于行宫内的天子,心神不宁,一面督促 诸将不顾一切强攻,一面派人火速赶往石岭关 打探战况。他在焦急地等候那里的战报,因为 预先已在该处布下一局,就看能否奏效。 宋太宗所布之局,是提前派出云州观察使 郭进率部在石岭关驻守,专门对付契丹的援军。 石岭关位于今山西阳曲县东北两山之间,形势 险要,为太原城以北的门户锁钥,历来为北方游 牧势力南下的必经要道。想当年,唐朝为防范 突厥进犯,便于此屯兵驻守。这次征讨北汉,太 宗皇帝吸取前车之鉴,就钦点郭进为太原石岭 关都部署,以依险阻击,这可是关系灭汉行动能 否成功的关键一环。 几天之后,终于传来捷报,郭将军果然不辱 使命,大败契丹援军,对方不仅丢盔卸甲,溃不 成军,而且落荒逃回。随之,北汉国主再度派往 契丹乞援的使者和蜡书信函,又被郭进截个正 着。消息传出,太宗长出一口气,北汉君臣则为 之丧气,军心动摇。次月,天子放心大胆离开镇 州,兴高采烈地亲赴太原前线督师。 就在太原城即将攻克前夕,太宗皇帝却接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忆宋初名将郭进及事迹 60 ·长 篇 散 文· 到来自石岭关监军田钦祚的奏章,主帅郭 进染病身亡,死因乃中风眩晕所致。此病属传 统中医说法,用现代常见西医的划分,可称脑 溢血。阅罢奏书,天子悼惜不已,遂下诏追赠亡 臣安国军节度使,予以优抚安葬。 到五月四日,北汉国主刘继元已穷途末 路,且不说城堞坍塌门户破损,外援断绝更坏 了军心。眼见杀红眼的人马涌上城头,他只得 自叹命该如此,极不情愿地挥泪出降,宋军北 伐于是告一段落。随后发生的北汉大将杨业归 降以及宋军继续进军幽州的战事,那都是后 话。 说起这位立下大功的郭进,可是宋初响当 当的北疆名将,以善于用兵和从严治军享誉一 时,故深得前朝太祖皇帝的赏识和器重。他的 突然亡故,原因其实并不简单,牵扯到复杂的 人事纠纷,连太宗皇帝当时也未察觉,因而留 下许多令人深思的话题。 二 在中国古代,河北长期属于南北拉锯交战 之区,故民风强悍,不仅多慷慨悲歌之士,也不 乏草莽英雄。郭进便是一位由草莽终成名将的 人物。 郭进,生于五代后梁龙德二年(922),家乡 深州博野(今河北博野)。他出身贫贱,家世不 详,幼年时的经历已无从知晓,想必吃过不少 的苦,磨过不少的难。年龄稍长之后,又流落到 巨鹿(今河北巨鹿),为当地的一位富户家做过 佣工。 想当年,十八九岁的郭进已长得身强力 壮。受到当地民风的熏染,他在艰难困苦中练 就一身功夫,膂力超群,身手不凡。还值得注意 的是,他虽出身低下,却充满豪侠之气,“倜傥 任气”,喜好结交同类,加之还嗜酒与赌博,不 免逞强斗殴,成为本乡的好汉。不难想象,他这 样的性情完全与一个下人的身份不符,里外一 个刺儿头。因此,一来二去,惹恼了主人家的公 子,竟打算暗中将他杀掉。倒是那位少东家的 母亲竺氏心肠软,私下里告诉了郭进。他眼见 此处不留人,只得另谋出路。 彼时正是后晋朝廷主宰中原,兵戈不息武 风烈烈,各地的大小藩镇都在招兵买马,以壮 声势。郭进一身的力气和功夫,不愁无用武之 地,遂投奔驻守太原的河东节度使刘知远。刘 节度很欣赏他的身手,便留在帐下当了侍卫。 开运三年(946)冬,契丹国主耶律德光统军 大举南下,很快便攻陷开封灭亡后晋。翌年正 月,刘知远乘机在太原称帝建国,是为后汉高 祖。不过,契丹一时不仅控制了京师开封,而且 打算定鼎中原,留给刘天子的空间极为有限。 这一年,郭进刚过24岁,已成为一名带兵的军 官。 有道是,不该有的,强抢也不行。耶律德光 在开封城还没坐暖龙椅,就因内地军民的激烈 反抗,不得不愤愤地于三月北撤。正是天赐良 机,后汉高祖立即挥师入汴。行前,郭进主动请 缨,率领一支奇兵间道先期收复洺州(今河北 永年以西),对抚定河北诸郡立下头功。因此获 封刺史官衔,成为高祖麾下一名勇将。后汉少 帝即位,他实授磁州(今河北磁县)刺史,有了 自己的地盘。 五代时,王朝更替频仍,无所谓忠逆观念, 故官员大都继续留任新朝,世人也见怪不怪。 还得说,当时藩镇称雄割据,地方长吏也多由 武将出任,这些以军功博取刺史者,“恃功纵 下,为害不细”,可谓兵匪一家,百姓苦不堪言。 后周建立后,郭进历任淄州(今山东淄 博)、登州(今山东蓬莱)及卫州(今河南汲县) 刺史。难得的是,这位来自下层的壮士,从出任 一方长官之日始,已一扫早年生冷鲁莽的习 气,注意修炼自己,惟刚直的性格保持不变,爱 憎分明。他从切身体会出发,深知百姓生活不 易,所以十分痛恨贪官污吏及扰民的兵痞土 匪,因此在数郡任内,都严厉约束部属,并戮力 剿匪,以保一方平安。 据记载,在淄州任内因颇有善政,当地黎 61 民曾联名上书请求郭进留任。在登州期间,郭 进率领镇兵平定了为害一方的群盗,感动得当 地父老千余人不顾辛劳赶往京城,伏阙乞请朝 廷为其立《屏盗碑》。他到卫州上任后,针对久 治未绝横跨数州的亡命盗匪,又发兵围剿,历 时数月“剪灭无余”,百姓们又感激地上书请求 立碑记功。 郭将军忠于职守的表现,大大超越了武夫 同辈所为,时逢明君周世宗在位,遂予以嘉奖, 提拔他为洺州团练使。他再接再厉,除了关注 民生、剿匪之类的善举外,还提倡植树改善环 境,这在那时树木砍伐殆尽的情况下,尤为难 得。于是,老乡们又跑到开封,伏阙请立碑颂 德。世宗皇帝特下诏命左拾遗郑起撰写碑文, 赐予洺州百姓。 透过千余年前的片段文献记载,可以清楚 地看出郭进不仅是一员良将,身上还有着爱民 的品质,而这在五代乱世实属凤毛麟角。公道 自在人心,善良质朴的草民知恩图报,屡屡树 碑立传表达感恩。多少年后,郭进虽已葬身黄 泉之下,但洺州乡民却始终记着他,看到枝繁 叶茂的柳树,睹物思人,许多老人难掩悲情,垂 泪感慨地告诉晚辈:这些树木都是当年郭公所 种的啊!甚至南宋人写史时也追忆道:郭进“知 人疾苦,所至人为立碑纪德政”。 三 宋朝建国后,郭进依旧尽职尽责。正派凭 本事吃饭的人,往往无刻意奉迎之心,此是古 今一理。不过,是人才总会引人注目,尤其在明 智者当权时更是如此。太祖皇帝心胸豁达,识 人善用,遂提拔郭进为洺州防御使,委以西山 巡检重任,专责与北汉接壤的太行山一线防 务。此时,他38岁,精力旺盛,已是难得的将才。 郭将军在西山巡检的岗位一干就是十八 年,直到死去。 在太祖朝,郭进率部镇守西山,抗击北汉 及契丹十多年,战功卓著,成为北疆名将。有关 他这方面的事迹记载很多,举其要者有:乾德元 年(963),他与大将王全斌等率军攻取北汉乐平 县(今山西昔阳),俘敌数千人。不久,北汉引契 丹军猛攻乐平,他又与曹彬等领兵解围,三战三 捷,击退对手;翌年,宋军进攻北汉辽州(今山西 左权)城,契丹六万大军赶来增援,他奉命配合 李继勋等挥师六万迎击,大败辽军骑兵和北汉 军于辽州城下;开宝二年(969),太祖亲征河东 时,郭进出任行营前军马军都指挥使,也就是 先锋骑兵大将,参与此役;开宝九年(976),朝廷 再度对北汉用兵,他任河东道忻代等州行营马 步军都监,率军进攻太原以北数州之地,获取 民户三万七千余口。遗憾的是,此役不久因太 祖突然暴死而中断。 郭进不仅勇于和善于用兵,厚赏部下,而且 治军极严,因此所部战斗力非凡。说到他从严 治军,《宋史》本传称: (郭)进有材干,轻财好施,然性喜杀,士卒 小违令,必置于死。 说起来,治军当然本该从严,因为一支拿着 武器的军队,就是一批职业的杀人队伍,既可以 保家卫国,也可以屠杀平民或者叛乱,因而自古 高明的带兵将领都重视军纪军法。不过郭进过 分严厉,却是事出有因。本朝开国之初,以往军 纪败坏的问题虽有所扼制,但遗留的兵骄将惰 的现象仍不少见。明白事理的将帅懂得放纵属 下的危害,且不说扰民,一旦到了敌我角力的生 死关头,部属无惧军纪军法,便敢于临阵溃逃, 后果自然不堪设想。因此,郭进不惜动用杀手 锏,毫不留情地斩杀违纪者,此乃乱世用重典 的做法。由此,他统率的部队军纪整肃,每上战 场,将士无不奋勇拼杀,是故攻无不克。值得一 提的是,他还将军风带到家内,对待仆从婢妾亦 然。无独有偶,他的老对手,北汉的名将杨业也 是如此。 宋太祖出身将帅,熟知军中内情,故极赏识 郭进的御军手段,每次派遣戍卒到郭氏部队,必 宋朝士林将坛说 62 特别告诫:汝辈去了当谨奉法。否则朕犹可宽 赦你们,郭进可是要杀你们的头!一次,朝廷从 天子近卫的御马直中选派了三十人,派往郭部 承担押阵任务。不曾想,在与北汉军队激战时, 这批武艺非凡负责押阵的军人,临阵竟带头退 缩,他当即下令连斩十余位,才震慑住众人。事 后,他如实奏报天庭。太祖拿到奏书的时候,恰 在内廷检阅宿卫队伍练武,遂故作恼怒地发作 道:御马直侍卫,千百人中才得一二人,稍违命 令,郭进便杀之。照他这样子,龙种健儿也不足 供应。这当然是天子在演戏,有意说给那些卫 士们听,既表示关爱身边人,同时则以儆效尤。 随后,太祖专门派遣宦官私下给郭进带去口 谕:此辈自恃宿卫亲近,骄踞不听军令,杀的 好。郭将军聆听天音,感动而泣,君臣如此相 待,确是难得。话说回来,郭进对天子的知遇之 恩自当舍身相报,最终受益的还是君王。 据官方史书记载:曾有一名军校自西山军 营奔赴京城控告郭进,太祖皇帝了解情况后, 对左右说:这人犯了过失,惧怕惩罚,所以跑来 诬陷主帅以求脱罪。随之遣使将诬告者押回西 山,交由郭进处死。当时正遇北汉军队来犯,郭 进便对在押犯说:你敢告我,相信有胆气,如今 可免你死罪,令你带一支人马迎敌,若能掩杀 来寇,照样荐举给朝廷,如果战败,你可自投河 东去罢。此人感奋听命,于是在战场上拼死厮 杀,终告大捷。郭进没有食言,将其军功上奏朝 廷,请求迁官奖赏。 有关此事,欧阳修在其笔记《归田录》中也 有类似记述,只是细节略有不同。据六一居士 记载,当郭进送立功者到京师并为其请赏时, 太祖对来人说:你诬害我忠良,此功仅够赎死 罪,赏不可得!又命将此人交给郭将军。郭进再 度上奏说:若使臣失信,以后就无法用人了。就 这样,天子才予以恩准。 由此可见,郭进治军虽严,却赏罚分明,并 善以权谋用人,故为部下所服。透过这些事迹, 不难发现郭进所具有的杰出将帅品质,其中为 了达到了严明军纪,树立主帅权威的目的,不 惜诛杀违令的天子亲兵的做法,可与先秦时名 将吴起治楚军的范例相媲美。 宋太祖一朝,郭进一直驻守河北西部前线, 在抗击北汉和契丹军队的战争中声名远扬,并 有力地支持了南下的统一事业。因此,太祖皇 帝对他既充分信任,又极为欣赏和厚爱,故长 期委以西山防务重任。有一件事颇能说明太祖 对他的态度,开宝(968—976)中,天子下令在开 封城中为爱将建造宅第,还特许打破常规,屋顶 悉用筩瓦。负责督建的衙门以为皇帝弄错了, 就汇报说:按照规定,非亲王公主宅第不可使用 筩瓦。太祖一听便恼了,对属官教训道:郭进控 扼西山十余年,使朕无北顾之忧。我对他岂能 连儿女都不如吗?尔等马上前往督役,休得多 言。 要说,宋太祖对郭进优待是不用说,其实对 当时守边的其他将领也未尝不是如此。像李汉 超守关南(今河北高阳)、马仁瑀守瀛州(今河北 河间)、贺惟忠守易州(今河北雄县西北)、何继 筠守棣州(今山东惠民)、姚内斌守庆州(今甘肃 庆阳)及冯继业守灵州(今宁夏吴忠)等等,天子 都赋予很大的自主权,并予以诸多优厚待遇,史 称:“故边臣皆富于财,以养死士,以募谍者,敌 人情状,山川道路,罔不备见而周知之,故十余 年无西北之忧也。”这正是宋太祖的高明之处, 放权给兵力有限的边将,调动其用兵的积极性, 以捍卫边疆安全,而对中央禁军的兵权则牢牢 控制,伸缩有度,无肘腋之患。 四 宋太宗即位初,对大批文臣武将加官晋爵, 郭进也迁官云州观察使,改判邢州(今河北邢 台),并继续负责西山防务。这一年,他54岁,已 是久经沙场的宿将。新朝天子还赐给他京城一 区宅第。皇位轮替,表面上看似乎一切如常,但 实际上正是从此开始,本朝武将群体的命运逐 渐出现了逆转,而他也因此最终走上了不归之 路。 ·长 篇 散 文· 63 前面说过,太宗皇帝是以阴谋手段弑兄篡 位,故心理阴暗,加之气量狭小,遂对带兵将帅 极为猜忌。因而,从即位伊始就在武将中画圈 子,凡是圈子内的亲信,纵然能力低下,都加以 重用;凡是圈子外的人,尤其是与自己关系疏 远的前朝大将,都予以防范压制,借此整治军 界。如石守信、刘庭让、党进等一批太祖爱将, 先后被罢为虚职。而像亲信白进超无战功,却 出任殿前司首脑。至于太宗藩邸随从出身的柴 禹锡、王显、赵镕、张逊之流,先后出入禁军和 枢密院要职,元人所修《宋史》即称:“自柴禹锡 而下,率因给事藩邸,以攀附致通显……故莫 逃于龊龊之讥。”当然这许多人事安排,非一日 而成。 与太祖厚待边将态度不同的是,太宗对这 些将领进行严密的监控。起来,主要是设 置监军加以监督,再随时派遣使臣暗中侦查动 向,出征作战时,又使用预设的,也就是 “阵图”来约束行动。且不说这些手段早已违背 了“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原则,即就从帝王 术来看,也过于狭隘僵硬。太宗首要的目的是 稳固自己的皇位,也就顾不了许多军事原则兵 家常识。太宗甚至不惜代价,在军队指挥权上 制造矛盾,令监军与主帅互相牵制。新朝君王 的如此行事风格,让各地的将官骤然感到了无 穷的压力。 太平兴国三年(978)秋,即太宗登基的两年 后,派到四方的使臣报告了一堆的驻军问题, 朝廷分别予以整肃。其中一位叫王侁的武官, 军阶不高,被派到西北前线巡查。他回朝后反 映主帅都有自己的牙兵,桀黠难制,认为时间 久了必然生变,因此建议一律撤换。其实,自古 前线将帅都有亲兵护卫,以掌控部下和应付战 事,彼此关系密切,才能得心应手。太宗对王侁 的馊主意却非常赏识,不管是否属于军旅的惯 例,当即令其带人处理。不料那些边关老兵不 愿离开,于是王侁强硬地斩杀了一批人,才算 完成了使命。至于那些被撤换了亲兵的将军, 自然心有余悸,对天子及其使臣充满恐惧。以 后,王侁又数度往来西陲与京师之间,不断汇报 将领动向,从而赢得天子的欢心,曾一次获得赏 钱百万。正是这位王侁,以后做了监军,逼死一 代名将杨业。 须知,这些官职不高的天子使臣,当时被简 称为“天使”。当然此天使非彼天使,肯定不是 送福音的,倒是个个急功近利,都琢磨着整出 点响声,好升官发财。其时,甚至可以不问事情 原委,便诛杀被怀疑者。一个名唤李鹤的南疆 守将,就是在不问青红皂白的情况下,被先斩后 奏。 太平兴国三年五月,还发生了一件荒唐的 事件,足以从侧面反映前线将领对太宗的恐 惧。秦州(今甘肃天水)州衙有位李姓节度判官, 其子李飞雄一无所长,在开封城里混不出名堂, 只得投奔秦州的父亲。当西行到陕西周至(今 属陕西)县时,忽然灵机一动,诈称自己为天子 的巡边使臣,当地吏卒哪敢怠慢,任其驱使。这 位官宦子弟本非有心造反,不过是想骗吃骗喝, 再免费用个官府交通工具。既然这一招奏效, 他乐得骑上官马,在地方武官的侍奉下一路西 行到秦州。面对不持任何关防证明的这样一位 天使,当地驻军将领竟俯首帖耳。结果,李飞雄 的方寸膨胀起来,起了造反称雄的野心,遂矫诏 逮捕多名带兵将官,并准备处死,而诸将都甘心 受缚就刑。在刑场上,李飞雄因利令智昏,露出 马脚,才被醒悟的众人捉获。李飞雄事件说来 令人难以置信,只能说明当时武臣已完全屈从 驯服。 在太宗朝,郭进活着的时候,除了承担抗辽 和讨伐北汉的战争任务外,也十分注意武备及 城防建设。据以后沈括的《梦溪笔谈》记载:“郭 进有材略,累有战功。”在主政邢州期间,又对 州城进行了整修。见到百年之后邢州城依然高 大坚固,城墙厚达六丈,城内武库的铠仗精良, 管理井然有序,都是沿袭郭将军当年的规矩,沈 括不能不感慨万分。 然而在上述背景之下,郭进勇于专兵的特 长和果敢好强的性格,便不合时宜了。 宋朝士林将坛说 64 五 话又回到开篇。太平兴国四年正月,太宗 亲征北汉前夕,郭进出任太原石岭关都部署, 担负起阻击契丹援军的重任。说起都部署一 职,乃是北宋前期的方面军主帅,照理应负有 统军的大权。但此时,太宗又依其惯例派来了 一位监军,此人为引进使、汾州防御使田钦祚。 就官爵而言,田氏比郭进矮一截,只能做下属, 不过监军属于天子特派的人员,并不买主帅的 账。 从经历来看,田钦祚也算是一名武将。他 在后周时从军,宋初为閤门通事舍人,曾参加 过几次战役。不过说句实话,此人非正路人,不 仅品行低劣,贪财好利,阴险狡诈,还好欺负同 行,是故“人多恶之”。在灭蜀之役期间,他利用 入朝奏报的机会,陷害与己不和的将官王继 涛,结果引起太祖的误解,逼死了老实的王将 军。 田钦祚到石岭关赴任后,积习难改,竟不 顾军情紧张,利用职务之便从事贩运牟利的勾 当,从而引起郭进及其他将校的不满。郭将军 自知无力约束田监军,只能当面骂几句解气。 由此,田氏怀恨在心,事事挑刺掣肘,甚至不惜 破坏行动部署。人若太不厚道了,难免众叛亲 离。田钦祚的部下也受不了他的违法乱纪,纷 纷控诉到朝廷,结果是他被贬官一级,降为团 练使,但仍保留监军职务。由此看来,在太宗皇 帝眼里,田某虽非良将,却有牵制主帅的价值。 当年三月中旬,朝廷大军围攻太原之际,契丹 援军赶来增援。驻守石岭关的郭进率军据险出 击,大破数万敌骑,有力地支持了太原攻坚战。 就在此时,田监军对主帅进行了恶毒的报复, 直至将对方逼死。有关当时的具体细节,因史 料阙如,已无从知晓。据北宋人钱若水的《太宗 皇帝实录》记载: (田)钦祚之典石岭军也,大将郭进屡有战 功,为钦祚所凌轹,(郭)进不能甘,遂自经死。 事甚暧昧,时皆以为钦祚杀之。左右无敢言者。 以后宋人也称:田钦祚诬陷郭进,郭进“刚 忿不能辩”,走投无路下便上吊自杀。事后,田 钦祚以中风眩晕而死上报。由此不难发现,田 某人的报复手段极其简单,即以监军身份一方 面凌辱郭进,另一方面则向天子上奏诬告,羞 辱加上陷害,终将刚烈的一代名将逼死。遗憾 的是,诬陷的口实已不得而知。 郭进的悲剧发生后,虽然冤情一目了然, 消息也很快在私下里传播,但太宗身边却无人 敢说,想必是怕引起天子的猜疑。这一切只能 说明:太宗赋予监军太大的权力,使其“口含天 宪”,无人敢惹。也就是说,“性刚烈,战功高”的 郭进,实际上是当时极端独裁和狭隘统治的牺 牲品。 郭进死时,年仅58岁,正是战场经验丰富, 可以施展军事才能之时,但死不得其所。 太平兴国六年(981),太宗皇帝获悉了真 相,却未严惩田钦祚,不过是将其改调为房州 团练使而已,此时距郭进含冤死去已两年有 余。以后,田氏一度到岭南的柳州(今广西柳 州)任职,不久得到天子的同情,迁回内地。他 在入朝觐见皇帝时,故作无辜,涕泣不已,太宗 念及他为自己办过的事,又授予对夏前线数州 都巡检使之职。 有道是多行不义必自毙,不是不报时候未 到。到雍熙三年(986)第二次北伐时,太宗又一 次起用田氏小人,命他与亲信郭守文同为排阵 使,也就是负责弹压军阵的大将。此时他正在 病中,接到重用的诏书,狂喜过头,一天功夫就 为之毙命。苍天还是有眼,在郭将军身后七年 为其出了口气。 田前监军死后,他的几个儿子还是得到加 官的恩荫待遇,可谓皇恩浩荡。相比之下,郭将 军的后人就没有那么幸运,从有关史籍看,没 有其子弟得到优抚的任何。 ·长 篇 散 文· 65 六 就郭进的生平功业及悲剧性结局来看,实 与家喻户晓的杨业颇为相似,只是遗憾的是, 其人其事既未能为后世所传诵,当今学界也少 有关注。① 在此不妨将杨业与郭进做个对比。杨业在 北汉守边时,以骁勇闻名,号称“杨无敌”。归宋 以后,杨将军担负起捍卫河东北部边防的重 任,屡败来犯的辽军。两人可谓都属守边名将。 《宋史》称:杨业“忠烈武勇,有智谋,练习攻战, 与士卒同甘苦”,又军纪严明,故部下悉心听 命。一句话,杨业的事迹及功业与郭进极为相 似。 杨业生前官至云州观察使,出任判代州 (今山西代县)兼三交口(今太原以北关隘)驻 泊兵马都部署;而郭进也官居云州观察使,死 前为判邢州兼太原石岭关都部署,二人官爵相 等。杨业死于第二次北伐契丹的战场之上,其 过程虽与郭进略有差异,但死因却几乎一致, 即同样是遭到监军王侁等人的羞辱,被逼孤军 出战,战败绝食自杀。郭、杨二人死后,又都得 到了节钺的追加官衔,前者是安国军节度使, 后者为大同军节度使。 但郭进身后却远远没有获得杨业那样大 的声誉,特别是到宋朝以后,其人其事已淡出 世人的视野。说起原因,并不是因为郭进功业 相对逊色,而主要还在于杨家后继有人。杨老 将军死后,其子延昭、延浦、延训、延环、延贵、 延彬继续活跃于军界。其中杨延昭还在抗辽前 线屡建功勋,连三世皇帝真宗也赞叹道:延昭 之父为前朝名将,延昭本人又守边有功,有乃 父遗风,实在是可嘉可赞!再往后里说,杨延昭 之子文广也曾参加了抗击西夏,南征叛乱的战 争,颇有战功,到第五世皇帝英宗时官至禁军 高级将领之职。于是,杨门一家三代从军御边 在宋代便成为佳话,以后历经元、明、清三代, 又通过民间传说、评话、小说及戏剧而广为流 传,影响至今。 而郭进就没有这样幸运,主要是儿孙不争 气。还是据《梦溪笔谈》记载,郭进当年在邢州 城内修建宅第,落成之日,宴请亲朋好友,主席 设于正房,另外在东西厢房安排次席,令工匠 和诸子分别落座东西两边。亲友不解地问:怎 么能让公子们排在工徒下面?主人指着东厢房 里的匠人说:这些是修宅子的。再指着西厢房 里的儿子说:那些是卖宅子的,当然应该坐在 修宅子的下面。他说出这样的话,自然是清楚 儿子们的毛病,所谓知子莫若父。结果一语成 谶,他死后不久,果然不肖之子连宅院都保不 住,卖与他人所有。 就这样,家门不幸,无人继承父业,也无力 宣传先人的业绩。随着岁月的流逝,郭进生前 的非凡事迹及不幸遭遇便渐渐被尘封于故纸 堆中。 收笔之际,想起杭州西湖岳飞墓前的对 联:“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此联 是后人专为追忆英雄岳飞所写,意在歌颂千古 英烈和针砭万世奸臣。其实,宋朝历史上悲剧 性的名将不限于郭进、杨业和岳飞三人,还有 如狄青、宗泽、曲端、张宪、余玠等等许多位,都 因遭到当权者的各种猜忌,或积愤而死,或蒙 冤被杀,或不明暴亡。实在是“出师未捷身先 死,常使英雄泪满襟”。在此借用以上对联,祭 奠早于岳武穆一百六十年冤死的郭进以及那 些被遗忘的孤魂。 有道是公论自在人心。权贵无道,即使生 前风光无限,身后不免遗臭万年;英雄不幸,纵 然一生坎坷多难,却是自有青史垂名。 ①迄今为止,仅有笔者《宋初名将郭进事迹评述》一 篇论文予以论述,载于《西北大学学报》2002年第1 期。 宋朝士林将坛说
/
本文档为【青山有幸埋忠骨_白铁无辜铸佞臣忆宋初名将郭进及事迹】,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