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玄学

玄学

2011-01-01 43页 ppt 98KB 52阅读

用户头像

is_462955

暂无简介

举报
玄学null一、玄学概说一、玄学概说(一)从清议到清谈(一)从清议到清谈·荐举制 ·清议,是指民间对某人道德行为的自发的舆论评价。 ·道家人性论:君主无为和人性自然 君主无为君主无为“中和之质,必平淡无味。” (刘劭《人物志》 ) “大人在上,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王弼《老子》17章注) “道常无为,候王若能守,万物将自化。”(王弼《老子》10章注) 人性自然人性自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万物以自然为性,故可因之而不可为也,可通而不可执也,物有常性,而造为之,故必败之;物有往来,而执之,故必失之。...
玄学
null一、玄学概说一、玄学概说(一)从清议到清谈(一)从清议到清谈·荐举制 ·清议,是指民间对某人道德行为的自发的舆论评价。 ·道家人性论:君主无为和人性自然 君主无为君主无为“中和之质,必平淡无味。” (刘劭《人物志》 ) “大人在上,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王弼《老子》17章注) “道常无为,候王若能守,万物将自化。”(王弼《老子》10章注) 人性自然人性自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万物以自然为性,故可因之而不可为也,可通而不可执也,物有常性,而造为之,故必败之;物有往来,而执之,故必失之。” (王弼《老子》29章注)从清议到清谈从清议到清谈通过交谈来鉴识人物 这种鉴识人物的谈论,基本上还处于清议的范围内,与此后典型的清谈仍有所区别。从形式上看,他表现为讨论双方的陈述,而清谈则是学者之间的辩论。从内容上看清议则侧重于具体人物的评价,而清谈则重在探求事物的规律。 具体人物批评必然导致思想界对人物评判的讨论,而人才标准(什么样的人可以称为圣人<圣王>,圣人有何特质,将相有何特质等)将不可避免的涉及政治,伦理,哲学等一系列问,也就是清谈辩论的主要内容。 具体——抽象(清议——清谈)清谈与玄学清谈与玄学玄学可以是一种学术流派,清谈则是一种交流形式,在这种学术交流中,孕育产生了玄学思想。 清谈·辩论 当那些抽象深微的哲理讨论成了思想的潮流时,这种思想的潮流就被称为“玄学”,当它的话题由具体的天象和世间的道德转向玄虚的“道”和“无”时,它的依托门径就从儒转向了道。 才性四本论才性四本论才性同 才性异 才行和 才性离 才性四本论才性四本论才性同,傅嘏持此论。同,完全一致,才性是质用,表里关系。才,才能,人才特点的总和,包含“贤”、“能”;性,为本质。 才性异,李丰持此论。才,政治才干;性,道德品性。异,也就是不相同,有区别。汉魏时期,恪守伦理道德的“忠厚敦朴之士”,往往政治才能比较差。曹操以才取士就是看到了这一点。 才行和,钟会持此论。才,政治才干;性,性格,包括先天气质和后天道德方面的因素。合,二者既有区别,又有某种联系,在逻辑上是交叉关系。 才性离,王广持此轮。才,政治才干;性,气质。二者没有联系。“离坚白”中“坚”与“白”互无联系一样。(二)辨名析理 的方法(名理方法)(二)辨名析理 的方法(名理方法)名实方法 名:事物的名称 形:事物的现象 实:事物的真实状况 魏晋人认为三者的正确关系是:事物的“实”通过“形”表现出来,而“形”则直接决定了名的产生。形是沟通名与实之间联系的唯一途径,或者说,辨形是定名求实的唯一手段。所以形名方法又叫名实方法,它侧重解决事务的概念和本质之间的关系问题。null名理方法,从名实方法发展而来。所谓辨名析理就是通过比较概念的异同,研究概念之间的联系,以达到分析事物规律的目的。它是在名实方法基础上,进一步探求事物的规律及与其他事物的关系问题。 名,形,实,理四者的关系:事物的实产生了形,而形则决定了名,同时,也可以用名来检验形以达到符实的目的。在这种反复的辨别中,事物的规律——理,也就自然被揭示出来。这正是这种方法的基本路数。 null“旧云王丞相(王导)过江,止道《声无哀乐》《养生》《言尽意》三理而已。 ” 《世说新语 文学》 null名理方法(包括名实论)的最本质特征是理性主义,即运用形式逻辑的方法从客观事物本身出发去认识其中的真理。这也是对迷信盲从的思维方式的否定。 (三)玄学的分期与主题(三)玄学的分期与主题正始玄学:夏侯玄、何宴、王弼、钟会 竹林七贤:阮籍、嵇康、山涛、刘伶、阮咸、向秀、王戎 中朝名士(裴頠、郭象) 江左时期名教出于自然 越名教而任自然 名教即自然二、言意之辨二、言意之辨老庄的言与义老庄的言与义“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绝圣弃智的体道与悟道 《庄子外物》云:“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儒家的言与意儒家的言与意《易·系辞下》云: 子曰: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 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词焉,以尽其言。言意之辨言意之辨言意之辨,按其内在逻辑,又分为三个命题:言不尽意、言尽意与得意忘言。 言不仅是语词,而且意指任何能够表达某种思想或本体的外在;而意也不仅是人的思维内容,它还含盖着魏晋学术所关注的任何伦理道德、政治文化以及人格建构的本质内涵。 言不尽意:荀粲言不尽意:荀粲在品鉴人物之中,“言”指人的外在风范,而“神”指人的内在品格,所谓“言不尽意”,即谓人的外在言动,不足以洞察人的内在心性。 汤用彤先生有言:“言意之辨,不惟与玄理有关,而于名士之立身行事亦有影响。按玄者玄远,宅心玄远,则重神理而遗形骸,形神分殊本玄学之立足点;学贵自然、行尚放达,一切学行无不由此演出。” 言尽意论:欧阳建言尽意论:欧阳建得意忘言:王弼的言意观得意忘言:王弼的言意观第一层次第一层次 “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言生于象,故可寻言以观象,象生于意,故可寻像以观意。意以象尽,象以言著。” 言象产生于意,所以能表达意。第二层次:言象是得意的工具 第二层次:言象是得意的工具 “故言者,所以明象,得象而忘言;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犹蹄者(捕兔工具),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筌者(捕鱼工具),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也。然则,言者,象之蹄也。象者,意之筌也。”第三个层次:第三个层次: “是故存言者,非得象也;存象者,非得意者也。象生于意,而存象焉,则所存者乃非其象也;言生于象,而存言焉,则所存者乃非其象也;言生于象而存言焉,则所存者乃非其言也。”第四个层次:第四个层次: “然则,忘象者,乃得意者也。得意在忘象,得象在忘言。故立象以尽意,而象可忘也。重画以尽情,而画可忘也。” 《明象篇》:“是故触类可为其象,合义可为其征。义苟在健,何必马乎?类苟在顺,何必牛乎?爻苟合顺,何必坤乃为牛?义苟应健,何必乾乃为马?”null魏晋文献中经常遇到的寄言出意,忘言寻其说,善会其意,假言,权教,假数等等不同术语,都是得意忘言的变种。魏晋玄学正是通过这个方法不断重新解释儒释道经典,使新理层出不穷,学术流派也不断异军突起,从而推动了学术思想的发展。 三、音乐与情感三、音乐与情感儒家音乐美学思想儒家音乐美学思想肇始于孔子 发展于荀子 完成于《乐记》 核心:音乐本身含有哀乐之情和政治伦理的道理 情感本体——伦理本体道家音乐美学思想道家音乐美学思想肇始于老子:“五音使人耳聋”;“大音希声” 《庄子》三籁:人籁——“比竹是也” 地籁——“众窍是也” 天籁——? 天籁天籁“夫吹万不同,而使其自己也,咸其自取,怒者其谁邪?” “静而与阴同德,动而与阳同波。”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null魏晋时代:人的自觉(群体认同——个体 生命体验) 艺术的自觉(善——美) “美是一种自由的象征。”(高尔泰) 中国的艺术、美学真正开始于魏晋时代嵇康:《声无哀乐论》 嵇康:《声无哀乐论》 嵇康认为,音乐并不反映人们的思想情感和社会风俗,音乐的本体不是情感,音乐的本质在于自然之和。他说,“声音有自然之和,而无系于人情”,认为音乐与情感是不相关联的两个领域:“声之与心,殊涂异轨”。 辨名析理辨名析理“声音自当以善恶为主,则无关于哀乐。哀乐自当以情感,则无系于声音。” (善:好、美) “夫喜怒哀乐,爱憎惭惧,凡此八者,生民所以接物传情,区别有属,不可溢者也。夫味以甘苦为称,今以甲贤而心爱,以乙愚而情憎。则爱憎宜属我,而贤愚宜属彼也。可以我爱而谓之爱人,我憎而谓之憎人?所喜则谓之喜味,所怒则谓之怒味故?由此言之,则外内殊用,彼我异名。”辨名析理辨名析理“酒以甘苦为主,而醉者以喜怒为用,其见欢感为声发,而谓声有哀乐,不见喜怒为酒使,而谓酒有喜怒之理也。” 对等关系、因果关系、引发关系 辨名析理辨名析理音乐的客观性质 “夫天地合德,万物资生,寒暑代往,五行以成。故章为五色,发为五音。音声之作,其犹臭味在于天地之间。其善与不善,虽遭浊乱,其体自若而无变也。” 人的主观情感 “若夫郑声,是音声之至妙,妙音感人,犹美色惑志,耽槃荒酒,易以丧业,自非至人,孰能御之?”“引发”如何可能?“引发”如何可能?“夫哀心藏于苦心内,遇和声而后发;和声无象,而哀心有主。夫以有主之哀心,应乎无象之和声,其所觉悟,唯哀而已。” “至乎哀乐,自以事会,先适于心,但因和声以自显发。”音乐的本质:和音乐的本质:和儒家论“和”,强调伦理情感的和谐以及现实社会关系的和谐;道家论“和”,则侧重于作为宇宙本体同时也是音乐本体的“道”的和谐以及宇宙自身的节奏秩序的和谐。 嵇康首先把道家的关于本体的“道,和”的思考引伸和运用到具体的现实的音乐形式上,强调音乐自身形式结构、节奏旋律的和谐,即他自己所说的“宫商集化、声音克谐”。 音乐的本质:和音乐的本质:和 “声音以平和为体”。 “声音和比,感人之最深者也。” “至和之声,无所不感”。 “及宫商集比,声音克谐,此人心至愿,情欲之所钟。” 音乐的本质:和音乐的本质:和“五味万殊而大同于美;曲变虽众,亦大同于和。” “声音虽有猛静,猛静各有一和,和之所感,莫不自发。”音乐的本质:和音乐的本质:和不过,被嵇康赋予本体地位的“和”也并不仅仅指音乐形式的和谐这层意思——这只是“和”的最表层的含义。和作为本体,它的更重要和更根本的含义,是指一种超越各种具体情感、局部现实及有限感官的形上本体世界。这个世界是超越了一切“偏固之音”的、无具体声像而又有无限可能的自由的平和之境界。所谓“和声无象”,所谓“无主于喜怒、无主于哀乐”皆此之谓也。这个意义上的“和”不仅是艺术的本体,同时也是人格本体。嵇康在《养生论》中认为养生的最高境界是“爱憎不栖于情,忧喜不留于意,泊然无感而体气和平”的“平和”境界。而这个人格本体意义上的“和”就是何宴王弼所说的 “无”。所谓“以无为本”,就是要求从种种具体的、繁杂的、现实的从而是有限的,局部的“末”事中超脱出来,以达到和把握那整体的、无限的、抽象的本体。音乐与人生境界音乐与人生境界声有哀乐——人有哀乐 声无哀乐——人无哀乐音乐与人生境界音乐与人生境界“无主于喜怒、无主于哀乐” 嵇康三十年无喜怒 嵇康在《养生论》中认为养生的最高境界是“爱憎不栖于情,忧喜不留于意,泊然无感而体气和平”的“平和”境界。 夏侯玄:霹雳烧柱神情自若 苏轼: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 真善美的统一真善美的统一老子的“道”——世界本体 王弼的“无”——人格本体 嵇康的“和”——艺术本体 三者有共同的品格:都是超越的,无限的,自由的而不是具体的、限定的、不自由的 养生:全真保生——追求生命之真 自由:精神超越——追求生命之美 人格:精神与外在行为的合一——追求生命之善——与现实的对抗null“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 “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 嵇康“临刑东市,神气不变,索琴弹之,奏广陵散,曲终,曰:“袁孝尼尝请学此散,吾靳固不与,广陵散于今绝矣。”
/
本文档为【玄学】,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