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清单和定额区别

2011-02-21 12页 doc 47KB 36阅读

用户头像

is_625770

暂无简介

举报
清单和定额区别工程造价管理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虽然近年来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就目前而言,我国的项目管理与国际水平还存在很大差距。随着全球一体化的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建筑业也逐步走向市场,国家急需规范新的市场规则,工程造价面临一场新的改革。特别是在加入WTO之后,大的工程项目越来越多,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定价规则已不可能适应国际惯例。   本论文通过两条主线来说明工程造价的管理方式。其一是:计划经济下的定额计价方式,价格由国家统一制定;其二是: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工程造价管理体制,采用市场定价的方式,价格由市场决定。并对这两种...
清单和定额区别
工程造价管理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虽然近年来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就目前而言,我国的项目管理与国际水平还存在很大差距。随着全球一体化的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建筑业也逐步走向市场,国家急需规范新的市场规则,工程造价面临一场新的改革。特别是在加入WTO之后,大的工程项目越来越多,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定价规则已不可能适应国际惯例。   本论文通过两条主线来说明工程造价的管理方式。其一是:计划经济下的定额计价方式,价格由国家统一制定;其二是: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工程造价管理体制,采用市场定价的方式,价格由市场决定。并对这两种计价方式的定义、基本方法及程序、在招投标中的应用等问题作了详细对比,以说明我国工程造价改革的必要性。   一、定额计价模式建设工程定额,是指按照国家有关的产品标准、设计和施工验收规范、质量评定标准,并参考行业、地方标准以及有代表性的工程设计、施工资料确定的工程建设过程中完成规定计量单位产品所消耗的人工、材料、机械等消耗量的标准。   反映在一定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下,完成某项建设工程的各种生产消耗量之间特定的数量关系,考虑的是正常的施工条件、大多数施工企业的技术装备程度、合理的施工工期、施工工艺和劳动组织下的社会平均消耗水平。   1、定额计价的基本方法和程序。在我国,工程造价在工程招投标价格形成中采用定额计价模式:按预算定额规定的分部分项子目,逐项计算工程量,套用预算定额单价(或单位估价表)确定直接费,然后按规定的取费标准确定其他直接费、现场经费、间接费、计划利润和税金,加上材料调差系数和适当的不可预见费,汇总后即为工程预算或标底。而标底则作为评标定标的主要依据。   定额单价法确定工程造价,是我国采用的一种与计划经济相适应的工程造价。国家以假定的建筑安装产品为对象,制定统一的预算和概算定额,计算出每一单元子项的费用后,再综合形成整个工程的价格。   编制建设工程造价最基本的过程有两个:工程量计算和工程计价。为统一口径,工程量的计算均按照统一的项目划分和工程量计算规则计算工程量。工程量确定后,就可以按照一定的方法确定出工程的成本及盈利,最终就可以确定出工程预算造价(或投标报价)。   用公式表明建筑产品价格的定额计价的基本方法和程序:   (1)每一计量单位建筑产品的基本构造要素(假定建筑产品)的定额直接费=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械使用费其中:人工费=(人工工日数量工人日工资标准)   材料费=(材料用量材料预算价格)   机械使用费=(机械台班台班单价)   (2)单位直接工程费=(假定建筑产品定额直接费)+其他直接费+现场经费   (3)单位工程概预算造价=单位直接工程费+间接费+利润+税金   (4)单项工程概预算造价=单位工程概预算造价+设备、工器具购置费   (5)建设项目全部工程预算造价=单项工程的概预算造价+有关的其他费用+预备费   二、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工程量清单计价法,是在建设工程招投标中,招标人或委托具有工程造价咨询资质的中介机构按照工程量清单计价办法和招标文件的有关规定,根据施工设计图纸及施工现场实际情况编制反映工程实体消耗和措施性消耗的工程量清单,并作为招标文件的一部分提供给投标人,由投标人依据工程量清单自主报价的计价方式。   在工程招投标中采用工程量清单计价是国际上较为通行的做法。   1、工程量清单报价的形式。工程量清单报价包括实物工程量清单报价、非实物形态竞争性费用。工程量清单以实物工程量为主体,非实物形态竞争性费用和人工费用不提供实物量。实物工程量清单通常指建筑安装就位后工程实体量。工程量清单不能单独使用,应与招标文件的招标须知、文件、技术规范和图纸等结合使用。目前工程量清单报价有以下几种形式:   (1)直接费单价法。直接费单价即工程量清单的单价由人工、材料和机械费组成,按定额的工、料、机消耗标准及价格和进入直接费的调整价确定。其他直接费、间接费、利润、材料差价、税金等按现行的计算方法计取后列入其他相应价格计算表中。这是我国目前绝大部分地区所采用的编制办法。   (2)综合单价法。综合单价指完成某工程量清单项目每一计算单位除税金外所发生的所有费用,综合了直接费、管理费和利润等。其对应的图纸内工程量清单即分部分项工程实物量计价表,属于非竞争期性费用。而另一部分公共(综合)费用项目表属于竞争性费用,如:脚手架费,高层建筑增加费、施工组织措施费及保险费等。在投标报价中,非竞争性费用采用定额法计算,而竞争性费用则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和自己的实力竞争报价。   (3)全费用法。全费用是由直接费用、非竞争性费用、竞争性费用组成。该工程量清单项目分为一般项目、暂定金额和计日工三种。一般项目是指工程量清单中除暂定金额和计日工以外的全部项目。暂定金额是指包括在合同中的供工程任何部分施工或提供物、材料、设备、服务,或提供不可预料事件所需费用的一项金额。全费用单价合同是典型、完整的单位合同,工程量清单按能形成一个独立的构件为子目分部分项编制。同时对该子目的工作内容和范围必须加以说明界定。   2、工程量清单计价的概念。工程量清单是表现拟建工程的分部分项工程项目、措施项目、其他项目名称和相应数量的明细清单。是按照招标和施工设计图纸要求将拟建招标工程的全部项目和内容,依据统一的工程量计算规则、统一的工程量清单项目编制规则要求,计算拟建招标工程的分部分项实物工程量,按工程部位性质分解为分部分项或某一构件列在清单上作为招标文件的组成部分,供投标单位逐项填单价。经过比较投标单位所填单价与合价,合理选择最佳投标人。   3、工程量清单计价的基本方法与程序。工程量清单计价的基本过程:在统一的工程量计算规则的基础上,制定工程量清单项目设置规则,根据具体工程的施工图纸计算出各个清单项目的工程量,再根据各种渠道所获得的工程造价信息和经验数据计算得到工程造价。其编制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工程量清单格式的编制和利用工程量清单来编制投标报价。投标报价是在业主提供的工程量计算结果的基础上,根据企业自身掌握的各种信息、资料,结合企业定额编制得出的。   (1)分部分项工程费=分部分项工程量分部分项工程单价。其中分部分项工程单价由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管理费、利润等组成,并考虑风险费用。   (2)措施项目费=措施项目工程费措施项目综合单价。其中措施项目包括通用项目、建筑工程措施项目、安装工程措施项目和市政工程措施项目,措施项目综合单价的构成与分项工程单价构成类似。   (3)单位工程报价=分部分项工程费+措施项目费+其他项目费+规费+税金   (4)单项工程报价=单位工程报价   (5)建设项目总报价=单项工程报价   4、工程量清单计价的操作过程。就我国目前实践而言,工程量清单计价作为一种市场价格的形成机制,其使用主要在工程招投标阶段。工程量清单的操作过程可从招标、投标、评标三个阶段阐述。   (1)工程招标阶段。招标单位在工程、初步设计或部分施工图设计完成后,即可委托标底编制单位(或招标代理单位)按照统一的工程量清单计算规则,以单位工程为对象,计算并列出各分部分项工程的工程量清单(应附有有关的施工内容说明),作为招标文件的组成部分发放给各投标单位。其工程量清单的粗细程度、准确程度取决于工程的设计深度及编制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经验。在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中,项目编号、项目名称、计量单位和工程数量等项由招标单位根据全国统一的工程量清单项目设置规则和计量规则填写。单价与合价由投标人根据自己的施工组织设计(如工程量的大小、的选择、施工机械和劳动力的配备、材料供应等)以及招标单位对工程的质量要求等因素综合评定后填写。   (2)投标单位作标书阶段。投标单位接到招标文件后,首先要对招标文件进行透彻的分析研究,仔细理解图纸。要对招标文件中所列的工程量清单进行审核,视招标单位是否允许对工程量清单内所列的工程量误差进行调整决定审核办法。如果允许调整,就要详细审核工程量清单内所列的各种工程项目的工程量,对有较大误差的,通过招标单位答疑会提出调整意见,取得招标单位同意后进行调整;如果不允许调整工程量,则不需要对工程量进行详细审核,只需对主要项目或工程量大的项目审核,发现这些项目有较大误差时,可以利用调整这些项目单价的方法解决。   工程量确定后进行工程造价计算、工程量套用单价及汇总计算。工程量单价的套用有两种方法:工料单价法及综合单价法。工料单价法即工程量清单的单价,按照现行预算定额的工、料、机消耗标准及预算价格确定。其他直接费、现场经费、管理费、利润、有关文件规定的高价、风险金、税金等费用计入其他相应标价计算表中。综合单价法即工程量清单的单价综合了直接工程费、间接费、有关文件规定的高价、材料价格差价、利润、风险金、税金等一切费用。工料单价法价格的构成比较清楚,但缺点也较明显,它反映不出工程实际的质量要求和投标企业的真实技术水平,容易使企业再次陷入定额计价的老路。综合单价法的优点是当工程量发生变更时,易于查对;能够反映本企业的技术能力、工程管理能力,根据我国现行的工程量清单计价办法,单价采用的是综合单价。   (3)评标阶段。在评标时可以对投标单位的最终总报价及分项工程的综合单价的合理性进行评分。由于采用了工程量清单计价法,所有投标单位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竞争更为公平合理,有利于实现优胜劣汰,在评标时坚持倾向于合理低标价中标的原则。当然在评标时仍然可以采用综合计分的方法,不仅考虑报价因素,而且还对投标单位的施工组织设计、企业业绩和信誉等按一定的权重分值分别进行计分,按总评分的高低确定中标单位。或者采用两阶段评标的办法,即先对投标单位的技术方案进行评价,在技术方案可行的前提下,再以投标单位的报价作为评标定标的唯一因素,这样既可保证工程建设质量,又有利于业主选择一个合理的、报价较低的单位中标。   三、工程量清单计价法与预算定额单价法的比较   1、定额计价模式的缺陷。在定额计价模式下,政府是制定工程造价的主体。它限定不同级别的施工企业在记取造价时必须执行同一种标准的“定额直接费”或“定额人工费”,业主只能处于从属地位,不能自主定价,只能按照政府的“取费标淮”进行计算。其所产生的弊端有:   (1)反映不出建设先后顺序、主从关系和资金使用的时间、空间的秩序,只是单纯从会计的角度规定我国工程造价的构成,体现不出工程造价管理的清晰思路,实施起来容易混淆。   (2)不能体现出建筑产品优质优价的原则。业主总是希望工程质量好价格低,然而建造高质量的工程比建造普通合理的工程投入要大。虽然政府最近做了调整,允许双方在自愿的原则下收取优良工程补偿费,但是如果一方不同意,所投入的费用就不能收回。因此,这种方法操作起来不好掌握,容易造成工程质量不优业主不满意,创优质工程施工企业投入必须加大,两者之间的矛盾显而易见。   (3)不利于招标工作的展开。现行的工程造价计算复杂,耗时费工,不但要套用“定额直接费”,还要计算材料价差及套用定额收取管理费等。同时从理论上讲,一样的图纸套用一样的定额,按一样的信息价计算,所得的结果应该是一样的。但是由于操作人员理解不同,水平有差异,往往得出的结果有很大差异,使得招标工作考察的并不是企业的综合能力,而是考核预算员的理解能力和运气,谁做的工程预算跟标底“碰”上了,谁中标的可能性就大,明显的不公平、不合理。   2、工程量清单计价法的特点。建设单位在招标时,基本上都附有工程量清单。这就为工程量清单报价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它具有以下的特点及优势:   (1)有利于企业编制内部施工定额,提高企业内部的管理水平企业在招投标时,必须参照标准定额,以标准定额为依据再套用市场的人工、材料、机械单价,综合计算出单价。实际上,各单位比较的也就是材料、人工的单价和费用的让利,真正采用先进施工工艺降低单价的寥寥无几。但作为一种发展趋势,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各单位结合自身的优势,进一步编制和完善企业内部定额将会是必然的。   (2)能够增加企业中标的可能性。在实际招投标过程中,保价项目一般比较多,考虑到甲方一般会询价,竣工结算时按实际发生的工程量进行计算,因而可在报价中采取不均衡报价法,即预计工程量今后可能会增加的项目其单价要适当报高些,反之,则报低些。这样即使初期总价低也不会影响整个工程利润,而且会大大增加中标的可能性。   (3)杜绝了相互扯皮的现象,使工程能够顺利结算。工程量清单报价法的单价是综合的,不可调的,而工程量除了一些隐蔽工程或一些不可预测的因素外,其它都有图纸或可实测实量。因此,在结算时能够做到清晰、快捷。   3、两种计价模式的比较。在建筑工程完工后进行结算时,一般都会根据实际完成的工程量按合同约定的办法进行调整。在确定调整工程量的单价方面,工程量清单计价法比预算定额单价法更具有优势。因为预算定额单价法编制施工图预算,主要是采用了各地区、各部门统一编制的综合单价,便于造价管理部门进行统一管理,适应了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但在市场人工、材料、机械台班价格变化波动较大的情况下,采用预算定额单价法计算的结果往往会偏离实际水平,造成误差。价格变化波动越大,造成的误差也越大,这往往成为以预算定额单价法结算工程款争议的焦点。而工程量清单计价法因其调整的工程量单价是按以下三个原则确定的,故可避免此争议。其确定单价的原则为:   (1)投标报价中有适用于调整工程量的价格时,可按报价中已有的价格确定;   (2)投标报价中有类似于调整工程量的价格时,可参照报价中已有的价格确定;   (3)当投标报价中没有适用或类似于调整工程量的价格时,由发包人与承包人协商确定价格。若协商不成,可报工程所在地的省级或国务院有关部门工程造价管理机构审核确定。   使用工程量清单计价法确定工程造价可以克服预算单价法的缺点,避免一个工程1年完工,却要决算三年的怪事情。因为二种方法在对待调整的工程量的单价方面所采取的处理形式不同,故对工程的最后结算也不同。工程量清单计价法可以避免工程结算的拖延,使工程顺利结算。克服施工时马马虎虎,决算时是一笔糊涂账的通病。工程量清单报价法因为单价已定,剩下的就是在整个施工过程中不断核对工程量。即使有增加项目,也是以补充综合单价的形式出现,这样工程一竣工,整个结算价也就出来了,真正做到工完账清,增加了企业的竞争能力。 关于定额,有着很多的分类,概念很多,专门做这个帖子,把一些常见概念汇总一下,方便大家学习。 定额概念 建筑工程定额:是指在正常施工条件下完成单位合格产品所必需的人工材料施工机械设备和资金消耗的数量标准。     所谓正常的施工条件:是指生产任务饱满,动力原材料供应及时,劳动组织和技术措施合理,企业管理制度健全等。     合格产品即对产品有质量要求。     因此定额不单纯是一种数量关系,还是一种质、量和安全的统一体。     定额的三大要素:人工、材料、机械台班。     定额水平:指规定消耗在单位产品上的劳动力,机械台班和材料数量的多少。 定额的特性 1、真实性和科学性。     真实性:建筑工程定额应真实地反映工程建设的消耗,必须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反映工程建设中生产消费的客观规律。     科学性:表现在定额的制定必须要有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定额的制定要尊重客观实际,力求水平合理。利用现代科学管理的成就,形成一套系统的、完整的在实践中行之有效的方法。 2、系统性和统一性。     系统性:是由工程建设的特点决定的,建筑工程定额是由各种内容结合而成的有机整体。有鲜明的层次和明确的目标,按已编单位和执行范围的不同。我国的定额可分为全国统一定额、各专业部的定额、各地区的定额、各建设项目及各企业的定额。     统一性:主要是由国家宏观调控职能决定的。从定额的制定颁布和贯彻使用来看,统一性表现为有统一的程序、统一的原则、统一的要求和统一的用途。 3、权威性和强制性。     权威性:①以科学性为基础。②经过一定的程序和一定授权单位审批颁发。权威性反映统一的意思和统一的要求、信誉和信赖。     强制性:反映刚性约束和严肃性。     对相对稳定的定额,如工程量计算规则、工料机定额消耗量,赋予一定强制性,不论使用和执行者主观上愿不愿意都必须按规则和定额执行。     强制性有相对的一面,在竞争机制引入工程建设的情况下,建筑工程定额水平必然会受到市场供求的状况的影响,从而会产生一定的浮动。准确地说,这种强制性不过是一种限制,一种对生产消费水平的合理限制,而不是对降低生产消费的限制,不是限制生产的发展。 4、稳定性和时效性。     时效性:任何一种建筑工程定额都是一定时期技术发展和管理水平的反映。因而在一段时期内都表现出稳定的状态。如规则,工料机消耗,基础单价各项费用取费率。     稳定性:是相对的。当定额与已经发展了的生活力不相适应时,它的作用就会逐步减弱。当定额不再能起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的作用时,就要重新编制或修订了。保持稳定性是维护权威性所必需的,也是有效贯彻定额所必须的。 劳动定额 劳动定额又称人工定额,是建筑安装工程统一劳动定额的简称,是指在正常的施工技术和组织条件下完成单位合格产品所必须的劳动力消耗量标准(劳动时间)。     劳动定额按其表现形式不同,可分为时间定额和产量定额。 一、时间定额     时间定额指在一定的施工技术和组织条件下,某工种、某种技术等级的工人班组或个人,完成单位合格产品所必须消耗的工作时间。     定额时间:准备与结束时间、作业时间(基本时间+辅助时间)、必须休息及不可避免的中断时间。     时间定额以“工日”为单位,每工日现行规定为8小时。     计量单位:“工日/单位产品”,如有工日/m3、m2、t、块、套、组等。     表达式:     单位产品时间定额(工日)=小组成员工日数的总和/小组每日产量 或=1/每工产量 二、产量定额     产量定额是指在一定的施工技术和组织条件下,某工种、某种技术等级的工人班组或个人,在单位时间内(工日)所应完成合格产品的数量。     计量单位为:“产品数量/单位时间(工日)”,如m、m2、m3、t、块/工日等。     表达式:     小组产量定额=小组成员工日数总和/单位产品时间定额(工日)     或每工产量定额=1/单位产品时间定额(工日) 三、时间定额和产量定额的关系             二者互为倒数关系,时间定额降低,则产量定额提高。     时间定额×产量定额=1 四、时间定额和产量定额的特点     产量定额以“m3/工日、t/工日、套/工日”等单位表示,数量直观具体,容易为工人所接受和理解。因此,产量定额适用于小组分配施工任务,考核工人的劳动效率和签发施工任务单。但由于计量单位不同,在统计完成生产任务时,不能直接相加,因而不能满足计划统计工作的要求。     时间定额以“工日/m3、工日/t、工日/套”等为单位,不同的工作内容由于有相同的时间单位,定额完成量可以相加,因此时间定额适用于:计算完成某一分部(项)工程所需的总工日数、核算工资、编制施工进度计划和计算分项工期。     例1:某工程有120m3一砖基础,每在有22名专业工人投入施工,时间定额为0.89工日/m3,试计算完成该项工程的定额施工天数。     解:完成砖基础需要的总工日数:0.89×120=106.80(工日)         需要的施工天数:106.80/22=5天     例2:某抹灰班有13名工人,抹某住宅楼混合砂浆墙面,施工25天完成抹灰任务。产量定额为10.20m2/工日。试计算抹灰班应完成的抹灰面积。     解:抹灰班完成的工日数量。         13×25=325工日         抹灰班应完成的抹灰面积         10.2×325=3315m2 材料消耗定额 一、材料消耗定额概念     材料消耗定额是指在一定的生产技术和组织条件下,在保证工程质量与合理使用材料的条件下,生产单位合格产品所必须消耗的建筑材料的数量标准。     制定材料消耗定额,主要就是为了利用定额这个经济杠杆,对物资消耗进行控制和监督,达到降低物耗和工程成本的目的。     作用:材料消耗定额是编制材料需要量计划、运输和供应计划、计算仓库面积,签发限额领料单和经济核算的根据。制定合理的材料消耗定额是组织材料的正常供应,保证生产顺利进行,以及合理利用资源、减少积压、浪费的必要前提。 二、材料消耗定额的组成     定额材料消耗量,既包括构成产品实体净用的材料数量,又包括施工场内运输及操作过程不可避免的损耗量。     即   总消耗量=净用量+损耗量     另   损耗率=损耗量/总消耗量×100%     则   总消耗量=净用量/(1-损耗率)     为了简化计算 预算定额中采用如下公式:     损耗率=损耗量/净用量×100%     总消耗量=净用量×(1+损耗率)     所以,制定材料消耗定额,关键是确定净用量和损耗率。 材料消耗定额的制定方法 根据材料使用次数的不同,建筑安装材料分为非周转性材料和周转性材料。     非周转性材料也称为直接性材料。它是指施工中一次性消耗并直接构成工程实体的材料,如砖、瓦、灰、砂、石、钢筋、水泥、工程用木材等。     周转性材料是指在施工过程中能多次使用,反复周转但并不构成工程实体的工具性材料。如:模板、活动支架、脚手架、支撑、挡土板等。 1、直接性材料消耗定额的制定        常用的制定方法有:观测法、试验法、统计法和计算法 (1) 观测法     观测法是对施工过程中实际完成产品的数量进行现场观察、测定,再通过分析整理和计算确定建筑材料消耗定额的一种方法。     这种方法最适宜制定材料的损耗定额。因为只有通过现场观察、测定,才能正确区别哪些属于不可避免的损耗;哪些属于可以避免的损耗。     用观测法制定材料的消耗定额时,所选用的观测对象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建筑物应具有代表性,     ②施工方法符合操作规范的要求,     ③建筑材料的品种、规格、质量符合技术、设计的要求,     ④被观测对象在节约材料和保证产品质量等方面有较好的成绩。 (2) 试验法     试验法是通过专门的仪器和设备在试验室内确定材料消耗定额的一种方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能在试验室条件下进行测定的塑性材料和液体材料(如砼、砂浆、沥青玛帝脂、油漆涂料及防腐等)。     例如:可测定出砼的配合比,然后计算出每1M3砼中的水泥、砂、石、水的消耗量。由于在实验室内比施工现场具有更好的工作条件,所以能更深入、详细地研究各种因素对材料消耗的影响,从中得到比较准确的数据。但是,在实验室中无法充分估计到施工现场中某些外界因素对材料消耗的影响。因此,要求实验室条件尽量与施工过程中的正常施工条件一致,同时在测定后用观察法进行审核和修正。 (3) 统计法     统计法是指在施工过程中,对分部分项工程所拨发的各种材料数量、完成的产品数量和竣工后的材料剩余数量,进行统计、分析、计算,来确定材料消耗定额的方法。     这种方法简便易行,不需组织专人观测和试验。但应注意统计资料的真实性和系统性,要有准确的领退料统计数字和完成工程量的统计资料。统计对象也应加以认真选择,并注意和其他方法结合使用,以提高所拟定额的准确程度。 (4) 计算法     计算法是根据施工图纸和其他技术资料,用理论公式计算出产品的材料净用量,从而制定出材料的消耗定额。     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块状、板状、和卷筒状产品(如砖、钢材、玻璃、油毡等)的材料消耗定额。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材料的计算方法:     (1) 砖砌体材料用量的计算:                                        2×墙厚的砖数     每m3砌体中砖的净用量(块)=-------------------------------                                 墙厚×(砖长+灰缝) ×(砖厚+灰缝)     每m3砌体中砂浆的净用量(m3)=1-砖的净用量×砖的长×宽×厚砖(砂浆)损耗量=净用量×损耗率     例1:计算标准砖一砖外墙每一立方米砌体砖和砂浆的总消耗量(砖和砂浆损耗率均为1%)     解: 每m3一砖墙中砖净用量=2×1/0.24×(0.24+0.01)×(0.053+0.01)=529.1块          砖总消耗量=529.1×(1+1%)=534.29块          每m3一砖墙中砂浆净用量          =1-529.1×0.24×0.115×0.053=0.226 m3         砂浆总消耗量=0.226×(1+1%)=0.228 m3     (2)块料面层材料用量计算 每100m2块料面层中    ①块料净用量          =100/[(块料长+灰缝)×( 块料宽+灰缝)]    ②灰缝材料净用量          =[100-块料净用量×块料长×宽]×灰缝厚          ③结合层材料净用量=100×结合层厚     例2:1:1水泥砂浆贴152×152×5瓷砖墙面,结合层厚度10mm厚,试计算每100m2墙面瓷砖和砂浆的总消耗量(灰缝宽2mm),瓷砖损耗率1.5%,砂浆损耗率1% 。     解:每100m2瓷砖墙面中:         瓷砖净用量         =100/(0.152+0.002)×(0.152+0.002)=4216.56块 瓷砖总消耗量=4216.56×(1+1.5%)=4279.81块 结合层砂浆净用量=100×0.01=1.00m3 缝隙砂浆净用量=[100-4216.56×0.152×0.152]×0.005                       =0.013 m3 砂浆总消耗量=(1+0.013)×(1+1%)=1.023 m3     (3)普通抹灰砂浆配合比用料量的计算     抹灰砂浆的配合比通常是按砂浆的体积比计算的,每m3砂浆各种材料消耗量计算公式如下:     砂消耗量(m3)=[砂比例数/(配合比总比例数-砂比例数砂空隙率)]×(1+损耗率)     水泥消耗量(kg)=[水泥比例数×水泥密度/砂的比例数]×砂用量×(1+损耗率)     石灰膏消耗量(m3)=[石灰膏比例数/砂的比例数]×砂用量×(1+损耗率)     例3:试计算配合比1:1:3水泥石灰砂浆每m3材料消耗量.已知:砂视密度2650kg/m3,堆积密度1550kg/m3,水泥密度1200 kg/m3,砂损耗率为2%,水泥、石灰膏损耗率为1%。     解:     砂空隙率=(1-砂堆积密度/砂视密度)×100%             =(1-1550/2650)×100%=41%     砂消耗量=3/[(1+1+3)-3×0.41]×(1+0.02)=0.81 m3     水泥消耗量=[1×1200/3]×0.81×(1+0.01)=327kg     石灰消耗量=1/3×0.81×(1+0.01)=0.27 m3
/
本文档为【清单和定额区别】,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