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中医药治疗湿疹实验研究进展.

中医药治疗湿疹实验研究进展.

2011-02-25 2页 pdf 95KB 31阅读

用户头像

is_767679

暂无简介

举报
中医药治疗湿疹实验研究进展. [收稿日期 ]2004 - 09 - 09 中医药治疗湿疹实验研究进展 朱晓燕 1 ,张  毅 2 ,王见宾 1 (1、成都中医药大学 2002级硕士研究生 ,四川 成都 610075; 2、四川省中医药研究院 ,四川 成都 610000) [中图分类号 ]R27519821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4 - 2814 (2005) 03 - 0190 - 02   湿疹 [ 1 ]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一种具有明确渗出倾 向的皮肤炎症反应 ,皮疹具多样性 ,瘙痒剧烈 ,易复发 ,是皮肤 科常见病之一...
中医药治疗湿疹实验研究进展.
[收稿日期 ]2004 - 09 - 09 中医药治疗湿疹实验研究进展 朱晓燕 1 ,张  毅 2 ,王见宾 1 (1、成都中医药大学 2002级硕士研究生 ,四川 成都 610075; 2、四川省中医药研究院 ,四川 成都 610000) [中图分类号 ]R27519821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4 - 2814 (2005) 03 - 0190 - 02   湿疹 [ 1 ]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一种具有明确渗出倾 向的皮肤炎症反应 ,皮疹具多样性 ,瘙痒剧烈 ,易复发 ,是皮肤 科常见病之一 ,占皮肤科门诊量 15% ~30% [ 2 ]。现代研究认 为其发病机理复杂 ,目前已知与 Ⅰ、Ⅳ型过敏反应、细菌或真 菌感染有关 [ 3~7 ]。 湿疹属中医“浸淫疮 ”、“湿疮 ”范畴 ,是因禀赋不耐 ,加之 湿热内蕴 ,外感风、湿、热邪 ,内外合邪 ,浸淫肌肤而成。其中 湿邪为发病的主要因素 ,由于湿性粘滞重着 ,易留难去 ,故湿 邪引起的皮肤病 ,其皮损呈多形性 ,病情缠绵 ,难以速愈 [ 8 ]。 治疗上总以祛湿为先 ,或清热疏风利湿 ,或燥湿健脾或健脾化 湿 ,或活血除湿 ,或养阴除湿等随症施治 ,常能收到预期疗效。 通过临床观察 ,中药对湿疹的疗效肯定 ,随着临床医学的发 展 ,近年来对湿疹的实验研究也有所深化。现对近年来中医 药治疗湿疹的实验研究作一回顾。 1 证型研究 刘子文 [ 9 ]等进行甲皱微循环与湿疹中医分型的关系的 研究 ,将湿疹分为风热、湿热、脾虚、血燥 4型 ,发现 4型中管 袢型态异常者占 7014% ,视野清晰度不佳模糊者占 5512% , 血流状态正常 ,管袢充盈度良好者占 2417% ,管袢形态异形 者以扭曲型最多 ,随着病情的好转上述情况也有改善。通过 以甲皱微循环和皮温作为客观指标 ,对 4型湿疹进行互相配 对的对比研究 ,所得结果显示 ,各型之间在甲皱微血管的数 目、管袢的长度、袢顶的宽度、掌心的皮肤温度上都有非常显 著的差异。 2 药物研究 陈学荣 [ 10 ]等探讨了苦参、苦参总碱治疗湿疹的作用机 理 ,结果发现苦参总碱的疗效较普鲁卡因与苦参渗液、苦参片 组为优 ,指出苦参总碱能抑制环核苷酸磷二酯酶 ( PDE) ,提高 细胞内 cAMP,阻止肥大细胞脱颗粒释放组胺。吴成义 [ 11 ]等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发现 ,野菊花中含有绿原酸、异绿原 酸、肌醇、鞣质、野菊黄酮甙、野菊内酯等 ,提示本品对湿疹的 作用可能与其活性成分综合作用相关。杨春梅 [ 12 ]经动物实 验证实 ,丹皮酚对鼠变应性接触性皮炎有明显抑制作用 ,并认 为其作用点在过敏反应的输出阶段 ,而对输入阶段并无影响。 北京中医医院皮肤科 [ 13 ]长期开展清热利湿药的实验研究 ,为 探讨马齿苋等药物对皮炎湿疹的作用机理 ,进行了大量的实 验研究 ,如马齿苋合剂对小鼠腹腔的血管通透性改变的影响 , 对大鼠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改变的影响等 ,取得了满意的结 果 ,证实马齿苋合剂有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和拮抗组胺作用 , 故用于急性炎症、渗出性过敏性皮肤病有显著疗效。张志 礼 [ 14 ]对石蓝草煎剂进行了药理、药效学的动物实验 ,结果证 实该方有显著的抗过敏、抗炎症作用 ,作用强度与消炎痛、强 的松相似。丁素先 [ 15 ]等通过药理实验证明 ,清热祛风冲剂对 炎症、渗出过敏反应均有明显抑制作用。张凤英 [ 16 ]等通过体 外抑菌实验、二硝基氯苯致豚鼠接触性皮炎实验、二甲苯致小 鼠耳肿胀炎症实验对自制小儿湿疹洗剂进行了药效学观察 , 结果显示该洗剂对大肠杆菌、棒状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皮金葡菌有一定抑制作用 ,对小鼠急性渗出性皮炎有明显的 抑制作用 ,抑制率为 44157% ,对 DNCB诱发豚鼠过敏性皮炎 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田淑霄、李士懋 [ 17 ]对湿疹软膏进行了毒 理学、药效学研究 ,证实其毒性小 ,抑菌 (包括真菌 )、止痒、抗 炎作用明显 ,有显著的增强体液免疫作用 ,具有良好的开发前 景。何英 [ 18 ]等对爽身灵喷雾剂进行了实验研究 ,观察了该剂 对大鼠血管通透性的影响 ,抗炎作用 (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 法 )、止痒作用 (磷酸组胺致豚鼠瘙痒法 )以及急性皮肤毒性 试验。研究表明 ,该剂能降低组织胺和 5 - 羟色胺引起的皮 肤血管通透性的增加 ,说明该药具有抗组织胺、抗过敏、减少 渗出的作用 ,能减轻急性非特异性炎症反应 ,有显著的止痒作 用 ,其止痒阈与剂量呈明显量效关系。急性皮肤毒性实验表 明该药对皮肤无刺激性 ,无过敏性及全身毒性反应。林熙 然 [ 19 - 20 ]等将具有抑制小鼠接触性皮炎作用的中药 ,按中医治 疗湿疹的治则配成不同方剂。研究其对二硝基氟苯诱导小鼠 皮炎耳厚度、重量、真皮炎症细胞数和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CGRP)的影响。实验研究显示中药的 4个方剂均有抗 Ⅳ型 变态反应的作用 ,其中以凉血清热祛风利湿方作用最强。同 时该方还可上调血浆 CGRP浓度 ,下调 IL - 2、6,而具有抗 Ⅳ 型变态反应的作用。潘氏 [ 21~23 ]采用自制的中药抗炎 1号注 射液治疗 30例急性湿疹 ,同时观察患者血清中 IgE的含量和 外周血嗜酸性细胞计数的变化 ,检测治疗前后患者和大鼠血 清中 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的含量 ,测患者自然杀伤细胞 (NK 细胞 )、白介素 2 ( IL - 2)、可溶性 IL - 2受体 ( sIL - 2R )。结 果治疗前患者血清 IgE和外周血嗜酸性细胞较正常值显著升 高 ( P < 0101) ,治疗后有所下降 ,治疗前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 P < 0105)。患者外周血中 CD3 + T、CD4 + T细胞均值低于正 常对照组 ( P < 0101, P < 0105) , CD8 + T细胞值高于正常对照 组 ( P < 0105) ,治疗后 CD3 + T、CD4 + T细胞均值基本恢复正 常 ,并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差异 ( P < 0105) ,大鼠血清中的 CD3 + T、CD4T 细胞 ,均数 ,模型组低于正常组 ( P < 0101) ,抗 炎 1号组高于模型组 ( P < 0101) ; NK细胞、IL - 2治疗后均较 治疗前有所升高 ,差异有显著性 , sIL - 2R较治疗前降低。从 而得出中药抗炎 1号注射液有改善急性湿疹患者体液免疫和 细胞免疫的作用。郭昱 [ 24 ]等从抗炎、止痒、抑菌和免疫抑制 4个方面 ,观察湿疹喷雾剂的药理作用 ,结果其能对抗二甲苯 所致小鼠耳廓肿胀和新鲜鸡蛋清致大鼠足跖肿胀 ,抑制金葡 菌、绿脓杆菌、克雷伯杆菌及大肠杆菌 ,抑制磷酸组织胺所致 豚鼠皮肤瘙痒 ,减轻 2, 4 -二硝基氯苯所致耳部肿胀 ,具有抗 炎、抗菌、止痒、免疫抑制的作用。罗桂清 [ 25 ]等观察湿疹膏对 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 ,大鼠蛋清足跖肿胀 ,磷酸组织胺所 致豚鼠的痒阈的影响及豚鼠皮肤过敏试验、家兔皮肤刺激试 验 ,结果其能明显减轻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度 ,明显减少蛋 清所致大鼠足跖肿胀度 ,提高磷酸组织胺所致豚鼠致痒阈 ,对 豚鼠不产生致敏作用 ,对家兔正常皮肤与损伤皮肤均无刺激 作用 ,具有明显的抗炎、止痒作用 ,对皮肤无刺激性和过敏性 ·091·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05年 3月  第 21卷 3期 (总第 146期 ) JO URNAL O F PRACT ICAL TRAD IT IO NAL CH INESE M ED IC INE 2005 Vol. 21 No. 3 © 1995-2005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作用。 3 结  语 成方研究主要是从抗菌、抗炎、抗变态反应及止痒方面考 虑 ,未发现研究湿疹的标准实验动物模型。根据现代研究认 为其发病机理已知与 Ⅰ、Ⅳ型变态反应、细菌或真菌感染有 关 ,临床主要表现为炎症和剧烈瘙痒 ,只能以抗变态反应、抗 菌、抗炎及止痒实验来说明所研究药物是否具有治疗湿疹的 作用。因此 ,对湿疹的基础研究尚需加强 ,在此之前成方的药 效学研究还暂时只能从抗菌、抗炎、抗变态反应及止痒 4个方 面考虑 ,而且还要根据中医药理论结合药物的功效主治进行 研究 ,万不可背离中医药理论。 [参考文献 ] [ 1 ]赵辨 1临床皮肤病学 [M ] 1南京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 2001, 6041 [ 2 ]张志礼 1张志礼皮肤病临床经验辑要 [M ]1北京 :中国医 药科技出版社 , 2001, 1051 [ 3 ]龙振洲 1医学免疫学 [M ]1第 2版 1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 社 , 1997, 1311 [ 4 ]郝飞 1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与特应性皮炎 [ J ]1临床皮肤 科杂志 , 2002, 31 (6) : 402 - 4041 [ 5 ]陈爱明 ,高玉祥 1金黄色葡萄球菌与湿疹关系的探讨 [ J ]1中华皮肤科杂志 , 1990, 25 (5) : 297 - 2991 [ 6 ] H igaki S, Morohashi M , Yamagishi T, et al. Comparative study of staphylococci from the skin of atop ic dermatitis pa2 tiens and frorm healthy subjects [ J ] 1 Int J Dermatol, 1999, 38: 265 - 2691 [ 7 ]Morita E, H ide M , Yoneya Y, et al. An assessment of the role candida albicans antigen in atop ic dermatitis [ J ]1J Der2 matology Treat, 1999, 10: 9 - 131 [ 8 ]谭新华 ,陆德铭 1中医外科学 [M ] 1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 社 , 732 - 7361 [ 9 ]刘子文 1甲皱微循环与湿疹中医分型及治疗研究 [ J ]1兰 州医学院学报 , 1987, (1) : 451 [ 10 ]陈学荣 1苦参总碱治疗皮肤病的疗效与机制 [ J ] 1北京 医学 , 1982, (4) : 2341 [ 11 ]吴成义 ,等 1金银花和野菊花有效成分对面部湿疹及寻 常痤疮疗效观察 [ J ]1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 1997, (1) : 511 [ 12 ]杨春梅 1丹皮酚治疗湿疹的研究 [ J ] 1中国皮肤性病杂 志 , 1997, (1) : 251 [ 13 ]北京中医医院皮肤科 ,等 1马齿苋合剂在皮肤科的临床 应用及实验室研究 [ J ] 1皮肤病防治研究通讯 , 1977, (2) : 911 [ 14 ]张志礼 ,安家丰 ,袁盛榕 ,等 1石蓝煎剂治疗急性皮炎及 湿疹的临床和实验研究 [ J ] 1中华皮肤科杂志 , 1993, 26 (6) : 337 - 3391 [ 15 ]丁素先 1清热祛风冲剂治疗荨麻疹、湿疹临床观察与药 理研究 [ J ]1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 1994, (4) : 2471 [ 16 ]张凤英 1纯中药制剂“小儿湿疹洗剂 ”药效学与临床研 究 [ J ]1北京中医 , 1996, (1) : 361 [ 17 ]田淑霄 ,李士懋 ,王鑫国 ,等 1湿疹软膏治疗湿疹的临床 及实验研究 [ J ]1河北中医药学报 , 1997, 12 (1) : 25 - 291 [ 18 ]何英 ,李红生 ,丁樱 1爽身灵喷雾剂治疗小儿湿疹的临 床与实验研究 [ J ]1中医药学报 , 2000, 4 (45) : 45 - 461 [ 19 ]林熙然 ,涂彩霞 ,杨春梅 ,等 1抗 Ⅳ型变态反应中药治疗 湿疹的研究 [ J ]12000, 20 (4) : 258 - 2601 [ 20 ]涂彩霞 1复方茯苓汤治疗湿疹 582例临床观察及实验研 究 [ J ]1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 2002, 1 (1) : 13 - 151 [ 21 ]潘祥龙 ,缪晓 ,竺炯 ,等 1中药抗炎 1号注射液对急性湿 疹疗效及血清 IgE的影响 [ J ] 1上海中医杂志 , 2001, 3: 34 - 351 [ 22 ]曾秋妹 ,潘祥龙 ,章晓鹰 ,等 1中药抗炎 1号注射液治疗 急性皮炎湿疹对 T细胞亚群影响 [ J ] 1福建医药杂志 , 2001, 23 (5) : 3 - 51 [ 23 ]潘祥龙 ,缪晓 ,竺炯 ,等 1中药抗炎 1号注射液对急性湿 疹患者自然杀伤细胞、白介素 - 2和可溶性白细胞介素 - 2受体的影响 [ J ]1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 2003, 2 (1) : 8 - 101 [ 24 ]郭昱 ,郭国华 ,杨志波 1湿疹喷雾剂主要药效学研究 [ J ]1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 2001, 12 (4) : 275 - 2771 [ 25 ]罗桂清 ,首弟武 ,熊集中 ,等 1湿疹膏主要药效学及毒理 研究 [ J ]1湖南中医药导报 , 2001, 7 (2) : 54 - 551   为弘扬中华传统医学 ,让更多的医务工 作者掌握祖国医学瑰宝———外用膏药的配 制和应用 ,本院首创公开传授膏药配方、工 艺之先河 ,自 2001年以来 ,在南京成功举办 了 13届全国性新特膏药制作技术班和 4届无铅无丹膏药制作技术高级班。应众多 医药工作者的 ,既满足广大学员 一次学习新特膏药和无铅无丹膏药两个班 的内容 ,并尽量节省时间、费用的愿望 ,特将 原两个班合成一个班———将于 2005年 4月 18日———22日在南京举办全国第 2届新特 膏药、无铅无丹膏药合成班。 新特系列膏药 (“蠲痹风湿膏”、“复方灵 仙膏”、“益气定喘膏”、“化痞消痛膏 ”)是在 传统膏药的基础上 ,融入现代科技 ,创新制 剂工艺而研制成功的。它在以下 4个方面 优于传统膏药 : 11改变药料的“油炸熬枯”的 作法 ,实行药料的分类处理 ,提高了膏药中 药物有效成分的含量 ,从而大大提高了药 效 ; 21运用透皮吸收剂 ,加强药物渗透 ; 31 根据药理作用和药物成分进行处方设计 ,使 配方更具针对性 ,精炼、高效 ; 41采用量化测 试手段 ,使制作工艺更具操作性和重复性。 中华特色医药协会 南京新中医学研究院 全国第 2届新特膏药、无铅无丹膏药合成班 ●教会一项特色技术  办成一所特色门诊●   无铅无丹膏药 (“松樟灵仙膏”、“灵仙湿 敷膏”、“琼玉红肿膏 ”、“金刚骨康膏 ”、“乾 坤肠胃膏”、“散结消核膏”)是在新特膏药的 基础上 ,又进行了改进创新 ,取得了 4个方 面的进展 : 11既保持膏药的疗效又做到了无 铅无丹无毒 ,更适合于现代人的需求 ; 21改 进药物提取工艺 ,使膏药制作更科学、更合 理 ; 31无须高温处理 ,避免生产过程中的烟 薰异味 ,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 41最大限度地 保留和发挥有效成分的作用 ,提高了膏药的 疗效。 两类膏药具有由表及里、直达病灶、起 效迅速、标本兼治的功效。经多年临床验 证 ,专家评定该膏药“选药独特 ,工艺先进 , 疗效确切”,在治疗某些专科病方面已达到 国内先进水平。   本届合成班宗旨 :“以科学为基础 ,以实 用为重点 ,以疗效为目的”、“毫无保留、全部 公开 ,包教包会 ”,“学即能用 ,用即有效 ”。 在研制组专家亲自讲授、操作及指导下 ,确 保每位学员在培训班上掌握十种新特膏药 和无铅无丹膏药的配制与应用。 欢迎海内外医务工作者报名参加。交 报名费 10 元 ,附个人简历 (注明学历、职 称 )。本院备有《招生简章 》《课程表 》等资 料 ,欢迎来函来电索取或前来考察。本通知 长期有效。 通讯地址 :南京市中华路 110号 中华特色医药协会 南京新中医学研究院 联系电话 : (025) 52334482 52343835 52334461 邮政编码 : 210001 联系人 :石耀萌 电子信箱 : xinzhong1111@163. com ·191·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05年 3月  第 21卷 3期 (总第 146期 ) JO URNAL O F PRACT ICAL TRAD IT IO NAL CH INESE M ED IC INE 2005 Vol. 21 No. 3 © 1995-2005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
本文档为【中医药治疗湿疹实验研究进展.】,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