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泻黄汤加减治疗拔头癖与小儿抽动症验案

泻黄汤加减治疗拔头癖与小儿抽动症验案

2010-11-06 3页 doc 26KB 53阅读

用户头像

is_230923

暂无简介

举报
泻黄汤加减治疗拔头癖与小儿抽动症验案泻黄汤加减治疗拔头癖与小儿摇头验案 泻黄汤加减治疗拔头癖与小儿摇头验案 拔头癖案例 患者男,14岁,患有拔头习惯已六年有余,患者本因夏日鸡眼来诊,我无意间发现患儿头部有三块头发缺失,基底部有层次不齐的短发,遂问及家长是否治疗过,家长茫然,认为只是一种不良习惯,不知是病,便告知家长此病也为皮肤病,诊断:“拔头癖”,可以结合中药调治,患者其母于是报着试一试的态度就诊。 拔毛癖是一种自身强迫性神经官能症,经常拔除自身头发。 诊断要点: 1、病人有头皮瘙痒,不适感,少数病人有遗传因素。 2、拔毛区多位于前头顶部,但也可以发生在颞部或眉...
泻黄汤加减治疗拔头癖与小儿抽动症验案
泻黄汤加减治疗拔头癖与小儿摇头验案 泻黄汤加减治疗拔头癖与小儿摇头验案 拔头癖案例 患者男,14岁,患有拔头习惯已六年有余,患者本因夏日鸡眼来诊,我无意间发现患儿头部有三块头发缺失,基底部有层次不齐的短发,遂问及家长是否治疗过,家长茫然,认为只是一种不良习惯,不知是病,便告知家长此病也为皮肤病,诊断:“拔头癖”,可以结合中药调治,患者其母于是报着试一试的态度就诊。 拔毛癖是一种自身强迫性神经官能症,经常拔除自身头发。 诊断要点: 1、病人有头皮瘙痒,不适感,少数病人有遗传因素。 2、拔毛区多位于前头顶部,但也可以发生在颞部或眉毛等部位。 3、拔除毛发后前额部毛发明显稀少,呈不规则之斑片状秃发区。它与斑秃有三点不同:为境界不清之斑片,拔毛区的毛发坚实不易拔动,拔除后的毛发又再生,又遭拔除。 4、在拔毛区残有未拔除的毛发和断发。 治疗要点: 1、进行心理治疗。 2、适当增加娱乐或其它活动,以分散注意力。 3、中药内调。 辨证论治: 首先,对于此类病症,我们首先要有自己的理解和看法,不要一见病人就急于去四诊,而是自己考虑一下,此类病症的发病原因,再带着问题去诊查病人,大家都知道这类病人拔头发都有一种不由自主的强迫自己去拔特点,说白一些就是性子可能有些急。这说明治疗上是少不了精神治疗的。其次,做为一个中医医生,我们都有这种临床经验,性子急的人多“火气”大,而这与中医讲,其人体内应该有“火”,而火从何而来,我认为,人体之火的发生,其根源应该是“肠胃”,治疗应从肠胃着手,清其肠胃之火为其根本。再次,此类病人多好喜怒,故应加以安神之药。带着个人的这种认识,去四诊:1.患儿为家中独子,多有骄惯,只要有不遂心愿之事,便易怒发火,拔除头发,向家长示威,久之成习。2.患儿平时大便臭秽,脉实有力。挑食。 首诊:1.制方:肠胃湿热,热易助火动气,故清肠胃湿热,使其通利,火降陷低,自然有利于制约患者气郁动气,减少拔头发的次数,故以泻黄汤为主方加减,藿香 15克,栀子10克,石膏60克,防风10克,竹叶10克,芦根10克,生地20克,滑石20克,黄连10克、黄苓10克、甘草10克。患者平时多易动怒,故加龙骨25克,牡蛎25克。 2.吩咐家长不要给患儿理发,以便观察治疗情况。 3.当其母面,先对其母言,要对自己的孩子遇事要讲道理,不能动不动就教训;后对患者言,他已是初中生,是个小伙子了,应该懂事了,凡事应该讲道理,不能不讲道理,不能动小孩子脾气,患儿点头称是,并告诉他,他拔头发的习惯是一种病,吃中药是为了治他的这个病,患儿也示想改了这个习惯,老被同学笑话。 二诊:上方服先服六付,一周后复诊,问及最近情况,观其毛发,未也明显变化,问其是否拔发,称是。但称最近肠胃感觉比平时舒服。仍以上方为主方不变,加白术10,陈皮10克,健脾化湿。 三诊,二诊后继服六服,因家中大人无时间带患儿来诊,服其六付后休息数日后来诊,此次来诊,患儿其母心情很是高兴,发觉其儿最近头发以较前明显增多,拔发现象已较前明显减少,并称近来不象以前那么挑食,脾气小多了。问其母,是否近来给孩子做过思想工作,大人称,大人平时比较忙,管束也不多,只是近来突然发现,孩子好象没有再拔头发,观其头发,以前稍长一点就理发了,而最近没理,拔掉头发的地方有新头发长出,非常高兴,因为,这孩子的这个习惯已六年有余了,经常教其改正,从未见效。看到吃中药有效,续诊。此次,对患儿给予表扬,称其长大了,是个很懂事的小伙子。效不更方,上方继服。 四诊:一周后来诊,患母称,未发现孩子再有拔头发的毛病,头发已快与其它头发长齐。家长认为再吃药加以稳固。遂减上方石膏量,去滑石,余不变。 体会:此例病人,从肠胃入手,未曾有意加入疏理肝气药物,我认为肠胃之火已熄,何患其有火炎上。加入安神定志之药,已平复其易怒之气。并以竹叶、芦根、滑石淡湿热以利下,使“火”无处可居。从这个指导思想出发,前后服药仅二十余剂,尽得以治愈,决不是单纯心理疗法可以治愈的,我认为中医药的作用是起了重要作用的。 小儿摇头案例 患者男,1岁2个月。此患儿因其亲戚小儿得重证皮肤病,服用吾中药后全愈,偶听邻人谈到自己小孩近来经常出现摇头频繁症状,于当地医院就诊,认为是缺钙,给予补钙无效。遂介绍来诊。 现病史:其母称小儿刚断奶二月余,给予奶粉及米面食物,大便平日稍干,味道较臭,每日一次。夜间摇头左右摆动频繁,睡眠不安。 辨证论治:脾胃论主导思想就是,人吃无谷粮生百病,无不由脾胃肠的功能失调而引起,小儿为纯阳之体,肠胃功能处于低下状态,饮食稍有不适,不是虚寒,就是热,因此,要首辨肠胃,问及患儿母,可知大小便情况,查其小儿络脉看有无虚实寒热,便可以定夺。摇头是一种风动现象,查其肠胃,可知是其湿热,扰动患儿脏腑,使心无所主而致。故仍以泻黄汤为主方加减治之,藿香10克,栀子10克,石膏20克,防风10克,竹叶10克,芦根10克,生地15克,陈皮10克,青皮10克,山楂10克、石菖蒲10克、龙骨15克,牡蛎15克、甘草6克。三付,水煎服,少次多饮,一日60ML左右。嘱其三剂后来诊。 二诊:三剂后来诊,问其母大便情况,称其较软,大便头没有以前干燥。摇头略有好转,上方不变,嘱其继服6剂。 三诊:二月后来诊,患母称,吃了9剂后,小儿已基本未再出现摇头症状,遂未来就诊。小儿近来又出现食欲不佳,想再开些中药进行调理。 体会: 小儿病证论治,重视脾胃是非常重要的,正确认识小儿脾胃的功能,审证合参,合理用药,往往是可以治疗一些疑难杂症的。
/
本文档为【泻黄汤加减治疗拔头癖与小儿抽动症验案】,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