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螺旋体病

螺旋体病

2010-11-11 3页 pdf 29KB 15阅读

用户头像

is_067980

暂无简介

举报
螺旋体病 第三十五章 螺旋体病 第一节 钩端螺旋体病 【 诊断要点 】 1. 流行病学 注意流行地区、流行季节(6~10 月),易感者在近期(20 日内)是否参加收割水稻、接触过疫 水或接触过患本病动物排泄物。 2. 临床表现:潜伏期 2~26日,平均 7~13日。 (1) 早期:起病 3日左右出现早期中毒症侯群。 1) 发热。 2) 肌肉疼痛。 3) 结膜充血。 4) 腓肠肌压痛。 ...
螺旋体病
第三十五章 螺旋体病 第一节 钩端螺旋体病 【 诊断要点 】 1. 流行病学 注意流行地区、流行季节(6~10 月),易感者在近期(20 日内)是否参加收割水稻、接触过疫 水或接触过患本病动物排泄物。 2. 临床现:潜伏期 2~26日,平均 7~13日。 (1) 早期:起病 3日左右出现早期中毒症侯群。 1) 发热。 2) 肌肉疼痛。 3) 结膜充血。 4) 腓肠肌压痛。 5) 浅表淋巴结肿大与疼痛。(以腹股沟竖群淋巴结肿大为特征) 6) 其他:消化系统症状、呼吸系统症状等。 (2) 中期:即器官损伤期。 1) 流感伤寒型:是早期钩体血症的继续,类似流感或伤寒。 2) 肺出血型:初期表现与单纯型相同。但于病程 3~4 日后,病情加重而出现不同程 度的肺出血。 ① 轻度肺出血:钩体血症,伴不同程度咯血或血痰,胸部体征不明显,X 光片显示 轻度肺部病变(肺纹理增加)。 ② 肺弥慢性出血:主要为广泛的肺脏内部溢血,表现为心慌、心率和呼吸增快、烦 躁不安、窒息,最后出现循环与呼吸功能衰竭。双肺布满湿罗音,咯血进行性加剧,甚至从口鼻 涌出大量血液。 3) 黄疸出血型:早期主要为钩体血症症状群,但在病程 4~8 天,出现黄疸、出血倾 向与肾损害。 ① 黄疸与肝损害。 ② 出血。 ③ 肾脏损害。 ④ 肝脏损害。 4) 肾功能衰竭型:以肾脏损害为突出表现,蛋白尿、血尿、少尿,出现不同程度氮质 血症。 5) 脑膜脑炎型:临床上似无菌性脑膜炎或脑炎的表现。 (3) 后期 1) 后发热。 2) 眼后发症:葡萄膜炎、巩膜睫状体炎、脉络膜炎等。 3) 神经系统后发症:反应性脑膜炎、闭塞性脑动脉炎。 3. 实验室检查 (1) 常规检查:血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轻度增高或正常,黄疸出血型常增高。70%的 患者尿常规中有轻度蛋白尿、红细胞、白细胞或管型出现。血沉增快。 (2) 血生化与肝功能:黄疸出血型血清总胆红素升高,ALT 可增高,一般在正常值 5 倍 左右。患者多有不同程度氮质血症、酸中毒等。 (3) 血清学检查:可用凝集溶解试验、补体结合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检测血清抗体, 如有 4倍以上升高有诊断意义。检测钩体的 IgM抗体具有早期诊断价值。 (4) 病原体分离:取急性期患者血、尿,床边接种到柯氏液体培养基或豚鼠腹腔,可分离 到钩体。 【 鉴别诊断 】 1. 单纯型应同流感、伤寒、革兰氏阴性菌败血症、金葡败血症等鉴别。 2. 肺出血型应同大叶性肺炎、肺结核或支气管扩张咯血等鉴别。 3. 黄疸出血型应同急性黄疸型病毒性肝炎、流行性出血热、急性胆道感染、急性溶血性贫 血等相鉴别。 4. 肾功能衰竭型同流行性出血热、急性肾小球肾炎等鉴别。 5.脑膜脑炎型同病毒性脑炎、结核性脑膜炎等鉴别。 【 治 疗 】 应坚持“三早、一就地”的原则,也就是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就地治疗。 1. 一般及对症治疗:强调早期严格卧床休息,严禁活动,给予易消化饮食,保持水与电解 质的平衡,在病人家中、门诊或入院 24 小时内特别在 6~24 小时内密切观察病情,警惕青霉素 治疗后的赫氏反应与肺弥慢性出血的出现。病人的尿液应采用石灰或漂白粉等消毒处理。 2. 抗生素治疗:应早期使用抗生素。治疗钩体病首选青霉素,常用 40万 u肌注,每 6~8小 时一次,疗程 5~7 日。为预防发生赫氏反应,可在应用首剂青霉素 G 的同时或稍前用氢化可的 松 200~300mg,用 5%葡萄糖液稀释后静滴。对青霉素过敏者,可采用庆大霉素,每日 16万~24 万 u,肌注,或四环素(1.5~2g/d),或多西环素 0.1,每日 2次。疗程同青霉素。 赫氏反应:多发生于首剂青霉素 G注射后 30分钟~4小时内,因大量钩端螺旋体被杀灭后释 放毒素所致。其症状为突然寒战、高热、头痛、全身酸痛,心率和呼吸加快,原有症状加重,并 可伴有血压下降、休克等,偶可导致肺弥慢性出血,应立即采用氢化可的松 200mg~300mg静脉 滴注或地塞米松 5~10mg静脉注射,并予镇静、给氧、强心、抗休克等治疗。 3. 肺弥慢性出血型的治疗 (1) 镇静药物:应保持病人完全安静,避免一切不必要的检查和搬动。对先兆期病人采用 异丙嗪、氯丙嗪各 25~50mg,肌注,半小时至 1 小时仍不能达到有效镇静者,可再用一次,如 仍无效,可用 10%水含氯醛 20~30ml灌肠。 (2) 肾上腺皮质激素:及时用氢化可的松 200~300mg加于输液中静滴。 (3) 强心药物:西地兰或毒毛旋花子甙 K。 (4) 止血药物。 (5) 保持呼吸道通畅。 4. 黄疸出血型治疗 参考重症肝炎的治疗。 5. 肾功能衰竭型与脑膜脑炎型的治疗可分别参考“流行性出血热”中的肾功能衰竭与“流 行性乙型脑炎”的治疗。 6. 后发症的治疗 一般多采取对症治疗,重症者可用肾上腺皮质激素以加速恢复。 【 预 防 】 1. 控制传染源 (1) 灭鼠与防鼠。 (2) 加强猪和犬的管理。 (3) 患者排泄物严格消毒处理。 2. 切断传播途径 3. 保护易感人群 (1) 疫苗接种。 (2) 个人保护。 ( 马为民 ) 第二节 回 归 热 【 诊断要点 】 1. 流行病学:注意流行季节、生活环境、习惯、发病前 1~2周是否到过流行区,是否与有 关病人有过密切接触等。 2. 临床表现:虱传回归热潜伏期 2~14日,一般 7~8日;蜱传回归热潜伏期 4~9日。虱传 回归热典型病人可有如下表现: (1) 发热及毒血症状:可有 1~2天头昏、乏力的前驱症状。起病急,畏寒,高热达 40℃ 以上,多呈稽留热,伴头痛及全身肌肉关节酸痛。肌肉压痛明显,颜面潮红,结膜充血,呼吸、 脉搏加快。重者可神志不清、抽搐。高热持续6~7天多数于2~4小时内骤降,伴大汗,有时可 休克。间歇期 9天(3~27天),尔后症状复发,但程度轻于初发。数次后热程渐短,间歇期渐 长,最后痊愈。 (2) 消化系统表现:恶心、呕吐,肝脾肿大,少数可腹痛、腹泻、口唇疱疹。 (3) 出血现象:鼻衄、齿衄、呕血、便血,重则可出现DIC。 (4) 皮肤表现:灼热干燥,可有点状出血性皮疹,重则可见黄疸。 (5) 呼吸循环系统:可见奔马律及室性早博,可有心脏扩大及心衰,肺底有罗音。 (6) 其它:可见眼震、脑膜刺激征及病理反射,偶有听力减退。 蜱传回归热:可见蜱叮咬局部紫红色中央隆起炎症反应,有痒感,稍痛,搔破后易化脓,伴 局部淋巴结肿大,症状较轻,发作期约3~4日,间歇期均约7日。复发一般3~9次。上呼吸道 症状、腰痛及皮疹多见,新生儿病情较重。 虱传者易并发肺炎、中耳炎、心内膜炎,偶有脾破裂大出血,蜱传者多次复发可致虹膜睫状 体炎、脑膜炎、脑炎等。 3. 实验室检查: (1) 常规检查:多数病人白细胞计数升高,一般15~20?109/L,中性高,凝血酶原时间 可延长,但出、凝血时间正常。DIC者则有相应变化。尿中常有微量蛋白、红细胞及管型。 (2) 肝功能检查:ALT常升高。黄疸者可有胆红质升高。 (3) 血清学检查:外斐反应 OXk30 %以上可阳性。 (4) 病原学检查:血液、脑脊液、骨髓中均可寻找螺旋体。涂片可见螺旋体。取患者静脉 血接种小鼠或豚鼠后可发现病原体。 【 鉴别诊断 】 本病应与疟疾、斑疹伤寒、流感、钩体病 、布氏杆菌病、流行性出血热及败血症鉴别。 【 治疗原则 】 1.一般治疗:支持治疗很重要,应予高热量流食,酌情补液。 2. 对症治疗:毒血症重者,可短期使用肾上皮质激素。其他如强心、抗休克等可视病情加 以选择。 病原治疗:四环素与红霉素较好。四环素 0.5g,Qid?5天,减半后续用 5天。不能口服者可 用四环素或红霉素静滴。强力霉素 0.1g~0.2g /日。赫氏反应出现可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与输液 等处理。 【 预 防 】 1. 消灭传染源,提高卫生水平,改善卫生条件,养成良好卫生习惯是杜绝虱传回归热的重 要保证。对病人严格灭虱,积极治疗,隔离至热退后 15天。 2. 居住地定期灭鼠,杀虫,可用 2.5%或 0.5%的凯杀灵作涂料或喷洒灭蜱。 3. 加强个人防护:户外工作要穿“五紧”工作服。 ( 王 松 )
/
本文档为【螺旋体病】,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