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第十一章 肿瘤病人的护理

第十一章 肿瘤病人的护理

2011-03-17 11页 doc 77KB 48阅读

用户头像

is_934411

暂无简介

举报
第十一章 肿瘤病人的护理瘤病人的护理 基本内容 备 注 (补充内容) 第十一章 肿瘤病人的护理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肿瘤的概念、分类、病因 2.熟悉肿瘤的病理变化和临床表现、治疗原则 3.掌握肿瘤诊断要点、肿瘤手术治疗病人的护理 4.熟悉肿瘤放射治疗病人的护理 教学内容提要 1.第一节 概述 2.第二节 恶性肿瘤 3.第三节 良性肿瘤 教学实数 1.本科2学时 2.专科3学时 第十一章 肿瘤病人的护理 第一节 概述 一、概念 人体正常细胞在不同始动与促进因素长期作用下,引起细胞遗传物质基因表达失常,细胞异常增殖而形成的新生物 二、分类 1.良性肿...
第十一章 肿瘤病人的护理
瘤病人的护理 基本内容 备 注 (补充内容) 第十一章 肿瘤病人的护理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肿瘤的概念、分类、病因 2.熟悉肿瘤的病理变化和临床现、治疗原则 3.掌握肿瘤诊断要点、肿瘤手术治疗病人的护理 4.熟悉肿瘤放射治疗病人的护理 教学内容提要 1.第一节 概述 2.第二节 恶性肿瘤 3.第三节 良性肿瘤 教学实数 1.本科2学时 2.专科3学时 第十一章 肿瘤病人的护理 第一节 概述 一、概念 人体正常细胞在不同始动与促进因素长期作用下,引起细胞遗传物质基因表达失常,细胞异常增殖而形成的新生物 二、分类 1.良性肿瘤 2.恶性肿瘤 3.交界性肿瘤 第二节 恶性肿瘤 一、概念 二、肿瘤的病因 (一)外源性因素 1.环境因素 (1)物理性因素 可以引起癌症的物理因素包括慢性机械刺激、紫外线、放射性物质等。 (2)化学性因素 现在已知诱发癌症的化学物质已有一千多种,日常所见的有以下几种: 1)多环芳香烃类化合物:如煤焦油、沥青、杂酚油、蒽油、烟草等,这些物质中含有3,4-苯并芘,是一种重要的致癌物质,与皮肤癌、肺癌等有关。 2)染料:如氨基偶氮类、乙苯胺、联苯胺染料等,易诱发膀胱癌、肝癌等。 3)亚硝胺类:与消化系统癌症的发生有关。 4)霉菌毒素:大约有十余种霉菌可能引起癌症,霉菌产生的毒素有很强的致癌或促癌作用,其中以黄曲霉素致癌能力最强,以白地霉菌毒素的促癌作用最强。黄曲霉素广泛存在于霉变的花生、玉米、大米、豆类食品中,可以诱发肝癌及肾、肺、胃、皮下组织的肿瘤。 5)烷化剂:如有机农药、硫芥等,和肺癌、造血器官肿瘤的发生有关。 6)其它无机物:如砷、铬、镍等及其化合物,以及石棉均有致癌作用。 (3)生物性因素 生物性致癌因素主要包括病毒、细菌、寄生虫。如EB病毒与伯基特氏淋巴瘤和鼻咽癌有关,C型RNA病毒与白血病有关,Ⅱ型单纯疱疹病毒与子宫颈癌有关,乙型肝炎病毒与肝癌有关,中华分支睾吸虫与原发性肝胆管癌的发生有关,血吸虫病与大肠癌密切.不良生活方式 (1)吸烟 吸烟可以使肺癌、口腔癌、喉癌、气管癌、胰腺癌、胃癌、宫颈癌、膀胱癌等发病率上升。尤其是肺癌与吸烟的关系更为密切。 (2)饮食 如长期进食高脂肪、高肉类或高糖膳食,结肠癌、乳腺癌、宫颈癌等发病率也高;酗酒能增加消化系统肿瘤发生的危险性;长期吃腌制、熏制、煎炸食品及膳食中食盐量高的人,胃癌和肠癌的发病率较高;喜吃过烫食物者易患食管癌等。 (二) 内源性因素 1.遗传因素 家族性结肠息肉病、肾母细胞瘤、神经纤维瘤病、视网膜母细胞瘤等有较明显的遗传倾向。乳腺、胃癌、肠癌也有一定的遗传倾向。 2.免疫因素 具有先天或后天免疫缺陷者容易发生恶性肿瘤,如先天性丙种球蛋白缺乏症的病人易患白血病、淋巴恶性肿瘤;艾滋病病人和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病人肿瘤发病率明显增加等。 3.内分泌因素 乳腺癌、卵巢癌、前列腺癌、子宫内膜癌等与性激素代谢紊乱有关。 4.心理社会因素 经历重大精神刺激、剧烈情绪波动或抑郁者更易患恶性肿瘤。 三、恶性肿瘤的转移和分级 (一)恶性肿瘤的转移 1.直接蔓延:肿瘤细胞从原发部位直接向相邻的组织扩散生长,一般由近向远蔓延,如胃癌侵犯横结肠;直肠癌侵犯膀胱等。 2.淋巴转移:多见于癌症。多数为邻近区域淋巴结转移,也可出现逆行或跳跃式的淋巴转移,最后经胸导管或右淋巴导管进入静脉内。 3.血行转移:肿瘤细胞侵入血管,随血流播散到全身各个脏器,尤其以血流丰富的器官如肺、肝、骨、脑为甚。 4.种植性转移:胸、腹腔内器官原发部位肿瘤侵犯浆膜面,当癌细胞脱落后,再粘附于其他处浆膜面上继续生长,形成种植性癌结节。 (二)恶性肿瘤的分期方法 1.病理分期法 恶性肿瘤的细胞分化不良,根据细胞分化程度分级,以表示肿瘤的恶性程度。通常将癌分为高分化、中分化、低分化三级,其恶性程度依次增高。 2.TNM分期法 ?TNM概括表示肿瘤范围,即T(原发肿瘤),N(区域淋巴结),M(远处转移)。根据肿瘤大小和局限范围分为T1、T2、T3、T4,原位癌为TIS,未见原发肿瘤为T0;根据临床检查所发现淋巴结播及范围为N0、N1 、N2、N3,无法估计者为NX;无远处转移用M0表示,有远处转移为M1。 四、肿瘤的临床表现 (一)局部表现 1.肿块 常是病人就诊的主要原因,也是诊断肿瘤的重要依据。检查时,可在体表发现或在深部触及新生的肿物,也可发现器官(如肝、甲状腺)或淋巴结肿大。 2.疼痛 为恶性肿瘤发展后的常见症状之一,也是促使病人就医的主要原因。由于肿瘤生长,引起所在器官的包膜或骨膜膨胀紧张;或肿瘤造成空腔器官梗阻;或肿瘤晚期浸润胸膜、腹膜后内脏神经丛等,均可发生疼痛,开始时多为隐痛、钝痛,常以夜间明显,逐渐加重,变为疼痛难忍,昼夜不休。阵发性疼痛为肿瘤引起空腔器官梗阻所致;灼痛常为肿瘤并发感染的表现;放射痛可能为神经干受累的缘故,但疼痛部位常无明显触痛。 3.病理性分泌物 ?发生于口、鼻、鼻咽腔、消化道、呼吸道及泌尿生殖器官的肿瘤,一旦肿瘤向腔内溃破或并发感染时,可有血性,粘液血性或腐臭的分泌物由腔道排出。 4.溃疡 为恶性肿瘤表面组织坏死所形成。在体表或内窥镜观察下,恶性溃疡呈火山口状或菜花状,边缘可隆起外翻,基底凹凸不平,有较多坏死组织,质韧,易出血,血性分泌物有恶臭。 5.出血 来自溃疡或肿瘤破裂。体表肿瘤出血可直接发现,体内肿瘤少量出血表现为血痰、粘液血便或血性白带;大量出血表现为呕血、咯血或便血等。 6.梗阻 良性和恶性肿瘤都可能影响呼吸道、胃肠道、胆道或泌尿道的通畅性,引起呼吸困难、腹胀、呕吐、黄疸或尿潴留等。由恶性肿瘤引起的梗阻症状加重常较快。 7.其他 如肺癌可引起胸水,胃癌和肝癌可引起腹水,骨肿瘤可引起病理性骨折等。 (二)器官功能紊乱 肿瘤可以引起器官功能的紊乱。例如:颅内肿瘤除可引起头痛外,还可引起视力障碍、面瘫、偏瘫等;肝癌除有肝肿大或肝区疼痛外,还可引起食欲不振、腹胀等胃肠功能失调;胰岛素瘤的主要表现为低血糖综合征;嗜铬细胞瘤主要表现为高血压;甲状旁腺瘤的表现为钙代谢紊乱所致的骨和肾病变等。 (三)全身改变 大多数恶性肿瘤发展到相当程度都有全身性改变。 1.乏力或/和消瘦 ?原因可能是肿瘤生长较快而消耗较多能量,饮食减少,消化吸收不良,疼痛或精神因素妨碍休息。 2.发热 一般认为与肿瘤组织坏死后的分解产物被吸收,或并发感染有并。或因肿瘤代谢率增高所致。有些肿瘤发热原因不明。 3.贫血 可能与肿瘤出血或造血功能障碍等有关。 4.恶病质 为晚期肿瘤全身衰竭表现。 五、肿瘤的诊断要点 (一)病史及查体 1.病史 对某些进行性的症状,如肿块、疼痛、病理性分泌物、出血、消瘦等应深入询问,中年以上病人更应警惕。对病人所述症状,应询问发生的时间、性质和变化程度。了解病人职业、生活环境、 有无吸烟等嗜好及癌症家族史等。对曾在其他医疗单位进行过治疗的病人,应询问其治疗经过(包括手术情况和病理报告)。既往史中应详细询问与癌可能有一定关系的疾病,如胃溃疡、结肠息肉、肝硬变、乳头渗血、便血等。 2.查体 是肿瘤诊断的重要部分,应在全面、系统检查基础上,再结合病史进行重点器官的局部检查。检查时必须注意鉴别是真正的肿瘤,或是其他非肿瘤病变(如炎症、寄生虫、器官肥大等)引起的肿块;是良性肿瘤还是恶性肿瘤。局部检查应注意:肿瘤的部位、形态、硬度、活动度及与周围组织关系,同时进行区域淋巴结检查。 (二)实验室检查 1.酶学检查 实验室酶学检查对肿瘤有重要辅助诊断作用。例如肝癌病人γ-谷氨酰转肽酶、硷性磷酸酶、乳酸脱氢酶等均可升高;骨肉瘤的硷性磷酸酶活性增强而酸性磷酸酶活性弱;前列腺癌时酸性磷酸酶可升高;肺鳞状细胞癌的脂酶活性随分化程度降低而减弱。 2.免疫学检查 由于癌细胞的新陈代谢与化学组成都和正常细胞不同,可以出现新的抗原物质。有些恶性肿瘤组织细胞的抗原组成与胎儿时期相似,如原发性肝癌病人血清中出现的α-胚胎抗原(AFP);结肠癌的血清癌胚抗原(CEA);胃癌的胃液硫糖蛋白(FSA)和胃癌相关抗原(GCAA)也可作为诊断参考。 (三)内窥镜检查 凡属空腔脏器或位于某些体腔的肿瘤,大多可相应的内窥镜检查。常用于鼻咽、喉、气管支气管、食管、胃十二指肠、胆道、胰、直肠结肠、膀胱、肾、阴道、宫颈等部位的检查。还可以检查腹腔和纵隔等。通过内窥镜可窥视肿瘤的肉眼改变、采取组织或细胞行病理形态学检查;或向输尿管、胆总管或胰管插入导管作X线造影检查。 (四)影像学检查 随着医疗诊断技术的发展,诊断仪器更新,各种影像学检查对肿瘤的诊断起着重要作用。包括X线透视、摄片、造影、断层扫描,超声波检查,放射性核素扫描以及选择性血管造影等等,都可为肿瘤提供确切的定位诊断。  (五)病理检查 1.细胞学检查 由于肿瘤细胞较正常细胞容易从原位脱落,故可用各种方法取得瘤细胞和组织颗粒,鉴定其性质。 2.活体组织检查 通过各种内窥镜活检钳取肿瘤组织;或施行手术切取;或用针穿刺吸取等方法,进行活体组织检查,是决定肿瘤诊断及病理类型准确性最高的方法,适用于一切用其他方法不能确定性质的肿块;或已怀疑呈恶性变的良性肿瘤。 六、肿瘤的治疗 治疗肿瘤有手术、放射线、抗癌药物、免疫及中医治疗等多种方法,应根据肿瘤性质、发展程度和周身状态加以选择。目前普遍认为恶性肿瘤应以综合治疗效果最佳。 (一) 良性肿瘤 一般采用手术切除。①良性肿瘤易发生恶变倾向者;或已发生恶变者,应尽早手术,连同部分正常组织整块切除。②良性肿瘤出现危及生命的并发症者,如巨大甲状腺肿瘤压迫气管引起呼吸困难时,应紧急手术治疗。③良性肿瘤对劳动、生活及外观影响较大;或并发感染者,应择期手术治疗。④生长缓慢、无症状,不影响劳动的良性肿瘤,可定期观察。如肿瘤增大妨碍功能,影响外观,均宜手术切除。良性肿瘤切除时,应连同包膜完整切除,并作病理检查。部分良性肿瘤可采用放射、冷冻、激光等方法治疗。 (二)恶性肿瘤 根据肿瘤部位、组织来源、临床分期与病理学检查,选择相应有效合理的治疗方法。原则上可按以下几种方法处理:①早期或原位癌,可作局部疗法消除瘤组织,绝大多数可行切除术;有的可用放射治疗、电灼或冷冻等方法。②肿瘤已有转移,但仅局限于近区淋巴结时,以手术切除为主,辅以放射线和抗癌药物治疗。③肿瘤已有广泛转移或有其他原因不能切除者,可行姑息性手术,综合应用抗癌药物及其他疗法 1.手术治疗 是治疗恶性肿瘤最重要的手段,尤对早、中期恶性肿瘤应列为首选方法,某些早期肿瘤经手术切除,可完全治愈、长期存活。常用手术种类: (1)根治性手术 适于早、中期癌症病人。手术切除范围包括原发癌所在器官的部分或全部,并连同一部分周围正常组织或区域淋巴结整块切除。在根治范围基础上进一步扩大手术范围,适当切除附近器官及区域淋巴结,称为扩大根治术。 (2)姑息性手术 对较晚期的癌症病人,病变广泛或有远处转移而不能根治切除者,采取旷置或肿瘤部分切除的手术,以达到解除或减轻症状的目的。 (3)预防性手术 指针对癌前期病变的切除治疗。 (4)诊断性手术 指经不同方式,如活检或探查术获取肿瘤组织标本并经病理学检查明确诊断后再进行相应的治疗。 2.放射治疗 利用射线对组织细胞中DNA促使变化,染色体畸变或断裂,液体电离产生化学自由基,终于会引起细胞或其子代失去活力达到破裂或抑制肿瘤生长,因此恶性肿瘤可用放射线治疗。常分为外照射和内照射两类方法。分化程度低、代谢旺盛的癌细胞对放射线高度敏感,应首选放射治疗,包括恶性淋巴瘤、造血系统肿瘤、性腺肿瘤等;中度敏感的肿瘤,放疗可以作为综合治疗的一部分,如基底细胞癌、鼻咽癌、乳癌、食管癌、肺癌等。某些肿瘤如黑色素瘤、纤维肉瘤、骨软骨肉瘤、胃肠道腺癌等对射线不敏感,不宜用放射治疗。射线对正常组织细胞有损害作用,尤其光辐射量增大时容易损害造血器官和血管组织,引起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皮肤粘膜改变,胃肠反应等。 3.化学药物治疗 ?简称化疗。主要适用于中、晚期癌症病人治疗。临床上对绒毛膜上皮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恶性淋巴瘤等化疗效果较好;对其他恶性肿瘤,化疗可辅助手术或放疗。纤维肉瘤、脂肪肉瘤等化疗不敏感。抗癌药物的使用途径一般是静脉滴注或注射、口服、肌肉注射等全身用药方法。为了增高药物在肿瘤局部的浓度,有时可作肿瘤注射、脉内注射或动脉内灌注等。 抗癌药种类繁多。按其作用机理分为五类:①抗代谢类,如氟尿嘧啶、阿糖胞苷、羟基脲等;②生物碱类,如长春新碱、门冬酰胺酶等;③烷化剂类,如氮芥、环磷酰胺等;④抗生素类,如阿霉素、柔红霉素等;⑤激素类,如性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等。此外,还有作用机理尚不确定的,如抗癌锑、斑螯素等。 由于抗药物对正常细胞也有一定的损害,用药后可能出现各种不良反应,常见的有:①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如白细胞降至3.0×109/L、血小板降至30×109/L时须暂停治疗。②恶心、呕吐、腹泻、口腔溃疡等消化道反应。③毛发脱落。④免疫功能降低,病人容易并发细胞或真菌感染。 4.生物治疗? 是应用生物学技术改善个体对肿瘤的应答反应,包括免疫治疗和基因治疗两类。免疫治疗可分为特异性和非特异性两类。 5.中医中药治疗 目前大多采用辨病与辩证相结合的方法,即用现代医学明确肿瘤诊断,再进行中医四诊八纲辩证论治。治则以清热解毒、软坚散结、利湿逐水、活血化瘀、扶正培本等。 6.内分泌治疗 对某些与体内激素水平密切相关的肿瘤,可进行内分泌治疗。 七、肿瘤的预防 (一)一级预防  一级预防为病因预防,消除或减少可能致癌的因素,降低发病率。其任务包括研究各种癌症病因和危险因素,针对化学、物理、生物等具体致癌、促癌因素和体内外致病条件,采取预防措施,并针对健康机体,采取加强环境保护、适宜饮食、适宜体育,以增进身心健康。特别是避免吸烟、调整饮食结构、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减少职业性暴露、加强防护意识和措施等。   (二)二级预防 二级预防又称临床前预防、"三早"预防,是指癌症一旦发生,如何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提高生存率,降低死亡率。其任务包括普遍提高防癌意识、对无症状的人群进行普查、治疗癌前病变、加强对易感人群的监测以及做好肿瘤的自检等。  (三)三级预防 三级预防即诊断和治疗后的康复,包括提高生存质量,减轻痛苦,延长生命。其任务是正确选择合理甚至最佳诊疗,以尽早治疗癌症,恢复功能,促进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八、肿瘤病人的护理 (一)肿瘤病人的心理特点 肿瘤病人因各自的文化背景、心理特征、病情性质及对疾病的认知程度不同,会产生不同的心理反应。肿瘤病人可经历一系列的心理变化: 1.震惊否认期 此期护士应鼓励病人家属给予其情感上的支持、生活上的关心,使之有安全感。而后,因人而异地逐渐使病人了解病情真相。 2.愤怒期 此期,护士应通过交谈和沟通,尽量诱导病人表达自身的感受和想法,纠正其感知错误,请其他病友介绍成功治疗的经验,教育和引导病人正视现实。 3.磋商期 此期病人易接受他人的劝慰,其良好的遵医行为。因此,护士应维护病人的自尊,尊重病人的隐私,兼顾其身、心的需要,提供精神支柱。 4.抑郁期 此期应给予病人更多关爱和抚慰,诱导其发泄不满,鼓励家人陪伴身旁,满足其各种需求。 5.接受期 此期护士应加强与病人交流,尊重其意愿,满足其需求,尽可能提高生活质量。 (二)肿瘤手术治疗病人的护理 1.心理护理 护理人员应通过交流,深入了解其心理和情感的变化,深入浅出地解释、耐心细致地介绍手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有些根治性手术,破坏性较大,会导致生活不便、功能障碍甚至形体残疾等。护士应在术前即加强宣教,介绍有效的应对方式,使病人能坦然面对现实。 2.营养支持 肿瘤病人多伴体重下降、食欲不振,易致术后感染性并发症,故须重视其手术前后的营养支持,以提高其对手术的耐受性。指导术后康复期病人少量多餐、循序渐进恢复饮食。 3.缓解疼痛 术前疼痛多系肿瘤迅速生长、浸润神经或压迫邻近脏器所致。护理人员除观察疼痛的部位、性质、持续时间外,还应为病人创造安静舒适的环境,鼓励其适当参与娱乐活动以分期注意力,并与病人共同探索控制疼痛的不同途径,鼓励家属也关心、参与止痛。手术后随麻醉作用的消失切口疼痛加重,会影响病人身心康复,应遵医嘱及时镇痛治疗。当病人恐惧镇痛药物成瘾时,应向其解释正确用药的可靠效果。晚期肿瘤疼痛难以控制者,可按三级阶梯止痛方案处理。一级止痛法:疼痛较轻者,可用阿司匹林等非麻醉性解热消炎镇痛药。二级止痛法:适用于中度持续性疼痛者,当上述药物效果不显著时,改用可待因等弱麻醉剂。三级止痛法:疼痛进一步加剧、上述药物无效者,改用强麻醉剂,如吗啡、哌替啶等,仍无效者可考虑药物以外的止痛治疗。用药原则:小剂量口服为主,无效时再直肠给药,最后注射给药。 4.预防并发症 密切的病情观察,充分的术前准备;完善的基础护理,可有效预防各类并发症。肿瘤病人以年老者居多,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术后易并发呼吸、泌尿系统、切口或腹腔内感染等。故术后除常规监测生命体征、加强引流管和切口护理外,尤应注意防治感染。保持病室环境清洁;鼓励病人多翻身、深呼吸、有效咳嗽、咳痰;加强皮肤和口腔护理;早期下床活动,注意保暖。 (三)肿瘤放射治疗病人的护理 1.休息与活动 指导病人放疗前后静卧30分钟,避免不必要的操作或噪声、异味等的干扰,保证充足的休息与睡眠。协助病人评估自己自己的活动耐力,循序渐进、逐渐增加日常活动量,一旦活动时有气促、心慌、出冷汗等不适时,应立即停止活动。 2.饮食指导 制定科学合理的饮食计划,选择高热量、高蛋白、富含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注意食物色、香、味及温度;避免粗糙、辛辣食物;忌油腻,少量多餐。口干者多饮水及富含维生素C的果汁;口腔粘膜溃疡严重者进微冷、无刺激的流质或软饭;咀嚼、吞咽困难者流质饮食。必要时遵医嘱给予肠内、外营养支持。 3.皮肤、粘膜护理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尤其皮肤皱褶部,如腋下、腹股沟、会阴部等。勤换内衣,并穿吸水性强的棉质内衣。放疗前摘除金属饰品以免增加射线吸收。为保护照射野皮肤,可用温水、软毛巾轻轻沾洗,禁用肥皂、热水。避免冷热刺激及使用粘贴胶布。外出时防止日光直射。督促病人在放疗期间加强局部粘膜清洁。 4.照射器官功能的观察 肿瘤所在器官或照射野内的正常组织受射线影响可发生一系列反应,放疗期间加强对照射器官功能状态的观察,对症护理,有严重副反应时暂停放疗。 5.预防感染 有效杜绝感染的易患因素,以减少放疗期间继发感染发生率。严密监测体温变化,体温过高者鼓励多饮水,并遵医嘱药物降温或使用抗生素。若白细胞计数极低,应保护性隔离、限制人员探视、每日2次紫外线空气消毒,并予升白细胞药物治疗。 (四)肿瘤化学治疗病人的护理 1.向病人耐心解释所需实施的化疗方案、应用的化疗药物及常见的毒副反应和不适等,使病人有效配合化疗的进行。 2.选择合适的给药途径和方法? 最常见为静脉给药。根据药性选用适宜的溶媒稀释;合理安排给药顺序,掌握正确的给药方法,减少对血管壁的刺激;有计划地由远端开始合理选择静脉并注意保护,妥善固定针头以防滑脱、药液外漏。 3.减轻化疗毒副反应,促进身心舒适? 保持病室整洁,减少不良刺激;注意个人卫生,保持肛周皮肤清洁。化疗前放松身心、遵医嘱选用止吐剂;化疗时用冰帽局部降温、预防脱发;协助脱发病人选购合适的的发套,纠正因外观改变所致的负性情绪。 4.加强营养支持 化疗期间鼓励进食,根据病人口味给予清淡易消化饮食,少量多餐,注意调整食物的色香味;保持口腔清洁,增进食欲。严重呕吐、腹泻者,予静脉补液,防止脱水,必要时给予肠内、肠外营养支持。 5.预防并发症 每周1-2次检测和观察血象变化,给予必要的支持治疗,如中药调理、成分输血,必要时遵医嘱应用升血细胞类药。注意有无皮肤瘀斑、齿龈出血等。加强病室空气消毒,减少探视,预防医源性感染;对大剂量强化化疗者实施严密的保护性隔离或置于层充室。协助做好生活护理,注意安全、避免受伤。化疗过程中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监测肝肾功能、了解病人不适主诉、正确掌握化疗药物的剂量,给药方法、准确记录出入水量,遵医嘱药物支持治疗、鼓励多饮水、碱化尿液,以减少或减轻化疗所致的毒副作用。 第三节 良性肿瘤 一、皮样囊肿 在胚胎发育中少量外胚叶组织遗留于皮肤,粘膜下或深部组织内所形成。囊肿好发于眼睑、眉稍或颅骨骨缝等处,还可发生于腹部以纵隔内。 (一)临床特点 1.囊肿呈园形,柔软无痛。位于皮下层,与皮肤不粘连,位置较深者,可与深筋膜或骨膜粘连而不易推动。 2.囊壁有皮肤及汗腺、皮脂腺、毛囊等皮肤附属器。囊内容物呈粥样、浓稠,含有脱落上皮细胞、皮脂或毛发等。 (二)治疗 手术切除。切除眼角部位的皮样囊肿时应注意有时囊肿与硬脑膜相连。 二、皮脂囊肿 为皮脂腺排泄受阻所形成的囊肿,为体表最常见的肿物之一。其内容物似豆渣,常发生在成人头、面、背或臀部。 (一)临床特点 1.呈园形、边界清楚,基底可推动,与皮肤粘连,囊性感,中央处有时可见黑色毛囊孔,挤压或破溃后流出白色皮脂。 2.生长缓慢,无何症状。并发感染时,囊肿表现和周围有炎性反应,局部疼痛、红肿和触痛,破溃或切开引流有脓性豆渣样内容物,炎症消退后破溃处可愈合,囊肿又重新充盈。 (二)治疗 手术完全切除囊肿。并发感染时可先抗感染治疗,待炎症消退后再择期手术切除。 三、脂肪瘤 由分化良好的脂肪组织构成。好发于四肢、躯干,多数单发,也可多发。 (一)临床特点 1.肿块生长缓慢,无疼痛,呈园形或扁园形,质软富弹性,边界清楚,表面皮肤正常,基底较广泛,有时呈分叶状。 2.肩部和颈背部可发生皮下脂肪增生,称纤维脂肪垫,常与肩挑劳动有关。瘤体呈浸润性生长,可发展到筋膜中、肌肉间或肌层间,与正常组织分界不清、质地坚硬。 (二)治疗 单发的皮下脂肪瘤可行手术切除。切除须彻底以防复发。多发性小脂肪瘤可不处理,因有局限性或可自行消失。纤维脂肪垫可不处理。位于深部者可恶变,应及时切除。 四、血管瘤 由血管组织构成的一种良性肿瘤,80%属先天性,女性多见。生长缓慢,按血管瘤结构分为三种。 (一)毛细血管瘤 由表浅的毛细血管扩张、迂曲而成。多见于婴儿,一般生后即有,以头面部多见,始为皮肤红点或小红斑,可迅速增大。瘤体呈鲜红或紫红色,大小不一,形态不规则,边界清楚,早期瘤体小可手术切除,或液氮冷冻。 (二)海绵状血管瘤 由小静脉和脂肪组织构成。多数位于皮下组织、肌肉内,少数可在骨或内脏等部位。瘤体由扩张的静脉和血管窦构成,形态、质地酷似海绵,可并发出血、感染或溃烂。小的海绵状血管瘤可用硬化剂注射治疗,或手术切除、冷冻治疗。对瘤体较大的血管瘤实施手术切除时,术前必须充分估计病变范围,术中注意控制出血,尽量彻底切除瘤组织预防复发。 (三)蔓状血管瘤 由较粗的迂曲血管构成,大多来自静脉,也可来自动脉或动静脉瘘。常发生在皮下和肌肉内,也可侵入骨组织,范围较大。外观有蜿蜒的血管,有明显的压缩性和膨胀性,可听到血管杂者,有时可触及硬结。应争取手术切除,术前应行血管造影检查,以估计手术范围及手术难度。 五、痣与黑色素瘤 1.黑痣 分为皮内痣、交界痣和混合痣三种。皮内痣可高出皮肤,表面光滑,有汗毛,很少恶变。交界痣呈扁平状,色素较深,多位于手、足,易受激惹、恶变。混合痣为皮内痣与交界痣同时存在,当色素加深、变大或瘙痒、疼痛时,可能为恶变,应及时作完整切除。 2.黑色素瘤 为高度恶性肿瘤,发展快,呈黑色或淡蓝色肿块,若破损或切除不彻底,可迅速出现卫星结节或转移,故应作广泛切除治疗。晚期、难于根治者可经免疫或冷冻治疗后再手术。 六、纤维瘤 系位于皮肤及皮下的纤维组织肿瘤。呈单个结节状,瘤体不大,质硬,边界清,活动度大,生长缓慢,极少恶变。可手术切除 习题: 一、填空题 1、肿瘤可分为良性和恶性两大类。良性肿瘤一般称为( )。恶性肿瘤来自于上皮组织者称为();来源于间叶组织者称为();胚胎性肿瘤常称()。 2、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包括( ),( ),( )三个阶段。 3、恶性肿瘤的转移方式主要有( ),( ),( ),( )。 4、TNM分期法中,T是指( ),N为( ),M为( )。 二、判断题 1、影响肿瘤转归和预后的主要因素是肿瘤的性质和大小。( ) 2、儿童肿瘤多为肉瘤,青少年肿瘤多为癌。( ) 3、恶性肿瘤第一次治疗的正确与否对预后有密切关系。III期者采取综合治疗,手术前,后及术中放疗或化疗。( ) 三、单选题 1、乳腺癌早期血行转移最常见于( ) 。 A.肾 B.胃 C.脑 D.肺 E.肝 2、当前唯一反映肿瘤代谢状况,有助于定性诊断的影像诊断方法是( ) 。 A.B超 B.放射性核素显像C.特殊X线显影术 D.远红外热像检查E.CT 3、恶性肿瘤的诊断,最重要的依据是( ) 。 A.病理学检查 B.血清酶学及免疫学检查C.病程短,发展快 D.肿块质硬,固定E.剧烈疼痛,消瘦。 4、在种植性转移中最多见的为( ) 。 A.卵巢癌种植到盆腔 B.肺癌种植到胸腔C.胃癌种植到盆腔 D.肝癌种植到大网膜E.胆管癌种植到盆腔 5、在各种化学性致癌物中致癌谱广,致癌力又强的是( ) 。 A.烷化剂 B.亚硝胺类 C.霉菌毒素 D.芳香胺类 E.氨基偶氯类 6、癌和肉瘤的主要不同点在于( ) 。 A.病人年龄 B.肿块质地 C.组织来源 D.转移途径 E.生长方式 四、名词解释 1、肿瘤 2、交界性肿瘤 五、问答题 1、简述肿瘤病人疼痛的护理措施。 2、怎样减轻肿瘤病人的焦虑和恐惧?
/
本文档为【第十一章 肿瘤病人的护理】,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