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美国亚裔文学的话语地位和话语策略

美国亚裔文学的话语地位和话语策略

2011-03-19 6页 pdf 182KB 51阅读

用户头像

is_108340

暂无简介

举报
美国亚裔文学的话语地位和话语策略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收稿日期 ] 2003 - 04 - 05 [作者简介 ] 王琅琅 (1969 - ) , 女 , 安徽颍上人 , 厦门大学国贸系讲师 , 厦门大学外语学院美国文学方向博士 生。 §语言·文学·艺术 § 美国亚裔文学的话语地位和话语策略 王 琅 琅 (厦门大学 外国语言文学研究所 , 福建 厦门 36...
美国亚裔文学的话语地位和话语策略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收稿日期 ] 2003 - 04 - 05 [作者简介 ] 王琅琅 (1969 - ) , 女 , 安徽颍上人 , 厦门大学国贸系讲师 , 厦门大学外语学院美国文学方向博士 生。 §语言·文学·艺术 § 美国亚裔文学的话语地位和话语策略 王 琅 琅 (厦门大学 外国语言文学研究所 , 福建 厦门 361005) [摘  要 ] 百年前滥觞的美国亚裔文学在最近半个世纪日益走向成熟 , 在美国文坛逐步确立了话语地位。 在不同时期对亚裔美国人作为美国历史书写之话语主体的建构中 , 美国亚裔文学不断重新制定话语策略 , 重 新聚焦创作主 , 经历了视界不断扩大、主题不断多元化的话语书写历程。 [关键词 ] 美国亚裔文学 ; 话语地位 ; 话语策略 [中图分类号 ] I10614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006 - 0766 (2003) 05 - 0080 - 06   滥觞于 19 世纪末留美华人英文自传的美国 亚裔文学在最近半个世纪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 并 确立了在美国文坛的话语地位。在此期间 , 当代 美国社会移民结构的变化、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多元化语境的形成 , 不断冲击着美国亚裔文学的 创作和发展 , 使其不断重新制定话语策略 , 重新 聚焦创作主题 , 经历视界不断扩大、主题不断多 元化的话语书写历程。这种流变性对应着不同时 期对亚裔美国人作为美国历史书写之话语主体的 建构 , 推动着美国亚裔文学的发展 , 同时也扩大 了美国文学的视界。 一、从沉默失语到响亮发声 美国亚裔文学创作的发展与亚裔美国人的移 民史和身份政治有着同构关系。 亚洲移民在美国的最早踪迹没有被确切记 录。据考证 , 1571 年至 1748 年间 , 已有华人在 加利福尼亚造船 ; 18 世纪 60 年代一批“马尼拉 人” (即菲律宾人) 乘船来到美国路易斯安那州。 有历史记载的亚洲人大批流入美国的时间则是 19 世纪中叶。早期的亚洲移民大多数是出苦力 的劳工 , 在母国就没有受过什么教育 , 为了养活 自己和留在母国的家人 , 他们在恶劣的条件下每 天工作将近 20 个小时 , 没有时间系统学习英语 , 更没有闲暇进行文学创作。作为生存于美国主流 社会边缘的群体 , 他们的文学话语基本处于“失 语”状态。 在 19 世纪末美国开始出现的亚洲人用英文 创作的文本 , 被认为是美国亚裔文学的发轫之 作。一本是 1887 年由传教士资助赴美的中国学 生李彦富 (Lee Yanphou 1861 - 1938) 发的英文 自传《儿时在中国》 (When I was a Boy in China , 1887) , 另一本是第一个获得美国大学学位的中 国留学生容闳 ( Yung Wing , 1828 - 1912) 的《西 学东渐记》 (My Life in China and America , 1909) 。 而亚欧混血作家伊迪丝·伊顿 ( Edith Eaton , 笔名 水仙花 ) 1912 年出版的短篇集《春香太太》 (Mrs. Spring Fragrance) , 以及她的妹妹温尼夫莱 德 (Winifred Eaton) 假借日裔作家身份于 1899 到 1924 年间发表的日本故事 , 也被不少评论家视 为美国亚裔文学的发端之作。 20 世纪 30 年代至 50 年代从事美国亚裔文学 创作的作家仍然为数不多 , 且仍然主要是出身上 层家庭 , 受过西方教育的一些人。这个时期的一 些优秀作品 , 如菲律宾裔作家卡洛斯·布洛桑 (Carlos Bulosan , 1913 - 1956) 揭露美国的民主、 自由思想与其社会现实之间反差巨大的自传《美 国在心中》 (America Is in the Heart , 1946) 、日裔 2003 年第 5 期 No15  2003    四川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总第 128 期Sum No1128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作家约翰·奥卡达 (John Okada , 1923 - 1971) 以 日裔美国人在二战中被美国当局集体监禁为题材 的小说《说不、不的男孩》 (No - No Boy , 1957) 等 , 在当时都几近湮没 , 直到 70 年代才被重新 发现。20 世纪 60 年代以前 , 在美国社会真正产 生影响的只有华裔作家林语堂的《吾国吾民》 (My country and My People , 1935) 、刘裔昌 (Pard2 ee Lowe) 的《虎父虎子》 ( Father and Glorious De2 scendant , 1943 ) 、黄 玉 雪 ( Jade Snow Wong 1922 - )的《华女阿五》 ( Fifth Chinese Daughter , 1945) 等为数不多的作品。 亚裔美国人真正打破“失语”状态 , 获得话 语主体地位是在 20 世纪 60 年代以后。这与当时 美国政治文化生活的变革、亚裔美国人身份政治 的兴起相关。事实上 , “亚裔美国人”这一名称 正是在这时才出现的 , 是当时美国少数族裔民族 意识提高以及由反对“越战”引发的民众政治意 识增强的社会产物。“亚裔美国人”被用来替代 “东方人”和“黄种人”等带有种族歧视色彩的 称呼 , 联合来自亚洲的移民以及后裔以争取民族 平等的权利。最初 , 它所包含的成员大多是华 裔、日裔美国人 , 后来随着来自亚洲其他国家和 地区的移民的增加 , 逐渐包括了亚洲各国的移 民 , 其文化身份也由以祖籍地为社群圈子生存于 美国社会角落的边缘人 , 变成包含阶级、宗教、 职业、性别等多种差别因素的复杂的族裔构成。 亚裔美国人“政治联盟”的形成以及多元化因素 的兴起为 60 年代以降的美国亚裔文学的发展提 供了新的平台。 20 世纪 60 年代 , 朱路易 (Louis Chu , 1912 - 1970) 的《吃一碗茶》 ( Eat a Bowl of Tea , 1961) 是第一部以美国华埠为背景的小说 , 以“唐人街 英语”写成 , 反映美国的歧视性法案制造的华人 “单身汉”社会的真实生活画面。其对华人社会 的描写既没有神秘化 , 也没有妖魔化 , 开创了书 写亚裔美国人真实感受的先河。 70年代是美国亚裔文学真正崛起的开始。 华裔剧作家、评论家、小说家赵健秀 ( Frank Chin , 1940 - ) 与同道发表了影响深远的美国亚 裔作家作品集《唉咿 !》 (Aiiieeeee ! An Anthology of Asian - American Writers , 1975) , 发出亚裔美国 人痛苦的沉默中的第一声集体呐喊。赵健秀的获 奖剧作《鸡笼中国佬》 ( The Chickencoop China2 man) 成为正式演出的首部美国华裔舞台剧 ; 1976 年汤亭亭 (Maxine Hong Kingston 1940 - ) 以 女性视角叙述华裔生活的《女勇士》 (The Woman Warrior : Memoirs of a Girlhood Among Ghosts ) 荣获 美国全国书评家协会奖 , 进入美国文学经典行 列 , 成为美国亚裔文学发展的里程碑。 80 年代女性作家的崛起尤其引人注目。她 们书写了少数族裔女性被双重“边缘化”的经 验 , 打破了亚裔女性双重“沉默”的失声状态。 除了汤亭亭等知名女作家继续推出新作品之外 , 又涌 现 不 少 新 人 新 作。谭 恩 美 ( Amy Tan 1952 - ) 的小说《喜福会》 ( The Joy Luck Club , 1989) 长踞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 7 个月 , 售出 数百万册 , 征服了无数读者 ; 1989 年 , 印度移民 作家卜哈拉蒂·穆克基 (Bharati Mukherjee 1940 - ) 发表了她的代表作长篇小说《茉莉花》 (Jasmine , 1989) ; 同年 , 日裔作家莘西娅·喀达 哈塔 (Cynthia Kadohata 1957 - ) 发表了颇有影响 的处女作《漂浮的世界》 ( The Floating World , 1989) 。 到了 90 年代 , 随着美国亚裔作家队伍的进 一步壮大 , 美国亚裔文坛更是佳作不断 , 其写作 风格与主题也更趋多元化。主要作品有菲律宾裔 作家 杰 西 嘉 ·海 基 多 恩 ( Jessica Hagedorn , 1949 - ) 的《食狗者》 (Dogeaters , 1990) 和由她 主编的美国亚裔作家作品集《陈查礼死了》 (Charlie Chan Is Dead , 1993) 、华裔作家任璧莲 ( Gish Jen , 1955 - ) 的《典型的美国佬》 ( Typical American , 1991) 、伍慧明 ( Fae Myenne Ng , 1957 - ) 出手不凡的处女作《骨》 (Bone , 1993) 、雷 祖威 (David Wong Louie) 的短篇小说集《爱之 恸》 ( Pangs of Love : Stories , 1992) 、日裔作家戴 维·穆拉 (David Mura , 1952 - ) 反映第三代日本 移民的生活和感受的自传《变成日本人 : 一个三 世的回忆》 ( Turning Japanese : Memoirs of a Sansei , 1991) 、赴美中国留学生哈金 ( Ha Jin , 中文名金 雪飞) 讲述中国大陆一对恋人的十八年无奈等待 的小说《等待》 (Waiting , 1999) , 等等。这些作 品赢得了广泛的读者 , 并获得多个全美文学奖 项。 进入 21 世纪 , 美国亚裔文坛喜讯频频 : 印 度裔女作家裘安帕 ·拉依里 (Jhumpa Lahiri 1967 - )的短篇小说集《疾病的译者》 ( Interpreter ·18· 2003 年第 5 期 王琅琅 : 美国亚裔文学的话语地位和话语策略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of Maladies , 1999) 获 2000 年普利策奖 , 华裔作 家梁志英 (Russell Leong , 1950 - ) 的小说集《凤 眼》 ( Phoenix Eyes and Other Stories , 2000) 被 《洛杉矶时报》选为 2000 年最佳小说 , 后又获得 2001 年全国图书奖。 美国亚裔文学创作规模的扩大、读者群的拓 宽、全美大奖的多次获得 , 都有力地证明 , 亚裔 文学已经由边缘地位融入美国文学的主流 , 成为 美国文学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亚裔作家利用文学 这一话语领域 , 改变了亚裔美国人作为美国社会 沉默的“他者”的形象 , 争取到响亮发声的话语 权。 二、以不同的话语策略树立亚裔 美国人的话语主体地位   在从沉默无语到众声合唱的发展过程中 , 美 国亚裔文学创作不断重新审视所关注的焦点 , 改 变着创作重心和创作主题 , 尝试着不同的话语策 略 , 经历了视界不断扩大 , 内容日益丰富和多元 化的流变过程。 (一) 以不同的话语模式改变亚裔美国人的 “他者”形象 每一个再现 , 如米歇尔·福柯 (Michel . Fou2 cault) 所言 , 都是由“权力Π知识”所构成的话 语领域的产物 , “事实上 , 正是在话语中权力和 知识结合在一起”[1 ] (p. 100) 。争取自我界定与主体建 构的权利 , 文学必然是话语权的争夺场所之一。 从事创作的亚裔美国人 , 在争取自身再现的话语 权时 , 首先要面对的是长期以来亚裔美国人被白 人主流社会权威话语“他者化”的各种“刻板形 象”。从“内化”白人权威话语 , 到运用“反话 语”进行抵抗 , 再到建立新的“语言杂多”的话 语形态 , 几代亚裔美国作家以不同的话语模式改 变了亚裔美国人被“东方化”和“他者化”的历 史。 为了改变诸如“异教徒中国佬 ( Heathen Chinee)”阿辛 (Ah - Sin) 和撒旦式人物傅满洲 (Fu Manchu) 之类“黄祸”化身的亚洲移民刻板 形象 , 早期的作家书写了一些所谓的“成功故 事”, 讲述自己通过个人奋斗和基督教的教化进 入美国主流社会的经过 , 如上文提到的《虎父虎 子》和《华女阿五》。虽然作者的目的是为了改 变美国大众心目中的亚裔形象 , 但在另一方面却 进一步加深了另一种刻板形象 : 被白人文化同化 的“模范少数民族” (Model minority) 。他们在某 种程度上迎合了主流话语对亚洲文化进行的异国 情调化和东方化 , 在无意中内化了白人对亚洲移 民“他者化”的权威话语。 70 年代 , 赵健秀和陈耀光 (Jeffery Paul Chan) 等人发起文化民族主义运动 , 致力于对 “模范少数民族”刻板形象与亚裔男子“阉割形 象”纠缠在一起的陈查礼 (Charlie Chan) 之类 “刻板形象”的驳斥。他们指出 , 每个种族“刻 板形象”有两个类型 , “不可接受的类型”和 “可接受的类型”, 分别被白人施与“种族主义的 恨”和“种族主义的爱”, 而后者常常针对亚裔 美国人 , 将其“女性化”。在这种刻板形象中 , 他们充其量只是“能干的家庭主妇”,“没有任何 诸如独创精神、冒险精神、勇气、创造力等传统 的男子汉气概”[2 ] (p. 65 ,79 ,68) 。赵健秀等人试图通过 恢复亚洲文化中的英雄传统对刻板形象发出“响 亮的抵抗”, 以树立新的亚裔美国人的主体性。 赵的剧本《鸡笼中国佬》中唐人街的牛仔谭·林、 小说《唐老亚》 (Donald Duk , 1991) 中的唐老 亚 , 都被有意塑造成英武阳刚 , 并有点儿“厌 女”症的形象。以身体暴力塑造亚裔男性刚阳之 气和把女性作为成长道路的羁绊 , 这两点在亚裔 男性作家的创作中时有体现。如陈耀光的短篇小 说《海法的中国人》 ( The Chinese in Haifa) 中的 比尔、李健孙 ( Gus Lee 1947 - ) 的小说《中国 小子》 (China Boy , 1991) 中的凯·秦。 赵健秀等人对亚裔男子形象的重建有两点引 起了争议 : 一是他们着力表现的亚裔男子的英雄 主义常常把身体暴力与男性的英勇联系在一起 ; 二是他启用了性别的刻板形象反抗种族的刻板形 象 , 把懦弱、顺从、主管家事归为女人的特点 , 把独创精神、勇气、毅力归为男性特有的特征。 这种话语模式受到了女性批评家的诟病 , 被认为 在纠正被主流文化歪曲的亚裔男性的形象时却常 常接受“夫权式建构带来的偏见”,“只能固化夫 权制的概念和假设”[3 ] (p. 310 ,315) 。这些批评不无道 理。我们发现 , 赵健秀等人使用的话语策略是福 柯在《性史》中提到的“反话语” ( reverse dis2 course) , 即在争取自身的再现权时 , “在相同的 语汇 中 , 使 用 了 将 他 们 消 解 的 同 样 的 范 畴”[1 ] (p. 101) 。这种沿用权威话语的语汇和范式进 ·28·   四川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总第 128 期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行抵抗的话语策略 , 不可避免地充满陷阱。它暴 露出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 , 说明赵健秀等人始终 摆脱不了白人的“凝视”, 未能完全逃脱白人主 流文化的再现范式。 越来越多的亚裔作家试图建立新的话语模 式 : 一方面摆脱对白人权威话语的模仿追随 , 另 一方面避免二元对立思维制造出新的“刻板形 象”。他们拒绝任何可以被对号入座的单向度书 写 , 采用巴赫金 (Mikhail Bakhtin) 曾大力提倡 的体现文化多元态势的“语言杂多” (heteroglos2 sia) 的话语模式 , 以不同的视角 , 呈现亚裔美国 人多姿多彩的生活。80 年代以后的创作多属于 此例 , 如任璧莲的小说《典型的美国佬》和近作 《希望之乡的莫娜》 (Mona in the Promised Land , 1999) , 韩裔作家 Chang - Rae Lee 的小说《说母 语者》 (Native Speaker , 1995) 等。1993 年由杰西 嘉·海基多恩主编的美国亚裔作家小说集《陈查 礼死了》尤其体现了“语言杂多”的特征。入选 该集的 48 位作家从不同角度刻画了不同文化背 景、不同身世遭遇、性格迥异的亚裔美国人 , 描 绘了不同形式的亚裔美国人生活 , 借以否定片 面、狭窄的亚裔刻板形象 , 涤荡陈查礼的阴魂。 美国亚裔文学研究学者金伊莲 ( Elaine Kim) 在 该书“前言”中指出 : “陈查礼的确死了 , 永远 不再复生 ⋯⋯我们看到的不是‘模范少数民族’, 而是有着丰富而复杂的过去的人们 ⋯⋯”[4 ] (xiii) 。 (二) 以不同的话语策略建构文化身份 文化身份的界定往往是少数民族文学关注的 焦点。长期以来 , 美国亚裔作家 , 在母国文化、 美国主流文化等关系上苦苦思索亚裔美国人文化 身份的建构 , 从投靠白人主流文化、囿于文化民 族主义 , 逐渐走向多元文化的杂交和融合、乃至 于超越地域和族裔界线的文化对话。 早期作家带着母国文化的深深烙印 , 但又必 须在白人主流社会强势文化的夹缝中寻求立足 点。华裔作家黎锦扬、黄玉雪 , 菲律宾裔作家曼 诺尔·布肯 (Manuel Buaken) 等人含有自传色彩 的作品多有对母国文化的展示。但是 , 这种展示 既非是与白人主流文化的抗衡 , 也非一种融合的 策略 , 而是把业已存在的文化差异以夸大的“他 者性”、浓郁的异域情调展示给他们的目标读者 : 白人。美国亚裔文学研究学者黄秀玲 (Sau - ling Cynthia Wong) 指出 : “他们展示的不同化是极有 选择性和表演性的 , 目的是讨好主流 , 并非威胁 主流 ⋯⋯是去除了有害成分、政治色彩 , 纯粹为 娱乐消遣而提供的货色。”[5 ] (p. 55) 黎锦扬 ( Chin Yang Lee , 1917 - ) 在小说 《花鼓歌》 (Flower Drum Song , 1957) 中 , 将华裔 美国人遭受的种族歧视、华人社区的种种矛盾用 喜剧的笔法和皆大欢喜的结局予以消解 , 并将唐 人街描写成充满异国情调的场所 , 把华人的风俗 习惯渲染成“东方奇观”。黄玉雪在《华女阿五》 中讲述的是自己通过个人奋斗完成大学学业、得 到白人社会赞许的故事 , 但同时却花费相当大的 篇幅介绍了华人的饮食起居、婚丧嫁娶、节日习 俗、甚至中餐的食谱。作者在再版序言中指出此 书的目的是为了“使美国人更加了解中国”, 但 书中所介绍的中国文化多是展示异国情调的浅层 次的“饮食文化”, 且一些部分与故事的主要情 节关系不大 , 不免有黄秀玲所说“把文化活动从 它们的语境中剥离 , 有意置于‘外人’好奇的凝 视之下”[5 ] (p. 55) 之嫌。黎锦扬、黄玉雪等人使用 的话语策略并不难理解 , 因为他们书写的就是努 力跻身美国主流社会的故事 , 以争取白人主流文 化的认同为成功。如中国学者张子清所言 , “在他们当时的想象中 , 没有亚裔和华裔美国 , 只有白人美国。”[6 ] (92页) 70 年代赵健秀及其同道发起文化民族主义 运动 , 旨在捍卫亚裔属性。他们一方面探寻移民 先辈的创业足迹 , 挖掘被压制的历史 , 寻找某种 历史皈依感 ; 另一方面借助对民族文化的追溯 , 寻找文化身份的依托 , 对抗白人主流文化的文化 殖民。他们认为真实的创作源于“亚洲的神话传 说和儒家的英雄传统”, 而虚假的创作来自“基 督教、西方哲学、历史和文学根源”[7 ] (XV) 。他们 把弘扬民族文化与建立文化身份联系在一起 , 把 再现“真实”的民族文化和刻写“真实”的“亚 裔美国人的感性”作为第一要务。这场文化民族 主义运动在提高亚裔作家的凝聚力、构建亚裔美 国人身份政治、扩大美国亚裔文学的影响力等方 面 , 做出了不少贡献。然而 , 他们的一些主张在 后现代语境下和移民形式日益发生的变化中渐渐 暴露出一些的问题。首先 , 他们所依托的“真实 性”在后现代主义的解构下业已失去往日作为价 值的依据。福柯对“知识Π权力”的深刻分 析使人们意识到 , 话语中只有权力的“嬉戏”, ·38· 2003 年第 5 期 王琅琅 : 美国亚裔文学的话语地位和话语策略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并没有真实性的判断标准。再者 , 过去几十年中 的多元化变迁 , 使得亚裔美国人的感受和经历既 有历史纵向的变化 , 又有不同组成成员横向的差 异。第一代移民的真实感受 , 在第五代移民身上 可能就不真实 ; 中产阶级的切身经历对于为生存 而挣扎的新移民来说就没有多少真实可言。赵健 秀等人倡导的文化民族主义话语 , 因为带有本质 主义同质化思维之嫌 , 在后现代的多元化社会中 不免日渐式微。 不少美国亚裔女性作家和新进作家不愿纠缠 于文化归属的“非此Π即彼” (eitherΠor) 的选择 , 也努力摆脱“既非Π也非”(neitherΠnor) 的文化边 缘人地位。他们希望以霍米·巴巴 ( Homi Bhab2 ha) 提倡的杂交 ( hybridity) 策略 , 在多元文化 的语境下重新塑造亚裔美国人的文化身份。 日裔作家莫妮卡·索恩 (Monica Sone 1919 - ) 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算作眺望文化融合美好前景、 倡导文化杂交的先行者。她在 1953 出版的《二 世女儿》 (Nisei Daughter) 中描述了自己作为日 本第二代移民 (即二世) , 从处于父母代表的日 本文化和自己身处其间的美国文化之间的迷茫、 困惑中走出来的故事。在小说结尾部分 , 她对父 母说道 : “出生在两个文化中真的很棒 , 好像占 了人生的大便宜 , 用一份价钱换来两份生活。” 她终于学会了杂交两种文化 , 把自己铸造成为一 个“有责任感、有爱心、有创造力的日裔美国女 性”[8 ] (p. 236) 。 汤亭亭一直致力于把中国文化移植进美国生 活 , 并多次声称自己创作的是美国小说。她在 《女勇士》和《中国佬》 (China Man , 1980) 中写 中国女人的故事 , 写华人在美国的创业史 , 是为 了“认领美国”。谭恩美的《喜福会》通过描述 四位中国母亲和她们的美国女儿之间由冲突和误 解走向理解和认同的经过 , 消解了东西方文化的 二元对立 , 揭示了文化融合的可能性和必然性。 在对待母国文化的态度上 , 汤亭亭和谭恩美都不 拘泥于所谓“真实”的版本 , 而是根据故事的需 要进行了改写 , 在她们的作品中 , 民族英雄岳飞 背上的刻字被移植到花木兰身上 , 李汝珍的《镜 花缘》中的“女儿国”被移到美国 , 嫦娥的故 事、灶君婆的民间传说都被进行了改写。可以 说 , 汤亭亭、谭恩美等人书写的不是单纯的中国 文化 , 而是唐人街文化 , 东西方文化在此汇合。 无论是赵健秀这样的文化民族主义作家 , 还 是汤亭亭这样赞成文化杂交融合的女性作家 , 他 们尽管在对待民族文化和身份认同上存在差异 , 但均以汤亭亭提出的“认领美国”为立论的出发 点 , 凸显亚裔成员的美国身份 , 争取其作为美国 公民的主体性和发声权。他们的视角是以美国为 中心的。他们对母国文化的认识总是透过美国文 化的一层面纱进行的。但是 , 近年来 , 这种以美 国为中心的视角已经不再是亚裔作家唯一的视角 了。变化的原因之一 : 亚洲在全球经济地位的上 升、美国与亚太地区交往交流的增加、以及资本 经济的全球流通、国家概念的转变 , 使得亚洲人 和亚裔美国人族裔的区分不再泾渭分明了 , 族裔 身份出现了“去领土化” (deterritorialization) 倾 向。变化的原因之二 : 大批新移民的产生带来母 国文化 , 便捷的交通和通讯使得回访母国不再如 过去那么艰难 , 亚裔美国人的文化身份已不再借 助与母国文化的疏离而界定。正如金伊莲所指出 的那样 : “以前亚裔美国社群和文化的形成受制 于排外和遏制性的法律条文 , 而当代的经历则受 到世界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国际化影响。”[4 ] (X) 一批 “文化散居者”借助交通的便捷、地球村的形成 , 完成了不同文化之间的自由穿梭。他们可能是从 亚洲国家来的新移民 , 也可能是穿梭于多个国家 的“世界飞人”, 亦有可能是在美国出生、回访 母国的亚洲移民后裔。他们的创作反映了在不同 文化之间的经历 , 使用了被巴赫金称为“对话主 义” (dialogism) 的话语策略 , 用以展示不同文化 之间的对话与交流。 现任美国《亚美杂志》 (Amerasia Journal) 主 编的梁志英的获奖短篇小说集《凤眼》便是他在 东西方不同文化间往来、用不同的视角审视“两 者之间的人的生活层面”的所得[6 ] (94页) , 被人称 之为一部“跨越文化与地理的区隔 , 模糊了种族 与性取向的界定”的佳作 [10 ] 。在印度、欧洲、 北美穿梭的移民作家卜哈拉蒂·穆克基在其代表 作《茉莉花》 (Jasmine , 1989) 中叙述了主人公 茉莉花在不同的文化境遇中改变着自己的名字 , 更改变着自己的身份和人生的故事 , 让人不但感 受到主人公经历的变化 , 还能够看到“变化中的 美国”。裘安帕·拉依里在《疾病的译者》的标题 故事中 , 道出了自己成为文化译者的渴望 : 讲述 “印度的东西”和“美国的事情”, 成为“民族间 ·48·   四川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总第 128 期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的译者”[11 ] (p. 59) 。 后殖民主义理论家艾勒克·博埃默 ( Elleke Boehmer) 认为 , 文化上的侨居是世纪末以来后 殖民文学经验的内核 , 它不断地冲击着写作 , 并 使文学变得世界化[12 ] (267页) 。梁志英、裘安帕·拉 依里和卜哈拉蒂·穆克基这样的作家正是博埃默 所说的 20 世纪末期以来的典型的后殖民作家 , 是“超国界的”的“文化上的旅游者”[12 ] (268页) 。 我们认为 , 他们的创作模糊了东方Π西方、边缘Π 主流的划分界线 , 使得亚洲文化由原来被殖民、 被“诋毁”的一方 , 成为对话的一方 , 渗透至美 国文化之中。 文学成为争取自我界定的有力媒介 , 参与自 己的故事的讲述就是让一个独立的自我获得诞生 和存在[12 ] (258页) 。即便在文学因大众文化媒介的 冲击而式微的今天 , 美国亚裔文学的发展现状仍 然是这句话的极好例证。从某种意义上说 , 正是 文学创作上的成功使亚裔美国人获得了发声权和 主体性的构建。美国亚裔文学与美国黑人文学和 犹太文学一道思考着美国少数民族的身份与境遇 问题 , 以深刻的主题挖掘和艺术上的尝试与创新 改变着美国文学的景观 , 并在某种意义上促使美 国社会由文化同质化的“熔炉” (melting pot) 向 多元性文化景观中的“马赛克” (mosaic) 转变。 [参 考 文 献 ] [1 ] Michel Foucault. The History of Sexuality [ M] , vol. I. Trans. Robert Hurley. New York : Vintage , 1978. [2 ] Frank Chin , Jeffery Paul Chan. Racist Love [A ] 1 in Ri2 chard Kostelanetz (ed) . Seeing through Shuck [ C] . New York : Ballantine , 1972. [3 ] King2Kox Cheung. The Woman Warrior Versus the China2 man Pacific : Must a Chinese American Critic Choose be2 tween Feminism and Heroism ? [ A ] . in Jean Yu2Wen , Shen Wu , and Min Song (eds) . Asian American Studies : A Reader [ C ] . New Jersey : Rutgers University Press , 2000. [4 ] Elaine Kim. Preface [ A ] . in Jessica Hagedorn ( ed) 1 Charlie Chan is Dead : An Anthology of Contemporary Asian American Fiction [ C] . New York : Penguin , 1993. [5 ] Sau2Ling Cynthia Wong. Reading Asian American Litera2 ture : From Necessity to Extravagance [M] . Princeton , New Jersey :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 1993. [6 ] 张子清. 不同华裔美国作家构筑想象中的不同共同 体 [J ] . 当代外国文学. 2001 , (3) . [7 ] Jeffery Paul Chan , Frank Chin , Lawson Fusao Inada1 Intro2 duction [A ] . in Jeffery Paul Chan , Frank Chin , Lawson Fusao Inada , and Shawn Wong (eds) 1 The Big Aiiieeeee ! An Anthology of Chinese American and Japanese American Literature [ C] . New York : Meridian , 1991. [8 ] Monica Sone. Nisei Daughter [M] . University of Washing2 ton Press , 2000. [9 ] 黄孙权. 雄凤自歌自舞 : 《凤眼》作者梁志英专访. http : ΠΠiwebs. url. com. twΠmainΠhtmlΠepotsΠ49. shtml [10 ] Jhumpa Lahiri. Interpreter of Maladies . [M] . New York : Houghton Mifflin , 1999. [11 ] 艾勒克·博埃默. 殖民与后殖民文学 [M] . 盛宁 , 韩敏中译. 辽宁教育出版社 , 1998. Asian American Literature as a Discourse with Changing Discourse Strategies WANGLang2lang ( Institute of Foreign Languages and Literatures , Xiamen University , Xiamen 361005 , China) Abstract : Since its debut about a century ago , and especially over the last half century , Asian American liter2 ature has gradually established itself as a discourse in American literature. In its endeavor to establish the subjectiv2 ity of Asian Americans in the writings of American history , Asian American literature has been constantly renegotiat2 ing its discourse strategies and reshaping its thematic concerns , which leads to the broadening of its vision and the diversification of its canon. Key words : Asian American literature ; discourse ; discourse strategy (责任编辑 : 庞  礴) ·58· 2003 年第 5 期 王琅琅 : 美国亚裔文学的话语地位和话语策略  
/
本文档为【美国亚裔文学的话语地位和话语策略】,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